性別教育缺失:3成男學生女氣十足

專家呼籲中小學生「性別教育缺失」應引起高度關注

學校男女教師比例嚴重失調,小學教師中80%是女教師;家庭教育中「父親角色嚴重缺失」,孩子教育八成是母親負責;中國對學生傳統的評價體制缺乏「性別體制」;我國還沒有專門的性別教育教材或課程……近日,眾多中小學教育專家向記者反映,由於各中原因,在成都的中小學校中,有三成左右的男生有不同程度的缺乏「陽剛之氣」,他們打扮花里胡哨,說話細生細氣,動作扭扭捏捏,性格文靜柔弱,心理承受脆弱……專家呼籲,中小學生的「性別教育缺失」應引起有關部門高度關注。

行為性格太象女生——

「寶哥哥」被迫三次轉學

今年8月,青羊實驗中學校長季應朗校長的辦公室里,來了一位「特殊」的學生,因為性格和行為「太象女生」,他要求轉學到該校讀書,這已經是他的第三次轉學了。

季應朗校長說:「當時在我的辦公室里,一看到他,我的第一印象就是,這個娃娃簡直就是一個女的,一說話,就扭腰,扭屁股,手掌還在臉前扇一扇的,愛把頭低側在一邊,感覺很嬌羞的樣子。雖然已經開始出現喉結,但說話一樣女生女氣的,就象梅蘭芳那個樣子。」

該男孩叫小悅,他的父親是季應朗校長的朋友,他告訴季,在自己的家族中,他有一個姐姐和一個妹妹,他們的孩子都是女孩子,平常照顧小悅的,主要是母親和奶奶,一起完的也是表姐表妹,一家人也沒有在意,不知不覺中小悅就養成了女孩子的一些習性,小學的時候,由於班上的同學常常嘲笑他,他堅決不願去學校,結果轉了兩次學。去年考上初中,結果同學給他取了一個綽號「寶哥哥」,不但男生不喜歡他,連班上的女生也不喜歡他。小悅受不了嘲笑,又不去上學,不得不進行第三次轉學。家裡一直為如何改變他這樣的性格而苦惱。

季校長收下這個轉學生的同時,給了他爸爸一個"附加條件":每周必須抽出時間3-5次,陪小悅做跑步、游泳、登山甚至到他們自家開的酒樓洗碗等"男性"活。

日,記者再次來到該校,看到小悅和一個多月前相比,已經有了明顯的變化,雖然還是有明顯的女性行為習慣,但要好多了。

一個中學校長的苦惱——

13歲的兒子老是「女兮兮」的

許先生(尊重本人意見用化名)是成都某中學的校長,在教育界較有名氣。教了幾十年書的他最近被一件事情苦惱著:13歲的兒子小帆已經上初二了,可是性格非常內向,缺乏男孩子應該具有的陽剛之氣,「簡直就象一個女娃娃」。他說了一件「記憶非常深刻」的兒子「女兮兮」的事情:初一的一天下午放學後,一個學生在學校附近欺負小帆,被路過的同班同學看見,連忙跑到學校去叫許校長,許立即趕到現場。「當時我看到的情形是,那個同學罵他,推他,還動手打他,我兒子低著頭,兩個手抱在胸前,縮著身子,不住的往後退。」制止了他們的行為之後,許校長一直不解,雖然已經一年多時間了,和記者談起這件事情時,他說,「令我氣憤的還不是打小帆的那個同學,而是我的兒子,那個同學還沒有我兒子高,也沒有我兒子長得壯實,我就想不通兒子為什麼那麼害怕,那麼沒有勇氣。」

許說,由於他們家族的小孩都是女孩,小帆小時侯的玩伴女的居多,生活上照顧他的也大多是媽媽和奶奶。小帆讀小學的時候「就象一個女娃娃」,說話秀聲秀氣,動作斯斯文文,「小學6年中從來沒有和同學打過一次小小的架」。有的時候有一點過失,只要家裡人稍微說重了一點,他就會哭得很傷心。依賴性也很強,雖然已經讀初二了,就連去書店買一本書,也必須在父母的陪同下才敢去。自從上初中起,認識到這一點之後,夫妻倆人花了一年多的時間,試圖改變他的女性化個性,但收效不大。

記者在不經意中觀察小帆,他個子已經1.65米以上,長得比較「苗條」,五官很秀氣,可以坐上半個小時一動不動。許校長說,明年初一新生有軍訓的話,還準備讓小帆再參加一次軍訓。

哭著不願離開媽媽——

學一年級學生上學,校門口哭了一個月

在成都泡桐樹小學北區,每天早上上學的時候,校門口都會上演這樣一出「戲」:一個小學一年級的男生,他媽媽送他上學,到校門口的時候,他 就會緊緊地報住媽媽的腰,不願意離開。這已經持續了一個多月。

昨天早上上課之前,記者來到該校門口,8點半左右,這對母子出現在校門口。媽媽年輕漂亮,兒子也長得比較壯實,個子已經在1.4米以上,在該班是高個子的幾位學生了。「媽媽再見」……當其他學生都蹦蹦跳跳的跑進學校時,這位學生卻緊緊地抱著媽媽的腰,將頭靠在媽媽身上,不願意離開。媽媽蹲下身勸說了好一陣也不起作用,最後只能採用開學一個多月來的「慣用手法」,由保安將該學生強行抱去教室。「我不去,我不離開媽媽!我不離開媽媽!」孩子的哭聲從一樓一直響到二樓的教室中。正在做早操的幾十位老師已經見慣見慣不驚了。

該校副校長劉衛文說,從9月1日開學到現在,這個孩子都一直是這樣,學校和老師也比較頭疼。這主要是家庭教育「沒有放開」,孩子性格太象女孩子了,依賴性很強,缺少同齡男孩的頑皮,勇敢。為此學校曾經和家長作過多次交流,明確提出過對孩子的教育不要女性化。

劉副校長還提到一個非常值得關注的事情,學校每一年的小學一年級開學時,都會有學生哭著不願離開媽媽的事情,數年以前多半是女生,但"這幾年基本上都是男同學,女同學哭鬧的反而少了。"

教育界人士的憂慮——

男孩不夠「男」的不下三成

「你只要到中小學校去看看,就能看到很多『男孩不夠男』這樣的現象,我看男同學有不同程度的女性化傾向的,至少要佔三成,這是一個非常令人擔憂的現象。」成都實驗小學、泡桐樹小學、17中、成都育才(東區)中學、成都外國語學校、實驗外國語學校等10多所學校的有關人士和記者聊起這個話題時,都說過類似的話。

成都17中校長曾成彬作過西北中學等的德育副校長,對此印象很深,他說,(

男孩子女性化的現象在成都的中小學中越來越普遍,比例在逐年增大,初中、高中要比小學嚴重。「這是明顯的性別教育缺失造成的,到目前,除了簡單的身理衛生等之外,我國還沒有專門的性別教育課。可惜也可怕的是,目前學校、教育界,特別是很多家庭,還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原因·

三成男生缺乏男孩應有的果敢、堅韌等「陽剛之氣」,這樣的男孩,長大了怎麼能夠承擔"風雨一肩挑"的男人的社會和家庭的責 任?有先識的教育界人士已經為此憂慮,那麼,是什麼原因造成三成男孩"女兮兮"的呢?

家教 「性別缺失」——

家長會八成是媽媽參加

9月1日開學的前幾天,泡桐書小學召開了一年級的家長會,在記者兒子的班上,近60來名學生,參加家長會的爸爸、爺爺不到10人,其他的全是媽媽或者婆婆參加。在其他7個班裡,情形也相差無幾。德育處卓主任告訴記者,平時和學校老師聯繫孩子教育的事,絕大部分都是媽媽,爸爸很少。

劉衛文分析,現在家庭教育的失誤是造成現在男學生性別感錯位的一個主要原因。"現在家庭中,因為父親工作忙,教育問題一般由母親負責,父親在孩子的家庭教育中相當一部分已經淡出家庭了,這樣男孩子缺少學習的榜樣。現在家裡都是獨生子女,孩子沒有同伴。他沒有兄弟可學習,也沒有姐妹可比較,尋找性別定位,這樣的情況下,男孩容易產生女性化傾向。"

「現在都是獨生子女,但很多父母都是既想要男孩又想要女孩,於是家裡男孩當女孩養和女孩當男孩養的情況很普遍。有的父母錯誤地認為,小男孩當女孩養會很聽話,等孩子長大了,自然又會變成男孩的樣子。其實,孩子的性別教育在5歲前就應該完成並在以後不斷強調。等孩子長大了再想讓他變回男孩已經太晚了。」

學校教師「性別缺失」——

中小學女老師比例過高

孩子每天活動時間最多的地方是學校,有教育專家認為,目前中小學女教師比例過高也是造成男生女性化的重要原因之一,這種現象在小學中尤其明顯。

在成都青羊區的幾十所小學中,泡桐樹小學的男女教師比例要算最高的,該校有教師138人,男的還不到30人,女教師的比例在80%左右。今年初,該校準備招收2名體育教師,在區教育局的報名表中,來了近200人,男的不到20人,經過篩選之後,有80多人參加面試,最後好不容易選出了一男一女。楊昭濤校長說,該校今年新增教師16人,特意增加了7名男教師,明年將全部招男教師。

據記者的了解,目前成都城區小學教師中,女教師佔80%左右,高的佔到了85%;初中佔70%左右,高中在50-60%。目前部分小學中,僅有的男教師,也在行為和性格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女性化。

很多專家認為,學校裡面女教師過多,教育教學、校園生活中女性氛圍突出,這對學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有不利影響。

傳統評價方式重女輕男

成都市教科所副所長肖明華指出,我國目前的教育和考核標準有缺陷,這也是造成男孩子缺乏男子氣的一個原因。

他說,我國傳統的教育是要求孩子聽話,按照老師的要求做事情,這才符合好孩子的標準。我國目前的考試仍然以學生被動學習的內容為主,知識點的考察也體現在對學生的細心、耐心、周全、安靜等能力的考察上,這更適合女孩的思維方式。考試缺乏對冒險精神和探索精神的鼓勵,而這才是男孩的強項。考查方式的偏嚮導致男孩們習慣用女孩的思維方式處理問題,久而久之對性格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推薦閱讀:

家長課堂:孩子的性別教育勝於性教育
性別與慾望的後現代敘事
瘋克雞雌雄同體引爆性別爭奪戰
長期束腰危害大 愛美女性別「要美不要命」

TAG:教育 | 性別 | 學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