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上海科技館-5:神奇航天事業

【原】上海科技館-5:神奇航天事業 ——洪哥警影2011-3-25攝

中國長征火箭與世界強國名箭並駕齊驅 上海科技館是上海重要的科普教育基地和休閑旅遊基地。上海科技館項目佔地面積6.8萬多平方米,總建築面積9.8萬平方米,展示內容由天地館、生命館、智慧館、創造館、未來館等五個主要展館和臨展館組成,總投資17.55億元人民幣。作為上海市最主要的科普教育基地和重要的精神文明建設基地,使每個來參觀的觀眾能在賞心悅目的活動中,接受現代科技知識的教育和科學精神的熏陶。 上海科技館航天展館簡介:廣袤的宇宙,繁星閃爍,充滿了神秘感,它吸引著我們不斷地去探索,去創造前所未有的夢想。宇航是人類永恆的話題。宇航的實現可以說是20世紀科技最偉大的創舉。然而宇航的夢想是怎樣實現的呢?為了宇航的實現人類積累了多少科學的知識?實現了那些創造和發明?進行了怎樣艱苦的訓練?在浩瀚的宇宙中我們可以觀察到哪些現象?宇航天地展區根據這些問題規划了宇航知識區、宇航訓練體驗區、宇航成就陳列區和太空劇場四個區域。其目的就是要讓遊客在各種體驗性的活動中,了解和認識這些問題。

眾所周知:多年來,中國將不同用途、不同當量、不同軌道的衛星送上天的是用我國自己研製的長征2號F火箭,長征2號E火箭、長征三甲等火箭。 長征三號甲運載火箭是一枚大型三級液體推進劑火箭,也是我國同步軌道運載火箭的基本型。它主要用於發射地球同步轉移軌道有效載荷,也可執行低軌道、太陽同步軌道和極地軌道任務。長征三甲火箭繼承了長征三號的成熟技術,採用了改進的液氫液氧第三級,其同步轉移軌道的運載能力達到2650千克。由於擁有更靈活先進的控制系統,長三甲運載火箭可以在星箭分離前對有效載荷進行大姿態調姿定向,並提供可調整的衛星起旋速率,因而具有很強的適應性。 全箭主要有六個系統:1.箭體結構,是火箭的主體。2.控制系統,是火箭的大腦。由計算機、平台、分離機構等組成,由設計師事先設計好發射程序。3.動力系統,由發動機、燃料箱等組成,是火箭的動力源。4.遙測系統,是將工作參數和監測數據由無線電傳回地面的系統。5.外側安全系統,是火箭出現故障,地面無法操縱火箭的時候,進行空中自毀的系統。6.低溫推進劑利用系統,是合理調控燃料混合比,有效利用燃料的系統。長征三號甲運載火箭在1994年11月和1997年5月兩次成功發射了東方紅三號衛星。之後,連續五次成功地發射了五顆GTO通訊衛星。長征三號甲運載火箭的所有六次發射完全成功,發射成功率達到100%。

中國長征火箭

中國長征火箭

美國火箭、中國火箭

中國長征2號火箭

中國長征2號火箭(局部)

中國長征2號火箭(局部)

中國長征2號火箭(局部)

中國長征火箭與世界強國名箭並駕齊驅

您知曉這是哪國什麼型號的航天火箭嗎?!

美國航天火箭

美國航天火箭

中國長征火箭與世界強國名箭一比高低

中國載人航天展示概覽

航天員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質,需要面對高風險性。載人航天是一項艱巨而複雜的任務,航天員是載人航天活動的核心。具有淵博的科學知識與熟練的操作技能是航天員的基本條件之一。 航天員需要健壯的體魄。飛船在升空和返回時,航天員要經受震動、衝擊、強雜訊和超重等惡劣環境的考驗。你如果想體會飛船升空和返回時的超重,請在超重訓練器上感覺一下吧! 太空是一個同時具有高真空、強輻射、溫度劇烈交替變化及失重(或微重力)等惡劣條件的環境。人要在太空自由生活和進行科研活動,就得解決衣食住行等太空生存的基本課題。 中國神舟火箭載人航天大事記 曙光 1971年4月,代號為「714工程」的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全面啟動。 當時的人們給中國規劃中的宇宙飛船命名為「曙光一號」。遺憾的是,由於種種因素,1972年,「714工程」被迫暫停。 「863計劃」 1986年3月3日,王淦昌、陳芳允、楊嘉墀、王大珩四位科學家聯名向中央呈報了一份《關於跟蹤世界戰略性高技術發展》的建議。中央很快就批准了這個建議,這就是後來著名的「863計劃」。 航天技術是「863計劃」七大領域中的第二領域。「863計劃」對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起到了催生的作用。 「長二捆」 1990年夏天,中國第一枚大推力捆綁式火箭——長征二號E即「長二捆」火箭順利升空。「長二捆」就是承擔載人飛船發射任務的長征二號F型火箭的前身。 「921工程」 1992年9月21日,中國航天史上一個值得永遠記住的日子——這一天,中央正式批複載人航天工程可行性論證報告。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項,代號為「921工程」。 航天員選拔 1995年10月,我國決定從空軍殲、強擊機飛行員中選拔首批預備航天員。 1997年底,經中央軍委批准,由14名預備航天員組成的世界上第三支航天員大隊成立。 1998年1月5日,14人到齊。這一天從此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的生日。 神舟1-9號成功發射 神舟一號:1999年11月20日6時30分,神舟一號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基地順利升空,經過21小時的飛行後順利返回地面。 神舟二號:2001年1月10日凌晨,神舟二號飛船發射成功。飛船在軌飛行近7天後返回地面。 神舟三號:2002年3月25日,神舟三號飛船發射升空,於4月1日返回地面。 神舟四號:2002年12月,神舟四號在經受了-29度低溫的考驗後,於30日0時30分成功發射,突破了我國低溫發射的歷史記錄。 神舟五號:2003年10月15日,我國第一艘載人飛船神舟五號成功發射。中國首位航天員楊利偉成為浩瀚太空的第一位中國訪客。 神舟六號:2005年10月12日,我國第二艘載人飛船神舟六號成功發射,航天員費俊龍、聶海勝被順利送上太空。 神舟七號:2008年9月25日,我國第三艘載人飛船神舟七號成功發射,三名航天員翟志剛、劉伯明、景海鵬順利升空。 神舟八號:2011年11月1日,神舟八號出發,為後續的神九任務打前站。 神舟九號:2012年6月16日,神舟九號創造了中國航天史上多個記錄:首個女航天員「飛天」、首次航天員訪問在軌飛行器、首次手控交會對接。景海鵬、劉旺、劉洋造訪太空。

中國載人航天 艙內航天服 新航天服是中國神七的一大突破,這種新材料能夠防火與抗輻射。製造出來的新航天服不但適合太空行走,還非常舒服。具有防微流星、真空隔熱屏蔽、氣密、保壓、通風、調溫等多種功能。當然,這套太空服的價值也創出地球上最貴服裝紀錄,據說每套太空服的造價高達1.6億元人民幣。 神七航天服的性能:防火與抗輻射,具有防微流星、真空隔熱屏蔽、氣密、保壓、通風、調溫等多種功能。 神七航天服造價:1.6億人民幣。重量:120公斤。 優點:艙外航天服和艙內航天服都可以在肘關節、膝關節等處柔軟,便於活動。 出艙行走:有一根特殊的繩子將航天員和飛船相連,航天員可以拽著繩子行動,也可以扒著飛船外設計好的把手行動。

中國神州六號宇航員天空食物展示

太陽同步軌道衛星――中國創新1號:將在我國交通運輸、環保監測、油氣輸送、工農業生產等領域的數據信息傳輸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地球靜止軌道衛星――中國風雲2號:將我國陸地海洋的風雲變幻盡受眼底。成為繼美國、俄羅斯之後,世界上第三個既有太陽同步軌道氣象衛星又有地球靜止軌道氣象衛星的國家。

中國東方紅3號通信衛星

返回式衛星:我國返回式衛星為低軌道、三軸穩定、返回艙可安全返回的衛星。它可用作遙感衛星、微重力試驗平台和科學技術試驗衛星,完成國土普查、地圖測繪以及空間科學技術試驗等諸領域的任務。至2004年9月,我國已成功發射返回式衛星20顆,其中19顆成功回收。

航天設施與射擊演示

宇航員體能訓練設施

中國神州7號衛星展示

中國神州7號衛星展示 中國飛船超越前人。三艙一段:空間大可以承載三人,能進行各項科學試驗;壽命長:一次發射多種用途;附加段又為未來空間交會對接、太空行走、建立空間站留有餘地。 宇航科技是人類高科技的平台。憑籍太空的高軌道、高真空、微重力、強輻射這些地球上無法擁有的特殊環境,人類可以從太空中採集高層大氣、地球輻射帶、地球磁場、宇宙線、太陽輻射和極光,甚至太陽及其它天體的有關科學數據,送回地球以供研究。在太空失重的環境下,重力引起的自然對流,流體中的浮力,不同密度液體的自然分離和沉浮現象等都會消失。利用這一特性,可進行地面上難以開展的空間材料實驗,開發地球上無法獲得的多種元素混合、耐高溫、高強度、比重輕的特殊材料。太空是人類智慧的新舞台。無論是在天涯海角,全球定位系統能全天候精確定位;氣象海洋衛星讓四季風雲瞭然於胸,減災避險;資源衛星可以進行環境檢測、探礦選址。 偉大中華祖國的航空航天事業正在迅速發展而日趨成熟。上海科技館的「宇航天地」詳盡地收錄了我國各項航空航天的科技成果,在展廳中,我們看到了「長征號」運載火箭,「東方紅」人造衛星,「風雲系列」氣象衛星,和載人航天衛星的模擬模型。整個展區像一條貫穿中國航天事業歷史的時空走廊,向我們講述了人類漫長的飛天夢。不論是「飛天」壁畫,《問天》的長詩,還是擁抱蒼穹的萬戶……我們感受到的是千年來依舊生生不息,追逐夢想的渴望。它,便是科技進步源源不斷的動力。宇航天地展館是宇航體驗的熱身搖籃。科氏大轉盤告訴你火箭發射軌道的奧秘;月球行走、星球稱重讓你感受萬有引力公式的真實;大劇院讓你神遊月球、火星和土星,飽覽奇異的宇宙風景。 拍攝時間:2011年3月25日 拍攝地點:上海科技館 相機型號:NiKonD90+VR18-105拍攝編髮:洪哥警影 組照文字註解摘自「百度搜索」 資料)


推薦閱讀:

TAG:航天 | 科技 | 上海 | 事業 | 神奇 | 上海科技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