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科秘方
初生之兒。 1、護理與合理用藥。 新生兒降生,清潔與溫暖都要做好。首要是排胎糞,要在短時間內排凈。有人對初生兒之始,給予中藥黃連、牛黃、甘草,少量餵食。目的都在清除胎毒。這用法是否合理,量要多少,要根據各人的經驗來看,也存有爭議。在農村有的少數地方,有人在新生兒生時,喂草藥「金線蓮」(此葯目前很少很難得,因其可治多種病,採的人多,原始林木破壞太多)。此葯辛、微溫,透表疏經於皮毛,化瘀血活經絡,清內外之熱而解郁毒,有雙向調節功能。用上三至五棵泡水,分多次喂下,正常的胎糞在幾小時或在二十四小時內就可排凈,是一種有效而穩當的好葯。 2、初生時小孩吃的中藥。 有些嬰兒初吸母乳時,常會把母親的乳頭給吸破,母親痛得難受。此小孩內有火毒的緣故。在我們這裡常會喂小兒一些清熱的中藥。這是一個很古老的方,留傳了很久。方大至如下:(葯以克為單位) 荊芥3 防風3 蟬退3 黃梔子3 鉤藤5 甘草3 竹葉3 黃連3 連翹3 茯苓3 白朮3 龍膽草2 生地3 等葯。量之多少有一定比例。以前的老藥店有賣。在我們那個地區,初生之兒常服此葯,對清除嬰兒胎毒、邪熱、鎮驚等方面都有作用。吃多少包視情況而定,有吃五包、十包、二十包之不等。母親在「坐月子」時,要吃溫熱與高營養品。這葯母親不能吃,只能餵給小孩吃。母食溫物為陽,兒喂涼物為陰,一陰一陽,協助為用。此大道之理,做好母嬰安康。 3、鵝口瘡。 這是內熱毒上攻於口,出現好像那種白腐之物。民間百姓用一種,很像野淮山的一種藤生之物的根磨塗在患處很快就會好。這種草藥書上是什麼名一時也叫不來。民間還用其治毒瘡。如果是用中藥內服可選;銀花4 竹葉3 連翹3 黃梔子3 白芷3 黃芩3 魚腥草5 七寸金5 等一類葯。蒸煮時用其葯露塗患處效果也很好。 4、胎黃的治療。 這種病是新生兒胎毒清除不及時,邪毒內盛積瘀化熱所致。有時幼兒在醫院裡用中西藥治了很久沒好。用青草藥對證治幾天病就好了。 例一,在2001年,有位剛做母親的人求於我。要為她初生四十多天的幼兒看病。母嬰此時都住在醫院。說「兒在出生後沒幾天就全身發黃。醫生診斷為胎黃。用西藥與中藥治了一個多月黃還沒退。」她將兒抱出,但看幼兒眼及身黃的利害。開方如下: (1)青草藥: 田基黃 紅根卷柏 水邊木賊根 白茅根 鮮魚腥草葉(其他葯煮好時,再入煮一至二分鐘,取其微辛之味) 這些生在農村的人只要說草藥都會認識點,她們自去采草藥,魚腥草十片,要采長在陰涼處,腥味足,葉背面紫色的。其它幾味草藥各一把。采來晾乾一下,入水煮濃些,每二小時給幼兒喂一次,每次量不要太多,一天喂五至六次。此葯母親也要吃,因為小兒要吃她的奶。 (2)中藥: 麥芽6 谷芽6 山楂3 內金3 茯苓5 枳殼3 厚朴3 甘草2 每兩天水煮給小孩吃一包。中藥母親不要吃。 (3)暫停醫院的一切中西藥。因為方法不對路,多用藥不利小孩生長。 以上之法用了二天,幼兒眼睛之黃明顯退去,身黃也退。服藥七天胎黃徹底退去。囑咐其家人用「單(秈)米、糯米」各半,入鍋內微炒黃,磨成粉,退火後,每日蒸一碗米糊喂幼兒。此法調理脾胃,有利小孩的健康。 此母說初生滯產,胎糞很多天都沒排凈。病胎毒瘀血內結化熱變黃,草藥治病起到關鍵作用。 5、受驚嚇。 小兒之體,形氣未充,神氣未足。對周邊環境,什麼影子,不平常的聲音感觸極敏,很容易受到驚嚇。其病之候可觀: (一)可觀,面之前庭山根色多青,或有黑筋浮起明顯。 (二)可觀,手指風關色隱而帶青,急驚甚者青黑紫多色雜見,紋會變形,看過去不舒展。 (三)可觀,大便之色多青色。或好象腸胃有點不正常。 (四)可觀,哭之聲。或吃奶幾口,突然大哭。或哭聲抽泣,好象受了很大委曲。或無故突然哭起。夜睡時忽然驚動大哭,或身子抽動,手指常抓緊不放。 象這種較隱性之病,去醫院量體溫和吃藥,因不明病因,有時患兒吃了很多葯都難好。這種現象見過不少。治小孩之驚,民間從遠古時代那裡一些方法保留至今。有畫符的、求問神的、念咒的、等等之法。這些方法有時也很靈驗,有時沒用。其在民間可保留到今天,有適用的一面。若一點不靈,早已消失。也許這是一種原古文化,在百姓心中有一定地位,就是在文革破四舊那個嚴酷年代,還有百姓用這方法治病。看過不少人用這方法治小兒驚嚇之病。我不會去學,不會用這非物質法治病,只會用物質之法治病。中藥治小兒驚嚇病,書里有很多的記述。今說一點民間常用的方法。 (1)到大路的中間拾七粒小石子,煮水給患兒吃,可鎮驚。在少年時經常為人做這事。拾這石頭,要人多常走的路。 (2)大人帶在手上金銀戒子,與燈芯草一起煮水患兒喝。 (3)用雞蛋一個,水煮熟,去殼與蛋黃,乘熱把大人帶的金戒子放入蛋白內,用紗布包好,乘熱從頭開始摩柔至全身,速度要快些。有幾個地方要摩到,頭心,前心,背心,手足心,腋下,臍周。從上順下的擦摩。如果小孩有驚嚇,擦後去蛋白金戒子表面顏色會變黑色。正常的幼兒戒子不會變色。 (4)珍珠粉 硃砂粉 琥珀粉 各等分,每日一次1-3克。 (5)遠志3 石菖蒲3(要長在山澗石頭上的矮小、節密、根吃到石頭裡面那種,帶石可用) 竹葉心3 煮水喝。此葯鎮驚清熱化痰郁。 (6)針灸。可艾灸上脘或巨闕穴。或針百會、膻中、少商,大椎,內、外關,人中,八邪,背腹手足等穴。此針用飛法,快迅表皮及淺刺,一至二分鐘內完成所有的針法。如遇驚厥之人,此針法立刻見效。 四、腹瀉。 腹瀉有急性與慢性之分,治療起來各有不同。起因有感受風寒或食不潔之物,但也有些不是這個原因。 1. 急性腹瀉。此病來的快,一個鐘點會瀉幾次,有的幾分鐘瀉一次。治療時: (1) 飛針臍之四周,長強穴,或大人用手夾長強穴,可馬上止瀉,後再用他葯治。 (2) 或用草藥,蒼山子、吳萸、艾葉,一同打爛包患兒肚臍。 (3) 石榴皮水煮服,此葯止瀉很快,但要在內無積滯時方可用。 (4) 野生楊梅干或真烏梅干,入茶葉、蘇葉,虛者入紅糖,煮食之。止瀉很好。 (5) 草藥可用:香薷草 石菖蒲葉 山姜子(與砂仁同屬的植物) 生薑皮 鍋粑黑飯炭 各適量,水煮吃。在山區治腹瀉草藥太多了,這種病也治過很多,不好再多舉例。只說一例如下。 例一、一幼兒得腹瀉,有吐奶。診其腹皮有點緊。手紋隱紅。面色微黃略顯青,山根白。此傷食挾風寒。處方: 半夏3 茯苓5 山楂5 砂仁3 荊芥3 防風3 神曲5 二包,水煎服,上午一包,下午一包。若服藥上午瀉止,另一包明日服。若不止,加生薑20 艾葉10 紅糖20於前葯中,再買一包母親服。告之其母。次日回話,腹瀉好了。 2.慢性腹瀉。 這病因腹瀉的時間較長,治療起來要標本兼治。明白病的起因,問其飲食,及母親的一些健康與生活習慣。有時病因不在小孩,是母親的奶水有問題,小兒吃後出現的腹瀉。大人不知情,用藥給小兒吃,服藥病還是長時間不會好。苦了無辜的小孩,吃了不少不該吃的葯。這種現象見過不少,多發生在母親的哺乳期。下面舉例說一下。 例一,有一位出生八個月的幼兒,從六個月起就出現腹瀉。每日大便三到六次。中西醫看了,吃了很多葯,病情沒有好轉。起初我也看了好幾次,見其大便色多青,手紋隱紅略淡。中藥草藥都用,有時會好二三天,過幾天病情還是一樣。這病讓我苦心,想了很久,才想到此病不能用常規的清利止瀉方法。《黃帝內經》雲;「清氣在下則生飧瀉。」清氣為陽。此陽氣無力升舉,脾之運化功能失職,中氣內傷,胃氣不顧。胃氣者,臟腑之氣別名也。胃氣不足,陽氣先絕於下。若不護生陽氣,此病何治?聖人一點之說,令人心扉打開,如明燈照亮於黑暗之中,及明麗溫柔,心裡恬樂。遂意書方如下: 升麻3 桔梗3 柴胡3 桂枝10 炙黃芪10 炒党參5 炙甘草5 砂仁5 茯苓5 炒白朮3 煨蒼耳子根頭一個 三包,水煮服,母親與幼兒同時服藥。服藥一包當天瀉止。三包之後完全康復。 例二,今年的夏天到外地去。主人在請飲食間,抱一五月大的幼兒出來。如今之人都喜歡客人見面能說幾句恭維好聽的話,何況是男兒。但我這人不知什麼是好話,只想說點真話。對著家人說,「你們願聽我幾句話嗎?得事先聲明,你們會生氣我就不說。」幾位大人都願聽說。「我一看你抱著孩子出來,就有病態之感。看過去小孩頭有點歪,這是正氣力量不足。從氣色來看,母子身體都有些毛病。不說母親的心情。母子二人腸胃都不好。小孩消化不良,有輕度腹瀉已多時日了,雖然一天三、五次。此病會造成孩子營養不良,要重視。從氣色來看過些時日病會加重。若你們能重視我的話,再告訴方法,幾天之後,就會讓你的小孩健康活潑可要。」 年輕母親聽言,淚如雨下,泣聲說(此情知其心有郁),「到醫院看了很多次,病都沒好,醫生說沒關係,過一時日會好。可一個多月過去了還沒好。心裡很急,自已一吃不好也會瀉,她們說是火氣,每天叫我吃涼綠豆湯,生薑都不敢吃,胃有時脹滿。」 此病原不是病,卻因人為變病。母食不當,母子受苦。如今世道變了,母食何物不能自主。雙方家庭大人各有意見,爭論不休。都出於好心,但未必有好的結果。人之靈性退化,辨是非能力下降,只是直觀或微觀地看表面問題,沒有心懷宏觀看問題。往往一點小事要人為地搞得很複雜,過多心思結情緒造矛盾,消耗各自內力,在不斷生出的煩惱中度日。 她們都等著我開處方。我說不用開方,只要你們能聽我幾句話,把飲食調整一下,母子都可安康。 第一,生薑30-50 紅棗10-30個 紅糖30 蓮子15個 艾葉少量。每天早上母親煮來吃,食後再進食物。 第二,如有煮魚,要入生薑,花椒,蔥白根,醋(她們原先每天都吃上等的野生清水桂魚,就是沒入這些,所以吃了高蛋白的東西,反而不能很好吸收,造成腸胃毛病)。 第三,小兒每日吃些複合維生素B。按說明用,過些日遂減其量。另用單(秈)米、糯米各等分,入鍋里炒微黃,再與蓮子少量共磨成粉,每日燉給小兒吃。 第四,母親吃上屬食物,如上火再吃一些當地的涼茶。 第五,小孩大人少抱一些,讓他自已在床上或地上爬。能不用空調機就不用,這樣有利幼兒的健康成長。 過了二十多天,見到她們。母親原青黃的臉色,變的紅嫩而有精神。小孩壯實了很多,原來在床上不會爬,現在已會爬了。其說自從按上法飲食,母子腸胃都很好。這些生活中很平常的食物,為什麼她們不去正確運用呢?說來不起眼,知道的人也多,能運用好的人不多。道就在足下,不要捨近求遠。
一些民間偏方;
1.小兒氣管炎;石榴子一把,搗爛加冰糖調水喂,每天三次,三天斷根.
2.:小兒腹瀉:清涼油,塗小兒肚臍上,和尾骨上,每天2次,3天痊癒.
3.小兒夜哭:用口嚼一口茶葉捏成小餅,貼在肚臍上,用紗布扎住,即可不哭。
4.小兒夜哭:茶葉適量,放嘴嚼碎製成餅狀,敷於小兒肚臍上立即停哭.
5.小兒百日咳:雞苦膽一個,紅糖適量,兩者調勻,每日一次,三日即愈.
6.疝氣:用發岔的茄子,切碎煮熟吃,每天2次連吃5次愈.或用紅糖1兩,葵花桿瓤子一棵整個煮水喝,2次愈.
7.小兒《12歲以下》發燒:美林
8.小兒《12歲以下》拉肚子:蒙脫石散(思密達)+地衣芽孢桿菌活菌顆粒(整腸丸)
9.補腦:核桃
10.小兒遺尿【尿床】;大蔥須二兩,雄黃一兩共搗爛成泥四份。每晚用一份葯貼敷在患兒肚臍眼上用白布包紮,次晨取下,連用四晚可見神效。
11.尿床:雞腸一副洗凈、澤瀉五錢粉末,喂入雞腸內煮熟食腸喝湯,其後永不尿床。 小兒尿床:鯰魚一條,放鍋里加水煮,不加油鹽,留一碗喝下,第一天尿,向後永不尿床.
12.提高記憶力:到藥房買遠志、宜志各四兩,研細沫,加桂肉半斤,每日早服三錢,一劑服完見效。讀書易記:遠智益智各一兩,研粉制丸,早上用米湯送服數粒,幾天後記憶增加。 快速打蛔蟲秘方:用生南瓜子20粒,放口中嚼,喝白酒一口,立即見效。
13.消化不良;雞蛋十個煮熟,去蛋皮,去蛋黃煉油【十個蛋黃搓成粉放入一小鍋內,加半碗水,用小火熬開至水干成蛋黃油】的蛋黃水一兩加白糖一兩和勻,粉兩次服下即效。連服三天特效。
14.小孩口臭一般可以用中藥調理,中醫將小兒口臭分為胃經有濕熱和食積兩大類。
胃經有濕熱的孩子表現為舌質紅、舌苔黃,口臭的同時伴有煩躁和睡不安穩等癥狀,許多孩子還伴有大便乾結。可在中醫師指導下,吃一些清熱燥濕葯。如梔子6克,二花10克,佩蘭6克,藿香6克,大便干者加2克大黃。煎的時候先加水泡20分鐘,煎15分鐘後,倒出葯汁,可加適量白糖服用。這個方子為3歲左右孩子一天的量,早晚分兩次喝。
15 .孩子發燒,你別這樣做別洗澡!會讓孩子著涼 冬冬白天有點發燒,醫生說是感冒,開了一些葯。服藥後冬冬的燒基本退了。可是到了晚上,冬冬又發燒了,38.5℃,服藥又不見效。冬冬媽趕緊給醫生打電話。醫生詳細詢問了冬冬的情況,基本確定沒有其他疾病,建議冬冬媽給孩子用溫水洗一次澡。可冬冬媽死活不幹,說那樣會讓孩子著涼,病上加病。 醫生的話: 給孩子用溫水洗澡,實際上也是一種降溫措施,醫學上稱為物理降溫。類似的做法還有用濕毛巾敷頭、枕冰袋、用酒精擦身等,目的是利用水的導燒作用,或冰溶化及酒精蒸發時的吸燒作用來降低體溫。此外,洗澡還可以保持皮膚清潔,避免汗腺阻塞。具體做法是,用低於體溫2℃的溫水浸泡20分鐘,每天2~3次。只要不是在室溫很低的房間內,洗澡後及時擦乾,避免風吹,是不會著涼的。 煮肉湯,給孩子補充營養 豆豆感冒發燒幾天了,一直在打點滴。豆豆媽看著豆豆日漸消瘦的面龐,心疼極了,特地去菜場買了些新鮮的豬肉回來煲了湯。豆豆儘管不願吃,但還是在媽媽的軟硬兼施下喝了一大碗。夜裡,豆豆又發起了高燒,上嘔下瀉,哭鬧不安。 醫生的話: 高燒也可以使各種營養素的代謝增加,氧消耗量增加,因此注意給孩子補充營養是對的。但用給孩子喝肉湯的方法補充營養的做法卻是錯誤的。因為高燒使消化酶的活性降低,影響孩子的消化功能,此時吃油膩的食物,不僅不能吸收,反而會引起嘔吐或腹瀉,加重身體的缺水。這時應給孩子以清淡、易消化的飲食,如稀粥、菜湯、果汁、雞蛋羹等。另外,還要給孩子充足的水喝,最好是糖鹽水。這樣做一方面可補充丟失的水分和電解質,另一方面可達到降溫的目的。 燒退了,就是病好了 濤濤因高燒、咳嗽而被醫生診斷為支氣管肺炎收住入院。打了3天點滴,濤濤沒有再發燒,咳嗽明顯減輕,濤濤媽認為孩子已不發燒了,疾病應該基本痊癒,嚷著要出院。儘管醫生一再解釋孩子的病並沒有好,但她仍然帶著濤濤出院了。 沒想到出院後第二天,濤濤就再次發燒,咳嗽更加重了。 醫生的話: 在生活中誤以為燒退了病就好了的家長大有人在,往往導致孩子再次發燒或原有疾病加重而延誤治療。發燒只是某種疾病表現出來的一個單一癥狀,燒退只表明機體產燒與散燒的調節機制恢復正常,並不等於疾病痊癒。只有祛除病因,從根本上糾正疾病的發病基礎,才意味著疾病治癒。 發燒!肯定是病了 樂樂媽給樂樂喂完奶,發現樂樂面色紅潤,一摸腦門似乎發燙了,趕緊拿來體溫表一量—37.5℃!連忙翻出家中的小兒感冒沖劑,準備沖給樂樂喝。恰好這時,樂樂當護士的小姨過來探望,及時阻止了她。小姨說樂樂發燒只是暫時的,是由於穿得過多,加上吃奶用力導致的。經過松解衣被、溫水擦臉,樂樂的體溫很快恢復了正常。 醫生的話: 孩子患病容易發燒,但發燒未必就是有病,因為孩子體溫的高低受很多因素的影響,如吃奶、運動、哭鬧、穿得過多等原因均可使小兒體溫暫時升高達37.5℃,偶而達38℃,尤其是新生兒或嬰兒更容易受以上條件影響。另外,測體溫的方法和時間也影響所測體溫的真實數值,如腋表、口表、肛表所測數值依次相差約0.5℃,即腋表最低、肛表最高。測腋溫的時間應以10分鐘為佳。因此,孩子體溫暫時升高,只要全身情況良好,又無自覺癥狀,可認為正常。但當孩子體溫高於38.5℃時,則應引起重視。
16.孩子發燒別隨意輸液
通常引起小兒發燒的原因有兩種,一種為疾病因素,另外一種為非疾病因素。顧名思義,非疾病因素主要指由外界環境影響所導致的發燒,包括氣溫過高、穿衣太多、喝水過少、水分丟失(流汗)等,這些在年齡較小的孩子身上要常見一些。疾病因素則主要以病毒和細菌感染最為常見,比如呼吸道、胃腸道感染等。據不完全統計,到醫院就診的孩子中有70%~80%是由於呼吸道感染引起,主要表現為流鼻涕、打噴嚏、咽痛、咳嗽等;胃腸炎則表現為腹痛、嘔吐、腹瀉等。當然,不同的年齡階段,引起發燒的原因也不盡相同,2~5歲的幼兒發燒的主要原因是各種呼吸道感染、尿道炎、腦膜炎、腸炎等。
家庭物理降溫指南
「首先,應該先認識到孩子發燒是一個警訊,它在通知你孩子的身體某個部位生病了。」於主任說,發燒是一種正常的免疫反應,當腋下溫度沒有超過38.5℃時,可以不必選用打針或輸液的方式來退燒,一些物理降溫的方法同樣能起到不錯的退熱效果。一是可以給孩子多喝水,以助發汗散熱,且能起到補充丟失的水分的作用。冷敷法也非常簡單易用,將用冷水打濕的毛巾敷在前額,待毛巾變熱後再重新用冷水浸透敷用。另外還可以將75%的醫用酒精(不能用純酒精)和溫水按1:1的比例對好,用柔軟的紗布或小毛巾蘸取,擦孩子的手心、腳心、腋窩和大腿根部,再擦拭四肢及背部,這種方法適合2歲以上的孩子。
別隨意打針輸液
需要提醒家長的是:孩子發燒時,不要隨意帶孩子打針輸液。這也是世界衛生組織向家長宣傳的健康理念之一。這是因為用於兒童退熱的針劑主要是氨基比林及其衍化物,如安痛定、安乃近等,副作用比較大。如果孩子腋下的溫度超過了38.5℃,這時確實應該給予退熱治療,可以先選擇口服退熱葯。目前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最安全、有效的藥物是用對乙醯氨基酚作為原料製成的藥片。這類藥物解熱的作用比較好,對胃腸道的刺激也小,通常口服30分鐘後就會產生退熱作用。服藥後如果不能起到退熱效果,再考慮打針或輸液。當然,為孩子選擇何種藥物、吃多少劑量都應該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17.給孩子退燒莫入誤區
給孩子用溫水洗澡,實際上也是一種降溫措施。類似的做法還有用濕毛巾敷頭、枕冰袋等,目的是利用導熱作用,或冰溶化、酒精蒸發時吸熱作用來降低體溫。只要不是在室溫很低的房間內,洗澡後及時擦乾,孩子是不會著涼的。
誤區三:肉湯補營養
小兒因發熱、呼吸加快和出汗,均可造成水分丟失,再加上進食少、嘔吐,極易導致脫水。這時應給孩子充足的水喝,最好是糖鹽水。一方面可補充丟失的水分和電解質,另一方面可達到降溫目的。但給孩子用肉湯補充營養是錯誤的。此時飲食應以清淡、易消化為主,如:稀粥、菜湯、果汁和雞蛋羹等。
誤區四:熱退就病癒
生活中誤以為熱退了,病就好了的家長大有人在,往往導致患兒再次發熱或原有疾病加重。發熱只是某種疾病表現出來的單一癥狀,熱退只表明機體產熱與散熱的調節機制恢復正常,並不等於疾病痊癒。
推薦閱讀:
※《丹台玉案》 > 卷之六 小兒科
※第四單元 兒科治法概要
※30條兒科臨床必會知識點
※夜班必備寶典:碰到 10 種兒科常見急症該怎麼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