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部編版:七上期末歷史練習題(五)
七上期末歷史練習題(五)
一、選擇題
1.為「感知」170萬年前的生活,尋找遠古人類的足跡,中考結束後,小剛準備和同學一起去參觀我國境內已知最早的古人類遺址,他們應該去的地方是( )
A.北京
B.陝西
C.雲南
D.河南
2.某同學繪製了一幅我國遠古居民生活場景的想像圖。下列內容與北京人相符的是( )
①頭部帶有猿的某些特徵②使用打制石器,過群居生活③用火取暖,燒烤食物④種植水稻,蒸煮米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 「紅山文化」出現在公元前4000——前3000年,以遼河流域為中心,與黃河流域、長江流域並列成為中華文明的三大源頭。紅山居民主要從事農業生產,飼養豬、牛、羊等家畜,使用磨製石器,陶器以「之」字形紋和彩陶為特色,房屋為方形半地穴式。下列與紅山文化相類似的農耕文明代表是( )
A.元謀人
B.北京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
4.2013年4月河姆渡遺址博物館因旅遊推廣工作的深入開展和優質的接待服務,榮獲長三角「主題體驗之旅」示範點。下列各項中最可能成為「主題體驗」的世界上最早種植的農作物是( )
A.水稻
B.玉米
C.粟
D.黃瓜
5.《 舌尖上的中國 2 》 的熱播,再次引發了人們對美食的關注。距今約五六千年的半坡原始居民食物種類已大大豐常,有主食,還有副食。他們的主食是( )
A.水稻
B.小麥
C.粟
D.玉米
6. 「從最平凡的一鍋米飯,一個饅頭,到……不管吃下多少酒食菜肴,主食,永遠都是中國人餐桌上最後的主角。」這是最近央視熱播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的解說詞。歷史上,我們祖先最先能夠吃到米飯的是( )
A.元謀人
B.北京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
7.海外華人常自豪地稱自己為「炎黃子孫」是因為( )
A.華人是黃皮膚黑頭髮的黃種人
B.從中國大陸出去的華人
C.中華民族的主幹部分由炎、黃兩部結成的部落聯盟發展而來的
D.炎帝黃帝戰勝了蚩尤
8. 2014月5日,甲午年清明公祭軒轅黃帝典禮在陝西省黃陵縣黃帝陵揭幕,來自全國各地及海外華人華僑近萬人參加典禮。下列有關黃帝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建造宮室、車船,製作兵器、衣裳
B.讓部下發明文字、曆法、算術和音樂
C.他是傳說時代的治水英雄
D.妻子螺祖發明養蠶抽絲技術
9.成語與歷史人物不相符的一項是( )
A、卧薪嘗膽——勾踐
B、問鼎中原——楚莊王
C、退避三舍——齊桓公
D、破釜沉舟——劉邦
10.依據「夏商周斷代工程」研究成果,夏代的起始年為公元前2070年,它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它的起始年距今年(公元2016年)時間為( )
A.5000年
B.4085年
C.2070年
D.2016年
11. 2014年5月17日,位於蘇州閶門內下塘街的泰伯廟修復一新,對遊人免費開放。商朝末年,為了完成父親傳位給弟弟季歷的心愿,泰伯、促雍兄弟避居吳地,帶來了先進的中原文化。但他們還不可能做到的是( )
A.傳授鑄造鐵器的方法
B.帶來青銅禮器
C.帶來精美的彩陶器具
D.傳播甲骨文字
12.史載:「封建親戚,以藩屏周」、「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國」。這反映的是西周的
A、禪讓制
B、世襲制
C、分封制
D、君主制
13.據《變遷中的古代社會》統計,公元前722至前464年的259年中,38年沒有戰爭;公元前463至前222年的242年中,約89年沒有戰爭。這一「變遷」的歷史時期是( )
A.夏商時期
B.西周時期
C.春秋戰國時期
D.秦漢時期
14.史書記載:「每歲插秧畢,蜀人奉香燭,把李王,絡繹不絕吁。」材料中蜀人在播種季節供奉祭祀的「李王」應該是( )
A.李冰
B.李世民
C.李春
D.李綱
15.春秋戰國時期,出現「公作則遲」「分地則速」現象,最主要的是因為( )
A.分封制的推行
B.百家爭鳴的活躍
C.鐵器、牛耕的廣泛使用
D.合縱連橫的開展
16.《國語·晉語》載:「宗廟之犧(祭品),為畎畝之勤(勞力)」這說明春秋時期出現了一種新的耕作方式( )
A.耜耕
B.牛耕
C.耬車
D.機耕
17.史載:「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貴戚多怨望者」,「宗室貴戚多怨望」的關鍵原因是( )
A.國家承認土地私有
B.秦孝公去世,失去政治支持
C.根據軍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
D.建立縣制
18.戰國時期引起社會變革的最根本因素是( )
A.各國之間頻繁的戰爭
B.鐵器牛耕的普遍使用
C.各國的社會變革
D.社會生產力的顯著進步
19.張騫通西域後,西域與內地的交往日益密切,下列哪些是從西域傳入的?()
①汗血馬②葡萄③核桃④小麥⑤打井技術⑥西域魔術
A.①②③⑥
B.①④⑤⑥
C.①②③④
D.①②⑤⑥
20.課堂上,同學們做了有關「三國故事」選項的遊戲,你認為符合史實的是( )
A.官渡之戰中曹操戰敗逃往北方
B.孫劉聯軍火燒赤壁大敗曹操
C.曹操建立魏國
D.周瑜三顧茅廬請諸葛亮
21.東漢時期在民間興起的我國本土宗教是( )
A.道教
B.伊斯蘭教
C.基督教
D.佛教
22.下面的大戰中,不是以少勝多的戰役是( )
A.長平之戰
B.巨鹿之戰
C.官渡之戰
D.赤壁之戰
23.江南經濟開發是中國古代經濟的一個重要增長點。下列各項與江南經濟持續開發不相關的是( )
A.東漢末年以來北方人口南遷
B.南方比較安定
C.淝水之戰的勝利,阻止游牧民族南下
D.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
24.圖示法是學習歷史的一種好方法。它能將複雜的歷史較直觀形象地展示出來。下面哪幅圖直觀反映了三國鼎立的形勢( )
25. 「曆法天文計算精,圓周小數點分明。千年國外方求出,月後環山宇宙名。」這首詩稱讚的歷史人物是( )
A.祖沖之
B.賈思勰
C.顧愷之
D.酈道元
二、材料問答題
26.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2分)
「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課題 在中國古代史有充分的體現。請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材料二 自古以來,人類通常是逐水草而居,時至今日,大量人口集居的城市都是依水而建。水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必要條件,也是社會經濟發展的不可缺少和不可替代的資源,具有極重要的戰略地位。
材料三 「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凈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谷與魚鱉不可勝食,林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孟子·梁惠王上》
材料四
(1)材料一中分別為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的房屋,影響兩處房屋結構不同的決定性因素是什麼?(2分)
(2)材料二中在遠古時期採用疏導方式成功治水的英雄人物是誰?戰國時期和諧利用水資源的典範工程是什麼?這一工程又是由誰主持修建的?(4分)
(3)材料三中孟子的思想已經滲透了對自然資源持續利用的觀點,在政治方面,他的核心思想是什麼?(2分)
(4)結合材料四,指出促使春秋戰國時期生產力快速發展的具體因素有哪些?(4分)
27. (13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商鞅是首屈一指的利國富民偉大的政治家,是一個具有宗教徒般篤誠和熱情的理想主義者。商鞅之法……此誠我國從來未有之大政策。——毛澤東
(1)材料一認為「商鞅是首屈一指的利國富民偉大的政治家」,請結合所學知識加以說明。(4分)
材料二 商鞅變法前,秦國各地度量衡不統一。為了保證國家的賦稅收入,商鞅製造了標準的度量衡器商鞅方升……此外商鞅還規範了進位制度,統一了斗、桶、權、衡、丈、尺,規定六尺為一步,二百四十步為一畝,五十畝為一畦。——維基百科
(2)材料二反映了商鞅變法的一項重要措施,請根據材料二的內容概括這項措施的名稱。(2分)
材料三 商鞅一方面極力否認道德教化對人的勸導意義,主張唯有重刑才是禁奸止過的最好辦法。另一方面又背離了罪刑相應的原則,主張輕罪重刑,甚至罪及無辜。他的這種重刑思想被其後的韓非繼承並發展,對中國封建社會的刑法理論和實踐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以至嚴刑峻罰、懲辦威嚇構成了中國兩千多年封建社會刑法制度的一個重要特徵,給廣大人民帶來了許多苦難。——《商鞅刑法思想及變法實踐》
(3)結合材料三,你如何看待他的「重刑」思想?(3分)
材料四、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貴戚多怨望者……後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秦惠王車裂商君以殉,曰「莫如商君反者!」遂滅商君之家。
(4)、根據材料分析導致商鞅悲慘結局的原因是什麼?(4分)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5 CACAC 6—10 DCCDB
11—15 ACCAC 16—20BCBAB
21—25AADDA
二、材料問答題
26.(1)地理氣候因素(2分)
(2)禹(1分);都江堰(1分);秦國蜀守李冰父子(2分)
(3)仁政(2分)
(4)鐵農具(器)和牛耕的推廣
27.(1)①承認土地私有,允許自由買賣;②獎勵生產,③獎勵軍功(4分)
(2)統一度量衡(2分)
(3)百姓畏懼而不敢犯法,以收到不用刑的效果。但是單純的威脅、恐嚇,決不是一種好辦法。(3分)
(4) 守舊貴族的反對和秦孝公死而失去政治支柱。(4分)
推薦閱讀:
※「以德報怨」的歷史考察與價值沉思
※歷史發明家P社(十二)迦納利群島那些事兒
※資訊 | 文化、城市、歷史、現代:第五屆聖彼得堡文化論壇落下帷幕
※背負15條人命的山西越獄高手王彥青:肖申克救贖的中國版
※有機會改變歷史的3個名將,一人若起兵,清朝提前50年覆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