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思敏:閱讀,遇見更好的自己

原載《參考消息@北京參考》2017年4月21日(有刪節)

分享者:劉思敏博士

中國旅遊報首席評論員/高級記者、中國未來研究會旅遊分會副會長

「閱讀雖有消遣、娛樂的成分,也有教化功能,但我更關注認識功能,可以通過書籍來形象地看世界。」

10年前開啟的一場假日改革黃金周存廢之爭,使得劉思敏作為「挺黃派」代表人物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持續至今。「黃金周最大的意義在於釋放了從改革開放中獲益的民眾日益增長的旅遊需求。」他許多具有前瞻性、批判性、深刻性的論點在業內外引起較大反響。如今,他既是知名旅遊專家,也是社會學者。

在劉思敏看來,閱讀,能夠改變人生軌跡;閱讀,能夠遇見更好的自己。特別是在「行萬里路」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還是奢望的時代,「讀萬卷書」毋庸置疑就是最好的不可或缺的替代與補償。

如今的劉思敏能夠成為國內知名的旅遊專家、社會學者,與早年的大量閱讀有著密不可分。30歲之前的劉思敏特別喜歡閱讀世界文學名著,書中各種人物形象、生活場景、與時俱進的價值觀,生動地呈現出來,對他產生了極大的吸引力。他認為,閱讀世界文學名著是年少時期間接體味人生的重要途徑。「閱讀雖有消遣、娛樂的成分,也有教化功能,但我更關注認識功能,可以通過書籍來形象地看世界。」如今,中華大地走遍、七大洲中只有南美和南極尚未留下腳印的劉思敏仍然說,他的很多次旅行以及計劃中的未來的旅行,其實都近乎世界文學名著的「按圖索驥」。

早年閱讀世界名著奠定人生軌跡

在提到對自己影響最大的書籍時,劉思敏向記者推薦了三本書:《雨王漢德森》《乞力馬扎羅山的雪》和《第三次浪潮》。

「我進入旅遊業雖有一定的偶然性,但我對旅遊的熱愛卻是由來已久。」劉思敏說。

《雨王漢德森》講述主人公漢德森為了尋找精神危機的出路而深入非洲腹地,經過一系列的歷險最終完成了精神上的鳳凰涅槃。

主人公漢德森是20世紀上半期美國「荒原觀念」的代表,受物質主義和自我中心思想的影響,他變成了一個孤獨而自虐的人。由於不堪內心的焦慮,對自己實施了流放,到相對落後的非洲索求生活的本質。

《雨王漢德森》體現了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索爾·貝婁的哲學思考,他回答了被異化的人面對各種迷惑應該如何生存的問題。

「我閱讀這本書事大約是在20年前,當時的中國正處在改革開放初期,人們從物資匱乏的時代進入了瘋狂追求物質財富的時期,那時我並沒有完全理解這本書的本質,但仍給我的思想帶來很大衝擊,也讓我產生了思考:究竟什麼才是自己未來要追求的生活?」這本小說通過漢德森這個人物,讓劉思敏提前思考了我們當今知識分子的精神困境,為應對當下奠定了精神基礎。

《乞力馬扎羅山的雪》是對於一個瀕臨死亡的人的精彩描述。海明威在題記中寫道:「乞力馬扎羅是一座海拔一萬九千七百一十英尺的長年積雪的高山,據說它是非洲最高的一座山。西高峰叫馬塞人的『鄂阿奇—鄂阿伊』,即上帝的廟宇。在西高峰的近旁,有一具已經風乾的豹子的屍體,豹子到這樣高的地方來尋找什麼,沒有人作過解釋。」

本來是生活在非洲熱帶草原的豹子,到高山巔峰去尋找什麼?作者海明威沒有正面回答。豹子到那裡去自然不是為了找死。「我感覺海明威和我就像那隻豹子,只是一般人不理解而已。我們想要尋求的其實是靈魂的不朽,精神的不朽,死亡並不意味著虛無和幻滅,只要精神還在,那麼死亡也『像整個世界那樣寬廣無垠』。」劉思敏告訴記者,此書對他後來工作、生活的影響很大,使他對旅遊有了更多憧憬,引發了他對定居生活的不滿足,為其「移動社會理論」的提出奠定了思想基礎。

而《第三次浪潮》一書在打開國門之初曾經給人們心靈帶來強烈的衝擊,其影響至今仍然連綿不絕。著名未來學家托夫勒在這本書中,從生產方式的視角,將人類社會劃分為三個階段:第一次浪潮為農業階段,從約1萬年前開始;第二次浪潮為工業階段,從17世紀末開始;第三次浪潮為信息化(或者服務業)階段,從20世紀50年代後期開始。

「托夫勒也許並沒有給我們帶來直接財富,但他許給了人們一個夢想,多年以後,托夫勒的思想或多或少仍在指引當年閱讀托夫勒的年輕人『創造未來』,而我就是其中之一。」劉思敏告訴記者,《第三次浪潮》為其「移動社會理論」的提供了靈感,因為他終於明白,看世界,看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律,可以有完全不同的視角。

在「移動社會理論」里,劉思敏從生活方式的視角重新梳理了人類社會的發展歷程和規律。他指出,移動是人類作為動物之人與精神之人的完美結合;移動是旅遊不可缺少的特性;定居文明的本質是「圈養文明」,人類自我馴化為植物,違背人的本性,因而不會是人類文明的終極形態;旅遊就是生活;行動電話對固定電話的替代過程,可能就是未來人類的移動生活替代定居生活的象徵。他預言,超越定居文明,以「旅遊雲聚散」為特徵,一個以文化移動(也就是旅遊移動)為目的的高級的移動社會正在到來。

深入系統地讀書是培養閱讀興趣的關鍵

如今生活中,劉思敏仍是一位樂在書中的閱讀者,但隨著生活閱歷的改變,閱讀世界文學名著已不再是他閱讀的主體。成為專家後的他,需要的信息量十分巨大,對各種觀點需要系統的了解,此時,逐一閱讀書籍已成為一種奢侈,因此,劉思敏逐漸從讀書轉變為有選擇性地閱讀。

每天讀兩份報紙——《參考消息》和《新京報》已成為劉思敏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信息海量的社會裡,如何對信息進行篩選十分關鍵,讀《新京報》可以讓我迅速了解國內重大事件,並有深度解讀;而《參考消息》可以讓我了解世界和世界眼中的中國。」劉思敏認為,每天有選擇性地讀一至兩份高水平報紙是很有必要的。

對於閱讀的理解,劉思敏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他認為,閱讀不應僅僅局限於讀紙質書籍,在現如今信息爆炸的時代,多媒體、多形式、碎片化的閱讀已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閱讀形式,無論是讀書、看報、看電影、看深度的文章雜誌,甚至是聽書,都將伴隨我們的一生,閱讀應該無處不在。

「即便如此,我們仍需要紙質閱讀,紙質書的閱讀體驗雖然不一定都是唯一的、純理性的,但卻更接近真正的閱讀。紙質閱讀不僅是一種閱讀方式,其中更包含著文化氣韻,這是千百年來傳承下來的閱讀文化。」劉思敏認為,紙質書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書中的文字,更是手捧文化的一種美妙感覺,甚至能夠聞到一種令人心醉的墨香,這是無論什麼樣的電子閱讀器都無法做到的。此外,劉思敏表示,紙質書最終會成為藝術品,只有那些最值得珍藏的精華內容才會有市場;而流行小說、新聞等快速閱讀,則會逐步被電子閱讀器替代。

「深入系統地讀書是培養閱讀興趣的關鍵。」劉思敏總結道。如今的他已很少閱讀世界文學名著,他把更多的時間用在閱讀社科,哲學、經濟、管理、宗教類等書籍。「當你閱讀了大量書籍後,你會發現讀書可以成為與作者的雙向互動與創造,書中的觀點也可以成為自己的論據。」最後,話鋒一轉,他強調說,「當然,『盡信書不如無書』,閱讀只是前提,是基礎,比閱讀更重要的肯定是思考,有邏輯的思考。這是每個對自己有所期待的人必須高度重視的。」

(北京參考記者 劉穎)


推薦閱讀:

遇見你,遇見美好
一見鍾情,當我第二次遇見你。

TAG:閱讀 | 自己 | 遇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