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鼓勵和愛
數天前,一名高三女生從30多層高的樓上跳下,用花季生命結束了母親無休止關於她學習成績的抱怨。 據知情人說,這位女生的母親對孩子的學習要求一向苛刻,孩子成績一下降,她就特別煩躁,特別痛苦,不停地給孩子的老師打電話,不停地在孩子面前嘮叨,對孩子表現出巨大的失望。最後一次因為數學考試成績不理想,母親絕望的口氣使孩子下定決心走上了不歸路。孩子走時,身上的內衣髒得不像樣子,似乎很多天都沒有換過。 美國家長對孩子的心態值得借鑒:孩子,你參與了,努力了,我們就肯定你,讚賞你!這次失敗,也許下次就會成功!這種積極鼓勵的心態不僅表現在對這樣的業餘比賽上,而且表現在對孩子成長的一切方面。
我們很多家長缺少的正是這樣的心態,一方面我們沒有給孩子足夠的時間、愛和鼓勵;另一方面我們又急於求成,太想讓孩子出人頭地為自己爭光添彩了。當孩子還牙牙學語,就忙著教孩子認字,剛兩三歲就找外語班上,生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到孩子大一點,各種特長班紅紅火火,有的家長不考慮孩子適合不適合,硬塞給孩子一個「特長」,目的很明確:考級、獲獎、拿證。隨後便將目標瞄向了重點中學、重點大學。只要能提高孩子學習成績,只要能拿高分,什麼都在所不惜。孩子成績一上去,全家笑逐顏開,成績一不好,全家陰轉多雲。結果,孩子學習壓力過大,心理壓力「超載」,在家庭這個最後的「避風港」里也無法獲得有效的庇護,一有風吹草動,常常出現難以預料的問題。當孩子以出走或結束生命為代價告訴我們家庭教育的失敗時,不是太晚了嗎?! 我們真正為孩子考慮了嗎?當我們提倡以人為本的時候,我們以孩子為本了嗎?確實,今天的孩子擁有比以往豐富的物質生活,但今天的孩子面臨著空前的學業、升學和就業競爭壓力。失敗對每一個孩子成長來說幾乎都是一門必修課。這對我們的家庭教育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如果我們的家庭教育仍習慣於傳統的「不打不成器」,以簡單粗暴的方式指責孩子的失誤或失敗,不懂得尊重孩子、掌握孩子成長的教育規律,孩子的心態只能越來越壞,最後在優勝劣汰的競爭中被淘汰出局。 觀察過一些各方面都很出色、心理健康、做事積極的孩子,發現他們在家庭環境上有著很高的一致性:家庭和睦,父母和孩子在感情心理上溝通良好,對學習要求並不苛刻,尤其當孩子有失誤時,這樣的家庭往往採取寬容和鼓勵的態度。而一些問題孩子往往出自於問題家庭。正如一位美國父親在《培育男孩》書中所說,信仰堅定的父母與和諧的家庭,是好的教育的開端和保障。 家,應該是孩子心靈的港灣。所有的兒童都有權利要求父母給他們愛和鼓勵,這是做家長的責任。如果我們愛孩子,那麼就盡心盡意為孩子創造一個充滿寬容和鼓勵的家庭環境,即使孩子在外面競爭得滿身是傷,還可以回到溫暖的家,有父母為他療傷,鼓勵他再次站起來,走向新的戰場。
|
推薦閱讀:
※這些被忽視的兒童安全隱患,新手父母裝修前一定要看
※防治「會呼吸的痛」,讓孩子自由呼吸
※「包」治百病,孩子的世界也這樣?
※成長期的孩子喊腿痛,請你別輕視!
※王小柔雜談: 為孩子就得住重點片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