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社會對「習大大談孔子」的幾大猜想
#鏡鑒的話#
習大大24日在人民大會堂出席紀念孔子誕辰2565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暨國際儒學聯合會第五屆會員大會開幕會並發表重要講話。於是「習大大談孔子」成為了熱點話題,尤其到了演講全文發出來的當天下午,簡直燒熱了輿論沸點。
「咦,鏡鑒怎麼沒動靜?」後台很多微友留言。
別著急哦,我們在等!等著國際社會的反應……
一向嗅覺敏銳的國際大媒們看「習大大談孔子」的視角,融入了他們對中國的理解,也透出他們的種種考量。暨佩娟同學埋頭苦幹,博覽群媒,又採訪了一些專家。且行且觀,奉獻出一道大餐:「國際社會對『習大大談孔子』的幾大猜想」——
猜想一:「尊重文化多樣性四項原則」將成國際公認準則?
上世紀50年代初,周恩來總理提出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震驚四座,成為指導國際關係公認準則。鄧小平說:「處理國與國之間的關係,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最好的方式。」
前天,大大提出尊重文化多樣性四項原則:維護世界文明多樣性;尊重各國各民族文明;正確進行文明學習借鑒;科學對待文化傳統。
這會不會成為又一個經典?處理各種文化之間的關係,尊重文化多樣性四項原則將是最好的方式?
這四項原則符合各國文化的利益嗎?
西班牙《環球亞洲》雜誌社社長、中國問題專家伊萬·馬涅茲的答案是肯定的:「在國際範圍內,這四大原則都具有普遍適用性和指導意義,充分體現了中國領導人對文明傳承、發展和交流的深入思考。」
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副教授顧清揚認為,四原則展現了中國的大國胸懷。有三點意味:
第一,中國會尊重中華文化中其他非漢族文化,建設更和諧的民族關係;
第二,中國會繼續秉持開放態度,學習和借鑒世界上其他民族文明;
第三,當今世界的區域性衝突背後,都有文化差異因素。世界各國各民族只有尊重彼此的文化和價值觀,相互包容,才能更加和諧。
美國喬治 梅森大學孔子學院美方院長高青格外贊同第二點原則。「在這個物質生活極大豐富的時代,尊重、了解和借鑒其他民族的文明成果是世界文化交往的重要原則,也可以避免帶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傳統被商業大潮所同質甚至湮滅。」
第三點原則讓馬涅茲印象深刻:「 不同文明之間的學習互鑒不僅能夠推動文明的發展創新,也是維護國際社會和平與穩定的重要因素。」
泰國朱拉隆功大學孔子學院高級顧問傅增有也對第三點感受頗深:「泰國孔子學院的老師和志願者們都應該學習泰語和泰國文化,這是對泰國文化的尊重。尊重換來尊重。只有這樣,才能為世界各國人民真正架起一座友誼之橋。」
四項原則能經受得住時間的檢驗嗎?歷史會給出答案。但我們首先要有自信。
大大一直強調「提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
《聯合早報》指出,大大在向外界表明他的「文化觀」,透露了其對繼承和創新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文化自信。
「一個民族的強大既表現在經濟和軍事實力,也體現在對世界各國影響力,以及是否為其他國家人民所接受和尊敬的程度上,這就是文化實力。」美國喬治 梅森大學孔子學院美方院長高青這樣說。
「加強中國的文化實力,就要增強自我認知,這要求我們要對本民族傳統文化有清晰而深刻的理解,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促進其蓬勃發展,使其能在國際舞台一展風采,為世界人民所分享。」
習大大以國家主席的身份出席,在國際社會看來,這本身就釋放出中國社會尊孔敬儒的強烈信號。
古巴拉美通訊社的標題是:中國高規格慶祝孔子誕辰,尊重傳統儒家思想。報道稱,習主席敦促國民要學習別人的長處,同時也要尊重自己的文化。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靈魂,如果一個國家不重視自己的文化和思維方式,就會失去靈魂,國家也無法發展。
「習近平主席的講話或許意味著中國社會尊孔崇儒的時代已掀開序幕。」外媒注意到,繼去年11月參觀曲阜孔府並發表講話,今年5月4日到北京大學與國學大師湯一介促膝交談、親切握手,習大大再次表現出對儒家文化的親近。
大大對儒家文化的興趣的確濃厚。還有媒體提到了去年,習大大在山東考察期間,參觀了孔府和孔子研究院,他在翻閱《孔子家語通解》和《論語詮解》這兩本書時說,「這兩本書我要仔細看看」。
猜想二:中國向世界推廣「和為貴」?
孔子《論語·學而》云:「禮之用,和為貴」。和平與發展是世界各國的共同願望。習大大特意出席大會,說孔子,談儒家文化,不就是在向國際社會充分釋放中國愛好和平、推進發展的善意嗎?
看大大怎麼說儒家思想中的愛好和平:「協和萬邦」、「親仁善鄰,國之寶也」、「四海之內皆兄弟也」、「遠親不如近鄰」、「親望親好,鄰望鄰好」、「國雖大,好戰必亡」等。(很親切,對不?)
國際社會認同「和為貴」理念嗎?
「在國際交往中,國家不論大小和強弱,都應該堅持和平共處。如果所有國家都做到了『和為貴』,那麼國與國就自然會成為好鄰居、好朋友、好夥伴。」泰國朱拉隆功大學孔子學院高級顧問傅增有教授說。
「儒家文化是東西方文化平衡的重要支撐點。在國家之間存在紛爭的年代,『和為貴』的意義尤為深遠。」泰國開泰銀行資深副總裁蔡偉才說。
「漫長的歷史證明,中華民族是愛好和平的民族,和平與和諧紮根在中國人民的精神世界。中國當前正在走的和平發展道路就是與這種『和為貴』的文化一脈相承的。」西班牙的伊萬說。
「中國奉行和平外交政策,也在盡自己的能力來維護著世界的和平發展。」比利時西弗蘭德大學孔子學院中方院長肖余春說。
美國喬治·梅森大學孔子學院美方院長高青表示,不同於西方價值觀,中華文明提倡以人為本、天人合一,既是緩和人與自然矛盾的途徑,也為處理國際問題提供了新的思路。中華文化在全球範圍的推廣和發揚,必將對人類文明在未來健康可持續發展作出重要貢獻。
猜想三:優秀傳統文化要火了?
幾乎所有媒體都注意到,大大重視中國傳統文化。芬蘭《環球時代》網站的標題言簡意賅: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號召維護和發展中國文化。
24日,新加坡《聯合早報》連發兩文,深度解析習大大對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視。
「從孔子到孫中山,我們都注意汲取其中積極的養分」。大大強調,「優秀傳統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傳承和發展的根本,如果丟掉了,就割斷了精神命脈」。
大大詳細闡述了汲取傳統文化養分的原則,須「堅持古為今用、以古鑒今,堅持有鑒別的對待、有揚棄的繼承」。
有人敏銳地指出,這是優秀傳統文化要火的節奏啊!
「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中蘊藏著解決我們所面臨困難的啟示,可以為治國理政和處理國際關係提供幫助。」比利時西弗蘭德大學孔子學院中方院長肖余春說。
「當前,中國日益深入地融入世界,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就顯得尤為迫切。儒學是中華傳統文化的根本,要在國際上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就要大力傳播孔子的著作和學說、傳播儒學。」傅增有說。
中國取得了令人矚目的經濟成就,正在現代化的道路上高歌猛進。今天重提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性,不僅為世界各國和平共處提供參考,也為加強道德建設提供思路。
西班牙《環球亞洲》雜誌社社長伊萬·馬涅茲說:優秀的傳統文化已經融入了中國人民的血液和基因,是當前中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營養來源,也是中華民族不斷開拓創新、奮發向上的重要精神動力。
大大有關文化的連珠妙語,讓人印象深刻。
「不要看到別人的文明與自己的文明有不同,就感到不順眼,就要千方百計去改造、去同化,甚至企圖以自己的文明取而代之。」
「不同國家、民族的思想文化各有千秋,只有奼紫嫣紅之別,而無高低優劣之分。」
「強調承認和尊重本國本民族的文明成果,不是要搞自我封閉,更不是要搞唯我獨尊、『只此一家,別無分店』。」
大大重視不同文明之間的相互學習借鑒,但不忘強調「去粗取精、去偽存真」。
猜想四:國際社會都將從儒家思想中受益?
1988年,75位諾貝爾獎得主在巴黎集會,呼籲全世界:「人類如果要在21世紀生存下去,就必須回首2500年前,去孔子那裡汲取智慧。」
為什麼要去孔子那裡汲取智慧?
儒家思想正視文明的多樣性。一個文明的上升,並不意味著另一個文明的倒下,並非「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不同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鑒而豐富。只要把儒家「和為貴」思想貫穿大國外交的主線,找到不同文明之間的最大公約數,就可以實現各國文明之間的「永久和平」。
「我們是否要返璞歸真,回到互相尊重的本原?國家之間的你爭我奪從未停止,外力介入又使局面更加複雜,如果各國都吸取一些儒家思想,相互尊重,整個國際社會都將從中受益。」東盟秘書處公共事務主任李鍵雄說。
「東盟有10個國家,經濟發展水平、語言、文化、生活習慣都不相同,要實現東盟經濟一體化,就要回到互相尊重的基本面,才能實現更大的和平和更好的整合。」在東盟秘書處工作多年,李鍵雄三句話不離本行。
「在如何處理好創新和傳承的關係、吸納外國文化和本國文化建設的關係等方面,埃及都應該向中國好好學習」,埃及蘇伊士運河大學孔子學院埃方院長穆罕默德·扎耶特說。他同時表示:「埃及和中國都是有著燦爛歷史文化的文明古國,應該更多相互借鑒。」
「相互交流、吸收和借鑒,能夠促進和豐富本民族的文化。」哈薩克文化體育部部長穆哈梅季烏雷說,「習主席提出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倡議,不僅僅是為了中國一國受益,而是謀求為整個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地區帶來福祉。」
「只有堅持從歷史走向未來,從延續民族文化血脈中開拓前進,我們才能做好今天的事業。推進人類各種文明交流交融、互學互鑒,是讓世界變得更加美麗、各國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的必由之路。」習大大的這段話,被各國專家們反覆提及。
「在我們努力幫助學生們了解中國、學習中國語言和燦爛文化時,這段講話令人鼓舞。」美國明尼蘇達大學中國中心和孔子學院執行主任瓊·布熱津斯基有些激動。
「美國所提倡的價值觀只是構成國際外交思想基礎的一部分,當今世界仍然不太和平,很多地區還很貧窮,這也證明了美國的價值觀遠遠不能滿足世界的需要。在這方面,中華儒學可以提供很好的思想資源。」傅增有為儒學的未來支了個招。
「不忘歷史才能開闢未來,善於繼承才能善於創新」,外國專家都拍手稱快:大大這話說得太對了!中華文化也應該不斷創新,在新的時代背景下賦予新的內涵。
看專家們怎麼說——
「中國夢」就是對儒家思想「和而不同」的繼承和發展。習主席提出的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倡議更是將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大同世界的思想發揚光大。——俄羅斯孔子基金會主席列奧納德·別列羅莫夫
中國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要在繼承中國傳統文化基礎上進行創新。儒家講求「和」,這正是現代世界所缺少的東西,尤其戰亂頻仍的非洲,更需要從中國傳統文化中汲取智慧。——剛果(金)金沙薩大學教授姆文當卡
在泰國,孔子學院遍地開花,泰國人的子女在孔子學院不僅可以學習中文,還可以深入了解中國文化的精髓。我身邊的泰國人都知道,孔子是中國最偉大的思想家、文化家。很多泰國人崇拜孔子,認為孔子是中華文化的縮影和名片。而且,很多泰國人都從學習中文開始入門學習孔子思想。孔子思想已經在泰國文化上打上了深刻的烙印!——泰國開泰銀行資深副總裁蔡偉才
國與國之間文化的交流與融合可以促成文化的發展與壯大。文明相通,友誼相融。中國文化的發展並不是孤立的。中國文化吸收了世界各國文化中的鮮活部分,也變得更加豐富。——印度國際大學中國學院院長阿維杰特·巴納吉
獨家原創,轉載請註明來自微信公眾號鏡鑒(jingjianpd)
推薦閱讀:
※深度學習動態觀察(safety)
※驚人的社會定律,再忙也要看看(珍藏)
※張楊、王全安、王小帥,「第六代」怎麼了
※楊鈺瑩驚人上位史:失身黑社會
※什麼是東北二人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