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閱兵,也閱「兵」

本文摘選自《漢字聽寫大會·我的漢字趣味世界》。

今天,天安門廣場舉行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大閱兵,具有是有史以來最大規模,84%的武器首次亮相。

如此閱兵式肯定是值得一看,不過我們不僅閱兵,也閱「兵」,來看看漢字里的「兵」。

兵,「械也」,本義為兵器、武器。

《左傳》指出:「國之大事,在祀與戎。」說明在古代祭祀和戰爭是國家的頭等大事。而這些古代戰爭中,除了刀槍劍矛外,還有哪些神兵利器呢?

1、箭鏃(zú)

箭鏃就是箭頭,多用金屬製成,所以「鏃」從金,族聲。

箭由羽、稿(箭桿)、箭頭組成。為了使箭在飛行過程中保持穩定,箭頭有一段相當長的鋌(tǐng,指箭頭裝入箭桿的部分)嵌入箭桿。

「言武事者,首曰弓矢」就說明箭鏃在敵我交戰時發揮著其他武器無可取代的作用。

2、斧鉞

斧和鉞的形制相同,兩者區別在於「大者稱鉞,小者稱斧」,斧刃比鉞刃更窄一些,鉞刃更寬大,呈弧形,像新月一樣。

「斧鉞」也泛指兵器,如宋朝岳飛在《乞褒贈張所札子》中讚頌張所「雖斧鉞在前,凜然不易其色」。

此外,「斧鉞」也用於刑法,《國語·魯語上》:「大刑用甲兵,其次用斧鉞。」所以斧鉞也泛指受刑,有刑罰、殺戮之義。

3、甲胄

「甲」是一個象形字,像草木生芽後所戴的種皮裂開的形象。本義是種子萌芽後所戴的種殼。

「胄」《說文解字》說解為「兜鍪(móu)也」。本義為頭盔。

「甲胄」本義是鎧甲和頭盔,如《西遊記》中的描寫「那魔王穿了甲胄」,後引申為兵器的泛指。在清代也用於指代戰爭,如清趙翼的詩「小則興訟獄,大則興甲胄」。也可以活用為動詞,指披甲戴盔。

4、火銃

早在唐代末年,中國就將火藥用於兵器製造並投入實戰。宋代,炸藥被廣泛運用於水戰與守城上。宋朝與金朝的騎兵會在槍頭裝設噴火器,這便是最原始的管型射擊火器「突火槍」。元代將宋代的竹製突火槍改為金屬鑄造,成為「火銃」,使得它的威力大幅提升。

到了明朝,火器也被稱為神機。朱元璋軍隊專門建立了神機營,單兵使用的手銃與重火力的碗口銃,成為神機營最強力的武器。

清初,皇帝任用傳教士與火器專家研製各種火炮,用於平息內亂、與外敵交戰。清朝還仿製了明朝時期從葡萄牙引進的紅夷大炮,改名為紅衣炮。不過到了清朝後期,中國火器技術開始漸漸落後於西方國家。

與「兵」有關的成語

鎩羽暴鱗:「鎩」最初的意思是指兵器,有說是劍的,也有說是矛。後來「鎩」有了「損傷、摧殘」的意思,所以,「鎩羽」就是摧落羽毛的意思。這個成語出自鮑照的《拜侍郎上疏》:「鎩羽暴鱗,復見翻躍。」意思是飛鳥羽毛摧落,養魚之水乾涸,比喻不得志,處境極為困難。由此衍生出「鎩羽而歸」,用來比喻失意、失敗或不得志而歸。

藏鋒斂鍔:比喻不露鋒芒。「鋒」和「鍔」都是劍刃。藏鋒斂鍔其實比不露鋒芒還要藏得深。因為藏鋒就是不露鋒芒,刃尖就是鋒,鋒上的尖兒才是鋒芒,但斂鍔是要把整條刃都要收藏、收斂起來,這就要徹底地不顯山、不露水,是藏與忍的大境界了。

以戈舂黍:用戈去舂黍米。比喻達不到目的。戈是中國古代兵器中最常見的一種,主要用於橫擊、鉤殺、啄刺敵人。一般認為戈起源於鐮刀類的工具。商代時,青銅製作的戈已被廣泛使用,是軍隊中必備的兵器之一。戰國後期,兵器的主要鑄造材料逐漸由青銅變成鋼鐵,而鐵戈也因此逐漸取代了青銅戈。秦朝以後,由於步騎兵的發展,戟矛逐漸代替了戈。作為兵器的戈逐漸消失,後來變成了依仗的飾物。

折戟沉沙:斷戟沉沒在泥沙里,成了廢鐵。形容失敗十分慘重。出自杜牧的《赤壁》:「折戟沉沙鐵未消,自將磨洗認前朝。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戟是一種我國獨有的古代兵器,我國目前發現的最早的戟出現於商代。

亡矢遺鏃:損失兵器。比喻軍事上的細微損失。賈誼《過秦論》:「秦無亡矢遺鏃之費,而天下諸侯已困矣。」

推薦閱讀:

母親節,我們還能做點什麼?我們欠父母太多了!
愛馬仕炫技|多複雜的我們都能畫
天冷了,流浪貓狗該怎麼辦?我們能做什麼?
十條笑話:我和你都是短髮,我們家梳子上怎麼會有長頭髮

TAG:閱兵 | 我們 | 今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