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危機?女孩隱憂----來自父母本身

男孩危機女孩隱憂----來自父母本身(2010-09-15 16:26:41)

轉載

標籤: 孫雲曉推薦 文化 分類: 為您服務

滿不在乎地坐在書架前的地上看書的是女孩,需要媽媽抱著手拿書本講的是男孩;在展覽館,受到工作人員邀請欣然加入遊戲的是女孩,拉著家長的手扭扭捏捏不肯上台的是男孩;畫畫時,毫不在乎自己的衣服被顏料弄髒,任意想像塗抹的是女孩,而特別愛乾淨,搖著頭不願伸手的是男孩……這是在上海書展的少兒主題館裡,細心的工作人員們發現的特別現象。  說起「男孩」,現在這個詞和「危機」似乎成了固定搭配。在中小學、幼兒園裡,男孩不如女孩的現象越來越明顯。只要稍加留心,還能觀察到,如果發生爭搶,男孩總是在女孩面前敗下陣來。他們退讓,絕對不是出於什麼「女士優先」的紳士風度,而是為自己積極爭取的意識和習慣似乎已經消退了。  有教育專家發出了「拯救男孩」的呼籲,並總結認為男孩出現了學業、心理、體質、社會的四大危機。但是回頭看會發現,男孩危機並不在於男孩和女孩的心理和生理髮展上有特別大的差異,而是養育方式造成了男孩危機。就像麥子不能栽進水稻田,寵愛對於男孩的負面影響,遠遠超過女孩。於是越來越多的男孩子變得退縮、不獨立  男孩危機的來源,其實是男孩被當成了女孩養。誰都看過這個實驗:一隻從小在動物園長大的老虎,從來吃的都是飼養員配好的飼料。而當有一天,一隻活雞飛進了它的籠子,百獸之王居然被撲騰的公雞嚇得走投無路。本能決定一切的自然動物都能被後天環境改造得面目全非,更何況是人呢?  男孩和女孩從出生時就是不同的,基因和激素的差異,必定使男性和女性的大腦形成不同的發展路徑。科學家最近發現,早期經驗可以永久改變細胞內基因的功能和化學性質,從而對行為產生顯著的影響。而嬰兒受到看護的質量與嬰兒的神經和心理的發育有密切的關係,從大腦新細胞的生成,一直到應激反應和記憶功能的改變。家長撫育男孩的方式也會影響男孩子的性格。  對於女孩來說,在成長過程中需要的是更多的關注,因為家人的關注會使女孩子形成更穩定的心理,更自信。而對於男孩子來說,過多的關注會使他變得過於瑣碎,使他們更容易受到心理暗示,對自己產生自我禁錮和退縮。長期從事兒童教育研究的公益小書房負責人李穎妮博士稱,實際上男孩子在這一階段更偏好探索性,甚至是冒險性質的遊戲。但他們的這些「野蠻遊戲」,往往得不到家長的支持,甚至在家長眼中只是純粹胡鬧和破壞,而招致家長的極力反對。幾個世紀以來,世界各地的專家都在研究這麼一個問題:「孩子是怎麼開始學習的」。而目前,國內外學術界已就此達成一致認識:孩子最開始是在與物體的互動過程中獲得認知的。就是說,孩子是從他能夠摸的、聞的、聽的等直接經驗中獲得認知的。很多家長並不了解這點,這些「野蠻遊戲」原本是男孩子擅長的,也是良好的學習機會,卻被過度關注孩子成長的家長親自剝奪了。  男孩和女孩在生理上的差別有多大,他們心理上的差異就有多大。既然有差異,就必須用不同的方法來教養,否則就像把麥子栽進了水稻田,到了秋天必然是顆粒無收。在寵愛面前,越來越多的女孩子變得自信起來,而越來越多的男孩子變得退縮、不獨立。而且雖然同樣是「太寵愛」,研究已經證明,對男孩帶來的負面影響要遠遠超過對女孩帶來的負面影響。  以書面考試為主的教育方式和評價機制,直指男孩的弱項,由此造成的不自信,逐漸發展出過度謹慎、膽小等「副產品」  大多數家長都認識到女孩子天生喜歡布娃娃、男孩子則喜歡玩具刀槍,他們並不真正了解男孩和女孩的區別。  女孩的語言能力更好,男孩在空間能力、邏輯思維等方面更強。從心理成熟度來看,男孩要比女孩發展得慢一點(女孩以7為基數,男孩以9為基數,一般女孩2*7=14歲基本發育好,男孩要2*9=18歲才基本發育好,女孩3*7=21歲已心智成熟,男孩要3*9=27歲才心智成熟),比如在認知能力、人際關係、對環境的反應方式,以及應對壓力事件的方式等方面。這些特點在學前階段、甚至是小學階段都表現得比較明顯。  華東師範大學學前與教育學院的王順妹副教授在多年的學前教育研究中也發現,所有這些差異,賦予了男孩與女孩不同的天性。調查顯示,一般的男孩比近70%以上的女孩都好動,但是也有31%的女孩比一般的男孩更活躍。兩性間好動性的差異在童年期持續擴大影響,很大程度上是父母導致的。調查顯示,比起男孩,母親更不願意鼓勵女孩去冒險,父親則更傾向於鼓勵孩子去冒險。而且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都具有從眾行為,在男孩子的群體中,精力充沛的男孩會由於相互影響而更加活躍,而在女孩群體中,佔據大多數的文靜女孩則會影響那些精力充沛的女孩子安靜下來。  「隔壁鄰居小朋友已經學會了兩位數的加減法,你怎麼連1到10還數不順溜?」「班上別的小朋友一節課下來已經學會了這些新單詞,輪到你,怎麼就這麼費勁?」……家長們往往兩眼發光地盯著別的家長和別人的小孩,不厭其煩地進行一項項比較。加之,目前的家長和學校所支持的學習方式,所關注的學習成果,往往是文化課。而一直到小學階段的無數考察和考核,很大程度上是在考驗孩子的專心和細心程度。不過,粗心、粗線條——幾乎可以說是成熟度發展要晚一點的男孩們的天性。現在以書面考試為主甚至起決定性作用的教育方式和評價機制,無疑是指著男孩子的弱項,對男孩打擊很大。  家長甚至是老師的負面評價,以及孩子的自我評價,都會不斷暗示男孩子「我不行」,「我不如別人」。而人的成長過程跟「自信」有很大關係。這種經年累月的負面評價,會讓孩子的不自信逐漸發展出過度謹慎、膽小等「副產品」,長此以往,他就振作不起來了,此前暫時的弱勢也轉變成真正難以扭轉的弱勢。因為並不是家長天天耳提面命地跟孩子說「你要自信」,他就會有自信心。信心的培養是需要環境的。  此外,現在的家庭養育方式也對男孩子的成長尤其不利。一是生活上照顧太多,不少孩子從小過著真正意義上的「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生活;二則,生活學習中,關照太多,「你應該這樣,你應該那樣」;三是,禁止太多,「這個不可以,那個不可以」;四是,安排太多,家長從成人的意志出發給孩子安排了太多的學習,現在從孩子一歲半開始就請家教的很多,教的內容無非是外語、唐詩、數學。孩子可以開口說話了,很多家長就開始了「不要輸在起跑線上」的競爭。而所有這些往往導致孩子責任意識淡薄,依賴性強。長大之後,他甚至不會覺得自己要對自己負責;讓孩子變得異常謹慎和小心,缺乏積極爭取的意識,原先屬於他探索和學習的機會就會一個個被錯失。  父母親位置不正,導致男孩缺乏偶像。但由此帶來的另一個現象:女孩整個群體處於強勢,有人想過今後的隱憂嗎?  心理學上有這麼個說法,母親和父親是一條河的兩岸,孩子駕著自己的船在這條河上行駛。而現在呢,母親,連同父親都不在自己的位置上了。孩子的方向也就自然而然偏了。兒童心理學專家、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在華援助項目特聘專家高嵐教授稱,現代社會,父母親的位置不正導致了男孩危機。  如今,城市裡大多是「控制型的母親」,要求孩子應該這樣,不許那樣。母親成了「法官」,成了「權威」。這些原本應該更多地讓父親做的事情,現在都是母親「全控制」,母親在孩子眼裡已經成了「半男性化」的。而與母親的強勢和不在「正位」同時伴隨著的,是父親位置的缺失。也許是為了避免雙方在教育孩子方面的衝突,也許是因為父親太忙而顧不上孩子,父親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留下的影像,往往是沉默的,是不作為的,或者總是不在的。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家長總會教育孩子見人要打招呼。「來,叫阿姨」,雖然就是這麼一句簡單的話,但有時候由於羞怯等原因,孩子不會照著做。正確的做法會是這樣,由爸爸來跟他「擺事實、講道理」,做規矩,讓孩子意識到這是應該做的事情;而另一方面,媽媽要承接著孩子的情感,告訴孩子「你有點害羞,是吧?那這樣吧,我們一會兒再跟阿姨打招呼」,讓孩子感受到與生俱來的母子關聯。而如今的情況往往是,由媽媽直接出面,指令性的、強制性的要求孩子一定說出這句話來,這個時候爸爸是沉默的、「不存在」的。  而男孩子總是會有意無意地學著父親的樣子。向著心目中的男性形象靠近的過程中,男孩子「偏離了方向」,表現出懦弱、獨立性差等特點來。  而母親的「位不正」,也給女孩子的成長造成尷尬。女孩子向著自己心目中的女性形象不斷靠近的過程中,朝夕相處的如果是已經「半男性化」了的母親,她也會變得過於爭強好勝,控制欲強。再照應到現在的「剩女」,大家都有一個印象,「缺少女人味」。男孩處於弱勢的現象已經引起關注,女孩整個群體處於強勢,有人想過今後的隱憂嗎?來源:2010---8--19日 文匯報 作者俞斌
推薦閱讀:

80後夫妻為何頻陷信任危機?
歐盟願幫助西班牙處理移民危機
這次是歐元危機
普京深陷危機給中國深刻啟發
人類文明在危機中得更生

TAG:父母 | 危機 | 女孩 | 男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