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忍」——佛教名相解釋

「忍」——佛教名相解釋

FROM:《佛學大詞典》 【忍】:忍辱、忍耐、堪忍、忍許、忍可、安忍等意。即受他人之侮辱惱害等而不生嗔心,或自身遇苦而不動心,證悟真理,心安住於理上。依經論所載,忍有多種分類: (一)二忍: (1)生忍與法忍。據大智度論卷六載,雖受眾生迫害或優遇,仍不執於其違順之境而忍,又觀眾生無初、中、後之別,而在眾生之上體認空理,不墮於斷、常二邊,不陷於邪見,此即生忍(又作眾生忍);體認一切事物之實相為空,心安住於此真理之上而不動,此即法忍(又作無生法忍)。然同論卷十四、卷十五所說則稍有差異,謂忍耐眾生之迫害、禮遇,稱為生忍;對心法(即嗔恚、憂愁等屬於心者)、非心法(即寒、暑、風、雨、飢、渴、老、病、死等不屬於心者)之忍耐,稱為法忍。 (2)世間忍與出世間忍。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卷九福田相品謂,初心菩薩以有漏心,依諸果報福業,對所遇世間苦樂違順之事加以忍耐,稱為世間忍,即有相、有漏之安忍;大菩薩安住法性之理,自在表現各種作用,而無絲毫執著,稱為出世間忍,即無相、無漏之安忍。(3)安受苦忍與觀察法忍。據大明三藏法數卷五之說,前者即能安心忍受疾病、水火、刀杖等苦,而不為所動;後者即觀察諸法體性虛幻,本無生滅,信解真實而心無妄動,安然忍可。 (二)三忍: 1、忍辱波羅蜜分為三種,世親《攝大乘論》釋卷七載,三忍為:⑴耐怨害忍,即受他人之怨憎惱害亦加以忍耐。⑵安受苦忍,即為疾病、天災所逼亦加以忍受。⑶諦察法忍,又作觀察法忍,即諦察諸法不生不滅之真理,心無妄動。其中,後者為前二者之所據。前二忍相當於《大智度論》所說之生忍,後者相當於法忍。據俱舍論光記卷二十六載,此三忍各以無嗔、精進、慧為體。又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卷十二列舉十八任持,以此三忍分別配於不舍有情任持、舍下劣心任持、無生法忍任持。 2、三法忍,證悟法理而安心,分為三種。依《無量壽經》卷上、《月燈三昧經》卷二等,三法忍即: ⑴音響忍,又作隨順音響忍。指聽聞佛說法之音聲,能知諸法道理,安住於法。 ⑵柔順忍,又作思惟隨順忍。指藉自己思惟,而隨順諸法之真理,安住於法。 ⑶無生法忍,又作修習無生忍。即離相,頓契於法之真理而安住。有關得此三法忍之菩薩究應配於何階位,諸說紛異,法位配以《仁王經》五忍中之前三忍,慧遠配以同經五忍之中間三忍,新羅憬興則配以同經中之第一伏忍之三位。 3、喜、悟、信三忍。即觀阿彌陀佛,或信其本願所得利益之無生法忍之三名。善導《觀經疏序分義解》釋經中「得無生法忍」之句,舉出三忍之名,主張十信位菩薩所得之忍,絕非解行以上之忍。依此,日僧良忠稱於十信位中所得之忍為信忍,又作十信中忍。是時歡喜而大悟,故名喜忍、悟忍。證空謂領解觀門為無生忍,此乃信本願所得之利益,故名信忍;親鸞則作為得他力信之一念時之利益。 4、伏忍、柔順忍、無生忍三忍。據天台宗,通教三乘與共之十地中,第一干慧地之菩薩為伏忍,第二性地之菩薩為柔順忍,第三八人地、第四見地之菩薩名無生忍。 (三)四忍。據思益梵天所問經卷一載,四忍即: 1、無生法忍,忍可諸法之自性空寂本來無生。 2、無滅忍,忍可諸法本來不生無滅。 3、因緣忍,忍可諸法依因緣生,本來無自性。 4、無住忍,即心不住著而無異念相續。 (四)五忍,依菩薩證悟法理而安心之程度所立之階位。據仁王般若經卷上,五忍為: (1)伏忍,即已制伏煩惱,然尚未斷滅。指地前之三賢位(十住、十行、十迴向)。(2) 信忍,即已得無漏信之初、二、三地菩薩。(3)順忍,即順理而趣向無生果之四、五、六地。(4)無生忍,即悟入諸法不生之理而安住之七、八、九地。(5)寂滅忍,即斷諸惑而寂靜安住之第十地及佛果。此外,前四忍各分上、中、下,後一忍分為上、下,合為十四忍。 (五)六忍,又作六忍法。據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上載,六忍為:(1)信忍,信一切法即空之忍。(2)法忍,認一切法即假之忍。(3)修忍,修中觀,知一切法理事圓融之忍。(4)正忍,認確實中道之忍。(5)無垢忍,信證無煩惱染污之清凈心之忍。(6)一切智忍,得一切智,忍可中道之法的最上忍。 (六)十忍:(1)指菩薩忍受真理而得之十種安住心。據舊譯華嚴經卷二十八之十忍品載,十忍即:隨順音聲忍、順忍、無生法忍、如幻忍、如焰忍、如夢忍、如響忍、如電忍、如化忍、如虛空忍。(2)指菩薩之十種忍受行。依寶雲經卷一所記,十忍即:內忍、外忍、法忍、隨佛教忍、無方所忍、修處處忍,非所為忍、不逼惱忍,悲心忍、誓願忍。 此外,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卷六又舉出三十二種安忍,即:無貪、不害、無熱惱、無嗔、無恨、無念、無諍、不染欲境、能護自他、順菩提心、無分別心、不著生死、順業果、身清凈、口意清凈、堅固不退、言說自在、無遍計、自覺聖智、將護彼意、修四梵行不隨禪生、於人天樂得自在、相好圓滿、梵音深妙、滅除諸惡、遠離慳垢、除斷嫉妒、舍諸怨賊、近菩提分、離諸不善、樂處寂靜、獲諸佛法。瑜伽師地論卷四十二忍品則列舉自性忍、一切忍、難行忍、一切門忍、善士忍、一切種忍、遂求忍、此世他世樂忍、清凈忍等九種忍。經論中並謂『忍』具有為十利之本、諸佛神通之原、一切出家之力、伏諸惡、渡生死而至涅盤等功德利益。[長阿含經卷二十一戰鬥品、增一阿含經卷四十四『十不善品』、佛遺教經、正法念處經卷六十觀天品。大般若經卷三六六巧便行品、六度集經卷五。解深密經卷四地波羅蜜多品、三卷本大般涅盤經卷下、首楞嚴三昧經卷上、大寶積經卷四十五、大方等大集經卷十二無言菩薩品、瑜伽師地論卷五十七、卷九十二、大智度論卷三十、法界次第初門卷下之上](參閱「二忍」196、「十忍」438、「三法忍」571、「五忍」1097、「六忍」1265、「四忍」1697) 【觀察法忍】:與「安受苦忍」同為菩薩所修二種忍之一。觀察一切法不生不滅之深理,而安然忍可,其心寂靜不動,稱為觀察法忍。[菩薩地持經卷五、大明三藏法數卷五](參閱「二忍」196) 【諦察法忍】:三種忍辱波羅蜜之一。又作察法忍、法思惟解忍、法思勝解忍、通達忍、觀法忍、觀察法忍。忍,謂忍耐違逆之境,而不起嗔心。諦察法忍,即諦觀諸法不生不滅之真理,心無妄動,而安住於無生之理。[解深密經卷四、成唯識論卷九](參閱「三法忍」571) 【無生法忍】:梵語anutpattika-dharma-ks!a^nti。謂觀諸法無生無滅之理而諦認之,安住且不動心。又作無生忍、無生忍法、修習無生忍。為三忍之一,仁王經所說五忍之第四。大智度論卷五十(大二五·四一七下):「無生法忍者,於無生滅諸法實相中,信受通達,無礙不退,是名無生忍。」《大乘義章》卷十二(大四四·七○一中):「從境為名,理寂不起,稱曰無生;慧安此理,名無生忍。」 據《大智度論》卷八十六載,於聲聞之八人地乃至已辦地、辟支佛地等觀四諦,一切智斷僅得菩薩無生法忍之部分,苦集滅道之四諦實乃分別諸法實相之一諦,以聲聞為鈍根,故觀四諦而得道;以菩薩為利根,故直觀諸法實相而入道。由此可知,無生法忍,即聲聞於入見道位時見四諦之理;菩薩則於入初地時諦認諸法無生無滅之理,以住不退轉地。 據《瑜伽師地論》卷七十四載,不退轉地之菩薩依遍計所執性、依他起性、圓成實性等三性,得本性、自然、煩惱苦垢三種之無生忍:(一)本性無生忍,又作本來無生忍。謂觀遍計所執之體性均無,而忍知本性無生者。(二)自然無生忍,謂觀依他之諸法因緣生,忍知非自然而生者。(三)煩惱苦垢無生忍,又作惑苦無生忍。謂諸法實性之真如法性,系安住無為與一切雜染不相應,忍知本來寂靜者。此乃忍知三無性之理,故稱無生忍。又六十華嚴經卷二十五「十地品」謂,第七地之菩薩,三業清凈,修無相行,得無生法忍,照明諸法。另仁王般若波羅蜜經卷上菩薩行品列舉伏忍、信忍、順忍、無生忍、寂滅忍等五忍,前四忍分上、中、下三品,而寂滅忍僅分上、下二品,信忍之三品配初、二、三地,順忍之三品配以四、五、六地,無生忍之三品配以七、八、九地。[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四四九轉不轉品、無量壽經卷上、大寶積經卷二十六、大品般若經卷二十二、入楞伽經卷三、成唯識論卷八、大智度論卷六、卷十五、卷七十三、凈土論卷上、大乘義章卷十四](參閱「三法忍」571、「五忍」1097) 【慈忍】:慈悲與忍辱之合稱。證道歌(大四八·三九六上):「觀惡言,是功德,此即成吾善知識,不因訕謗起怨親,何表無生慈忍力?」《法華經文句》以慈悲、忍辱、法空三者為弘通《法華經》之三種法規,稱為弘經三軌。 據《月燈三昧經》卷七所舉,修菩薩行者為利益眾生,於一切違順等境皆能慈忍,故獲得下列十種利益,即:(一)火不能燒,指修行者常懷慈忍之心,於一切違逆之境,了知身心自性本空而無所惱,故嗔恚之火不能燒之。(二)刀不能割,指修行者常懷慈忍之心,於一切橫逆之境,了知自身體性空寂而無所畏,故嗔恚利刀不能割之。(三)毒不能中,指修行者常懷慈忍之心,於人加害時,了知身心本空而不以為意,故貪嗔毒藥不能中傷之。(四)水不能漂,指修行者常懷慈忍之心,於一切順情之境,了知諸法本空而無所染,故貪愛之水不能漂之。(五)為非人護,指修行者常懷慈忍之心,於一切時處,為鬼神之類所護衛。(六)身相莊嚴,指修行者常懷慈忍之心,愛念於人,故招感色身相好莊嚴之果報。(七)閉諸惡道,指修行者常懷慈忍之心,成就善法,故惡道之門自然閉而不開。(八)隨樂梵天,指修行者慈行具足,梵行無虧,故命終後,隨其意樂而生於梵天。(九)晝夜常安,指修行者常行慈忍,利益有情,而不加惱害,故得身心寂靜,晝夜常安。(十)不離喜樂,指修行者常行慈忍,利益眾生,使其皆獲安穩,故自己之身心亦不離於喜樂。檀特羅麻油述經亦舉出慈之五利,即:刀不傷、毒不害、火不燒、水不沒、嗔惡見喜。(參閱「三軌」591) 【滅法智忍】:梵語nirodhe dharma-jn~a^na-ks!a^nti。觀三界之四諦而發的十六心(八智八忍)之一。即證得滅法智之前位,忍可其法理之無漏心;亦即照了欲界滅諦之無間道智。(參閱「見道」3000) 【無垢忍】:指《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上所說相應於菩薩階位之六種法忍之第五。即等覺菩薩斷除無明惑染,安住於自性清凈心而不動之位。故等覺菩薩又稱為無垢菩薩。(參閱「六忍」1265) 【集類智忍】:梵語samudaye "nvaya-jn~a^naks!a^ntih! 。八忍之一,十六心之一。十六心,即觀察思悟四諦十六行相之後,進入「見道」階段,以「無漏智」現觀四諦所得之十六種智慧。集,指四諦中之集諦;類,類似、相似之意;忍,忍許、認可之意。於小乘佛教中,強調四聖諦之教法,並以之為修證佛教真理(出世間智)之重要法門,如『四聖諦現觀』即以欲、色、無色等三界之四諦為觀悟對象之修證方法。其中,若緣色界、無色界之『集諦』而觀之,斷除對集諦之見惑,並印證集諦之理,即得『集類智』;然在得此智之前,須先進入忍許、認可『集諦』之階段,此稱『集類智忍』,又其中之『類』字即指其類似於觀悟欲界四諦之法智。(參閱「八忍八智」283、「十六心」385、「見道」3000) 【堪忍】:梵語ks!ama。堪耐忍受身心之壓迫痛苦之意。《南本大般涅盤經》卷二十六(大一二·七七九下):「不惜身命,堪忍眾難。」即表此意。又梵語saha^(音譯娑婆),意譯為堪忍;堪忍世界即指娑婆世界。此因娑婆世界之眾生,忍受貪、嗔、痴三毒及諸苦惱,且諸菩薩為教化眾生而忍受勞倦,故稱堪忍世界。[《大方便佛報恩經》卷五、《南本大般涅盤經》卷十一、《悲華經》卷五、《法華經》卷七<妙音菩薩品>、《法華文句》卷二下、《法華經玄贊》卷二、《翻譯名義集》卷七] 【增忍】:(813~871)唐代僧。沛國陳留(河南)人,俗姓史。會昌(841~846)初年游訪靈武之賀蘭山,得一清凈地,名為白草谷,即發心出家,除草結茅為舍,精進修持,羌胡之族競先供獻酥酪。後節度使李彥佐嘉其名節,乃於龍興寺建白草院。師嘗刺血寫經二百八十餘卷;又著三教毀傷論,以明其任持教法之志。大中九年(855 )因讀大悲經,遂於空中感現正印雙拳,師命畫工繪寫此臂時,亦於畫工之濯筆銅碗中,感得寶性華一朵,睹者莫不驚嘆。咸通十二年示寂,世壽五十九。著有大悲論六卷。[宋高僧傳卷二十六] 【通忍】:(1604~1648)明代臨濟宗僧。常州(江蘇)毗陵人,俗姓陳。號朝宗,世稱朝宗通忍禪師。二十二歲,投於江蘇靖江縣長生庵獨知禪師剃度出家,得聞『無生』之說,遂往金粟寺參謁密雲圓悟,為其侍從。崇禎四年(1631)隨圓悟赴阿育王山,圓悟拈寺碑所刻大千禪師垂語向師謂(卍續一三九·五一四下):「山中猛虎以肉為命,何故不食其子?」師通身汗如雨下,坐卧不安。經二日,偶自外入寮,驀然有所悟,乃對圓悟謂:「惟人自肯方乃親。」復呈偈,並蒙印可。其後歷住金陵祗陀林、海鹽靈佑寺、福州靈石院、莆田曹山上生寺、廣東曹溪南華寺、江西龔公山寶華寺等諸名剎。清順治五年示寂,世壽四十五。著有朝宗禪師語錄十卷行世。[《續指月錄》卷十九、《黃山志》卷二] FROM:《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忍】:(術語)K&sdotblw;&amacron;nti,忍耐也。忍耐違逆之境而不起嗔心也;又安忍也,安住於道理而不動心也。《瑜伽論》曰:「云何名忍,自無憤勃,不報他怨,故名忍。』唯識論九曰:『忍,以無嗔精進審慧及彼所起三業處性。」《大乘義章》九曰:「慧心安法名之為忍。」同十一曰:「於法實相安住為忍。」《三藏法數》五曰:「忍,即忍耐,亦安忍也。」 FROM:《佛學常見辭彙》 【忍】:1.忍耐的意思,忍耐不如意的環境而不生嗔恚的心。2.安忍的意思,即心安住於理而不動搖。 FROM:《法相辭典》 【忍】:p0709。瑜伽四十二卷八頁云:云何名忍?自無憤勃,不報他怨;亦不隨眠流注恆續;故名為忍。 二解:攝論二卷二十四頁云:又能滅盡忿怒、怨讎;及能善住自他安隱;故名為忍。 FROM:《唯識名詞白話新解》 【忍】:忍者忍耐,忍耐違逆之境而不起嗔心;又安忍也,安住於道理而不動心也。《瑜伽師地論》曰:「云何名忍,自無憤勃,不報他怨,故名忍。」《成唯識論》卷九曰:「忍,以無嗔精進審慧及彼所起三業處性。」《三藏法數》五曰:「忍,即忍耐,亦安忍也。」 FROM:《釋氏要覽》 【忍】:瑜珈論雲。何名忍自無憤勃。不報他怨。故名忍。由二因緣。諸出家者。力勵受行。速能證沙門義利。何等為二因緣。一忍辱二柔和。言忍辱者。謂於他怨終無返報。柔和者。謂心無憤性不惱他。 ○攝論雲。忍能生自他平和事。謂自身不為嗔恚過失所染。即是自平和。既不憤恨。不生他苦。即是他平和 ○六度集經雲。夫忍者。萬福之源也 ○正法念處經雲。忍者第一善法。第一清凈。佛所讚歎。忍有二種。一法忍。緣法道行思惟。白法善道勝故能忍。二生忍。謂欲起嗔恚。忍令不起。知嗔過故。  以忍止諍 中阿含經雲。佛告比丘若以諍。止諍至竟不見止。唯忍能止諍。是法真尊貴○長阿含經雲。天帝釋偈雲。我常言。智者不應與愚諍愚罵而智默則為勝彼愚。  滅嗔五觀 攝論雲。由觀五義。以滅嗔恚。一觀一切眾生無始以來於我有恩。二觀一切眾生常念念滅。三觀唯法無有眾生。何者能損所損四觀一切眾生皆自受苦。云何復加之以苦。五觀一切眾生皆是我子。云何欲生損害。  行忍五德 雜寶藏經雲。若人行忍則有五德。一無恨。二無訶。三眾人愛。四有好名。五生善道。  治一切煩惱法 賢愚經雲。比丘於十二入。思惟無量生死無常。又思惟地獄之苦。及。諸畜生更相殘害。餓鬼饑渴眾苦所逼。思惟人中四方馳求。天上敗壞。如是五道身心之苦。無有樂處。觀此五陰。無常苦空無我不實。譬如空村無有居民。如是五陰。皆空無我。以無常火燒諸世間。諸佛弟子常作此觀。云何得起一切煩惱。  禍從口生 報恩經雲。人生世間。禍從口生。當護於子甚於猛火。猛火能燒一世。惡口燒無數世。猛火燒世間財。惡口燒七聖財。是故一切眾生。禍從口生。口舌者鑿身之斧也(七聖財者。一信。二精進。三戒。四慚愧。五聞。六思七定惠。瓔珞經雲。資用成佛故名財)。  緘口慎心 法苑雲。恨他起謗。自加塗炭。且唇為弓。心慮為弦。音聲是箭。長夜空發。徒染身口。特須自省。緘口慎心也。 FROM:《藏傳佛教辭典》 【忍】:加行道四抉擇分之一。既證外所取境無有自性之上品明,復證內能取心無有自性之下品明,故能成就與智慧相應,見一分諦之印順定。以與見諦之道相隨順故,能忍空性,不起怖畏,得名為忍。《藏漢佛學詞典》 FROM:《佛教哲學大詞典》 【忍】:讀音:[ren3]。容忍、忍耐、剋制、寬恕等之意。於佛法上是謂六波羅蜜之一、忍辱波羅蜜的略稱。忍受種種侮辱、雜惱的修行法。御書守護國家論(第五五頁) FROM:《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忍】:(梵ks!a^nti^,巴khanti^、khanti,藏bzod-pa) (一)六波羅蜜或十波羅蜜之一。或譯為羼提、忍辱。如《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一雲(大正8·219a):「心不動故應具足羼提波羅蜜。」即將心靜止於真理上不為其他惱害、侮辱所動。有二忍、三忍、四忍、五忍、六忍、十忍等之分類。 「二忍」,即生忍與法忍。「三忍」為:耐怨害忍、安受苦忍、諦察法忍。「四忍」為:無生法忍、無滅忍、因緣忍、無住忍。「五忍」即:伏忍、信忍、順忍、無生忍、寂滅忍。「六忍」為:信忍、法忍、修忍、正忍、無垢忍、一切智忍。「十忍」為:隨順音聲忍、順忍、無生法忍、如幻忍、如焰忍、如夢忍、如響忍、如電忍、如化忍、如虛空忍。 (二)在阿毗達磨及唯識學體系中,「忍」屬加行道順抉擇分,為四善根位的第三善根位。又稱忍位、忍法。 (1)依阿毗達磨所說,忍為暖位、頂位善根成熟時所生之善根,忍可四諦之義此為最勝,是不再退墮惡趣之位。有下中上三品。下品之忍與頂位相同,具觀察四諦之境,具修十六行相。中品之忍為漸次減少其所緣與行相,最後以審慮及決定二心思惟欲界苦諦之境。上品之忍僅一剎那修欲界苦諦一行相,不相續,直入世第一法。或說四善根中,暖、頂二位是下品,忍位是中品,世第一法位是上品。 (2)依唯識家所說,在暖、頂二位斷所取;在忍位,心住於能取行相之唯識;在世第一法位時斷能取。 ◎附一:印順《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講記》(摘錄) 忍不但忍辱,還忍苦耐勞,忍可(即認透確定)事理。所以論說忍有三:忍受人事間的苦迫,叫生忍;忍受身心的勞苦病苦,以及風雨寒熱等苦,叫法忍;忍可諸法無生性,叫無生忍,無生忍即般若慧。常人所不易忍的,即受人的欺虐等,所以經中多舉忍辱為例。不論世間事或出世大事,在實行的過程中,身心的、自然的、人事的,都有種種的糾纏、困難。尤其是菩薩發大心,行廣大難行,度無邊眾生,學無量佛法,艱苦是必然不免的。為眾生而實行利濟,眾生或不知領受,或反而以怨報德,在這情形下,如不能安忍,那如何能度眾生?所以為了度生,成佛大事,必需修大忍才能完成。忍是強毅不拔的意解力;菩薩修此忍力,即能不為一切外來或內在的惡環境,惡勢力所屈伏。受得苦難,看得徹底,站得穩當,以無限的悲願熏心,般若相應,能不因種種而引起自己的煩惱,退失自己的本心。所以,忍是內剛而外柔,能無限的忍耐,而內心能不變初衷,為了達成理想的目標而忍。佛法勸人忍辱,是勸人學菩薩,是無我大悲的實踐,非奴隸式的忍辱! 佛告須菩提︰般若是第一波羅蜜,即具足六波羅蜜。例如忍辱波羅蜜,在與般若相應而能深忍時,即能忍的我,所忍的境與忍法,都不可得,所以即非忍辱波羅蜜。能如此,才能名為忍波羅蜜。 ◎附二︰〈十忍〉(編譯組) (一)指菩薩斷無明惑,證諸法本來寂然時,所得的十種安住心。依新譯《華嚴經》卷四十四及《大乘義章》所述,此十忍即︰ (1)音聲忍:聞說一切真實法不驚不怖,信解愛樂,專心憶念修習安住。 (2)順忍:於諸法思惟觀察,平等無違,隨順了知,令心清凈。 (3)無生法忍:觀一切法無生無滅平等寂靜。 (4)如幻忍:觀一切法皆如幻,一備一切,一切成一,因緣虛集無有定性。 (5)如焰忍:覺悟世間一切如熱時之炎,誑相虛集無有真實。 (6)如夢忍:解知世間一切如夢之所見,非有非無,不可壞不可著。 (7)如響忍:知一切法皆如響,不由內出不由外出,但從緣起。 (8)如影忍:如電光照諸色像毫無分別。 (9)如化忍:知世間一切法如世之化法,非有非無。 (10)如虛空忍︰知一切法如虛空之寂而無所有,如虛空之體性清凈。 以上十忍中的最初三忍,相當於《無量壽經》卷上所說的音聲忍、柔順忍、無生法忍,以及《月燈三昧經》卷二的隨順音聲忍、思惟隨順忍、修習無生忍。 (二)菩薩行中的十忍: (1)內忍:謂對饑渴、寒熱、憂悲、疼痛等身心的苦惱能自忍受,不感苦惱。 (2)外忍:對種種惡言罵詈,毀及自己或父母、眷屬、師長、同學、三寶等不生嗔恚。 (3)法忍:對諸經所說微妙幽深之法義,不驚不怖。念言我若不知悉此等法義,不能獲得菩提,勤求咨問讀誦。 (4)隨佛教忍:嗔惱毒心起時,思惟此身由何而生,或法相因何緣起,了不見所從生,不見所緣起。作是思惟已,嗔怒之心即便減少。 (5)無方所忍:不分晝夜,此方彼方,於一切時一切方常生忍心。 (6)修處處忍:以平等心忍一切人,不問其尊卑親疏。 (7)非所為忍:非為事緣、怖畏、行恩、順世及慚愧等而忍,而是無所為而修忍。 (8)不逼惱忍:若有人來起發嗔恚亦忍,不起發嗔恚亦忍。 (9)悲心忍:受眾生罵辱毀惱,不起嗔恚,反起悲心憐憫之。 (10)誓願忍:憶往昔於諸佛前,嘗發拔濟眾生之誓願,自忖我今不能忍,不僅不能自度,更不能利他,故對一切事緣,不生嗔恚。如是諸忍,若無所乏少,悉皆具足成就,始堪耐眾苦,精進修行。又據《無量壽經》卷上載,法藏菩薩於因位修行時,以具足如是諸忍,故能代一切眾生受苦,成就願行。 (三)通教菩薩觀五陰三界、因果二諦等法所成就的十忍。即: (1)戒忍︰謂由觀色陰,而不犯禁制,即得戒忍。 (2)知見忍︰謂由觀識陰,了知一切諸法邪正之見,皆從識心而生,即得知見忍。 (3)定忍︰謂由觀想陰,不起亂思,即得定忍。 (4)慧忍︰謂由觀受陰,無苦樂相,即得智慧忍。 (5)解脫忍︰謂由觀行陰,無造作相,即得解脫忍。 (6)空忍︰謂由觀三界苦果,無有實體,即得空忍。 (7)無願忍︰謂由觀三界苦因,皆悉空故,即得無願忍。 (8)無相忍︰謂由觀三界因果之法皆空,即得無相忍。 (9)無常忍︰謂由觀俗諦之境,一切有為之法,悉皆虛幻,即得無常忍。 (10)無生忍︰謂由觀真諦之境,是無為法,諸念不生,即得無生忍。 [參考資料]《發智論》卷一;《大毗婆沙論》卷三、卷五、卷七;《雜阿毗曇心論》卷五;《俱舍論》卷二十三;《順正理論》卷六十一、卷六十二;《瑜伽師地論》卷二十五;《阿毗達磨雜集論》卷十三;《成唯識論》卷九;《唯識三十頌釋》;《中邊分別論釋疏》。


推薦閱讀:

莫言:談到魯迅,只能用天才來解釋
金剛薩垛除障法的四種對治力(1) |《儀軌與偈頌解釋》上冊
各種心理學流派解釋焦慮產生與
八字詳細解釋桃花
常見詞牌解釋——033酒泉子

TAG:佛教 | 解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