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歡的古詩詞214首
第214首[唐補61] 望廬山瀑布(其二) 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寫作背景] 當晨曦透過窗戶亮進來的時候,李白醒了,眼皮動了動,沒睜。 昨晚喝高了。 酒酣大睡,醒來是如此的舒服,渾身輕鬆,伸個懶腰後,翻身,隨手又打開了枕邊的《中國旅遊手冊》。 武漢雖好,但也不能久留,中國太大,名勝太多。 惺忪的餘光掠過九江的時候,停住了,九江有個廬山,廬山有瀑布。 起床,開始興奮,想起了陶淵明,「悠然見南山(南山即廬山)」,李白隨口而出。 遠遠看到了美麗的廬山,越來越近,尤其看到瀑布時,不淡定了,寫下這首詩。 [本詩簡析]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香爐:指廬山的香爐峰,在廬山西北方位。峰頂尖圓,雲霧繚繞,似香爐。 「香爐」後省略了「峰」,讀起來以為是描寫日常家居,我想這是李白有意為之。讀他的作品,會發現不同的題材,李白用字不同,絕句,尤其是7言絕句,用字非常平素,典故不多,生僻字更少。讀起來順口,親切感撲面而來。 況且,這香爐峰真的像香爐,名至實歸,李白何樂而不為? 「日照」在李白心裡應該有2個含義。 1.因果關係。沒有日照,就不會有紫煙,這也是「生」字的妙處所在。雖然不懂物理光學,但他一定知道是因為日照。 2.整句文字上顯得均衡,如果換成「香爐峰上生紫煙」,讀起來會缺乏語感。 如果不是「遙看」,就不會有第1句的全貌概括,也不會有「掛前川」的比喻。 「掛」的後面感覺也省了一個「簾」字,瀉下的瀑布像掛著的珠簾,晶瑩透明而且流動。 把瀑布比喻成「川」,一是李白膽大,二是香爐峰的瀑布確實猛。 如何的猛?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銀河:天河。 九天:古代傳說中,天有九層,九天是最高一層。 個人理解,上面第2句的「掛前川」含2個比喻,一是將瀑布比喻成「川」,另一是再將川再比喻成簾。 一個「飛」,一個「直」,說明瀑布瀉得急和重,這才像人心目中的「川」。 「三千尺」是誇張嗎? 不知道香爐峰的具體高度,只知道廬山主峰的海拔為1500米,相當4500尺。 覺得不是誇張,應該是一個實數, 另一個可能是實數的證據: 李白共寫了2首《望廬山瀑布》,本首為其二,其一中有:「掛流三百丈」。 「三百丈」也是「三千尺」,如果是誇張,2處誇張的一樣,可能性不大。 是實數的猜測還因為下一句的「疑」字: 如果「三千尺」是誇張,下一句就不該用「疑」字,總覺得不相稱。 如果按誇張理解,那麼這句就是李白浪漫了,否則就是不。 無論如何,「銀河落九天」屬於浪漫。 那麼,這首詩整體上浪漫嗎? 可以說浪漫,但浪漫得不強烈,感覺李白和毛澤東的浪漫有些相似,是越來越浪漫,起初不明顯。 這首是名作,爭論也多,爭論得焦點如下: 1.廬山共有3個「香爐峰」,北香爐峰,南香爐峰,小香爐峰(在廬山東北方位)。 本詩按北香爐峰解析,有人以為是南香爐峰。 以下是本人不贊同「南香爐峰」的依據: 「南香爐峰」的西面還有別的山峰,李白的另一首《望廬山瀑布》中有「西登香爐峰」,從「遙看」判斷,從西面不容易看到瀑布。 那麼2首《望廬山瀑布》就一定是寫同一個香爐峰嗎? 我以為是,如果否,應該在標題中註明。 2.現在廬山有「日照峰」,有人以為「日照香爐生紫煙」中的「日照」和「香爐」是指2個山峰。 而「日照峰」在廬山的南面,這就是有人以為是寫南香爐峰的重要依據。 關鍵是古代的文獻中沒有「日照峰」,查不到這方面的資料,這極有可能是後人為了紀念李白而另起。 總之,本人支持北香爐峰。 槍打出頭鳥,誰讓李白是名人,而這首詩又是名作呢? 寥寥28字,把廬山瀑布描繪得如此生動,除了文字功底,最重要的還是詩人的性格,激情疲軟的蔫人難此作為。 解析完畢。 ====================================== 現在的廬山有了發電廠,瀑布瀉得緩了,少有了以前的氣勢。經濟破壞大自然,對不起李白。 ====================================== 白居易被貶為江州(九州)司馬時,在廬山專建一草堂,取名《白居易草堂》,聞名遐邇。 而這草堂恰恰就建在了北香爐峰,與李白有關嗎? ====================================== 有爭議的一首名作。 望廬山瀑布(其二) 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謝謝閱覽。
本文由<貼庫網>整理,全文地址:http://www.tieku001.com/232708/195.html
推薦閱讀:
※一首讓我喜歡的歌——谷村新司 --- 星
※雪 我喜歡你
※我喜歡。。。
※你愛幹嘛幹嘛,別找我喜歡的人說話
※我喜歡的古詩詞第20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