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書】-王新燕書法作品賞析--仁義禮智信 溫良恭儉讓


孔子·天目星--王新燕原唱

來自王歆燕工作室

00:00 03:50



仁義禮智信 溫良恭儉讓


仁義禮智信——仁愛,忠義,禮和,睿智,誠信。

溫良恭儉讓——溫和,善良,恭敬,節儉,忍讓。



仁:仁者,人人心德也。心德就是良心,

良心即是天埋,乃推己及人意也。

義:義者,宜也,則因時制宜,因地制宜,

因人制宜之意也。

禮:禮者,說文:禮,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

釋名:禮,體也,得其事證也,人事之儀則也。

智:智者,知也,無所不知也。

明白是非、曲直、邪正、真妄,

即人發為是非之心,文理密察,是為智也。

信:信者,不疑也,不差爽也,誠實也。

就是「言出由衷,始終不渝」。


溫者貌和

良者心善

恭者內肅

儉乃節約

讓即謙遜



「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 《論語·子路》


「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論語·顏淵》


「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論語·憲問》


教育方面,孔子主張「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和「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品德方面,孔子主張「寬、恥、信、敏、惠、溫、良、恭、儉、讓」等。


孔子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其學說不僅影響了中國幾千年的發展進程,還深刻地影響著每一個中國人的思想和行為模式,成為東方人品格和心理的理論基礎。

以孔子為代表創立的儒家文化博大精深,構成了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主流和基礎,時至今日仍在社會生活中發揮著巨大的積極作用。孔子不僅屬於歷史,也屬於當代;不僅屬於中國,也屬於世界。




王新燕藝術簡介

王新燕,又名:歆燕;字:新月;號:亦蓮、圓蓉。女高音歌唱家,青年書法家,甲骨文研究青年學者,國家一級書法師,國務院國賓禮藝術家。現為中國社會藝術協會理事、中國甲骨文書法研究會會員、中國殷商文化研究院研究員、中國毛體書法家協會會員等。畢業於中國音樂學院聲歌系,首都師範大學書法系。

在書法藝術與古文字研究領域,自幼研習書法,逐漸形成雄渾、雅美、靈動、飄逸的獨特藝術風格。同時研修甲骨文字與甲骨書法,融合美學、儒學、佛學、道學等思想意識,詮釋與倡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時代價值。已編著和參與編著書籍有:《甲骨文剪紙圖解》《甲骨文圖解》《甲骨文脈源簡釋》《簡化漢字標準草書》《漢語字理》《甲骨文字帖》《甲骨文書法技法》等。

在音樂藝術領域,多年學習研究聲樂藝術並在多所高校從事教學工作,兼習美聲、民族、通俗、戲曲多種唱法於一身,且與中國書法、國畫、詩詞歌賦等中華傳統文化姊妹藝術形式融會貫通,相映成趣。多次參加人民大會堂、國家大劇院、香港大會堂音樂廳、香港伊麗莎白體育館、日本東京音樂廳、法國南希國際音樂藝術節音樂會等各類演出及文化交流。獲得北京市青年歌手大獎賽一等獎、夢想中國全國歌手大賽民族一等獎、新疆軍區文藝匯演聲樂一等獎、全國音樂廳聲樂大賽一等獎等。主要原創歌曲:《中國微笑》《親親揚州》《又見紅旗渠》《不能沒有你》《美麗的九江》《花開花落》《甲骨文密碼》等100多首。



推薦閱讀:

柳曾符--《沈尹默先生書法淺論》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是三行先生隸書書法作品(橫幅)
王鐸《放大書法大全》50部

TAG:書法 | 作品 | 賞析 | 每周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