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林風萃】讀寫童年 | 喜愛閱讀並擁有寫作習慣的童年


《讀寫童年——譚旭東幫你抓孩子的閱讀與作文》

譚旭東 著

定價:29.80元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7年8月

讀與寫,是兒童實現自我成長、完善人格、學習審美、提升精神品質的重要方式。作者簡介

譚旭東,湖南安仁人。現居北京,任教於某高校。當代著名詩人、兒童文學作家、評論家、語文教育和兒童閱讀專家。出版詩歌、散文、童話和寓言等80多部,譯著60多部,文學理論批評著作20部,語文教育與家庭教育著作5部。多次應邀出訪波蘭、德國、韓國、委內瑞拉、俄羅斯和埃及等國,做巡迴詩歌與文學講座。多部作品輸出版權,多篇作品選入北師大版、京版、魯版語文教材。作品被譯成波蘭語、德語、英語、韓語、俄語、塞爾維亞語、西班牙語和阿拉伯語在國外發表、出版。

編輯推薦

快樂讀寫,開啟語文新天地

《讀寫童年——譚旭東幫你抓孩子的閱讀與作文》(下文簡稱《讀寫童年》)是著名作家、語文教育研究學者譚旭東老師傾情創作。該書從「我這樣讀與寫」「如何抓孩子的閱讀」「如何引導孩子的作文」「我教女兒作文的故事」「小學生優秀作文點評」五個方面與讀者分享了他的讀寫經歷、家教心得以及有關語文教育的真知灼見。

更難能可貴的是,譚老師在書中非常明確地提出了「經典閱讀、創意寫作」的觀點,糾正了當下那些只注重時尚閱讀和作文技能訓練的家長和語文教師的語文教育觀。同時,譚老師還給出了如何營造家庭閱讀環境的策略,讓家長以身作則,帶頭讀書,使孩子得到潛移默化的熏陶,愛上閱讀,而不是家長一句簡單的「你快去看書吧」作為督促孩子閱讀的模式。

列夫·托爾斯泰說:「理想的書籍是智慧的鑰匙。」要讓孩子愛上閱讀,首先要懂得讓他們「讀什麼」。各種流行的閱讀推薦榜單上羅列的書目,成了家長們的首選,至於孩子的閱讀興趣和實際閱讀水平,似乎並不在他們考慮的範圍內。而譚旭東老師在《讀寫童年》一書中明確指出:「名著不一定是經典,經典也不一定是名著。經典一定是經得起反覆閱讀、且常讀常新的作品。」讀書從經典開始,是最好的自我學習和教育。讀流行的文字,讀一時的名作,趕了時髦,卻很難培養孩子高尚的趣味、優雅的品性。閱讀與自己年齡、水平相契合的圖書,才能讓孩子感受到閱讀的美妙,領略到書的迷人之處,從而愛上閱讀。

譚老師還特意提到要讓孩子多閱讀詩歌,他們不僅要背唐詩宋詞,還要誦讀現代詩歌。這個主張是頗有新意的。《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就很明確地提出了「誦讀兒歌、兒童詩和淺近的古詩,展開想像,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美」的要求。然而詩歌閱讀在現實生活中是很多家長和孩子不太關注的。他們對詩歌中的韻律之美、凝練的詞語的理解非常有限,關鍵的一個原因就是缺少誦讀,缺少詩歌的浸潤。「讓孩子多讀詩,尤其是讀一些經典的兒童詩,不但能豐富孩子的語言感受,提高孩子的閱讀興趣,還會激發孩子的想像力。從理論上來說,會寫詩,寫別的作文也不難。」譚老師自己就是這麼實踐的,讀詩、寫詩,出版了六本兒童詩集,其中《夏天的水果夢》和《跳格格的日子》還再版過好多次。

「孩子的言行就像一面鏡子,反映著家庭和父母的精神,所以希望孩子好,首先自己要起模範作用。」很多家長把孩子不愛讀書的原因簡單地歸咎於「就是孩子不愛讀書」,其實不然。作為家長的我們若能反觀自己,則很容易發現問題:當我們低頭玩手機、刷朋友圈時,叫孩子去看書,他們會心甘情願嗎?「為孩子積極創造家庭共同閱讀的環境」,這是譚老師一直提倡的。爸爸、媽媽、孩子,一人一本書,圍坐於客廳或書房,靜靜地閱讀著。在這樣的氛圍中,讓孩子愛上閱讀,自是水到渠成了。若能在讀完書後,共同談論一些與書有關的問題,那對培養孩子良好的閱讀習慣更是事半功倍了。

《讀寫童年》中除了闡釋閱讀的重要性、介紹培養閱讀興趣的具體操作方法外,在第三、四、五輯里還詳細介紹了如何培養孩子的寫作興趣、提高孩子的寫作能力的方法,並通過自己親自指點女兒、學生寫作的經歷,充分表達了「寫作無他法,重在多讀、願意寫」的「快樂」原則。孩子不愛寫作文,是令很多家長和語文老師頭疼的問題;願意看書,卻不願意動筆寫,是語文學習中常見的現象。譚老師在《讀寫童年》中一針見血地道出了孩子不愛寫作文的六個原因:不愛閱讀;自主閱讀能力差;語文老師和家長對孩子的寫作能力要求過高;語文老師過分強調寫作技巧,使孩子依賴作文輔導用書;缺乏生活體驗,不會觀察;對學習沒有興趣。其實,每個孩子都是會寫作文的,關鍵的是作為家長或老師的我們,是否懂得激發孩子寫作的興趣,不要怕孩子寫得少或記流水賬,只要他們願意寫,兩三句話也罷,記下來,日積月累,那也將是一份寶貴的寫作素材。

「抓好孩子的讀與寫,不只是抓好了語文,也是為孩子一生的發展奠定良好的根基。」譚旭東老師在《讀寫童年》中為「讀」和「寫」賦予了極為深刻的意義。

在讀與寫的過程中收穫快樂,才能讓孩子樂此不疲地繼續寫作。快樂讀寫,讓我們的語文學習呈現出新的天地,讓孩子愛上閱讀、愛上作文!

(廖廷娟 福建教育出版社)

讀寫童年:家庭教育的開端,生命成長的基石

家庭教育是子女成長教育、學業教育的重要一環,雖其教育功效是隱性而非顯性的,但因學校的學業教育的不均衡,家庭教育作為學校學業教育的重要補充,越來越受到年輕父母的重視。學校的學業教育是規定性的且有特定的課程目標和教學任務,因此對孩子的學科素養及考試成績有決定性作用。但是,家庭教育好比是某些化學反應的催化劑,對化學反應的作用是革命性的。尤其是語文教育中的閱讀與作文,不可能在學校的語文課堂上全部完成,更多的是學生課餘在家裡完成。因此,好比需要在催化條件下發生的化學反應,添加了催化劑,化學反應速度會明顯加快,反應效率會顯著提高,反應就會完全。家庭教育若能正確引導孩子的閱讀與作文,對孩子的語文學科素養的形成與作文水平的提升會產生催化反應的效果。

閱讀與作文問題是語文教育不能迴避且要積極面對的問題,對某些人又不是輕易可以解決的問題,也沒有什麼捷徑和妙招,這令不少老師、家長和學生很是頭痛。諸如,怎樣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怎樣培養孩子的閱讀理解力?怎樣培養孩子的文字審美力?怎樣培養孩子良好的讀寫習慣?閱讀與作文的關係是什麼?作文教學的誤區有哪些?怎樣提高孩子的寫作能力?這些對家長甚至語文老師都是棘手的問題。

讀寫童年,我們提倡小孩子要有讀與寫的童年,會用手中深情的筆記下自己童年的點點滴滴,在讀與寫的過程中兒童實現自我成長、完善人格、學習審美、提升精神品質,在讀與寫的過程中經歷生活的體驗、自然的體驗、社會的體驗,讓閱讀與寫作成為一個人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有閱讀與寫作的人生將會是閑適與散淡的,套用時髦話就是詩意棲居,讓生命更豐盛、更有智慧,讓生活更豐富、人生更精彩。

讀寫童年,就是喜愛閱讀並擁有寫作習慣的童年,長大了回望自己的童年,不至於是匱乏的、荒漠的童年。抓閱讀與作文,提倡綱舉目張,不單是抓技巧,而更要抓閱讀與作文的習慣、方向和品質,什麼年齡段選什麼書讀,如何讀出書的意象,如何敘事、如何表達情感、如何反思、如何批評、如何思辨,即文學的基本修養。小學生的習作完全可以超越所謂的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等文體形式的束縛,寫童話、童詩,寫創意作文,寫遊記,說故事……

我之所以關注和策劃閱讀與作文類選題,是因為從自家小孩的閱讀與作文功效看到解決問題的方向與策略,恰好與作者的閱讀與作文教育理念不謀而合。讀與寫,讀,時間和精力有限,建議小孩子從兒童文學讀起,而且要跨文化的閱讀;寫,建議小孩子從複述、小記開始,寫感興趣的話題。

在讀亨德里克·威廉·房龍的《聖經的故事》,明白了為什麼保羅能寫出保羅書信,並深深影響著世界文化與人的價值取向,是因他既是猶太人又有羅馬公民身份,並深諳希伯來文化與希臘文化。當下,學生的閱讀與作文成為許多語文老師、家長與學生的學習攔阻,就我的教育觀察與經歷確信這是完全可以跨越的,關鍵是要有合適的作者來寫合適的書。

新媒體,特別是微博,極大地放大了編輯圖書選題策劃的空間。通過關注譚老師的新浪微博,很榮幸認識了譚老師。在譚老師的新浪博微的「教育微論」欄目里與他就小學語文教育及家長和小學語文教師關注的孩子的閱讀與作文問題展開互動,並取得共識:事物發展是矛盾的對立與統一,小學語文教育的素質與應試並非只能二元對立非此即彼,因此我們主張有了閱讀與寫作的素質,作文的分數是水到渠成的事。有一次,有幸邀請到譚老師來我社「夢山講壇」給家長們做了一次「如何營造家庭閱讀環境」的講座,很受歡迎。那一次,我說:「譚老師,您能否寫一本書,幫助家長和語文老師抓孩子的閱讀與作文?」譚老師覺得這個想法不錯,孩子們的讀與寫是很值得關注、很值得用心去指導的。

譚老師可以說是著作等身了,不僅有很好的童年讀寫經歷和積沉,有詩人的情懷、兒童文學作品研究與創作的經歷,翻譯的外國兒童文學經典深受小朋友喜愛,又是魯迅文學獎得主,同時在指導近百所小學的語文教師從事新語文教育研究,對閱讀體悟、文學敘事與語文教育的價值取向有獨特的見解與把握。此外,譚老師還身體力行營造和諧的家庭教育氛圍,特別是小孩的全面發展與非功利性的閱讀與習作習慣的培養取得了令人仰慕的效果。

(林春森 福建教育出版社)



推薦閱讀:

圖解:心臟病學專家說 ▎大腦和心臟都喜歡的13個習慣
那年,習慣了緣來緣去,人盡人散
五個壞習慣 正在毀掉你通往財務自由的大門
早晨7大養生壞習慣 從內傷到外
8個好習慣助你叱吒職場,一起動起來!

TAG:閱讀 | 習慣 | 寫作 | 童年 | 擁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