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前半生》:我和編劇秦雯聊了一整晚大結局,「生活哪來那麼多大團圓」
人 物
無論劇情有多少bug,百轉千回套路之後,秦雯給這部戲最終的結局,是現實主義的,是悲觀宿命的。
文|美亞
經授權轉載自:美亞在港村
(ID:wangjinshan2015)
《我的前半生》近期收視持續發力,16、17、18、19日連續四日收視破2。網路播放量上,點擊量更突破50億大關。
它甚至波及到了我,這個在港村終日面壁寫稿、不知年月的我。我為這部劇發過兩次推送《我的前半生:誰都別嫌棄誰,我們都不是亦舒女郎》《我為什麼就那麼煩賀涵呢?》——這在我的撒潑歷史上前所未有。
同樣,採訪秦雯也創造了我採訪生涯里的幾個第一次:秦雯是我採訪的第一個同輩人、第一個電話採訪對象。也是第一次,我和採訪對象聊得如此投機和放鬆,因為我們屬於同一個人生階段,也都想為這個階段的女性發聲。
1
我是一個悲觀主義者
我在追劇的過程中,就強烈感覺到編劇秦雯的底色是悲觀的。她借子君之口說出了「到底後半生如何生活,身邊並沒有一個好的範例。」
「金玉其外,眾生皆苦。」
——秦雯
她給負心漢陳俊生,都設置了善意和糾結的空間,這是人性里本就持有的灰色地帶。讓圍觀群眾對雷佳音恨不起來,親切地稱他「慫萌維尼」。
「沒有人會絕對的善,絕對的惡,各種苦衷,不過想竭力擁有自己的生活。」
——秦雯
她甚至把筆墨蔓延至薛甄珠,在往後的劇情里,你會看到一個市儈潑辣、整日血盆大口的媽,剝開表層,內心那些用心良苦的柔軟。
「其實沒有人去關注那個年齡段女人的心理狀態,她們也需要關心。」
——秦雯
樹大招風,原著粉也好,各個演員的粉也好,路人甲乙丙丁,都對她的改編狂轟亂炸。她已然懂得話術里的小心翼翼:「其實我沒有想輸出任何價值觀,我就是自然呈現了人設的心理和行為。」
但實際上,但凡煮字療飢的人,又怎不會在不經意間植入自己的價值觀呢?而秦雯的這種植入,在我看來合情合理。一個編劇,如若偏激而迎合,我們又將看到多少背離邏輯、毫無反思的影視作品?也正因為這樣的不失偏頗,我們才能在這部劇里,找到太多淚點,代入太多人生不易的喟嘆。
當然,我們能被統一驟降淚點,老戲骨們的集體演技在線,是一個重要元素。無論是陳俊生紅著眼和子君說離婚,子君和唐晶酒後抱頭痛哭,乃至薛甄珠哭花了眼妝說自己「我們和你們年輕人不同,我們時間不多了,我們要白頭偕老。」都讓彈幕里一片哀嚎。
秦雯談到此處,不禁驕傲:「你知道嗎?在歐美和日本,30多的演員正當盛年,更有人生閱歷和魅力,她們是毋庸置疑的女主角啊,但是在中國,她們就只能演媽媽?這是一個畸形的狀態,我要改變這種現狀。」
所以我們看到了瞬間落淚的馬伊琍,看到了秋波流轉的袁泉,看到了讓人咬牙切齒的吳越。她們每一個人,都不是流量擔當和時尚idol,在這部卡司逆流而上的電視劇里,她們集體展現了什麼叫演技,什麼叫角色,也展示了歲月在女人身上留下的厚重自篤美,是如何一點點外放呈現的。
2
結局改了六稿
子君終究過不去閨蜜坎
這是編劇秦雯第二次走紅,第一次是因為《辣媽正傳》。她每一次編劇周期都特別長,《我的前半生》也不例外,修修補補,翻來覆去,寫了兩年,結局改了六稿。
我問她,現在的結局你滿意嗎?她笑著說,「滿意,我們沿著每個人的性格走了一遍,最終最合理的結局,並不是觀眾集體嘲諷的防火防盜防閨蜜,最終子君也過不了這道坎。她就是那樣善良的人。」
在我問及為何唐晶和子君的閨蜜情,有些超越邊界感的過分仗義時,秦雯給的答案是:「我們要安排賀涵和子君有機會相處,那麼唐晶就是一個功能性角色,她需要和子君保持非常密切的關係,同時,我覺得這也是一個非常時期,子君離婚,所以唐晶作為閨蜜,會在這個時期多關注子君一些。」
目前的劇情里,羅子君因為賀涵和陳俊生的雙重保護,在職場成了一往無前的香餑餑。不由會讓人對這部現實主義題材的劇略感失望,害怕最終落入霸道總裁救贖,瑪麗蘇白蓮花的俗套。
秦雯對此的解釋依舊是煙霧彈。她安插賀涵這個虛擬的完美人物,不過是帶有戲劇衝突技巧性,來逐步側面體現女主的心路歷程,激活角色本性。
無論劇情有多少bug,百轉千回套路之後,秦雯給這部戲最終的結局,是現實主義的,是悲觀宿命的,因為這更加符合我們眼見為實的生活真相——「人生哪有那麼多幸運和大團圓。」這種真相,才是我們這個時代觀照度極其稀薄的、關於30+女性的情感和生活狀態真相。
3
這個年齡段的愛情,有人看嗎?
秦雯本身,就是一個30+的婚內女性,她這些年關注思考的,不僅僅是30+的女演員,還有30+的普通女性。她在接到這部戲時,產生過這樣的疑慮「這麼大年紀的人的愛情,有人看嗎?」
實際上,劇里所聚焦的30—40年齡層、全職太太生存危機、殘酷職場、以及上有老下有小的雞飛狗跳,都給了現實中的中年人群對號入座,潸然淚下的一擊。我一個全職太太好友,就因此緊急辦理了入職手續。
太多赤裸裸的真相了:
30+未婚育的唐晶,被稱之為「等待中的麻雀唐」,事業上的戎馬倥傯,只有勢均力敵的精英男匹配了應有的欣賞。而背後更多的奚落,是沒人要,是孤苦伶仃。
30+已婚育的子群,囿於不爭氣的老公、嗷嗷待哺的孩子,苟且偷生,已然放棄掙扎,認為男人「反正都渣,還不如找個自己喜歡的」,習慣於沒皮沒臉等待周圍人的救濟。
30+已婚育的子君,把畢生希望都寄托在「嫁得好」這件事上——我過著養尊處優的闊太太生活,就要盯著老公,所以他出軌了,天塌了。
而之後,一個「一無是處帶孩離異」的子君,只能退而求其次的去找一個「老實人」老金。也不敢置信,會有一個高配的男人來愛我,我不配啊。
在職場和家庭的夾縫中求生存,在母親和女人的身份中糾結,在老公的蛛絲馬跡中翻江倒海,30+女人要面對自己已婚育帶來的時間分配困局,又要為已婚育帶來的性吸引力的驟減而擔憂。
她們的情感世界,似乎因為雞毛蒜皮、柴米油鹽被封存,被忽視,被冷落,被置於一隅。只能高喊著獨立獨立獨立,刷著公號里那些或歲月靜好,或雞血淋漓的雞湯,來慰藉自己的情感空白。
時代是屬於小鮮肉和膠原蛋白的,還有小鮮肉和膠原蛋白愛得你死我活的,我有房有車有孩子有老公,我還能奢求什麼呢?
日本有《晝顏》,有《東京白日夢女子》,有《賢者之愛》,歐美有《絕望主婦》,有《老友記》。旨在告訴我們:30+的女人更需要情感撫慰、30+的女性也能活色生香,掌握生活的主動權。
在一個女性意識覺醒上升期、中年女人越來越擁有話語權的國家,我們這一塊的價值輸出,情感觀照,約等同於0。
而秦雯,從《辣媽正傳》到《我的前半生》,就致力於彌補這一塊空缺。
「事實證明,有人看,並且引起了巨大的共鳴,無論在哪個年齡層,我們都有權利去愛,去發聲。所以我還會繼續寫這一塊,我自己就是在人生的這個階段,周圍也都是這樣的女性。」
4
羅子君是慫到底的你我她
唐晶則是硬撐到底的你我她
對於亦舒原著粉的嗤之以鼻,秦雯看得很淡:「我只想把這個本土化的故事寫得好看。戲劇和小說不同,它的呈現形式不能通過內心,只能通過戲劇衝突。」
實際上,同為看亦舒師太小說長大的我,和秦雯有同樣的看法:
亦舒女郎,內核天生都是堅強獨立的,所以她們在人生遭遇不測時,都能迅速反彈,絕地反擊。
而秦雯筆下的羅子君,內核不過是柔軟單純傻白甜,只想白首一心人的普通女人,她的人設更接近於我們的生活本身。所以當她遭受厄運時,從爛泥扶不上牆、到內心平息、再到努力逆襲,可能需要不止42集的糾纏劇情。
亦舒師太,無論再如何強調女性獨立,竊以為,受到年代和地域的影響,她的終極價值觀歸於男權主義,因為她筆下女人的最好歸宿,還是知遇良人,擁有妥帖繾綣的家庭。
而在秦雯的改編里,她最終設置的天涯兩茫茫結局,就在告訴我們:生活,不靠男人,不靠運氣,靠的是一技傍身不迷茫,是貫穿一生的那口氣。
這更像一個真實女性被迫得到獨立的過程吧:被保護——發現殘酷——哭著堅強——最後可能二度逢春,也可能孤獨終老,但,總是咬著牙有一份工作,維持不好不壞的生計和體面。
最後我問秦雯:羅子君,那麼一個只想坐在家裡差遣保姆的闊太太,她內心其實沒有好強之意,如何能夠在那麼短的時間內變成女強人呢?似乎發展得並不合理。
她想了想說:你懂的,女人遇到挫折後的柔韌性是無法想像的。
我:那具體是什麼讓她能站起來呢?
她想了更久說:是孩子吧,你知道,女人有了孩子之後,什麼都可以做到的。
我在那一刻被戳中。秦雯因為懂得,所以關懷。只有身在此山中,被中年危機縈繞、被攪得一地雞毛的女人;被困住、被誤解、被忽視的女人。才知道,我們怕什麼,我們需要什麼,我們又在為什麼而勇敢。
所以,羅子君就是慫到底的你我她。唐晶就是硬撐到底的你我她。凌玲就是用盡心機奪我所愛的你我她。
我們真的都不是天賦異稟的亦舒女郎,甚至不是高顏值高嗲值的羅子君,高薪高職的唐晶,高情商高手段的凌玲。我們更普通更柔弱,會匹配更狗血更殘酷的生活。
但就因為我們的基數薄弱,糾糾結結營營役役,才能在這來者都不易的人生里,有更綿長更耐撕的柔韌性。前半生如何真的不要緊。30+,我們的人生,其實才剛剛開始。
▲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刊立場
END
推薦閱讀: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著急結婚了?
※資產新規下百萬億資金何去何從?
※《開門大吉》做到2017年的最近一期,它有什麼缺點?
※希望89歲的我能有她一半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