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名家論養生

保持精氣,順其自然,氣功修鍊。  禍莫大於不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天長地久,天地所以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生存不為自己),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把自己放在最後,即不貪取),而身先(反而比別人長壽),外其身而身存(把生命置之度外,生命反得生存)。非以其無私耶(不正是由於他不自私嗎)!故能成其私(反而達到自私。這裡的私指長壽)。              老子論養生      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孔子論養生      養吾浩然之氣。養心莫善於寡慾。              孟子論養生      起居時,飲食制,寒暑適,則身有利而壽命益。              管子論養生漢代名家論養生善攝生者,卧起有四時之早晚,興居有至和之常制。             (葛洪《抱朴子》)人體欲得勞動,但不當使極耳。動搖則谷氣得消,血脈流通,病不得生,譬如戶樞,終不朽也。                (華佗)盈縮之期,不但在天,養怡之福,可得永年。              (曹操)魏晉名家論養生欲與生不並立,名與身不俱存。富貴多殘,伐之者眾也;野人多壽,傷之者寡也。              (嵇康) 唐代名家論養生 怒甚偏傷氣,思多太損神。神疲心易役,氣弱病相蒙。勿使悲歡極,當令飲食均。再三防夜醉,第一戒晨嗔。亥寢鳴天鼓,晨興涑玉津。妖神難犯己,精氣自全身。若要無諸病,常常節五辛。安神宜悅樂,惜氣保和純。壽夭休論命,修行在個人。若能遵此理,平地可朝真。              (孫思邈)恣其情慾,則命同朝露也。精少則病,精盡則亡。              (孫思邈)而今而後,汝宜飢而食,渴而飲,晝而興,夜而寢,無妄喜,無煩憂,病則卧,死則休。                       (白居易《自悔》)始知年於貌,盛衰隨憂樂;畏老老轉迫,憂病病彌縛;不畏復不憂,是除老病葯。            (白居易《自覺》詩)五味入口,不欲偏多。偏多損人臟腑,故曰:「酸多即傷脾,苦多即傷肺,辛多即傷肝,咸多即傷心,甘多即傷腎,此是五行自然之理。」               (王燾)老遲因性慢,無病為心寬。紅杏難禁雨,青松耐歲寒。              (無名氏) 宋代名家論養生一帚常在旁,有暇即掃地。既省課童奴,亦已平血氣。洗腳上床真一快,兒童漸長解燒湯。                  (陸遊)元代名家論養生使以五味調和五贓,五臟和則血氣資榮,精神健爽,心志安定,俱邪自不能入,寒暑不易襲,人乃怡安。           (勿思慧《飲膳正要》) 明代名家論養生飲食有節,脾土不泄;調息寡言,肺金自在;動靜以敬,心火自定;寵辱不驚,肝木以定;恬然無欲,腎水自足。              (息齋居士)一切病皆生於心,心神安泰,病從何來?             (王文祿《醫先》)養生莫善寡慾,至樂無如讀書。             (鄭成功)恣意極精不知惜,虛損身也。譬枯朽之木,遇風則折;將潰之岸,值水先頹。苟能愛惜節情,亦長壽也。惜氣存精更養神,少思寡慾勿勞心。食惟半飽無兼味,酒止三分莫過頻。每把戲言多取笑,常含樂意莫生嗔。炎涼變詐都休問,任我逍遙過百春。              (龔遷賢)飢來吃飯倦來眠,只此修玄玄更玄。說與世人渾不解,卻於身外覓神仙。              (王陽明)陰陽好合,接御有度,可以延年。             (《養生八箋》)清代名家論養生人要笑,人要笑,笑笑就能開懷抱;笑笑疾病漸除消,笑笑衰老成年少。聽我歌,當知竅,極好光陰莫去掉。堪笑痴人夢未醒,勞苦枉作千年調。從今快活似神仙,哈哈嘻嘻總是笑。       石金成《養生鏡-卻痛歌》)世人各有志,唯我聽自然。我也不思量去為王為霸,我也不思量去成佛成仙,我也不思量黃金白米倉箱滿,我也不思量家舍田園阡陌連。但只願草鋪一覺眠,但只願布衣常護體,但只原茅屋不穿天。有時候薄酒飲幾杯,有時候好書讀幾篇,有時候散步明月下,有時候高歌好花前。隨時皆穀旦,到處是桃源,無榮又無辱,快活似神仙。如此足矣,更何望焉。          (石金成《養生鏡-樂志歌》)他人氣我我不氣,我本無心他來氣。倘若生氣中他計,氣出病來無人替。請來醫生將病治,反說氣病治非易。氣之為害太可怕,誠恐因病將命棄。我今嘗夠氣滋味,不氣不氣就不氣。       (閻敬銘《不氣歌》)吐納肺腑,活動筋骨,十常四勿,適時進補。           (乾隆「十六字養生訣」)齒常叩,津常咽,耳常彈,睛常轉,面常搓,足常摸,腹常旋,肢常伸,鼻常揉,肛常提。食勿脹,卧勿語,酒勿醉,色勿迷。 (乾隆皇帝《十常四勿》)是故兵之設也以除暴,不得已而後興之;葯之設以除疾,亦不得已而後用之。雖甘草人蔘,誤用致富,皆毒藥之類也。           (徐大春《用藥如用兵》)療身不如療心,吾常謂使人療,尤不若先自療。自家心病自家知,起念還當把念醫。只是心生心作病,心安哪有病來時。          (尤乘《勿葯須知》)萬事莫如為善樂,百花怎比讀書香。                (顧光旭)青菜蘿蔔糙米飯,瓦壺天水菊花茶。   (鄭板橋「養生聯」) 養心莫善寡慾;至樂無如讀書。           (明清之際,名將鄭成功語)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林則徐「自勉聯」)靜亦靜,動亦動,五臟克消失慾火;榮也忍,辱也忍,平身不履於危機。            (清代名士翟公欒題)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季節。            (無門慧開禪師語) 十叟長壽歌昔有行路人,海濱逢十叟,年皆百歲余,精神加倍有,誠心前拜求,何以得高壽?一叟捻須曰:我不緬旨酒;二叟笑莞爾:飯後百步走;三叟頷首頻:淡泊甘蔬嗅;四叟拄石杖:安步當車久;五叟整衣袖:服勞自動手;六叟運陰陽:太極日月走;七叟摩巨鼻:空氣通窗;八叟扶短須:早晨起亦早休;九叟摸赤頰:沐日令顏黝;十叟軒雙眉:坦坦無憂愁。善哉十叟辭,妙訣一一別,若能遵以行,定卜登高壽。(三)近代名家論養生動則不衰,樂則長壽。                  (吳若安)事因知足心常樂,人到無求品自高。                 (冰心)起得早,睡得好,七分飽,常跑跑,多笑笑,莫煩惱,天天忙,永不老。                      (103歲老人張群語)養心在靜,養身在動,飲食在節,起居有時;物熟(悉)始食,水沸始飲。多食水果,少食肉類;頸部宜冷,足部宜熱;知足常樂,無求常安。        (陳立夫「四十八字養生真訣」)健康要道,端在正心,喜怒不縈於胸襟,榮辱不擾呼方寸。縱有不治之疾,自有回天之功。毋慮毋憂,即是長生聖葯;笑口常開,便是卻病良方。養生只此真詮,長壽無他奧秘。昔時七十已成稀,今後百歲不足奇。隨遇而安,無往不樂,優哉悠哉,同登壽域。飲食少熱軟,行動穩慢緩;健康又安樂,可期得永年。             (吉人句)不必跑步,無須吃素;愛好廣泛,勞逸適度;遇事勿急,勿火勿怒;順其自然,百歲乃度。          (老中醫梁劍波談保健)保精怡神,練氣吞津。飢餐勤學,晚走晨奔,事理通達,心氣和平。奉獻為樂,幸福長春。      (無名氏「養生三十二訣」) 一切都不放在心上。            (世紀老人張學良) 老夫喜作黃昏頌,滿目青山夕照明。             (葉劍英語句) 老牛自知夕陽晚,不用揚鞭自奮蹄。             (耿飈語)
推薦閱讀:

民國術數名家
名家易天也國畫山水作品【上】 
古典名家詩詞集五
看畫 | 金雞報春:看歷代書畫名家筆下的雞
【名家講堂】——只管打拳!那種跟天地、宇宙本來就連通的真源就會出來!

TAG:養生 | 名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