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食品安全問題需要健康國民心態 --宣講家網

應對食品安全問題需要健康國民心態 2015-06-01 09:46 光明日報 李祥洲 字型大小:

核心提示:近年來,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已然成為公眾持續關注的熱點,黨和政府將能否保證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的重要性提高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強調能不能在農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上給老百姓一個滿意的交代,是對我們執政能力的重大考驗。

國民心態是國民在日常生活中特別是面對重大事件或者突發事件時所普遍呈現的認識傾向、情感傾向和行為傾向的「集合」。國民心態的健康程度,對個人、社會、國家發展進步有著重要而又深遠的影響。近年來,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已然成為公眾持續關注的熱點,黨和政府將能否保證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的重要性提高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強調能不能在農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上給老百姓一個滿意的交代,是對我們執政能力的重大考驗。

農產品質量安全狀況與經濟社會發展和農業農村發展所處的階段直接相關,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進程客觀上決定了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的長期性和複雜性。新媒體的快速發展,「大眾麥克風」對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事件的放大炒作,也為這一矛盾的激化平添了不少的變數。在這個階段,國民如何用科學客觀的心態看待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性問題,對有效化解矛盾衝突,為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業營造一個良好的社會氛圍,至關重要。

食品安全面前的群體心態

在群體性突發事件發生時,輿情狀態主要表現為參與者普遍持有的一種對某種具體社會事項的情緒和看法。而通過對參與者輿情狀態的分析,即可在一定程度上表徵群體心態。綜合此次不久前的「草莓農殘超標緻癌」輿情事件及近年來發生的與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有關的問題事件中網民的情緒、態度、意見和觀點,我們大致可以歸納出媒體、公眾及業者對於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的心態有以下幾個方面。掏糞心態,積極曝光食品及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不管是真是假,風聞言事,抱著曝光了就會有人管、很快就會有改進的心態。求關注心態,為了吸引受眾、粉絲,增加點擊率,一些媒體(包括自媒體)刻意曝光負面信息,動輒在標題上冠之以「致癌」「死亡」「毒性超砒霜(或鶴頂紅)的××倍」等等,危言聳聽,吸引眼球。看客心態,網路上一有負面報道出來,不少人覺得有好玩的了,甚或幸災樂禍,心生邪惡快感,但並不發表自己的意見、觀點,只跟一帖「路過」「打醬油的」,圍觀起鬨。潔癖者心態,缺乏食用農產品安全生產、安全消費知識,並不知道什麼是安全,什麼是不安全,一聽說農藥殘留就認為是有毒有害,一聽說某產品檢出了某化學元素就認為會導致致癌、死亡,一味要求食品「零風險」,絕對安全,要對食品質量問題「零容忍」,否則就震驚、憤怒、指責、謾罵、絕望。「鑿船」心態,一些人熱衷於消解一切正能量的人和事,對國家樹立的安全優質食用農產品品牌(企業)總是想方設法地找問題,一旦有所獵獲便用危言聳聽的標題放大炒作,煽動負面情緒。鴕鳥心態,一些當事人對曝光的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事件採取迴避態度,明知問題已發生或即將發生也不去想對策,而是發帖或跟帖狡辯,推諉敷衍,甚或僱用「水軍」為其辯護、發聲,使問題更趨複雜、更難處理。陽光心態,一些具有專業知識、文化程度較高的媒體人及網民,能正確認識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的相對性,以一種積極、寬容、科學、務實、樂觀和自信的心態看待媒體報道、曝光的一些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事件,不信謠,不傳謠,能客觀地比對我國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的變化,積極為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積極建言獻策。空杯心態,在食用農產品安全系統工作的人,不管是管理者,還是生產者,大多都還是希望能為社會提供安全優質生態的食用農產品的。為了監管、生產出更加安全優質的食用農產品,,把食用農產品安全當成自己的事,把自己放在消費者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對過去的績效不斷揚棄和否定,認真聽取社會公眾的批評與建議,不斷創新理論及技術,尋找提高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的努力方向和技術措施。

對待食品安全問題要理性、科學

近年來,我國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形勢總體平穩向好,農產品質量監測合格率一直穩定保持在較高水平。據監測,2014年我國蔬菜、畜禽和水產品監測合格率分別達到96.3%、99.2%和93.6%。然而,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隱患層出不窮,花樣不斷翻新,問題事件時有發生,國民對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的各種揣測、議論、要求和呼聲經常見諸各種媒體。如何看待突發的問題事件,如何看待社會經濟發展階段的客觀實際,培育認識和處理當前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的健康良好心態等問題。

近年來中央關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核心價值體系、核心價值觀及公民道德建設等重大戰略部署都提出和強調了要塑造自尊自信、理性科學、務實進取、開放寬容等為主要內容的國民心態,這與塑造當前我國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的國民心態也是吻合的、必須的。國民對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就是要有自尊自信、理性科學、平和務實、積極向上、開放寬容的心態。我們生活在這個發展中的國度,必須自尊自信。中國人的飯碗要端在自己手裡,飯碗里的食物安全不安全需要自己去努力,我們要尊重自己的飯碗,要相信我們自己能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質量。對待突發問題事件,要有理性,要講科學。化肥、農藥的使用可以「零增長」,但「零使用」是不可能的,要相信標準限量的科學性和安全性,一切憤怒、抱怨、指責的情緒都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要正確認識當前我國解決食用農產品數量安全和質量安全問題兩者都不可偏廢的重要性,正確認識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的相對性,充分理解並客觀認識我國農業農村發展的階段性,要理解我國將近14億人口既要吃飽,又要吃好、吃得安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有積極向上的心態,正確看待我國近年來在食用農產品數量安全上取得的突出成就,正確看待解決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上取得的顯著成效,抱著開放包容的心態,科學消費,安全消費。如果我們一味地掏糞,一味地鑿船,一味地憤怒指責,一味地事不關己地圍觀起鬨,政府監管部門及生產者主要時間和精力疲於應急滅火,對公眾期望的優質安全食用農產品的生產供給並沒有正面意義。

食品安全要滿足人民期待

我國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不僅僅要在制度上改革,在監管機制上創新,在安全生產上著力,努力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還要在安全消費指導上下功夫,培養國民的科學認知、消費素養和良好的心態。培育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健康的國民心態是一項艱巨而又複雜的系統工程,既要以不斷提高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的「硬實力」為基礎,又要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需要社會各方的共同努力;既要增強使命感和緊迫感,不斷創新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機制和安全生產的科學技術,又要堅持從實際出發、穩步推進。第一要抓緊抓好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的科學監管和依法監管,不斷提高食用農產品的標準化安全生產能力,推動我國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不斷邁向新台階。第二要加強科普宣傳,不斷提高國民科學消費、安全消費的素養,不斷提高媒體及網民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科學生產的知識丰度,切實加強教育引導,積極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第三要充分發揮各種媒體的作用,要求媒體遵守規範、加強自律、科學報道,樹立正確的輿論導向和價值取向,堅持科學、客觀、公正、真實、全面的報道原則,加強安全生產科技知識及科學消費宣傳,引導國民以健康的心態認識和對待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事件,決不能為了求關注、迎合部分公眾的心理而肆意炒作。第四要樹立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人人有責的思想,要求我們每一個監管者、生產者、經營者、消費者把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當成自己的事情,切實增強安全觀念,積極建言獻策,真抓實幹,把個人的利益與社會、國家的利益結合起來,把個人的消費安全與國家的發展安全結合起來,共同為提高我國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作出實質性的努力。

(作者單位:農業部農產品質量標準研究中心)

推薦閱讀:

你吃過哪些直擊靈魂的食物?
為什麼網上買的進口牛奶要比蒙牛伊利的還要便宜?
中國食品安全的危險指數在不斷攀升嗎?
國內有多少研究魚菜共生的同好?漁耕田農場來自澳大利亞,專註魚菜共生蔬果種植和水產養殖。?

TAG:健康 | 安全 | 食品 | 食品安全 | 心態 | 國民 | 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