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土不木:同濟智能建造新專業

新土不木:同濟智能建造新專業

來自專欄 AEC/FM行業研究5 人贊了文章

同濟大學土木專業現在是全世界排名第一,2018年開始招收一個新的專業「智能建造」,這個事件有著極為深遠的意味。曾幾何時,土木被戲稱為「又土又木」,現在同濟土木開時代之先河,可謂是「新土不木」。

首先看看古老的土木專業,自從1998年國內高校將建築工程與路橋合併為大土木以來,就幾乎沒有變化過。名稱上使用中國古老的土與木,實際對應著美式的Civil Engineering(土木工程專業出現於19世紀美國西點軍校,civil是指民用,相對於military軍事工程而言)。

20年間,土木專業為中國的建設事業貢獻了數以百萬計的工程師,在農民工的幫助下,完成了數以百億平方米的建築和無數路橋工程,中國的基礎設施建設面貌一躍成為發展中國家的一枝獨秀。

然而,這一切卻是由非常傳統古老的專業造就的,隨著整個基建規模的增長放緩,可謂是夕陽專業。現在同濟大學正在試圖將這一專業轉型為指向未來的新興專業:智能建造。

成立這個專業的背景

1,2017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啟動了新工科建設,審批設置了智能製造工程、智能醫學工程、智能建造、大數據管理與應用等新工科專業。關於新工科的討論在學界瀰漫,主要在教育系統探討,但未能引起產業界的更多興趣。目前教育部首批同濟大學等四所高校率先開始「智能製造工程」新工科專業。

同濟大學是智能建造的唯一試點學校。

2,「我國建築業正在向現代工業化轉型升級,『智能建造』是重要方向。我們要和建築產業融合,加快培養面向新興產業發展需要的新型卓越土木工程人才。」 在4月27日同濟舉辦的一流人才培養研討會之「新工科」分論壇會上,同濟土木工程學院院長趙憲忠教授分享了「面向新工科的智能建造專業建設構想」。

3,作為探索多元化創新人才培養的又一新舉措,同濟大學今年設立「工科試驗班」,實施招生、培養聯動改革。「工科試驗班」立足於「互聯網+、新工科、模擬」三大特色,面向地質工程、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測繪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地質學、地球物理學、海洋技術、飛行器製造工程、工程力學等一批相關專業,打造寬口徑、重交叉、複合型的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同濟這個試驗班,大概類似於吉林建築大學的MBF班(國際工程項目管理、BIM、FM),是起源於2011年,於2014年試點本科第二學位(學生的第一專業是來源於建築規劃景觀土木材料等等各院系),2017年建立專門建制的BIM學院容納之。

4,「智能建造」:以土木工程專業為基礎,面向國家戰略需求和建築業的升級轉型,融合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電子信息及其自動化、工程管理等專業發展而成。同濟大學是2018年獲批教育部「智能建造」專業的唯一高校。本專業培養面向未來國家建設需要,適應未來社會發展需求,基礎理論紮實、專業知識寬廣、實踐能力突出、科學與人文素養深厚,掌握智能建造的相關原理和基本方法,獲得工程師基本訓練,能勝任一般土木工程項目的智能規劃與設計、智能裝備與施工、智能設施與防災、智能運維與管理等工作,具有創新能力、國際視野和領導意識的社會棟樑和專業精英。


網友的幾種誤解:

(1)智能建造與建築智能化。建築智能化是建築領域中第一個被叫做「智能」的專業,始於1980年代,國內2000年以後開始大規模引入,俗稱「弱電」專業(相對於220v這樣的高壓的強電專業而言)。但智能建造完全不同於弱電,弱電本質上是機電自動化類,而建造則是土木類,只是複合了各類新技術而已。

陳光:建築智能化概念梳理?

zhuanlan.zhihu.com圖標

正因為建築智能化、智能建造叫法出現的比較早,而國內又發展較為緩慢,所以最新的更新的智能化都叫做「智慧建築」了,最典型的是阿里的智慧建築部門。而阿里根本不會把智慧建築當做建築業的業務來對待,而是物聯網、阿里雲的戰略作用於建築領域而已(同類還有智慧城市、智慧園區等),智慧只是一個好聽的名字。

陳光:從建築角度看物聯網大格局?

zhuanlan.zhihu.com圖標

(2)智能建造與計算機專業。雖然智能建造專業裡面複合了許多計算機類的專業知識,但仍然是兩碼事。因為整個21世紀以來的新科技的發展,IT是最為突出的,所以許多新的複合專業都包含IT的專業知識,之於建築行業來說最突出的就是非常帶有IT色彩的BIM技術。

有一個很有意思的對話,反映IT與建築專業的本質不同:「對於IT來說,所以的信息都只是數據而已;而對於建築專業來說,所有的數據都是信息」。

陳光:BIM發展歷史1:前傳?

zhuanlan.zhihu.com圖標


相關資料:

如何看待同濟大學土木學院開設「智能建造」新專業??

www.zhihu.com圖標

招生宣傳資料

附:

我本人曾於1998年參與創辦過江蘇省一個高校的土木專業,到同濟大學進修學習過。在那之前我學的是建築工程(即工業與民用建築專業,與之並列的是路橋為主的土木工程,俗稱小土木),1998年全國專業調整,過細的專業合併,學院制,建工與土木就合併為「大土木」,合肥工業大學的就叫做「土木建築學院」(俗稱土建是也),建築學的仍然沒有進來。

我校當時的教學計劃幾乎就抄自同濟,當然我們學生成績沒法跟同濟比,所以又找我的母校合肥工業大學和東南大學的教學計劃來一起參考修訂。其實全國總體上都是差不多的,就連我們當時的專科、高職、夜大的也都幾乎完全拷貝自本科,只是降低教學難度和減少教學課時而已。

今天整個龐大的土木專業和行業,就是在當日1998年江蘇省率先開始的擴招之後才真正擴大起來的,逐漸的,數以千計的院校開設了土木專業。

時至今日,20年整過去了,最古老的同濟土木也更弦改轍,將穩固已久的土木工程一躍升級到與國際最新的技術融合,可謂是勇氣可嘉。不過,教學計劃的制定、教學科目的把握、老師的培養都還是很大的問題,在國際上都沒有很好的參考對象,只能自己摸索創新。


推薦閱讀:

重磅!2018年建築業22項新規
近年來,輕鋼龍骨別墅被炒得很熱,真正了解的又有多少人呢?
如何區別,辨別框架、磚混、剪力牆結構
確認過眼神,你可能不是人:談談建築業人工智慧
實名制丨住建部、人社部給出最後期限!

TAG:同濟大學 | 土木工程 | 建築行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