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時期的自殺
來自專欄一具心理屍15 人贊了文章
近年來,青少年(15-24歲)自殺事件,成了網路、報紙、雜誌、電視等媒體報道的主題,引起了家庭、學校和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如何解釋青少年自殺問題,提出切實可行的防控對策?這是大眾最為關心的。
生物危險因素
到了青春期,荷爾蒙激素水平的增加,引起女孩子的初潮(大約在12歲)和男孩子的初次遺精(大約在14歲)。
荷爾蒙的增加還促進了第一性徵(那些與生殖有直接關係的性別特徵,比如,男孩子的陰莖與睾丸)與第二性徵(那些與生殖沒有直接關係的性別特徵,比如,男孩子的陰毛與鬍子)的發育。
性成熟與身體發育,多半會使青少年驚慌失措,是自殺的一項生物危險因素。
此外,這一階段的青少年,幾乎都表現出情緒起伏不定、喜怒無常和憂鬱(這有生理上的根源),這就有可能引發十分激烈的行為,比如自殺。
青少年自殺大多是衝動的,衝動和對自殺危險性估計不足,觸動青少年自殺。
有人研究了50名自殺青少年,其中25人在自殺前思考時間不足15分鐘,只有4人考慮了24小時以上。還有一項研究發現,只有20-25%的青少年自殺是有計劃的。
抑鬱也是青少年自殺的重要影響因素,反覆蓄意自傷與抑鬱症的周期相對應。
有人研究了505例因自殺而被送醫的青少年,發現抑鬱的程度與自殺行為的致死性程度成正比。該項研究中,那些對自己身體傷害最嚴重的青少年,抑鬱水平也是最高的。
心理危險因素
自殺的原因是複雜多樣的,但不論是哪種原因導致的自殺,其背後都有心理機制在推波助瀾。
1. 心理分析的解釋
根據心理分析理論,青少年的心理成長處在人格發展的最後一個階段——生殖器期(青春期)。
青春期,由於荷爾蒙增加,性慾在經過潛伏期的冬眠之後又蘇醒了,性的動機、活動與嬰兒時期的大不相同。這一階段的年輕人尋求成人的性經驗,這與他們上一個階段(潛伏期),偏好與同性夥伴互動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這時,健康的青少年,在與同齡夥伴的交往中,漸漸地會與一位異性夥伴,建立起更深入、更親密的排他性關係。
與之不同的是,調節不良的青少年,會帶著前幾個發展階段,未能解決的問題進入青春期。比如,有關信任(口唇期)、權威(肛門期)或性別角色(生殖器期)的問題,可能對人格都有不同的影響;影響往往是潛意識的。
當潛意識中的衝突過於激烈,需要耗費過多的能量去應對時,自殺的願望就有可能產生或加強。
2. 心理社會理論的解釋
我們都看到了,弗洛伊德對青年期的興趣不大,但埃里克森就不同了,他詳細地描述了這一時期的人格發展,還指出了青年期的兩個發展階段:一是,青年早期的「同一性」對「同一性擴散」;二是,青年晚期的「親密」對「孤獨」。
在青年早期,為了解決自我同一性問題,少男少女們把目光投向同輩群體、明星和學(事)業。通過反覆試驗和不斷探索,一部分人能逐漸獲得日益增強的自我同一性。
而在尋找自我同一性方面不順利的青少年,多半被淹沒在形形色色的評論與批判中,始終無法確定哪些價值、觀點和行為,可以或不可以融進自己正在發展的人格當中。
結果就是,他們迷惘了,並因此表現出自卑和抑鬱,有可能迸發自殺的念頭。
下一個心理社會發展階段——「親密」對「孤獨」——發生在青少年向成年早期邁進的時候。根據埃里克森的理論,在這一階段,青少年必須與另外一個人建立起一種成人的、信任的、非剝削的關係,分擔與共享生活的酸甜苦辣。
這時,被同一性所困的年輕人,可能因為喪失自我,無法建立起有意義的、親密的關係。
隨著年歲的流逝,他們可能變得日漸孤獨與遠離社會,他們是自殺高危人群。
埃里克森還研究了當今社會青少年發展的一個突出現象:生理成熟日漸提前,但心理與社會性成熟卻日漸推遲。比如說,有些國家的青少年,月經初潮的年齡已經從過去的16-18歲,提前到現在的12-13歲。
也就是說,青少年的青春期延長了。顯然,這是危險因素:一方面,生理成熟加速了,但他們缺乏足夠的心理承受能力與認知能力,可能無法應對有關的挑戰;另一方面,心理與社會性成熟的延遲,不利於他們獲得穩定的同一性。
3. 行為主義的解釋
行為主義中,示範與模仿的基本原理,對研究青少年自殺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Berman和Jobes特彆強調示範效應。他們認為,在自殺感染或連鎖自殺中,示範者與模仿者之間的相似性,以及模仿者對示範者自殺行為的理解,是十分重要的影響因素。
略有不同的是,有研究者強調自殺者之間的相似病理。他們認為,捲入自殺感染的青少年身上,早已存在自殺的危險因素,他們不僅對同輩人的自殺作出模仿的反應,對其他類型的觸發事件,也會作出自毀的反應。
還有研究發現,網路、電視和書籍對自殺行為的描述與年輕人自殺之間存在顯著關係——描述越引人注目、方法越具體、重複次數越多、有名人加入,引起的自殺就越多。
不過,根據迪爾凱姆的自殺理論,自殺榜樣之所以發揮作用,是因為自殺者早就有自殺傾向,示範加速或觸發了自殺,但真正決定自殺的是社會原因,而不是示範和模仿。
顯然,關於這個問題的研究結論不盡一致,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予以澄清。
4. 人本主義的解釋
跟行為主義一樣,人本主義也沒有細分人生的各個發展階段。然而,人本主義強調人是發展取向的,並指出,對人生意義的探求,在青少年階段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正因此,無法確立人生目標並為之奮鬥的年輕人,可能會感到無價值、無意義、絕望和抑鬱;這樣的人自殺的可能性較大。
此外,同兒童時期一樣,「虛假的自我」繼續在青少年自殺行為中發揮作用。
5. 認知理論的解釋
根據認知發展理論,青少年處在形式運算思維階段,他們第一次能夠想像並不存在、往往也是不可能存在的理想世界。然而,因為缺乏以現實的東西來制約、修正理想世界的能力,他們免不了會對現實感到悲觀失望,以致考慮其他選擇,比如離家出走和死亡。
此外,青少年會再次經歷自我中心主義;他們相信,自己是真正理解了世界的人。這使他們在社會生活中,更樂於扮演旁觀者的角色,容易引起利己主義自殺。
還有,在青少年的潛意識中,有生命永恆的感覺——年輕意味著不會死,他們還常常幻想自己具有無窮的力量,甚至刀槍不入、水火不侵,可能去冒生命危險。
如果說,自殺行為與無法擺脫現狀的感覺相關,那麼問題解決能力不足,一定在自殺行為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對比研究發現,自殺青少年問題定位能力較差,普遍缺乏解決問題的技巧,而且還表現出明顯的不良情緒反應。比如說,對服毒青少年的研究發現,他們更加註意問題本身,而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案,以及充滿希望的思維方式。
同時,和非自殺青少年相比,自殺青少年在面臨問題時,缺少對未來的考慮。
不難想像,那些既不能有效解決問題,又不對未來抱樂觀態度,還不相信情形會改善的青少年,是很容易自殺的。
社會危險因素
許多自殺青少年的家庭里糾紛不斷,父母的離婚率高於平均離婚率。與非自殺的青少年相比,自殺的青少年認為,自己的父母關係更不親密,矛盾也更多。
除了家庭環境,青少年的自殺還與社會隔離、人口結構、性虐待等因素有關。
1. 社會隔離
有研究表明,自殺青少年與家人之間的關係比較差;他們常常說,自己與家人缺乏感情,很少在一起共度美好時光,對父母持有消極的認知。
社會隔離的一個事實是,現代家庭的流動性較強,這既可能使許多親戚、朋友關係中斷,也可能使青少年要頻繁地適應完全不同的社會環境。
2. 人口結構
Holinger和Offer曾經假設,青少年在總體人口中所佔的比例越高,其自殺率也越高;青少年在總體人口中所佔的比例越低,其自殺率也越低。Holinger和Offer認為,青少年的人數越多,他們之間爭奪社會資源(比如優秀學生、學生代表、球隊隊長等)的競爭就越激烈,從而引起更多的「失敗」和低自尊的感覺。
調查發現,美國15-24歲青少年的自殺率,在1977年達到頂峰,而當年,青少年在總體人口中的比率也是最大的;從那以後,青少年在總體人口中的比例下降了,其自殺率也下降了。
人口比例與自殺率的關係,為預測青少年自殺率的變化,提供了簡便的工具。
3. 性虐待
研究表明,那些曾經遭受過性虐待的青少年,表現出較高的抑鬱率、物質濫用率和行為紊亂,自殺意念率和自殺未遂率也要高於未曾受過性虐待的青少年。
4. 同性戀
同性戀者大多較為孤獨,自我接受能力低下,有神經症傾向和抑鬱症,自殺意念陽性率高,無論性別如何,均易有自殺未遂史和尋求幫助史。
Schneider、Farberow和Kruks研究了男青少年同性戀者的自殺行為,發現影響他們自殺意念的許多壓力因素(比如,酗酒的父母、身體虐待)與影響異性戀者自殺意念的壓力因素是一樣的。然而,其他壓力因素,包括社會對同性戀者的排斥和歧視,是引起同性戀青少年自殺的重要因素。
於是,可以假設,得不到社會支持的那些同性戀者,其自殺率可能更高一些。
5. 欺侮
在青少年中間,欺侮是間或發生的攻擊性行為。被欺侮的青少年,通常會表現出情緒抑鬱、注意力分散、學習成績下降、感到孤獨和失眠,有的甚至會自殺。
隨著年齡的增長,青少年被欺侮的比率呈下降趨勢;男生最為普遍的是,使用身體攻擊進行暴力欺侮,女生一般採用語言和心理欺侮等方式,進行間接攻擊。
在青少年欺侮行為中,同伴起著重要作用,欺侮行為經常是以群體現象出現。
6. 壓力
與兒童時期相比,青少年面臨著更多、更大、更複雜的壓力,這是青少年自殺率,要比兒童自殺率高的原因之一。
在青少年面臨的壓力中,最典型的是各種考試,尤其是中考和高考。每年考試季,媒體都報道一些考生自殺事件。
自殺特徵
青少年的自殺行為,具有兩項重要的特徵。
一是,與其他各年齡組相比,青少年組的自殺率上升最快。
自20世紀下半葉以來,青少年自殺率上升是一個世界性趨勢,許多國家和地區——比如美國、加拿大、英國、澳大利亞等——的青少年自殺率都有顯著的提高。這些國家和地區的共同特點是,青少年自殺率的增長超過了其他任何年齡組自殺率的增長,其中以男性青少年,特別是年齡較小的男性青少年的自殺率增長為主。
二是,在自殺企圖與實際自殺行為方面,兩性的顯著差異。
數據表明,女性的自殺意念率是男性的4倍,男性的實際自殺率是女性的4倍。事實表明,在青少年當中,這一差異更加明顯。比如,90%的青少年企圖自殺者是女性,而80%的青少年自殺者是男性。
危機干預
與成年人不同,準備自殺的青少年,可能在習慣與行為方面表現齣戲劇性的變化。比如,他們可能不再看電視、電影,不再參加課外活動等。與其他年齡組相比,青少年在自殺前,常常把自己喜愛的物品——比如滑板、遊戲機——分發給別人,這表明他們正在為自殺作最後的準備。
對這類發出自殺預警信號的青少年進行自殺干預是必要的,通常也是有效的。
自殺干預前,必須全面了解和評價自殺誘因,同時建立良好的治療關係;還需評價青少年自殺或自傷的危險性,如危險性高,可考慮精神科會診,甚至住精神病院治療。
這時,一定要讓年輕人認識到,自殺不過是解決問題的一種方法,並非目的。
要知道,絕大多數有自殺企圖者,是因為遇到生活困境不能解決,不得已才選擇自殺的;如果有擺脫困境的其他方法,是可以避免自殺的。圍繞這一改變認知的前提,可以採取:(1)交談疏泄被壓抑的情感;(2)認識和理解危機發展的過程及與誘因的關係;(3)學習問題解決技巧和應對方式;(4)幫助青少年建立新的生活。
總之,目前,自殺是青少年死亡的重要原因,還得探索出更有效的防控對策。
(資料來源:《自殺:理解與應對》,庫少雄著;《自殺研究》,李建軍著;《兒童和青少年的自殺行為》,趙靜波、季建林著)
推薦閱讀:
※你對校園暴力怎麼看?
※心理諮詢:青少年犯罪的心理分析
※都說懂事的孩子最可憐,可是,孩子到底是應該懂事好,還是不懂事好呢?
※如何有效引導孩子行為
※青少年應該培養哪些品質?只限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