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景:悖立 整合——2018當代藝術展

造景:悖立 整合——2018當代藝術展

造景:悖立//整合——2018當代藝術展

策展人:郭 吟

造景:悖立//整合——2018當代藝術展導語

當代文化批評家 郭 吟

面對由「景觀社會」全面牽引而來的圖像和影像構築的現代符碼世界,西方當代藝術應運而生,旨在應對和抵禦被其替代的現實和被其操控的日常生活,使之不墜入表層化、單向度化。它以視覺及各種感覺形態聯合的方式創造生產的思辯/觀念活動,力圖解構、破除致其平庸的同質化世界,同時又有別於傳統的由語言形態主導生產的觀念/思辨對於藝術的引領。它是綜合的,總體的,空前革命的!既有全幅藝術革新的意義,又有社會政治內涵。是「內爆」式的、「播撒」性的全面藝術行動。但它並不一帆風順,並非像它聲稱的那樣取得了節節勝利,而是在相當程度上陷入了深刻的危機!

自上世紀五十年代消費社會走向全面勝利,西方先鋒派的大部分革命主張,事實上不是成了空話就是成了臆想,失去了自我辯解的理由而爭相宣布破產;六十年代「波普藝術」(通俗藝術)的興起,是以宣布藝術沒有意義的達達主義的突兀回歸,並伴隨其早年的概念藝術而為其開端。與之前迥然有別的是,這次它已不再是對一個無法容忍的世界的抗議而出現了,而是徹底地臣服於商品帝國的暴力之下!最終以工業社會的生產和生活邏輯、以及和技術革新自身需要的美學相一致的包豪斯的輝煌凱旋收場:它代表了一切以肯定和讚美當今超級豐足的消費社會及其技術烏托邦,和由此塑造的我們美好幻化的未來所日益主宰的文化力量。於是,我們「身體和精神隔離開的高牆正在被拆毀」,批判、審視的「文化」,正逐漸讓位於純描述性的人類學意義上的「文化」;內在和外在已差不多疊加一起而導致審美能力的喪失,所有被稱為與藝術相關的事物都變得可疑和不確定起來。這正是當今西方藝術深陷危機的症象之表現!「人人可以成為藝術家!」博伊斯這句空前鼓舞人心的口號,究竟表明的是時代劇變產生的空前解放?還是反映藝術正朝向窮途末路、並向其無限擴大的方向在頹變?作為後來者的中國當代藝術,在大量受到西方不同時期形成的駁雜的藝術觀影響的今天,應如何面對和作出自己獨特的回應呢?

與世界共命運、共處全球化時代的中華民族,在全面走向現代化的同時,依靠自己強大的生命力正得以重新崛起;近代以來被斷裂的文化,正在向歷史縱深尋求其自身存在的根基,以便全面把握走向偉大復興、強盛的各種契機。歷史經驗表明, 這樣的復興和強盛,往往可以通過文化藝術的更新所產生的重大文化預言能力和巨大影響力為其開端。

這是一項艱辛而偉大的精神勞作,需要重新尋找當代藝術的基點——當代美學——在偉大藝術精神引領下,令思想觀念在時代意義上作出深刻的轉變,為急劇變化更新的人類經驗和情感創造新的藝術形式。前者觀念性的解構和重構確保精神的獨立和自由,後者為藝術空間的拓展開闢廣闊天地。

中國當代藝術應當了解:在西方現代先鋒藝術到當代藝術興起的過程中,明顯可以發現,其審美時空觀正趨向東方的特質,即從注重自然時空、特別偏重空間的自然屬性,向心理時間、時空的主觀化轉移。儘管依循著它自身形式的嬗變和突破,但其精神內核卻彷彿越來越接近東方的審美機趣。所不同的是,西方現當代藝術非理性方式常常更趨極端,視覺形式更為純粹。這無疑受到了史無前例的現代科技,尤其是通信技術、複製技術的巨大影響所致,但也分明帶來了它更趨極端的消極後果和困境。西方藝術審美特徵的上述轉向還僅是新近的事,即發端於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年。與西方物我對立迥然不同的物我渾融的藝術之境創造,中國藝術為此已延續了千百年!說中國是西方的先生,對此完全不必謙虛,妄自菲薄則更是可笑的。中國當代藝術理應充分利用這一與生俱來的特質,破除外來的同一性思維長期帶給我們的桎梏,而賦於當代性以一種更高的內在稟賦,使所有我們傳統藝術中能被利用的元素,經由當代藝術家的強大主體的自覺投射而得以徹底逆轉!在擺脫長期以來對於西方迷信的同時,使中國各種藝術形態得到空前的解放!由此,中國當代藝術將完全可以趨利避害,後來居上!

隨著中國現代化進程的不斷推進和發展,中國人的文化身份意識無疑會日益增強,中國藝術家重新發現自己文化傳統的自覺性會迅速高漲。但是,我們會不會在擺脫純粹模仿或囫圇吞棗般地吸收西方現、當代藝術形式之時,以所謂傳統文化的當代轉化和聯繫為名,因喪失社會批判及全球化視閾下的審視能力,而使中國當代藝術中的「中國風」,淪為自閉自戀的萎靡之風,最終使得對於自身傳統的批判性反思和現代意義的重建淪為一句空話,這是需要引起我們足夠警惕的!

但需要強調,中國當代藝術應當充分自覺地建立起自己的認知系統,而非亦步亦趨於西方的標準。就像東西方思想始終存在悖立和整合的思考命題,並同樣貫穿於各自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之中,雖然方式不同,卻都是對人類生命主體的深切追問。尤其在今天,這樣的追問可以相互激蕩,相互啟迪。正因此,堅定不移地致力於民族文化形式的創造,自覺展現國際的新視野,才能為建立二十一世紀人類社會迫切需要的新文化觀和新藝術觀作出不可替代的貢獻!

2018.6.3

參展藝術家名單

曹 躍 陳思學 代方方 丁立人

高潤生 耿德法 顧振華 韓子仲

黃 欣 季曉煒 李海峰 林如晶

羅爾奇 倪衛華 浦 捷 祁 國

邱 加 仇紫瑞 任 瀚 桑茂林

孫川策龍 汪東東 王明珠 韋 康

衛靜雅 魏惠東 吳華橋 吳 軍

吳松君 吳偉林 奚耀藝 夏 陽

楊 暉 伊 靈 張功慤 周嘉政

部分作品

丁立人《天台勝景》油畫 72.5cmX72.5cm 2011年

高潤生 《等燈》油畫 72 x 165 cm 2012年

顧振華 《蜻蜓7》丙烯 80X150cm 2014年

韓子仲 《看大輪船》油畫 160x120cm 2016年

黃欣《靜觀城變》影像藝術

季曉煒 《破碎的曾經》 絲網,丙烯 185X99cm 2018年

李海峰 《大學生》水彩 153x120cm 2012年

代方方《水母系列1》 油畫 60×70cm 2017年

林如晶 《牡蠣系列1》丙烯 60x80cm 2017年

羅爾奇 《橙色光》剪紙拼貼 114.8x81厘米 2017年

倪衛華 《追痕-人體(十二)》 綜合材料 79x79cm 2018年

浦捷 《一塊鐵片》 丙烯 210x150cm 2018年

祁國 《不是為了體驗》行為藝術

邱加《構件NO.3》裝置 2017年

仇紫瑞 《繩下的約定》絲網 49x40x9cm 2017年

任瀚 《鏡子二十一號》 紙上鉛筆裱木板 88x57.5cm 2015年

桑茂林 《忘川》木版 93×72CM 2017年

孫川策龍 《鏡子》油畫,鏡子 60x80x120cm 2018 年

汪東東 《聊懶》水墨 33X33cm 2016年

王明珠 《追憶》油畫 60X90cm 2018年

韋康 《心中的城市》油畫 80x100cm 2012年

衛靜雅 《popo.1》油畫 100x120cm 2018年

魏惠東 《束縛的形式》 綜合材料 115X85CM 2011年

吳華橋 《稻蝗》水墨 38x38cm 2018年

吳軍 《點擊系列-山水之三》水墨 210X175cm 2009-2011

吳松君《靜謐》水墨 180x49cm 2014年

吳偉林 《情人》丙烯綜合 80X100cm 2017年

奚耀藝 《秋塘》水墨 34x34cm 2004年

夏陽《無等等》綜合材料 30x106x3cm 2016年

楊暉 《紅茶客》紙上炭精條 119x89cm 2006

伊靈《愛之屋》丙烯 直徑100cm,2013年

張功慤 《紐約小姐》油畫 75x66cm 1991年

周嘉政 《水粉速寫-金玉奴》水粉 40x28cm 1980年

耿德法《燭光記NO3》油畫 75X75cm 2017年

曹躍 《滿江紅.鴻 》油彩 50X80cm 2018年

陳思學 《舊衣 》油畫 60x80cm 2013年

主辦方

上海美術學院

機構及媒體支持

《投資藝術》、上海師範大學美術學院、

《重慶美術》、《藝術當代》、雅昌藝術網、

世界詩人大會中國辦事處等;

開幕時間

2018年7月5日下午三時

展覽時間

7月5日至7月14日

展覽地點

上海寶山區上大路99號上海美術學院美術館一號廳

本文宣傳:詩人祁連山


推薦閱讀:

當代藝術離我們有多遠
在德國明斯特,騎自行車尋訪街邊的當代藝術
魔都六月,帶你玩遍藝術展,快來pick一下~
著名書法藝術家——牛培順
先端藝術表現

TAG:當代藝術 | 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