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名畫鑒賞(20)

天竺水仙圖 清 蒲華紙本 設色 縱146.3厘米 橫77.1厘米上海博物館藏蒲華(公元1830—1911年),字作英,一署胥山外史,原名成,字竹英,秀水(今浙江嘉興)人。僑寓上海賣畫為生,善書畫,早期花卉學徐渭和陳淳,晚年畫竹學文同,山水、樹石取法石谷、石濤,筆法淋漓瀟麗,不拘成法。此圖工整、含蓄,不同於常見的豪放不羈、水墨淋漓的風格。一塊崚嶒怪石,拖筆烘托,堅實穩重,天竺、水仙、臘梅、萬年青環繞四周,花葉紛披,枝幹縱橫,各盡其致,整幅構圖嚴密,繁而不亂,疏而不漏。設色鮮麗,令人醒目,沉著端莊,艷而不俗,明媚的春光奪紙而出。右自題七絕詩一首,詩畫交融,情意俱佳。

支遁愛馬圖 清 任頤紙本 設色 縱135.5厘米 橫30厘米上海博物館藏任頤(公元1840—1895年),初名潤,字小樓,又字伯年,生改名頤,浙江山陰(今紹興)人。從小跟其父任雲學習「寫真術」,後跟任熊、任薰學畫。長期寓居上海,以賣畫為生。擅長畫肖像、人物和花鳥。畫風受陳洪綬、任熊的影響而有創新。筆法生動,色調明快,構圖新穎,是海派畫家中的佼佼者。此圖以東晉名僧支遁愛馬為題材。支遁字道林,世稱支公,陳留(今河南開封以南)人。本姓闕氏,二十五歲出家為僧,與謝安、王羲之等交遊,善談玄理,著有《即色游玄論》,為般若學六大家之一 。相傳他善草隸,尤好畜馬匹,人或謂「此非道人所宜」,而支遁卻回答:「貧道愛其神駿。」自此支遁愛馬被傳為佳話。此圖右側畫一叢芭蕉,支遁扶杖佇立其下,觀賞駿馬。馬則揚蹄,作昂首回禮狀。其畫法出自任薰一派,遠追陳洪綬的筆調。而馬的筆法,又參以任熊、徐渭長的筆致。二者結合,生動自然,這是任頤繪畫的高妙所在。畫上自署:「銘常仁五兄大人雅屬,即請正之。光緒丙子新秋,伯年任頤寫於海上客齊。」鈐「任頤印信長壽」白文印。是他三十七歲所作。

朱竹鳳凰圖 清 任頤紙本 設色 縱162厘米 橫48厘米常熟市博物館藏此幅朱竹白鳳相映生輝,富麗典雅。鳳棲梧桐,縮頭斂羽,神情自若。所謂朱竹鳳凰,皆自然界之所無,而能如此傳神會意,可嘆為畫家之神技,此類題材,可兆喜慶,流傳於民間,極富裝飾意味。

酸寒尉像 清 任頤紙本 設色 縱164.2厘米 橫77.6厘米浙江省博物館藏任頤多次為吳昌碩畫像,形態各不相同,而此件最為精彩。畫中人頭戴紅纓帽,足著高底靴,身穿葵黃色長袍,外罩鳥紗馬褂;馬蹄袖交拱胸前,凝視端正,意熊矜持,其狀可哂。淡筆草草勾寫面部,略加皺擦,神采畢現。馬褂、長袍直接用色墨即興隨機寫來,巧妙地把花卉沒骨法融會於立意構思之中,濃淡得宜,色中見筆,氣勢非凡。此圖作於清光緒十四年,吳昌碩時年四十五歲,任頤約五十歲。款署「酸寒尉像」一語,結合畫上楊峴題材的七言長歌,寓意感慨,耐人尋味,這件作品與吳昌碩四十三歲時任頤為其畫像題材作「飢看天圖」,在思想內容上,有著一定的內在聯繫。

秋山夕照圖 清 吳石仙紙本 墨筆 縱104.2厘米 橫51.6厘米上海博物館藏吳石仙(公元?—1916年),名慶雲,字石仙,號潑墨道人,後以字行,上元(今南京)人,流寓上海。善畫山水,吸收西畫透視原理,所作峰巒林壑,有陰陽向背明暗的變化。此圖寫夕陽斜曛,老漢騎驢過橋而歸,童子挑擔相隨;橋下溪旁,漁翁戴笠側身於船上,作扭首閑眺狀,。柴籬村舍錯落於遠近山坳,無處寺廊塔影隱隱可見。山頂梵宮屋宇巍峨。秋山夕照,歸鴉點點,詩意盡在畫圖國。氣勢雄厚,丘壑幽奇,水墨暈染,煙雲生動。畫家擅長米芾、高克薛兩家的畫法。人物線條細膩,落筆瀟洒,具有晚清上海畫派的風格。自題云:「看山人坐夕陽船,董兩家筆法,甲寅小陽月,白下吳石仙。」是他晚年所作。

翠竹白猿圖 清 任預紙本 設色 縱142.8厘米 橫38厘米南京博物館藏任預(公元1853—1901年),字立凡,浙江蕭山人,任熊之子,在上海、蘇州一帶賣畫。畫藝得到了任熊、任薰的指點,善長畫人物、山水和花鳥。構圖別緻,設色淡雅,花卉學宋人勾勒法。圖屏共四條,此選其一。畫作崇山深處,一白猿攀援溪流翠竹間,雙勾畫竹,山石用斧劈皺,著色清麗,別有韻致,畫左上作者題詩日:「猿揉於此踞蹯,大澤深山天地寬,料得其中人罕到,常隨海鶴伴高寒。」署「永興任預立凡寫於吳江」,鈐「立凡」、「豫印」朱白文方印。

葫蘆圖 清 吳昌碩紙本 設色 縱120.5厘米 橫44.7厘米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藏吳昌碩(公元1844—1927年),名俊卿,字昌碩,號缶廬,晚以字行,浙江安吉人。曾任一個月安東知縣,長期寓居上海賣畫。善長篆刻、詩文、書畫,其畫取法趙之謙,上追八大、石濤、陳淳、徐渭,並以金石、書法的筆法入畫。落筆豪放渾厚,別具風格。與蒲華、任頤、虛石等相契,為上海畫派中的重要人物,名重一時,並影響於後世。此圖為大寫意,一叢葫蘆從幅外棚架上掛下,藤蔓糾繞,果葉參差,墨色滋潤,賦色鮮亮。三個碩大的葫蘆均以沒骨寫成,用色輕重有別,各顯老嫩之姿,量感質感俱佳。墨葉濃淡有序,視托葫蘆藤蔓用筆,奔放不羈,構成旋律,復以洋紅畫兩個北瓜,一上一下,既豐富全幅色彩,又充實構圖。疏密有致,布局生動,款署「依樣」,寓意恢諧,別有情趣。

梅花圖 清 吳昌碩紙本 設色 縱159.2厘米 橫77.6厘米上海博物館藏此梅花構圖奇特,幾條堅直墨線,作為梅花主幹,小枝旁出。右上側又伸出數幹梅枝,穿插於主幹之間。梅花用寫畫法勾勒,再填顏色。梅幹梅枝的處理,粗看似乎不合常規,然而細細品味,枝幹橫堅交叉,雜而不亂,恰到好處表現出梅花的風姿,富有生活氣息,給人以萬花皆寂寞,獨俏一枝春的感受。作者以書法入畫,筆墨蒼勁,還透露金石趣味。並在左側空隙巧排長題,融為一體。末署「丙辰四月維夏潑墨成比,略似花之寺僧筆意,吳昌碩」。鈐「俊卿之印」、「昌碩」白文印,右下壓角鈐「無須吳」朱文印。「丙辰」,時七十二歲。彈指閣圖 清 高翔紙本 墨筆 縱68.5厘米 橫38厘米揚州市博物館藏高翔(公元1688—1753年),字鳯罔,號西唐,錢塘人、寓揚州。與金農、汪士慎為友。工篆刻,善畫花卉、山水。世稱「揚州八怪」之一。畫梅筆意松秀,技幹蒼潤,以疏枝瘦幹取勝。山水師漸江、石濤,筆法簡淡而秀雅,喜作園林小景。此圖所繪的是清代揚州天寧寺西邊的彈指閣,為文思和尚居址。行筆錯落有致。以淡墨勾潤,濃墨點視,清疏中流露出一股秀逸的氣息。人物刻劃,寥寥數筆,神情動態,栩栩如生。詩題與畫意,渾然一體,耐人尋味。此圖不僅是高翔的寫實佳作,也是珍貴的歷史文獻資料。款識:「蓮界慈雲共仰扳,秋風離落扣禪絲。登樓清聆市聲遠,倚檻窺鳥夢閑。疏透天光明似水,密遮樹色冷如山,東偏更羨行庵地,灑詩筒日往還。彈指閣成作圖。請倚青四兄先生和正,世愚弟翔。」印章有「西唐之印」白文印、「高生老」朱文印、「隱安」白文印。
推薦閱讀:

【圖鑑】沉香分類鑒賞
古詩對比鑒賞題解題方略
詩歌鑒賞之語言風格學案
古典詩詞鑒賞:岑參《涼州館中與諸判官夜集》賞析

TAG:中國 | 古代 | 鑒賞 | 名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