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批註二十四史》編輯出版紀事
毛澤東對中國的史書,尤其有著濃厚的興趣。他在讀《二十四史》的過程中,留下許多圈劃和批註,並在各種場合談論二十四史的典故,以古喻今。當年我曾有幸參與《毛澤東評點二十四史》影印精裝本的出版工作,承擔了大量文案、文宣、編輯、設計工作,從中積累了很多素材和出版大型圖書的經驗。更重要的是,見證了這套書的輝煌,深切體會到這一題材的意義所在。隨著毛澤東研究的深入、大量學術成果的湧現,以及毛澤東手跡、各種講話、談話的相繼公開,加之武英殿版《二十四史》整理工作的開展,出版一部全新的、較全面反映毛澤東批註和評論二十四史內容的書,條件逐漸成熟。2011年9月,我向中央檔案館領導提出出版《毛批二十四史》橫排簡體字本策劃方案,提議在2013年以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20周年為契機,出版《毛批二十四史》全本。我們今天說的毛澤東批註《二十四史》,內容上應該是更廣義上的毛澤東對《二十四史》的批註,既包括毛澤東閱讀原武英殿本《二十四史》的圈點、批註內容,也包括他閱讀其他古籍中的史論性批語,還包括他在著作、書信、講話、私人談話中涉及史論的相關內容,即毛澤東對中國歷史人物、歷史事件、學術典籍、文學著作等的評論與分析全貌。《毛澤東評點二十四史》展現了其中一部分極其重要的內容,就是他在原書上200多處、4000字左右的批註,以及2000多頁(處)的圈劃。但毛澤東批註過的古籍還有《三國志集解》《資治通鑒》《通鑒紀事本末》《十六國春秋》等幾十種,而且在各種場合聯繫實際,活用《二十四史》的典故,從這次整理的情況看,權威內容有幾十萬字之多,內容非常豐富。由此可以看出,《毛澤東評點二十四史》是重要的開山之作,但不是集大成之作,為後來繼續整理工作留下大量空間。應該說明的是,《毛澤東批註二十四史》的出版,是對《毛澤東評點二十四史》的繼承和發展。《毛澤東評點二十四史》的特點是版本珍貴,《毛澤東批註二十四史》的特點是內容全面,它是國內第一部橫排簡體字武英殿版《二十四史》。二者除各自短長外,都是對毛澤東的《二十四史》批註和評論的全面呈獻,是我國重要的文化遺產,具有重要收藏價值和參考借鑒價值。《毛批二十四史》整理出版工作從2011年9月開始準備,2013年3月出版,歷經一年半時間。批註部分輯錄毛澤東閱讀相關史書的所有批註、圈劃,在尊重原件的原則下進行了校勘,對批註內容中某些錯處及筆誤,通過核對權威歷史文獻加以標註。史論內容收錄毛澤東對中國歷史人物、學術典籍、文學著作等的評論與分析。材料來源上,一是公開出版的毛澤東著作,如《毛澤東選集》《毛澤東文集》《毛澤東早期文稿》等;二是官方或專門機構編輯出版的有關專題文獻,如《毛澤東讀文史古籍批語集》《毛澤東哲學批註集》《毛澤東年譜》等;三是權威雜誌發表的專題材料和專家著作,材料如1959年6月22日毛澤東與吳之圃等人的談話,1959年12月至1960年2月毛澤東讀蘇聯《政治經濟學》(教科書)的談話,1960年12月同部分親屬和身邊工作人員的談話,1964年8月18日在北戴河同康生、陳伯達、吳江、關鋒、龔育之、邵鐵真關於哲學問題的談話,1974年毛澤東在長沙同周恩來和王洪文的談話等;著作如《毛澤東的讀書生活》《毛澤東讀書筆記解析》等;四是當事人的回憶和一些根據當事人口述內容整理的資料,這些當事人包括楊尚昆、薄一波、成仿吾、宋時輪、曾生等;五是部分未公開出版的會議記錄材料、當事人日記、筆記等。輯錄原則是全面、權威、可信。對大量材料去粗取精、去偽存真,保留重要的並與《二十四史》關係密切的評論;材料出處標註上,一律標明原始出處、權威版本、最新版本,毛澤東在有關會議上談話,有的未公開出版,就標註某某會議的談話記錄。《毛澤東批註二十四史》橫排簡體字版共計91冊,毛澤東在原《二十四史》和《三國志集解》上的批註圈劃影印收錄到各分史的對應位置;毛澤東在其他文史古籍上的批註及其在各種場合的評論,定名《史論》,單獨刊印成冊。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