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痤瘡治療勿一味清熱

痤瘡俗稱青春痘、粉刺、暗瘡,為慢性炎症性毛囊皮脂腺疾病,是皮膚科常見的疾病之一。中醫認為,痤瘡是血中有血熱存在,是由五臟蘊熱,注入血脈,加之經絡中血氣不和,外來濕邪、熱邪損傷人體血液,導致痤瘡。中醫遵循辨證施治,以清熱解毒、消癰散結為首要目標,調補脾胃、昇陽散火同時進行。

好發於顏面及胸背部

痤瘡好發於面頰、額部、頰部和鼻唇溝,其次是胸部、背部和肩部,主要見於青春期的男性和女性。痤瘡皮損一般無自覺癥狀,炎症明顯時可伴有疼痛,主要表現為粉刺、丘疹、膿皰和囊腫結節。

粉刺是痤瘡的早期損害,加重時可形成炎症丘疹。丘疹可為粉刺發展而來的炎症性丘疹,皮損為紅色丘疹。膿皰可在丘疹的基礎上形成綠豆大小的膿包。如果炎症繼續發展,就可形成大小不等的暗紅色結節或囊腫,擠壓時可有波動感。

肺經蘊熱型

清肺涼血為主

中醫學認為,面鼻為肺胃二經所主,若素體陽熱偏盛,肺經鬱熱,又復受風邪,則發「肺風粉刺」;肺與大腸相表裡,若腑氣不通,濕熱上攻於面部,則亦發痤瘡。主要表現為粉刺初起,紅腫疼痛,面部瘙癢,可有口乾、小便黃、大便乾燥、舌紅苔黃、脈象浮數等癥狀。

施治:治療以清肺涼血為主,常用的方劑是清肺湯,水煎服。魚腥草滴丸、蛇膽丸口服。

脾胃濕熱型

清熱利濕為主

主要表現為粉刺此起彼伏,連綿不斷,可以擠出黃白色碎米粒樣脂栓,或有膿液,顏面出油光亮,口臭口苦,食慾時好時壞,大便粘滯不爽,舌紅苔黃膩,脈弦數 。

施治:治療以清利濕熱為主,常用的方劑是清胃湯,水煎服。清胃丸、芩連丸口服。或在水盆滴8~10滴艾嬰康,然後用清水洗凈,可滋養肌膚、祛濕、止癢。

血瘀痰凝型

活血化痰,軟堅散結為主

主要表現為痤瘡日久,質地堅硬難消,觸壓有疼痛感,或者顏面凹凸如橘子皮,女性可有月經量少、痛經、經期痤瘡加重等癥狀,舌暗苔薄,脈澀。此型多見於結節型或長期的慢性痤瘡患者。患者濕痰較甚,氣滯血瘀,熱毒痰瘀膠結致皮疹經久不愈,皮損色暗紅,質硬,或質軟有彈性。舌紅或暗紅,邊有瘀點或瘀斑,脈弦或澀。

施治:治療以活血化痰,軟堅散結為主,常用的方劑是逐瘀湯,水煎服。逐瘀丸、活血丸口服。

沖任不調型

調和沖任為主

主要表現為月經不調,小腹脹痛,或經來皮疹增多和加重,舌紅、脈弦。偏陰虛者,常伴腰酸痛,五心煩熱、口乾渴等。偏陽虛者常見四肢不溫,平素畏冷,面色白,唇淡,經行小腹冷痛,得熱則減,舌暗淡,苔白,有齒印,脈沉。

本型常見於青春期後發病的患者。沖任隸屬於肝腎,月事來潮前,經血充盈,易為肝氣所激惹,氣有餘便是火,火性炎上,煉津為痰,形成痤瘡,故患者皮損常經前加重。腎主封藏,肝腎藏泄失調,可致月事紊亂,內分泌失調而發痤瘡。腎還有陰虛、陽虛之分,如患者伴有手足心熱,盜汗等全身癥狀多由於腎陰虛,虛火上炎所致,治以滋陰降火;如患者伴有手足涼,行經腹痛,月事有血塊,多屬腎陽虛,虛陽浮越,治以清上溫下,引火歸原。又因肝腎同源,故在治療上應兼顧彼此,滋腎陰不忘清肝火,溫腎陽同時暖肝陽。

施治:治療以調和沖任為主,陰虛者常用滋陰湯,水煎服。知柏丸、珍珠丸口服。

推薦閱讀:

一種治療腎虛腰膝酸軟的中藥製劑及其製備方法pdf
獨家分享丨中醫專家30餘年治胃病心得,6種癥狀的針對性治療
治療燒傷的各種偏方
白細胞減少症的中醫治療

TAG:治療 | 痤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