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區別包豪斯和 MUJI 的設計風格? |
【葉清波的回答(105票)】:
謝邀!
收到邀請好些天了,一直沒有答題,看到有包豪斯、MUJI、風格這3個關鍵詞就頭大了,似乎都是被談爛了的東西,其實事情並不然。
說起包豪斯大家都談論風格,但事實上大多數人都有非常大的誤區。
因為此題在某種層面上的誤區,所以要真正解釋這個問題,會繞一個比較大的圈,有耐心的朋友看看吧。工業設計、建築設計科班出身的,或者設計類研究生的就不需要看了,這應該是基礎的常識。
-
引言:
我記得我第一次聽到包豪斯大概還在1999年左右,當時還在考學前,在畫室畫結構素描。畫室的老師說:「哎喲,你結構素描畫得有感覺嘛,有沒有興趣考工業設計啊」。我當時一門心思想考版畫系或者雕塑系。根本不知工業設計為何物,還是問了一下,工業設計是什麼,老師說:「你去看看包豪斯的東西」。那是我第一次聽到包豪斯,但是我以為包豪斯是一個人。
後來,還真聽了老師的開始學習工業設計的表現技法,最後讀了工業設計專業。
到2000年以後我才知道包豪斯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學校,但是那個時候已經不流行包豪斯風格的東西。到處都是後現代的東西。
那包豪斯是一種風格嗎?我認為狹隘的講可以說是,但廣義上來說它不是一種風格,它是一個開始,它是現代設計的開始。
名詞解釋包豪斯:
包豪斯,Bauhaus這是德語發音的,很多人以為是純粹有關建築設計的。 但是實際上格羅庇烏斯(WALTER GROPIUS包豪斯學校創始人)給它的定義是「建立一個體系」。而並不是單單是為建築設計,而是為所有設計建立一個體系,用科學的方法為平面設計、產品設計、建築設計、傢具設計、舞台設計建立一個體系。為這個目的而設立一個學校系統的培養設計人才。它是區別於傳統繪畫等藝術院校的學校,第一所真正意義上推動現代主義運動的設計學校。而現代主義運動的核心是設計為功能服務為第一位。這是完全區別於以往千百年來設計更多注重形式的偉大變革,因為以前所有產品涉及設計都是為權貴服務的,他們需要的更多是彰顯自身地位、權利、金錢的形式。同時,這也是建立在工業化大生產、流水線、標準化製作的時代背景上的。應該可以說是現代化設計的里程碑。
前世今生:
但是,包豪斯學校真正存在的時間只有1919-1933年短短的14年時間,先後3遷校址魏瑪、德紹、柏林,最後在柏林就被希特勒派軍隊撤銷了這個學校。這裡30多個老師,總共培養了1200多個學生,鳥獸散,大多流亡海外,包豪斯體系最重要的2個老師,格羅庇烏斯、密斯凡羅德都去了美國。(1200多位學生中其中有3名來自日本)。有些去了英國、法國。包豪斯的理念就這樣在歐美傳播開。但不久後2戰爆發現代主義運動隨之停滯。
2戰結束後,德國重新從美國召回格羅庇烏斯,以包豪斯理念和體系為主體創辦了「後包豪斯」學校-----烏爾姆設計學院(Ulm Design School,德文縮寫為HfG)。
而這時,現代主義運動又重新開始進行,密斯費德羅為主的國際主義開始盛行,國際主義的建築號稱一度統治了人類2/3的天際線。各個分支流派也有了各自的發展,比如柯布西耶的精英主義、風格派的抽象功能主義、未來主義、極簡主義、超現實主義、後現代主義等等。在我看來無不是建立在包豪斯所建立的設計基礎之上的衍生。包豪斯推動的現代設計體系在現代主義運動中已經成為不可否認的血液和基因。
包豪斯的內涵:
包豪斯體系究竟是些什麼內容呢?
當然,設計理論和設計教育發展到了今天,隨著科學技術、材料的不斷發展,設計類型的豐富,我們的學習內容更加豐富和科學,添加了人機工程、交互、產品語義等等。
當時的包豪斯體系還處於現代主義幼年時期,它認為設計的內涵由3個主體構成即:
包豪斯認為之前的設計只為權貴服務,過於注重形式。而包豪斯提出的是帶有強烈浪漫主義民主色彩的理念。除去所有繁複的形式,設計只需要滿足基本功能。
這其實是與當時的社會背景有非常強的聯繫的。包豪斯的教師、學生,乃至校長都有明顯的意識形態上的傾向。其中第二任校長--漢斯.邁耶就是共產主義者。
包豪斯主張設計應該為更加廣大的無產者服務,滿足造物的基本功能需求,弱化權貴的形式,用簡單的幾何形態、簡約的色彩搭配和工藝流程來製作,以滿足更低的消費能力的人群。這當然是在工業geming發展多年之後,工業化大生產提供的技術和材料的支撐的背景下,同時也是社會運動的背景下的。
當時的包豪斯風格於建築,這種空間尺度比較大的產品上,帶來的效果無疑是震撼的,它的標準化製作、概括性的幾何形態、快速的搭建時間,無論在建造成本和滿足人類的物理需求上都是成功的,在形式上也給世人煥然一新的感覺。
但是在與人體接觸和使用比較多的產品設計上只是基本滿足了人類的物理需求,而忽視了即使作為無產者同樣對於產品在精神上也是有需求的。
同時,當時的包豪斯體系並不成熟,概括性的幾何造型並沒有考慮人體工程學的因素,甚至有荷蘭的風格派一干人把現代主義運動推向抽象功能主義,他們在產品設計的突出代表就是著名的紅藍椅,這種完全不能坐的椅子,而這一點恰恰是同時代的北歐派的設計師們更加關注的。
因此,當人們從煥然一新的視覺衝擊中冷靜下來時,發現包豪斯風格與人來說有一種冷漠感。某種程度上說,當時的包豪斯風格是對於長達上千年設計為權貴、為形式服務的強烈反彈,在一定時間範圍內甚至出現了矯正過枉。
代表作品:
體現到具體設計的工業產品中,其形態無不是直來直去的幾何形態的金屬為框架,這個要區分其實很簡單,硬是區分不來看看設計史上那個時代的代表作基本就可以了。
布勞耶的瓦西里椅,設計於1925年德國,這把椅子是用他的同事兼老師瓦西里·康定斯基的名字命名的。
斯坦姆懸臂椅,很多人以為這是密斯 凡德羅設計的,其實不是,是荷蘭人斯坦姆1926年設計的。 斯坦姆懸臂椅,很多人以為這是密斯 凡德羅設計的,其實不是,是荷蘭人斯坦姆1926年設計的。 @白閣同學,你的,錯了,另外,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那個電風扇也不是包豪斯時期的,應該是德意志製造聯盟時期的,彼得·貝倫斯1908年給德國電器工業公司(AEG)設計的。
下面才是密斯凡德羅設計的,第一版本叫MR椅即先生椅,沒有扶手,1926年在德國工業同盟展出,下圖是後來的版本。密斯的MR椅區別於斯坦姆椅最大的區別在於懸臂是半圓的,更具有彈性,在簡潔的同時,最大化利用了鋼管的特性,你坐上去,會有「喔,椅子還能這樣」!的感覺。
密斯凡德羅設計的巴塞羅那椅1929年
格羅庇烏斯設計的沙發椅
扶手椅
以上的產品設計時間都是在包豪斯學校開辦的時期之內,也就是1919-1933年之間。以上的產品設計時間都是在包豪斯學校開辦的時期之內,也就是1919-1933年之間。
隨著時代的進步,設計師們在現代主義運動中不斷探索和反思,尤其在傢具和工業設計領域,包豪斯體系的設計內涵更加成熟,現代設計開始更多的考慮人文需求、精神需求,而對於人類的物理需求也更加深入和親切。當然這也是有技術和材料發展作為支撐背景的。比如於家具中,有機現代主義或者稱之為有機功能主義就與層疊複合板、塑料等材料的出現有關。而這時,時間已經來到了20世紀中期末了,顯然稱之為包豪斯風格已經完全不合適。
日本與包豪斯:
我們再回頭看日本,從1853年美國4艘黑船敲開比中國更加閉關鎖國的日本大門之後,(電影《最後的武士》湯姆克魯斯主演的,就是反應這個時期的事情)。日本在長達幾十年的時期里堅持西化,派了大量訪問團和留學生前往歐美大陸學習,一戰前後學習歐洲,(前段推出的動畫電影《起風了》就是學習德國的真實寫照),前面提到包豪斯就有3名日本的學生;二戰後學習美國。而同時,日本又是一個民間手工藝非常發達的國家,這一點和北歐有幾分相似,日本是學習德國最成功的國家,謹慎、細緻、嚴謹、自律、自省開放的心態,而又相對獨立的島國地理因素,日本在傳統的傳承和技術西化上融合得非常好。和中國翻天覆地、大動干戈的geming不一樣,即使經歷一戰和二戰,日本的社會生態、社會體制並沒有出現割裂性的斷代,比如他們的天皇一直是一隻血脈,可以追溯上千年。
1924年前後,開始探索現代設計,這個時期內,有日本人參觀包豪斯。
1922年11月13日,石本喜九治、仲田喜之助 在參觀了魏瑪包豪斯;
1924年,大內喜一郎、崛口舍 已參觀了魏瑪包豪斯,會見了格羅比烏斯。
1926年5月,吉田熏 參觀了新落成的德紹包豪斯,會見了格羅比烏斯,
1929年3月,木野正 已訪問德紹包豪斯,這時的校長已經不是格羅比烏斯,而是漢斯.邁耶了。在包豪斯留學的日本學生是水谷武彥,他把包豪斯的思想帶回日本,成為日本重要的美術、建築教育家,通過各種活動,在日本推行現代設計。水谷武彥生於1898年,1921年在動機美術學校圖案系畢業,1927-1929年,獲得日本文部省的獎學金,到德紹包豪斯留學。1930年回國之後,在動機美術學校建築系擔任教授,開設了包豪斯體系的「構成原理」,這套教學系統,後來傳入台灣、香港,進入中國大陸之後,形成我們熟悉的「構成體系」中的「三大構成」,究其緣起,是從包豪斯經過水谷武彥而來的。他在戰後在東京都立大學擔任教授,1969年去世。水谷武彥培養出來的學生中,影響非常大一位就是柳宗理。
1930年1月3日,山脅岩(Iwao Yamawaki)和山脅道子,進入德紹包豪斯,他們是他們跟隨包豪斯遷移到柏林,畢業之後回到日本,在日本推動包豪斯式的設計改革,是最早來自包豪斯的直接影響。
把包豪斯系統介紹入日本的第一人是評論家勝見勝(Masaru Katsumie ), 他在1948 到1949 年在日本的《工業藝術新聞》(Industrial Art News)雜誌擔任編輯。從那時開始,他全力以赴地推廣歐洲為中心的、以「好設計」( good design)為宗旨的設計體系。他一方面把包豪斯20 年代在伊頓認為設計應該是憑據直覺和納吉的理性主義立場爭論帶進日本設計界和設計教育界,同時還把大量的西方關於設計的著作介紹人日本,其中包括英國作家赫柏特· 李德的《藝術與工業》(Art and Industry)等。 Katsumiu把1950 年稱為日本設計第一年,從那時開始,到1955 年左右,日本設計教育開始大規模發展,不少重要的設計學院在那個期間成立。其中比較重要的有:
1951 年成立的創意藝術教育學院(the Creative Art Education Insitute)、
1954 年成立的桑澤設計學校(Kuwazawa Design Schoo1)、
1955 年成立的視覺藝術教育中心(the visual Art Educational center)等等。
在這些學校中都有採用了比較明確的包豪斯設計教育體系。勝見勝的這個推動,不但影響了日本自身的設計教育發展,也間接的影響了台灣、香港的設計發展
柳宗理( Sori Yanagi)是另外一個把包豪斯現代設計教育體系和思想,結合日本民族傳統設計發展成體系的一個設計家。柳宗理1936-1940年在東京藝術大學學習,1942年起,任勒.柯布西埃設計事務所派來日本參與改進產品設計工作的夏洛特.佩利安的助手。1954年任金澤工藝美術大學教授。
這裡PS一句:中國早期受到包豪斯的影響基本上都來至日本,3大構成系列的書籍都是日本書籍的翻譯。
無印良品MUJI:
時間到1980年,西武集團的二公子,西武百貨的掌門人二堤清和他的好友平面設計師田中一光,在經濟泡沫的背景下創辦了雜貨品牌無印良品,這時候的MUJI還沒有形成它的所謂生活哲學,但是提出了觀點。有關MUJI生活哲學的文章網路上一大把,原研哉、深哲直人那套看得太多太多,再擼一遍我都快要吐了,這裡就不再遨述了。
這裡抓個重點。
顯然,絕大多數的人眼中,MUJI是這樣的:
大多數人會覺得不一樣,國內這樣的東西太少,但是這樣的設計,作為傢具設計師來說真的見得太多太多,我甚至不會認為它是風格,我更願意從成本、加工工序、設計方法、受眾消費能力等方面去追究它。大多數人會覺得不一樣,國內這樣的東西太少,但是這樣的設計,作為傢具設計師來說真的見得太多太多,我甚至不會認為它是風格,我更願意從成本、加工工序、設計方法、受眾消費能力等方面去追究它。
說點更加直觀的吧。
這是布勞耶包豪斯時期設計的躺椅和鋼管茶几。類似的,文章前面有更多圖,不再列舉。有興趣的可以去看看文章最後提供的資料。
我們再看MUJI的我們再看MUJI的
沒錯,這套鋼管傢具是MUJI和Thonet合作的產品,而前面的布勞耶設計的一些鋼管傢具很多就是他在幾十年前為Thonet傢具公司設計的。你能說出2者的差別嗎?風格上的差別?沒錯,這套鋼管傢具是MUJI和Thonet合作的產品,而前面的布勞耶設計的一些鋼管傢具很多就是他在幾十年前為Thonet傢具公司設計的。你能說出2者的差別嗎?風格上的差別?
所以,很難講什麼風格,雖然MUJI的鋼管傢具非常少,(只是在鋼管表面處理時不會鍍鉻,這可能與它整體比較素有關)。作為一個商業機構、盈利性質的組織,最重要的是選擇,以什麼標準來選擇設計?這在乎它的定位,也就是它的客戶群,在我看來它的那套所謂生活哲學,剝開來就是精英主義+現代設計+民藝。什麼禪、空只不過是展開的營銷手段而已,甚至其現任董事長木內正夫自己都不否認這一點。品牌形象的建立必須要和消費者建立一個橋樑,你為什麼要買我的產品,產品和消費者之間必須有所重疊的部分、咬合的部分,選擇太多太多,MUJI的東西你也能在宜家看到類似的一大把(只是質量上MUJI更優)。
首先在精神層面跟你說,你看我是在倡導什麼樣的生活精神,我是對的,這和柯布西耶的精英主義如出一轍,不過內容不一樣而已。
簡潔?現在21世紀了,還有什麼東西不簡潔的?奢侈品不簡潔?那是形式主義的東西,和幾個世紀前的設計為體現身份沒有任何變化,不要反駁,奢侈品就是這個功用。歐式傢具不簡潔?不過又是商家忽悠暴發戶的好戲,設計出身的就都明白20世紀以前的歐洲傢具經歷了幾十種風格變化,你說歐式具體哪個時期?哪個區域?哪個式樣?你一個中國人,家裡擺那麼一整套歐洲幾百年前的樣式,可能還完全牛頭不對馬嘴的元素搭一起,洛可可的虎腿和古希臘的羅馬柱。完全不知道為什麼它長成這樣子的原因和背景,不信他們的宗教,不行他們的風俗,不存在他們的生活習慣和使用環境,那不就是顯擺自己的身份嗎?顯擺還不懂它,那不就是爆發戶嗎?
民藝?草席、榫卯、木料、編織這些不過是最平常的材料和工藝而已。
MUJI的特別在於它的營銷和對客戶的選擇,就這樣!
呃,依舊來點有意思的東東!
看看一組有茶具,這組茶具有意思的地方在於,他的作者就是包豪斯的創辦人:格羅庇烏斯。這是他的最後的作品,也是他設計的唯一的一套瓷器,他在1969年去世,估計設計時間大概在1968-1969年左右。這是你印象中的包豪斯風格嗎?
最後,最後,也許你依然不覺得包豪斯於你有什麼關係,但我可以用事實證明是絕對有關係的。請看圖:知道這是哪裡嗎?這是米國某坐城市喲!高樓大夏喲!神馬?還是跟你米關係咩?最後,最後,也許你依然不覺得包豪斯於你有什麼關係,但我可以用事實證明是絕對有關係的。請看圖:知道這是哪裡嗎?這是米國某坐城市喲!高樓大夏喲!神馬?還是跟你米關係咩?
繼續看,是的,很多人,尤其是學建築的人應該猜出來了,這是米國牛喲曼哈頓。神馬?還是和你沒有關係?
你知道,牛喲曼哈頓有個手腕吐絲絲的蟲蟲吧!是的,蜘蛛俠呀!
所以,你看,是的,事情就是這樣,格羅庇烏斯在參軍經歷了第一世界大戰後,開始對機器大生產產生了恐懼,他試圖改變這樣的局面,不讓機器去製造槍炮、坦克這些殺人武器,他想從根本上改變這種狀況,於是創辦了包豪斯這樣的現代設計學院。然後,包豪斯傳播了現代主義設計運動的思想,並且不斷發展,到現在,這種水泥、鋼材、玻璃幕牆統治了人類2/3的天際線。
於是!很多年之後!蜘蛛俠誕生了!
格羅庇烏斯怎麼也想不到包豪斯其實間接創造了蜘蛛俠吧!hia!hia!hia!hia!hia!hia!hia!hia!
傢具史
筆者有關傢具的答案收藏夾:傢具設計、家居環境分析及其他設計 - 收藏夾
筆者傢具專欄:木童語木 - 知乎專欄
【白閣的回答(59票)】:
就我個人理解,包豪斯是切實的基於功能主義而產生的簡約造型,而MUJI是基於日本的侘び寂び的美學基礎和現代主義而產生的簡約造型。雖然就形式而言都是簡約,但材料上和給人的感受上都相去甚遠。
從材料而言,MUJI的產品更多使用自然材料,很多的木材,麻。而包豪斯則更多使用多次加工材料,如金屬,玻璃。在相同材料上表面處理導致的感覺也不盡相同。例如包豪斯的金屬多是鍍鉻,所以有顯眼的高光;而 MUJI 的金屬的表面處理則更多是暗淡和亞光。比如木材,兩者的使用方式也不同,包豪斯的木材經過包裝、設計使其體現出現代感,稜角分明;而MUJI的木材使用更加圓滑,表面上清漆以顯出木材的紋理。
從感受上說,包豪斯正處在現代主義萌生期,強調功能和生產,機械感很強,比較冰冷;而MUJI在現在這個時代,隨著時代發展設計更注重人性化和人的情感,所以總體更加溫馨、溫和一些。
說了補圖了。。。。。。那麼區分下這十五件東西哪些是包豪斯的哪些是無印良品的的吧~
1
22
33
44
55
66
77
88
99
1010
1111
1212
1313
1414
噹噹噹噹~~~答案揭曉:包豪斯:1,7,8,9,10,12,13,14噹噹噹噹~~~答案揭曉:包豪斯:1,7,8,9,10,12,13,14
MUJI:2,3,4,5,6,11
可以看到包豪斯即使有曲線時候,金屬的鍍鉻的明亮感依然給人強烈的視覺刺激,比如12(瑪麗安娜·布蘭德和赫爾穆特·舒爾茨於1928年設計的糖和奶油罐子組合)、13(瑪麗安娜·布蘭德於1926年設計的蛋杯)。而 MUJI 中即使稜角分明,木材的柔潤的質感仍然能夠傳達到比如11。
【曾滔的回答(7票)】:
包豪斯已經是如洛可可、巴洛克一樣的藝術風格代名詞,和muji毫無可比性。如果非要比,muji算是包豪斯風格衍生出來的帶著較濃日式風格的居家用品而已,也僅僅是現代包豪斯發展的一個片段而已,可以獨立看待,卻無法避開包豪斯的影響。手機作答,無圖,歡迎拍磚。
【陳明石的回答(3票)】:
包豪斯 和 muji 都不是風格。簡約是風格。根本就不是一個範疇的兩個東西。
【王俊傑的回答(0票)】:
一般這種對比的問題,先長篇大論介紹兩者的答案通常會是最高贊。
「加粗神馬的太麻煩了,我這樣的大忙人哪有時間給你們加粗,愛看不看。」
【YIgguenGU的回答(0票)】:
其實兩者區別很明顯啊,感覺完全不同,雖然我沒學過設計,但是muji給人的感覺柔很多,而包豪斯很明顯冷很多,金屬感很重啊
【六橋的回答(0票)】:
包豪斯是一個時代,muji是一個品牌。前者是工業文明的結晶,後者是商業全球化的果實。如此而已,並不是能放在平等位置對比的。
原文地址:知乎
推薦閱讀:
※雙離合與手自一體的區別
※看圖識蝦:教你區別各種蝦和龍蝦,看誰還敢坑你!
※歐月和藤月有什麼區別?
※yi夜情與夜夜情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