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頓收藏」機構帶著倫勃朗畫作在國博展出

「萊頓收藏」機構帶著倫勃朗畫作在國博展出

2017年06月26日09:25來源:中國文化報 原標題:倫勃朗來了

  玩牌者(油畫) 約1625年 揚·利文斯 萊頓收藏館

  眼部蒙上陰影的自畫像(油畫) 1634年 倫勃朗·范·萊因 萊頓收藏館

  坐在維金納琴旁的年輕女子(油畫) 約翰內斯·維米爾 萊頓收藏館

  本報記者 施曉琴

  倫勃朗·范·萊茵——西方油畫史乃至整個人類繪畫史上被公認的荷蘭17世紀最偉大的現實主義繪畫大師,他在繪畫史上的地位與義大利「文藝復興三傑」不相上下。一周前,美國「萊頓收藏」機構帶著倫勃朗的11幅畫作,及其同時代其他優秀藝術家的作品共70餘幅,來到了中國的國家博物館展出。這是「萊頓收藏」中「倫勃朗時代」的首次全球巡展,也是荷蘭黃金時代畫作在中國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一次展示。「萊頓收藏」管理人勞拉·耶格爾以「倫勃朗和他的時代」為主題,精選了他們具有代表性的肖像畫、歷史畫及風俗畫,向中國觀眾重現了荷蘭黃金時代的藝術創造力。

  美術史上的一座高峰

  倫勃朗1606年生於荷蘭西部城市萊頓,強烈的藝術愛好使得他14歲時中斷了學業轉而從師專門學習繪畫,19歲便開始了獨立創作的繪畫生涯。此後在他充滿戲劇性遭遇的一生當中,為人們留下了一筆數量驚人的藝術遺產,其中油畫約575件,素描約1000件,腐蝕版畫375件,作品總計近2000件。這些作品在當時曾不完全被荷蘭人民認可,但其死後直到今天都雄辯地表明:他是歐洲最偉大的肖像畫家和宗教題材畫家,最傑出的風景畫家和風俗題材畫家,最富有歷史反省精神的歷史畫畫家。法國藝術理論家丹納評價道:「倘把人比作一根鏈條,那麼他(指倫勃朗)是鑄造了這一頭,希臘人鑄造了另一頭,所有佛羅倫薩、威尼斯、法蘭德斯的藝術家們都在這兩者之間。」

  17世紀的荷蘭肖像畫在西方藝術史上有著極為重要的地位,這個時期許多暴發戶想把自己的畫像留給後人以供炫耀,還有一些市政官員、地方委員會和董事會也熱衷於為自己畫像立傳,因此當時的畫家們有很多機會來體現自己的才能,作品只要投其所好便能換來可觀的訂金。倫勃朗雖然也免不了接收肖像畫的訂件,但與別人不同的是,在他的作品中並沒有完全聽從訂件者的意願,而十分有自己的想法,尤其在他藝術道路的中、晚期做了大膽的嘗試和超越,他的才華終於鋒芒四射、卓爾不群。

  今天來看,倫勃朗創造了最豐富的表現技法、最獨特的繪畫語言方式,他善於通過捕捉人物面部表情的細微變化揭示畫中人物的性格特徵和內心活動,善於利用光線塑造形體,通過光線的明暗對比處理複雜的畫面,並有意識地使用厚塗法和油畫顏料本身的質地來表現人物的質感,創造出了用黑暗來表現光明的「紫金色黑暗」這種倫勃朗式的獨特藝術風格。此外,倫勃朗以他對現實生活深刻理解的誠實,賦予了他所描繪的人物和主題以真切的情感與生命,他筆下的人物有了靈魂,他的畫有了更深刻的思想與人文體現。也正是這一點,使得倫勃朗在西方藝術史上佔據了無與倫比的崇高地位。

  在全世界各大博物館舉辦的倫勃朗特展,大都聚焦於他黃金期和晚年的成熟作品。而他在初出茅廬,還未曾離開家鄉萊頓前往阿姆斯特丹闖蕩時的早年作品極少能一睹真容。本次特展中呈現的11幅創作於1624至1645年的倫勃朗作品,恰恰集中反映了他從早期創作到功成名就的20餘年中繪畫技巧的成熟與改變,並映射出倫勃朗前半生最意氣風發的人生境遇和創作狀態。例如,此次展出的《眼部蒙上陰影的自畫像》是倫勃朗眾多自畫像中較為經典的一幅,畫面中的他充滿自信地直視著觀眾,眼神堅定而又有所隱藏,畫面技法的處理凸顯出了他的與眾不同,而自信積極的形象也與他正處於意氣風發的28歲完全吻合。

  倫勃朗與他的黃金時代

  17世紀的荷蘭剛從西班牙殖民地統治中獨立起來,成為當時海上強大的國家之一。革命的勝利促進了經濟、文化的繁榮昌盛和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們的思想和言論都相對自由了許多。此時富裕起來的商人、市民階層熱衷於購買繪畫以裝飾他們的住宅和公共建築。正是這樣的現實需求,帶來了荷蘭美術創作的繁榮,除了倫勃朗外,也湧現出了一批精通肖像畫、風俗畫、風景畫和靜物畫等繪畫藝術的重量級藝術家,如哈爾斯、維米爾、揚·利文斯等,而畫史上著名的荷蘭畫派就誕生於這一時期,這是荷蘭藝術史上的黃金時代。

  此時的荷蘭畫家都有很強的民族自豪感,他們的繪畫開始擺脫天主教會和宮廷貴族的束縛,而為新興的資產階級服務。他們不熟悉也不喜歡貴族化的形而上的宏大題材,而更願意畫身邊的生活趣事,善於表現生活的平凡與寧靜,其中約翰內斯·維米爾是最著名的代表。這次維米爾《坐在維金納琴旁的年輕女子》作品的亮相,也是展覽的亮點之一。維米爾一生只活到43歲,在他存世的30餘幅作品中大部分都是風俗畫,由此可見這幅唯一由私人收藏的代表其成熟風格的作品首次來到北京展出的重要意義。維米爾的畫作大多取材於平凡的日常生活,卻展現出抒情詩般的意境。他的畫作被譽為古典的、超越時間限制的、紀念碑式的作品。雖然英年早逝且被湮沒達兩個世紀,但他留下的《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倒牛奶的女僕》等作品已成為今天無法逾越的經典。

  倫勃朗定居阿姆斯特丹後,在他的周圍逐漸形成了由他的弟子們組成的藝術圈。這些弟子們大多有著非凡的藝術天分,繼承和發展了倫勃朗的藝術風格。此次展覽也展出了倫勃朗流派的其他知名藝術家,如卡爾·法布里蒂烏斯、科瓦特·富林克和斐迪南特·波爾的作品。其中,著重展出了荷蘭「精細繪畫」的創作,包括倫勃朗的第一任學生格里特·德奧以及弟子弗蘭斯·范·米里斯和戈特弗里德·沙爾肯的作品。在這些作品中,很明顯能看出荷蘭的藝術家在當時不像其他歐洲中心城市藝術家那樣受到國王或天主教會的庇護,和他們為所有社會階層作畫的特點。當時荷蘭的藝術家們就會經常性地進行觀念與傳統的交流,此次展覽無論從展覽板塊劃分還是作品中,也為大家呈現出了這種場景,觀者能看到他們對於傳統的重視,和對於經典的傳承。

  倫勃朗與中國

  策展人勞拉·耶格爾表示荷蘭共和國與中國的17世紀關係史構成了此次展覽的背景。她說,在17世紀荷蘭藝術家、學者和公民的生活與想像中,中國佔據了顯著的位置。這一時期,荷蘭共和國相較於其他歐洲國家,對中國的文化、哲學和歷史表現出更加濃厚的興趣,這體現在許多「第一」上:1655年,約翰內斯·布勞出版了第一幅詳細的中國地圖;1667年,荷蘭詩人兼劇作家約翰斯特·范登·馮德爾創作了第一部完全將背景設置在中國的歐洲戲劇《崇禎皇帝》,並將中國描述為「高貴的鑽石,閃耀著神聖之光」;1657年,中國哲學家孔子的著作第一次被翻譯成外文——荷蘭文。17世紀初,荷蘭所建立的龐大的全球貿易網路創造了這些「第一」。該公司將中國藝術和文化——特別是中國最有名的瓷器帶回了荷蘭。到1638年,已有300多萬件中國瓷器被運往荷蘭。這種珍貴的工藝品在荷蘭深受藝術家們的喜愛,在荷蘭繪畫中也被視為地位、財富和深諳世事的象徵。倫勃朗也是其中之一,他將瓷器擺放在阿姆斯特丹的工作室,同時工作室里還有一個裝著礦石的中國碗和一個裝滿肖像鑄件的中國籃子。

  事實上,當時很多荷蘭人也收集來自中國的其他物品。如奧蘭治王子的秘書康斯坦丁·惠更斯從荷蘭的貿易使館處收集了一系列描繪中國服裝、城市、寺廟、風景以及船舶的圖畫;倫勃朗在阿姆斯特丹的競爭對手之一、德國畫家兼理論家約阿希姆·馮·桑德拉特也收集了大量中國畫。1678年,倫勃朗的學生塞繆爾·范·霍赫斯特拉滕在著作中評論道,中國人「用有意義的圖畫而非字母著書;目前,在繪畫藝術方面,他們表達自己的方式已經趕上我們了」。他的觀察也反映了他對中國書法和藝術的熟悉程度,並且據記載,在當時的荷蘭學術界,中國書法也是他們經常討論的話題,在一些文字記錄中也展現出了荷蘭藝術家當時對中國和中國文化的開放態度的欽佩之情。

  而在中國,倫勃朗及荷蘭藝術家也深刻地影響著我們的藝術家。比如從1950年代表著中國藝術主流方向的《美術》雜誌創刊大力弘揚現實主義的那一刻開始,倫勃朗就始終佔據著他們的外國美術板塊。可以說,除了「文革」期間停刊的十年外,《美術》雜誌對於倫勃朗的報道就沒有間斷過。作為中國美協的機關刊物,它對於倫勃朗的介紹和報道代表著國家的認可,這不僅與其傑出的繪畫藝術有關,也符合當時的國情。倫勃朗對美麗和真理的洞察和表現力,對現實、人性的思考和批判,在藝術追求上的執著精神都是中國美術界所看重的地方,直至今天也依然值得學習。

  作品之外的啟示

  一個好的展覽不僅可以讓人欣賞到水平精湛的作品,更能引發觀者的情感共鳴與對現實的思考。「萊頓收藏」的創始人托馬斯·卡普蘭說,倫勃朗是全世界的,他屬於我們大家。戈雅、梵高、德拉克洛瓦、畢加索、特納和培根等世界聞名的藝術大師均受到過倫勃朗的啟發。而靈感與啟示,今天仍然存在。

  油畫家靳尚誼回憶第一次出國看歐洲原作,倫勃朗是他的至愛。靳尚誼說:「在荷蘭博物館我看到有很多和倫勃朗風格差不多的畫家,但以前都沒聽說過。他們的風格跟倫勃朗相似,也是透明畫法,但仔細看他們的畫比倫勃朗確實是差一點,也正是這一點差距導致這些畫家從藝術史中消失了。這就是學藝術的殘酷性。我們每個人都不能降低標準,只能力求做到最好,不能湊合。學習時一定要選擇歷史上最好的畫家研究,並且要經常研究那些最好的畫家的最好作品,這點是不能含糊的。做到做不到是另外一回事,但是要求不能降低,心中要知道什麼是最好的。」事實上,這種專註和對自己高要求的精神也體現在維米爾等同時代的其他荷蘭畫家之中,因此,在追求藝術的道路上樹立高要求、追尋經典與傳統中的精華十分必要與重要。

  倫勃朗對藝術和生活的認識和理解指引著他的創作。倫勃朗曾經說「繪畫固然是取決於你所看到的東西,但更取決於你如何看。一個高明的畫家從一家普通的鄉村肉店扶梯里所掛的一頭死公牛身上得到的啟示,要比一個拙劣的畫家從拉斐爾故鄉的村莊里五六所美麗的教堂上所得到的啟示還要多」,這是他在啟發我們用思考的眼光看待事物、發現問題;倫勃朗說「義大利人生活在義大利,他們對義大利的事物具有他們自己的思想感情,我們生活在荷蘭,我們要從我們國家的熟悉事物中獲得靈感,而不是從千里之外去找一些東西」,這是他在告訴我們創作時應該立足於本民族,深入生活,紮根人民,關注與我們息息相關的事物;倫勃朗說「我只畫使我感動的東西,正像希臘人用斧頭砍大理石一樣,正像老斯惠林克人在風琴上奏出的音調一樣」,這是他在強調只有打動自己的作品才可能打動別人,要善於挖掘、表現那些生活中的真、善、美……當你走近他的作品,走近他,你一定還能看到更多。


推薦閱讀:

秘拿翡翠送禮有大學問,80%的人都不懂,趕緊收藏!
賞心悅目--三亞亞龍灣(絕品收藏)
雅安綠擺件收藏:祥龍穿雲海 濃綠吐春意
一命二運三風水,論十二水口吉凶斷法,一對一實例分析,建議收藏
太極拳與脊椎保健的密切關係(收藏)

TAG:收藏 | 畫作 | 倫勃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