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憤怒的沉默】梁彼得被定罪後 梁媽媽說的一句話感動全場

提示:點擊上方"美國中文網"↑訂閱本微信推廣平台

在梁彼得的事件上我們是別無選擇,有時是必須放棄所謂的完全公正,因為事實上完全的公正從來是不存在的。

梁彼得被起訴時,所有的華裔民選官員都沒有發聲支持梁彼得。我們選出的華裔民選官員此時此刻,你們在哪?我們整天說華裔在美地位提高了,真的有提高嗎?

——編者按華裔警員誤殺非裔青年格雷一案昨天終於有了結果,陪審團經過17個小時的商議之後判華裔警員梁彼得過失殺人罪(Manslaughter)成立,瀆職罪(Official Misconduct)成立。由於過失殺人罪成立,針對梁彼得的其他控罪攻擊罪(Assault)、魯莽威脅他人罪(Reckless Endangerment)、刑事疏忽謀殺罪(Criminally Negligent Homicide)自動成立,因此針對梁彼得的五項控罪全部成立!梁彼得被定罪後,梁媽媽賀芳今天首次面對所有媒體以及趕來支持她的民眾。剛開口說自己感覺很委屈,還沒說完,一下就哭了。台下所有來支持梁彼得的人也都立刻給予掌聲,鼓勵梁彼得媽媽。

梁彼得的母親賀芳在今天記者會上表示梁彼得5歲的時候看到她的金項鏈被搶,從此之後立志要當警察。畢業後獲得移民局穩定的工作不要,非要考警校,當警察,立志要幫助紐約市,如今卻被所有人拋棄。梁媽媽說,梁彼得曾和她說,如果那顆子彈不是彈到格雷,而是自己,都好過現在的情況。梁彼得在家用頭撞牆,極度痛苦。再來看下當時宣判的過程,當梁彼得聽到自己所有罪名都成立的時候,立刻抱頭痛哭。

來看看案件剛剛發生後,紐約警局局長布拉頓是怎麼說的:

布拉頓當時明明說的是意外走火(accidental discharge),怎麼梁彼得最後變成殺人兇手了呢?這恐怕是很多人心中的疑問。子彈明明是遭牆壁反彈射中了格雷,怎麼就成了梁彼得殺人呢?如果梁彼得真有心殺格雷,為什麼還要朝牆壁開槍?

雖然在結案陳詞的時候,檢方使用了煽動性的語言,指責梁彼得聽到樓下有響聲,明知那裡有人,還故意扣動扳機導致格雷的死亡;雖然法官也提醒陪審團要根據證據做出判斷,不過陪審團既然已經做出了裁定,我們就相信陪審團認為檢方提供的證據足以證明梁彼得有罪吧。

助理檢察官Joseph Alexis手握梁彼得使用的配槍在做結案陳詞。關於定罪過失殺人,很重要的一個詞語就是Reckless,中文是指魯莽,不計後果的意思。法庭上,法官Danny Chun表示如果要過失殺人罪成立,檢方必須證明被告當時明知道有各種風險因素,卻故意忽略這些因素導致他人死亡。陪審團應該是認為檢方提出的證據可以證明梁彼得的recklessness,才做出的判斷的。根據一位陪審團員史克林(Carlton Screen)回憶,當時他們就梁彼得手指是否放在扳機上有很多爭執,不過「證據顯示他的手指一定是放在扳機上,才能發射出子彈。」9號陪審員說:「我認為他犯了一個錯誤,把手指放在了扳機上。」他同時也表示所有陪審員都知道梁彼得不是故意的,但畢竟有人死亡,造成了嚴重後果。可以看出,陪審團員認為梁彼得把手指放在扳機上,違反了警方規定。明知這樣的風險,還依然去做,造成了格雷的死亡。

受害者格雷的解剖圖,子彈是從胸口上方射入,穿過心臟,最後停在了格雷的肝臟內。該判決出來之後,CNN報道中寫道,"Thehighly unusualconviction of a police officer..."該判決是十分不尋常的(highly unusual)紐約時報寫道:"And the jury』s decision is arare instancein which a police officer was convicted of killing someone in the line of duty."陪審團的決定是罕見的情況(rare instance)NY Daily News標題:" Tragic justice served in manslaughter conviction of NYPD Officer Peter Liang for Akai Gurley"s killing"「悲劇的正義」不過陪審團判決已出,木已成舟,無法改變。我們來看看梁彼得案為什麼這麼受關注,為什麼不少華人都覺得梁彼得成為了這個社會的犧牲品?案發當時,正值全美警民關係極度緊張時期,在密蘇里Ferguson市和紐約史丹頓島兩名白人警官殺死非裔都免於起訴。這時,梁彼得被起訴了。在小戴君我的印象中,這十年都沒有一位警員因為誤殺被定罪,梁彼得明顯成了犧牲品,也就是大家口中說的替罪羔羊(scapegoat)。

從梁彼得手槍中射出的子彈。子彈遭到牆壁摩擦,一面已經變得扁平

布魯克林地方檢察官湯普森,是布魯克林第一位非裔檢察官,他是通過選民投票選上來的,在這件事上如果政治不正確,下一任可能就輪不到他做。

對於警局局長和市長,史丹頓島鎖喉案鬧的沸沸揚揚,這件事上再不政治正確,紐約要是發生暴亂,那他也別再想繼續當市長。如果說警察局局長和市長兩人穿同一條褲子可能有些過份,不過警察局局長也是市長委任的。更過分的則是紐約警察工會PBA,紐約媒體Gothamist就報道,在梁彼得事件上,工會並沒有站在梁彼得背後,並暗示如果梁彼得是白人,情況或許早就不一樣了。直到該報道被刊登之後,警察工會才派出工會代表穿著制服在法庭上站在梁彼得的背後。小戴君我聽到小道消息,當時警察工會勸梁彼得認罪,以緩和緊張的警民關係,這直接或間接的導致了梁彼得換私人律師。

紐約警察工會主席Pat Lynch這次沒有站在梁彼得背後。這樣看來,梁彼得完全就是一個被各方拋棄的人物。成了族裔衝突、警民矛盾、政治博弈的焦點,成了大家口中的替罪羔羊。判決一出來之後,各政客開始發表聲明,小戴君總結了一下就是,感謝陪審團的工作,正義得到了伸張。

梁彼得在聽到宣判後抱頭痛哭然而,對於支持梁彼得的支持者來說,則是有苦說不出。事實就是,所有射殺無辜平民的白人警員都逃脫了法律制裁。然而梁彼得,在美國同樣是少數族裔的華裔警員,則成了階下囚,不禁讓人唏噓。我們在Gothamist也節選了一些評論,看看大家都是怎麼想的

他們不是說了嘛,子彈是擊中牆壁後反彈,這也算故意射擊?警察工會和他的搭檔把他踩在了腳底下。

這件事情在我看來就是紐約警察找個弱勢的人當替罪羊,沒有其他了。我不是說判決是錯的,但是,真的要這樣嗎?根據我這幾年看到聽到的,警方對平民,特別是有色人種的事件中,這起看起來是最具有意外性質的了。紐約警方選擇這位菜鳥警員作為犧牲品是最具有政治意味的了,特別是看到了他的搭檔被給以豁免權可以指證他。這完全就是一場精心安排好的戲碼。再來看看紐約時報的網友怎麼看

我一般不打族裔牌的,但是如果梁是白人,結果可能就不同。祝福所有該案件涉及到的人。

梁彼得是唯一一位並非故意開槍,但他卻是唯一一位被定罪的,警察工會在哪裡?

紐約市害怕像其他州那樣發生非裔暴動,梁彼得不幸成了替罪羔羊。

感覺梁彼得成了過去那些錯誤的犧牲品。

終於有警察因為殺了黑人被定罪,因為這名警察不是白人。(是的,太諷刺了)希望亞裔能出來抗議,但我確定這群「模範少數族裔」會保持沉默,就像過去一樣。

除了梁彼得被定罪的問題,這起案件反映出一個更大的問題,為何兩個菜鳥警察被派去巡邏危險的政府樓?

真正的罪人是紐約市警總局和紐約市房屋局。梁彼得罪不至於過失殺人,最多疏忽致險罪。我們一直在說華裔在美地位提高,是的,在華爾街投行工作,在500強公司身居要職,然而,在這種大是大非的問題上,人家依然拿你開刀。為什麼呢?就是因為沒有政治力量。今天我拿你華裔社區開刀,那又如何?你們華裔不投票,政客為什麼要關心你?華裔不發聲,也不暴亂,政客為什麼要關心你?華裔不參與民權運動,不為弱者拔刀相助,為什麼需要關心你?更讓人不能理解的是,在梁彼得被起訴的時候,華裔市議員陳倩雯第一個站出來聲討梁彼得,要把梁彼得繩之以法。直到昨天梁彼得被定罪,我們的華人政客都不見蹤影。國會議員孟昭文雖然也發表聲明,但並沒有明確立場,只表示這起事件沒有贏家,對兩家都表示悲痛。我們要問,憑著一張華裔面孔來社區籌款的時候,你們容光煥發,如今華人社區需要你們力量的時候,你們都在哪裡?還記得你收下競選經費時的承諾嗎?反觀另外兩位議員,市議員崔馬克(Mark Treyger)以及州眾議員寇頓(William Colton)則一直站在華人這一邊。不但出席今天的記者會,在4月26號,數千華人走過布魯克林大橋聲援梁彼得的時候,他們也在遊行隊伍中。我們整天說華裔在美地位提高了,真的有提高嗎?我們到底應該靠誰提高我們的地位?

今天是梁彼得定罪,明天還會有更多的梁彼得被定罪。華裔在美地位提高不是嘴上說說就能提高,大家要拿出實際行動。小戴君我在採訪的時候就碰到一位從事投行相關工作的人,基本上每天都到法庭上來支持梁彼得。有人覺得他傻,有錢不賺,要花時間來法庭幹嘛?他堅稱自己來不光光是為了梁彼得,更是為了在美華裔的下一代。也有人提出,華裔在看到其他弱勢群體的時候也要拔刀相助,下次華裔遭遇不公的時候,才能獲得其他族裔社區的援助。而我們也看到了在這起事件的背後,有一群華裔面孔的人站在格雷家人的身後,他們就是亞裔反暴力聯盟(caaav),然而他們所抗議的卻是自己的同胞,同樣為黃皮膚的梁彼得。不知道他們的心裡好不好受。

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如需轉載,請通過向本公眾號後台申請並獲得授權。

微信號:美國中文網長按指紋掃描關注「 美國中文網」

點擊左下角查看更多


推薦閱讀:

媽媽,我又饞了,媽媽你能能經常給我做千層牛肉餅吃么?
為寶寶添加輔食 媽媽需遵循8大原則
做個好媽媽
父母的這個行為:會把孩子逼上絕路!爸爸媽媽都應該看看!
孕媽媽生男生女六大異常癥狀

TAG:一句話 | 媽媽 | 憤怒 | 感動 | 沉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