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微山湖(南四湖)的形成

微山湖(南四湖)的形成原因是複雜的。根據地質資料和地貌形態分析,新生代以來,受大地構造控制,魯西地區長期處於強烈下降過程,形成凹陷,成為廣闊的平原,東部毗鄰魯中山丘區,其相接處具有水流滯積形成湖泊的地質條件。從湖區地質構造和沉積物類型分析,南四湖從北至南坐落在新生代後期的第四紀堆積上。但湖的沉積物很少很薄,說明了湖在第四紀堆積上形成的時間並不長。據史書記載:遠在夏商時代留國便設治於微山島西南6公里處今微山湖內,周時為留城邑,秦置留縣。夏代的仍國設治於今南陽湖東岸的仲淺村,周代改為任國,秦廢任國置任城縣。商代的薛國曾設治於今昭陽湖東岸的驩城鎮,周代改稱仲虺城。春秋時期的邿國設治於今魯橋鎮師庄村西約5公里南陽湖內。茅城邑在棗林村西5公里今南陽湖內。秦置湖陵縣,治所在張樓鄉程子廟村東今昭陽湖內,東漢時曾更名湖陸縣。這些都證明今日的南四湖地段,當時不是湖泊沼澤,它的形成主要與黃河的泛濫及老運河的開發密切相關。黃河奪泗是形成微山湖的主要因素。宋元以後,黃河經常在魯西、蘇北泛濫,大量泥沙淤積,逐漸抬高了泗水西岸的地面高程。鑽孔資料表明黃泛淤積厚度:沛縣、郝寨、魚台、金鄉等達7~8.7米,而微山湖僅淤積0~3米。黃河長期奪泗奪淮入海,泗、淮下游淤墊,泄水不暢。黃河侵泗,最早的記載見於《史記·封禪書》。漢文帝十二年(前168年),黃河決酸棗,溢而通泗。之後,漢武帝元光三年(前132年),「河決瓠子,東南注巨野,通於泗淮」。此次決溢,至元封二年(前109年)始塞。黃河流經泗、淮23年。入宋後,黃河決溢次數逐漸頻繁。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東京留守「杜充決黃河,自泗入淮以阻金兵」。決口地點在魚台谷亭北,此後多年,該段泗河一直作為黃河的岔流。黃河長期奪泗淮入海始於金章宗明昌五年(1194年),黃河決陽武固堤,主流由封丘沿汴水至徐州奪泗,直至1855年黃河銅瓦廂決口改道止,長達661年。致使徐州以下泗、淮下遊河床逐漸淤淺,徐州以北原注泗入淮的河流泄水不暢,失去出路,漸漸瀦積在泗水東岸濟寧至徐州間的窪地里,由小而大,逐漸形成湖泊。運河的開發起到了南四湖的造型作用。南北運河的開挖,形成堵截西來黃淤的自然防線。古泗水由兗州西南流,經魯橋、南陽至谷亭東,折而南,過湖陵城西、沛縣城東、留城西,至徐州,折東南流入淮河。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濟州河開成,同時疏浚了濟寧至魯橋間一段洸水,魯橋以下段泗水借用為糧道,成為南北大運河的組成部分。明永樂九年(1411年),重開會通河,魯橋以下段仍借用泗河,直至隆慶元年(1567年)漕運新渠掘成,這157年間,正是黃河決口泛濫頻繁階段,據記載,其間在南四湖西、西南、西北面大的決口就有20多次,其中淤塞南四湖段運道達16次之多。黃河「勢悍而流濁,塞之則複決,浚之則輒淤,事在往代及先朝者姑弗論,即嘉靖間疏築之役屢矣,而卒未有數歲之寧」(漕運新渠碑碑文)。南四湖段的運道(泗河)因黃河的多次淤塞而多次疏挖,為了防止黃河的再次淤積,高培堤岸,作為堵截西來黃淤的防線。而這條防線不時被衝垮,為保漕運,衝垮一次疏浚一次,堤防加高一次,在加高堤防的同時,運道以西廣大地區也相應淤高,不斷增大迎淤面和背淤面的高差。此外,明成化十一年(1475年),還於濟寧西開耐牢坡口引黃濟運,由牛頭河九十八里至塌場口(今南陽湖內可辨河形,群眾稱小黃河),歷時20餘年。引黃入泗濟運,勢必淤高河床,為使漕運暢通,也進行多次疏浚,不斷抬高泗河河床及其堤岸。同時,為防止黃泛淤積運道,明正德五年(1510年),築了自大名三春柳至沛縣飛雲橋大堤三百里;嘉靖八年(1529年)築了單、豐、沛三縣長堤;隆慶六年(1572年)培修了豐沛大黃堤;萬曆元年(1573年)築了沛縣窯子頭至秦溝口(徐州北)大堤70里,並在外築了遙堤,層層堵截黃泛,使黃淤不斷抬高著泗河運道以西廣大地區。由於泗河運道基底及其堤岸的抬高,使原入泗的東部山水河道逐漸失去出路,開始在運河以東片片瀦積,官府有意設水櫃濟運,築堤攔蓄,加速了積水面積的擴大。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黃)河決曹、沛,河盡北徙,橫截逆流,東行逾漕,潰入昭陽湖」(《行水金鑒》)。上下二百餘里運道淤成平陸,「疏與塞具不得施」,迫使明王朝於隆慶元年(1567年)將運道東移,「道南陽,折而南,東至於夏村(夏鎮),又南至於留城」開挖漕運新渠「百四十一里有奇」,並「疏舊渠,起留城迄境山(徐州北)53里」。此時留城以南段運道仍借用泗河,至李家口河成止,歷時25年。25年間,黃河又大決口五次,每次均淤塞運道。留城至徐州段運道又疏浚了多次,不斷加高堤防。由於該段運河的攔截,此時的黃淤尚不能進入微山湖,故至今微山湖基底較低。微山湖微山湖,由微山、赤山、呂孟、武家、黃山諸小湖相匯而成。武家湖在留城南,黃山湖在黃山東,其餘小湖在今微山島附近。這些小湖陸續出現於明弘治至嘉靖年間。初現時各自為湖。萬曆《兗州府志·山水》載:「微山在(滕縣)城南一百里,其下為微山湖,黃溝水入焉,又東南為赤山,其下為赤山湖,又稍南為呂蒙山,其東南為呂孟湖。」朱衡開鑿漕運新渠時,赤山、呂孟諸小湖尚未連成片,西距武家湖甚遠。明隆慶至萬曆十八年(1567~1590年),微山、赤山、呂孟湖連成一片,統稱呂孟湖。萬曆十九年(1591年)河道尚書潘季馴主持開鑿李家口河,「自夏鎮呂公堂(昭陽老壩村)迤西,轉東南,近微山(島),經龍塘至內華閘(徐州張谷山東南),以接新開鎮口河,共一百里」(民國《沛縣誌》)。由此可知,當時這一線尚未成湖,呂孟諸湖與留城一帶的積水尚有一段距離。但不幾年李家口河便「黃水沖射堤岸,胥圮於水」,使呂孟諸湖與留城一帶的積水相匯了。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徐、沛、魚、滕諸郡邑,雨潦大作,泉湖湓溢,汪洋滔天,漕堤凡潰二百餘里,……鄒、滕諸山之水,匯於赤呂諸湖,周回數十里」。尚書舒應龍主持開鑿韓庄支渠,以泄湖中之水。萬曆三十一年(1603年),黃河於單縣、曹縣決口,「灌昭陽湖,入夏鎮,橫衝運道……」次年秋,黃河又在豐縣決口,入昭陽湖,穿李家港口,南出鎮口。經過幾次黃水灌注,赤呂諸湖與西部的武家湖連接起來。清順治中期,呂孟湖和昭陽湖全部銜接起來。康熙《滕縣誌》載:「順治中(1644~1661年),廢鎮口河,專用泇河,微山、呂孟並昭陽等湖即匯而為一,李家口諸河故跡遂沒。」連接成片的赤呂諸湖,北邊與昭陽湖銜接起來,東自韓庄,西至故留城西,南抵茶城,「東西四十里,南北八十里」的微山湖形成了。現今的微山湖周長130公里,湖面積531.17平方公里,湖底最低海拔30米。昭陽湖昭陽湖由昭陽、塔具、孟陽、滿家等7個小湖組成。昭陽湖初現於宋末元初,約完成於清康熙年間。嘉靖《徐州志》載:「昭陽湖在(沛)縣八里」。民國《沛縣誌》引《齊乘》載:「昭陽湖,亦稱山陽湖,俗稱刁陽湖。」(山陽湖,因漢代地屬山陽郡而得名;刁陽湖由刁陽里而得名,刁陽里在沛縣東北,「昭」是「刁」的音轉)。《齊乘》為元代益都人於欽所撰,成書於元至元二十一年至至順四年間(1284~1333年)。據此推斷,昭陽湖的出現時間當早於《齊乘》的成書時間。根據民國《沛縣誌·行政區劃圖》及《中國歷史地圖集》第七冊元代《中書省南部》幅的標繪,當時的昭陽湖面積很小,周圍不過五、七里,位置在今微山縣趙廟鄉駐地趙廟村北邊,聶庄鋪西邊。明代初期發展到「周圍可十餘里,溢水由金溝閘(在今江蘇省沛縣東南金溝村附近)入運」(《山東通志》)。不久,又在昭陽湖東西兩邊各出現一個小昭陽湖。明永樂九年(1411年),工部尚書宋禮重開會通河,把昭陽、安山、南旺、馬場四湖作為水櫃,並在昭陽湖南口建石閘,東西2小湖南口各建板閘(成化時都改為石閘,弘治時重修)。隨著蓄水濟運,昭陽湖的面積逐漸擴大。《明史·河渠·運河上》:「諸泉所匯為湖,其浸十五。……南曰大小昭陽,大湖袤十八里,小湖殺三分之一,周八十餘里。」下游與薛水合,改由金溝口入泗,北屬滕,南屬沛,南距沛縣八里。嘉靖初年,泗水淤墊,官民船隻可假道昭陽湖。不過水位並不穩定,春夏之交,常患淺涸。嘉靖五年(1526年),黃河決溢,越過泗水運道入昭陽湖。從此,黃河決入泗水的次數逐漸頻繁。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七月,黃河大決曹、沛,將谷亭至徐州間200餘里的運道淤為平陸,「散漫湖坡南達徐州,浩淼無際」。明隆慶元年(1567年)工部尚書朱衡主持開挖自南陽經滿口過夏村,至留城的漕運新渠,「此地高,(黃)河水不能及」(漕運新渠碑碑文),由此可知,當時南陽至滿口間(今獨山湖與昭陽湖相接處)和夏村(夏鎮)至留城間(今昭陽湖南部及微山湖北部),尚屬「(黃)河水不能及」的高亢之地。但由於運道東移,南陽至留城段泗河運道廢棄,昭陽湖失去堵截西來黃淤的屏障,黃泛逐步向東擠壓,萬曆二十年至三十年(1592~1602年)間,昭陽湖的南端便與塔具湖(夏鎮西南8公里許)相連,北邊與北距谷亭二十里的孟陽泊相匯了。清康熙年間,昭陽湖南端與微山湖連為一體,向北即將與南陽湖銜接。康熙三十年(1691年),魚台縣知縣馬得禎主持從南陽至店子修築一條大堤,並建長橋,後稱馬公堤,或馬公橋,以防止昭陽湖和南陽湖銜接起來,隔斷南陽與外地的交通。這時,昭陽湖南起沛城東,北至南陽馬公堤,「周回一百八十餘里,界滕、沛、魚台三縣境」。現今的昭陽湖周長121公里,湖面積337.12平方公里,湖底最低海拔31.5米。獨山湖獨山湖初現於元末,首現於獨山腳下,由北、東諸山的泉水彙集而成。初稱獨山湖,因範圍逐漸擴大,近於南陽,又有南陽湖之稱。後來又與陽城湖相會,因而又稱之為陽城湖。明嘉靖年間,才多以獨山湖稱之。陽城湖初現於明朝初年,地點在獨山東南,西距魚台縣治(舊縣治)70里,今滕州市的崗頭、望冢西。初為滕縣城北的三里橋泉、七里溝泉漫流形成的陂澤,為蓄水濟運,明正統二年(1437年),漕運參將湯節在其南岸建積水閘一座,開渠引水由雞鳴台入運河。其後面積逐漸擴大,約在明成化年間(1465~1487年)與獨山湖合而為一,周圍50餘里。嘉靖中周圍擴展到70餘里。明隆慶元年(1567年),漕運新渠鑿成後,把獨山湖隔在新渠東岸,北面鳧山山脈的諸泉水,東面鄒、滕縣的界河、沙河諸水,大都彙集於此,使獨山湖的面積迅速擴大。萬曆年間向南擴展至今留庄鎮南,北羊庄西面。清康熙年間,獨山湖「周回一百九十六里」,北、東兩面緊靠山坡,西、南即漕運新渠,隔渠與昭陽湖相望。清道光年間,「獨山湖在魚台、滕縣境,近日北岸兼入濟寧境。其屬魚台者,隨運河左岸迤而東,成東西斜長,約五十里弱,西、南二面,湖堤長約三十餘里,水口十有八……湖岸自濟寧棗林閘南運河左岸起,折而南,繞兩城山麓,南入魚台境,……又東經寨、染山之南入滕縣境,曲折行六十里弱」。現今的獨山湖周長62公里,湖面積144.61平方公里,湖底最低海拔32米。南陽湖明洪武元年(1368年),徐達北征開塌場口引黃入泗濟運後,黃河屢經牛頭河入泗。黃水、坡水瀦積在今南陽鎮之北,運河之西,逐漸成湖。《兗州府志》載:「南陽湖……自開鑿新河(漕運新渠)始蓄之為水櫃,積瀦不及昭陽什之二、三而灌注過之,則居上游之功矣。」由此可知,在明隆慶元年(1567年)漕運新渠開鑿之前,南陽湖已出現,不過面積很小,不及當時昭陽湖面積的十分之二、三。漕運新渠通航後,原泗河運道的南陽至留城段淤棄,南陽以北原入泗的趙王河、洙水河等河道失去出路,加速了南陽湖面積的擴大。萬曆三十二年,黃河決溢,上灌南陽,下沖李家口,魚台、濟寧間平地成湖。南陽湖的面積擴大數倍。清康熙前期,南陽湖由魚台縣境向北擴展至濟寧境,「周回四十餘里」。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濟寧知州吳檉在運河與牛頭河之間修築一道長一千二百六十丈的橫壩,以阻湖水北泛。乾隆十年(1745年),湖水越過橫壩北漫,淹沒譚村寺、張家堰、棗林等40餘個村莊,即所謂沉糧地。湖水繼續北泛,於乾隆二十年(1755年),又在橫壩北五里築了一條新橫壩,東起棗林閘北運河西岸,西至秦家莊,長約6里。1983年11月,微山縣在地名普查中,於譚村寺(南陽湖內)舊址發現乾隆二十五年立的名傳後世碑(俗稱沉糧碑),碑載:「……如我濟之南鄉,譚村寺等村地方,地勢低洼,接年水淹,自乾隆十年至今未涸,窪地變成滄海,糧田儼若澤國……」並附有沉糧村莊:譚村寺、張家埝、魯橋、棗林、牛頭河等五個地方的四十個村莊。清咸豐五年(1855年),黃河決銅瓦廂,一股由趙王河東注南陽湖,橫壩俱毀,南陽湖向北延至石佛,向西越過牛頭河,面積擴大十餘倍。但水位極不穩定,深時五六尺,淺時二三尺。同治十二年(1873年),黃河大決直隸東明石莊戶,漫牛頭河、南陽湖,順漕運新渠南下,馬公堤、漕運新渠堤等盡沖毀。南陽、獨山、昭陽、微山四湖連成一片。北從石佛,南至韓庄,長120餘公里的南四湖形成。
推薦閱讀:

修行結晶的舍利是怎麼形成的?為何僅佛教有
「永明體」的形成及影響
真相!原來尿液酸鹼性和泌尿繫結石形成有關
黨的歷史是形成和完善群眾路線的歷史
凱恩斯 為什麼這裡不會形成歷史大頂?

TAG:微山湖 | 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