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子范與齊白石的藝術比較
共同點:1.崔子范和齊白石都是農民出身,對農家生活十分熟悉,並保持著深深的眷戀之情。他們都有著田園牧歌式的童年記憶,都保持著普通勞動人民的情感。他們淡化、削弱了文人畫中為文人士大夫所賞識的狹意的書卷氣」,從中注人了勞動大眾的情緒、意趣。他們把農作物、農家果蔬以及家畜、農具等畫進作品裡,並注人濃郁的生活氣息與新時代的精神。正是他們在藝術上的這一共性,標示了其作品與以往文人畫的一個重大區別。2.崔子范和齊白石在表現手法上都不為成法所構,為了表現新的內容和自己獨特的感受,而選擇新的表現方法。他們都不同程度地豐富了筆墨的表現力,並各自創立了自己的繪畫範式。如齊白石對蝦、蟹的表現方法、在大寫意中引人重彩,以及用工筆草蟲與大寫意花卉對比組合的樣式等,都帶有開創的性質。崔子范在對傳統用線的變更,強烈色彩的使用,畫面裝飾性的加強等方面,也頗有自己的建樹。3.他們都有良好的傳統文化基礎。他們繼承了前人的寫意傳統,作品中雖然融人新意,但仍不失鮮明的民族性特徵。他們較好地把握了中華民族審美價值的基本取向,在適度地創新中,作品仍能為大多數人所接受和賞識。
他們藝術的差異,主要表現為以下幾點。1.崔子范的繪畫藝術,沿著拙樸、粗放的方向,又向前發展了一步。或者說,在總體風格上,崔子范的繪畫比齊白石的繪畫更顯拙樸與粗放。這是因為,二者相較,崔子范較少用細線、長線,而習慣將線條粗化、點化,並且,幾乎從不在畫面上出現工細之筆。在崔子范的畫作中,大多數線條與其說是描上去或划上去的,不如說是點上去或寫上去的。畫家把線條歸納為短而粗的點狀「線」,以不同的墨色,仿如油畫筆觸一般按到畫上去的。齊白石的畫作則基本以線為主。如白石老人送給崔子范的《菊花圖》,圖中菊冠和葉脈均以線勾出,全畫如同線的交響曲。白石的另一類作品也用大塊淡墨和色彩,但仍以線貫穿或似《葫蘆》中的莖蔓,或如《萬年青》中的葉脈,或曲或直的線條均在其中佔有主要地位。此外,崔子范從來不像齊白石那樣,把工細和粗放之筆結合,造成粗細對比而相映的意趣。都是以與主體花卉同樣粗壯的用筆表現的。《暮歸》一圖中的烏鴉,也用大寫意方法繪出,乍一看,幾乎與枯樹枝分不清。倘若說齊白石的那類有工細草蟲的花卉作品顯示了粗細對比的趣味,而在崔子范的作品中,則達到了使草蟲與花卉共同統一於寫意的整體的效果。這裡所提到的兩個方面——使線條「點化」與不出現工細之筆,可能是使崔子范的作品比齊白石作品更顯拙樸和粗放的主要原因,當然,是表現形式方面的原因。如果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也可以說,他們作品的風格差異,也反映了南方秀美和北方壯美的地區差異。
2.崔子范的作品具有較強的裝飾性。在一部分作品中,這種裝飾性體現得相當明顯。如《玉蘭》中的玉蘭花、《艱苦歲月憶往昔》中的高粱,都平行地並排著,《惟有葵花向日傾》中的花冠與花葉都呈相近斜向的平行線,《金魚滿塘》中的水草畫成大小相近的星狀,金魚的圓形魚眼和魚的相同造型構成裝飾性。在另一類作品中,裝飾性沒有這樣明顯,如《小園秋色》、《扁豆》中的豆莢和豆葉,以形體和色彩的重複,造成裝飾趣味。《雙鶴圖》中的水草,《荷花》中的荷莖、葉脈,《魚鷹》中的魚鷹的姿態和排列,都以相近的用筆或同一形體的重複造成一種整齊感,從而達到一種特有的和諧效果。凡此種種,本來是為一般筆墨所忌,忌其板滯和工匠氣,然而,在崔子范的作品中,卻造成一種裝飾意味,形成獨特藝術風格的要素之一。從某種意義上說,這與西方抽象繪畫中冷抽象的形式構成是相通的。實際上,中國傳統繪畫中已經包含著這一因素了。遠的不說,明末陳老蓮的人物畫,清四王、四僧的山水畫,就帶有裝飾性。崔子范的花鳥畫則把這一傳統作了發揚。把崔子范和齊白石的藝術加以比較,便可看出這樣一種相對的差別:齊白石更多地通過畫面上的對比關係造成豐富的變化,崔子范則更多地以形式的相互照應關係達到均衡的和諧。在作不絕對理解的前提下,如果說前者的作品傾向於表現主義的熱抽象,那麼後者的作品則傾向於構成主義的冷抽象。
3.和齊白石作品比較,崔子范的作品更具有現代氣息。這種所謂現代氣息除了在內容上更有新意以外,還由比較新的表現手法所構成。相對而言,崔子范運用筆墨時不像齊白石那麼「嚴格」,那麼比較講究使用「古已有之」的筆墨,而是更加不拘成法,採用多種形式,豐富了筆墨的表現力。不僅把點、皴、染、干、濕等諸多手法隨意揉合,而且,還將多層紙疊起作畫,取滲印在下層紙上的效果,這些筆墨則沒有明確的邊緣界限,淋漓漫遊,意味別出。《雪意》中的遠景梅花,就是這樣畫出的。崔子范習慣使用鮮艷的色彩作畫,造成強烈的畫面效果。一些作品中將純色與重墨並用(特別是紅、黑的對比),形成十分熱烈而潑辣的色調。齊白石的作品中有時也使用純色,但色在畫中不佔主導地位,大多數作品都以墨為主。在構圖上,崔子范不像齊白石那樣,多取條幅式構圖,而是採用方形,以及或橫或堅的長方形構圖。並且,崔子范的構圖都比較飽滿、充實,常常造成「僅取其一隅」之感,不像齊白石的作品那樣,在畫面上留下更多的空白。在這些方面,似乎與西方繪畫有某種相通之處。在和白石作品的比較中,不難發現,崔子范的作品從西方現代藝術中吸收了營養。他將其融人自己的藝術中,既能為大多數中國讀者所接受,又形成與時代吻和的現代感。
通過與齊白石作品比較,崔子范的藝術特徵至少可以歸納為這樣三個主要方面:一、崔子范把大寫意花鳥向質樸、粗放的方向推進了一大步,形成拙、簡、厚的鮮明的個人風格。二、作為畫家個人的繪畫樣式,崔子范作品具有較強的裝飾性特點,它實質上是對國畫中的構成因素的強化。三、崔子范在傳統的中國畫中適度地融人現代審美趣味,相應地突破或強化中國畫中某些傳統的規範。這既是對外國藝術的借鑒,也是對當代審美理想的建樹。
評論這張
轉發至微博
轉發至微博
0人| 分享到:閱讀(130)| 評論(0)| 引用 (0) |舉報
推薦閱讀:
※陳衡恪《煮茶圖》(齊白石題跋 香港蘇富比2016春拍)
※山水天趣 齊白石國畫
※齊白石篆刻精選
※【國畫研究】:齊白石88歲畫的蟬欣賞
※齊白石山水十二屏(煙深帆影亂, 潮長海山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