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極其尷尬的處境 長期過度扭曲很危險
高層的軍事交流不僅僅是兩軍關係的一個客觀體現,也是兩國關係的一個客觀體現。中美之間雖然高層往來日益頻繁,但兩國關係至今沒有一個清晰的定位。美國一直在搖擺,這一點,從佐利克「利益攸關方」的提法上完全可以得到佐證。最近還冒出「戰略再保證」這樣一個提法。其實質,都是美國在對華定位上不明確的體現。
在這樣一種複雜的雙邊關係下,雙方的敵意都是客觀的。這一點,體現在軍事領域尤其嚴重。國際政治,誰也說不清明天會怎麼樣,何況如中美之間對雙邊關係沒有一個明確的定位。政策總是具有模糊和搖擺的特徵。模糊的政策根本無法掩蓋雙方若有若無的敵意。
即便從美國的角度來說,軍事互信也是一個非常困難的事情。中國是美國的潛在挑戰者,這種挑戰首先在政治和經濟領域發生了。那麼,中國進一步加強軍力,事實上也在挑戰美國的全球地位。換一種說法,無論是否具備道德上的正當性,中國的崛起事實上影響到了美國的利益。而美國又不可能依據中國的說法來判斷中國的未來走向。因此,作為強勢方,美國必然在軍事上做好應對中國崛起的準備。
換成中國的角度,一個對中國進行軍事上圍堵的美國,更沒法建立真正的互信。互信本身是基於相對穩定的動態平衡而建立的。中國力量的整體趨勢是外張的。在這樣一個歷史時期,用一個相對穩定的動態平衡來束縛住自己的手腳,無異於猛磕慢性毒藥。看似獲得了穩定,實際上卻丟掉了未來的發展空間。
美國很注重實力。中國的潛力,美國並不覺得能夠成為談判的資本。雙方最大的差異正在於此。美國認為自己擁有了實力優勢,中國則無疑覺得具有潛力優勢。在不同要素重要性方面,雙方的看法肯定無法走到一起來。
這裡,又得提到雙邊交流不如美蘇冷戰期間的說法。美蘇冷戰,既然能夠用冷戰兩個字來形容那麼一個歷史階段,那麼至少說明雙方的關係是相對穩定的。不似中美之間,競爭對手、利益攸關方等等說法層出不窮,其間的混亂是不言自明。
縱向地來看,中國的軍事力量發展確實很快。可是實際上,短板問題卻越來越嚴重。國力增長的速度很快。中國軍力也隨之快速增長,有效的輻射範圍卻沒有明顯的增長。缺乏有效的戰略空間,與美國的利益重疊區域卻越來越大,只會進一步加強中國的不安全感。
日益強大的中國軍力,也被壓縮在一個狹小的範圍內。無論中國的意志如何,力量本身就必然訴求外張。這一特性決定了美國受到的衝擊會越來越大。美國與中國的戰略線確實過於靠近中國。雖然中國的軍力與美國差距很大,但是美國感覺到的壓力已經很大了。這一點,從美國軍事力量大範圍地向亞太地區調動可以看出來。
這樣一條環繞中國緊繃繃的戰略線,無論如何也無法讓中美實現互信。這條線如果不發生決定性的改變,就會吸引中國和美國越來越多的力量集結。最後,誰也無法後退一步的局面只會導致雙方都面臨騎虎難下的尷尬。換句話說,美國吃下去的,你讓他吐出來很困難。可是什麼都不讓中國吃,中國又能忍得了嗎?
中美在中國海上經濟專屬區範圍內的衝突,只是一個開始和縮影。無怪乎美軍高官強調仍然會繼續在中國經濟專屬區海域的作業。在他們眼裡,阻止中國真正崛起的最後機會就在軍事領域了。
尷尬的現狀,是中國這些年來集中力量發展經濟所付出的必然代價。衝突並不是真正消失了。只是在靠近中國的戰略線上,各方把衝突力量給蓄積起來了。現在放眼中國的各個邊境方向,大量存在嚴重的衝突隱患。至於歷史選擇的對錯,已然是無法評說。可是有一點可以肯定,就是這種選擇應該有一個限度。矛盾不能無限積累,否則無論是爆發還是化解,其代價都可能是中國所無法承受的。
美國是不會主動後退的。中國的軍事力量應該更多地嘗試去挑戰美國的戰略封鎖,為未來突破這條戰略線減壓。畢竟,中美矛盾,早已經不是單純靠避讓就能解決的。其間所代表的利益之龐大,對於中國和美國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
類似無暇號的事件的強度還不夠,事發的海域還過於保守。時間對於中國來說不多了。難道,中國的航母以後只能在自己的近海游弋?如果把沖向遠洋的希望僅僅寄託於航母的身上,那也落了下乘。中國的軍事力量,不能受到武器的指導,而應該受到國家戰略的指導。利益到哪兒,軍事力量就走到哪裡並不是一句口號。戰略上首先有了需求,才能調動各種資源最快時間打造適宜的軍事力量。閉門造車地打造軍事力量,並依據軍事力量來確定軍事戰略,與國家戰略不匹配就是必然後果了。政治是目的,戰爭是手段,軍事力量需要服務於大戰略而不是反過來指導大戰略。
中國的戰略機遇期還很長。如果說要等戰略機遇期完了才去實現軍事突破,怕是只能迎接一場大規模戰爭了。長期過度的扭曲,絕對不會有好結果!(
推薦閱讀:
※王敏:試論「文革」時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誤入歧途的歷史
※中國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前景光明
※中國這位老人自稱活了256歲,是真的嗎?
※吳澤勇 | 中國法上的民事訴訟證明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