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付肝病,內科專家妙手起沉痾!

小編導讀

我們都知道,一個將軍不怒自威,但卻少有人知道人體也有個不怒自威的臟腑,它被譽為「將軍之官」,主管著一身的防禦與情緒調控。然而,現實生活中,經常會天空飄來五個字兒——一天竟是事。倘有頂不住壓力的時候,往往也會怒髮衝冠。這樣真的好嗎?這樣其實容易傷肝。肝若病了,該如何是好?且看內科專家妙手起沉痾!

陳老對肝炎的治療,在急性期以茵陳蒿湯為主,亦可用舒肝和絡加清熱解毒藥。急性或遷延性肝炎,凡有消化障礙,都用舒肝和絡飲加減。慢性肝炎時間尚短,消化障礙在一般程度的,仍用舒肝和絡飲。正氣不足,消化障礙明顯或見機能低下之象,則用柴牡附龍煎。

清肝療法之茵陳蒿湯及清熱解毒利膽退黃諸法,為醫家所共知,茲不多所引證。保肝療法之育陰助陽醒脾悅胃,一則為常法,最為病家醫家所樂用,二則滋陰助陽之葯,藥力發揮較緩,有時爐火雖熄,餘燼未盡,偶有感染,多有複發再燃之虞,故不可不防。因而陳老僅在使用舒肝和絡之時,酌增一般溫養滋澤之品,亦能收到標本兼顧之利,故本文不作詳述,現謹將先生兩個經驗方的組成及隨症加減分述如下。

1.舒肝和絡飲

柴胡9~12克,生牡蠣(先煎)30~40克,香附9克,烏葯9克鬱金9克,石菖蒲9克,蒼朮9克,厚朴9克,夜交藤15克,合歡皮24克。

治療作用:舒肝和絡。適用於氣機不暢、血行不利、消化障礙、濕熱郁滯。

方解:柴胡疏肝解郁、和解表裡、祛瘀泄熱,牡蠣化痰軟堅、清熱除濕。二葯同用,升中有降,既有疏肝解郁、化瘀解凝、軟堅利水作用,又有泄濁排毒、推陳致新作用,為本方主葯。香附、烏葯調氣活血、疏肝和胃、順氣消痞。鬱金、石菖蒲活血解凝、利膽泄熱、調暢氣機。蒼朮、厚朴溫中燥濕、寬胸利膈、散滿行滯。夜交藤、合歡皮和血安神,兼可解毒止痛。本方旨在疏肝,法在通利,凡是氣機不暢、血行不利、消化障礙的肝炎病人,都有廣泛的應用價值。

2.柴牡附龍煎

柴胡9克,生牡蠣(先煎)30~40克,制附子6~9克,龍膽草6~9克,石決明30克,白蒺藜9克,青葙子9克,女貞子9克當歸9克,赤芍9克,牡丹皮9克,桃仁9克,鬱金9克,白朮9克,甘草6克,生薑6克。

治療作用:振奮氣血、強肝逐邪。適用於慢性肝炎肝功代償不濟,納欲獃滯甚或消失,精神困頓,虛火內燔,邪毒伏匿,補之則困頓更甚,納欲益呆,清之則氣怯神萎。

方解:柴胡、牡蠣同用,對內宣暢氣血,對外抗邪解毒。制附子、龍膽草同用,溫通清瀉,各得其宜,既能強肝扶陽,又能瀉肝健胃、清熱消炎。此四味為本方之核心。肝開竅於目,凡明目之葯,多能益肝,如石決明、白蒺藜平肝息風、疏肝祛障。此外,青葙子、女貞子、當歸養血柔肝,赤芍、牡丹皮、桃仁、鬱金調肝化瘀,白朮(或用蒼朮)、甘草、生薑健脾開胃。

隨症加減:

(1)潮熱:加銀柴胡、白薇,有汗用地骨皮,無汗用牡丹皮。

(2)食欲不振:有內熱者用苦味健胃藥,如小量龍膽草、黃連、大黃等;無內熱者用辛味健胃藥,如生薑、川椒等;濕熱內壅者用芳香健胃藥,如陳皮、豆蔻、藿香、佩蘭等;無積滯者加大腹皮、炒雞內金;有積滯者加焦山楂、炒麥芽等。

(3)噁心嘔吐:寒加陳皮、姜半夏;熱加陳皮、竹茹,或加左金丸。如見關格頑嘔、滴水難下者,以玉樞丹碾末舐服之。

(4)肝區疼痛:急性肝充血則見灼痛,多拒按;慢性肝淤血則隱痛,痛少脹多,不拒按;肝凝瘀者則偶有刺痛,疲憊則發,喜撫摩;肝硬化程度越深,肝區疼痛反漸消失,該痛而不痛,病益深矣。一般疼痛可加延胡索、川楝子;如脹痛加薑黃、枳殼;灼痛加白薇、赤芍、甘草;刺痛加桃仁、紅花、地龍、三棱、莪術;痛甚不已者加制川烏、生甘草。

(5)凝瘀:加蒲黃、五靈脂。

(6)肝大:加當歸、青皮。肝充血者以清利為主,肝淤血者以溫通為主。

(7)脾大:加水紅花子、炙鱉甲、土鱉蟲、炮山甲。且柴胡、牡蠣須加大量用之。脾亢而出現動輒牙齦出血、皮下紫癜者,加補骨脂、骨碎補、女貞子、旱蓮草或連翹、白薇以清之。

(8)泄瀉:無滯者加葛根、防風、白朮、茯苓;有滯者加炒神曲、焦山楂。屬寒加炮姜;屬熱加黃連。

(9)便閉:虛閉加首烏、肉蓯蓉;實閉加大黃、桃仁。

(10)積水:加水紅花子、澤蘭、黑牽牛、陳葫蘆。

(11)黃疸:加茵陳、山梔。陽黃加黃柏、黃芩、連翹;陰黃加附子、桂枝、乾薑。

(12)腹脹痛:向周圍放散者為氣滯,加大腹皮、青皮;刺痛有定處者為血瘀,加桃仁、赤芍、丹參。

(13)體虛:氣虛,可酌加黃芪、太子參、党參、白朮、茯苓;血虛可酌加首烏、巴戟天、地黃,補血而伍壯陽葯,意在陰陽和調,這也是陳老的經驗特色;陽虛可酌加附子、桂枝、生薑、大棗;陰虛可酌加沙參、麥冬、石斛、知母。

(14)神誌異常:興奮型可酌加磁石、龍骨、甘草、淮小麥、酸棗仁、遠志;憂鬱型可酌加益智仁、川芎、合歡皮、夜交藤。

以上加減,二方咸宜。方中藥味原有者,可視情況不加或酌加重用量。

陳老在以上治法的基礎上,當遇上慢性肝炎伴有早期肝硬化者,不管有無腹水,常加服施今墨大夫的肝硬化丸,效果頗佳,亦一併抄錄於下:

肝硬化丸

柴胡45克,枳實60克,鬱金30克,青皮15克,陳皮15克,當歸30克,白芍60克,川芎30克,牡丹皮30克,桃仁30克,白人蔘30克,白朮60克,茯苓60克,甘草30克,砂仁15克,蒼朮30克,厚朴30克,法半夏30克,烏葯30克,黑牽牛30克,地龍30克,上肉桂15克,川楝子30克,血竭30克,琥珀30克。

上藥共研為末,水泛為丸,如綠豆大,每次服6~9克,每日2~3次,開水吞服。

3.治肝藥物舉略

上面所介紹的經驗方及隨症加減藥物,是陳老的經驗及慣用藥物。然具有清肝、疏肝、保肝作用的藥物遠不止此,故陳老將眾多的藥物進行分析篩選,作了一些歸納分類,亦略舉於下,以供參考。

(1)具有清肝作用的藥物:敗醬草,茵陳,連翹,金錢草,板藍根,山豆根,田基黃,垂盆草,鐵扁擔,白毛夏枯草,平地木,白花蛇舌草,虎杖。

清熱解毒的中草藥很多,前人常用之金銀花、龍膽草、黃芩、黃連、黃柏等,均為今人應用於肝炎方面。此外有利膽作用之金錢草、山梔、小薊、薑黃等,亦應用於肝炎。至於為民間所慣用的中草藥更不勝枚舉,茲不贅。

(2)具有疏肝意義的藥物:柴胡,丹參,片薑黃,鬱金,五味子,澤瀉,白芍,厚朴,海藻,昆布,莪術,桃仁,鱉甲,穿山甲,夏枯草。

如前所述,疏肝葯中應包括調氣活血、化瘀解凝、通絡利水等祛障之品,故臨床常用藥中如木香、香附、烏葯、陳皮、當歸、川芎、紅花、延胡索、川楝子、大腹皮、車前草、木通、白茅根、大黃、土鱉蟲、合歡皮、三七、蒲黃、三棱、大戟、甘草等均可適當選用。

(3)具有保肝意義的藥物:蜂乳,靈芝,何首烏,枸杞子,黃芪,太子參,党參,黃精,白朮,甘草,北沙參。

中藥具有保肝(包括上文所說之醒脾悅胃)作用的藥物很多,連同以上清肝、疏肝類葯,均可根據各家日常慣用而臨床驗之有效者斟酌損益,不必膠柱鼓瑟也。

以上所介紹的,是陳老積多年的臨床經驗用以治療肝病的方法,意在試圖將紛雜的肝病之各種病理變化及癥狀表現,歸納於一種較為簡便的方法之下。當然,此僅一家之言,且肝病之患者老少稟賦、地土方宜均有不同,要以幾個經驗方一成不變地應付千變萬化的病情,自然難以完全勝任。所以先生又根據不同的症情,提供了他隨症加減的經驗,以及一些具有清肝、疏肝、保肝作用的藥物,以供斟酌。茲錄其臨證驗案於後,冀能為諸同道臨證時提供參考、借鑒。


推薦閱讀:

記者胡健:西千年貴族女屍腹藏胎兒 專家提取出DNA研究
孩子一哭,家長就哄,專家提醒這種做法反而害了孩子
《生死與輪迴》 第3集 | 專家稱人的意識和大腦無關
專家教您——自我判斷血氣是否充足?
專家首次公開:咽炎危害大不可怕,咽炎只怕「它」

TAG:專家 | 肝病 | 對付 | 內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