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IP話劇改編盛行,IP成話劇破局密鑰?

昨天,脫胎於人氣小說、大熱電影《失戀三十三天》的同名話劇作品在北京天橋藝術中心上演,這部根據大IP打造的小劇場戲劇通過膾炙人口的劇情安排、深入人心的經典對白,意在於「雙11」之夜為京城觀眾帶來一場暖心回味之旅。

實際上,《失戀三十三天》的戲劇回歸只是拉開了IP改編話劇序幕,在未來的兩個月中,京城共有6部依照電影、動漫、網遊、小說甚至繪本改編的話劇作品將被搬上戲劇舞台。究竟大IP開發有何獨特魅力,讓眾多劇團趨之若鶩?而其本身又能否開創話劇演出的全新模式?

改編話劇市場火熱

票房電影《失戀三十三天》小劇場版將應景上演,但這並非此部作品「首登」戲劇舞台。早在2012年末,話劇版《失戀三十三天》就曾借電影熱潮創下上海市長達三周的演出紀錄,甚至有外地觀眾特意「打飛的」到場觀看。至此以後,這部戲劇火熱勢頭只增不減,並於2013年作為北京喜劇藝術節推薦作品「入駐」京城。此番「回爐」,全新導演帶領全新團隊,在原著基礎上對作品結構做出調整,採用三段完整穿越情節代替耳熟能詳的戲劇段落,使觀眾在體味原片的同時還能抱有新鮮之感。

自2012年9月孟京輝改編余華代表作《活著》亮相國家大劇院後,大IP概念被引入話劇市場,為戲劇創作注入一脈新鮮血液。


2013年1月,著名導演郭寶昌從熒屏走向舞台,將其「名片」作品《大宅門》縮減為3小時話劇,受到眾多電視劇「死忠粉」熱捧。同年9月,改編自作家畢飛宇同名小說的話劇《推拿》也在觀眾的叫好聲中落下帷幕。這些已獲一定觀劇基礎的文學和影視作品,於話劇舞台上再度煥發新姿。

我們發現,在今年4月道略網發布的21台入圍2015年大劇場話劇票房排行榜單作品中,共有5部由強IP改編,其中飽受粉絲喜愛的《盜墓筆記》、《仙劍奇俠傳》等話劇還將於未來兩個月再次席捲而來。除人氣作品的再度上演,春節前北京話劇市場大IP改編「風雲再起」,其中不乏新潮的2.5次元劇《NARUTO火影忍者》、溫情的育兒繪本故事劇《我想要愛》、個性的明星電影音樂劇《不能說的秘密》等。

在IP改編話劇大行其道的同時,其自身也愈發趨於多樣化發展,既有影視作品、小說等傳統形式,也出現了以《網球王子》為例的動漫類、以《滾蛋吧!腫瘤君》為例的繪本類、以《古劍奇譚》為例的遊戲類、以《梔子花開Neverland》為例的流行歌曲改編戲劇作品,強IP「涉足」話劇市場可謂呈現百家爭鳴之勢。

IP打造隱患猶存

儘管IP改編話劇以不拘一格的形式、喜聞樂見的內容深受市場喜愛,但在繁華背後,其自身也隱現諸多問題。以在戲劇圈造成轟動的「現象級」作品《盜墓筆記》為例,這部話劇源於南派三叔的同名網路小說,並在近年多次被改編為電影、戲劇、網劇等,均收穫不俗票房。但早在2013年話劇《盜墓Ⅰ》首演時,沒人能想到這部戲會在全國15個城市巡演77場,最終創造2000多萬元票房,而這一切都要歸功於粉絲的力量。據了解,每當劇中主角「小哥」登場時,幾乎劇場內的所有女觀眾都會以高分貝嗨音尖叫10秒,更有熱情粉絲追隨劇組在全國各地觀看了50多場演出,完全開啟「迷妹」模式。在此行情下,《盜墓筆記Ⅱ》順勢推出,這部耗資近千萬元的話劇讓演藝市場認識了一種新興模式——粉絲戲劇。

IP的核心在於受眾的情感價值

「我認為這部戲之所以在市場上這麼成功,是因為我們做了一出符合粉絲期望的《盜墓筆記》。」導演劉方祺曾表示。的確,從本質上講,《盜墓筆記》更像一次真人與多媒體結合的現場秀。通過「神還原」的選角與逼真再現的小說場景,喚起「盜迷」內心的情感共鳴,使真「盜迷」心滿意足而普通觀眾無動於衷。出品人孫徐春也坦言,正是看中南派三叔和《盜墓筆記》背後的商業價值,才拍板投資了這個項目。

但這種單純將商業與藝術混為一談的形式也引發了眾多從業人的反思,有業內人士提出:「現在很多IP戲劇純粹以市場為主導,以粉絲經濟為導向,出現了『忽視所有因素只考慮IP的傾向』,而藝術創作有其自身規律,不應被資本市場所掣肘,若做IP改編只求逐利,那麼與創作就是錯位的。」

除此之外,在當今話劇市場中,也並非所有「績優股」IP都能「橫掃」戲劇舞台,譬如曾爆火熒屏的後宮劇《甄嬛傳》。其電視劇版人物眾多,支脈龐雜,但舞台容量較為有限,因此改編過程難以抓住其中精髓,再加上電視觀眾與話劇戲迷相去甚遠,有些改編他們無法苟同,諸多因素不可避免地造成了該劇的票房慘淡。由此可見,僅僅選擇了大熱IP仍不能穩享較高收益,改編是否得當才是一部IP話劇的「重中之重」。

而IP的盛行也從側面預示著原創劇本的匱乏現狀,投資商沒有耐心挖掘和培育優秀創作的意識,只希望立竿見影地看到最大與最快的利益收入。與此同時,話劇創作的低回報也是造成「劇本荒」的主要原因之一。北京商報記者通過調查發現,早在2013年,就有從業人算過這樣一筆賬,當時曾參與編排歷史電影《赤壁》、言情電視劇《傾城之戀》的知名編劇鄒靜之,創作一個話劇的本子最多也就十多萬元稿酬,但他的電視劇劇本酬勞卻高達20萬元/集。而在時間上,一部話劇劇本通常比許多電視劇劇本更耗精力。「這筆賬誰都會算,好編劇當然都會選擇去寫影視劇。」從業者表示。

未來發展內容為王

提到現階段IP改編話劇發展情況,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副院長陳少峰表示:「當前這一領域仍處於探索階段,但隨著不斷積累,特別是一些優秀內容的出現,未來還會有一定的發展空間。」與此同時,針對IP改編話劇重商業而輕藝術的問題,陳少峰認為:「IP改編最好形成一種合作關係的引導,或是成立專攻文化產業多元化開發的公司,在保證文學性的基礎上適量加入商業元素。」

「我們現在所講的IP是一個產業鏈的源頭,近期文藝界提倡的『泛娛樂』說法就是在催生這類文化產業鏈。任意一種IP都能通過不同角度進行產業延伸,形成『IP的輪轉孵化』,簡而言之就是通過同一版權分別打造不同的文藝形式。而其中的每一次『轉化』過程都將呈現兩種結果:

一、在消費群統一的情況下,增強觀眾對IP的體驗與印象。

二、拓展消費群體,通過IP的改編,擴大消費規模。

今後IP改編將轉化成一種多向的輪轉系統,實現各領域的交匯貫通。在當今以互聯網為重、打通線上線下交互的社會大環境下,這種IP孵化將引領未來一大趨勢。」對於IP改編能否開啟話劇演出新模式,陳少峰講道。

針對如今IP話劇作品呈現良莠不齊現況,陳少峰表示可以借鑒百老匯經驗。因為從國外文藝作品來看,對IP打造早有涉獵,各類改編的演出形態也已初具規模,在沿襲經典的同時能夠帶來全新活力。而提到粉絲戲劇「主宰」IP改編市場時,陳少峰說:「從話劇整體來講,這不是一件壞事。因為通常來看,一部新編話劇很難打出品牌,因此以粉絲為基礎提升IP價值是提高知名度的不二之選,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會有一定分量。但這樣的做法並非長久之計,畢竟單憑粉絲之力無法撼動整個話劇市場,內容為王仍是話劇發展的核心。」

曾有業內人士指出:一部作品的改編能否成功,首先需要這種新形式提供比原作更為深入的人文思考,尤其是將大眾化的電視劇改編為話劇,則至少要保持原作品質的精華;其次,要體現出話劇藝術的獨特美感,而不是將原IP內容簡單移植,從影視到話劇應是一種藝術形態的轉變和升華。總而言之,IP改編若想不「挨批」,僅靠迷弟迷妹的應援加持、投資出品的商業策略難以實現,若想健康、合理髮展,還需各位話劇從業人盡心反思與創作。

— END —


微可視營銷

微信ID:boyee_culture

WECAST

(搏奕文化)


推薦閱讀:

山寨盛行的中國紅糖市場,這位湖北姑娘的破局3招有用嗎?
破局-大國的博弈(完整版)之第五章?三個層次(2)
從等客到領客,傳統零售O2O破局現新模式
聯盟禁止代購推廣,CMS網站被屏蔽,如何破局?
 南海的地理宿命與破局

TAG:話劇 | 改編 | 破局 | 密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