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投資思考:錢不入急門

最近兄弟們給網上流傳的一個投資數據引起了深思:假如你有100萬,投資成績第一年賺40%,第二年虧20%,第三年賺40%,第四年虧20%,第五年賺40%,第六年虧20%。最後資產計算下來便是140.5萬元,六年年化收益率僅為5.83%,甚至低於五年期憑證式國債票面利率和許多債券。其結論為:由此可見,如果不能控制好回撤,即使某年賺了很多錢,最後的收益率仍然很平庸,所以需要構築股市中的防禦體系。這個例子相當好、刺激了許多追求高收益卻忽略高風險的投資朋友。下面我們來擴展下。。。再給一組投資數據:第一年增長賺20%,第二年小虧5%,第三年再賺20%,第四年虧5%,第五年賺20%,第六年再小虧5%的投資業績。這組數據沒有任何亮點,增長20%的業績也更接地氣一點,這目標要達成也更加合理些。哪么最後取得的收益會怎樣呢?憑直覺再來比較下與前面有大增40%的哪一組數據、誰會勝出?我曾經讓幾個年輕朋友來直覺地說出結果而不是計算。他們都感覺只增長20%收益的數據會比前面所說的增長40%的情況要賺的小。其實這最後的資產將增長為148萬多元,比有增長40%、卻跌20%的哪一種模式要賺錢多些。這是因為這種模式賺錢20%雖小於前一種40%,但下跌相對更小!其實一個年增長6%的債券產品,連續六年增長後也高於三年增長了40%卻三年跌20%的第一種例子、六年年化收益率僅為5.83%的收益,這說明正向持續增長是多麼重要,而虧損的負向複利損害是多麼的傷害巨大。再來看看股神的例子:我們統計看到巴老似乎年增長50%以上的年份只有唯一一次、沒有翻倍過,但幾十年卻年年增長。下跌的才寥寥幾次。這便成就了世界股神。有了這個認識,有朋友的策略便調整為,不但進攻要銳利、防守也將更為重要。於是、在股票上漲一段時間,尤其有了大幅度上漲與暴漲,有漲停更好、便會賣出。目的便是防止回撤。這便是無怪呼很多人拿不住股票,都是想將上漲的勝利果實保住而避開掉下跌部分。想法雖好、但實用中這是否學偏用偏了呢?防回撤是用賣出鎖定來實現的嗎?這卻與股票絕大部分時間是調整甚至下跌,上漲只是很小一段時間的統計相衝突的,錯過這極短暫的上漲時間階段、收益便相差巨大。賣出與持有、這其中的平衡、是很難把握的。因目前已經進入到很多個股主升和瘋狂加速上漲階段、而一旦賣出提前轉換至潛伏品種便需考驗最難以決策的時點選擇問題。轉換太早、提前賣出的品種會錯失主升浪和加速期,而進入潛伏的卻可能會繼續躺在地板下難以轉為升勢、也許還有二面挨耳光、進入的股票繼續下跌的極端情況出現。如不轉換,又可能眼睜睜地看到因下跌而導致到手的利潤化為烏有,心疼之餘,也會深深自責,怪自己太貪婪、不及時鎖定兌現。市場之所以難做,便是左也不是、右也不是。 這除了要提高估值能力、準確把握機會外、其實還需調整心態。知道有些事情是不可避免的,不可強求。理解波動也是正常的投資過程,想吃盡利潤便需忍受回調! 否則便需放棄最後的上漲階段、提前撤出而不取最後的利潤、防止雙殺大跌而犧牲最後一段利潤。魚與熊掌不可兼得也。追求的便是安全與穩定的向上增長!這種收益上的複利、其實對於股票品種的選擇也是一樣的有指導意義。有的股票漲的快、跌的也快。有的股票漲的雖然慢、但一步一台階,漲上來後跌下去卻也不容易了,漲上來的、便是到手的。熱點與概念股票、因估值的大變動導致大漲大跌,波動便大。依靠業績穩定增長變化的股票、上漲便相對穩定。對於追求超高收益的投資者,總想著大漲是自己的、大跌便是別人的,這當然選擇哪一種波動大的股票。而對於我這種往往大跌買單、大漲無緣的笨鳥,其實還是選擇慢慢上台階的股票也許更加合適。所以,選擇什麼樣的股票、也得適合自己,否則畫虎不成反類犬。因此、熱門的、上漲後的股票如網宿科技、去年十倍後今年橫盤已經相當不錯,萬一殺跌、受傷一定不輕。還有像前期三泰電子、富瑞特裝、漲了七倍、八倍的,再追進去,便也許不如找一個低位的潛伏了。總之、以長年穩定增長、取得複利為中心思想、來指導自己的長期行為,賺錢不急,也許才是適合大多數人的方式,而哪一些上漲我在,下跌我已跑的天才,在如今中小板牛市中,如魚得水,實施搶錢的節奏。追題材、抓熱點、天天漲停有高潮,還真是令人神往。但如自己參與,通過多次短線麻將試錯,檢驗自己的成色後、看看自己是不是也是天才?是的、便去追求年年倍增吧,不是的、最好選擇慢增長、小虧損的方式才更好。通常來說:錢不入急門。(by 黑熊捕魚)
推薦閱讀:

金星和楊麗萍有什麼可比性嗎?
杜洪:地方人大換屆選舉有關問題的調查與思考
鄧選筆記1
有哪些值得深思的哲學問題?

TAG:投資 | 股票 | 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