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教育,就是父母和孩子每天說很多的廢話
前幾天,四川宜賓的一位小學生別心雅的作文刷爆朋友圈。
她控訴手機是親情殺手,說爸媽寧願在網上和不認識的人聊天,也不願意放下手機面對面聊天,「真是『父愛如山』,在電腦面前就像山一樣雷打不動。」她表示有時候太孤獨,希望父母能多陪她。
作文題目叫《說說心裡話》。她說,老師布置這個作業題目後,她一開始不知道怎麼寫,就跟媽媽說,當時媽媽正在玩手機,也沒有認真聽,然後她就以這個素材來寫。
後來老師在課堂上問:你的父母有和別心雅父母相同情況的舉一下手。結果班級里大部分同學都舉了手。
班級里有幾位同學是這樣描述家裡的父母。
「想跟爸爸媽媽說的時候,爸爸媽媽都在玩手機,漸漸的我就養成了有話說不出去,漸漸的爸爸媽媽問我在學校里做了什麼,我說不出來。」
「以前他們都會給我檢查作業,現在不幫我檢查了,也不陪我打羽毛球了,在家裡玩一些小遊戲也不肯了.....」
童言稚語,直白純真。孩子們表達了那麼多對父母的不滿,不過就是希望父母在身邊能夠認真陪伴,不敷衍地和他們好好說「廢話」。
然而就是這麼簡單的要求,如今有很多父母都滿足不了。
有的家長為了生計,把孩子託付給老人,認為有好的生活條件就是對孩子的愛;
有的家長雖然陪在身邊,卻不知道如何和孩子溝通,以為孩子在身邊就是陪伴;
有的家長把教育孩子的職責都推給學校,甚至把孩子從幼兒園開始就送進全托,對孩子只管吃喝等;
還有的家長把孩子的日程安排得滿滿的,顧不上和孩子說什麼「廢話」,只要學習成績好了就可以;
......
絕大多數家長的陪伴,僅是保證了孩子的安全,滿足了孩子的吃喝,驅趕了孩子的黏擾及依賴,卻沒有真正聆聽孩子的心聲,走進孩子的內心。
有的甚至近在眼前,每天都見,也不過是沉浸在各自的電子產品里,連敷衍的廢話都不想說。
有教育專家曾說,「中國大部分孩子是有父母的孤兒。」此話雖然有點絕對,但大抵能反應出一些父母的角色缺失。天底下沒有幾個父母是不愛自己孩子的,所以他們傾盡所能,把最好的留給孩子,一流的學校,舒適的生活,可偏偏忽略真正的陪伴。
在《媽媽是超人》第三季前幾期的節目中,安迪和黃聖依單獨相處時,安迪渾身每一個細胞似乎都在抗拒媽媽的靠近,滿屏大寫的尷尬。
當安迪被問最喜歡的人是誰,安迪卻說奶奶,這讓黃聖依悵然若失。
當安迪被問孤單嗎,孩子說習慣了,黃聖依流下了眼淚。
父母以賺錢之名,疏於陪伴,讓這些城市裡的「留守兒童」關上了自己的心門;面對家長的關心,他們沉默以對,讓自己變成孤單的小星球。
其實,物質上對於孩子的滿足並不是真正的滿足,滿足孩子的精神需求才是真正的滿足。
在明星對子女的教育中,我最喜歡孫儷的育兒觀。
她是一個很注重給孩子陪伴的人。為了孩子,她曾經很長一段時間沒有接戲。那麼孫儷是怎樣陪伴孩子呢?她曾透露,他們家最常見的家庭場景就是全家閱讀。
她在一次採訪的時候說過,「有一天時間很晚了,兒子等著我給他讀書,那本書每頁有六句話,我三句並兩句就把它念完了,我兒子很憤怒,他說你念錯了,他竟然從第一頁第一句話開始,把那個故事從頭到尾講了一遍,把我讀醒了。那一刻我覺得,我每天給他讀書是有用的。」
我想孫儷那一刻應該是體會到孩子的心是很敏感的。他們需要的是高質量的陪伴。
高質量的陪伴是心與心的陪伴,最好的境界就是「人在心在」。不要覺得孩子小,什麼都不懂。當你心不在焉敷衍了事的時候,孩子一定能感受到,他會有被欺騙被冷落的心情,從而產生不滿情緒。
如今在孫儷的微博上,我們時常可以看見這些圖片與文字。
在孫儷的分享的文字與圖片中,我們不難看出孫儷在教育孩子上很注重語言交流與精神交流。我想等等和小花有這樣的朋友一般的媽媽陪伴,童年會很幸福哩!
知乎上有人曾問:孩子幼年時父母陪伴的重要性有多大?
底下有1000多人回答自己的經歷,在這麼多回答中,從小缺乏父母陪伴的孩子容易表現出:焦慮,冷漠,不合群以及缺乏安全感。
父母對孩子的愛毋庸置疑,可是很多人被眼花繚亂的教育理念所迷失,卻忘記了最根本的陪伴。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有很多方面都不成熟,尤其是心理上更需要家長的幫助和開導,需要家長精神上的鼓勵和安慰。
所以父母對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每天不敷衍地和孩子說很多「廢話」。
那麼,怎麼不敷衍和孩子每天多說廢話呢?
1.要讓孩子敞開心扉,父母首先學會耐心傾聽。
當孩子和父母交談的時候,父母應該停止手中所做的一切事情。如果父母繼續他們在做的事情,孩子會認為父母對他們所說的事情不在乎,特別是當孩子向父母敘說他們的憂慮、擔心和恐懼時,父母不能快速下結論。
孩子有時不需要聽父母的說教和建議,他們只希望發泄一下自己的情緒。
現在,我的兒子二寶會說簡單的幾個字以及懂得大人的情緒。每次他想說什麼,手舞足蹈表達自己想法的時候,我就會放下手中的一切事物,認真聽他講。然後我喜歡用下面幾句話,表明我正在認真聽兒子講話:
告訴媽媽,發生什麼事情?
嗯,我知道。
哇,你真棒!
媽媽明白你不開心了。
2.父母需要主動和孩子交流。
可以以孩子感興趣的話題為切入點,主動找話題和他聊天。比如孩子喜歡唱歌,你可以問問孩子最喜歡哪首歌,為什麼喜歡,能不能唱幾句給大人聽聽......這樣孩子就會很願意和你分享自己的興趣愛好這個話題。
二寶現在最喜歡聽節奏快的歌曲,每次手機一放快歌,他就會手舞足蹈,跟著音樂很有節奏扭動自己的身體。現在我找到他的興趣愛好,就會經常放這類型的歌曲,陪著他一起跳,一起哈哈大笑。
3.每天和孩子「漫不經心地聊天」。
有時候,我們不需要刻意選什麼時間或者什麼地點和孩子溝通聊天。在餐桌上,在散步時,在逛超市時,我們都可以陪孩子說「廢話」。
比如,在餐桌上,我們可以問問孩子今天的菜喜歡嗎?如果喜歡,我們可以問喜歡哪幾盤菜,從而知道孩子的口味甚至能判斷出孩子是否挑食。
如果孩子挑食的話,先不要忙著講大道理,可以嘗試用一些小故事來講道理讓孩子容易接受些。
4.平等對待孩子。
當我們和孩子說話時,要像對待自己的朋友一般給予尊重和鼓勵,而不是拷問式地問孩子一大堆問題,甚至居高臨下地責問孩子。
如果我們和孩子說「廢話」,常常居高臨下拷問他很多問題,那麼孩子很可能會表現出不耐煩的情緒,甚至將來可能不再願意敞開心扉,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
西爾斯的親密育兒法里有這樣一個理論,所有被親密育兒長大的孩子,安全感一定比普通孩子要強,與人的親密度也高。因為他們在幼年就得到了妥善的對待,而幼年是人類最脆弱的時期之一。
其實,孩子真正需要我們陪伴的時間並不多。等他們十幾歲進入青春期的時候,他們往往便會擁有自己的小秘密。
那時候我們想和他們多說說廢話,聊聊天,可能等待我們的是一扇緊閉的房門,低頭玩手機的背影或者簡單粗暴一句:無聊。
那時的我們該有多心痛多無助,是什麼時候起,我們的孩子漸漸疏遠我們了?
想教育好孩子,就請不敷衍和孩子多說說廢話吧。
高質量的陪伴,才是最長情的告白。
推薦閱讀:
※高學歷父母「拼孩子」更執著
※獻給我們的父母親
※讓父母失望的我怎麼辦?
※??孩子做事不能穩重,和父母有哪些關係
※孩子什麼時候跟父母分房睡?參照標準原來是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