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雲陶老師《離騷》教學實錄
夏雲陶老師《離騷》教學實錄
個人簡介 夏雲陶,男,浙江省湖州中學高級教師,語文教研組組長。浙江省省級普通話測試員,浙江省湖州市青語會副會長,浙江省青年語文教師發展研究課題組成員。曾獲「湖州市第七屆教壇新秀」「湖州市骨幹班主任」等光榮稱號。在省、市各類業務評比中獲獎近30項,如浙江省高中語文優質課評比二等獎。在《語文建設》《語文學習》《語文教學通訊》等刊物上發表論文60篇,併兼任多家刊物的特約撰稿人。教學上主張「教師應該在學生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追求「活且實」的教學境界。 教育觀點 語文教學應該「活且實」 一篇課文可以有多個教學目標,多種教學策略,當我們確定了目標與策略後,應該盡量讓教學形式有效地服務於教學內容。如果我們讓語文教學活一點,那麼這種服務才可能高效;如果將需要解決的問題落得實一些,靈活的教學機制才可能有的放矢。 要使語文教學「活且實」,首先要對教學內容有所取捨。在教學中,教師應針對一個核心問題,把很多小問題緊密結合在一起,這樣課堂才會顯得緊湊。如果問題過於瑣碎,那麼學生就會像在荒山野地打游擊一樣;如果問題過於分散,學生就無法在有效的時間內抓住主要問題;而脫離了教學內容的插科打諢,只能起到暫時的娛樂作用。 其次要考慮教學形式的有效運用。一堂課可以運用多種教學方法,但必須找到一個良好的激發點,各種方法之間應該相輔相成、縱橫交織;如果這些教學方法只是為營造課堂氣氛而使用,那教學目標將如何達成呢? 王榮生教授說過,語文教學的多項教學任務應巧妙統一在一個環節里,而不是幾個方面各行其是,把語文課堂弄成一個個碎片。閱讀教學內容要切入文本的精華、精髓。教學的各個環節應圍繞、指向核心教學內容的核心點,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所有的教學環節最終促使教學中的核心問題得到有效解答。教學環節集中、有效了,教學內容才能對學生產生深遠的影響。 要使語文教學「活且實」,還得對教學方式有所取捨。這種取捨應以學生的閱讀初感為起點,應從對閱讀理解一般規律的認識中得出判定,最大限度地符合學生的認知心理需要。這就需要教師有一顆靈巧的心。 歐陽代娜在《歐陽代娜中學語文教學藝術初探》一書中也提到了語文教學應該具有以下特點:「美」「巧」「活」「實」。其中「巧」是「語文能力訓練與知識傳授兩者之間關係的最佳結合點,閱讀教學中最大信息量的儲存點,課堂思維訓練的最巧的入手處,課文處理的最關鍵的突破口」。換言之,「巧」主要落實在關鍵詞句上,尤其是要「善於抓住題眼,以一字帶動全篇」。對這個「巧」字,王榮生教授提供了一種更簡潔的說法,即「要找到教學的誘導點」。做到了「巧」,達到了「誘導」的效果,那麼一節語文課便有可能做到「活且實」了。 抓准了「誘導點」,教學的切入點就應該是靈動的。文學作品中蘊涵的情感可能是歡快的,也可能是沉重的,因此課堂氛圍也可能有活躍與沉重之分,但不應該混亂或鬱悶。混亂會令教學無序,鬱悶會使學生厭倦。無論面對怎樣的作品,學生的頭腦和課堂表現都應該是活動的,而不應該是死寂的。「活」是有效落實的基礎,「活」不必說說笑笑,而應該積極地思考、交流與探討。 在古詩文教學中要體現「活且實」,難度較大。古詩文教學離不開翻譯句子,但若像翻譯文言一樣翻譯一首古代詩歌,那實在是有點殺風景。如果能將古詩翻譯成現代詩,也許是一種比較好的做法。不過任何作品都是在作者所處環境、相關心理、當時當地用語習慣等影響下產生的,保留詩歌的「原味」很重要,因此這裡還涉及怎麼譯,譯後對原詩有什麼影響等問題。 這裡介紹一種保留詩歌「原味」的做法:緊縮詩句—保留簡單易記的詞句—形成詩歌的主幹。如果用得好,這可以成為一個很好的誘導點,可以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而且它會引發學生進行比較,在比較中,很多字詞的含義會被凸顯出來,這遠比教師空洞的說教要靈活得多。 緊縮除了能鍛煉學生的概括能力,還能打通教學內容,使學生在不自覺中把詩句的翻譯、理解融會貫通起來,避免了枯燥的翻譯而引起的乏味,不僅讓學生學得實,還讓學生學得活。學生想將原詩改成什麼樣子,多少字數,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學生成了學習的主人。如果在教學中能多發現一些這樣有價值的「誘導點」,學生學習的興趣就會被真正激發出來,學生的語文素養將會得到真實有效的改善。 教學實錄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來學習屈原的《離騷》。屈原是戰國時期楚國人,名平,字原,本世紀曾被推舉為世界文化名人。曾為楚國的三閭大夫,主張聯齊抗秦。楚懷王死後,他兩度被放逐,無可奈何之中,自投汨羅江而死。代表作品有《離騷》《九歌》《九章》《天問》等。《離騷》是屈原的代表作,是中國古代最長的抒情詩,是屈原用他的理想、遭遇、痛苦、熱情以至整個生命熔鑄而成的宏偉詩篇。請大家反覆朗讀課文。 (學生紛紛朗讀) 師:剛才朗讀的時候大家有沒有了解到詩人流露的獨特情懷呢? 生:其實,沒學這首詩也能了解屈原的情懷啊,誰不知道屈原的愛國主義精神呢? 師:這首詩情感的起伏,你能體會到嗎? 生:好像沒感覺。 師:同學們希望老師怎樣去教這篇課文呢?學習這篇課文,你們希望得到些什麼? 生:我覺得老師最好不要自己或者讓我們翻譯詩中的句子,因為很難翻,又有方言詞,翻譯後肯定詩歌的味道就沒了,聽起來也會很累、很枯燥。但是,我又覺得如果不翻譯,這首詩我們很難看懂,而且在積累文言詞語方面也會有損失,會學得很心虛。我希望老師能有點新方法。 師:那好,我們就把學習重點放在了解屈原的獨特情懷上。因為詩歌字面意思較難理解,所以我們讓這首詩盡量變得短些,這樣就可以少一點要翻譯的字詞。請同學們嘗試一下,看能否對文中的詩句進行壓縮,留下你覺得足以說清作者意圖的話。 (學生埋頭動筆,然後討論了一段時間。) 生:我來改改前面幾句。我將這些句子壓縮,成了「高陽苗裔,皇考伯庸。攝提孟陬,庚寅吾降。皇覽余度,錫余嘉名。名余正則,字余靈均。」 (學生鼓掌) 師:大家鼓掌是因為他改得不錯吧?那麼請問他的改動有什麼特點? 生:詩歌更簡練了,每個句子都只有四個字,那麼整齊,比原文更有節奏感了。 師:照你這麼說,修改後的詩歌成了四言詩,比原文更好了,是嗎? 生:好像不能這麼說。 師:請果斷些,到底是修改後的好,還是原詩好?我們評價一篇作品有哪些標準? 生:應該以主題的需要、表情達意的效果為標準吧。 師:很好!那麼四言詩的形式跟原詩形式相比,到底有什麼區別?大家自己讀讀看。 (學生七嘴八舌地讀了起來) 生:四言詩比原詩更整齊,更有節奏感了,但是讀起來比原詩要快,顯得比較急促。
師:看來同學們已經學會從作者的心情和朗讀的情境去思考問題了。不過我想簡單地補充一下,在我國古代文學史上,《楚辭》是南方文化系統的源頭,而《詩經》是北方文化系統的源頭,《詩經》以四言詩為主,《楚辭》則相對比較自由,讀起來比較舒緩,所以這兩種形式體現了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哪怕是一個語氣詞都有標誌性作用,大家想到什麼了嗎? 生:「兮」字是楚地方言的體現。 師:所以我們能不能把原詩中的那些虛詞、語氣詞,比如「之」「兮」等隨意省略掉? 生:不能。 師:好。但我還是要表揚剛才那位同學,他的提煉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至少幫助我們把詩歌的主要信息了解得更清楚了。 (很多學生點頭) 師:如果我們沖著緊縮以求簡練的目的去改動詩歌,是否只能改成四言詩?能否再簡單些? 生:我來試試,還是改剛才那八句,可以改成「帝裔,考庸。攝提孟陬庚寅降。皇覽余度,錫嘉名。名余正則,字余靈均。」 (有學生笑了起來) 師:這位同學,你為什麼笑?請站起來說說。 生:他把詩的意思保留下來了,但是讀起來真難聽。 師:好的,看來你感覺到了,原詩雖然沒有第一位同學修改後的四言詩那麼整齊,但還是很有韻律的。當韻律與情感和諧時,作品才會給人以恰到好處的感覺。不過,我還是要表揚第二位同學,因為他真的有很強的概括能力,對於我前面提出的要求,他完成得還是很出色的吧? 生(七嘴八舌):是的。 師:不過就算求簡練,有一個字還是省不得,就是「伯」字。因為屈原的父親字「伯庸」,稱人的字而不稱名,本身就是表示尊敬,更何況屈原是想到了死去的父親而抒發的感情,其中的敬意很濃,怎麼可以隨便將其父的字給刪去呢? 生:對,得把「伯」字添回來。 師:現在我來改給大家看看,我只嘗試緊縮前兩句,將它改為「帝之苗裔,朕考伯庸」。同學們看看我修改後大意有沒有變?和第一位同學的修改相比,誰好些? (學生反應很激烈,老師挑代表發言。) 生:大意沒變。不過在表達作者情感時有差異了。因為根據課下注釋,「高陽」帝是楚國君王的遠祖,壓縮成「高陽苗裔」才可以看出屈原與楚國血肉相連的關係,「高陽」二字用意獨特,比光說「帝」好得多,因為這是屈原愛國的根本原因之一。 生:「伯庸」是屈原父親的字,「朕」是「我」的意思,「朕考伯庸」雖然也是在介紹自己的父親,但是體現不出作者的意圖。當某人說「我的父親是某某領袖」時,不必加上「偉大」這樣的形容詞,我們也能體會他說話時的自豪。但是「伯庸」這個人大家都不太熟,似乎沒什麼名氣,只有加了「皇」字作修飾,我們才能比較容易體會到屈原的自豪感,因為「皇」是「偉大」的意思。 師:說得真好。這樣一來,同學們已經不知不覺地在翻譯,並掌握了一些難字的含義。你們的取捨越來越接近作者情感的需要了。大家再來思考一下,作者在寫這首詩時,有沒有有意地緊縮呢? 生:有。「皇覽揆余初度兮」中的「皇」就是對前文「皇考」的緊縮。 師:誰能告訴我,作者為什麼不說「考覽揆余初度兮」,而說「皇覽揆余初度兮」呢?「考」是父親的意思,看起來更明白啊! 生:還是為了突出父親的偉大,所以保留「皇」字,省去「考」了。 師:有道理。如果同學們始終注意屈原的情感取向,就會對每個字的用意有很貼切的把握。與前面兩位同學的修改相比,第一位同學保留得多些,請讓我再來重複一下他的修改:高陽苗裔,皇考伯庸。攝提孟陬,庚寅吾降。皇覽余度,錫余嘉名。名余正則,字余靈均。(板書)希望大家仍從「更貼切地表達情感」這個角度去思考。除了剛才討論過的句子外,你對其他修改後的語句還有什麼看法? (學生開始討論,片刻後,教師提問,學生自由發言。) 生:「攝提孟陬,庚寅吾降」這樣的改法,只是注意到了其中有三個詞語是用來表時間的,出生的時辰交代清楚了,但卻讓人覺得無法表達作者的語氣。作者是為了強調自己出生時間的巧合、身世的不平凡,其中「貞」是「正」的意思,這個字被抽掉後語氣就變得很平淡,簡直是流水賬式的交代,這個字實在是省不得啊! 生:「皇覽余度,錫余嘉名」中的「初」省不得,因為是對前面出生時間等內容的照應,這種照應也是有強調作用的。「肇」字也得保留,因為它是「開始」的意思,屈原的父親根據前面那麼多不平凡的前提才給屈原起了名,這裡用「肇」字可以體現非常鄭重的態度。 生:「揆」也很重要,我剛才查了一下《古漢語常用字字典》,「覽」是「看」的意思,「揆」有「揣測、推理」的意思,由「看」到「推理」是一個過程,它也能體現屈原的父親給兒子取名和字時的慎重。 師:大家把那些可以翻譯的提示必要信息的詞的作用都分析出來了,還有別的想法嗎? 生:我的說法會重複老師前面的看法,但是我還是要告訴大家,我想把其他被刪除的字都補回去,因為它們在調節語速、表達語氣、準確表達情感等方面確實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 師:同學們,今天這節課我們才學了課文的一部分內容,但是同學們有沒有發現,在修改與比較中,我們已經基本掌握了字詞的含義,了解了屈原的心理。課下的注釋其實已經很詳細了,只不過同學們原先不太願意仔細看,現在看進去了,而且也沒有覺得落實字詞含義是枯燥的事,我認為大家的收穫不小。希望大家能從剩餘的內容中任選一段,也用緊縮的方法,體會字裡行間的獨特意蘊。下課!推薦閱讀:
※(傳)唐朝 歐陽詢書 離騷
※《離騷》教學實錄
※賞析《離騷(節選)》三美
※《離騷》,憶屈原。
※蘇教版《離騷》(節選)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