漲知識了:一篇演講稿好多人都在收藏,將來可能會用上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兄弟姐妹,大家上午好!
我今天給自己找的題目有點大,肯定講不透徹,再者,我的普通話不標準,舌頭總不聽大腦的,所以,大家就湊合著聽老黃瞎說吧。
說起道德,國人其實在幾千年前就找到了解決道德問題的金鑰匙——那就是一個「孝」字。組成中國文化的儒、釋、道的共同觀點都是:孝是中國文化的源頭與根基,更是道德的根本。因為時間關係,今天我僅從儒家文化的視角來解讀一下我們傳統的「孝文化」。
《禮記·大學》中說:「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由此可以看出,修身,是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基礎。而蘇東坡在《司馬溫公行狀》一文中則說:「治身莫先於孝,治國莫先於公。」以孝修身,乃做人之本。
國以人為本,人以德為本,德以孝為本。所以我要說,實現中國夢,宜從孝道做起。中國夢,孝先行。
我今天想從四個側面向大家彙報一下個人對「孝道」的理解與感受:
一、不孝的殺傷力無人能敵
何為孝,何為不孝?一直以來,都困惑著不少的人。那是因為不同的時代、不同的人群對「孝」都有著不同的理解。為了盡量把問題講得有條理些,我今天的話題先從「不孝」開始。
●古之不孝有三。
關於「孝」字,民間流行有許多醒世的格言短語,其中的「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算是人們最為熟悉的了。古人云:「於禮有不孝者三,事謂阿意曲從,陷親不義,一不孝也;家貧親老,不為祿仕,二不孝也;不娶無子,絕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無後為大。」 (舌頭從一開始就在和我搗蛋,我又不會PPT啥的,只好再費費口舌解釋了)
古人的所謂三不孝,用現代語言來表達就是:一是對父母的過錯「阿意曲從」,使父母陷入「不義」;二是家境貧困,父母年老,卻不願外出工作掙錢供養父母;三是不娶妻生子,使先祖斷了香火祭祀。
這三不孝中,無後為何被特彆強調呢?因為,「孝」作為一個倫理觀念正式提出是在西周。當時,孝的含義有二:一是尊祖敬宗。施孝(盡孝)的方式主要是祭祀,在宗廟通過奉獻供品祭祀祖先,盡孝的對象是死去的人。二是傳宗接代。崇拜祖先就是把祖先的生命延續下去,有了綿延不絕的子孫,逝去的先祖才能永享後世香火。
其實,孝與不孝的內涵,也是隨時代的發展而有所變化的。但是,萬變千化,也難其宗。
人之不孝,禽獸不如。人們常說的,不交不孝之人,不做缺德之事,意即如此。
普及了一下古人所謂的「三不孝」後,我再給大家講個故事,就是——
●孔融之死。
說到孝,從古至今代有楷模,比如收進小學語文課本里的《孔融讓梨》,就為我們塑造了一個孝長愛親的少年道德模範形象。但是,就是這樣一位天才少年,他的結局卻出人意料。
孔融讓梨的故事最早應見《續漢書》。讓梨之後的孔融,又幹了幾件露臉事,又為他增分不少:
13歲時,孔融的父親逝世,他「哀悴過毀,扶而後起」,他哀痛得差點掛了,走路都要人扶,因此再度入選年度孝順楷模。
16歲時,他哥哥的一個朋友因罪被通緝,投奔孔家,孔褒不在,孔融自作主張地收留了那個名叫張儉的通緝犯。事情敗露後,兄弟二人和孔媽媽「一門爭死」,結果,朝廷只治了他哥哥孔褒的罪。哥哥的死,又一次成就了孔融。《後漢書·孔融傳》總結說,「融由是顯名」。
可是,成名成年後的孔融卻變得豪放不羈,經常做出一些離經叛道的事。有了榮譽的光環,權力地位也隨後趕到——孔融成了諸侯們的搶手貨,大家紛紛向他招手,他都拒絕了。
直到司徒楊賜請他出山,他才欣然上任。楊賜派孔融代表自己去拜訪新晉大將軍何進,何將軍門前的保安有些不懂世事,沒有及時通報,讓他多等了一會兒,耍大牌是他孔某的專利,他怎能接受被人怠慢的恥辱呢?於是,他轉身就走人。何進也不爽啊,你丫狂個屁呀!就派劍客刺殺孔融,沒想到那個劍客卻是個良心殺手,他對何進說,孔融現在這麼紅,你殺了他就是與全社會的正義為敵,還不如利用他,以禮相待,將軍的賢名會因此遠播。何進不愧是大將軍,能從善如流,舉薦孔融到黃巾軍最為猖獗的北海國(治今山東昌樂西)為相。孔融看似是被重用了,其實被架到火爐上了,所以,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心地認為,何進的舉薦,是居心叵測的。
按說,一國之相那絕對是個可以一展才華的平台,但是,孔老師卻沒很好發揮,和黃巾軍幹了幾架後,多是自己被挨得屁滾尿流的。最後,還是求助兵弱將寡的劉備,劉皇叔帶了幾千人馬,才解了北海的黃巾之圍。
儘管如此,孔融仍不忘裝二。當更強大的敵人——袁紹的大公子袁譚攜大兵壓境,「流矢雨集,戈矛內接」之時,孔老師仍氣定神閑地看書、喝酒,與部下談笑自如,假裝什麼事都沒發生。那會,他真把自己當周瑜了,盼著「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不過,孔老師並不是周都督,灰飛煙滅者不袁公子,而恰是孔融自己。眼看城破在即,他竟置老婆孩子於不顧,就漫卷詩書膽欲裂、策馬揚鞭自個兒逃了。結果,他的老婆孩子被俘,後來讓老袁的人給砍了。
後來的後來,孔融投奔到他曾經不恥為伍的曹操帳下。三國時代的猛人很多,蜀漢的劉關張與諸葛亮、東吳的孫權與周瑜、還有兵敗身死的董桌、袁紹與呂布,等等,哪一位都不是平凡庸碌之輩。而曹操與孔融,一個是內心強大、佔據道德輿論制高點的鐵齒鋼牙,一個是據有一方、挾天子以令諸侯的亂世梟雄,套用一句網路流行語就是,這絕對是兩個猛人的相遇。俗話說,兩猛相遇,必有一殤。
相較二人實力,也許大家會認為手無縛雞之力的孔老師的實力要稍弱些,其實不然,孔老師也是位放下筆、拿起刀照樣能殺人的主兒。孔融任北海相時,看見一個人在墳墓邊哭祭自己的父親,臉色卻不悲凄,孔融認為那人是假哭,就拔刀將那個人殺了。同樣是在他任北海相時,曾經派三個督郵下鄉去催租稅,因為天下大亂,百姓流亡,租稅收不齊,孔融一怒之下,竟然在一天之內將三個督郵都處以極刑。
孔老師自恃為名門之後(他是孔子的二十世孫),且少時成名,所以,在曹操面前一再裝酷犯二。曹操呢,因為需要孔融這樣的人來裝點門面,所以開始的時候,對孔老師的犯二是一忍再忍。
孔老師覺得這樣和曹操玩才是人生最大樂趣,但是,他又覺得一個人和老曹玩還不過癮,就向曹操極力推薦另一個更會裝酷賣怪的雷人禰衡。禰衡是孔融的忘年交,為了把小朋友弄到身邊,孔老師就天天給老曹吹耳邊風,把個禰衡吹得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曹操還真給孔老師面子,決定見一見這個傳說中的禰老師。禰老師比孔老師更不靠譜,一見面就來了出「擊鼓罵曹」的鬧劇。這個橋段大家都很熟悉,我就不再多說了。結果是,禰衡老師把自己的腦袋玩沒了。
禰衡的死並沒有讓孔融產生任何危機感,相反,當曹操要殺楊彪時,孔融卻威脅老曹說,你如果殺楊彪,我這個官就不當了,曹操只好作罷。曹操的妥協,給了孔融老師一個錯誤判斷——曹操這丫是怕我的,所以,此後的孔老師就更加肆無忌憚了。
只要老曹想干點么事,孔老師總會有一堆反對的理由:曹操征討烏桓,孔融就不適時機地區嘲諷他欺負弱小,宛如土匪。孔老師是個好酒愛客之人,常嘆曰:「坐上客恆滿,尊中酒不空,吾無憂矣。」可是,曹操稱酗酒誤事,要頒布禁酒令,孔老師堅決反對。他說,美色更誤事,那就該禁止人類的情愛與婚嫁嗎?
凡此種種,讓老曹的忍耐達到了「無極限」,孔融之死,是早晚的事。
可是,作為一代名士的孔融,曹操要想殺他,也得找個讓所有人都無可反駁的理由。你別說,這理由還真讓曹操給找到了,那是一個能置人於死地一千次也沒人敢為他翻案的理由——不孝!4歲能讓梨的少年道德模範,竟然因不孝被殺,這對孔融來說真是莫大的諷刺,這該不是曹操強加給孔老師的「莫須有」吧?其實不然。
像孔融這樣高調的話嘮與噴子,要想找點把柄簡直易如反掌。他曾經鼓勵人們在饑荒時,如果自己的老爸不可愛,又只剩一個麵包的情況下,不妨把這個麵包送給素不相識的路人甲,讓老爸餓死算逑。他還說過,父親對子女有什麼恩惠可言?他的本意只不過是發泄情慾罷了。母親對於子女來說也談不上多偉大,好比一個盛放東西的瓦罐,子女生下來就如同東西從瓦罐里倒出來,難道還要給瓦罐寫感謝信,侍奉瓦罐終老?
(前與白衣禰衡跌蕩放言,雲「父之於子,當有何親?論其本意,實為情慾發耳。子之於母,亦復奚為?譬如寄物缶中,出則離矣」。《後漢書》卷七十鄭孔荀列傳第六十)
這些話,在現在看來都夠出位,更別說以孝治天下的三國,這簡直是孔老師非常體貼地為曹操準備了一把誅殺自己的快刀。於是,善解人意的曹操就做了個順水人情,為孔融這個推崇忠孝的孔子的後人制定了個不忠不孝的罪名,理直氣壯地殺了他。
如果不是因為「不孝」,曹操要殺孔融還真找不到比這更致命的刀子。
理性地看來,孔融也許死得有點冤,是曹操的欲加之罪,但是,他的後半後也確實沒幹什麼正經事,除了國罵就是國罵,這樣的人,現在也是大有人在的,大事做不來,小事不願做,天天胡罵一氣,於人於己於事於理,都是不落好的。
二、孝道的力量感天動地
漢字有很強的表意功能,我們就來看看這個「孝」字,它是上下結構,上面為「老」字頭,下面為「子」字,意思是子能承其親,並能順其意。孝的觀念源遠流長,殷商甲骨文中就已出現「孝」字。
為了弘揚孝道,古人在宣傳推廣上也是做足了文章,與孝道有關的著作即有《孝經》和《二十四孝》。《孝經》和《二十四孝》是傳統孝文化的重要著作,前者為理論闡述,後者是實踐例證。
《孝經·開宗明義》篇中講:「夫孝,德之本也。」孝,其實是有形的。如「二十四孝」中的第一孝叫「孝感動天」,說的是三皇五帝之一的舜。三皇五帝雖是傳說中的人物,但是,他們的人生也極富人情味。就說舜吧,他的童年很凄慘,生母死後,他的父親又給他娶了個後媽,父親是個不辨是非的主兒,常聽信後妻的讒言,對舜非打即罵。等到繼母又給他生了個弟弟後,舜的日子就更難過了。他的異母弟弟長大後,也驕慢成性,一家人都容不下舜。繼母與弟弟多次想害死他:讓舜修補穀倉倉頂時,從穀倉下縱火,舜手持兩個斗笠跳下得以免禍(這可能就是最早的降落傘);讓舜掘井時,卻從上面下土填井,舜掘地道走脫(這也算是最早的地道戰了)。
舜十幾歲時就被趕出了家門,他獨自一人來到歷山耕種,他到了哪裡,都善待他人,人們都願意追隨他,因而「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舜的孝義之舉感動了上天,舜耕於歷山時,有象為之耕,鳥為之耘。
雖然屢遭陷害,事後舜也毫不記恨,仍一如既往地善待父母兄弟。
帝堯聽說了舜的孝行後,就禪位於他。舜繼位後,以德化民,他的父母弟弟也都得到感化,從此,一家人又其樂融融地生活到一起。
由此,我想起來了全國首屆道德模範、河南周口市西華縣的洪戰輝。洪戰輝的童年也是不幸的。1994年,洪戰輝的父親突發間歇性精神病,造成妻子受傷骨折,女兒意外死亡,家裡欠下巨債。隨後,父親又撿來了一個和女兒年齡相仿的女嬰。面對沉重的家庭負擔,母親離家出走了。年僅13歲的洪戰輝,默默地挑起了伺候患病父親、照顧年幼弟弟、撫養撿來妹妹的家庭重擔。這副重擔,洪戰輝沒有退縮一挑就是12年。從高中到大學,他將妹妹一直帶在身邊,每天都保證妹妹有一瓶牛奶和一個雞蛋,自己卻常常啃速食麵。在懷化念大學的日子裡,他安排妹妹上了小學,每天不管學習多忙,都堅持接送妹妹,輔導妹妹功課。為了治好父親的病,洪戰輝吃盡苦頭。
2002年10月,父親突然發病,因為沒有錢,他不得不在一家精神病醫院門前跪求治療,在他孝心的感染下,2005年底河南第二榮康醫院主動將他父親接去診治。2006年,父親的病情已明顯好轉,出走的母親、打工的弟弟也相繼回家,一家人終於重新團聚。
這就是孝的力量。
三、行孝也有層次感
「孝」是一個會意字,它的意思是小子攙扶著長著長長鬍須的老人。《爾雅·釋訓》云:「善父母為孝」,《說文解字·老部》說:「孝,善事父母」者。從「孝」字的基本含義來看,就是侍奉和贍養父母。如果展開來說,孝道還有更豐富的內涵。在此進行個大概歸納:
●孝與養。「善事父母」是孝的最基本內涵,前述之不孝中有一條就是「家貧親老,不為祿仕」,不能給父母最基本的溫飽,在任何時代都是為人不恥,且要受到法紀懲處的。現在的生活條件好了,孝養父母多數人都做得不錯。但是,不養之事仍有發生,所以,國家才會以法的形式將子女贍養父母的義務規定下來。
●孝與敬。《詩經·齊風·南山》:「藝蔴如之何,衡從(縱)其畝。取妻如之何,必告父母。」詩借用種蔴必有田壟的道理,比喻娶妻必須告訴父母。
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論語·為政》:孝不僅是你贍養著父母,你們家的馬和狗你都養著它們,能說「孝」嗎?若不尊敬父母那和養牲口有什麼區別?即「孝之至,莫大於尊親」——《孟子·萬章上》。
孝敬不僅僅指的娶妻,對於父母,要建立重大事項彙報制度,不論你要做出何種決定,都得要徵求與尊重父母的意見。
●孝與順。傳統文化裡面的孝是以「敬」為前提的,而對內心的「敬」最好的表達就是「順」,「順」就是趨向同一個方向,即「孝順」、「孝敬」,所以孝的本質是「順從」。
《弟子規》開篇就說:「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有個常用詞就叫「孝順」,孝與順雖是連在一起的,但是孝與順是兩回事。對於明白事理,心態正常的老人,不僅要孝要順,還要把他們作為學習的榜樣。
1954年,一位離婚已32年、客居香港的54歲婦人寫信給兒子:「母擬出嫁,兒意云何?」兒子的回信飛快來到,讀來令人動容(只是這樣半文不白的回信,又要考驗我的舌頭,怎麼讀都拗口,我還是先讀完,然後再自己給自己翻譯吧)。兒子的回信是這樣的:「母孀居守節,逾三十年,生我撫我,鞠我育我,劬勞之恩,昊天罔極。今幸粗有樹立,且能自瞻。諸孫長成,全出母訓……母職已盡,母心宜慰,誰慰母氏?誰伴母氏?母如得人,兒請父事。」
這位婦人就是名滿天下的詩人徐志摩的前妻張幼儀,回信的則是他們的兒子徐積鍇。
張幼儀和徐志摩有過七年的婚姻,後來為了林徽因,徐志摩於1922年3月強行與張離婚。張幼儀不僅是中國第一位女銀行家(她1928年曾擔任上海女子商業儲蓄銀行副總裁、雲裳服裝公司總經理。),還是一位教導有方的好母親,張幼儀一生不曾對被徐志摩遺棄的命運口出怨言。七十多歲時還令兒子在美國圖書館一篇篇複印能夠查找到的徐志摩舊作,委託身在台灣的梁實秋編出了《徐志摩全集》。就如當年,她為再婚後的徐志摩做衣裳。
深受三從四德影響,就連洒脫於張幼儀般的女了,遇上再婚這樣的大事,也不忘徵詢兒子的意見,作為子女,徐積鍇給予母親的是理解、鼓勵與祝福。這就是「順」。
但對於那些不明事理,心態不正常的老人,孝是必然,順則要把握原則。古人所謂的「三不孝」中已有說明,千萬不能做「事謂阿意曲從,陷親不義」的蠢事。目前有些貪官,多是父子母女齊上陣,要是有個真孝順的兒女,也不至於讓父母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讓父母晚節不保,毀了一世英名。
●孝與行。《孝經》是「孔子為曾子陳孝道」而述,孔子的學生中也有多為孝道的踐行者,其中最為著名的人物就是閔損。閔Mǐn損也是個苦孩子,他的生母早死,父親娶了後妻,又生了兩個兒子。繼母經常虐待他,冬天,兩個弟弟穿著用棉花做的冬衣,卻給他穿用蘆花做的"棉衣"。一天,父親出門,閔損牽車時因寒冷打顫,將繩子掉落在地上,遭到父親的斥責和鞭打,蘆花隨著打破的衣縫飛了出來,父親方知閔損受到虐待。父親返回家,要休逐後妻。閔損跪求父親饒恕繼母,說:「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單(留下母親只是我一個人受冷,休了母親三個孩子都要挨凍)。」父親十分感動,就依了他。繼母聽說,悔恨知錯,從此對待他如親子。這就是著名的《鞭打蘆花》。
付諸行動的孝,才是真正的孝。
1962年,時任國務院副總理兼外長的陳毅元帥出國訪問回來,路過家鄉,抽空去探望身患重病的老母親。陳毅的母親癱瘓在床,大小便不能自理。陳毅進家門時,母親非常高興,剛要向兒子打招呼,忽然想起了換下來的尿褲還在床邊,就示意身邊的人趕緊把它藏到床下。
陳毅見了久別的母親,心裡很激動,上前握住母親的手,關切地問這問那。過了一會兒,他對母親說:「娘,我進來的時候,你們把什麼東西藏到床底下了?」母親看瞞不過去,只好說出實情。陳毅聽了,忙說:「娘,您久病卧床,我不能在您身邊伺候,心裡非常難過,這褲子應當由我去洗,何必藏著呢?」母親聽了很為難,旁邊的人連忙把尿褲拿出,搶著去洗。陳毅急忙擋住並動情地說:「娘,我小時候,您不知為我洗過多少次尿褲,今天我就是洗上10條尿褲,也報答不了您的養育之恩!」說完,陳毅把尿褲和其他臟衣服都拿去洗得乾乾淨淨,母親欣慰地笑了。
「二十四孝」的黃庭堅,北宋知名詩人,乃江西詩派祖師。書法亦能樹格,為宋四家之一,與蘇軾齊名,世稱蘇黃。官居四品的黃庭堅仍堅持「滌親溺器」, 陳毅之位更高還為母親洗尿褲。黃母身邊自然不乏傭人侍女,陳母床前當然也是守護有人,像洗滌便器、尿褲這類又臟又累的活兒,他們為何還要事必躬親呢?因為在他們看來,「孝行」是任何人都無可替代的,沒有身體力「行」的孝只是張華而不實的「空頭支票」。
●孝與守。孟懿子曾問孝於孔子,孔子給出的答案是:「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用農村的話說,就是生養死葬,這些都是孝的基本內容。
春節回老家時,如果看到有人門前貼上這樣一幅對聯:
守孝三年容易滿,
思親千載最難忘。
說明這家三年前是有老人去世,後輩子孫守孝已滿三年,可以步入正常生活了,但是,對親人的懷念卻是永遠的。
守孝期為什麼是三年?從有文字記載的史料表明,守孝三年的概念在孔子那個時代就有了。子曾曰過:「子生三年,然後免於父母之懷。夫三年之喪,天下之通喪也。」孔子的意思是說,小孩子出生三年父母才讓你放心地離開他們的懷抱。父母不辭辛苦地照顧了你三年,後來他們死了,這三年的感情,你怎麼去還?所以三年之喪,就是對於父母懷抱了我們三年,把我們撫養長大了的一點點還報。如果連這三年的懷念都沒有,哪裡還談得上孝字呢?
生活在封建時代的人們,父母死後,子女按禮須持喪守孝三年,其間不得行婚嫁之事,不預吉慶之典;任官者必須辭定回家,為父母守過三年孝期,稱為「丁憂」。 因服喪期間,不給俸(不發工資),所以有官員百般戀職,父母去世後不報告、不辭官,如果被人檢舉,是要受到懲處的。例如,清代對此就有法律規定:匿喪不報者,革職。你不是戀官不去嗎?直接雙開。
但也會有例外,比如確因工作需要而不能離職服喪而帶孝堅持崗位的,則稱為「奪情」。歷史上關於「奪情」最有名的例子是張居正。萬曆五年,張居正19年未相見的父親去世了,這時正值張居正掌握權力不久,各項改革事業剛剛鋪開,他當然不願意此時離職。恰逢小皇帝這時也對他崇拜得不得了,兩邊一拍即合,奪情!但是明代的輿論力量非常強大,無數官員上書譴責張首輔的不孝行為,結果小皇帝生氣了,當眾痛打反對者的屁股,有人甚至被打成殘疾。
這件事的結果是複雜的。對於張居正,奪情一事讓他愈發自我膨脹,開始了從賢相到權臣的轉變;對於萬曆,長大以後覺得自己被張老師騙了,拿奪情做文章,將死去的張居正抄家奪爵、子孫流放;而對於大明朝來說,由於萬曆記恨張居正,導致初見成效的張氏改革人亡政息。
史家嘗言,「明實亡於萬曆」,追根溯源,張居正在權力與孝道之間的迷惘,竟成了引發明末大風暴的那對蝴蝶翅膀。
四、孝的關鍵在於行
怎樣的孝「行」才是真行呢?這裡再談三點個人體會吧,沒有章法,也可能有些跑題,就當是瞎說吧!
●「色難」與「容易」。先講個小故事,說的是乾隆與紀曉嵐的。話說乾隆也是個好學青年,常常會和紀大學士探討詩歌與人生,有一天,正在埋頭苦讀的乾隆突然抬頭對紀曉嵐說:「有一聯『色難』著實難對。」紀老師隨口而答:「容易。」過了很久,乾隆還不見紀老師對上,接著又問:「紀愛卿不是說容易嗎?怎麼現在還沒對上?」紀老師說:「臣方才不是已經對上了嗎。」原來那「容易」就是下聯。
有人說,這個故事的版權應該歸明成祖朱棣和大學士解縉。但不管版權歸誰,這個所謂的絕對,只是字面上的對仗工整,內容上卻毫無關聯,只是一副「無情對」而已。
「色難」說的其實是孝,典出《論語》: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
翻譯成現代語的意思就是:子夏問孔子什麼是孝道?孔子的解答是,孝順父母最難的事是在子女的容色上。有活搶著干,有了美味先讓父母吃,這樣的孝是遠遠不夠的。
色難的意思就是「對父母和顏悅色,是最難的」。 「色難」的「色」,既可指兒女們的「臉色」,也可指父母的「臉色」;既是說兒女們要和顏悅色對待父母,也是說要讓父母的臉色能愉悅。
此前,說到有些單位,常會用到「門難進,臉難看」,子女對父母,也同樣得時時保持好臉色。言為心聲,容為情色。好臉色來自哪裡?當然是源於內心深處孝道。
●愛惜自身是孝。《孝經》不是說了嗎,「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可是,現代人的生活方式卻是在自毀身體,比如,抽煙、喝酒、熬夜。我這人就有點酒依賴,年輕時一上酒桌常常醉多醒少,每次和父母通話,他們問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最近沒喝醉了吧?酒多傷身啊!
如果,真把自己喝壞了,不能陪父母終老,即為大不孝。所以啊,中年以後,一直在剋制自己的隨心所欲。
為了今天的演講,我特意穿了長褲。別笑,不穿褲子並不就是光著啊。因為,一到夏天,我這人不耐熱,怕把自己身體熱壞了,對不起父母,一般都穿的大褲頭。
說到這裡,再給大家說說古人的穿衣吧。
有個成語叫「紈絝子弟」,引申意思我們大家都懂,它的本義卻是與褲子有關卻不一定每個人都了解。古時候,衣與裳是兩回事,上身穿的叫「衣」,下身穿的叫「裳」。《說文》中講:「常,下帬(裙)也。」裳就是裙子。在古代,男女服裝上並沒有太大的區別別,男人也都穿裙子的。如《詩經》里的「綠兮衣兮,綠衣黃裳」、《齊風》里的「東方未明,顛倒衣裳」里的裳指的就是下衣。說的也就是今天的褲子,但它並不現代意義上的褲子,而是大裙子,走起來兩腿呼呼進風。有錢人為保暖,就在兩條小腿上各套上長筒襪,這種襪子叫「絝kù」。現代語褲子的褲,就是「紈絝」的絝演化而來的。
絝,《釋名》的解釋是:「兩股各跨別也。」這說明古代的絝沒有前後襠,只有兩個褲筒,當時的褲子,只是初具現代褲的雛形而已(例如,我們在看歷史故事時,有人常說西漢的皇帝最荒淫,讓宮女都穿「開襠褲」,其實是種歷史誤會,因為那時所有人穿的都是這種不兜底的說的「開襠褲」)。而更有錢人則改用細滑的絲織品做褲筒,這種級別的「褲子」就叫「紈wán」。看看,所謂的「紈絝子弟」本是指穿得起名牌褲子的富家子。
夫妻和睦也是孝。除了酒,和父母通話時還會牽涉到另一個話題,那就是父母隔些時間就會打探一下和老婆的關係處得怎麼樣,都老大不小的了,不要有事沒事就干仗。說起與老婆的關係,還真是讓父母操了不少心,不開心的時候,或是酒迷三道的時候,還真吵過。讓父母為此操心,也是不孝。為了父母的身心健康,我現在對老婆是能不惹就不惹,即使偶爾沒憋住又偷偷干仗了,對父母也是報喜不報憂,因為,做子女的,應該給父母一個好心情才是正理。
「二十四孝」故事中,有個名叫老萊子的,70多歲了尚不敢言老,因為他的父母健在,為了逗父母開心,他常穿著五色綵衣,手持撥浪鼓如小孩子般戲耍,以博父母開懷。一次為雙親送水,進屋時跌了一跤,他怕父母傷心,索性躺在地上學小孩子哭,這才逗得二老開懷大笑(戲綵娛親)。
康熙在《聖諭十六條》中也說:「孝道不在衣食之奉養,在得父母之歡心方為真孝。」
●「孝」子與孝「子」。記得高英培有段相聲叫《孝子》,說的不是孝敬父母,而是孝順兒子。認真地想來,「敬老不足,愛子有餘」的現象也確實存在。
不光現代,這種現象古時亦然。以詩、書、畫三絕而聞名天下的鄭板橋也是個大孝子,他曾在山東濰縣任知縣,任職期滿時,當地百姓紛紛走上街頭為他送行。當鄭板橋行至城門時,一群青年後生跪倒在地,攔住他討教為人處世的金玉良言,鄭板橋把他們扶起後,只說了一句「你們回去後把自己的父母當兒女待吧!」
那幫年輕人初聽鄭縣長的話還真有點刺耳,後來才恍然大悟起來,原來這是鄭縣長在諄諄教導他們,要像對待兒女一樣去奉養父母,叫他們當好孝子!
孝敬父母使其老有所養,是兒女們對父母養育之恩的回報。「世人不解孝雙親,養兒方知父母心;若待養兒始知報,父母豈有百年身?」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珍惜當下,特別是日漸老去的父母,行孝需儘早,莫留遺憾。「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悲痛是無法挽回的。
結束語
中國夢靠誰來實現?靠人。「人」,一撇代表人體,一捺代表人的精神和道德,活得像個人,要有強大的精神道德做支撐,否則就不是一個完整的人。
國以人為本,人以德為本,德以孝為本,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如果每個人都把孝做好,這個德就立起來了,德立起來,人就立起來了,人立起來,國就立起來了。願中國夢,因孝心而美麗,因孝心而夢圓!
耽誤大家時間了,謝謝大家!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