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雍正的寵臣同樣飛揚跋扈的李衛年羹堯為什麼結局不同
雍正皇帝是中國最為勤奮的皇帝之一,在他在位的十三年內撥亂反正,重視民生,奠定了乾隆盛世的基礎,但他對臣子的嚴厲程度也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在他執政的十三年內,朝中重臣少有善終者包括他的寵臣親信。
雍正皇帝有兩個寵臣,他們都是從雍正藩邸提拔出來的重臣,都是雍正皇帝最為信任的人,他們都飛揚跋扈目中無人,但他們的結局卻完全不一樣,一個獲罪自殺,一個則高官厚祿終其一生。他們就是年羹堯和李衛。
網路配圖
論起兩人家境年羹堯出生於官宦世家,妹妹是雍正皇帝的寵妃,可以說在這一方面秒殺靠著捐官入仕的李衛。而在才能上年羹堯康熙時期的進士,後參與平定西藏和青海的戰爭,可以說是一個文武全才,而李衛則是一個不識字的官員,倚仗著雍正皇帝的信任,靠著忠於雍正,敏於政事,利用各種無賴手段達到高位。就是這樣的一個人靠著自己的機警混跡於雍正朝中,不可不說是奇蹟。反觀年羹堯死於非命無不可惜。
有人說年羹堯之死是雍正皇帝兔死狗亨的結果,其實不然,年羹堯的才華和性格也註定了他的悲劇。雍正元年,年羹堯奉命取代大將軍王允褆的位置成為撫遠大將軍,都督西北軍事,瞬時間成為炙手可熱的封疆大吏。而年羹堯也沒有辜負雍正皇帝的信任僅僅用了一年的時間便平定的青海,不僅鞏固的清朝在青海的統治,也為雍正皇帝立下的即位以來的第一項武功。雍正皇帝自然非常高興,便稱年羹堯的功績:「不但朕心倚眷嘉獎,朕世世子孫及天下臣民當共傾心感悅。若稍有負心,便非朕之子孫也;稍有異心,便非我朝臣民也。」這話儘管有灌年羹堯迷魂湯的嫌疑,其中也不乏警示的意味。年羹堯卻沒有意識到,而憑藉皇帝的信任,便開始飛揚跋扈起來,他開始結黨營私,欺壓青海當地督撫,雍正二年年羹堯準備回京的時候,竟然逼迫當地督撫給他下跪送他離開。
網路配圖
而李衛他儘管沒有年羹堯的才能,卻同樣飛揚跋扈,他在雲南任鹽驛的時候就有人蔘奏他:以氣凌人,恃才傲物,粗魯無禮,受人饋贈。在自己執事牌子上書寫「欽用」字樣,還接受別人的饋贈。而雍正皇帝沒有處罰他,而是硃批對他進行教誨,李衛也因此有所收斂,但跋扈的氣息依然不改,可令人感到驚訝的是李衛終其一生都高官厚祿。兩者情況相似,而境遇不同這是為何呢?
首先年羹堯才華橫溢,善於用兵,又掌握兵權,實際上他掌握的力量已經威脅到雍正的統治,雍正那樣討好年羹堯其實早就看出這一點了,可年羹堯沒有看出這一點,並將雍正皇帝的話當成是皇帝的信任,最終變本加厲,導致後來不可收拾的局面,年羹堯有兵、有錢、有能力,如果造反完全可能超出雍正皇帝的控制,因此雍正皇帝必須除掉他。而李衛才能不及年羹堯,一個粗鄙的文盲,能夠做到高官完全是靠著自己的信任和自己認真做事的性格,因此離開的雍正皇帝,他什麼也不是,所以雍正能夠對於他的飛揚跋扈加以容忍。
網路配圖
其次飛揚跋扈的程度不同,李衛的飛揚跋扈最多只能看做是一種流氓習性,一種小人得志的裝逼樣。而年羹堯就不同了,他讓當地督撫跪迎他回去,又讓蒙古諸王公跪著見他,就連清朝的額駙也一樣,簡直當自己是西北王。縱觀整個大清的歷史,臣子中能夠享受這種待遇的只有睿親王多爾袞,但多爾袞他帶著清兵入主中原,奠定清朝在整個中國的統治,雖是臣子,卻已經是當時清朝的實際統治者,被封為皇父攝政王。當時多爾袞受這樣的禮節的時候尚且戰戰兢兢,而年羹堯功勞遠不及多爾袞,權勢聲望更不用說了,竟然強迫西北督撫和蒙古王公行此事,這完全是作死行為。
最後李衛雖然跋扈,但卻唯雍正之命是從,同時公私分明,敏於政事。而年羹堯則不同,檢閱部隊的時候他學周亞夫來個只聽將令不聽君命的論斷,調離撫遠大將軍的時候,他上書陳情,試圖繼續留在西北做他的西北王的美夢,但最終命運告訴他他什麼都不是,只是雍正皇帝的一個臣子奴才。
網路配圖
年羹堯和李衛都是雍正最信任的人,都飛揚跋扈,但年羹堯文武全才,天下無雙,因此受到雍正的猜忌,最後死去的性命,而李衛卻因為做事認真,文化短板因此保住爵位,其中意味值得深思。
推薦閱讀:
※[資料]《清帝列傳·雍正》之雍正皇帝大事年表
※雍正曾兩次提出「讓位」,難道皇位本來不該是他的?
※雍正如何用人?年羹堯九十多條大罪賜死表示不服,雍正用佛語嚇他
※年羹堯的犧牲,是因雍正懼怕,還是自作自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