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證與辨病有病始有證,辨證方能識病,識病後方可施治.辨證與辨病是二者不可分割之統一體,對於「隨證治之』一語,要有探刻的認識, 「辨證」二字最為重要。《傷寒論》中日桂枝證、日柴胡證,此中包括病位,病因。如;太陽病「服桂枝湯,或下之,仍頭項強痛,翕翕發熱,無汗,心下滿,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湯主之。』此仲景以治法示人辨證而非辮病。雖然《傷寒論》重在辨證, 《金匱要略)重在辨病,但均非絕對的,故曰二者是不可分割之一體。《傷寒論》六經標題亦曰『辨病脈證並冶』,應予注意。何謂病?何謂證?有疾病而後有證狀,病者,為本;為體,證者,為末,為象。病不變而證常變,病有定而證無定。故辨證不能離開病之本質。然昨年之濕溫為陽證者,今年為陰證。昨日之痢疾發熱者,今日為厥冷。午前無熱者,午後則太熱。夜不食者,翌晨食慾大進。如此同為病之證,干交萬化不可名狀。猶同是人而有男女老幼之別,同是馬而有形色種類之殊,不可謂病不變而證亦不變。是故診病易,診證難。診得其證複診得其病,則葯無不、效,治無不驗。此所以仲景特標出「病脈證治』四字。四肢百骸,五臟六腑、一筋一骨皆有一定之「功能』,營生理的作用。故一臟一腑,一筋一骨有病,則其臟腑筋骨之機能發生變化而現一定不移之證狀。故病在胃者現消化器證,在肺者現呼吸器證。而其病影響全身時則其病證亦自有一定之形征。初起之證曰主證,及於全身之證曰副症,兩者統名曰定證(或固有證)。綜觀定證之形態即知為何種疾痛,偏重於何方面,而推出用何種治法。同為胃炎而或心窩疼痛,食慾增進。或無痛,食慾反不振,或嘔吐,或下利,或便秘,或浮腫,或發熱,廓頭痛有諸種之副證,由於副證之各異,則或用桂枝人蔘湯,或用柴胡湯,或用理中湯,或用承氣湯,虞用瀉心湯,當選用其一。以求對治原證並治副證。故每一藥方,必附記主證(自精者言之則為原證)副證(是續發證)·例如人蔘湯之主證為心窩部痞硬,胸中痹(上腹部胸部冷感如有物潛居其間),而副證為嘔吐、下利,喜唾口液,心窩急痛,小便不利等。故若有心窩痞硬、胸中痹主證之人,同時發現一副證或小便不利,或為喜唾口液,則以人蔘湯治之最宜。洞觀贏者之原證與副證,對照而定藥方,是謂方劑與病證兩得其宜.即俗所說對證之葯.若葯不對證使原證與副證相混,發現諸種不定證狀。或成壞證,故壞證為壞變不不定證狀之謂。醫者當病人發生壞壞證不能辨出病證之本質,即不能辮何者為主證,而不免膨吶治療。若當發汗汗者閉塞之,當斂者宣洩之,當溫者寒之,當清者溫之。其治法全與病勢相反是曰逆治,因逆治所生之癥狀日逆證。逆證之變化最急劇,非急以適當之方劑治之,多不可救藥.壞證逆證,俱為醫者誤治所得之證狀.《傷寒論》中載有各種應變之法,即為此;凡因不當之藥劑或攝生之失當,產生不定之小變證者曰假證。定證以正型出現曰正證,以變型者出現者曰奇證.例如人蔘湯之正證,為心下痞硬,小便不利,或心下急痛胸中痹,或心下痞,氣結在胸。如現嘔吐,頭痛發熱,全身痛,感惡寒惡飲水等即為奇證。故醫者診病必精察陰陽表裡虛實寒熱等病勢之如何。所論各證與應變處置及其識別之大略。悉如前述.故能識主證者必能預防末發之奇證.能治奇證者,必能兼治未發之正證。仲景之「平脈辯證」,即《內經》之治病必求其本,所各謂本者有萬病之共本,有每病之個本。醫者當求每病之個本及萬病之共本,而隨證治之,方稱精切。而薛立齋、趙養葵等,專講真水真火,乃論其共本。〈傷寒〉、《金匱》乃真能見病知源,故葯之增損確切不移。學者當對於每證每方必須深思刻苦,一增一損務使合於是規矩,方不能捕風捉影,扶牆摸壁。治病所用方劑,有已經成熟者,有尚未成熟者.成熟者專病專方,未成熱者一病多方.故有「某方主之」, 『可與某方』;『宜某方』之說.專病專方是經實踐認識,再輕實踐證明,現實踐,再認識,多次返復之結晶,而較一病多方更為可貴。辨證施洽是祖國醫學之基礎功夫,不能單獨成為一個科目,〈內經〉談辨證施治,仲景也談辨證施治。歷代名醫無不重視辨證施治,自古迄今籠不如是,醫者臨床舍此則無所措手。辨證施治始見於〈素問·至真要大論篇>,至仲景而發揚光大,使之具體化。〈傷寒論·太陽篇〉雲, 『太陽病三日,巳發汗,若吐,若下,若溫針仍末解者,此為壞病,桂枝不中與之也.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傷寒論·少陽篇〉云: 『本太陽病不解,轉入少陽者,脅下硬滿,於嘔不能食,往來寒熱,尚未吐下,脈沉緊者,與小柴胡湯。若巳吐,下,發汗,溫針,譫語,柴胡湯證罷,此為壞病,知犯何逆,以法治之。』二條是後人辨證施治之所本。自張景岳,程鍾齡八證八綱之說出,而〈內經〉仲景之辨證-方法漸廢,今人則有的更變本加厲,廢病存方,廢方存葯.有病始有證,而證必附病,若舍病談證,則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病有傷寒、溫病、雜病之不同,醫者診治時,當先辨其為內傷,為外感、為傷寒、為溫病。如為傷寒,當再辮其為太陽、為陽明,為少陽,為三陰.如在太陽又當辮其為中風、為傷寒。然後決定何者用桂枝,何者用麻黃,何者用青龍。何者者應下.何者當補,何者當清。如此是聯若干證為一證,故一證有一證之專方,如真武證,承氣證、白虎證,青龍證……等等.而所謂某證某證是指症侯群而言,亦即合若干證為一證,若頭疼為一證,發熱為一證,則何以知何者為麻黃湯之頭疼,何者為桂枝湯之頭痛,何者為葛根湯之頭痛。何者為外感之發熱;何者為雜病之發熱,則胸中茫然。而病又系證之所組成,如脈浮發熱惡寒者為傷寒,不惡寒而渴者則為溫病,此重在辨病非單純辨證。古人辨證以辨病之轉變,邪之進退,正之盛衰,葯之宜否以應變救逆。類如傷寒一日,大陽受之,若脈靜者為不傳,頗欲吐若躁煩,脈數急者為傳。傷寒六七日,無大熱其人躁煩者,此為陽去人陰。傷寒三日,三陽為盡,三陰當受邪,其人反能食而不嘔為三陰不受邪.大陽病下之後;其氣上沖可與桂枝湯,方用前法。若不上沖者不可與之.傷寒陽脈澀、陰脈弦,法當腹中急痛者,先與小建中湯;不差者小柴胡湯主之。霍亂篇下利後,當便硬,硬則能食者愈。又如〈傷寒論〉中服柴胡湯後感到口渴的,病症巳屬陽明也,以法治之,太陽篇太陽病脈當浮反沉者為由陽入陰。少陰病當無熱,反發熱為由陰轉陽。辨證論治的實質就是辨別清楚「病因體異」,』然後「同病異冶』、『異病同治』,葯隨證變』。因同果不同即病不同。如濕邪致病有的見體腫,而有的顯腹瀉,也有出現小便不利。證狀雖異而冶法相同即稱異病同治。有的是因不同但病相同,而證不同就需同病異治。病相同而病位不同也稱同病異治。如同為腫病,但治法有所不同。如腰以上腫,當發其汗,腰以下腫當利小便。但有的因同,病位不向,證也不同,其治法也就不同了。如濕邪在胃則作嘔,在牌則作瀉。二陽合病必下利,為病在腸,葛根湯主之。如不下利而嘔者為病在胃,用葛根加半夏湯主之。至於異病同治的例子,以金匱腎氣丸最易說明。《金匱要略〉中用腎氣丸者有五,一是中風後少腹不仁。一是治虛勞里急諸不足,少腹拘急,小便不利。三是治痰飲短氣有微飲當從小便去者。四是治婦人煩熱不得卧,但飲食如故之『轉胞不得溺』者。五是飲一溲一之消渴病者。同為一種腎氣丸,主治以上五種不同病證,即異病同治。』《傷寒論》側重辨證以應變救逆,而《金匱要略》則重於辨病,專病專方。茲舉例如下:「百合病』篇云: 『百合病者,百脈一宗,悉致其病也。意欲食復不能食,常默然,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飲食或有美時,或有不用聞食臭時,如寒無寒,如熱無熱,口苦小便赤,諸葯不能治,得葯則劇吐利,如有神靈者,身形如和,其脈微數……』。此病證多變幻,故曰諸葯不能治,但主以百合劑,則諸證悉愈。除百合劑外,則諸葯皆不能治。又如『狐感病之為病,狀如傷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閉,卧起不安。蝕於喉為惑,蝕於陰為狐」。如只辨證而舍辨病,則無所依據。正如在《醫宗金鑒》以為梅毒。唐容川以為水邊短狐含沙射影。惲鐵樵,陸淵雷則以為病後餘毒,莫衷一是。在患者則蝕喉者喉科治,蝕肛者肛門科治,蝕陰者婦科治。但此病既非喉科;肛門科,亦非婦科症。而《金匱》以甘草瀉心湯一方,所以能兼洽狐惑及胃潰瘍兩病者,以其皆為粘膜潰瘍故也。此所謂異病同治。又如瘧疾先寒後熱,煩渴頭痛如破,然後大汗而解,發有定時。當病不發時,一無所苦,悉如常人,則無證可辨。如辨病施治,知其為瘧疾,則先其時發汗即愈。『氣分,心下堅,大如盤,邊如旋杯』,如舍病辨證則此病為陰,為陽,為寒、為熱、為虛,為實,當溫,當清,當補,當瀉,當發汗,當攻里很難推敲。如辨病施治,知其為氣分主以桂枝湯去芍藥加麻黃附子細辛湯則愈。有韓姓患者,發作性少腹痛,痛苦欲死。治經三省,歷時數載,求醫中外,均未奏效。余診其證狀,均與《金匱》所載寒疝病完全符合,遂予抵當烏頭桂枝湯獲愈。近代所謂類風濕關節炎,多謂不治。但歷年來我曾以桂枝芍知母湯治癒多人。現代所謂美尼爾氏綜合征,古人名眩暈。以為水氣所作,以苓桂術甘,小半夏加龍骨,牡蠣,橘皮、茯,苓,澤瀉湯加味每治皆效。余如栝萎薤白劑之治胸痹,柴胡龍骨牡蠣湯之治癲癇,干金葦莖湯之治支氣管擴張之呼吸道感染,許叔微的麝香圓於之治坐骨神經痛;小建中湯之治胃下垂……均有一定療效。薛立齋、趙養葵,程鍾齡等人專講萬病之共本,不講每病之個本。《金匱》、《傷寒》既講萬病之共本,亦講每病之個本,乃真能見病知源,隨證施治。醫者即要辨各病之個本,亦要辨萬病之共本。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臨床時須先辨每病之個本,再辨萬病之共本。譬如風溫與濕溫、風與溫是每病之個本,溫是二病之共本。傷寒與溫病亦然。所謂辨證施治是先辮其為何病,再辮其寒,熱,虛,實然後施治。而非頭痛為一證,足痛又為證,頭痛醫頭,足痛醫足。此外,又當注意其合併症,以上所引雖屬專病專方,但人有老幼強弱,病有新久盛衰,而表現之證在每人亦有不同.如小柴胡湯條後之或胸中煩而不嘔,或渴,或腹中痛,或脅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熱,或渴,而有種種不同之證狀但許多癥狀不能同在一人之身出現,但柴胡證之主證不變,故曰但見一證便是,不必悉具。所謂一證是言主證.主證有三,一為寒熱往來,二為口苦、咽干、目眩。三為胸脅苦滿、乾嘔。而胸脅苦滿為主證中之主要者。醫者既要掌握原則性,又要有靈性,方可謂辯證施治。冠心病的病機和治療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是現代醫學中的一個病名。雖然在中醫書籍中沒有這個名詞,但是根據它的臨床表現如胸痛、胸悶、心悸、氣短等癥狀,在最早的中醫書籍《內經》中就有記載,例如:《素問藏氣法時論篇》『心病者,胸中痛,脅支滿,脅下痛,膺背肓胛痛,兩臂內痛』,又如《靈樞厥病》「真心痛,手足清至節,心痛甚,旦發夕死,·夕發旦死』類似心絞痛及心肌梗塞的記載,同一篇中描述「厥心痛』證狀『痛如似錐針刺其心」。張仲景《金匱要略·胸痹心痛短氣病脈證治,中除有「胸痹,不得卧」,「心痛徹背,背痛徹心」等一系列脈證描述外,在治療方面也提出了比較系統的方葯。在臨床實踐中運用這些方葯治療冠心病,也收到了一定的效果。故可以把胸痹心痛病看作是祖國醫學對冠心病的描述。對冠心病的認識從中醫理論來看,胸痹心痛病與心肺及血脈和胃皆有密切關係。人體營養之輸入,廢物之排出,如二便、汗液及呼吸,皆賴血液以運行。血液之運行,又賴心陽之鼓動,所以循環不息,故曰:「心者,生之本……其充在血脈」。心為陽中之太陽,位於胸中,上焦陽虛,是說心陽虛微,心陽虛微就會影響到血液的正常運行,血運失常則血流阻塞,致使前胸猝然而痛,甚至濁陰不化造成心肌梗塞,所以說此與心肺血脈和胃都有密切的關係。《金匱要略·胸痹心痛短氣病脈證治》開篇即云: 「夫脈當取太過不及,陽微陰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責其極虛也。今陽虛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陰弦故也」。《金匱要略》此條最關重要,是胸痹心痛病之總綱,言簡意晰,字少義深,當細細玩味。仲景只以陽微陰弦四字,即將全篇理論觀點詳盡概括,所以然者以下數句,說明了病之本質在於極虛。並指出上焦陽微之虛,能造成脈絡陰弦之實,而陰弦之實,反能影響陽微之虛,不但是血不足為陽微之果,而血不足也為陰弦之因。對此一條如能深刻體會,即能對本病有整個的認識。《金匱要略·嘔吐噦下利病脈證治》「病人脈數,數為熱,當消谷引食,而反吐者何也?師曰:以發其汗,令陽微隔氣虛,脈乃數,數為客熱,不能消谷,胃中虛冷故也。脈弦者虛也;胃氣無餘,朝食暮吐,變為胃反……「同篇又說: 「寸口脈微而數,微則無氣,無氣則榮虛,榮虛則血不足,血不足則胸中冷』。隔氣虛是心陽虛,亦即微則無氣,胃中虛冷即胃陽微,發汗太過可令陽微,膈氣虛以致胃氣無餘,不能消谷。營、衛、宗氣、三氣之源來自中焦,谷不消則三氣乏源,以致胸中無氣而結論在血不足則胸中冷,胸中冷故曰陽虛,脈不通故曰陰弦。《素間·痹論篇》指出: 「心痹者,脈不通」。蓋脈不通則心虛,心虛則胸中冷,胸中冷則胃陽微。胃陽微則能影響消化吸收形成嘔吐、噦下痢等胃腸疾患,而營衛宗氣皆賴胃陽腐熟水谷以生成,如胃陽虛則營衛宗氣生化之源不足,而胸中陽微,亦能影響心臟之血液循環,形成胸痹心痛,故曰微則無氣,無氣則營虛,營虛則血不足,血不足則胸冷,是故脈不通由於胸中冷;胸中冷由於血不足,血不足由於營虛,營虛由於無氣,無氣又由於 胃陽微,胃陽微又由於血不足,層層相因,互為因果,又相互依賴,由於心需胃供給營養,』胃需要供給血液,於是胃強心亦強,胃弱心亦弱。 『無氣.」是『陽微』之互辭, 『氣』是指『宗宗氣皆出於胃,故責之胃陽微,從祖國醫學的記載,都說明冠心病是胸中陽微,心血不足,血運失常。產生猝然而痛,從而可知冠心病是因虛致實的—種病,是本虛標實的病證。心和血與胃的關係:胃主納,主腐熱水谷。脾主運,為胃行其津液,,二者相配合,將水谷之精汽灌注於人體五臟六腑,四肢百骸者;分為三隧,是為營、衛、宗氣,而宗氣積於胸中,營衛行脈內外,脈為奇恆之府,而心舍脈,心主動,其動見於脈息,一患四動,謂之無過,而又關乎肺之呼吸。《素問.平人氣象論篇>-載有: 『胃之大絡;名日虛里,貫鬲絡肺,出於左乳下,其動應衣,脈宗氣也』。左乳下,正是心尖搏動之處,而曰胃之大絡,又曰宗氣,所以心和胃有密切關係,從現代醫學觀點來看,心絞痛嚴重發作時,可伴有噁心,嘔吐、上腹脹等消化道癥狀,而飽食厚味,食滯不下,亦能促使心絞痛的發作,也說明中醫認為心與胃的關係密切。心與胃及與其他蛀賭之關係亦頗重要,這對於胸痹心痛的發病及治療是有,定意義的。關於誘發原因祖國醫學及現代醫學一向認為厚味飽餐,情志(精神情緒)六淫等,都能引起本病的發作.1,厚味飽餐:《素問·經脈別論篇,有『食氣人胃,濁氣歸心,淫精於脈』的記載。其意即是穀人於胃所化之氣精濁未分,巳化之精氣,淫溢於脈。而心舍脈。過食膏鬃厚味,—則濁氣壅於胃之大絡,血流不行,虛里阻塞,使心失其營,『就會誘本病而致疼痛 .2.精神因素:《素問-生氣通天論篇>中有 :用氣者,精則養神,柔則養筋』。《素問·痹論篇》有:「陰氣者,靜則神藏,躁則消亡』的記載。《靈樞本神》有 「是故怵惕思慮者則傷神,神傷則恐懼流淫而不止.因悲衰動中者,竭絕而失生,喜樂者,神憚散而不藏;愁憂者;氣閉塞而不行.盛怒者,迷或而不治.恐懼者,神盪憚而不收「的記載,都說明人的精神情緒波動太過,可以傷臟,在臨床當中我們也常常可以見到由於情緒的波動而誘發本病。3.氣候的影響:《素問舉痛論篇》說:「經脈流行不止,環周不休,寒氣人經而稽遲,泣而不行,客於脈外則血少,客於脈中則氣不通,故卒然而痛。』又說·寒氣客於脈外脈寒,脈寒則縮倦,縮倦則脈絀急,絀急則外引小絡,故卒然而痛』,由於本病系胸陽不足加之寒邪侵襲因而導致脈絀急而不通,不通則痛這說明氣候對本病是有影響的。但必須先本身正氣虛,氣候變化始能銹發本病。《靈樞百病始生》說: 「風雨寒熱;不得虛邪,不能獨傷人。卒然逢疾風暴雨而不病者,蓋無虛故邪不能獨傷人,此必固虛邪之風,與其身形兩虛相得,乃客其形』。從這一條可以想到,氣候變化,所以能誘發本病,是由於本病患患胸陽夙虛,這說明只有外因而無內因不能發病…、以上三條,只是本病誘發原因的一部分,中比較常見的。同一《內經》在痹論謂脈不通,而舉痛論則謂氣不通,二者是異名同類並不矛盾。治療每種病與每種病有不同的個性,亦有相同的共性。故每種病有每種病不同的治法,各病有各病的主方,如《金匱要略》治咳逆上氣,時時吐濁,但坐不得眠,用皂莢丸則愈,否則無效,誤治且可致死.所以古人對於疾病的分類很嚴格的。故同屬咳嗽,而肺察肺癰咳嗽上氣之咳嗽,,則與痰飲咳嗽分篇.由於治法不同,所以仲景列痰飲之飲,複列水氣病之水。既列胸痹心痛,複列胸滿瘀血,就是胸滿瘀血。而非胸痹心痛,而胸痹心痛,亦非胸滿瘀血。水氣就是水氣,而非痰飲。每病有每病一定的病因,一定的治法,確切不移,決不可摸稜兩可。蓋證與病不同,『證屬共性,為諸病所共有,病屬個性,為每病之專有,故病不變,而證常變,方不變,而加減變。例如小青龍與小柴胡湯方後,均有或然或否之加減,但原方不變。故既要有原則性,亦要有靈活性。冠心病的治療,—須認清本病與各臟腑之關係,尤其是與胃的關係,然後體會本病因虛致實之實質,以及因實致虛,最後為本虛標實的特性,治療原則將用以補為主,以補為通、以通為補,通補兼施,行補法而不使其壅塞、施通法而不損其正氣,初步歸納治冠心擒六法如下:臨床上可一法或數法結合使用。一、宣陽通痹《靈樞·五味篇》說:『心病者,宜食麥羊肉杏薤」,』《靈樞·五味論》又說, 『辛走氣,多食之,令人洞心」』 「辛人於胃,其氣走於上焦,上焦者,受氣而營諸陽者也。姜韭之氣薰之,營衛之氣,不時受之,久留心下,故洞心。』清·王朴庄《傷寒論-注》曾說,栝蔞平人服之能使『心氣內洞」。今取其藥物副作用令其開痹通陽。喻嘉言說:「胸痹者,陽不主事陰氣在上之侯也,仲景微則用蓮白白酒以灑其陽,甚則用附於乾薑以消其陰,…世醫不知胸痹為何病,·…」慣用白豆蔻,廣木香,訶子,三棱,.…諸葯,坐耗其胸中之陽者,亦相懸矣」;我們認為若對此一由涵陽虛而致胸痹的因虛致實之證,濫用成長時期單純使用損陽耗陰之品,顯然是葯證不符。在歷代醫家的啟示下,我們通過實踐,認識到:陽不宜可致血之痹,血之痹可令陽不宣,故通陽可以宣痹。宜痹亦可通陽,二法相互為用,故臨床應以宣陽通痹為治胸痹心痛之主要方法。選方宜用括萎薤白半夏湯為妥。方中栝萎開胸,可宣痹以通陽,薤白可通陽以宣痹。由於胸痹者多胃濁上逆,故用半夏和胃以降陰逆,障陰逆亦可間接地扶助心陽。若伴有失眠者可佐酸棗仁湯,若胸脅逆滿:肢冷者用枳實薤白桂枝湯,若陽虛痛甚,心痛徹背,背痛徹心者,可在主方中加烏頭赤石脂丸.若兼有臟躁及百合病者加百合知母湯、百合地黃湯,半夏厚朴湯、甘麥大棗湯等。善感冒,體痛乏力者主方加新加湯。二、心胃同治心胃關係密切已述於前,且『胃為水谷之海」,故人體之熱產於胃,集於脈,附於血,借心陽之鼓盪,充沛於周身。所以脈以胃氣為本, 「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 「半日不食則氣少,一日不食則氣衰,七日不食則死矣』。『胃寒則血薄,胃熱則血濁』。血薄則血衰陽微而衛外之功能減退。血濁則血之流通不暢,血中之代謝物質陳腐瘀積,故心與胃相互依賴,相互影響,心胃同治一法在臨床上應予重視。胸痹胸中氣塞短氣,證偏實者宜橘枳薑湯加減,但若證見胸中氣塞,動則氣短心悸病兼在肺而無胃腸癥狀者,則應改用茯苓杏仁甘草湯.胸痹心中痞氣,氣結在胸,胸滿脅下逆搶心,證偏虛者宜人蔘湯加味.胸痹食後腹脹滿,證虛者宜厚姜半甘參湯加減。下利嘔吐者吳茱萸湯.二,補氣養血氣與血同出而異名,血為陰,氣為陽,陽生於陰, 陰生於陽,此即陰陽互根之意,無氣則營虛,血不足則胸中冷,血者氣之體,氣者血之用,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補氣即能養血,養血亦可益氣。故補氣養血,不可分割。例如當歸補血湯。若證見胸痹之脈證,發熱,不渴,脈虛,心臟病久正氣衰弱,者宜增投當歸補血湯加味。若見脈間歇,氣短,脈數,心悸者;則宜於主方中加當歸芍藥散。若心悸脈數者增用生脈散加棗仁、龍牡、當歸等.若見脈結代,心動悸,增投炙甘草湯。四、抉陽抑陰陽盛則熱,陰盛則寒,陽虛則寒,陰虛則熱,蓋陰消則陽長,陽消則陰長,故扶陽即是抑陰,而抑陰也是扶陽。胸痹由於心陽虛微,』陽消則陰長,所以扶陽抑陰之法亦不可少。若胸痹時緩時急者用薏苡附子散,附子扶陽,薏苡緩急,若四肢厥逆、脈微、下利者增投四逆湯,若陽虛胃冷者增用附子湯,若心下滿者增用理中湯,若寒甚者可加細辛,桂枝等.五,活血行水冠心病出現浮腫者,乃由於血運失常,壅塞瘀積,絡脈充脹,體液滲出而致腫脹。中醫古書有所謂之「去宛陳荃』法,在治這種病的場合應理解為疏導血液中陳腐瘀積,使血暢快而非攻法(雖然攻法有時能達到『去宛陳荃」的效果)。運用『去宛陳荃』結合:開鬼門發汗,通上竅, 『潔凈府」泄膀胱以利下竅等方法;雖可退水消腫;但住往水退複發,腫消再作。究其原田,雖然血與水關係密切直接。但根本病原,其主要矛盾在於心陽虛(心功能不全),故運用「去宛陳荃』「開鬼門』「潔凈府」只能治水腫之標。而助心陽方為治水腫之本.再說水盛則陽衰,陽盛則水衰;發汗雖去水,但也同時能散體溫,而對陽不足者亦可能損陽,故有大汗亡陽之說。人體之熱產於胃,蓄於血,奪血者無汗,奪汗者無血,故陰虛過汗則亡津液.所以治冠心病水腫者,應以真武湯為主劑以助心陽.再辨證擇治標方法中之一二,始能符合「治病必求其本」的理論,使水去而陽不傷。血瘀浮腫者加當歸芍藥散,若肺部鬱血或肝大充血者加參蘇飲(人蔘,蘇木)若脈結代動悸兼陽虛浮腫者,則應以栝萎蓮白半夏湯與真切武湯並加活血之品。六、補腎養筋心與腎相互為用,腎不能還精於心即顯心功能虛衰,腎不能還精於肝不能柔肝養筋,致筋膜憔悴,脈管漸硬,故補腎養筋法亦為治胸胸痹之一的大法。若見兩尺無力、脈遲、胸悶,心悸,頭暈、,耳嗚、』腰酸、腿軟,面黯虛煩,少寐或見高血壓等證,宜投,栝萎薤自主方加杞菊地黃丸久服,便干者加草決明。若腎陽衰微,者,見畏寒、肢冷、脈微等證則宜加桂附八味丸,亦可加鹿角膠,巴戟、仙茅、淫羊藿,党參、麥冬等,或左歸丸加味。若再見脈結代,心動悸(或見心房纖顫),則增炙甘草湯。便干用火麻仁,不得寐用酸棗仁。見頭昏、脈弦,陰虛陽浮、血壓高者加天麻鉤藤飲,成加杞菊地黃丸.結語1.胸痹包括心痛,屬現代醫學冠心病範疇疾患。從中醫角度看,系病在心而密切關聯脾胃,腎,肝、肺等臟腑之全身性疾病。2.本病乃機體衰退之虛證。病因心陽虛,胃陽弱,腎陽虧,肝腎陰不足,肺氣不宜,而非實證。不宜將某些標象作為病之實質。3.本病正氣衰弱,臟腑已損,而非由外邪侵襲之實證。當辨病與辨證相結合,立法施治。4.胸痹之胸中寒,為陽虛而顯之寒象,而非外寒所致。但外寒侵襲僅為成病之誘因,或發作心痛的因素之一。故非一般寒證之用溫葯可解,也非一般實證,用行消之法可治。既見標證之實象,也應認清病本質為正氣虛損。實踐證明,對此類標實證宜使用宣陽通痹為主法。扶陽佐以活血行氣之劑。若不以正虛陽衰為重點,誤以標象為本質,投藥既使當時取效,則日久難免耗陽損陰。慢性肺原性心臟病的治療1962—1963年治療慢性肺心病8例,均取得了較好效果。8例病人中,有2例為第二次入院。診斷方面皆符合下列三個要求:存在慢性瀰漫性肺部疾患,x線透視或攝片證實有右心室肥厚,且可除外因其他性質心臟病因素所引起的。人院時均有中至重度心衰表現,治療上以中藥為主,必要時加用對症治療的西藥,其中2例加用了洋地黃製劑, 5例加用了小量的利尿葯,一般也用了適量的抗菌素及氨茶礆、吸氧等措施。 』中醫四診望診:8例患者均精神萎靡,氣短息促,半卧於床,甚則倚息不得卧,面色暗淡無華,眼泡壅腫,唇色青暗或紫暗,頸部青筋突出,肢端指甲微青或紫暗,舌質紫暗者2例,舌暗4例,近正常2例.苔薄白膩6例,灰苔1例。聞診:8例皆可聞氣息粗促,6例頻頻作咳,1例間歇咳嗽, 2例有喉間水嗚聲,兩肺可聞及瀰漫性乾濕性羅音。問診;問舊病均有慢性咳嗽咳痰多史,易罹外感。6例咳嗽嚴重者均有痰多粘稠,患者均有輕重不同的氣短、胸悶、心下痞滿、腹脹不適,尿短不利,逐漸水腫。自覺心悸者7例,易出汗者2例。切診:8例均有中至重度可陷性水腫,肢端發涼,3例伴腹水,脈滑數月例,細數4例。中醫辨證論治慢性肺原牲心臟病屬於祖國醫學中痰飲、咳喘,水氣等病範疇。其本心腎陽點,其標痰飲停蓄,肺氣壅塞。治療原則分清主次,標本兼顧。當肺氣壅塞,喘咳嚴重,痰多,惡寒,發熱等證時,先宜小青龍湯散寒祛邪,有里熱者加石膏.表證輕、心腎陽虛為主時,宜溫陽宜肺利水,方用真武湯合越婢湯加減。若水腫甚者,可用通陽利水治法,方用消水聖愈湯(方見《時方妙用,即桂枝湯去芍藥加麻黃,附子,細辛,知母)。若心腎陽虛兼心肺氣陰不足,可用溫陽化水,益氣生津之法治,方用真武湯合生脈散,再酌情加化痰利濕之品,水腫甚者,可加用利水之品,如車前子30克,白茅根本30克,或加用活血葯如蘇木,挑仁,藕節,皆具有協助利尿之功能。一般採用上法後,尿利腫稍,呼吸困難減輕,可以平卧,腹脹及心下痞滿亦減,以致津液得通,肺氣得降。若僅咳嗽咯痰,氣短胸悶,乃心陽初衰(心衰尚不顯著)而痰濕內阻,肺氣不宣所致,治宜理肺和胃,方選溫膽湯加杏仁、桔梗,川貝,苡仁、紫菀,生薑等葯久咳陰虛肺熱者,則用清肺化痰、養陰之品,如竹茹、沙參,麥冬、黃芩,栝蔞等葯,養心可選用浮小麥,遠志、桂枝等,若喘,喉中水鳴聲者用射干麻黃湯。臨床治療情況所治8例,心力衰竭癥狀皆獲控制,無一例死亡.水腫消失。肝臟回縮,巳未能觸及,呼吸困難減輕,能平卧。心悸,氣短、咳嗽,胸悶等癥狀亦減,心力衰竭多在二周內得到控制,僅2例分別22天和20天。 .消腫方面:單用中藥未加用西藥者3例(其中一例伴腹水),水腫全消。3例平均為7天。5例並用小量西藥利尿葯,其中伴腹水者2例,(其中1例入院時神志昏迷,腹圍100厘米以上),水腫消退天數2例為7天, 1例為11天, 1例為15天,另1例為34天,其中單獨使用中藥3例)服藥後一般在第二天尿量增加達1000毫升,一般尿量為1500—1900毫升,有一例服藥後第二天尿量增多至2900毫升,以後曾達4500毫升。呼吸道癥狀及體征的改變,咳嗽咯痰、痰多不易咯出等癥狀,治療一周後減輕,氣喘氣短、胸悶等癥狀在2周內減輕或消失,肺部乾性羅音治療後均消失,濕性羅音亦減輕,但肺底濕羅音不易消失。紫紺情況:7例在人院時有明顯紫紺,其中3例於5—10日後消失,2例於22日後消失。病案例舉鄧x,女,48歲,巳婚,河北人家庭婦女。於1963年6月15日,因浮腫氣短半年,一周來加重而人院,病者於1961年1月感冒後開始咳嗽氣短,下肢浮批經治療好轉,但常感心悸,近月來病情加重,動則心悸氣短,下肢逐漸浮腫,心下痞滿,咳吐白痰,尿久。既往有八年慢性咳嗽史。體征:脈弦細數,苔白,半卧位,呼吸較促,顏面微腫,唇色紫紺,頸靜脈怒張,左心界稍擴大,兩肺滿布細濕羅音,二尖瓣可聞及Ⅱ級吹風樣收縮期雜音,肝右肋下可觸及兩指,劍突下四指,中等硬度,腹部移動濁音陽性,下肢高度浮腫。x線胸部攝片:右心寬段顯示延長膨隆、兩肺廣泛性索狀及魔片狀模糊陰影,心電圖為肺型P波。中醫辨證,心腎陽總水飲內停,痰濕阻遏,肺氣壅塞.治宜清宣肺金降氣化痰,溫陽利濕之法,方用越婢合真武湯加減.處方:生石膏12克 麻黃3克 甘草9克 雲苓12克 白朮9克 杭芍9克 附子6克 生薑9克 大棗(擘)5枚 車前子15克 白茅根30克 杏仁9克 .上藥服三劑後,尿量增加每日達1500~1900毫升,下肢浮腫明顯減退。服五劑後,浮腫不顯、肝大回縮,咳嗽減輕,於上方加入厚朴6克,陳皮6克,氣喘亦減,僅有胸悶故上方去白茅根,車前子、厚朴,加蘇子9克。再進五劑後,癥狀減輕,仍咳嗽未愈,乃肺氣不宣所致,故改投寬胸理氣清肺之法,方用厚朴麻黃湯加減。處方:厚朴6克 麻黃3克 半夏9克 杏仁9克 甘草9克 沙參10克 小麥30克 茯苓9克 細辛3克 五味子6克 生薑4.5克服上方後癥狀已大減,兩肺底有少許濕羅音,病情穩定。心肌炎的治療近年來此病並不少見。多見於熱性傳染病後期或病重階段。通過實踐得知心肌炎乃詛病的併發症或繼發症。當患有表證有表邪的溫病時,或邪盛損體)或病後期余邪殘留體內,由血循損犯心肌,後者殘毒犯心者很常見。中醫理論指出 「心之合脈也』。脈為血之府,營行脈中,衛行脈外。營衛根於中焦,會於心肺,衛外以為固,若感受外邪,營衛首當其衝。營行脈中,脈為營衛組成。心舍脈,故所受外邪留而不去,或去而不盡,必經脈累心。且溫毒必傷其陰,而血屬阻, 「諸血皆屬於心』,熱毒即傷血及心。必先損心「體」,繼損心「用」。而出現氣短神疲,潮熱,脈促結代。若再失治或誤治,陰損及陽,陽氣亦傷,遂出現脈微肢冷,舌淡,低熱不退,經久不愈。臨床亦見到,溫毒燔盛勢猛,人體直犯營血,致心肌受毒邪侵犯,氣血兩傷,出現心肌損傷或心衰,脈數弱,身熱心悸,舌赤,氣短等邪盛正衰現象。此症為毒邪侵心,所以應及肘祛邪解毒清其血熱。查傷陰或傷陽,辨證施治。繼則扶兀為重點,輔以祛邪,本,兼治其標。初期法當宣散解毒,養陰清熱。前者以竹葉石膏湯加味,增葛根18克,連翹15克)生地30克,地丁12克,公英30克,銀花15克。養陰清熱用生脈散合一貫煎加梔子、丹皮、川連,公英等,初期治療就要治其血分。中期或後期出現衰象者就須採用扶正祛邪法,用四君子湯加生地、地丁、紫草,板藍根。心律不齊者可以通陽活血利水法為主,配合清熱解毒。因為有形的水,血,痰、食,或妊娠均可影響心捧,故採用活血利水的當歸芍藥散合宜陽通痹的栝萎薤白湯加桂枝,增清熱解毒時公英、川連、甘草。關節疼痛者可用宣痹通絡解毒法配合養心陰的生脈散.宣痹通絡選吳氏《溫病條辮》中焦篇的宜痹湯。解毒則可增銀花,大青葉等。低熱不退,畏冷惡寒者病在營衛,宜用柴胡桂枝湯來調和營衛。謂營衛是調整體溫的大法。賴桂枝湯之桂、甘,辛甘化陽,芍、甘、酸甘化陰,再以姜助陽,以棗助陰。更增以柴胡,參,半夏、黃芩之小柴胡湯以交厥陰,調和營衛。使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氣因和,熱退而愈。通過有限的實踐,初步體會:熱性傳染病部分高熱患者,經過治療,熱雖減低,但低燒持續,這是余邪殘留的衰現。因之應當除邪務凈,不凈則遺患無窮,其中有的就出現心肌炎等疾患。故治療應始終驅邪,積極解毒。人體本身就有生理性的解毒驅邪功能,但能力有限,須用藥物以加強排毒.驅邪雖也可以扶正,此即邪去正復,但仍應以藥物來直接扶正,雙管齊下。扶正就是調動人體抗病免疫能力,也有增強、補養身體的作用。臨床接觸的病例中.有病毒性心肌炎和風濕性心肌炎兩類。前者多顯咽喉癥狀;治則當先清其原發病灶。後者風濕性心肌炎多並見關節炎癥狀,此則須兼用宣痹湯,對心律不齊者易於取效。病 例 介 紹例一:牛x,7歲,1976年因上感發熱住某隱繼發心肌炎出院後潮熱,心悸,氣短,脈數細無力,偶有促象,法當養陰清熱,解毒通陽。沙參18克 麥冬12克 五味子9克 生地12克 蒲公英30克 銀花15克 地丁9克 栝蔞18克 蓮白9克 半夏12克 甘草9克 生石膏15克十劑。二診,熱退脈亦較緩、微腫。依原方意投生脈散,湯加板藍根、蒲公英、銀花、生地等繼服十劑。三診;咳止,心悸,潮熱,脈促無力照初診方去石膏加黃連末0.9克沖。四診:脈緩已無間歇,仍潮熱,照上方加增荊芥穗。克以增其散邪之藥力。五診:脈數無力,予越婢湯加銀花,蒲公英、板藍根,大棗五劑以清余邪。六診:仍微熱,大便干,脈數.照原方意處方加紫雪丹1.5克沖服。七診:微熱已退脈數無力,舌淡,投生脈散加當歸補血湯加清熱解毒之品。五味於9克 麥冬15克 沙參18克 生地12克 炙草9克 當歸6克 黃芪9克 銀花15克 蒲公英18克 地丁9克 菖蒲6克五劑。宗上法守方,連續服湯劑半年治癒。例二:姜x x,女15歲,1975年10月患風濕性心肌炎住某醫院,五周後出院。以後低熱、心悸,氣短,身疲、脈細數,法當補心養陰清熱解毒生地9克 麥冬18克 沙參30克 甘草9克 茯苓12克 杏仁9克 蒲公英30克 銀花9克 地丁12克 遠志9克 棗仁9克 水煎。間斷服藥三十劑,歷時三個月治癒。例三,曹x x,女,37歲,感冒後胸悶微痛,心事110次/分,頻繁發作期前收縮,為心肌炎後期表現。1975年2月初診,脈沉遲無力,三動一止顯有代象。首劑投桂枝加芍藥湯合當歸芍藥散加公英以通陽活血利水)調和營衛,清熱解毒。茯苓12克 白朮9克 澤瀉18克 當歸9克 白芍15克 川芎9克 蒲公英00克 甘草9克 桂枝9克 生薑9克 大棗7枚十劑。二診3月17日 葯後諸證略減,照上方去桂枝姜棗加栝蔞薤白湯加党參30克。繼服十劑,病況著減。照二診方繼服十劑,證消病癒遲脈一息三至,屬藏,為陽氣不足,主寒。陽明為府,若見脈遲巳屬例外。但尚不足奇,大承氣湯之脈遲則較費思考。《傷寒論》陽明篇,言遲脈者凡四條,一為欲作谷疸,一為四逆湯證,一為桂枝湯證,一為大承氣湯證,許多《傷寒論》,注家對於此條多未深究。 《靈樞·五味論》,有『咸走血,多食之,令人渴·」咸入於胃,其氣上走中焦,注於脈,皿血氣走之.血與咸相得,則血凝則胃中汁注之,注之則胃中竭,竭則咽路焦,故舌本干而善渴。血脈者,中焦之道也,故咸入而走血矣.」文中著重指出血凝則『胃中汁注之』以及,血脈者中焦之道」的道理,可知中焦與血脈之關係很重要。《傷寒論陰陽篇》之大小承氣湯與麻仁丸三證皆為「熱傷津液」所致,但因津液被傷之輕重程度不同。而影響於脈者亦不同。津液被傷越甚,則影胸於脈者越大,小承氣湯證屬尚未化燥,津液所傷不勘故翻(滑疾,大承氣湯證『燥屎已成」津液亦傷,故脈遲。麻仁丸證,不但胃液被傷,而脾液亦傷,非但脈遲,而且見澀象。三證同為便閉,同屬下證,而所現之脈不同,故所用之方亦不同。可見對於陽明病之存津液,應當重視,故張仲景在《傷寒論》中提出既有『下之不可過早」之戒,又有『急下存陰」釜底抽薪之法.胃為水谷之海,多氣多血,故中焦如漚,胃之津陂之榮枯,關乎脈道之暢利與否?津液足則脈道滑利通暢,不足則脈道虹滯不利而脈遲。脈以胃氣為本,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胃熱則血濁,寒則血薄,血濁與血薄,均能影響脈的運行,使脈發生變化。另有一種有既非因寒,亦無痰飲、症瘕又非陽明下證,亦無下利厥逆,患者自覺胸悶氣短,動則心悸而脈遲者,這就類似現代醫學的病態竇房結綜合征中之一類。此類純溫無效,亦無明顯下證,共故伺在?因此證病象雖現於心,而病因實在於腎,人之脈『資始於腎』, 『齎生於胃』,『統於心」, 「會於肺」, 『約於肝』,是脈關乎五臟,而諸病之脈均與五臟有關。炙甘草湯之心動悸則脈結代,四逆湯之厥逆下利則脈微細,生脈散之氣短心悸則脈疾無力。而心動過緩則是脈之『資始於腎」者發生障礙所致,而患此病者噸兼陽萎之證,故治以金匱腎氣炙甘草湯,生脈散,二仙湯,保元湯等方綜合化裁,補腎之精,助腎之陽,益氣養血始能奏效,而非單純溫陽所能愈。腎主蟄藏,受五臟六腑之精而藏之,而復還於五臟,今腎氣無餘,不能還精於心,故脈遲而現胸悶,心悸,不能還精於肺,故氣短。諸臟之所以能維持正常生理功能持久不衰老,皆賴腎之還精以補充,猶如燈之能恆久,光明不熄者,必須經常添油以繼焰,故衰老病死亦由於腎臟蟄藏之精因涸竭不能還精,補充所耗之虛。復脈湯,四逆湯皆重任甘草,是藉中焦之谷氣以通之,大承氣湯是急下存陰,祛邪以存正,心動過緩是欲得下焦腎臟所輔之精以還補心臟所耗之虛,肺為水之上源,子能令母虛,腎不能還精於肺,故氣短,不還於心故心悸, 「虛則補其母』,故又須肺腎同洽,老友趙某醫生,曾以此法治療病態竇房結綜合征心率慢者數例,療效頗佳,援引於此,供參考。以真武湯為主方配用「治水三法」治療充血性心力衰竭充血性心力衰竭為各種心臟病所引起的嚴重心功能代償不全的共同表現。依據多年主治過若干例各種心力衰竭獲得的體會,並逐漸摸索其方法,提出以真武湯為主方,適當配用「治水三法』的治療原則,現將經驗與體會簡略介紹如下:《素問.湯液醪醴論》,所提出的治水三祛乃指「開鬼門」、「潔凈府』, 『去宛陳荃,對控制心衰有一定意義。心藏神而舍脈,脈為血之府而諸血皆屬於心,心欲動而神欲 靜,一動一靜則心臟一張一縮不疾不遲有一定之節律,一息四至謂之無過。血液之流行有恆一之方向,逆施則為病。故曰「神轉不回,回而不轉乃失其機」,其所以能如此者,由於心陽旺盛,心血充盈,否則血運失常迴流障礙,血流瘀積,造成腫脹及腹水。『《金匱要略·水氣篇》有先病血後病水名曰血分,先病水後病血名曰水分之說.故水去其經自下,血去其水由消,可以證明水與血之關係, 《內經》所謂『去宛陳荃』是指疏通血脈中之陳腐瘀積使血流暢通, 「開鬼門」是指宣肺發汗,以開上竅, 『潔凈府」是指泄膀胱排尿,以利下竅。去宛陳荃、開鬼門、潔凈府 三管齊下,本當水去而腫消,豈知消而復腫其故何在?蓋因水腫之為病,雖然在水,而根本矛盾是由於心功能不全所造成。開鬼門,潔凈府、去宛陳荃只是治水之標,故水消而復腫,所以必須以強心溫腎利水之寓武湯為主,輔以上述利水三祛,心腎同治)方能水消而不復腫,以符合治病必求其本之意.心力衰竭在臨床上所表現的脈和證,多見心腎兩虛宜選用強心扶陽,宣痹利水之真武湯為主方,主要取其壯火制水之意,但根據臨床實踐體會到本方主要在於溫陽強心之功效,本方雖屬強心扶陽,利水導顯之劑,但單用本方治療心衰不如佐以利水三法為宜。由於心衰時出現的肺瘀血、肝腫大、水腫等,皆提示心陽虛衰,肺氣壅滯,升降失調,血瘀不暢,水不化氣。為扭轉這些病機,還必須以真武湯為主方,再適當配合治水三法隨證施洽。1.關於配合開鬼門法的運用。開鬼門法乃宣肺,透表,使肺氣得宣,營衛因和,以求『上焦得通,嘰然汗出』.作用部位在肺,故以真武湯為主,配合越婢湯,肺熱者配麻杏石甘湯等方。病例一為高血壓性心臟病,1Ⅱ度心力衰竭,中醫辨證為心陽衰弱,陽虛水逆,上凌心肺,肺氣不宣,故選用真武湯為主,佐以開鬼門法的中醫治法(末用洋地黃)而控制了心力衰竭。病例二為慢性肺原性心臟病111度心力衰竭,中醫辯證屬心腎陽虛,肺氣不宣,採用真武湯合越婢湯施洽(即真武湯加用開鬼門法),亦未用西藥洋地黃而控制了心力衰竭。 .2.關於配合潔凈府法的運用。本法用意在於行水利尿,使水行消腫,其作用在腎。若右心衰竭,腹水,嚴重小便不利,五苓散加車前子(包)15克,沉香、肉桂各9克(後下)o此為真武湯加潔凈府法。此法的變通方是消水聖愈湯{藥味:桂枝湯去芍藥加麻黃附子細辛湯加知母,亦可酌情加用防己等)。病例三為肺康性心臟病,—巳Ⅲ度心力衰竭,中醫辨證屬心腎陽虛、痰濕阻滯,採用溫陽利水法,主要選用消水聖愈湯,未用洋地黃而於第10天控制了心力衰竭。3.關於配合去宛陳荃法酌運用,《內經》始提出去宛陳荃法,其意大致為日久為陳,瘀積為宛,腐濁為荃。去宛陳荃應指為散瘕通絡,活血化瘀之意。作用部位在脈。鑒於心力衰竭紫蚶證、肝腫大、靜脈壓增高等皆可提示有瘀血情形。心衰、瘀血多伴有水腫,正是『血不利則為水』的現象。尤其《金匱要略·水分篇所提出血分,氣分概念,對我們頗有啟發.〈金匱要略〉所述血分一症,可以有兩種情況。其一為血氣虛少,其二為陰濁壅塞。臨床觀察到充血性心力衰竭表現的癥狀,可用陰濁壅塞去理解和認識。如胸悶氣鱉,喘咳有餘之象,以及肝脾腫大,心下痞滿等.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療,必須在真武湯強心扶陽基礎上佐以去宛陳荃,宜桃紅四物湯去生地加藕節,蘇木等葯。 ·如住院病人宋xx(病例號133828~女性38歲)患風濕性心臟病二尖瓣狹窄兼關閉不全,充血性心力衰竭Ⅲ度,以真武湯為主加用了去宛陳荃法後,小便量日漸增知當去掉此法方葯後,情況迅速發生了惡化,小便量著減,並且諸症加重。後來又用原方,結果心衰得到控制。通過此一實踐,認識到去宛陳荃法在控制充血性心衰中須充分加以重視。又如一例梅毒性心臟病,主動脈瓣閉鎖不全,Ⅲ度充血性心力衰竭而人院。住院期間控制了心衰,但因上感,又誘發了心力衰竭.當時病人表現肝區脹痛難忍,咳嗽、心悸、汗出涔涔,即選用去宛陳荃法,並配合玉屏風散,守方一個月,癥狀日漸好轉肝由右肋下6厘米縮為8厘米,脾由左肋下2厘米明顯縮小為僅可觸及,下肢渾腫亦全消,此二次心力衰竭獲得控制。心力衰竭嚴重者,本〈金匱要略〉水氣篇,痰飲篇兩篇精神治療。水、氣,血三者關係密切,血可病水,水可病血。實踐得知,氣得溫而化,血得溫而活,水得溫而利。故在主方中加肉桂,沉香一類溫陽化水葯。此類之治療,應在強心扶陽佐潔凈府按時加用溫陽化水藥品,方能證、法,方葯三個環節絲絲人扣,取得療效。其中值得特別提出的是兼有心肺陰虛現象,即肺虛少氣咳嗽自汗,心血虧耗,虛煩而悸者,當於上法中考慮配用生脈散。我們曾收住—倆高血壓性心蔚輯,Ⅲ度心力衰竭,解xx(病歷號14819,男性 45歲),喘咳心悸,不能平卧端坐亦難堅持,采敢真武湯合生脈敵配合去宛陳荃法,堅持守方到底,終於基本控制了心衰。心力衰竭者並見心律失常者頗多,此亦是治療中之難題,我們在臨床中多推崇炙甘草湯、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茯芩 甘草湯諸方。陰虛者配用炙甘草湯加生脈散。陽虛者重用真武湯其水氣凌心煩躁不安,心動悸者,用桂枝龍骨牡蠣湯。、在治療心衰的同時,適當選用上方糾正心律失常·.心律失常的治療,頗需時日,非短期能愈,須根據不同情況辨證施治。附病例(五例皆單純用中藥控制心衰)例一:董xx,女性,56歲,已婚,北京人農民,病歷號121351,因咳嗽三月,氣短、心悸加重,於1963年12月28日急診入院。患者20餘年來,經常有咳嗽氣喘癥狀,但能自行緩解,尚能參加勞動,曾多次就近醫亂均末見效。近五六年來,咳嗽發作頻繁,甚則卧床不起,人院前三日更加嚴重,咳嗽氣急,吐白色泡沫痰,不能平卧,夜間陣發性咳嗽日漸加重,食慾減退,上腰部脹滿,口渴不欲飲,故來本院診治。既往史:30年來頸部有塊物逐漸增大。體格檢查;端坐呼吸,面色潮紅,無紫蚶,體溫36"C,血壓180/120mmHg,頸靜脈怒張,甲狀腺呈結節狀腫丸大,質中等度硬,兩肺布滿乾性羅音,心尖搏動彌散於第五,六肋間鎖骨中線外。厘米,心界向左擴大,心事180次/分,律齊,心尖區聞及輕微吹風樣收縮期雜音主動脈第二音亢進,腹軟,肝右肋下5厘米,中等硬度,脾未觸及,腹水(-),下肢凹陷性浮腫。胸部X線攝片:心影普遍增大,左心室、左心房顯示膨隆,肺紋理增厚,兩肋膈角消失,呼吸時可見有上下移動液面。心電圖:竇性心動過速,左心室勞損。化驗檢查I血紅蛋白11.8克,紅細胞470萬,白細胞6850,中性67%二氧化碳結合力24容積%,非蛋白氮31.2G%總膽固醇244mg%,血沉23mm/1小時, 抗「O」試驗(—),血清康、華氏反應(—),谷丙轉氨酶65單位,麝濁2單位,大小便常規正常。診斷:高血壓性心臟病,廈度心力衰竭,甲狀腺腺瘤,雙側胸腔積液。中醫辨證分析:病人咳促日久,形瘦神憊,不得卧,動則喘息更甚,咳聲低弱吐白色泡沫痰,夜間咳喘加重,心悸納呆,心下痞滿,食後尤甚,口渴不欲飲小溲不利,夜寐不寧。脈象,細緻無力舌苔薄白;質淡。由於腎者氣之根,命門之所在,下元不固則氣不攝納,則喘息更甚,腎陽虛衰水無所主,水氣上逆,上凌心肺致老肺氣失降。而證見喘咳心悸,不得平隊溲少肢腫說明心陽亦衰。正如毒問·逆調論》所云:「不得卧,卧則喘者,是水氣之客也」。根據陽虛水逆,上凌心肺,心陽不振,腎不納氣,肺氣不宣,法當溫陽行札養心宣肺,宜壯元陽,消陰翳,逐留垢,降水逆,以求心陽得振,腎氣得納,肺氣得宣用直武湯,1.痰濕鬱結,肺氣不宣,心陽不振,先予真武,越婢,生脈加減.處方:黑附片9克 杭芍12克 生薑9克 大棗(擘)8枚 党參18克 麥冬12克 五味子6克 鮮白茅根60克 生石膏15克 麻黃4。s克 甘草9克 雲苓15克 白朮9克 『配以氧氣吸人上方服二劑後,喘咳氣短悉減,睡眠好轉,夜間陣發性呼吸困難發作減輕,但仍胸脅滿悶血壓170/120mmHg,遂於前方加入活血理氣及鎮攝之品(蘇木12克,枳殼6克,龍牡各15克)。2.入院後第19天已不喘,活動如常」心率減為90次/分,一般情況較好,仍有胃脘作脹,頭痛,心下痞硬)血壓180/190mmHg,故改用通陽宜痹,利濕化痰之品。處方;全栝蔞30克 薤白12克 半夏12克 雲苓12克 陳皮9克 枳實6克 竹茹12克 丹參12克 杜仲12克 桑寄生30克 牛膝12克 『3.前方服兩劑後,患者感冒,頭痛項強,脅下苦滿,改用和解之劑(桑寄生30克 鉤藤12克 白薇12克 菊花12克 柴胡12克 葛根18克 半夏9克 枳殼6克 杭芍9克 甘草s克)。4.改服前方二劑後,表證已解,無心悸氣短,胸痞等證,已能起床活動,欲思飲食。胸部x線攝片,心影較前縮小,肺鬱血征減輕,胸腔積液消失。肝由肋下5厘米縮小為2厘米, 心率75次/分,律齊,說明心衰已控制。故出院返家療養.例二,,鄧x x,女性,48歲,已婚,河北人,家庭婦女,病歷號115675,於1963年6月15日人院。浮腫已半年,一周來加重而人院。患者於1961年元月感冒後,開始咳嗽氣短,下肢浮腫,經治療後好轉,但常心悸,兩月前開始癥狀又加重,動則心悸氣短,下肢逐漸浮腫,心下痞滿,咳嗽吐白痰,尿少。既往有慢性咳嗽史。查體:端坐呼吸,顏面浮腫,唇輕度紫紺,頸靜脈怒張, 心界向左稍擴大 心率100次/分,律齊,二尖瓣區可聞及Ⅱ級吹風樣收縮期雜音。胸部叩診高度迴響,兩肺滿布細濕羅音。腹稍膨瞳,移動性濁音(+)。肝右肋下可觸及二指,劍突下四指,中等硬度,下肢凹陷性浮腫夏度。X線胸部攝片:右心室段顯著延長膨隆,兩肺廣泛性索狀及斑片狀模糊陰影。心電圖為肺型P波。診斷:慢性氣管炎,阻塞性肺氣腫、慢性肺原性臟病,心力衰竭Ⅲ度。中醫辯證:心腎陽虛,痰濕阻遏,肺氣壅塞,宜溫陽宣肺,豁痰利濕,真武湯加開鬼門法治之。處方:附子6克 杭芍9克 白朮9克 雲苓12克 甘草9克 麻黃8克 生石膏12克 生薑9克 杏仁9克 白茅根30克車前於(包)15克 大棗(擘)5枚上方服三付後,尿量顯著增加,每日達1600~1900毫升,下肢浮腫明曼減退,用至第五劑後腫退,僅小腿略腫,咳嗽減輕故上方加入寬胸理氣之品,厚朴6克,陳皮6克。服第六劑後浮腫消失,心事減慢兩肺腑部可聞及濕性羅音,考慮還有胸悶咳嗽氣短等證上方去白茅根。厚朴,車前子,加入止咳降氣之蘇子。克,再服五劑後咳嗽巳止,僅微有氣喘,心下稍有痞滿,又以厚朴麻黃湯清肺瀉熱,豁痰平喘之劑,服藥一周後, 諸證均除,心率83次/分食納正常,二便自調,故出院返家。例三,張XX,男性,s4歲,工人,已婚,河北人,病歷號1073920 ·咳嗽已五年,近兩周來咳喘氣短不能平卧而入院.患者於1961~11月份因咳嗽肢腫,腹滿人院治療。診斷為肺原性心臟病心力衰竭,經用中西藥後心力衰竭控制。本次人院因感冒咳喘發作。痰多粘稠,肢腫尿少,心下痞滿,腹脹不適而急診人院。查體,重病容,息促不能平卧,唇紫紺,兩肺中下聞及濕性羅音,心率100次/分』律齊心界略向左擴大,肝右肋下1.5厘米,劍突下6厘米,腹部膨隆有移動性濁音,下肢可凹性浮腫,脈弦滑而數,苔由膩。心電圖:順時針轉位,低電壓,右心室肥厚。X線胸透,肺氣腫胸膜增厚,右心增大。診斷:慢性氣管炎,阻塞性肺氣腫,慢性肺原性心臟病,心力衰竭度。治療經過,中醫辨證根據脈證所見繫心腎陽虛,痰濕阻滯,利水;蠲飲化濕之法,方以消水聖愈湯治之。處方:桂枝9克 甘草9克 麻黃4.5克 黑附片9克 知母9克 防己12克 生薑、9克 杏仁9克 大棗(擘)6枚服藥後尿量增多,-功能達1500毫升以上,最多達3300毫升,.水腫漸消。咳喘吐痰減輕。住院第十三天時,水腫顯著消退,腹水征轉陰性,僅小腿微腫,體重由人院時71公斤減至59公斤,遂改用益氣養心,清肺化痰之劑。處方:党參15克 麥冬12克 五味子6克 杏仁9克 甘草9克生石膏9克麻黃15克 小麥30克 遠志6克 茯苓12克三劑後,咳喘雖減,但尿量顯著減少,浮腫大顯,因此又繼用消水聖愈湯並加入茯苓30克,車前子(包)30克,尿量再顯增多而浮腫消退,咳喘亦減)精神食慾均好,心率84次/分,臨床表明心衰已控制。例四,王xx,男性,45歲,已婚,遼寧人,病歷號120942。自1959年起四年來心悸氣短反覆發作,近半年因癥狀加劇,於是963年12月人院.1959年因患感冒發燒,乃致呼吸急促,不能上樓,經某醫院住院治療,當時血清康,華氏反應陽性結合臨床癥狀,該院診斷為梅毒性心臟病。經驅梅治療,癥狀好轉,出院後仍能堅持工作,但上樓及活動增多時仍見心慌氣急。至1960年7月在開會中突然出現嚴重心慌氣短,下肢浮腫,又入院治療,診為心力衰竭)經洋地黃和中藥治療後癥狀好轉。此後心力衰竭又發作兩次。均在入院後用洋地黃而控制近半年來上述癥狀逐漸加重,經常在安靜狀態下出現心悸氣短,不能平卧,夜間有陣發性呼吸困難,食欲不振,大便溏稀,每日3—4次。患者入院前一直應用洋地黃毒苷維持量。既在有冶遊史及風濕病史。查體:體溫36。C,脈率80次/分,呼吸20次/分, 血壓150/80mmHg, 發育中等,營養稍差面色少華,周身出汗,神清合作,半卧位,呼吸急促,皮膚粘膜未見出血點,眼瞼有輕度浮腫,頸靜脈怒張,頸動脈搏動明顯,左肺底可聞及細濕羅音,心臟:心尖搏動明顯,在左鎖骨正中線上,其範圍為2 x 2厘米,心前區觸及震顫,心濁音界向左右擴大,心率80次/分,律不齊, 二尖瓣區聞及Ⅱ級收縮期雜音及雷鳴樣舒張期雜音,向左腋下傳導,主動脈瓣區聞及Ⅳ級粗糙吹風樣收縮期雜音,向頸部傳導,肝右肋下6厘米,壓痛(+),肝頸征<+),脾左肋下2厘米,腹水征(—),下肢可凹性水腫1度。手指端可見毛細血管搏動,腹股溝處可聞及槍擊音橈動脈呈水沖脈,神經系統檢查未見異常。心電圖:心房顫動。x-線胸部攝片:心臟普遍增大。化驗檢查:血常規;血色素13克,紅細胞451萬,白細胞5500,嗜中性65%,淋巴25%, 單核2%嗜酸性8%。尿常規透明,酸性反應,尿蛋白(++,糖微量,白細胞6—2。血生化:二氧化碳結合力50.s2體積%, 非蛋白氮33.3mg,血清膽固醇·206mg%,氯化物602.5mg%,鉀4.26毫當量,鈉136.o毫當量,肝功能屬正常范6圍,血沉6mm/1小時,血清康、華反應二次均屬陽性西醫診斷梅毒性心臟病,主動脈瓣關閉不全心房顫動,充血性心力衰竭Ⅲ度。治療經過:中醫辨證,據病人心悸氣短,喘不得卧,脈促而弦,舌潤無苔.病屬心腎陽衰,肺氣失宣。宜溫陽納氣,清肺定喘,真武湯配開鬼門法.處方,附子9克 杭芍12克 白朮9克 麻黃6克 杏仁9克麥冬12克五味於6克 党參30克 甘草9克服上藥二劑後,用能平卧,夜間陣發性呼吸困難消失」心悸亦減,故停用曾連續服用了三個月之久的洋地黃毒苷。人院後12天,癥狀好轉,惟胸悶氣短明顯,余證見好此乃心陽不振,氣機阻遏之故,治宜通陽宣痹,遵改用栝蔞薤白半夏湯加味配合真武湯繼繼服用.—入院到5個月時,曾又感冒使心衰又複發作,並肝區痛苦難忍。肝大仍無明顯變化,喘咳心悸,汗出涔涔,此時改用益氣養心,去宛陳荃法配合玉屏風散。處方:當歸9克 生黃芪24克桃仁9克 紅花9克 小茴香6克 官桂4.5克 白朮6克 防風6克 防己9克 鬱金15克延胡索15克 生曬參9克(先煎) 浮小麥30克守方服用一個月後,癥狀明顯好轉,可以下床活動,而無明顯心悸氣短咳喘,肝由肋下6厘米縮為3厘米,脾由左肋下2厘米縮為可觸及,下肢浮腫完全消失,說明第二次心衰又得到控制。例五: 游x x,男性,24歲,未婚,河北人,會計病歷號1248320三年來心悸氣短,近七個月來癥狀尤甚,於1964年4月29日人院.於1960年查體,發現有風濕性心臟病,當時無自覺不適,僅在重體力勞動後稍覺心悸,未曾治療。1961年來,漸覺納差,脘腹脹滿,活動後心悸氣短明顯,同時出現下肢浮腫,遂於1962年在某醫院診斷為風濕性心臟病。經治療病情仍有反覆發作,近因病情加重而來本院治療。既往史:有風濕關節疼痛史。查體:自動體位,唇顯紫紺,鞏膜黃染,結合膜充血,咽紅,扁桃體不腫大,頸靜脈怒張,頸靜脈搏動明顯,兩肺底可聞乾濕性羅音,心界向左右明顯擴大,心尖搏動彌散,可觸及震顫,心尖區聞及Ⅲ級吹風樣收縮期雜音及Ⅳ級隆隆樣舒張期雜音,心律不齊有早搏,心率69次/分,肝右肋下8厘米,壓痛(+),脾觸診不滿意,腹水征(+),下肢浮腫(Ⅱ)度。心電圖,心房顫動,偶發性心室性前期收縮,不完全性右束枝傳導阻滯。肝功能;膽紅素3.0mg%黃疸指數16單位,麝絮(-)、腦磷(-)。X線攝片:二尖瓣型心臟,肺鬱血.診斷:風濕性心臟病,二尖瓣關閉不全,心房顫動,心原性肝硬化,心力衰竭Ⅱ治療經過:中醫辯證:據脈證所見,繫心腎陽虛,而證見心悸,脈結代,因挾血瘀,可見舌唇紫暗,因胸陽不宜,肺失肅降,故胸悶氣短胸痛。心脾陽虛,腎陽不足而現尿短,下肢浮腫,曾選用炙甘草湯、五苓散、真武湯=聯珠湯、消水聖愈湯等配伍應用,病情未見好轉,考慮到心下痞硬,舌質暗紅,面色黧黑少華,脈結代,便少,認為本病實為心腎陽衰,兼有瘀血,故選用真武湯合去宛陳荃法施治,收到較好效果。處方:附子9克 杭芍30克 雲苓18克 白朮15克 生薑9克 肉桂6克(後下) 沉香6克(後下) 當歸12克 紅花12克 白茅根30克 藕節10枚上服五劑後,癥狀改善,尿量則300—500CC/日,增到1300--`1700CC/日,體重下降三公斤,肝已縮小,硬度變軟,心率:偶有心動過速。心衰情況明顯好轉,其後因附子暫時缺葯,病情出現波動,經繼用原方,病情又日趨好轉。病人出院時一般情況尚佳,活動後亦未見明顯心悸,無咳喘,能平卧,腹水征(-),浮腫消失,肝由原肋下8厘米縮小為3厘米,說明本次心力衰竭又得控制,心電圖仍提示心房纖顫,出院後繼續就診。急慢性腎炎的病機與治療腎炎病類型頗多,表現不一。急性者失治或誤治往往遷延慢性腎炎,而慢性者預後多不良.一,中醫對腎炎的認識腎炎屬於中醫「風水」「水仲》」的範疇。中醫理論中有「主蟄藏』、而為「胃之關」的理論,指出腎與脾胃之關係,並出「關門不利、泉水而從其類」的病理機制。腎具有陰陽水火兩個方面:腎火為陽,不僅同生殖及泌尿之機能),且為人體之無陽而關乎四臟,主「開」、為「用」,煦養四臟及『舉陽」泌尿排泄廢物等方面之功能。腎水為陰,還精四臟生成精液之物質,與腎臟本身之器質結構,主「合」「體』。腎水與腎火是相輔相成、互相促進、互相依存的,共構成腎之生理功能,藏精、歷濁。但是,腎火亢盛則腎水虧損。水邪壅盛則影響腎火。這些都能導致「開合」失節出現病態。之機能失常;當藏不藏,當泄不泄,精華(蛋白等物)被漏出水濁(血中廢物)反而滯留。因此,臨床上恢復腎之功能,必調節腎陰、腎陽,使腎水腎火平衡。其關鍵又在脾胃及腎陽。火偏盛,肝火即亢當瀉肝,腎陰偏盛則脾陽虛當溫脾。由於脾虛則失其防而泛濫,就當溫脾陽。因為腎陽能助脾陽,脾陽盛才能運化水濕。而脾為後天之本,有運化水谷精微,以資助臟本身之功.因此脾腎兩臟之間關係密切,相互為用, 息息相關,以維持人體生命活動。臨床可以看到在腎炎初期,有的輕症僅顯脾胃證狀,而腎虛的證狀不甚明顯。但病情遷延日久即出現脾陽、腎陽俱虛的癥狀.而腎陽虛的疾病則多有脾陽虛的表現.可見腎陽為脾陽的:本,而脾陽運化水谷精微則又是腎陽的物質基礎。在臨床治療方法上,有許叔微「補弊不如補腎」和孫邈:補腎不如補脾」之說法。兩者在論述其治法上又各有其側重.」前者指治脾病應洽其本,如脾陽不足應補腎陽。而後者乃指治腎病應治後天(脾),用後天補先天(腎)。兩家著眼點不同,其重點也就各異。這兩家的觀點對今世臨床仍頗有價值。當見到脾腎勻病時,必有一臟是主要的。臨床應當分辨清楚;何時補脾,何時補腎,何時雙補。清代王旭高提出「久病虛羸,胸無痞滿者宜補腎,胸有痞滿者宜補脾」的觀點是正確的,參照上述論點, 臨床遇到腎病患者脾胃陽虛,納差,水腫,便清,舌淡,脈沉遲或濡者,宜當溫補脾陽,這是因為脾陽不振,濕困中焦,脾陽不能充分運化精微煦養腎臟,若不助脾陽則腎病必加重轉危。治腎與治脾不同者,在於腎為水火相濟之臟,施治不宜偏燥而宜陰膩,腎惡燥而喜潤,脾惡濕而喜溫燥。故兩者在臨床治療上有所矛盾,在用藥上應有盡有分清主從,不得有誤.關於水腫;中醫認為水腫為「聚水而生病』的現象,據《素問》曰: 「腎者胃之關,關門不利故聚水而從其類」的理論,乃指腎病水腫之病因在腎。標在胃、本在腎。中醫認為「胃家寒則血薄、熱則血濁,血薄與血濁皆能致水膜」。體內之氣,血,水三者是互相轉化的)水能化氣,氣能化水,水能病血,血能病水.古代醫書有「血不行則病水」之說,水得溫則化氣,氣遇寒則化脾為水之防,脾病則病水。胃為水谷之海,脾胃供應人體以物質。所以胃強則心強)心強則尿利,尿利則水去腫消。水與氣關係密切,治水須治氣,腎主札肺為水之上源,故其本在腎,其標在肺,因此治水須顧及肺氣。腎為陰,心為陽,腎主水,心主血,陰陽互根,水火既濟,始能陰平陽秘而化氣。所以臨床上可以見到高度水腫患者,在利尿中加活血藥物顯增藥效。當見到脾胃虛弱,水腫嚴重,胸有痞滿、胃呆,便溏淡,脈遲者則為脾陽不振,濕困中焦,須溫助脾陽。當見到水腫日見加劇,而胃納尚好,無脾胃陽衰之象,僅伴肢冷脈沉遲者,則多屬腎陽不足,應補腎陽逐水邪。有時補腎陽為主兼顧脾陽.關於腎功能:腎功能不全,反映身體正氣不足。正氣不足逐邪之力減低,傻尿中廢物不能充分排泄致血中非蛋白氮值高。腎功能不全者,多見尿少甚至無尿,此乃腎陽不足,無力氣排其水液之故。由於「陽主開陰主藏』,陽衰則不開,不則不排泄。 「陽損及陰」,陽損傷嚴重者也必影響導致陰傷,「陰主藏」故不排泄之同時亦不收藏,以致精氣不能回收而泄,蛋白等物道丟失。鑒於以上病機扭其病局,非峻補腎陽能扶其腎功能,扭轉危機,非兼顧腎陰不能助其機體之修復,藏則正復,正復則精藏。關於胃氣:唐容川《血證論》說: 「人之初胎,以先天生天,人之既育,以後天生先天,」腎為先天,脾為後天,故「胃氣則生」諸精均為谷入於胃所生。谷不入則脾不運化,而也不能受精氣之所養,所以腎臟病之病中及病後,均當以護胃為本,始終重視胃氣之盛衰,注重調理脾胃。二、治療法則(一)急性腎炎以驅邪為主。開鬼門潔凈府以消水腫,清熱解毒以清除病灶.1、開鬼門,潔凈府水腫通過發汗宜肺從上散之,宣肺又能促進膀胱氣化功能輔助潔凈府以利水消腫,此為常用法則,不僅消去水腫不加重的負擔,而且通過宣散以助清熱及清除原發病灶之功效。宜選越婢加術湯或麻黃連軺赤小豆湯合五苓散加茅根等。2.清熱解毒為主熱毒熾盛為急性腎炎之主要病因。故清熱解毒為治療之重點,其病位在於咽喉及腎,宜清熱解毒法則,用甘桔湯加公英山豆根,銀花,牛蒡子、連翹,鮮茅根,知母等葯。故性腎炎屎閉者,可用蟋蟀,螻蛄各3枚研末,蟬蛻,浮萍各9克煎湯沖服。或以鱧魚,焙乾研末,與三米(粳米、小米苡米),四皮<橘皮、冬瓜皮,西瓜皮,蘿蔔皮)煮水熬粥進食。繼發高血壓者,須在熱毒收斂時,方能降下,由於此為腎炎之標象,須隨腎炎減輕而降,用藥時可加夏枯草30克, 牛膝18克,草決明30克,珍珠母30克等略治其標切不應本末倒置,舍腎炎而治高血壓。(二)慢性腎炎,病程遷延逾年,病情變化複雜, 尿蛋白多,血中蛋白低,體腫)腹水胸水。日久腎陽衰微,尿少甚至無尿,頭痛,嘔吐出現尿毒症。治當溫補腎陽、雙補氣血,以恢復腎功能為主,驅邪為輔。辨證運用以下六法化裁加減,1.體用兼補,既須壯腎陽,又須補腎陰,方能水火既濟,逐漸恢復腎功能。但其用藥量須破格使用,方能收效。以《金匱》腎氣丸為主,生熟地各12克,丹皮12克,山藥18克,茯苓30克澤瀉45克,山萸肉12克,肉桂9克,附子9克,菟絲子18克,巴戟15克,淫羊藿30克,沉香6克(後下),方中加沉香為已引桂,附下行。臨床偶見面赤、脈數、舌紅,尿黃且少,尿紅細胞多者,則應以補腎陰為主,改用知柏地黃丸加白茅根、地丁,銀花、龜板、阿膠等。2、去宛陳荃,「水能病血,血能竅水」,故治水當洽血。尤其病久腎臟機體病變嚴重者,出現某些血瘀之標象。此血瘀既為病水之因,更為腎炎病之果。故應初為標象,而在冶本時兼顧之.當歸芍藥散( 川芎12克,當歸9克,澤瀉30克,白朮9克,茯苓15克 白芍18克)加益母草30克,藕節18克,茅根30克,生地30克。.3、健中焦、運四旁:腎陽衰,火不勝水水凌脾土,即出現脾陽不振。 「脾為後天之本』;久病重病多損及脾陽,故曰,「有胃氣者生,無胃氣者死。」腎炎中期及晚期往往有以脾衰證象為主者,此類不可輕視,腎陽衰,火不勝水水濕犯脾,而脾陽衰弱,表現面白,體腫,脈弱、苔膩、便清、脘悶、腹脹、納呆、畏寒,此時當先溫健中焦,以運四窮,宜理中湯、香砂六君,平胃散,苓桂術甘湯,春澤湯等,甚者附子理中湯加減。慎忌陰膩之晶,》此即孫思邈所謂之「補腎不如補脾」之例。4、.補氣養血:腎炎病久,必傷及氣和血,有的傷氣為主,有的耗血為主,但「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須注意氣與血的關係。可用當歸補血湯加鹿角膠,阿膠或鹿茸等。宜重用黃芪,可用至60克,以其能補氣,則能推動行血化瘀利水之功效尚能助機體修復已損之組織。5.和肝胃,降濁陰;腎炎病程中,脾胃甚關重要,健者本應清陽上升、濁陰下降,但病者劇反之,清陽不升濁陰上逆,多見頭痛,嘔吐,嘈雜泛酸,胸滿不食,神識障礙。濁陰不降則有的病人血中非蛋白氮積累增多.此可在主方中佐吳萊萸湯加旋復花、赭石,半夏。吳萊萸湯為溫熱苦辛之劑能溫肝腎,使肝舒條達而不擾脾,固元氣而安神,調營衛補四末。方葯為;吳茱萸12克,党參30克,生薑24克,大棗7枚,旋復花12克,代赭石18克,半夏18克,.煎服。服後頭痛,嘔吐、嘈雜,泛酸等消除,胃和能食。但是,血中非蛋白氮的排出須賴尿量增多,而尿量之增多)又須賴腎功能的恢復.6、治標應變法,病程中變化多端,時時出現標象為主的證狀,如感冒,扁桃體炎等。法當先治標,或標本兼顧,臨時改法更方,便要「效即更方」,標象一去,立即恢復治本之原方。{1)感冒或繼發感染者此類病經常發作,常導致病情反覆,故應及時處理。可用銀翹散加蟬蛻,浮萍以宣表。加蘆根、茅根以肅肺涼血。加蒲公英.山豆根以解毒,消除繼發感染之病灶。扁桃體紅腫不退者可用六神丸研細末,噴扁桃體表面少許。(2)血虛生熱 ,病中體倦乏力,盜汗並見陰虛發熱,浮火上越證象,歸六黃湯加減。(8)腹瀉水濕凌脾下陷作瀉者,當先治脾,以防本病之加重。可暫用胃苓湯,參苓白朮散等加減,若因飲食不潔,感染致瀉者則用葛根芩連湯加減。(三)恢復期以扶正為主,兼祛余邪。此期治療,仍重在脾腎兩臟,密切觀察腎臟陰陽之偏盛,及時調整,重視胃納消化,勿使陰膩藥品影響脾胃,水去腫消時,葯中利水之品就要酌減。肝火旺者當瀉肝火,相火盛, 腎水虛者,當滋腎陰。經治取效,病況明顯恢復時,此時病邪已斂,正氣初復;可見虛煩熱象,若此時不見繼發感染證象,則此熱象多為生理現象。具體表現為體感煩熱,微有口乾、鼻燥,而體溫不高無惡寒鼻塞。乃機體初恢復,陽復陰未跟上之象,不可誤視為病理現象。勿輕率投用苦寒清熱之品以免挫傷生機,但此期亦有挾雜外邪侵襲而顯熱象者,當辨證分清,不得混淆。恢復期治療選方:宜雙補腎陰腎陽者,可用金匱腎氣丸,宜滋補腎陰者,可用六味地黃丸.宜健脾者可用參苓白朮散,病癒之後,可久服薯蕷丸。(四)飲食等問題食宜素淡,忌鹼鹽,定量定時。饑飽,勞逸,房事均應始終注意控制,面容好轉,水腫消,尿蛋白減消時可漸加食鹽,可試用開鹽法:開鹽法:鹽五斤 鯽魚五斤 同煮,候水煮幹將魚烘乾,研細末,以代食鹽,少量食用。結語:1.腎炎病為累及整體的疾患,病情複雜,因果交錯,損及腎、脾、心、肺諸臟。2.急性期當重在驅邪)標本同治,以透表清熱解毒,為利尿為法。慢性期當重在治本,溫腎陽,滋腎陰,健脾扶正,功能為主。3.病情多變,臨症須抓住主要矛盾並及時應變,要證法相符,方葯相合,往往須敷法同施,數方化裁加減。4.恢復期要預防反覆,防止外感,飲食有節忌房事,寒溫適宜,戒恚怒。腎盂腎炎的治療腎盂腎炎多屬於中醫『淋症』範疇。本病多從下焦膀胱濕熱論治,兼顧腎之陰陽虛損投藥。急性期或慢性期急性發作時,多按下焦濕熱施治,若見發熱惡寒、尿痛,尿急,脈滑數,舌質紅苔黃膩者,投予八正散合地膚子湯。《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之八正散具有瀉熱通淋之功用:《濟生方》之地膚子湯適用於下焦濕熱,小便黃赤不利。取本方之地膚子,升麻參合八正散加減,臨床往往可獲得較好效果,若尿內紅細胞較多或見明顯血尿者,常選用豬苓湯加血餘炭,藕節、蒲黃,生地、益母草等。腎盂腎炎久治不愈,轉為慢性期多有陰損及陽,此期宜辨證與辨病相結合,以清熱邪為主,配合扶正,表現陽虛象「宜扶陽祛邪,豬苓湯合桂附八味地黃丸加生黃芪,沉香。若陰虛火旺顯熱象時,可用滋陰降火之法,方用知柏地黃丸加解毒消腫之品,可分別選用豬苓湯加金銀花、生地,、蒲黃或當歸芍藥散加白茅根,車前草。回憶醫案某一女性患者,年30歲。發燒,腰痛、尿道灼痛,尿急短赤脈數苔黃微膩質紅,尿常規化驗紅細胞較多,乃下焦濕熱,傷及兩絡氣化失職,宜滋陰清熱利濕佐通陽涼血之品。處方:豬苓12克 澤瀉12克 白朮9克.雲茯苓15克 桂枝9克阿膠12克(烊化兌服)滑石12克 甘草梢6克 生地12克、血餘炭9克 地膚子9克 芍藥g克 服上方五劑後,燒退、、尿道灼熱痛捎失,腰痛已減,尿常規化驗紅細胞消失。糖尿病的治療糖尿病屬中醫消渴病範疇。古今醫家對其病因病理論述甚詳。多認為病因損傷肺胃腎之陰液而形成本病。但張景岳認為中消病,病在脾胄。朱丹溪認為: 「酒面無節……臟腑生熱」。消渴之主因為酷嗜炙博,胃熱灼脾,迫使脾陰輸泄無度。胄為陰明燥金,脾為太陰濕土,胃需脾陰之濡,牌需胃陽之煦。若恣食肥甘,或縱慾損泄腎陰,陰虛火熾以致胃火亢盛,逼迫脾陰,使胃失其潤則火益熾,胃陰傷,胃熱盛。胃熱則消穀穀消則善飢。臨床多見熱盛傷陰之證,且陰虛與燥熱二因互為因果。陽點者甚少。病初雖有上,中,下三消之不同,其始雖異,其終則同。病久多見三焦俱瘸,三消合一之證,必至晚期陰損及陽,始顯陰陽兩傷之侯。治則早期當以養陰清熱瀉火為主,肺胃兼治。中期當繞用養陰,益氣為主。若見大飢大渴則謹防寒涼太過,顧置脾臂。末期則應針對陰陽俱虛證侯相應施治。據水虛不制火的病機,以養腎陰為主祛,但腎陰虧及於腎陽,則也當兼顧腎陽。水要升,火要降,方能水火既濟,當用桂附蒸動陰水,以生升津液。金匱腎氣丸為益火蒸水之劑;寒之不寒是無水也,壯水之主以制陽光,熱之不熱是無火也,益火之源以消陰翳。後期陽氣虛寰,不能蕉動腎札當溫陽以蒸腎水此時清熱降火之劑當慎用,忌用苦寒直折之晶。根據「壯火食氣,氣食少火……少火生氣」、 「氣能化札火能耗水」的論點,應當重用參芪益氣諸品。一般中晚期患者常用下方:生熟地各30克 天麥冬各12克 党參so克 當歸9克 山萸肉12克 菟絲子30克 元參12克 黃芪30克 茯苓12克 澤瀉12克陽明熱甚尚口渴者加白虎湯,川黃連口清胃之浮火。余如石斛、花粉、葛根、烏梅、五味子諸品可隨證選用.末期陽虛者可用金匱腎氣丸之類,其中桂,附可各用至9克。腹脹加厚朴,腹瀉者茯苓。澤瀉增量,去生地,熟地減量。兼見高血壓者加杜仲、牛膝,控制飲食甚為重要。大量地黃劑可減少食量。有冠心病者加瓜妻,薤白,半夏。 —古人雖有上、中,下三消之分但在臨床上往往三焦俱病不易劃清,本以上治則即可。附病例簡張某:男,49歲;軍人。1971年發現糖尿病,查血糖(ⅲ),血糖232mg%,有多食多尿、口乾口渴等癥狀,診其脈數,苔薄白,辨證屬消渴,治法採用滋陰清熱,益氣生津法,方用生石膏10克,熟地45克,當歸15克;菟絲子3o克,党參30克,元參13克,拘杞子15克,二冬各9克,川連6寓,烏梅12克,澤瀉12克,花粉12克, 紅人蔘9克;每日一劑水煎服,共服30餘劑上述癥狀消失,血糖下降為156mg%連用藥四個月無何自覺癥狀,再查尿糖(土),血糖下降為l36mg%,為鞏固療效製成片劑繼服。論五苓散功用《傷寒論辨霍亂病脈證並治法》日:「霍亂頭痛發熱身疼痛,熱多飲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是以欲慎水與不用水以別寒熱而定二方之取捨,其用義則尚易知,而《傷寒論>所論之霍亂是否與現代之霍亂相同?然其吐瀉傷津則同,而五苓散如為利水之專劑則吐瀉既已傷津,何能再用利水之劑,以重傷其津?以此可以證明五苓非純為利水之劑,而是恢復脾胃正常之功能。仲景云: 「陰陽自和必自愈」,以此可知「陰陽不和必不愈」。〈內經〉以陽明為市,太陰為使,是說脾主輸運而為胃行其津液。 (素問·太陰陽明論,云: 「脾病而四肢不用何也?歧伯日;四肢皆稟氣於胃,而不得至經,必因於脾,乃得稟也。今脾病不能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稟水谷氣,氣日以衰,脈道不利,筋骨肌肉,皆無氣以生,故不用焉.」以上說明人之飢漏)雖表現於口腹,而饑渴實由於周身組織需要補充營養。然飲食雖由口入腹,,但不能直接至於諸經,必須經過胃之腐熟,脾之機能失常,則則胃不能將飲入之水,輸脾歸肺注脈而致運化失常。五苓散為中焦淡滲健脾之劑,能恢復脾之功能,使脾陽振則吐瀉止而小便始利。非小便利而吐瀉方止。多飲暖水)是補充失去之體液,以滌血中之餘邪。五苓散加人蔘名春澤湯,蓋取古詩: 「春水滿四溢」之義。正如(素問·經脈別論"所云: 「飲入於胃,游溢精氣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並行」。以上是言正常之生理,以此可以說明當生理功能恢復正常時,則使失去之體液得以補充,有害之水邪得以排除可證五苓散之作用在於恢復上述功能。前人以五苓散能利水,遂認為五苓散為利水之專劑而未能知五苓散之全能。五苓散證之「渴」與「小便不利」。是因不能水精四布則渴欲飲水,不能下輸膀胱,膀胱無水則小便何由而利"渴與小便不利皆非膀胱蓄水所致,而五苓散亦非專於利水,五苓散能以有用之之水代謝有害之水有人誤以水入則吐之水逆證認為是胸中蓄水,其實是胃中蓄水方能水入則吐。如為胸中蓄水不但不能水入則吐,而亦非五苓散所能治。五菩散主治水逆證,-·即水人即吐之病,但不能洽胸中之留飲,懸飲、支飲。所以應明確認清。古人所稱水逆為胸中蓄水,乃胸胃名稱之誤。 <血證論)曰:水邪不去則水陰亦不能生,故五苓散去水邪而即能散津止渴,並能發汗退熱,以水邪去則水陰布故也。然水陰不滋,則水邪亦不能去,故小柴胡通達津液而即能下調水道」.小柴胡者今多以其為和解之劑,但古時《本草經》載明,柴胡藥效為推陳致新,能行行腸胃中結氣。故有通達津液,下調水道之功。水陰滋, 水邪去,是並行而不悖,而非有孰先孰後之分。五苓散之用白朮重在健脾脾,陴健則水去而津不傷,脾虛則水去而津傷,因脾虛不能輸精於肺,則水精不能四布,故揭。若不能下輸膀胱則小便不利。若直驅膀胱,則小便自利,大便反硬,桂枝附子湯,條後自注云:「若其人大便硬,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朮湯主之」,可證,以此可知五苓散不但利水止渴而對小便頻數者亦能止,曾治一患者范x x小便一日七八次服五苓散後減為一日三次。嘔吐後渴是傷津液,故渴急予飲水已足以止渴,何以再用苓術。而苓術究是生水還是利水?正如柯韻伯所云: 「本方治汗後表裡俱熱,燥渴煩躁不眠等證,全同白虎。所異者,在表熱末解及水逆與飲水多之變症耳。若謂此方是利水而設,不識仲景之旨矣,若謂用此以生津液則非滲拽之味所長也」。飲人之水是有形之札而止渴者是無形之水,無形之水是由有形之水運化而來,苓術非止渴葯,而五苓散用苓術而能止渴者是恢復脾肺運化之功能所致。五苓散是健運中焦,促進脾之吸收,肺之布散,化有形之水為無形之札補充體液中因吐瀉而消失之札排除經過吐瀉後所殘留之廢水,既非專於利水,亦非專於止渴,但其功用既能利水亦能止渴。談表證臨床常見表證,應從表解,即從汗解,常因處理不當而延誤,甚至發生變證。由於表證有各種不同的原因,治法也就不同。一、風寒署濕燥熱六氣以生萬物,六氣本不為病,而人如不御嚴寒,不避酷暑,則亦能為痾,是「以人找病」,這種表證雖是有惡寒,體痛等表證的表現,但無表邪,因六氣本不病人而人自犯六氣,這一類有表證無表邪者,通過調節人體功能和其營衛,則汗出熱退即愈。二、風寒暑濕燥熱,失其正則變為六淫,則害萬物,而人雖深居密室不出戶屠,亦難避發病而且不分老幼,沿戶傳染甚至死亡,這種表證,雖與前者現證大致相同,所不同者是既有表證又有表邪(如細菌,病毒……),因此治法亦不同,非單獨發汗所能愈。第二種古名溫病俗名熱病,即現在之傳染病,為既有表證,亦有表邪熱病,必須清熱。熱盛則仿陰,故須養陰,有表邪必須解毒,熱盛則血濁,濁則邪不易分利,故當養陰以稀釋血液。若排毒而不解毒則徒傷正氣解毒而不排毒,則邪留體內。必須清熱養陰,解毒排毒同時並舉,方能無弊。然而細菌、病毒以及原蟲等病原體,是否應歸納在六淫範疇里,當今頗有爭淪。此有待探討。 』發熱的治法發熱是證而不是病,為多種疾病所共有,故發熱不能離開多種疾病而單獨的自成一病,必另有每病的原因所在。高熱是這樣,低熱亦莫不如此。發熱既為各病所共有,則發熱的原因千頭萬緒,而非一端,故治無定祛,則如何處理頗費思考,但是歸納起來可分為內傷發熱與外感發熱兩大類。外感發熱表現在鼻,內傷發熱表現在口。外感發熱貫徹病之始終,內傷發熱時有輕重。阻盛則熱,陰虛亦熱,邪氣盛則實,精氣奪則虛。有邪為實)無邪為虛。新病多實,久病多虛。治外感去其所本無,治內傷復其所固有。據此施治似乎不難,但發熱既為多種疾病所共有則原因複雜,治療並非容易,發熱既不能脫離疾病,自為一病,那就必然要附有各病的主要證候出現,既有主證表現亦就非無跡可尋,,若能掌握主安矛盾,則治療亦並不難。人生以『形臟四,神臟五』為基礎,而營內營,外衛以生",內營者即天食人以五氣,地食人以五味,以養五臟六腑四肢百骸,名為升降出入,推陳致新,凡人體應有之物質不可缺少,缺則為病,非應有之物,不可加,加之則亦為病。故每當異物侵犯人體時,則體內功能立起自衛作用,以排除之, 是為外衛。當此之時,體溫或多或少必然增高,是為發熱,熱是正氣抗邪之自衛作用,正勝邪則熱遇,不勝則不退。必待醫藥以助之,多種疾病,雖發熱原因不同而表現於營衛則同。風、寒、暑、濕、燥,熱(火),得其正則為六氣以養人失其正則為六淫以傷人。故仲景有「風氣雖能生萬物,亦能害萬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之喻。飲食起居情志勞逸莫不如此,清代尤在涇說: 「無形之邪,人結於臟,必有所據,水,血,痰,食皆邪藪也』,是言無形之邪必附於有形之休,而各種病邪皆能附於水血痰食之閭,當邪正交爭之時如風吹柳,如魚吞鈞,必有跡象表現是為證,而發熱則是癥狀之—種,每當邪正交爭之時,由於身體功能自衛反映,體溫血軋脈搏必有改變,這種改變外感內傷均能引起,故發熱原因絕不單純,必須觀其脈症,找出主要原因,有主因必有主證,先察因,再治證,即《內經》所說,先因伏主,何謂主證,如瀉心湯之心下痞為主證,柴胡湯胸脅苦滿為主證,麻黃湯以無汗惡寒為主證,桂枝湯以汗出惡風為主證,葛根湯以項背強為主證)等等,既要辨主證,又要辨出主證中之主證.如自利嘔吐,四肢逆冷,脈微細,何以有時用四逆湯,有時用吳茱萸湯,蓋四逆湯以自利為主證,以嘔吐為副證,吳萊萸湯以嘔吐為主證,以自利為副證,吳萊萸湯有心下逆滿,四逆湯則無此證,四肢逆冷,脈微細,下利嘔吐是兩者之共證,心下逆滿是吳萊萸湯所獨有之個證。又如胃潰瘍既可用甘草瀉心湯,亦可用一貫煎,或逍遙散。蓋噫氣泛酸腸鳴,下利者矛盾在胃,故用甘草瀉心湯,舌赤無苔脈弦善怒無酸者,矛盾在肝陰故用一貫煎.焦思苦慮。廢寢忘食病由肝鬱)故用逍遙散,是病同而因不同而治亦不同.同為浮腫,腰以上腫則發汗,腰以下腫則利小便,所謂同病異治者此也。宋代龐安時所著《傷寒總病論》有交厥陰之說,與《素問·玉版論要篇》說, 「揆度者,度病之淺深也,奇恆者)言奇病也.請言道之至數,五色脈變,揆度奇恆,道在於一.神轉不回,回則不轉,乃失其機」。以上兩條理論最關重要.平人正氣運行有恆一之規律故奇則為病,恆則不病,病則失生理機能之恆,平人正氣運行之規律;由內而外始於厥陰,終於太陽,是言其恆,病則怕外而內由太陽始是言其奇,奇則打亂正氣,運行之規律倒行逆施。故曰「回而不轉」.<傷寒論》所論之六經是從病理言之, 《內經》是從生理言之,龐安時所說交厥陰是說病後必須使正氣運行之規律恢復正常,而交厥陰則陰陽自和必自愈,柴胡劑為交厥陰之主方,桂枝湯是和營衛之要劑。營衛為氣血之源,氣血乃營衛之體,營衛之源來自中焦,若饑飽勞役,傷及脾胃則必影響營衛而發熱。東垣補中益氣之類是內傷發熱之主方,至於雜病如黃疽瘧疾、中署虛勞、痢疾各病均有專證專方。陳無擇關於六神散雲小兒熱止復熱,世醫到此盡不能曉或用涼葯或再解表或謂不治,此表裡俱虛,氣不歸元而陽浮於外,所以再熱非熱症也)宜此湯和其胃氣則收陽歸內而身涼矣.據此則四君等劑,為收陽歸元之劑可知。 ,·病 案 舉 例1957年在北京兒童醫院協作時,治一田姓兒,方1歲,患腦炎高熱不退,神昏痙厥,病兒床下置巨冰一塊,另以冰囊敷其頭部,復以冬眠靈,使其沉睡,但兒醒時痙厥即作,高熱如故,邀余會診,凡安宮牛黃,局方至寶,紫雪、白虎及清熱解毒滋陰增液等劑均用之不效,查其舌赤煩躁,遂以黃芩黃連阿膠雞子湯治之,服後熱退病癒.同時有高姓女年9歲同患腦炎高熱痙厥、未至昏迷,再用前方毫無效果,以其口苦舌赤脈弦細而數,遂改用一貫煎數劑乃愈,病兒病同因同而用藥不同以其一為少陰、一為厥陰,病同而位不同,正不同故法不同,是謂同痞異治。一2歲男兒發熱不退年余。約予會診其脈細弱無九面色皓白,舌質談,二便調,乃脾虛所致而用陳無擇銀白散為湯治之獲愈。李女,15歲,突患腹瀉發熱,全身乏力驟然貧血,血紅蛋白下降為4克,輸血數次,屢輸屢降.轉院數處均未確診,乃回而就醫其脈數而無力,食減面色蒼白,神疲乏力先後以柴胡桂枝湯及小建中湯治之熱退能食,體力亦增,面色紅潤,血色素增至花11克而愈。杭某,年40餘,患發熱高達38~c,每數日一發,反覆發作九 年之多,屢治無效,按《傷寒論》厥熱互作之理,投四逆散、烏梅丸治之而愈,不再發作。張某,50餘歲。患胃痛自私經某醫院冶之無效,就予診 治,查其脈沉無九舌苔薄白心下痞痛,與甘草瀉心湯.囑服三劑持方即歸。自檢體溫為39~C,乃問該葯是否仍可服,答可以照服。服後汗出熱退痛止病癒。曾冶一婦科患盆腔炎久熱不退。服中藥溫經湯數劑而熱退另一婦,患發熱,曾用西藥治療無效。查其口腔前陰均有潰瘍乃狐感病之故,仿甘草瀉心湯洽之而熱退。焦某,年so余,因患胃穿孔而手術,手術後發熱不退,舌赤紅無苔,煩渴,無汗不惡寒,大便閉,脈數無九以其術後傷血血虛不能作汗,以歸芍飲加生地茅根等葯,以資汗源;汗出而熱退。 ·肖某,9歲,發熱咳嗽頭痛,咽疼半月余,初與辛涼解散表作感冒治之,而熱不退乃赴兒童醫院查血白細胞為一萬四千,體溫38"C並作結枝菌素試驗(—),復請余診,查其舌苔白如積粉,脈數無力,面色發白,以三仁湯加減囑服三劑,歸家後巳中午十一服藥,當即嘔吐無遺,繼服二煎下午三時吐瀉交作,遂又服第二劑,葯後未再吐,熱退病癒。、棍據以上數例說明發熱是人體對疾病的自衛反應,是證而不是病,欲治其證,當治其病,找出主要矛盾因勢利導,則汗、和、下.消、吐,清,溫、補諸法均可治之,而無恆定之法。小兒肺炎證治一、對肺炎證候的認識根據小兒肺炎的臨床證候,如發熱、咳嗽、氣喘、鼻煽等癥狀,可從中醫文獻里見到有類似的記載。如《素問藏氣法時論篇》雲「肺病者,喘咳逆氣,肩背痛,汗出」《金匱要略肺痿肺癰咳病脈證治》雲「咳而上氣,此為肺脹」《醫宗金鑒幼科雜病心法喘證門》所載「火熱喘急」等。這些症侯都和小兒肺炎癥狀頗相近似。近代許多醫家,因為肺炎一症好發於冬春兩季,而歸屬於風溫範疇.風溫證的描述,大多符合肺炎癥狀,如陳平伯『外感溫病篇》云:「風溫為病,春月與冬月居多,或惡風,或不惡風必身熱咳嗽煩渴」。風溫初起,以身熱,口渴,自汗、惡寒,咳嗽等證為主,其病機重則逆傳心包。至於冬溫,則是發生冬季的新感溫病,冬溫與風溫同為新感,證型亦相近似,均能包括小兒肺炎.二、對病因和病理的認識小兒肺炎的發病原因,從中醫文獻的研兜和臨床實踐的體會,雖屬於外感疾病,而機體內在因素也是很重要的, 這正如《內經》所說的「邪之所湊,其氣必虛」。特別是嚴重病例;久治不愈者以及死亡病例,平日多有不同程度的營養不良、佝僂病,先天性心臟病等。由於肺炎多發於冬舂,故對外因一般歸納為風寒與風溫兩大原因。從臨床體台,大多屬於風溫。但風寒外束,腠理壅遏不通,肺氣鬱閉,宣降失宜,其氣上逆,亦能導致喘咳,其現證雖與風溫似同,而病因實異。然而,其病理生理機轉則由於肺氣鬱閉,不能行其清肅通降之令。《素問·至真要大論篇>云: 「諸氣膪郁,皆屬於肺」。「膪郁」,張景岳解釋說: 「膪,喘急也,郁,痞悶也」。因為肺主一身之氣化,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故以下降為順,上升則逆。若病邪痹阻肺氣,致使肺金清降失權,其氣勢必上逆,形成發熱,咳嗽,氣急鼻煽等癥狀。葉天士說「溫邪上受,首先犯肺」,指出風溫病機的傳變,首先就是犯肺。肺氣既因外邪鬱閉,水液之氣化失權,以致水液留滯肺絡,變而為痰如果風溫之邪不解,或寒邪郁而化熱,均能爍灼津液而變為痰。痰隨肺氣上逆,所以發生咳嗽痰多,甚至痰鳴漉漉。可見痰和喘咳在病理機轉上有其密切關係。氣逆既能導致痰涎上壅,而痰盛也能引起氣逆喘咳,二者是互為因果。 《素問·靈蘭秘典論篇》云: 「心者,君主之官也……肺者,相傅之官,治節出焉」。故肺病當能累及心病。心主血,肺主氣,肺氣鬱閉,血流則不暢,臨床常見病重患兒有顏面蒼白或青紫,口唇和指甲發紺等血瘀氣滯現象,嚴重者則發生心力衰竭。肺開竅於鼻,若肺氣閉塞,清氣不升,則清竅不通,蹄哭不見淚涕,肺司呼吸鼻為呼吸出入之門戶,今肺為風寒所鬱閉,為熱邪所鬱蒸,故致鼻翼煽張。肺合皮毛,皮毛受邪,邪氣從而傳其所合,所以外感風寒或風溫之邪,則肺先受傷。而外邪犯肺,邪正相搏,皮毛失於開闔,故發生髮熱惡寒。由此可以理解小兒肺炎臨床所見癥狀,皆屬於肺氣鬱閉,不能行相傅之職能,肺竅為之不利,皮毛失於開闔,因而發生髮熱,喘咳,鼻煽,發紺,涕淚閉塞等病象。三、對辨證與診斷的認識肺炎是肺金受邪,人里,人臟及入血分之病。既名肺炎說明邪已犯臟,病勢必然日益加重。既使輕型肺炎之初期,也屬肺熱里實之病症。小兒肺炎的臨床一般共有癥狀,已如上所論。但由於感受之邪有淺深,病機有外達內陷之傳變,病情有輕重,病期有早晚之不同,故臨床上有各種不同證候表現。經過文獻的探討和臨床的體會,將臨床證候歸納為四種類型。1.肺熱里實型:本型乃初感受邪,是因溫邪上犯而成。因熱邪熾盛,肺受薰迫。肺與大腸相表裡,與陽明同屬燥金,肺熱若移腸,則現陽明症侯。其表現為身發高熱,鼻塞流涕,口渴引飲,煩躁不寧,麵包紅赤,唇乾鼻燥,有汗或無汗,咳嗽氣急,痰盛成痰多黃稠。嚴重者則胸膈脹滿,精神悶亂,胸腹熱甚,大便秘結,或熱結旁流,小便或短赤。舌苔白或黃燥,舌質紅絳。脈象滑數,或浮數,或弦大而數。2.熱盛傷陰型:本型實質是邪盛。由於熱邪閉肺,爍灼津液,生痰作喘,治不及時,變化多端。或因本體素弱,熱邪閉肺,更易形成邪盛正衰,熱盛傷陰.臨床表現為壯熱神昏狂言煩躁,喉有痰聲,胸高氣急,涕淚俱無,兩目上竄,肢體抽搐,頸項強直四肢厥冷,面色潮紅或青紫。或咳嗽痰盛,身熱無汗午後及夜間熱甚,手足心熱。舌苔黃燥,或淡黃,舌質赤絳。脈多細數而疾促。3.病久陽衰型:本型實質是正衰,而邪未退,由於熱邪毒升。脈細弱,舌質淡,有 的見心力衰竭。4、邪退正衰型:本型實質是邪退正傷。病後期邪退之際,正氣已傷,體力未復。低熱,輕咳,肺羅音不消,神倦,納呆,數無力,動則心悸,自汗。四、肺炎的治療法則小兒肺炎屬於溫病範疇。溫病學說,是在<傷寒論》辨證論治的基礎上的進一步發展與提高。然而溫病與傷寒在治療方法上各有所長,亦各有所短。傷寒家長於發汗,而短於清營解毒,溫病家長於清營解毒,而短於發汗。以治溫病而論,若發汗而不清營解毒,則有汗出輒復熱,不為汗衰,有徒傷其正之弊,若清營解毒而不發汗,則使邪無出路,病勢加劇,重者有逆傳心包之弊。因此,將這兩門學說的辨證與治法融會貫通起來,對小兒肺炎的辨證施治就更為細緻。肺炎既然屬於溫病,故治療肺炎時,一般都主張以衛氣營血作為辨證施治手段。葉天士衛氣營血的辨證施治,就是說溫病在衛分:見發熱,惡寒,無汗等現象肘,應以辛涼輕劑發汗,使邪從外解藥宜清輕,過重則過病所,非但不能解表,反而引邪深入。溫病在氣分;由於溫病在衛分不解,傳人氣分,見氣分熱熾等證候,此時則用辛涼重劑以泄熱保津。若成里結,則以苦辛咸寒通降法以通陽明腑氣。溫病在營分;由於溫邪在氣分不解,使人營分,以清營轉氣,若氣血兩燔,又必須氣營兼治.溫病在血分「直須涼血散血」 (邪在血分治法比較複雜,證侯比較危重)。葉氏衛氣營血的辨證施治,誠然是溫病理論學習的基礎,是溫病臨床治療的指南。但是對衛氣營血在治療小兒肺炎時也有一些新的體會。這些體會包括衛氣營血與肺炎的證治,上工治未病與肺炎的證治,陰陽交與肺炎的證洽· ,(一)營血與肺炎的證治: 《靈樞·熱病》雲; 「熱病三日而氣口靜,人迎躁者,取之諸陽,五十九刺,以瀉其熱,而出其汗,實其陰,以補其不足者」。朱武曹在點評〈溫病條辨〉時指出: 「實其陰以補其不足此一句,實治溫熱之吃緊大綱蓋熱病未有不耗陰者,其耗之末盡則生,盡則陽無留戀,,必脫而死也。真能體味此理,球隊半矣」。根據經文及吳氏之說,說明熱病未有不傷陰者,故治療熱病,用辛涼泄熱的同時,必須伍以甘寒,以補其陰,涼其營血,清·周學海雲, 「溫毒起手,須用涼散,接手即宜苦寒以化之,咸寒以潤之,甘寒以補之」。又說: 「至於溫疫……初起即在血分」。亦是指出治療溫病:及時照顧涼營育陰。肺炎既屬溫病,亦西溫毒所感染,而易傷陰,且臨床接治肺炎時,絕大多數病兒的發病,都在三日以上,其嚴重病例與死亡病例多在五,六日以上。況且肺炎是肺臟本身:有了實質性病變。其邪傳交迅速此時病已人營血。此時治療,必須乘其邪勢末盛之時,發汗透表,清營解毒(如麻黃,杏仁、石膏甘草,連翹.銀花、丹皮、生地及局方至寶丹藥)同時並進,半渡而擊之,可收事半功倍之效。陸九芝對葉氏用藥過於輕淡,半曾加以批評。因為病之現象,往往落後於本質,若拘於『開門揖盜,…引邪入里』之說,則溫邪傳變迅速,必致表裡俱實,熱盛傷陰或由輕轉重,由重至危,終至無法搶救。故肺炎早期治之也必清營解毒佐以發表,以分泄其邪奏效乃捷。(二)上工治未病與肺炎的證治:從衛氣營血論肺炎的辯證施治已經涉及到「上工治未病」。上工治未病,在「《金匱要略臟俯經絡先後病脈證治》云: 「問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師曰:夫治未病者,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仲景以肝病治法來舉例開宗明義說明治病須要防止其傳變為之預防。《難經·七十七難,亦持此說。然上工治未病之文,並見於〈靈樞·逆順》:「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其未盛者也,其次,刺其巳衰者也。』這段經文的意思,是說治療疾病,應在疾病尚末發生以前治之,或者已經發生而沒有嚴重以前治之,或者由嚴重而抉將衰減之時治之。古人治未病是治病之本質,即治病必求其本」精神。根據中醫理論與臨床實踐的體會,小兒 肺炎,特別是病毒性肺炎,必須以治末病的精神防止病機惡化,用藥處方必須重在治「本」。肺炎臨床表現,固然有不同證,而治「本」之法則始終不變,不過依據不同證侯而損益之,並非一證一法。因為今天有條件認識到肺炎病機在肺,而因細菌或病毒感染。因此對肺炎的治療必須面面考慮,不失病機,迎頭趕上,切斷病程,以期輕者得以早愈,危重者得以轉安,則不違反上工治未病之精神。「溫邪上受,首先犯肺,逆傳心包』,如果病勢及早控制,防其深入,則肺炎的病期或死亡率會相應縮短和降低。如初期時,一開始即給於麻杏石甘湯加味,辛涼宣透重點治肺,並適當加用安宮牛黃丸或局方至寶丹控制抽搐昏迷等心臟的癥狀出現或深入,將病控制於早期)防止進入危重階段,只要辨證準確,可事半功倍。 ·(三)陰陽交與肺炎的證治: 《素問·評熱病論篇)雲,「有溫病者,汗出輒復熱,而脈躁疾不為汗衰……病名陰陽交,交者死也』。又曰: 「今汗出而輒復熱者,是邪勝也』。張隱庵對這條注釋說: 「陰陽交者,謂汗乃陰液,外出於陽,陽熱不從汗解,復入之陰,名曰陰陽交,交者乃正不能勝其邪,而邪復傷(正氣,故為死證。」章虛谷曰: 「陰陽之氣本來相交而相生者,今因邪勢瀰漫,外感陽分之邪,與內發陰分之邪交合為一,而本元正氣絕矣,故病名陰陽交,交者死、非陰陽正氣之相交也」。章虛谷之解釋陰陽交與張隱庵之解釋陰陽交雖稍有出入, 但認為陰陽交為正不勝邪之死證乃相一致。清·莫枚士他在論「陰陽交並」一文中說, 『陰陽交並二者,乃熱病表裡俱實者之診法也。其表裡俱實而復相連互曰交,續自分清曰並……故交者皆死,並者皆生」。莫枚士的論點,是本著(靈樞·.熱病,曰:通熱病已得汗而脈尚躁盛,此陰脈之極也,死,其得汗而脈靜者,生。熱病者,脈尚盛躁而不得汗者,此陽脈之極也,死,脈盛躁得汗靜者,生。」莫枚土根據這兩節經文來說明陰陽交者則死,續自分清者則生,但不曾提到如何治療阻陽交證。陰陽交證,一為汗後脈躁,陰虛之極,此時若以甘寒育陰為主(如增液湯、清營湯,生脈散),同時佐以泄熱解毒(如白虎湯,局方至寶丹)以期扶正祛邪。一為脈躁無汗,陽盛之極,此時若以辛涼泄熱為主,同時佐以清營解毒(方意向上),以期驅邪扶正。正此,治療陰陽交必須辛涼泄熱,清營解毒並舉,使邪無容身之地,然後才能達到邪正分清,邪去正復。兒肺炎危重的,從臨床所見,正是陰陽交證中之一種類型。前人雖有上述論點,但今日體會,陰陽交是邪正混搏交結之意。古人認為續自分清則生,我們認為須要人為地使其分清則生。危重的肺炎持續高熱,或汗後熱不解,或高熱無汗。這種類型肺炎,從陰陽交之體會,靈活運用辛涼泄熱,清營解毒的治療方法,確乎能提高臨床療效。綜上所論,肺炎乃屬溫病,溫病乃由沮毒所感染,而風溫首先犯肺,溫病初即傷陰。且肺炎之病位在肺,邪已入營血。因此治療肺炎應辛涼泄熱、甘寒涼營,芳化解毒綜合運用。至於隨證加減不能離開病之本質。從肺炎臨床體會,《內經》先因伏主之說與上工治未病之精神在治療溫病上,尤有指導意義。病 案 舉 例例一李x x 1歲半患兒咳嗽,痰盛,發燒一周,因氣喘鼻煽一天人院,檢查體溫39。C,呼吸6o次/分,精神差無汗,舌薄白莒,脈浮數,兩肺聽診廣泛中細水泡音,心率160次/分。胸遇:右肺下野炎變診斷肺炎。辨證:風溫犯肺。治則:清熱解毒辛涼透表,方劑:用麻杏石甘湯加味:麻黃s克 杏仁。克 甘草6克 生石膏12克銀花6克連翹9克 桔梗8克芥穗12克鮮蘆根30克。治療經過:入院第二無身熱退(體溫36.7』C),精神轉,咳喘減輕,痰減少,食欲不振,舌苔黃白垢膩,表邪已解餘熱末盡,前方去芥穗,加積殼12克,第3ˉ4天體溫正常,咳喘繼減,食慾漸增,舌凈,脈緩,宜辛涼輕劑,以奠其後,用桑菊欽加減,第六天全愈出院.例二 王x x 男孩 7個月 1960年1月8日入院患兒因咳嗽,發燒四無 (最高體溫39.5『C)伴有喘蹩時作嘔而入院。檢查:體溫39.5『C,呼吸52次/分, 面赤,時煩躁,嗜睡,點頭呼吸,三凹枉明顯,口圍青,舌根部有少許白苔,脈浮數,心率132次/分。胸透:右胸內帶片狀陰影,左側心緣旁有片狀陰影存在。診斷:肺炎。辨證:表裡皆熱.治則:清熱解毒,辛涼進表。方劑,麻杏石甘湯加味:麻黃8克,杏仁9克,生石膏15克,甘草6克,丹皮6克,竹茹12克,鮮蘆根90克,花粉9克,黃連3克,水煎服。治療經過;人院第二天,仍身熱、咳嗽,氣喘, 嗜睡有好轉,嘔漸減惟大便干,舌赤苔黃,脈稍浮數,前方去花粉、黃連,加瓜萎仁9克,紫雪丹1.2克二次沖服。入院第8—4天精神好轉,大便已解,仍氣促有痰,發熱,舌質紅無苔,脈仍稍弦數,前方去紫雪丹、瓜萎仁,加浙貝6克,橘紅6克,5一6天身熱退,稍有喘,氣粗有痰,苔薄白,脈緩,證屬表邪漸解,餘熱未清,宜清熱豁痰,方用鮮蘆根39克 挑杏仁各9克 冬瓜仁9克 苡仁9克 甘草6克 桔梗9克 杷葉6克 川貝6克 橘紅6克,七天後舌凈脈緩,精神食慾轉佳,兩肺巳無羅音,惟稍有微咳,擬桑菊飲加減二劑,出院帶回隨服。咳喘的治療中醫歷來論咳嗽,分為暴嗽、久嗽、玲嗽、熱嗽、五臟嗽,上氣咳嗽、食積咳嗽,肺燥咳嗽,以及肺癰,肺痿,肺脹.支飲,風水等,後世歸納為外感,內傷兩類。祖國醫學認為肺為清肅之贓,喜溫而惡寒,喜潤而惡燥。其病理為:外感風邪舍於肺,其人即咳。肺主皮毛,·開竅於鼻,外邪侵入皮毛鼻孔而犯肺,此為病從外受。另外寒飲內受,傷肺亦致咳喘,此乃飲冷寒食人胃,從肺脈上至肺則肺寒,肺寒則內外合邪致病,故曰:「聚於胃,關於肺。」肺主呼吸,五氣人鼻歸於心肺故凡無形之氣,有形之味及辛辣爆烈之嗅,皆能直接犯肺,反之肺部之邪也能由呼吸,汗液排泄於外。但肺感邪後即不宣達,鼻塞不通,胰理不開,肺邪不得外泄。此時必須宣達肺氣,開發腠理使「澉然汗出而解」。從理論與實踐中得知,寒邪、熱邪,水邪皆能致喘,而三者又能互相轉化。表寒不解則郁而化熱,汗出不徹則水停心下,水遇熱則化氣氣遣寒則化水。麻黃功能宜肺發汗,通過汗出,肺氣宣達而腠理開,發汗之目的在於泄熱、泄水、排毒。故凡因無汗所造成的病,大多可用麻黃治之。但用麻黃取汛也會給臨床帶來新的問題。若陽虛水盛者熱必少,發汗不僅泄水而熱也隨之散發,使陽氣更虛,甚者造成亡陽.故必須佐以溫陽之劑,如麻黃附子細辛湯,即能泄水又能溫陽,而不傷陽氣。若熱盛者,水必少,發汗泄熱時,水也同時隨之排出,甚者造成亡津液。故在用越婢湯、麻杏石甘湯等時,不但宜重用涼葯配伍以助其清熱之功,而且宜佐以甘寒養陰之品以增津液。蓋喘咳之症在臨床上治療時,不僅鬚髮汗,還應化痰,逐飲,利水。因氣體由呼吸排出,液體由汗和小便排出。肺為水之上源,膀胱為水之州瀆,喘者服麻黃,若汗出,則邪由汗解,若不汗出則小便增多、而由下泄。故麻黃為治喘之要葯,汗者水之類,飲者痰之源三者均能致喘咳。治喘應分辨虛實, 「虛喘在腎,實喘在肺。。「有邪為實,無邪為虛』,所謂邪者指人身之「本無』,如風,寒、暑、濕、燥,火,飲食以及塵埃,毒氣等.所謂虎者,指人身之『固有』,而非以上諸邪.只是五臟六腑本身正氣虛損以及疲勞過度,病後體衰等.所以中醫書中有「治內傷復其所面有,治外感去其所本無」之說。治療總則是皆須宣肺,新感者宜清散,久病者宜溫化。急性喘咳,多由外邪邪侵犯,重點在祛邪。慢性者多由正虛體弱、邪戀不去所致,老年尤甚,重點在扶正。平素不發作時,應固表扶正以防外感。病發作時去邪以治標,喘止咳停別應補正以治本。正虛邪盛時標本兼治,扶正以祛邪.始終重視治痰.一、外感咳喘,大致分為風寒、風熱兩大類。(一)風寒喘咳為麻黃湯證,以發熱,惡寒,無汗而喘,浮緊,頭痛,體痛,骨節疼庸等症為主)其主要證狀為無汗。麻黃揚之作用即在於發汗,如汗得出則身覺溫暖,惡寒消除,證皆隨之而解。但是,若感冒而不惡寡,體不痛或脈沉弱者則木可用麻黃湯類方劑。若麻黃湯證兼見項背強急者可加葛根。(二)風熱或風溫咳嗽,如麻杏石甘湯證,可用麻杏石甘湯或越坤加半夏湯。治療多用辛涼方劑,但桑菊欽類不如麻杏石甘湯類療效顯著。因麻黃不僅取其發汗,且能開達肺氣,再重用生石膏更能急清肺熱以定喘,麻黃乃治喘之要葯,臨床見到重症喘者用麻黃有的能止喘而不見汗,有的使尿多而邪從尿利下。凡屬新感暴喘或久病急性發作表現高熱,咽痛,口渴、脈數,以及肺炎等急性傳染病,均以本方合增液湯加銀花,連翹、板藍根、川連等葯急清其熱,可以縮短病程。另外,小兒頓咳,乃熱邪襲肺犯血。咳嗽逐漸加劇, 呈痙咳,日久不愈可轉致肺炎或腦病等危侯。表現痙咳頓作,面赤胸 悶,氣憋欲死,咳息吸氣時可出笛聲,痰稠不利,眼瞼浮腫,日輕夜重。此不可輕視,當急治屯宜清熱宣肺涼血,麻杏石甘湯加白茅根)生地,白芍,丹皮、百部、生側柏葉、膽星。危重者可加局方至寶丹。據老友黃堅白醫生談油炸蚱蜢及油炸麻雀均有驗效。二,慢性咳喘,虛證居多,其中也兼有實證,但為數不多。多為老年病,久病、職業病。久病必虛,但本病非完全純虛。在治療時,重點在於補虛,或補正祛邪。但此與腎不納氣純虛意喘本質不同。(一)輕性痙攣性咳嗽,痰粘稠不易喀出,咳聲嘶啞者,麥門冬湯加厚朴杏仁栝萎湯治之,(二)濕性痰飲性咳嗽,略有浮腫,貧血,手足易冷、小便自利,無發熱惡寒頭痛肢酸之表證,故不用小青龍湯,可用苓甘五昧姜辛湯。(三)胃咳:心下痞塞,肋下堅硬,大便秘結,頻發咳嗽,各葯無效者可用大柴胡湯下之,此即「腹滿而喘病在胃」之證。(四)酒濕咳嗽:酒客嗜灑日久,多於秋末冬初咳嗽兼見脾背脅腹攣緊而惡寒。用桂姜草毒黃辛附湯治之,年老者尤多用之。(五)脾虛咳嗽;平素胃腸虛弱,咳嗽日久不愈者用六君子湯補之。虛弱小兒,脾胃虛弱易感冒而咳嗽不止者,以小建中湯加味治之(六)腎燥脾濕咳嗽:上嗽下利,胃納不利,胃納不振,黑地黃丸治之.(七)火郁乾咳:火郁乾咳而無痰者先以逍遙散發之,繼以清燥救肺湯補陰清肺。(八)喘息亦即哮喘:以小青龍湯主之,挾有熱象者小青龍湯與麻杏石甘湯合用。脈微細惡寒嗜睡者麻黃附了細辛湯合用。脈微細惡寒嗜睡者麻黃湯附子細辛湯加黑錫丹治之。(九)支氣管擴張咳嗽:以千金葦莖湯、小陷胸湯、甘桔湯湯,葶藶大棗瀉肺湯化裁合劑治之。(十)肺原性心臟病之咳喘:主以真武湯合麻杏石甘湯加唐氏參蘇飲治之。浮腫甚者加消水聖愈湯。兼見肝大腹水者以真武湯,越婢湯合劑加活血、利尿劑治之。(十一)心咳即肺氣腫咳喘:咳喘多年,胸悶氣短咳逆倚息,胸呈桶狀,指端粗大,偶咳兼心痛中醫舊名心咳,即現代醫學之肺氣腫。乃因其多兼見心虛證象,宜用清代王旭高心咳治之。臨床對咳喘辯痰施治,亦為常用方法。(一)痰黃者新感或新舊病新發作者均可用麻杏石甘湯合增液湯加銀花、連翹等清熱解毒藥。(二)樹膠液狀稀痰,聽診為濕性羅音者小青龍湯主之,煩躁者加生石膏。(三)稠痰:喉中水雞聲,聽診為乾性羅音者宜射干麻黃湯。 .(四)稀稠混合痰而聽診為混合羅音者,厚朴麻黃湯主之。(五)泡沫痰而脈數心悸者,宜麻杏石甘湯合栝蔞薤白半夏湯及生脈散治之。(六)膿痰:晨起量多,胸痛並有周期性吐血者,千金葦莖湯治之。(七)肺結核之三層痰,以生脈散、麥門冬湯、竹葉石膏湯等方化裁治之。(八)痰膠粘難出,量多,咳逆倚息,時時唾濁,坐不得卧者,可用《金匱》皂莢丸主之。總而言之,外感咳嗽,先中肺而後傳於他臟,以肺為本,他臟為標。病在表,寒證宜辛溫宣散,熱證則宜辛涼宣散,禁忌苦寒酸斂。葯不宜靜,靜則留連不解,變生他病。當形病俱虛時則當補中氣,配合和解,緩緩宣散。內傷咳嗽,臟氣受傷,病自他臟而後傳於肺,以他臟為本,肺為標。病在內宜甘以壯水潤以養金,葯不宜動,動則虛火不寧,忌辛香燥熱。[附方]黑地黃丸(劉河間方)蒼朮一兩六錢 泔水浸炒黑,熟地黃一兩六錢炒黑存性,五味子八錢 淡乾薑一錢 水小丸·黑錫丹(和劑局方)金鈴子 胡蘆巴.木香 附子、肉蔻、破故紙、沉香、茴香 陽起石 肉桂 黑錫 硫黃小陷胸湯(張仲景方)瓜蔞 川黃連半夏參蘇飲(唐容川方)人蔘 蘇木 主治鬱血犯肺消水聖愈渴(陳修園方)金匱》桂枝去芍藥加麻黃細辛附子湯加知母心咳湯(王旭高方)北沙參三錢 生石膏三錢·薄荷一錢 牛蒡子錢半 杏仁三錢 桔梗五分 甘草五分 麥冬三錢 半夏一錢 茯神三錢 遠志五分 小麥五錢 痰多加川貝,咽腫去半夏,汗多加五味子。[按] 此方原劑量較輕,臨床宜酌情加量,原方中薄荷宜更改為麻黃一錢,沙參改為党參一兩,將生石膏倍量,遠志增為四錢,半夏增為四錢,麥冬增為五錢,茯苓增為五錢,甘草、牛蒡於均增為三錢,再加厚朴三錢。胸膜疾患的治療胸膜炎和膿胸類似古代張仲景《金匱要略》所記載「痰飲病』及『肺癰病」「肺密病」等的範疇。文獻中所述痰飲與水氣病均有關於水墳趵闡述。濕,飲、水,痰四者,濕為無形,飲,水、痰為有形,皆有稀,粘程度之別,清者為札稀者為飲,粘者為痰。濕是水滲入物中,化有形為無形。古人「痰」字寫為「淡」,後人去「水」加「廣」為痰。從痰本身而言,咳出者曰「痰」,上鼻出者為涕,下則為帶,由於排出部位不同,所以名稱各異。辨 證施 治臨床根據咳逆、寒熱,氣短,胸腔積液性質及程度、體質強弱。病程長短等情況提出以下幾種治法。1.清熱和解,宣痹豁痰證見以高燒,胸痛為主,畏寒,心下痞悶氣短、脈滑數或洪、苔黃膩可用小陷胸湯合小柴胡湯去甘草加芫花。若發燒痰多,吐膿色黃如米粥狀痰咳嗽氣短,宜前方加千金葦莖湯,並加重清熱解毒之品川連、黃芩、蒲公英、犀黃丸等。胸痛甚者加牡蠣,桔梗。2.談滲利水證見時常胸痛、寒熱不顯,咳嗽,胸膜增厚顯著:脈弦苔膩可用《金匱要略>木防己湯加茯苓、芒硝。3.溫陽利水,化氣和中證見咳嗽氣短,甚則不得隊四肢厥冷,眩暈乏力,胸腔積液,脈沉細無力,苔白質淡可用真武湯合越婢湯加減。加減:1.胸脅痛甚者,可加青陳皮、川楝子。2.發燒甚者,可加犀黃丸沖服。3.咳喘不得卧,痰稀或嘔可用小青龍湯加減.4:胸脅脹痛,無寒熱可用《金匱》木防己湯。潰瘍病的治療潰瘍病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疾患。主要病變是在胃或十二指腸。其臨床特點是有規律性的上腹痛,所以中醫稱此病為胃脘痛或心腹冷痛。病因比較複雜.主要有二:一是飲食不節,嗜食肥甘,饑飽勞役,寒熱不適。二為「郁怒傷肝」, 「謀慮不決」,憂思傷脾。從胃的生理來看:中醫認為脾與胃是相輔相成的。陽明胃得太陰脾之潤才能腐熟消化水谷。而太陰脾則須得陽明胃之燥,才能運化水濕。故須胃脾協調,方能營運消化功檐,出納正常。潰瘍病的病機為:胃部有病,初為功能異常,水谷不化,不能將食入之營養物腐熟消化,輸轉五臟六腑,胃本身也失其養。胃失養日久,以及精神因素的干擾,則胃部漸顯器質性病變,此即現代醫學所稱之潰瘍病,簡分兩類概述於下:一、飲食傷胃飲食不節,過食肥甘,以致脾胃失調。人體本應陽明胃燥;太朋脾濕,燥與濕和則潤。不和則不潤。不潤則水谷不能消化。表現食欲不振,心下痞滿,噯氣泛酸,胸脘熱痛,食臭等證。胃本身日久得不到水谷精微充分營養,以致潰瘍。故應以甘草瀉心湯寒熱並用以調節濕燥。因脾喜溫惡寒,故當投於乾薑、吳萸,良姜,半夏等溫燥葯,以溫太陰脾。而陽明胃則喜清惡熱,故用芩連等苦寒葯以清陽明胃熱。辛開苦降,甘緩以和胃。此類多見舌質淡、舌苔白或黃賦,大便時干時靖。處方;炙甘草30克 党參30克 半夏18克 川連6克 乾薑9克 良姜9克 生牡蠣18克 烏賊骨(研)12克 黃芩9克 生薑9克 大棗10枚 延胡索12克 吳萸9克中滿者加厚朴9克,橘皮12克,下利者加赤石脂12克,茯苓12克,體腫者加茯苓12克,澤瀉18克。若證見舌紅、噯氣,嗜雜,不下利者先投旋復花代赭石湯數劑以治其標,酸多加牡蠣、烏賊骨。脈弦肝旺痛甚者加四逆散以和肝,若干劑之後繼投治本之甘草瀉心湯。二、情志傷胃焦思苦慮,心情鬱悶,木不疏上,也可導致潰瘍病。因其鬱悶不舒,肝鬱生熱,熱耗肝胃之陰,肝熱熾盛者,損耗脾胃陰液最烈,以致中焦燥濕矢衡,表現胃液、胃酸缺少。胃體本身之組織也陰液虧損,臨床可見陰虛熱盛肝旺諸證:缺少胃酸,舌赤或暗紅,或無苔,口乾,脈弦,心煩,便於,而無泛酸或嘈雜證狀。故宜用一貫煎加味滋肝陰以和胃,日久取效。處方:生地18克 沙參30克 麥冬12克 白芍9克.枸杞12克 川楝子12克 當歸9克 延胡索12克 甘草30克 山萸肉12克 川連8克 。以上兩類,日久失治或誤治造成脾虛血虧宕,其主證為舌質淺淡,貧血,胃納減少,面白乏力,脈細弱,胃酸少者則當交互投以小建中湯,乎肝健脾資生血脈。處方:炙甘草9克 桂枝9克 白芍18克 飴糖30克(沖兌)以上兩類,有時有因脾虛不攝或氣滯血瘀而胃絡出血者,此時當急治其標兼顧其本。宜投以黃土湯。潰瘍病之出血,為先便後血者,此類中醫稱為遠血,如胃腸出血呈柏油樣便。此乃由於脾虛、氣虛,脾不統血,使潰瘍病灶血出不巳。用黃土湯取黃土經火煅再加白朮、附子以恢復健運之氣,以扶繞血之功,阿膠、生地黃,甘草養血以填補耗竭之陰。因為出血者不宜過用辛溫燥烈,乃佐以黃芩以糾其偏。處方: 』炙甘草9克 熟地6o克 白朮15克 炮附子12克 元肉30克 阿膠10克(烊化) 黃芩9克 灶心黃土120克 (先煎取上清液代水煎藥)潰瘍病失血之後心脾兩虛 亡血過多,治宜雙補心牌以復其正。至於胃絡出血雖巳止,但已血虧脾傷,或仍有少量間斷出血者,證見精神萎靡,食減乏力面白,脈弱)心悸,夜寐不寧,此當依據脾統血、諸血皆屬於心以及亡血之後心脾皆虛之理,投以歸脾湯心脾同治。扶正以搔血,不用固澀止血之晶。處方:炙甘草18克茯苓9克 白朮。克 党參30克 黃芪30克 龍眼肉30克 當歸12克 遠志。克 炒棗仁15克 木香4.5克 柏子仁9克 灶心土30克泄瀉證治泄瀉之本,無不由於飲食不節,起居不時,脾胃受邪所致。脾胃受傷則水反為濕,谷反為滯,水谷精華之氣不能輸化而泄瀉,泄者大便溏薄,或作或止,瀉者大便直下,水去如注。多因濕熱傷食,脾受傷而不能滲泄P而分利無權並人大腸遂致泄瀉。飧 泄 ·飧泄之完谷不化因濕兼風(完谷不化、水谷不分而完出,謂之飧泄),兼惡風,自汗,腸鳴,脈弦者宜胃苓湯加升麻,防風.《內經》云:「春傷於鳳,夏生飧泄」。又曰:「 清氣在下,則生飧泄」。又曰: 「久風人中,則為腸風飧泄。」今清氣下降而不升則風邪人而干胃,是木賊土。故沖和之氣不能化而令完物出。或飲食太過,腸胃受傷,亦致水谷不化,宜下者舉之而兼消克,加減木香散主之,婧泄脈弦,腹痛而渴及頭微汗宜防風芍藥湯。加減木香散木香 良姜、升麻、人蔘、檳榔、神曲、白朮、肉蔻、吳萸、乾薑 陳皮 砂仁防風芍藥湯防風 白芍 黃芩溏 泄溏泄證見腸垢污積,乃濕兼熱也(脈數溲赤澀所下稠粘垢穢,宜黃芩芍藥湯合益元散)。黃芩 白芍 甘草 滑石 硃砂鶩泄鶩溏之證,澄清溺白濕兼寒也。《內經》云: 「諸病水液,澄澈清泠,皆屬於寒」。大便如水,其中稍有結糞,清冷如鴨糞,脈見沉遲,小溲清白,理中湯加橘紅、茯苓治之。若泄不巳更加附子。潔古云:『鶩泄當用升麻附子乾薑之類。寒泄必須早暮服藥,蓋早服暖葯至暮藥力已盡無以敵一宿之陰氣故必再服也」。濡泄濡泄之證身重脈軟,是濕自勝。《內經》云:「濕勝則濡泄」,緣土虛不能制濕,濕反勝而成病,故腹不痛而腸鳴溺少、利下多水宜五苓散主之。滑 泄滑泄之證久下不禁,濕牲氣脫。大孔如竹筒直下不止,宜用扶脾丸,或補中益氣湯加訶子肉蔻或四柱飲或六柱飲。四柱飲:茯苓 人蔘 附子 木香 加姜鹽六柱飲:四柱飲加肉蔻,訶於。活人書有白朮,無訶子。扶脾丸:(東垣):白朮 茯苓 橘皮 訶於肉 炙草 烏梅 乾薑 藿香 紅豆 肉桂 麥芽 神曲 荷葉 燒飯為丸除上述五泄,尚有以下多種:胃泄::面黃而飲食不化,宜理中湯。脾泄:嘔吐而腹脹注下——食後飽滿,瀉後即寬宜香砂六君子湯小腸泄:溲澀而便膿血,小腹疼,宜先下之繼用清利。先用木香檳榔丸,繼用葛根芩連湯加滑石。·腎泄;五更便泄,足冷腹痛,宜四神丸加人蔘、沉香,甚則用熟附,茴香,川椒。肝泄:木旺侮土,腹痛兼脹『脾虛致泄,肝旺致有脹痛,此與傷食不同,傷食腹痛得瀉便減,今瀉而痛不止,故責之土敗木賊,故宜瀉肝培土異功散加川楝子、元胡。痰泄;胸滿瀉泄,脈弦滑,甚則嘔吐,其入神必不瘁,色必不衰,時泄時止,復又作泄,腹中覺冷,隱隱微癰,宜厚朴二陳湯。肥人滑泄多屬痰,脈滑責之痰,不食不飢亦責之痰,可用青州白丸子。 .食泄:瀉下臭腐,噫氣作酸,腹痛而瀉後痛減,宜香砂胃苓湯或保和丸加砂仁,豆蔻。大瘕泄:里急後重多次人廁,而不能使,莖中癰,乃寒濕化為溫熱。此似痢非痢,所下皆是糞水,宜八正散加木香,檳榔.傷酒泄;晨起必瀉,素嗜酒而積,經年不愈,宜葛花解醒湯或理中加葛根配合香連丸。 、暑瀉:夏月暴注水瀉,脈虛細而口於煩悶,為腸胃之暑溫。凡夏月泄瀉干葛為要葯,暑火瀉者加川連,兼腹脹者加厚朴,茅蒼朮,兼虛者加白朮、扁豆;暑食瀉者加神曲;暑濕瀉者加蒼朮、澤瀉、銀花炭,益元散;小便赤澀加木通,兼煩加梔子、淡竹葉,或加黃芩炭、兼嘔者加半夏、厚朴、竹茹、藿香;若傷暑而又傷生冷宜連理湯。以上雖泄證多端,多不寓乎脾傷積濕,治法則初用調中分利(凡泄瀉之病,多由水谷不分,故以利水為上策),如小便少者尤宜利水,如小便如常,不必再利,惟燥脾而已,如兼口渴則利水與燥脾俱不用,但看溺赤,口渴,苔黃、脈數,為有熱,即<內經>雲; 『暴注下迫皆屬於熱」,宜芩連之苦寒治之,如溺短而色不變,脈虛無力則補益無疑。然瀉傷津液,口內必渴小便赤澀不數,苔不黃者,未可便斷為熱。繼用風葯燥濕,久則升提,滑須固澀,風兼解表,寒佐溫中:食者消之,痰者化之,虛者補之,熱者清之,隨證施治為當。泄瀉治法有丸一日淡滲。使濕從小便去。可用五苓散治之。二日升提。注迫下陷,惟鼓午胃氣上騰,則注下自止。如地上期濕,風之即干,所謂下者舉之是也。可用補中益氣治之三日清涼.熱淫所致暴注下迫,苦寒諸劑用滌燔熱,所謂熱者清之是也。可用黃芩芍藥湯治之.四日疏利。痰凝氣滯、食積水停皆令人泄,隨證祛迅逐勿令稽留。(內經》云: 「實者瀉之」。又雲; 「通因通用。』可用保和丸或二陳湯加神曲、麥芽,蛤粉、木香、檳榔。五日甘緩。瀉利不己,急而下趨,愈趨愈下,泄何由止。甘能緩中,所謂急者緩之是也。可用四君子湯、小建中湯等,六日酸收。瀉下有日,氣散不收,無能統攝,注泄時而已已,酸能收斂, 《內經》雲; 「散者收之」,可用烏梅丸,七曰燥脾。泄因於濕,濕本脾虛,虛而不培,濕淫"轉甚,《內經》云: 「虛者補之」。可用平胃散、胃苓湯等。八曰溫腎。腎主二便,封藏之本,寓真陽。火為土母,故積虛者必挾寒,脾虛者當補火。《內經》云: 「寒者溫之」可用破故紙、肉蔻,茴香.五味子等葯。九曰固澀.注泄日久,大腸道滑,雖投溫補未能奏效,須用澀劑,所謂「滑者澀之」。可用桃花粥,赤石脂,余禹糧等。又有醉飽行房腎氣虛乏,濕熱乘之,下流客腎,久泄不止者,治宜昇陽除濕,可用八味丸加重山藥、茯苓,而地黃量減半。腎司二便,久泄不止,多亡陰及陽,當責之腎,破故紙。肉豆蘊,茴香,五味於之類不可廢也。陳皮、蒼朮,雖雲健胃除濕,救標則可,多服則能瀉脾,以其燥能損津液之故。長夏濕熱令行,又歲濕太過,民多病泄,當專以風葯,如羌活,防風、升麻,柴胡,白芷之類,必二三劑,緣風能勝濕之故。泄而少食屬胃弱。宜以人蔘為主,扁豆、橘皮佐之。泄而食不消化,宜加縮砂,人蔘,肉豆蔻等葯。泄而腹痛,宜加白芍,炙甘草、防風、木香等葯。泄而氣弱,宜加干葛、人蔘、自術、茯苓等葯。泄而小溲不利,宜加車前於末、木通等葯,中焦有濕熱者宜加豬苓,澤瀉等葯。肉積作瀉宜加肉蔻,山楂,大蒜等葯。感寒瀉宜理中湯加紫蘇葉。面積作瀉宜加萊菔子、神曲.濕痰作瀉宜以半夏、白朮,茯苓為主。疫痢的治療痢疾是夏季最常見的傳染病,根據多年臨床經驗歸納為清熱利濕、理氣化滯的治法,常用藥物有葛根,黃芩、黃連,芍藥、滑石,檳榔、厚朴、廣木香,茯苓、金銀花等辛開苦降,行氣利濕之品.此法在臨床治療痢疾多能取得療效。另有一種疫痢,類似現代醫學中的中毒性菌痢,其病勢急劇,變化多端,如吐瀉交作、高熱不退、脫水、甚至昏迷,如不及時治療易導致死亡。疫痢病機為濕熱內蘊,進食不潔,感染時邪由內形之於外,下焦不暢之故,宜用汗下之祛,如有表裡兼病,宜當先解袁,後攻其里,如熱未解而下之,則正氣內陷會導致病情惡化。汗下具體方法如下:(1)先用清熱解毒發汗法方用葛根芩連湯(用量為9—15克,重用葛根30克,因葛根具有清熱解肌之效,為本方的主葯),加麻黃4.5克,桔梗e克,銀花3o克,板藍根16克,馬齒莧30克。另加紫雪丹3克(沖服),對防治高燒譫語抽風,有治未病之效,以助熱退神清,亦是治疫痢必備之品。(2)繼用化滯攻里法即先服第一方,使患者發汗解毒,服後約30分鐘,再用第二煎送下木香檳榔丸(木香、檳榔,青皮、陳皮、莪術,黃連、黃柏、大黃、香附、楓殼)每日2次,每次9克。湯劑效速,丸劑效緩,故先飲湯劑,繼服丸劑,當湯劑生效後,丸劑繼在腸內生效,乘其熱退毒解而化滯攻下。瘧疾早在《素問》「瘧論」及「刺瘧」兩篇中有所記載。從其病位來看,以六經而論不外發於少陽及太陰。 《傷寒論》中有兩證與瘧疾癥狀相似,即太陽證中的桂枝麻黃各半湯證及少陽證中的柴胡證,所以後人有「瘧不離少陽」的說法.《內經》認為)「閡瘧皆生於風」。 「風」是指風熱而言後人又說「瘧不離太陰」, 「無痰不生瘧」等說法。這些說法,只有部分是對的。總之瘧疾不離「風」及「暑濕」。瘧邪侵入機體之後,邪與衛氣相遇則發病,相失則瘧又停止發作。 《內經》云: 「衛氣日下一節」,故發有定時,這個發作時間的解釋方法並不一定恰當,但古人從實踐出發,認清了此病的發作規律是「發有定時」:是對的,而非典型病例的發作時間有時也有些出入。仲景雲; 「瘧脈自弦,弦數者多熱,弦遲者多寒。弦小緊者下之差,弦遲者可溫之,弦緊者可發汗、針灸也,浮大者可吐之。弦數者風發也,以飲食消息止之。』可知弦為肝脈,風氣通於肝:是本病。以風為主要矛盾,故或寒,或熱、或食,或痰,皆兼弦脈。可溫、可下,可吐、可針灸,而先其時發汗最為主要,溫瘧其脈如平,無寒,但熱,骨節痛,煩時嘔,白虎加桂枝湯汗之則愈。牡瘧寒多熱少,蜀漆散主之,但寒不熱用柴胡桂薑湯。瘧母,用鱉甲煎丸。可謂詳而備。 、辨證施治本病特徵是先寒後熱繼則汗出而解,發有定時,當發作悉如常人一無所苦,除溫瘧例外還有些無典型的寒熱往來病例,例如有些病人只嘔吐,小兒則有時表現為抽風。但其特點也是發有定時,前後悉如常人,古人所謂勞瘧者,勞累則發病,或婦人妊娠期間發病。久瘧有發生腹水者,或有並發黃疽者,此皆正氣虛也。臨床雖有正瘧,溫瘧,寒瘧等說法,但其主要特徵不外先寒後熱汗出而解,發有定時,發後悉如常人。治療:1.先其時發汗,了解寒熱發作規律,在發作前一小時服下第一煎葤,在發作前30分鐘服下第二煎藥,葯後蓋被出汗,乘其未發作惡寒之前發汗,令其汗出。此經驗,是根據《傷寒論》「病人臟無他病,時發熱,自汗出,而不愈者,此衛氣不和也。先其時發汗則愈,宜桂枝湯主之」, 《金匱要略》白虎桂枝湯條服法說:「汗則愈」等說法摸索出來的。至於「先其時發汗」,按古代時間,一個時辰,合今兩個小時。明代王肯堂亦說在發作前一個時辰大早些,所以歸納為上述服藥時間。2.助汗法:葯後汗不出考,多無效,如晚秋天寒或年老體衰者,要先蓋被用熱水洗腳後取汗則易於出汗。3.調理: 《金匱要略》云: 「飲食消息止之』不要過飽,治療期間要防止一切生冷食物及冷水洗腳、洗手。證治要點為:l寒熱體痛者柴胡桂枝湯。 -2.熱多寒少者桂枝二越婢一湯。3.寒熱相等者桂枝麻黃各半湯。4.勞則發作,或婦人妊娠即發病者用小柴胡湯去半夏加花粉。5.瘧母,脅下有積塊者鱉甲煎丸。6.通治方,上述情況或不易辨別時,均可用此方,即從達原子彈飲、蒼朮白虎湯,小柴胡湯中化裁出來。通治方(自製方):柴胡9—15克 常山3~6克 厚朴9克 生石膏18克 甘草9克 當歸9克 麻黃6克·葛根9克 蒼朮9克 草果9克或用蔻仁代替) 生薑9克 大棗(擘)4枚,知母12克7.久病易複發者可用何人飲。以上所述治法,為中醫傳統治法和方劑。這此方法,雖非專用於直接殺滅瘧原蟲,而是改善人體抗病狀態,調動其積極因素,增其有利條件,去其不利因素,有效地制止瘧疾的發作。脊髓灰質炎的治療脊髓灰質炎,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兒童多見,有部分患者可發生弛緩性麻痹,故又名小兒麻痹症症,主要經消化及呼吸道傳染,流行多在夏秋季節。一、脊髓灰質炎屬中醫溫痢系小兒中風因本病初起癥狀多有突然發熱,嘔吐、煩躁、嗜睡、多汗或無汗等表症,並能相互傳染,故應屬沮病範疇。王清任《醫林改錯》錯,中風小兒半身不遂類似小兒麻痹症。按臨床癥狀應劃歸中風門為宜.中醫對「風」字的意義有三:(一)指神經系統而言如《內經》: 「東方生風,風生木……神在天為風在地為水,在體為筋,在體為筋,在臟為肝」所指之肝均屬神經系統而言 <二)表示發病急暴之意,如《內經》風者百病之長也」, 「善行而數變·…」』。(三)即指一般氣候而言,因四時之氣候均借風以傳送故又謂風兼四氣。所謂「中風」不問其原因如何,只要影響到神經系統而表現出各種神經癥狀即名「中風」。因其是傳染病,按中醫理論認為小兒麻痹當名之為『溫病系小兒中風』,其治療當取清熱解毒,芳香辟穢,調肝熄風宣痹通絡之法,用加味葛根芩連湯隨證加減對恢復期患者合用或單用加味金剛丸,總之通過臨床觀察越早期治療療效越好,早用清熱解毒藥,可使患者短期促進恢復,不留任何後遺症。治療原則:本病在急性期,採用清熱透表芳香逐穢,調肝熄風,宣痹通絡法,在恢復期採用滋肝腎,強筋骨,溫補氣血法二、方劑組成1.加味葛根芩連湯:急性期主方;生石膏18克 葛根12克 甘草9克 銀花12克 杭芍12克川連4.5克 黃芩9克 全蠍3克 蜈蚣3克(此方原有麻黃4.5克,由於是協定處方,而病人又多有自汗者,故無汗或汗不多者麻黃臨時加入)加水600毫升,先煮石膏15分鐘,再入其餘葯煎至120~150毫升分三次溫服。小兒麻痹為一種急性傳染病屬於溫病範疇,溫邪從口鼻而入,順傳腸胃,發病於督脈,見症於四肢及腹壁、頭面等部,病之初期,典型者多發熱嘔吐、下利,繼而出現弛緩性麻痹,且由患者之吐瀉物互相感染。發熱為太陽溫病當由表解,故用越婢湯。吐利病在腸胃故用葛根芩連湯。麻痹在督脈故重用葛根、蜈蚣,全蠍以驅風.傳染由於病毒,用銀花,連翹以解毒。凡屬於病毒感染必須解毒排毒二者兼施,若單解不排,毒仍在內,單排不解徒傷正氣,故方以芍藥除血痹,芩,連、銀翹、甘草解毒,以麻黃,葛根排之使從汗解,綜合全方製劑亦符合痿症獨取陽明之意.若能早期治療,護理得當,誠服困難療程,減少後遺諸證。療程三至六個月。加減法:初起加局方至寶丹或安宮牛黃丸,紫雪丹(腹瀉者去紫雪丹)。無汗者加麻黃。發熱者加大青葉、板藍根,連翹。煩躁者加膽草、鉤藤。疼痛者加天麻,芍藥。通絡加地龍、僵蠶.麻痹在下肢加牛膝、寄生。麻痹在上肢加川芎,地龍,寄生。口眼喁斜加細辛,辛夷、川芎、白芷等。兼暑者加藿香、滑石。嘔者加半夏、陳皮、竹茹。大小便閉者大柴胡湯加芒硝、車前子,地膚子、紫雪丹。後期加用加味金剛丸2.加味金剛丸;恢復期主方。萆蘚30克 杜仲80克 肉蓯蓉30克 菟絲手15克 巴戟天30克 天麻30克僵蠶30克 蜈蚣50條 全蠍30克木瓜30克牛膝30克 烏賊骨90克 精製馬錢子60克(必須嚴格炮製,以解其毒)蜜丸3克置,每服一粒至二粒,日服一次至三次,或單用或與湯合用,白開水化服。若見早期馬錢子中毒癥狀,如牙關緊,可即停葯並服涼水。萆蘚為利尿瀉濕清熱之品,且有解毒作用,杜仲有鎮靜止痛功效,強筋骨,補肝腎。肉蓯蓉、菟絲予潤五臟益髓強筋。巴戟天能除風,強筋補腎,益精,故對虛弱骨萎有補益強壯的功用。方中加天麻能緩解四肢之筋骨肌肉疼痛,並治四肢知覺遲鈍。加牛膝、木瓜能使腰腳筋骨強壯,僵蠶祛風化痰治口眼歪斜,全蠍,螟蚣能祛風活絡調節神經。馬錢子的有效成分是士的寧,為脊髓神經興奮劑。本病患兒可伴育軟骨病可加烏賊骨增加鈣質,淫羊藿為溫陽補腎良藥.從現代醫學研究資料來看,配合桑寄生對小兒麻痹病毒有抑制作用。桑寄生能補筋骨散風濕。故本方對脊髓灰質炎的恢復期有祛濕解毒祛風通絡,補肝腎強筋骨可興奮脊髓神經的作用. ·加減:在熱退癱瘓出現後可根據病情配用當歸補血湯、黃芪桂枝五物湯、桂枝附子細辛湯、當歸四逆湯。以上方劑對肢涼,肌肉鬆弛均有益。根據長春某院動物試驗,脊髓灰質炎病毒對猴類脊髓前角損害持續較九炎性病變一年以上仍不靜止。故當發燒退下數月後仍應積極清熱解毒。5、治療效果1958年在兒童醫院進行了脊髓灰質炎的臨床觀察治療,記載比較完整的179例(其中得病即來診者15例,得病後半月至1月來診者28例)治療結果見下表:病程/療效 全愈 基本全愈 進步 總數患病即來診 77 38 36 151患病後半月~1個月 6 3 19 28合計 83 41 55 179早期治療效果好。四、關於小兒窟瘴症的護理要點小兒麻痹為一種嗜神經病毒感染所造成,由於該病在我國每多侵犯小兒,故名小兒麻痹症,但亦侵犯成人,當一人感染時而其周圍有若干人同時感染或無癥狀表現或輕微不治自愈,或見發熱嘔吐等典型癥狀,突然肢萎,如昨夜睡眠時尚毫無證狀,次晨起床時即發現或上肢或下肢或一臂一腿同時不能活動,或白日玩耍時,屢次跌倒,應當赴醫院檢查,不可誤診為跌傷。成人亦不可誤認為半身不遂,如不知其為傳染病,治法不當,則貽誤終身。診斷明確後,當隔離四十日,同時積極治療。若不治療,則坐失病機,遺留後遺症。 ·1.首先擺正體位,使患兒仰卧,兩腿屈起,在腿彎下處墊上枕頭,使其固定,兩膝拱起,兩足趾朝上,足心朝外,亦用枕頭固定,不使蔭足下垂,兩膝外各用枕頭一個使其腿不外倒。2.患兒麻痹症初期時宜靜卧,使其肢體功能恢復,但不宜過早鍛煉,以免發生畸形。3.在體沮退後,可進行按摩使肌肉不至萎縮,次,每次半小時。4.局部熱敷,使腿不涼。s.吐瀉物進行消毒處理避免傳染。醫 案 舉 例曹X X,男性,8歲,病歷號164467於1958年7月14H就診,發燒巳8無伴噴射性嘔吐, 嗜睡,精神欠佳而人院。人院後腰穿(—),診斷x發燒待查。7月15日發現麻痹,吞咽困難, 口吐涎沫,便秘,身熱(38℃),嗜睡,氣短,作嘔,查體:左目閉不嚴,左鼻唇溝淺,言語不利,頸強,膝反射(—),腦脊液細胞4個,蛋白(—)。血常規:紅細胞400萬,血紅蛋白12.2克,白細胞6,660,分類中性58%,淋巴40%,嗜酸2X。當日會診,舌苔白厚,證屬小兒溫病中風治用清熱止嘔,芳香化濁之劑,鮮藿香12克,薄荷9克,佩蘭12克,厚朴9克,生石臂18克,陳皮12克,竹茹15克 川連4。5克蠶砂12克,姜半夏12克,滑石12克,甘草9克,至寶丹一粒(因至寶丹不易灌服改用藕粉沖汁稀釋為混懸液而服用)。7月16日改用加味葛根芩連湯三付, 7月17日神清,痰涎壅盛,繼用前方六付,痰涎減少,便於,吞咽困難,口有惡臭,當宜清胃,方用加味葛根芩連局加藿香。克)陳皮12克,法夏12克,桔梗12克,鉤藤12克。7月28日精神轉佳,前方加菖蒲。射干4。5克六神丸12粒分三次融化.7月30日下午開始能吞咽,大便正常癲癇證治一、概述癲瘸病,前人通過多年臨床實踐,將其分為風癇、驚癇』、食癇』等三種類型。.「風癇」因肝風內動所致, 「食癇』因飲食不節所致。可按其病因或發病原理進行分類。似乎還應包括「痰飲癇」,飲瘸』, "蟲瘸』等。從臨床辨證治療角度來看: 「風瘸」的主證是以抽搐為主,且常伴以頭痛,治宜潛陽鎮撮熄風之婀,方用風引湯;「食癇」是因食積而抽搐,多見於小兒,取法宜下, 「痰飲癇應化痰;「飲癇」當祛飲。二,證治根據前人經驗,結合多年臨床實踐,將其二歸納為以下幾型進行治療。1.普通型:—般癲癇或用西藥如苯妥英鈉治療而好轉,而停葯又發或不能控制或不能根治,常有發作性抽搐:或伴有頭痛頭暈者,宜用潛陽和肝,通便祛痰法治療,用通用方(即柴胡龍骨牡蠣湯加減);柴胡18克、黃芩9克、半夏12克、芍藥9克、炙草9克,丹參3o克,桂枝9克、茯苓12克、生龍牡各18克、大黃9克克、生薑9克,大棗10枚擘水煎服,每劑煎二次,2.痰盛型(即所謂痰飲癇之一種),痰量較多,發作時尤甚者,先用礞石滾痰丸早晚各服9克,連服二日以下其痰,第三日開始再用以上通用方。3.飲盛型痰之稠者為痰,稀者為仇平時或發作後,除有稀痰外,發病時氣短,心下逆滿為其特徵,宜先化飲祛痰用小青龍湯可獲愈.麻黃6克,五味於9克,半夏12克,,桂枝9克,白芍9克,甘草9克,細辛6克、乾薑9克。水煎服,每劑煎二次,早晚各服一次。4.久癇型:發病多年不愈或多日發作一次,如有痰或飲等證,先依證治療,由於其久病多虛則宜用治本方:升麻120克,貝母60克,田螺蓋焙乾60克,鯽魚焙乾一條(約6o克重),共為細末,煉密為丸,每重6克,早晚各服一丸。 』附註,此方應久服方可獲效。5.頻髮型:癲痛發作較頻,甚則每日發作數次,常伴頭痛頭暈者宜先用風引湯加減:生龍牡各10克,生石膏18克、寒水石12克,紫石英30克,赤石脂18克、滑石12克、乾薑9克.桂枝9克、甘草9克、大黃6克,地龍12克,全蠍3克。水煎二次,分兩次服.待癥狀減輕時再用通用方,如經服藥後半月以上發作一次,或去掉苯妥英鈉等西藥而病情不加重者,改用久癲之治本方.6.蟲癇型(包囊蟲引起),證見頭痛較甚,臉上出現白斑,舌尖有紅點,像復盆子舌(稱謂楊梅舌),治法祛蟲,頭痛甚者選用人蔘敗毒飲加雄黃或送烏梅丸30克或化蟲丸。化蟲丸處方:雄黃30克 雷丸60克 乾漆30克 百部90克 鶴虱oo克 枯凡30克 檳榔60克 苦楝根皮30克 川椒30克 烏梅6o克製法:水小丸,每服6克,日服三次。久癇方還能治夜遊症。 』另外,久病而虛可用未出胎的小羊一隻用白水煮,湯干時,加入半斤黃灑使之達到沸點(開鍋)放入半斤紅糖,溶化後即取出一頓服完。取柴胡龍骨牡蠣湯加味為通用方,是因該方兼顧範圍較廣,方中柴胡,龍牡可以和肝潛陽熄凡適於風癇。丹參與龍牡可以養血鎮搔可治療驚癇。大黃,甘草、半夏又可消食化積而治食癇。又根據多年經驗摸索以化蟲丸殺蟲來治療蟲癇臨床收到較好效應。總而言之,治療癲癇尚須辨證論治。三叉神經痛的治療三叉神經痛往往出現短暫,陣發性的劇烈疼痛,它是一種神經傳導功能障礙的表現,目前病因不十分清楚,常常採用鎮痛劑,封閉療法等治療方法)嚴重者施行節後三叉神經根切斷術,三叉神經節前切斷術或延髓神經束切斷術,雖能解除疼痛,但術後面部可出現感覺消失之弊,患者不易接受。本病中醫學中名謂偏頭風,其痛隨觸隨發,作止如常。六腑清陽之氣五臟精華之血皆會於頭。自外入者風、火循經之邪,自內發者,氣血痰郁之阻塞皆能為痛。或蔽覆其清陽或瘀塞其經絡,因之與正氣相搏,邪聚則脈滿,若邪氣稽留則脈亦滿,而血氣亂故久痛。偏頭痛總屬厥陰、少陽、陽明。胃腸燥熱,肝膽風丸三經之邪壅閉經絡。使脈滿腫脹迫及神經則劇痛突然發作,風火之邪其性動,故時發時止。以石膏、黃芩、葛根清陽明。柴胡,黃芩以清肝膽。芥穗、鉤藤.薄荷,蒼耳子,蔓荊子以驅風散火。全蠍、蜈蚣以止痙攣。赤芍,甘草活血消腫以止痛。屢試屢驗。處方如下: 。生石膏24克 葛根18克 黃芩9克 赤芍12克 荊芥穗9克 鉤藤12克 薄荷9克 甘草。克 蒼耳子12克 全蠍6克 蜈蚣8條 柴胡12克 蔓荊於12克目痛甚加桑葉,菊花,牙痛甚加細辛、生地、牛膝百合病的治療祖國醫學中所述「百合病」, 「臟躁」、 「婦女咽中如炙臠」這一類病類似現代醫學中神經官能症及精神分裂症(輕度)。半夏厚朴湯證、甘麥大棗湯證皆能包括在內。《金匱要略》關於百合病的論述中有「百合病者,百脈一宗,悉致其病也。意欲食復不能食)常默然,欲卧不能隊欲行不能行飲食或有美時,或有不用聞食臭時,如寒無寒,如熱無熱,口苦小便氛諸葯不能治,得葯則劇吐利,如有神靈者,身形如和,其脈微數……』云云。細考此病,多系情感刺激或病後余邪留於經脈,致使經脈枯澀所致。前人本心營、肺衛,肺朝百脈之說,認為病在心肺。《內經》以「神臟五」、 「形臟四』謂之「九臟」,九臟之間貫之以脈。心主脈而「藏神」,病在脈,勢必影響及「神』,故其病發無定狀「如有神靈』。觀其口苦小便赤,知系熱邪為病。溺時頭眩而痛下虛上實,觀百合知母湯可治現代醫學所謂排尿性暈廄者可證。 ·以其有邪,故知為實,,以其得之於病後,故知為虛。治法虛則應補,實則應瀉,實則忌補,虛則忌瀉。百合病虛實交雜)既不能補,又不可瀉。然而,因其為虛而又不得不補因其為實而又不得不瀉,補既不能用參,芪,瀉復不能用硝,黃。本草載百合有主治邪氣,腹脹,心痛,利大小便,補中益氣之功效。《金匱要略》首選百合,並隨其臨床中所現之證,配合各葯而用之,既能補正,亦不助邪,既能攻邪,又不傷正,用於此病,若合符節。半夏厚朴湯所治的咽中炙臠, 《千金方》作「胸滿,心.下堅,咽中帖帖,如有炙臠,吐之不出,吞之不下」。現代醫學中所稱之癔病,植物神經功能失調,有的表現類似厚朴半夏湯所冶之證。可以認為凡有上述諸證或兼有精神鬱悶、悲觀、恐怖等各種精神癥狀而無器質病變者用之皆宜。《金匱要略》又以甘麥大棗湯冶婦人臟躁、喜悲、欲哭、數欠伸等許多癥狀。而葯只三味,又皆平淡無奇,其所以能有此療效,因有百合病證侯。病例一李x x,女,來診時步履艱難,必以他人背負,自述胸痛、胸悶,心悸、氣短、頭暈,乃按胸痹治之,投以栝萎薤白半夏湯之類,久治不效,細審之,該患者每於發病時除上述證外,尚喜悲、欲哭、噯氣、善太息,便於前方中合以百合、地黃、旋復花、代赭石之類治之,葯後其證漸消。 .病例二孫x x,男,述畏冷,雖三伏而非皮衣不理,胸悶、脘痛、腹脹。來診時值秋季,病者頭戴皮帽,身著皮襖棉褲棉鞋,三九之裝已俱全,屢治無效。投以紫蘇葉12克,半夏12克、厚朴9克 生薑9克、旋復花12克、赭石15克,陳皮9克、百合3o克、知母12克,生地12克,服藥一月後來診時,冬裝已換成適時之秋裝自述巳不畏冷,他症已除,唯每於因事急躁時,自胸膈發)熱上沖,口苦,用以上方合小陷胸湯:旋復花12克,赭石18克、滑石12克,蘇葉12克,知母12克、百合30克;厚朴9克,半夏12克 生甘草8克,川連6克,蠶砂15克、栝萎30克,病情已愈未再複診。病例三 ·趙x x,女,哭笑無常,汗出心悸,神經官能症,投以五味子12克、沙參30克、麥冬12克、炙甘草9克、小麥30克,大棗10枚,知母12克、百合30克,雲苓15克、服藥十六付上證大減;但手足發燒,汗出,改投以生甘草9克、丹皮12克,沙參30克、地骨皮12克、小麥30克、大棗10枚,知母12克,百合30克、生地12克,連服八劑,手足燒止,但尿黃而有熱感,改投以五味子9克、麥冬12克,沙參30克、知母12克、百合30克,生地12克、生甘草9克、小麥30克,大棗10枚、滑石12克8付病情告愈神經衰弱證治本病部分屬於祖國醫學「虛勞」, 「失眠」』 「心悸」,「虛損』, 「腎虛」, 「不寐」、「心腎不交」等範疇。古人以神志之內傷痛,大致分為兩類,一為傷營一為傷志。營是有形之物,志是無形情志。胃,大腸、小腸,膀胱為四形臟,故傷腑。五臟皆藏神,傷臟故傷神而傷志。傷情志即勞傷五臟。五臟雖均可受傷,但以心為主,其次則為脾、腎、肝,肺等。心藏神,思傷脖,怒傷肝,恐傷腎,悲傷肺· 。此病主要癥狀為失眠、心悸,氣短,頭暈、頭痛,腰酸、腿軟,記憶力減退但在臨床治療可分為以下幾個類型:1.心脾兩虛型失眠,心悸、氣短、善太息,不思飲食為主證,舌苔薄白,脈多細弱。法宜雙補心脾,方用歸脾丸和補心丹同用。2.腎虛型男性多見,頭昏,健忘、思想不集中、夢多,宜用杞菊地黃丸合桂枝加龍骨牡蠣湯。(1)腎陰虛型腰酸腿欹,頭暈較甚,或有頭痛,夢遺滑精,舌質紅,苔黃或無苔,脈多細數而尺脈偏弱,尤以左脈為顯,法宜育陰安神,方用杞菊地黃丸,硃砂安神丸.(2)腎陰虛火旺除腰酸腿軟外,則常有夢遺滑精,尿黃,舌凈成色赤, 苔黃,脈細數,法宜滋陰降火,方用知柏地黃丸加減或大補陰丸。(3)腎陽虛型除失眠、多夢外,腰酸腿軟怕冷,或腰痛,勞則增劇,或陽萎、早泄。法宜益火之源,以消陰翳,方用金匱腎氣丸。3.虛煩、心陽不足即《金匱要略》)所謂「虛勞虛煩,不得眠」為主要症:法宜養血和肝安神,方用酸棗仁湯或四物安神湯.4、心陰不足、心火熾盛證見心煩,舌赤,脈數,口乾.方用黃芩黃連阿膠雞子黃湯.5.血虛傷津型此乃心肝腎三臟津血虛耗,則火熱上擾,遂致失眠多夢,心煩心悸,口乾,舌紅或於,脈多細數,法宜養血安神,方用補心丹,硃砂安神丸。6.痰溫擾胃型濕痰上擾,胃中不和,噁心,嘔吐,不欲飲,不眠,苔白膩脈緩。治宜和胃祛痰安神,方用溫膽湯加味或半夏秫米湯。本病慣用丸劑乃因慢性病病程長,變化少,用藥宜守方,治療宜持久,故宜丸劑,久服以求根治。急性病多變化,主證變則方變,宜應變以遂機,急性病宜速決,湯劑靈活力大,故急性病宜用湯劑。 —中風的證治關於病名。就風證而言,其病位在肝(相當於神經系統)。中醫理論, 『諸風掉眩,皆屬於肝」, 「風氣通於肝」,便是證據。所謂中風,病中於督脈,而非為風邪所中。因此不能顧名思義的認為中風是為風邪所中的病症。劉河間謂:「凡人風病,多因熱甚,而風燥者為其兼化,以熱為其主也。俗雲風者,言:末而忘其本也。所以中風癱瘓者,非謂肝木之風實甚而卒中也,亦非外中於風爾由乎將息失宜而心火暴甚,腎水虛衰,不能制之,……則陰虛陽實而熱氣怫鬱,心神昏冒,筋骨不用,而卒倒無所知也。多因喜怒思悲恐之五志有所過極,而卒中者,由五志過極,皆為熱甚故也……。。對此論點我們是贊同的關於本病的命名及分類問題,不同意強分為類中,真中,認為只要系腦血管意外,皆可謂之中風,但虛實寒熱之辨是必要的。類中之名不切實際。觀《內經·賊風篇》可知。關於中風前的朕兆問題。清代王清任《醫林改錯,中詳細描述了未病之前的表現,頗值臨床中注意以提高警惕。臨床體會有三點很重要:指麻木涼,肢體局部的知覺障礙,常自覺一瞬間意識不清,而年在40以上者,在1到 2年要特別注意警惕,採取積極的治療措施,預防本病的發生。本病具體治療方法:在昏迷期神志不清,病情危重,先予通關散(細辛、法半夏,皂角等分研末)少許吹於鼻中。其意義有二:其一是治療意義,促使蘇醒,其二是判斷預後謂有嚏者生,無嚏者死。繼予生薑汁、白礬灌之,灌後探吐。第二步,予再造丸每日二次, 1—2日用畢,不宜多用。本葯作用有三類,因其蟲葯多,可調節神經功能失調,其二有養血葯,具有化瘀通絡作甩其三為有祛風葯,有調節發汗中樞改善末梢血循環及感覺神經末梢功能,在此間可配用錄驗續命湯(腦溢血可用本方,腦血栓形成則可用小續命湯)。第三步,安宮牛黃丸或蘇合香兒對於痰盛有熱象者予安宮牛黃丸或至寶丹,熱盛於陽明證見便干舌燥宜予紫雪丹,亦可用三化湯,兼濕者予蘇合香丸。·上藥用至蘇醒,其後遺症治療如下:半身不遂為主,兼血壓高者,予潛陽通絡,選用風引湯(大黃,乾薑、龍骨,桂枝、甘草、牡蠣、寒水石、滑石、赤石脂,白石脂、紫石英、石膏)加磁石,龜板,鱉甲、生鐵落。痰盛陽亢,血壓過高也可以予天麻鉤藤飲配合錄驗續命湯(麻、桂,歸、參、石膏,乾薑,甘草、芎,杏仁)。便干舌燥陽明胃熱,予三化湯或調胃承氣湯。半身不遂善後方,選用候氏黑散(菊花、白朮,細辛,去苓,牡蠣,桔梗,防風、人蔘,礬石、黃芩、當歸、乾薑,川芎、桂枝)宜冷服。如無大便乾熱象時,血壓已降高血壓癥狀巳減,留有後遺症麻木無力,屈而不伸,臂不能舉可用強筋壯骨,遣經疏絡法,則用桂枝湯加黃芪,當歸,杜仲,續斷,天麻,冬蟲夏草、仙靈脾、雞血藤,香附、烏葯、高良姜、伸筋草,山甲等以善其扁病癒後還可用候氏黑散加六味地黃丸以鞏固其療效。以失語為主,選用費壽解語湯、地黃飲子、河間羚角散。資壽解語湯:防風、附子,天麻、棗仁、羚羊角、官桂、羌活、甘草。地黃飲子(河間方):熟地、巴戟天、山萸肉,石斛、肉蓯蓉.附子、五味子、官桂,白茯苓,麥門冬、菖蒲,遠志。關於腦血栓形成,視病情再配用活血化瘀葯如桃紅四物湯關於腦軟化,可選用清·王清任補陽還五湯.在上述各方葯中包括風葯。風葯對本病並不禁忌,可以調節血管功能。用熱葯問題,只要病證相符便可用,如附子、乾薑肉桂,也有擴張血管作用。又有淡滲葯如雲茯苓,白朮,有促進吸收作用。鎮靜葯如龍牡、紫石英,鐵落有一定降壓作用,中醫的用語為「降沖逆」。涼血葯可以止血,活血葯可以通絡,對肢體功能恢復頗為有益。下一篇>>趙錫武醫療經驗(四)作者:十斛芝麻提交日期:2008-2-28 10:52:00
| 分類: | 訪問量:1915運用地黃飲子的初步經驗地黃飲子為劉河間治喑痱所制之主方。喑痱為中風之一種。古代醫家曾謂中風有中經、中絡、中腑,中臟之說。中腑多在陽明,中臟多在少陰。少陰是指腎而言,腎主骨,骨藏髓,腦為髓之海名奇恆之府。中醫之中風是概括現代醫學的腦血管意外及顏面神經麻痹等多種神經性疾患。當腦出血恢復期,均宜以治腎為大法。凡中風之後出現舌蹇、音喑,肢廢,飲食作嗆、反應遲鈍均宜投地黃飲子.古書言喑而不言嗆者)乃因嗆由飲食所致,由於古時診病均不在飲食之際,故未見食嗆之發作,此可能為古書不言嗆之原因。喑與嗆雖證異但其因均為舌僵不靈,其病在腦所致,故治法相同。對地黃飲子的認識地黃飲子由金匱腎氣丸變通化裁而成。中醫歷來有上病治下之大法,此方就是治下為主之劑。金元時代,曾有主痰,主火,主氣。真中、類中之說盛行一時,究其實,中風病過程中,不但痰,火、氣以標象出現,而且肢度語謇、麻木等也均為病之證狀,更無真中,類中之分。而其病之本質在腦,故古人上病治下。萬物之生存皆賴升降出入之新陳代謝以維持。而需五味五氣以養之。若代謝失常則能導致人之衰老病死。腦病雖能影響全身,而亦關係代謝。若臟腑經絡每一局部發生障礙,亦能影響於腦。藥物僅能起到掃除障礙、調節功能,調動臟腑之積極因素。至於充腦髓,強筋骨,長肌肉、續絕傷仍賴臟腑運化之精微,以充實臟腑,調整機體。臨床體會:若心腎不交,脈結代,心動悸,可佐栝萎蓮白湯,當歸芍藥散。若腎不納氣作喘,宜加沉香、肉桂以溫腎,納氣、歸根。若腎不溫脾,脾陽衰,出現腹脹、呃逆,不食者宜加、党參,半夏,乾薑、丁香、柿蒂,溫脾降逆。若胸悶有痰,宜配伍蠲飲六神湯,去痰通絡,調氣和胃,解郁安神。例一孫某,男,64歲,1975年8月27日初診。中風後右上下肢不靈,步履蹣跚,腿沉重,頭眩而痛,語言不清,嗆食,脈弦兩尺無力,病在肝腎。生熟地各12克 丹皮12克 山藥12克 山萸肉12克、茯苓12克 澤瀉12克 肉蓯蓉18克 巴戟天15克 杜仲12克、黃芪30克當歸12克天麻12克二診9月24日 連服數劑,嗆食已愈,余證同前,依上方加葛根18克,穭豆衣18克,澤瀉增為30克。三診10月11日 上方十劑,語言有進步,頭痛肢痛, 余同前,投地黃飲子加減。熟地24克 石斛12克 山萸肉12克 肉蓯蓉18克 麥冬15克 茯苓12克 菖蒲9克 五味子9克 巴戟天15克 天麻12克 杜仲12克 黃蓖30克 澤瀉30克 穭豆衣18克每周數劑連服。四診1月2日 語言見好,頭仍痛,腿重不靈。照上方去澤瀉,穭豆衣,加桂枝9克。五診2日10日 上方服十劑,語言清楚,音低,腿無力弦有力尺弱,仍以地黃飲於方加杜仲12克,天麻12克,雞血藤30克,其中肉桂、附子各6克,煎服。六診4月27日 諸症大減,仍脈弦尺弱,兩腿乏力, 乃腎虛、柔不養筋。照上方加淫羊蕾oo克,冬蟲草9兗,煎服十劑,繼以蜜丸久服。一年後隨訪,病已愈,步履正常,巳無頭眩腿重,納正常,語言清,但答話遲慢,反應略遲。例二鞏某,男,77歲,因冠心病,心房纖顫、高血壓住某院,月余後出現腦血栓形成,左身輕癱,球麻痹。繼而合併肺部感染。顯癱三周以後病情轉危。在西醫搶救同時約余會診。面容黧黑,語喑舌謇,神疲痰多,呃逆嗆食,冷汗出,脈結代,左體癱痱。以地黃飲子為主隨證加味,七十月取效。初治因正氣已脫,地黃飲子加西洋參,黃芪。呃逆加旋復代赭湯及柿蒂,心衰房顫嚴重時配合栝萎蓮白湯,發熱痰盛神昏加局方至寶丹,蛇膽陳皮。連服中藥配合西藥,達到神清、語言清楚,吞咽正常、四肢靈活、血壓正常,治癒出院。病程中一度舌光無苔久不見復,胃納不振,經用蠲飲六神湯數劑,舌苔出現,進食見增,精神見爽.一年後隨訪,生活正常,能自行活動,語言清楚。例三譚某,男,年逾七旬,腿癭不靈,痰飲作喘, 耳聾舌密,怔忡健忘。先用半夏厚朴湯,麻杏石甘湯,溫膽湯去痰,繼而地黃飲於加減用半年;先湯劑卅余劑,丸藥中增鹿角膠,冬蟲草,經半年,腿有力能步行,語言清楚,精神良好,喘停痰減例四范某,男64歲,兩腿肌痿,自感小腿如繩扎縛,走路不穩,前栽後仰,需人扶持,倚杖步行頭重如裹,經地黃飲子化裁加減百餘劑後腿肌復原,離杖行走。地黃飲子方葯解地黃 主治傷中,逐血痹,填骨髓,長肌肉,補五臟,滋陰潛陽,生血涼血,能治血虛勞熱,痿痹驚悸。盧芷園說: 「地黃本經主治,首舉傷中逐血痹,即繼填骨髓,長肌肉,續絕筋,夫痹者閉而不通也,隨其血之不通而為病……逐者俾其流通者也……血中有痹則骨髓不滿,肌肉不長,筋脈斷絕,均謂傷中。若填滿,若生長,若接續皆克成血液之流通者也」。炙甘草湯證之脈結代、心動悸,地黃用量達48克,以治傷中脈絕,可證。巴戟天 主大風邪氣、陽痿不起,少腹及陰中相引痛,強筋骨、安五臟、補中增志益氣。從實踐得知確有滋補肝腎之效;但從鄒潤安的論述中,認為巴戟天有「轉蕭索為溫茂」,能治陰盛陽衰之證,似有撥亂反正調轉病機之效。石斛 功能調處陰陽、交聯上下,強陰益精,補內絕不足,除痹下氣。治傷中贏瘦、補五臟虛勞。肉蓯蓉 「主五勞七傷,補中、強陰,益精氣」, 其體滑潤,其用固澀,有協調陰陽之勸,為純補之品。山萸肉 「本經主心下邪氣,寒熱溫中,逐寒沮痹」。我們認為味牲於氣味酸入肝,能補肝體達肝用。肝之用在於條達,肝功既復則虛者得以滋補,寒熱得除,濕痹得通,陰得強,精得益,汗得止,九竅得通,五髒得補,逆氣得下。五味子 質兼五味人五臟而酸獨勝,酸主斂故能斂五臟六腑之精收納於腎。由腎藏五臟六腑之精,故也。肉桂 為人血分之陽葯。首在調和營衛,並能通陽,利水、下氣,行嶄,補中,降濁逆,止痛除煩,調和腠理,益陽消陰,宜導百葯。茯苓 能使水氣轉化。開胸府,調臟氣,伐腎邪, 淡滲利濕。補劑中用能使脾交於肺。主要藥效在於辟阻為通。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並行。利小便除口乾舌燥。並治心下結痛,驚邪恐悸,胸脅逆氣,煩滿咳逆。麥冬 主治胃陰傷,胃絡脈絕,不能輸營歸脈、營養各臟所致之短氣,羸瘦、傷中、心腹結氣。清·葉桂冶「飢不能食、胃陰傷』之證,依「陽明燥土得陰乃安」的論點用麥冬以益胃陰。仲景炙甘草湯用麥冬治陽中陰虛,脈道泣澀,脈絡血絕,可見麥冬之功在於提引胃家陰精,潤澤心肺,以通脈道。並能下逆氣,除煩熱,作用於上焦。附子 氣味溫烈,功在溫引,為人氣回陽之主葯, 通十二經。人方劑起牽頭作用。能引補氣葯,以復散失之元陽。能引溫暖葯下達下焦以祛在里之客濕。引發散葯開腠理,以逐在表之風寒。藥性大熱。「主治風寒、咳逆上氣、痿璧,拘攣、膝痛,肢痿不能步行,症堅積聚血瘕。並治督脈為病,脊強而厥,膈噎」等症。劉潛江對附子論述頗詳,其要點大致為附子能益火之源以消陰翳。認為能治真陽虛,外來寒邪與內陰相感而為病,及真陽虛本身之陰氣不得合化而病者。附子為人陰之陽葯故均能治之但水虛火熾者不可用,水不足火不生者亦不可用。鄒潤安認為附子之除邪非直接除邪,而在於振陽,陽振則邪自除。菖蒲 功在調節,宣制,開心孔,補五臟,通九竅,利四肢不得屈伸,治風寒濕痹,咳逆上氣、耳聾、健忘,失音。遠志 斂神歸精以交心腎,通腎氣上達於心、堅志、益智、聰耳明目,利九竅,對於精本不虧,因暴怒引火上浮所致的神離於精者,有斂神歸精之功。綜觀以上諸葯之主勸,地黃飲子實為一通調補劑,,故方效顯著。調即是補,其一切功用在於疏通,調整。其效乃賴機體本身活九經諸葯調動,發揮作用。寒疝的治療寒疝病,早在《金匱要略》即有記載。通過實踐認為:疝是少腹痙攣,有物突出,其發病原因是由寒引起者,故名日寒疝。其發病部位多屬於肝腎二經,也可以說是由肝寒引起腎寒,病起於肝而發於腎。肝主筋膜之氣,肝脈絡少腹環陰器,所以發病時,吵腹出現疝痛癥狀。寒則攣急,故發病則現疝癰,少腹痛堅如石,兩腿挺直,筋如弓弦,痛甚則出冷汗,蹩氣, 四肢厥逆,舌苔薄白、脈弦緊等,宜溫經散寒,以抵當烏頭桂枝湯治之。處方;桂枝12克 芍藥12克 甘草9克 生薑12克 大棗(擘)10枚 烏頭24克 白蜜60克煎法:烏頭與蜜先同煎,煎至減半(約30克)去渣,桂枝湯另煎,煎好去渣再與前葯混合,分二次服。拄意:(1)上方用藥劑量要足,否則雖能止痛而病不痊癒。(2)服上藥後,病人如醉狀者為妥。若抵當烏頭桂枝湯初服有效,爾後無效者,乃久病血虛,脈弦細,則改用當歸生薑羊肉湯以陰葯補陽為法。處方:當歸60克 生薑15克 羊肉500克 橘皮12克煎法:用水六大碗(約三斤),先煎羊肉減半(約盛三大碗600毫升),取出羊肉,再人當歸、生薑,橘皮,再煎成二碗(約400毫升)分四次服,早晚各服一次,共服二日。應用此方,在服用抵當烏頭桂枝湯無效時,多獲得立即止痛的效果。若寒疝中,續發氣分病者,其證即《金匱要略》所說: 「心下堅,大如盤,邊如旋杯,乃水飲所作桂枝擊芍加麻黃附子細辛湯主之」。服後立效。處方:桂枝9克 生薑9克 大棗(擘)6枚 麻黃9克 附子9克 細辛6克醫案回憶曾於多年前治療患者韓某,男性,50餘歲,因寒疝發病二年半,曾去河南,山東等地治療不效,診之舌苔薄白, 脈象弦細,每日發作下腹痛急,堅硬,兩腿強直,四肢逆冷, 身出冷汗,先予抵當烏頭桂枝湯一劑見效,但連服二三十劑不愈,以後改服當歸生薑羊肉湯多劑而愈。男子生殖不能症的治療男子生殖不能症有二:一般是指精於不成熟、成活率低不能種子。另一種是指陽萎,陽萎有的也不能種子有嗣。精於不成熟者,其他臟腑均楗,也即是「臟無他病』的『平人」。非由其他病繼發而來,而是身體虛損的一種疾患。該病的實質是精氣清冷。清是精虛不尾冷是陽虛、命門火衰。虛損就應培補。近年來臨床實踐,曾用加味天雄散治癒此類病者。男子生殖不能症的病位雖在腎,但也與脾,肝、心等臟有關,且重在腎與脾。中醫學強調後天養先天。天雄散中白朮用量最大即此意,所以食餌補益也很重要。治則主要是腎脾雙脾雙補,溫陽添精。治法應選溫陽的天雄(或附子),桂枝,健脾的白朮,育陰潛陽的生龍骨。這四味葯也即是天雄散原方。服藥時應令者心情舒暢,勿使情志抑鬱、肝失疏達。天雄散出自《金匱要略》。有方無論。莫枚土謂此方乃陽虛失精之祖方。古時將失精分為兩種:一為無夢失精,一為有夢失精。前者為虛而挾寒,用天雄散治之。至於有夢失精者,根據古人以精神意志概括為神。心藏神,損心者調營衛,用桂枝湯調節之。以龍牡清精。古時之失精)可以理解為今之滑精及精子失去功能:天雄為祛寒壯陽葯。《本經疏證》指出;仲景書中僅天雄散中用天雄。天雄乃附;子之類;凡欲其走者以附子為佳,欲其守者以天雄為善。附子類有七:本同而末異,其初種之母為烏頭。附烏頭旁生者為附子又左右附而偶生者為鬲子。種而獨生無附,長三,四寸者為天雄。附而尖者為天錐。咐而上出者為側子。附而散生者為漏蘭子。天雄與烏頭皆以豐實盈握者為勝。烏頭是老陰之生育已竟者。天雄是孤陽之不能生育者。附子即烏頭、天雄之種含陰苞陽者。烏頭其中空,以氣為用。天雄其中實以精為用。氣主發散,故欲散寒者用烏頭。精主斂藏,欲暖精、溫腎,守藏者用天雄。附子兼備二氣,兼擅烏頭,天雄二物之長。其用較二物為廣。由於葯源所限,今以附子代天雄)藥效尚可。臨床用天雄散,常加味增用肉蓯蓉,枸杞、巴戟天、淫羊藿,冬蟲夏草、党參,當歸等填精補髓,益氣養血。服藥須持續久服。更須房室有度,節慾有時。病 棠 一 則孫X X,男性,結婚4年無嗣。精於為16,000,000~21,O00,000左右,活動度30~50%,用過甲基睾丸素無效。證見頭暈)疲乏、腰痛怕泠,陽萎,早泄,脈象沉細,兩尺無力苔薄。乃腎陽不足,精關失固。擬溫陽填精益氣之法。處方:附子12克 白朮18克 肉桂6克 生龍牡各18克 非菜子15克 當歸12克 肉蓯蓉18克 枸杞9克 巴戟天12克 党參30克 淫羊藿18克 冬蟲夏草6克服上方30劑後,陽萎,早泄已愈,腰痛頭暈悉減, 余證已消。精子檢查10880萬,活動度80%,其妻生育一胎。紅班性狼瘡的治療紅斑性狼瘡為現代醫學病名,古代醫籍中無所查考。書中雖曾有「癘風」, 「肉極」之名,但名存實亡,不能武斷為今之狼瘡。此種猶如正化為邪之痛,可能包括一些結締組織病。基於這種認識,按中醫治病規律,治療重點應一方面調節營衛,並排除機體正邪相講所生之毒,一方面針對受損害的主要臟腑及出現的主證,辨病辨證相結合施治;一,治療法則本病主證是皮膚紅斑,發熱,關節酸痛,皮膚粘膜及胸膜損害,咳喘、浮腫、胸悶,心悸、腹痛、便血,有的出現意識障礙,有的僅有部分證狀。此為病變損及全身,與各臟腑受損程度不一之故。嚴重者主要臟腑結締組織及血管,造血器官同時受累。根據病發於營衛,邪毒寄居於營衛,營衛載邪的認識,主張雖然病侵周身,範圍廣泛,發無定處,但應從營衛著手,調理營衛。由於病因為正邪相講,正化為邪,邪發為毒,故排除邪毒為治療的主要途徑,以表解為主。由於血脈相傳,邪犯周身,故在氣血兼治之時,不離血分陰葯。本病往往先有風濕病體征和狀,應早日確診施治.二,分型施治按病變顯著的臟腑部位來分型施治。1. 局限性皮膚紅斑型皮膚見紅斑,以顏面多見。可見面及鼻 梁間紅斑連成蝶開,有瘙癢和燒灼感。也有病發於手掌者,紅斑似盤狀。法宜清熱解毒透表為主。方用越婢湯、麻杏薏甘湯、防已地黃湯、葛根湯化裁加銀花、公英、連翹、大葉青等清熱解毒之品。病例。任某,男性,患皮膚紅斑,按上述法則方劑治療,七劑顯效,紅斑消退。後停葯日久,紅斑複發,再經治療,紅斑又退。2、腎型尿中有蛋白及細胞,晚期腎功能有變化,可出現尿毒症等重症腎炎的體征及癥狀。本型可分陽虛及陰虛兩類,前者多見。(1) 陽虛濕盛類。此病雖損傷腎臟為主,但有時也累及脾胃。不過脾腎兩髒的主證往往交替出現。若脾陽衰退則見便溏,脘悶納呆,苔白膩。此時重點在治脾胃:先溫補脾陽,忌用地黃劑,發防傷脾損陽。當用香砂六君、胃苓湯等。俟脾陽恢復,主證消失,仍宜治腎為主。腎陽仍衰用金匱腎氣丸加冬蟲草、淫羊霍、巴戟天、鹿茸粉。尿少體腫用麻黃附子細辛湯合春澤湯加沉香、肉桂、乾薑,以強心利尿、溫陽化水。血虛合用當歸補血湯。尿蛋白多者食黃芪粥。血中蛋白低、水腫用鯉魚湯。易患感冒可並用玉屏風散。胃氣強發汗利尿效顯,胃氣弱則不易取效。本型將愈時宜給薯蕷丸,脾腎雙補。病例趙某,男50歲。1960年因腎炎尿毒症住某院,確診為狼斑瘡病。根據腎臟損傷是重點,先以桂附八味併當歸補血湯、春澤湯治某主證,間斷以主方調其營衛,使危象緩解,主證減輕。連服數百劑體力漸復,漸能正常生活。十數年不間斷地連服中藥湯劑至今。能自由活動,僅尿中有時微量蛋白。(2) 陰虛熱盛類。頭面赤熱,形如醉狀,全身乏力,脈數有力,尿中大量紅細胞。應在投用越婢、葛根、麻杏薏甘、防已地黃湯等治狼瘡主方的同時加清熱養陰的知柏地黃湯、白茅根、龜板等治之。病例。李某某。男。長期蛋白尿確診為紅斑狼瘡。脈數有力,舌紅,口渴、心煩。依主方加知柏地黃湯、銀花、連翹、蒲公英等半年治癒。3、心臟型此型早期常以風濕性關節炎出現,隨後心臟病諸症漸漸出現,有的類似冠心病,有的出現心肌損傷。應據當時主證立法治療。肢體關節癥狀為主者,先治關節腫痛。有胸痹心臟證象者,則用栝蔞茬白湯合防己地黃湯加清熱解毒劑。有的可用麻杏薏甘湯。高血壓顯著佐草決明,生赭石、鉤藤、牛膝、生龍牡、野菊花等。病例 於某,女性,48歲,1967年初為夜間發燒,繼見肌肉酸痛、萎縮,不能走路,低燒持續。1970年高燒住某醫院經用激素、抗菌素燒仍不退,轉某院,查見狼瘡細胞,中西醫結合治療四個月,體溫降至37.5~38~C,血沉降到50mm/時,腿仍痛萎不能行步。 1972年始由余診治。當時證見胸痹心痛,兩腿酸楚無力,行必扶杖,口乾,便難,脈無力,腿肌痿。給栝蔞蓮白湯,當歸補血湯,桂枝甘草湯,增淫羊藿、茯苓,枸杞、党參配加味金剛丸。卅劑後增防己地黃湯。一月後又增厚姜半甘參化裁。三月後針對兩腿酸痛增烏蛇肉30克,秦艽12克,連服兩月後仍守原方加減。一年後腿關節痛著減,可離手杖走路。1975年關節症消,1976年腳痹基本消除,1977年8月起間斷服栝蔞蓮白與葛根湯化裁至今。4.腸胃型病邪侵犯消化系統,證見吐瀉交作,腰痛,嘔血,便血,胃納不振,體力衰憊,女性多於經期發作或加重。宜先以甘草瀉心湯調理腸胃,繼以黃土湯,赤小豆當歸散以止出血。當消化道癥狀緩解、出血停止時,往往出現面部紅斑。尿中見蛋白,咽痛,口內潰瘍。此時投主方(越婢,葛根、麻杏薏甘、防己地黃湯化裁),加山豆根、白茅根、蒲公英等,觀其病機進展間斷交替用瀉心湯、黃土湯等。病例 周某女性,成人。出現腸胃型狼瘡癥狀和體征,查到狼瘡細胞,即以上法取效。經期不再發作腸胃出血、消化功能恢復,體力正常。僅殘有面部紅斑,口腔潰瘍 。改由他院治療。5.腦型· 』病邪內侵,上犯及腦。出現中樞神經系統病態、幻視,幻聽,意識障礙,高熱,獨語不休、妄行如痴如狂,腦脊液異常。投主方並安宮牛黃丸,局方至寶丹以開心竅,強心解毒,芳化血濁。佐蟲葯以調節神經。觀其病程進展應變施治. 』病例,劉某男性60歲,紅斑狼瘡數年,近數月病勢告危,進而增顯意識障礙、高熱、幻覺、妄行獨語、隨地便溺,腦脊液異常。用藥將主方中之葛根湯改為葛根芩連湯,並局方至寶丹兩粒,加全蠍,蜈蚣等蟲葯四劑見好,熱退神清。改為安宮牛黃丸,局方至寶丹日各服一粒配原方十數劑後精神進步,語言清楚,項部變軟。能不能悶,心電圖示心肌缺血。此時主要矛盾已從腦轉為心臟。遂投以心臟型主方,給小陷胸湯、栝蔞蓮白半夏湯,加止痙散)一度見好,月余後病況又惡化,譫妄,體溫異常,復又投中藥治腦型主葯,配合西藥治療,經救治不效死亡。通過此例,可以看出,腦型者雖臨危期、中藥也能起一定作用若能較早投藥,則取效將能較好。屍檢發現兩腎均萎縮.6.肝型病邪侵犯肝臟,出現狼瘡性肝臟損害。肝大,右脅下痛、納呆、乾嘔,腹脹、肝功異常。立法處方宜在主方中增四逆散、小柴胡湯,柴平湯等。此類經驗不多。7.肺型只侵犯肺臟者少。證見咳喘氣促、發熱、盜汗、氣短、乏力,納呆、痰中帶血、夜卧不寧,如肺結核癥狀。可用麻杏石甘、百合地黃、百合知母、麥門冬湯加解毒之品等配合主方。- 8.關節型早期僅侵及關節來診者不少,有的長期患者只表現類風濕或風濕性關節炎證象。此類可在主方基礎上配宣痹湯加減(海桐皮、片薑黃、桑寄生、桂枝、白芍,生地,薏仁、防己、杏仁、蠶砂,知母,甘草、麻黃等)。 、以上八型不能截然分開往往有時相併出現,而以某型為主。應弊病辨證相結合,即以主方針對本病,更依主證辨施治。三、討語(一)古時雖無紅斑狼瘡之病,但有類似記載,今應究其理法,古為今用.查《金匱要略》有「榮氣不通,衛不獨行,榮衛俱微,三焦無所御,四屬斷絕,身體羸瘦,獨足腫大……脛冷,假令發熱,便為歷節也』.此病雖與狼瘡不同,取用烏頭散寒,但也重在調營衛,很似今之類風溫性關節炎。而《金匱要略》另一段「治肉極,熱則身體津脫,腠理開,汗太泄,厲風氣下焦腳弱』很象今之狼瘡病。<金匱要略》第五篇中「病如狂狀妄行,獨語不休,無寒熱,其脈浮」更似腦型狼瘡,所用防己地黃湯將調營衛之祛風葯融合血分葯,寓意病位在血分。這些經驗,仍有參考價值. 』鑒於中醫書籍,結合今日實踐,看來營衛在病因病機方面均甚重要.邪痹於營衛,使營衛之氣流傳異常,陽不足則傷衛,致水入於胃不指輸脾肺,下達膀胱,而溢於肌膚,使部分組織細胞出現病理變化.若陰不足則傷營,致邪客機體,日久化熱。營氣被熱煎灼。血肉腐壞,延及內臟。故調營衛為治狼瘡之關鍵。因營衛之本在脾胃,胃氣強方能輸布五穀精悍之氣,以充營衛二氣。(二)血脈不僅在狼瘡之冶療上甚關重要,在生理上歷代醫者也很重視;指出五氣五味通過九臟以營內營外衛,以維人生:而神臟五,形臟四之九臟須賴血脈貫通九臟內外之間。故在認識狼瘡病理病機和治療上血脈始絡不得忽視.臨床上看到,此病多發女性,凡臨經期必加重, 此一現象支持病位在於血分之說。(三)參考古書,通過實踐,余認為狼瘡病邪,毒發於營衛,侵犯營衛,經血流竄全身.故立冶法為①通調營衛,②清熱解毒,③涼血通痹,④驅動排毒。擇取越婢,葛根,麻杏薏甘、防己地黃等加味定為主方。越婢湯通過麻黃、甘草之甘熱以調脾陽去其陰邪,生石膏,甘草之甘寒,調胃陰以去陽邪,合而用於調節風熱之陽、水客之陰,以和脾土,使其運化水谷精悍之氣充實營衛,以通其里.麻杏薏甘湯取其麻黃人肺、杏仁人心,使血行旺盛,驅除病邪,配能疏通停滯之薏仁,以逐肌肉關節之邪,甘草緩解疼痛,建中解毒消腫。葛根湯能擴張血管,旺盛血循,發汗透邪之力較桂枝湯強,能排毒。常用於治項背強急,肩及周身關節酸痛,上焦口鼻炎症,調理腸胃。防己地黃湯由:由於桂、草,二防歸陽分,能散血中之風,生地甘寒歸陰,以除血中之熱。風行必燥,故疏和時必佐用涼血之葯。尤其腦型,邪人心包,營血熱平共處五項原則更為相宜。清·王旭高醫治風濕之病過服溫燥葯而化熱,腿足或遍體肌膚忽發紅暈疼痛如游火者(甚似今之風濕病),用防己地黃湯甚效。以上四方化裁,增清熱解之品如蒲公英,銀花、山豆根等定為主方,以治其本。(四)冶狼瘡病西藥常用免疫抑製劑,余體會有時可能損傷氣血,對病機不利。腎上腺皮質激素部分病例有效, 但從藥效看,也可能是撥燈助燃之陽性葯。不少病人一旦停葯,立顯衰象。.常見皮膚病的病機和治療祖國醫學治療皮膚病方法極為豐富。近年來余通過調營衛、排毒邪的途徑,治癒一些皮膚病。經驗如下:皮膚病的病因多為外因通過內因而發病.雖然外因大多與風溫燥熱有關,但是內因之七情變異及人體營衛失常等為致病的主因。中醫認為:人生賴以氣血,氣血既營新陳代謝之職,又司保衛身體之功。氣血的功用即是營衛。營衛之體即是氣血。氣血通暢、營衛協調,身體就健康安和。若血脈流傳壅塞不通,失於協調,就出現病態。表現在皮膚方面,遂為皮膚堵疾。中醫主張「氣主煦之、血主濡之』, 《註解傷寒論》謂;「身冷者,衛氣不溫也。膚硬者,營血不濡也」,可見氣血、營衛與皮膚病關係密切.自古「營行脈中,衛行脈外」兩語為眾所周知,但是,受八字所束縛者為數頗多,為時已久。從今溫習《內經>及〈傷寒論》得知:經脈之外。有充膚熱肉之血氣。故脈外也有營氣,與衛氣相僧行而出入。張隱庵說過「營氣生於中焦水谷之精,流溢於脈中,布散於脈外」。又說「脈中之營氣與衛氣交通,於孫絡之間……布散之營氣與衛氣宗氣大會於分肉之外,是衛氣之通於脈中,而營氣之行於脈外者也』。可知脈外雖以衛氣為主,但衛營和諧,偕行於孫絡布散於皮膚。脈內雖以營氣為主,但也存在衛氣,即張隱庵說的衛隨營行營衛雖各主走其道,而復匯合於皮膚肌腠,可見營氣與衛氣不能分離。陰陽互根,營氣衛氣相互依存, 「氣為血帥,血為氣母」,故營衛分離者死。此即《靈樞·營衛生會篇,所指出的「人生有兩死而無兩生」之意。由於營血者五臟之精氣,五臟不和則營氣衰少,營氣衰則不能外榮肌膚,營衛失諧,出現病態。《素問》寫明, 「營氣不從,逆於肉理,乃生癰腫』。《靈樞·癰疽篇>也指出, 「寒邪客於經脈之中則血泣,血泣則不通,不通則衛氣歸之,不得復返,故癰腫。寒氣化為熱,熱勝則腐肉」。 《內經》說:「諸痛瘡癢,皆屬於心」「損其心者調其營衛」,清楚地說明內臟對於營衛、營衛對於肢體皮膚影響之大。每當身體營衛失調,經過藥物使之轉化協調,就能使正氣由弱轉化為強。臨床治療就應在調營衛的同時,排邪達表。《金匱要略·臟腑經絡先後病脈證第一》指出「非為一病,百病皆然」,譬如浸淫瘡: 「從口流向四肢者,可治,從四肢流來入口者,不可治。』病在外者可治,入里者即死,就是提倡排逐病邪使之外達的意思。因此治皮膚病當散,當表,當由內向外排迅不留遺患。諺雲, 「除邪務盡」即是此意。 ..治則:根據上述認識及〈金匱要略〉中排膿散用枳實、芍藥、桔梗、雞子黃。排膿湯用甘草,桔梗、生薑、大棗,皆為行氣活血調和營衛之劑。可以理解病在外者不使其邪內人病在里者必令其邪外出。余遂綜合越婢湯、麻杏苡甘湯、葛根湯,防己地黃湯、宣痹湯,瀉心湯,荊防敗毒散,升降散、獨活寄生…等湯化裁應用,以期使人體代謝旺盛,血脈相傳,營衛協調,令邪無容留之處。以治療皮膚諸疾以及某膠原性疾患。如牛皮癬、泛發性濕疹、神經性皮炎、蕁麻疹、紅斑性狼瘡等多顯療效.治療方法1.蕁麻疹,脂溢性皮炎及老年搔癢症用方:防風9克 蒼朮12克 桑枝24克 浮萍12克 茵陳18克 薏仁30克 地膚子18克豬苓12克 銀花30克 地丁9克 皂刺8克2.神經性皮炎、泛發性濕疹用方:桂枝9克 麻黃8克 葛根18克 生石膏18克 甘草9克 薏仁18克 杏仁9克 白芍9克 歸尾12克 大黃3克 生薑。克 大棗7枚。泛發性濕疹加蒼朮15克 黃柏12克 腿腫加雞鳴散。3.牛皮癬用方白蒺藜30克 苦參12克 皂刺12克 蟬蛻12克 生石膏18克麻黃6克 甘草。克 薏仁18克 杏仁9克 桂枝9克 白芍9克 葛根18克 歸尾12克 大黃8克 生薑9克 大棗7枚 海桐皮18克 白蘚皮18克加味黃土湯治療先兆流產及功能性子宮出血《金匱要略》黃土湯為治遠血之主劑。人體之熱量產生於胃而附於血中,陽人於陰,氣血溫和,氣煦血濡則陰平陽秘,其生乃固,氣虛則陽不統血,則下為崩漏。氣有餘便是火。迫血妄行則上為吐,衄,失血過多則熱亦隨之外泄,故黃土湯中附子、白朮、甘草,地黃,阿膠,黃芩六葯氣血同治,寒熱均等,遠血病在腸道,故重用黃土。早期流產功能性出血,古謂之崩,崩者言血出之多,如山之崩,如桶底脫,其勢猛暴,病在沖任。沖任職司天癸,與腸道之司排便者不同,早期流產及功能性出血,病在沖任,故本方重用熟地、鹿角膠為主,以補沖任。仍重黃土者,以關乎帶脈故也。古之生地黃即今之鮮地黃,今之生地黃,乃古之乾地黃.〈本經〉主治,首舉傷中除血痹,痹即閉而不通之意。觀百合地黃湯方後云:「下大便當如漆」可證,生地黃為行血之品無疑,制熟則質變,反通為塞。清·陳念祖謂「熟地質粘性膩如油合面,最能留邪,余邪不凈者慎不可用。」余用黃土湯意在止崩,故利用熟地粘膩之短。將生地易為熟地量重至60克,清·唐宗海謂「血上逆者宜降,下泄者當升』。鹿角膠補督脈而性升,當用於下 血。阿膠滋補任脈,性潛,用於吐衄為優。處方:熟地黃60克 元肉30克 當歸12克 黃芪18克 白朮9克 附子9克 甘草9克 黃芩9克 鹿角膠30克 伏龍肝12克以上十味,以水十二杯,先煮伏龍肝,取八杯去渣,再煎前八味取二杯去渣人鹿角膠,再上火侯膠化盡,分兩次服。1.院鄰趙xx,女,婚後初孕,早期流產出血不止,索方求治,書加味黃土湯予之數劑而愈,後生一女,二孕又顯流產先兆。又服前方數劑得保無恙,兩女均甚健。2,程某,頭胎流產,二胎患流產先兆,以加味黃土湯治之,恐其墜胎不肯付葯,其愛人又來,余勸其自費外購:速服,服之遂安,後生一女.眩暈病的治療(內耳眩暈症的治療)內耳眩暈症(又稱:美尼爾氏征)以突發性眩暈, 伴有噁心,嘔吐、耳鳴、感到房屋旋動甚則昏倒為主證,故又稱眩暈病。臨床較為多見。祖國醫學中稱本病為風眩,俗稱眩暈。歷代醫家對本症治療觀點頗不一致,有平肝熄風,滋陰補腎、填精益髓、補氣養血等治法。根據臨床經驗,以溫陽利水為治則進行治療,臨床屢用屢效。眩暈之症,古代記載頗多,如:劉河間從風治,朱丹溪從痰治,清·羅國綱引《內經,所說「上虛則眩,督脈虛則頭重高搖。。「腦髓不足則腦轉耳鳴而眩。」指出從腎治的方法。 《內經》又說, 「諸風掉眩,皆屬於肝」,提出從肝治。蓋眩有兩種,一為頭重眼黑之眩,一為天地旋動之眩。羅氏所謂之眩乃頭重眼黑之眩,故側重於虛。劉,朱所謂之眩乃天地旋動之眩,故側重風痰。清·鄒潤安把風之為病分為三種,有感而即發者,為傷寒沮病時氣等類,有既人人身氣血之間而成痢疾者,在上如風眩、頭面風,在下如腸風,胃風。本病之眩暈,為水飲內阻,陽應風化所致。並非是風痰之邪直接為患。 《素問·經脈別論》「飲入於胃,游溢精氣,上輔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並行」,說明人身水液正常流行的情況。今脾胃運化失常,谷入胃不能散其精則聚液,生痰,水入於胃不能輸化其氣,則凝水則飲以致健運失司,水氣交阻,清陽不升,濁陰不降,陽應風化,發為腦暈。如胃失和降,則反而上逆,故出現嘔吐,所以治水則眩自愈.早在東漢時代,張仲量氏已有詳細治法,用溫陽利水之方法,以澤瀉湯,苓桂術甘湯化裁加減,使水氣循流, 則眩自愈。處方如下:生龍牡各18克,桂枝9克、白朮12克、甘草9克 半夏12克,生薑9克、雲茯苓18克,橘皮12克,澤瀉18克。本方以溫陽謂飲,健脾利水之法,使水降風息,則眩自愈方中茯苓談滲利水,桂枝辛溫通陽,兩葯相協,則溫陽化水。白朮健脾燥濕,甘草和中益氣,兩葯同用,補土製水,佐以半夏、生薑,橘皮以和胃止嘔配合澤瀉引水下行,龍骨、牡蠣潛陽。則眩可愈。病例介紹史X X,男性,90歲,職員。頭暈巳十年余;曾在某院療養3年,當時 診為:神經衰弱休,。息達3年之九嗣後每年有1—2個月頭暈,嘔吐加劇,就診前夕,去北京宣武醫院檢查神經系統,無特殊異常,故來本院就診。當時頭暈為甚,暈劇嘔吐,食欲不振,有手足麻木,耳鳴等址,血壓130/8ommng脈弦細,舌苔白,舌質邊有齒痕,西醫診斷為:美尼爾氏征。脈證參伍,乃水邪上逆,肝陽不潛所致,擬溫陽利水:澤瀉湯、苓桂術甘湯化裁,雲茯苓15克 白朮12克桂枝9克 甘草9克 生龍骨30克(先煎) 澤瀉15克 生薑6克 大棗6枚 生牡蠣30克(先煎)陳皮9克 半夏12克 鉤藤12克服七劑後,複診頭暈欲吐等證巳大減,僅感體痛,乏力。治用前方佐以疏風通絡之品,加防己、秦艽再進七劑。嗣後相隔一月,頭暈欲吐復作,但較前有所減輕,即又投入首方十付而愈。蓋美尼爾氏怔的眩暈,並非為風痰之邪,實為水飲內阻,陽應風化所致,著重脾胃,故治當溫陽蠲飲,健脾利水為法.關節炎的治療關節炎病中醫認為屬「痹症」「歷節風」範疇。兩骨之端為節、節與節相交處為關,關為精氣滲灌注入肢節之處。古有節之交有三百六十五會之說。由於骨為腎所主。灌注滲潤之液為血所屬,即心所主。而關節結構之滑膜,韌帶(筋)為肝所主。關節之肌肉屬脾所司。故關節關係腎,肝、脾、心四臟。為臟氣會合之處。古《金匱要略》對本病的風痹、寒痹等某種類型稱為歷節。歷節就是關節有所漏瀝之意,可見病之嚴重,而非單純之一般小疾.痹症之名乃指:陽微表虛外邪侵襲肌表經絡關節,而致血脈經絡鬱閉不通,氣血受阻而關節腫痛。現今有「風,寒、濕合而成痹』的說法,認為此病外邪僅指風寒濕三邪。我們認為應理解為:風、寒,濕、熱四邪作崇,且某種類型以熱邪為主。若僅認為此類痹症之熱為風寒濕邪郁而化熱,或熱蘊於內復感外邪,顯然不夠全面。臨床上有的類型以風邪為主,有的類型為溫邪或寒邪偏盛,而有的類型則熱邪為重。故須依邪之偏勝來制定治則、立法。施治時當辨病辨證相結合。因病非一邪所致,故治療亦須相應對待。常用以下八法:驅風透邪,燥濕化濕,溫陽散寒, 疏經搜絡,散熱涼血,活血止痛,補氣養血,補腎柔筋。臨床當辨證擇選數法結合施冶。對於久病血虧者,須益氣養血以熄凡血郁不行者須活血行血。欲散寒邪則須溫陽,陽旺,凝滯之寒邪方能驅散。利濕必須溫健脾陽,陽旺方能勝溫。本病某種類型屬近代醫學結締組織疾病,病體器質改變明顯,受累器官較多。急性風濕病熱邪偏盛者,若按衛、氣、營、血分證,則侵及營血者不少,累及心臟血管者兒童約佔半數,成人也為數不少。中醫對痹證分類不一,看來宜分活動期與靜止期兩類。後者再分風濕性關節炎和類風濕關節炎兩種。而風濕性者依淫邪之偏盛分風痹,寒痹、濕痹、熱痹四型。類風濕者則屬中醫之歷節,腎痹(骨骼變型)。(一)活動期 此期包括風痹,熱痹。風痹即行痹,指痛而遊走無定處。而熱痹指關節紅腫熱痛,發熱惡風煩渴。 《素問·痹論》之脈痹可以歸納於熱痹之中,因其證見肌膚灼熱疼痛、皮膚紅斑,不規則發熱。此期病及營血,重者可呈顯五臟痹中之心痹,「脈痹不已,復感於邪,內舍於心」。日久也可成為腎痹(骨骼變型)。初期法當驅風透邪,清熱解毒f疏經搜絡,活血散瘀,繼而用燥濕利濕等法。擬方;察艽 連翹 板藍根 蒲公英 薑黃 桑枝 生地蠶砂 並酌加蟲葯以驅風通絡,調節神經,如白花蛇(烏梢蛇)、地龍、僵蠶、穿山甲等.也可用犀羚解毒丸久服。挾濕者越婢湯,麻杏苡甘湯化裁加銀花、板藍根,紫草,丹參、茅根,累及心者(心悸,氣喘、咽干、煩躁不寧)加犀角,丹皮、紫雪等。出現腦病者加安宮牛黃丸。熱痹若熱陷血分巳成脈痹皮膚見環形紅斑,肌膚灼熱而痛,血沉快,發熱者宜清熱涼血、宜防己地黃湯犀角地黃湯成化斑湯加青黛、地骨皮、蒲公英,銀花、連翹、秦艽。(二)靜止期(一)風濕性關節炎1.風邪偏盛者即風痹:痛處遊走不定或有惡風, 法應驅風透邪為主.佐以燥濕化濕投宣痹湯加味,有熱象者加清熱涼血,投越婢湯、麻杏苡甘湯化裁加減。若僅見寒象者加沮陽散寒,投桂枝芍藥知母湯加當歸、防己,威靈仙,僵蠶,地龍、生薑,黃芪。風氣通於肝、肝為風臟,風盛作痹者須增柔筋疏肝之品,如巴戟、杜仲、牛膝、桑寄生,肉蓯蓉、白芍、刺羹藜等。2.寒邪偏盛者即寒痹亦稱痛痹:關節疼痛劇烈屈伸不靈,腳腫如脫(腿),痛處固定,得熱痛減,遇寒痛增,乃因陽氣素虛故顯寒象為主,法當以溫陽散寒為主,結合疏經搜絡,活血止痛。投桂枝芍藥知母湯,甚者烏頭桂枝湯加當歸、黃芪。血虧體衰者結合補氣養血法,用當歸生薑羊肉湯、當歸補血湯為主。3.濕邪偏盛者即濕痹亦稱著痹;肢體沉重、痛處固定、病雖不重但關節活動欠靈活,不易轉側,肌膚麻木,苔膩白摩,乃脾腎陽虛而成病,以燥濕化濕為主,結合溫陽、疏絡諸法,方宜甘草附子湯或麻黃附子細辛湯,白朮附子湯。水盛則火衰:濕盛則陽衰,故應去濕溫陽並舉。脾旺方能勝濕,故重用苓,術,附。以上三類嚴重者,日久可顯心痹,可見心衰水腫,法當溫陽祛寒,補氣養血。用真武湯加當歸。心動悸脈結代者用黃芪五物湯合炙甘草湯加茯苓,白朮。(--)類風濕關節丸即歷節。亦稱腎痹。素有陽微腎虛血虧,肝筋失養,外受邪襲,風人而益其勁,關節痛腫交形。故用養血補氣,補腎柔筋,驅風溫陽,祛濕活血諸法。因血虛則無汗源,應當養血以滋汗源,使汗出邪散。否則徒使峻汛陰血更虧,大汗亡陽,陰陽兩傷,正虛邪寅,更難治療。補腎作用於骨.柔肝作用於筋.溫陽驅風,祛濕活血,方能逐漸取效。依病空進展選用消水聖愈湯或桂枝芍藥知母湯,並可酌加鹿茸,巴戟,防己、丹參,杜仲,續斷、牛膝等。或加味當歸生薑羊肉湯。也可久服煨腎丸。另有民間驗方,可供試用:鮮三七參(帶葉)五寸,加紅糖三兩煎。飲時沖雞蛋2枚,取汗(避風廿天)。連服兩天。此方也治慢性風濕性關節炎。附方:消水聖愈湯 桂枝 甘草 大棗 姜 麻黃 附子細辛 知母 ,加味當歸生薑羊肉湯 党參15克 黃芪30克 當歸30克 生薑15克 羊肉250克 桂枝9克 白芍9克煨腎丸 菟絲子 萆蘚 肉蓯蓉 杜仲 牛膝 防風 白蒺藜 桂枝 葫蘆巴 破故紙 豬腰子(蒸熟後和葯搗)。漫談孤惑病孤惑病是中醫病名與現代醫學的「口,眼,生殖器綜合征」頗相類似。土耳其皮膚學家白塞氏(H.Behcet)在1937年始發現在同一病人身上,出現虹膜睫狀體炎伴前房積膿,口腔粘膜疼痛性潰瘍,生殖器或陰部潰瘍這三聯癥狀為一種特殊的綜合征.但祖國醫學在公元二世紀漢代的《金匱要略》一書中就有明確的記藕,如<百合、孤惑,陰陽毒證治篇》對孤惑病用不到二百個字,就寫明「目赤如鳩眼」「蝕於喉為惑,蝕於陰為孤」等病名定義及特徵.在治療上提出內服甘草瀉心湯、赤小豆當歸散,外用苦參湯,雄黃散熏洗的治法。此早於現代醫學一千多年。以上。且該書所提出用赤小豆當歸散,可知孤惑病具有直腸下端膿癌.中醫務注家對此症有的認為是古有今無之病,亦有依局部病變,分割診治:如《醫宗金鑒》提出「孤惑」是「牙疳」, 「下疳』等瘡之古名。亦有認為本病是「病後餘毒」等。近年來對本病的臨床研宄,有了進—步的認識,不僅古有此病,就是現代臨床亦賴多見。它是一個獨立的疾病。余在多年臨床實踐中,認為本病是由於濕熱蘊蒸所致,按照《金匱要略》治療孤惑病的方法治療口,眼、生殖器綜合徵用,解毒清溫熱之甘草瀉心湯,收到了滿意的效果。例如郭x x,女)36歲。口腔及外陰潰瘍半年,在某院確診為口、眼、生殖器綜合征,曾用激素治療,效果不好。據其脈證,診為孤惑病。採用甘草瀉心湯加味,方用;生甘草30克,党參18克,生薑6克,乾薑8克,半夏12克,黃連6克,黃芩9克,大棗7枚(擘),生地30克,水煎服十二劑。另用生甘草12克,苦參12克,四劑煎札外洗陰部。複診時口腔及外陰潰瘍已基本癒合.仍按前方再服十四劑,外洗方四劑,患者未再複診。附1、治痣瘡方:馬鞭草、雞肉菜、刺莧。服法。三味葯混合水煎後用藥量三分之一的好醋沖服,嚴重者可以用醋來煎藥又用醋來沖服。2、貧血:用生雞公蒸當歸吃,連蒸三隻雞可愈。
推薦閱讀:
※頑固性失眠中醫療法
※VR醫療|全球首例「換頭手術」成功了么?
※中國首富們的下一個戰場——BAT默默布局在線醫療服務
※如今澳洲除了袋鼠,還有這項武器:抗癌神葯,並即將上市…
TAG:經驗 | 醫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