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來:中華傳統文化與核心價值觀 (第2頁)

到了孔子時代,在道德觀念上已經突破了傳統的封建社會,也突破了血緣關係,把仁變成人與人的基本關係的一個最重要的道德。戰國時期仁義都成為重要的道德。仁義之所以重要,不是因為孔子、孟子特別提倡它,而是當時的時代需要它。戰國時代封建的宗法制度處在一個衰朽和變化中,所以個人對宗法政治的道德義務,就讓位於那些含義更普遍的社會道德和人際關係準則。

   仁義不僅是個人的道德,仁義在中國古代社會發展中,它也是社會價值。但是五常裡面應該說不見得都是社會價值,比如五常裡面講「智」,它雖然也有超出個人道德的意義,但是它就不是一個社會價值。可是仁和義,它就是,除了是個人的道德,也是社會的價值。

   今天我們回顧關於仁義禮智的意義,我們也要給它做一個說明,我們今天怎麼概括、把握他們作為個人道德的意義。首先是仁,仁的意義在歷史上爭論是比較少的,特別是唐代以後,因為韓愈講,「博愛之謂仁」。當然孔子已經講「仁者愛人」,這個愛人,應該說孔子所講的仁,已經超越了親屬間的親緣關係。用我們今天的話來講,它已經變成一個大愛無疆,有廣闊、深厚的含義。

   四德里的禮,本來是強調儀式、禮節,而且特別注重行為面貌的修飾;因此四德里的禮,作為道德就是遵禮守禮。義,它早期是對親屬以外尊長的尊敬。義的進一步普遍化,就變成對所有的長輩,包括親屬長輩和親屬以外長輩的尊敬。可是因為後來禮的條目它涵蓋了對長輩的尊敬,所以義到了孟子以後,就越來越變成一個跟羞惡有關的德行,義的含義越來越變成堅持道義、去惡揚善。智是比知識更高一級的認識層面。作為一個道德的德目,是對道德知識的一種辨識、一種掌握能力。所以對個人道德的德目來講,仁就是敦厚慈愛,義就是堅持道義,禮就是守禮敬讓,智就是明智明辨。

   我們說作為個人道德,仁義禮智是這個意思,但是我剛才也講了,仁義禮智裡邊的仁義,它不僅僅具有個人道德的意義,它還是社會價值。比如說仁義有更廣的社會意義,孔子講仁,仁是作為道德。可是孟子講,「天子不仁,不保四海,卿大夫不仁,不保寺廟」,所以仁也是政治的普遍原則,所以在漢代以後的兩千多年的中國的政治文化里,應該說在理論上仁都是一個主導的政治和行動的原則。這就不僅是個人價值,還是這個國家、這個社會的政治行政基本原則。所以你看,唐太宗《貞觀政要》,以仁為本,仁義為首,仁義作為基本價值,這就是已經超出了作為個人的道德,也是社會政治的最基本的價值。仁再發展,就是四海之內皆兄弟、天下大同,變成一個最高的社會理想。

   義,《左傳》里講「多行不義必自斃」。這是一個正義的概念,孟子說「殺一無辜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義也」,把別人的東西據為己有,那是違反原則的。所以義在古代很多地方都是作為正義來使用。

   所以我們說仁義禮智不僅僅是個人道德,也是古代社會的社會價值、古代社會的基本價值。比如說就社會基本價值來講,仁要強調仁政惠民;禮是強調文化體系,義就是社會的正義原則,和是和諧團結。除了我們講的這些道德條目以外,還有很多跟這些德目有密切關係的修養方法,比如克己、反身、正心誠意、慎獨等等。

   除了在經典中的這些說法表達了我們的道德價值,另外在每個時代的社會文化里,也有一些流行用語表達主流價值。比如宋代講究「節義廉恥」,明代後期講「忠孝節義」,你看明清小說里充滿了忠孝節義,它就是社會流行的。

  

   傳統美德的傳承轉化

  

   帝制推翻後,近代以後的政府需要在不同時期提出新的道德規範。1912年,民國政府提出「 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八德為立國之本,前四字見於孟子,後四字見於管子。孫中山是個革命家,可他非常重視傳統美德的傳承轉化。如忠孝,孫中山很講究忠孝,他認為這個時代不能提倡忠君,但可以忠於民、忠於事,為了事業的成功,就算犧牲也在所不惜,這便是忠。我看孫中山就是把孔孟之道的「忠」做了現代的傳承轉化。他認為古時候講的忠是忠於皇帝,民國成立以後,沒有皇帝,但還是要忠,要忠於國、忠於民,要為四萬萬人效忠。這就是孫中山對傳統道德觀念的轉化。後來孫中山也提出八德,就是忠孝、仁愛、信義、和平。

   孫中山認為,中國人不能忘記存在的共有道德,新的道德規範必須傳承轉化古代道德,不能完全另一套。孫中山曾經講過:「因為我們民族道德高尚,所以國家雖亡,民族還能存在,並且還有力量同化外來的民族。所以宗本及源,我們現在要恢復民族的地位,除了大家聯合起來做成一個國族群體以外,就是要把固有的道德恢復起來。有了固有的舊道德,才有固有的民族地位,這個固有的民族地位才能恢復。」他十分重視固有道德在今天民族復興中的地位。

  

   孫中山之後,南京國民政府在八德的基礎上又加上「禮義廉恥」加以提倡。比較之下,禮義廉恥更側重個人道德。孫中山提倡的「忠孝仁愛信義和平」,是結合社會的價值需要,忠是忠於國家、忠於人民,這都不是個人的。這12個字成為國民政府提倡的主流道德,也是傳承中華固有道德的一種方式。

   梁啟超曾寫過一篇文章,叫《新民說》。《新民說》強調提倡公德,說我們中國人以前講的都是私德,所以近代人要特別提倡公德。梁啟超講的公德的核心就是愛國、利群。梁啟超的《新民說》認為公德和私德是同等重要的,但是認為公德的基礎是私德。私德就是個人基本道德。今天的社會主義價值觀提倡愛國,愛國是公德,提倡友善誠信,這就是私德。梁啟超的《新民說》,這個關係不是並列的,這兩方面雖然都重要,但是就個人來講,基礎是個人品行、個人道德,這個是基礎。所以私德一定是公德的基礎。我們中華美德在這方面有深厚的資源。

  

   個人道德的重要性

  

   梁啟超所講的私德和公德,都是以個人為主體的道德問題。私德也好、公德也好,都是以個人為主體的道德要求,但是自由也好、民主也好,都不是落實在個人主體上的道德問題,這就是價值概念與道德概念的不同。

   習總書記所強調的講道德、遵道德、守道德,都是強調要落實在個人身心實踐上的道德。這是我們在從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實踐時,在理論上必須明確的。習近平總書記講的,繼承弘揚傳統美德,中華美德的繼承轉化,這些主要是就個人道德和個人道德修養的內容來講的,用梁啟超的話來講,「重點還是私德」。所以總書記最近講的加強道德建設、形成道德規範、樹立道德理想,講道德、遵道德、守道德,我們說主要都是就個人道德講的,要落腳在個人的基本道德上。最終是要指向我們要成為什麼樣的人,怎麼做人,這很重要。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社會中有一種觀點認為我們今天應該主要是講公民道德,而公民道德大部分的主要內容都是公德。其實西方哲學家亞里士多德早就講過,「公民的道德要求是比較低的,善人的道德要求品德是比較高的」,做一個公民和做一個善人是不一樣的,作為一個公民,他的要求應該說屬於愛國守法這樣一些基本要求,不是一個很高的要求。可是作為一個善人,他的道德要求是比較全面的。如果從政治、從法律上來講,對公民的要求還是一般性的要求。但是就社會、就文化,特別從中國傳統文化的角度,我們不僅要求一個公民的道德,還要求一個善人的品德。這就是我們講道德、守道德、遵道德時,需要了解的重點。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培育、踐行是更重要的話題,它與中華文化的價值觀、美德體系有怎樣的聯繫?我認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要以中華文化的主流基本價值觀作為基礎,作為源泉,作為立足點,作為根基,作為根本,作為命脈。今天我們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曾經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提煉和提出,首先要有一個文化的基礎,要以中華傳統的價值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基礎,他講了六條,就是「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

   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價值觀,我想這是非常重要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提煉把握,怎麼把它跟傳統文化的基本價值觀結合起來?中國文化基本價值觀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關係就是,傳統的主流價值觀是今天的主流價值觀的基礎和源泉,是立足點,是根基,是根本,是命脈。

   其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實踐,具體的操作,一定要以中華美德體系的傳承和實踐為條件、為落腳點。今天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要培育、要踐行,怎麼踐行?怎麼培育?我認為就是要以中華美德體系的傳承和實踐作為它的根本條件,作為它的根本落腳點。一定要突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跟傳統美德的關係。而其中加強個人基本道德的培養,是特別重要的。

   關於個人基本道德,我從儒家文化的角度,提出分三組:第一組,就是個人基本道德,就是仁、義、誠、信、孝、和。我們如果用雙字詞,就是仁愛、道義、誠實、守信、孝悌、和睦。第二組是次一級的,忠、廉、強、毅、勇、直,就是忠實、廉恥、自強、堅毅、勇敢、正直。第三組是關於公民基本公德,這是從儒家的角度提的,不是站在國家的角度,作為個人基本公德,就是愛國、利群、尊禮、守法、奉公、敬業。不管私德公德,都是要最後落實在個人上實現,今天我們要把它細化,從儒家的立場上提出這樣一個體系,它是強調個人道德的體系,也是從儒家的立場來講的。

   所以我的基礎觀點是這樣的:一方面我們要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培育和實踐,另一方面一定要注重中華美德體系的傳承和實踐。從個人基本道德做起,這個道德和社會風俗的改善,才能有一個紮實的社會基礎。遵道德、守道德才能落到實處。

  

   (本文系「中華文化四海行——走進甘肅」活動,是蘭州首場專題文化講座)

  


推薦閱讀:

細說中華五千年——從開天闢地到1997的編年史 009
中華【 典故 】大全
中華書庫
[美圖美文] 竹,氣節,中華文化
詩詞風景之美,惟我中華才有(組圖)

TAG:文化 | 價值觀 | 傳統文化 | 傳統 | 價值 | 中華 | 核心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