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了常春藤大學, 他卻做了一件傻事, 美國教育本質是什麼?

去美國讀大學,大家總是習慣於計算投資和回報之間的量化關係,卻往往忽略了大學是一次稀有的人生機會。

大學給每位學子提供了一次真正探索的機會:暫時遠離社會,擺脫來自家庭影響和職業規劃的束縛,以最純凈,最「傻」的方式認識這個社會,來了解自己。

藍橡樹專欄作家:林傑,中美教育者,現住北京。出版了《我在美國當老師》和《優秀的綿羊》。公眾號:「林老師頻道」。

........................................

在我的微信朋友圈裡,已經有人開始分享新的一輪來自美國大學錄取的好消息, 頓時勾起N多年前自己收到康乃爾早錄取通知書的回憶。在讀大學時期,自己做了不少傻事。今日通過分享其中一件「傻」事,邀請即將啟程和已經在讀的大學生思考一個問題:讀大學到底是為了什麼?

我千里迢迢到中國免費教學,是不是傻?

兩年前,我花了半年的時間,去了中國近20個城市做了一次以「留學的投資和回報」為主題的全國巡講,聽眾對象為在讀中學生和大學生以及家長。其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在廈門一所中學的講座,現場學生互動性尤其強烈,人群中站立起一位男生,向我提問:「林老師,你千里迢迢回到中國教學為什麼不收費?」

引發這個問題的背景故事是我在美國讀大三期間,利用暑假從紐約回到家鄉瑞安市,浙江省的一座縣級城市,開辦了英文興趣班。讀大三那年,自己花了近3個月時間利用假期和周末的時間手持攝影機走遍紐約市的街頭巷尾取景,採集並編寫自己的英文課程教材。

同時,我自費國際機票,還邀請了一位志同道合的美國同學來中國,並且說服並借用親戚家半閑置的三室一廳的公寓當作教室,獨立招收近二十位初高中學生並為他們授課。

從編寫課程到授課,從紐約到瑞安,費盡周折,我不但沒收過一分錢,而且還貼了不少錢。如果你認為我是為了做公益,那你是抬舉我了。

2004年在家鄉開辦的免費暑期英文班

經歷美國教育,我到底獲得了什麼?

這個故事在多次演講中成了開場白,每次都會引起聽眾濃厚的好奇心,探討「美國留學」到底能給大家帶來什麼?到底值不值?就我而言:經歷了美國高中,美國本科,到底獲得了什麼?

我很幸運在紐約上了一所有著濃厚金融背景的高中,期間實習於兩家華爾街公司。雖然做得工作很基礎,但是有機會體驗了金融公司的工作環境並且目睹了我上司及其他專職人員的工作狀態。

最大的收穫莫不過於在我高中畢業之際,我發現我跟金融的緣分已盡。雖然藤校錄取一時被認為人生轉折點,但是實際上更重要的是四年的大學經歷。

剛入大學,我選擇主修計算機工程,理由很簡單:工程專業方便找工作。但是不久我內心變得不安:我逐漸發現自己並不喜歡工程。從上課討論到課後實驗報告,我學習的動力完全是來自外界的——為的是完成任務,為的是畢業了可以找份穩定的工作,為的是不讓父母失望。

壓倒自己的最後一根稻草是我發現,半夜時分當我還苦於完成當天作業的時候,實驗室里同系的些許同學不僅僅早就完成份內任務,而且開始編寫遊戲,自娛自樂。捫心自問:大學畢業之後,在職場上兵戎相見,我將憑什麼取勝?

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雖然我沒愛上計算機語言,但是我發現我對人類語言很有感覺。

在大學的課外時間,我作為義工參加了當地一所中文學校的教學,絕大部分的學生是出生在當地的華裔,不少是康乃爾大學教授們的孩子。為了這些小小 ABC 們 , 我還特地讓家人從中國郵寄了一包裹的新華字典,作為期末獎勵送給了所有的學生。

另外,對語言的興趣促使我開始學習日文,在大學期間留學日本,寄宿在日本人家裡。之後利用暑假假期,先參加了紐約市一個低收入社區的少數族裔孩子英語教學的實習;利用實習所獲得的經濟收入,後去了中國,故而發生了文章開頭那一幕。

廈門一中學

談投資和回報,先認清大學是一次稀有的人生機會

回到文章開頭的問題:「林老師,你為什麼教課不收錢?」 是啊,為什麼不收錢呢?是因為我要為家鄉教育做貢獻嗎?我若順水推舟,承認了,我相信沒人懷疑,但是那並非我的初衷。

在講座現場,為了調節氣氛,我自嘲是美國的教育讓人變「傻」了,我的確失去了掙錢的機會。不過「傻」反映了我在美國讀大學時候的真實狀態:一門心思想著教課,壓根就沒考慮其它的事。教學本身就是目的,而不是手段。只要能夠實現教學,其他的都是方法而已。

在講座結束時,我向那位提問的學生做出回應:「那教課為什麼一定要收錢呢?」在當時,我已經有足夠的錢來實現我的暑期計划了。我的反問也引出另外一個更重要的問題:讀大學到底是為了什麼?

作者母校:康奈爾大學

務實主義者認為大學教育是為了將來的工作,掌握一技之長,生活有保障,我表示同意,這也是我選擇計算機專業的初衷。博雅教育者(Liberal Arts Education)會認為本科教育是為了解放個人思想,造就一個獨立的人,我認為也挺有道理的。

而我自己是一位理想化的務實主義者,雖然沒有經濟實力瀟瀟洒灑地追求純理想,但是生活還未真正開始,我為何要放棄內心深處的理想和情結呢?因此自己的大學經歷基於兩者之間。

我的四年大學所賜予我的是一次機會,一次讓我尋找即使沒有現成的經濟回報,我也願意全身心投入去完成一件事情的機會。

大家總是習慣於計算投資和回報之間的量化關係,卻往往忽略了大學是一次稀有的人生機會。有人輕視大學,認為它是個象牙塔,是一個「非真實的無菌世界」,但是它的「非真實性」恰恰是它的獨特優勢。

大學所提供的4年時間和空間,就如同陶淵明的「採菊東蘺下,悠然見南山」的世外桃園,它給每位學子提供了一次真正探索的機會:暫時遠離社會,擺脫來自家庭影響和職業規劃的束縛,以最純凈,最「傻」的方式認識這個社會,來了解自己。這樣的機會,唯獨在大學,你會輕易放棄嗎?

........................................

  • 「孩子5歲,目標美國常青藤大學,現在該如何開始準備?」

  • 「初中、高中、本科,哪個階段送孩子去美國留學最好?」

  • 「孩子在體制內讀小學,一定要學國際課程,才能提高去美國名校的幾率嗎?」

  • 為什麼有些學生能在海外名校超低錄取率中脫穎而出?有些學生再好看的簡歷都到不了頂尖名校?在海外名校競爭激烈的大背景下,申請越難,越凸顯出父母對孩子教育規劃能力的重要性!

    成為「藍橡樹VIP家長俱樂部」會員後,我們將為您提供頂尖導師教育諮詢服務+8個主題總時長不少於1800分鐘的課程+政策熱點解讀+上百個導師已經回復的家長提問+精編乾貨文章。

    幫助家長,成就孩子,這是我們的使命。加入「藍橡樹VIP家長俱樂部」,不讓孩子的天賦被應試教育局限,給他們更好的未來。


    推薦閱讀:

    海外遺珍【美國波士頓美術館】藏中國歷代名畫
    胖編怪聊:有一種大保健叫做——美國安檢
    印度百億美元購買美國F-16生產線到底是賺了還是虧了?
    不立儲君,侵消相權,反腐擴大:傳統皇權戲碼在現代社會上演
    震驚美國的種族報告

    TAG:教育 | 美國 | 大學 | 美國教育 | 本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