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地理研究述論——以近三十年中國古都研究為中心(二)
(5)六大古都:西安、洛陽、北京、南京、開封、杭州(20世紀30年代之後或20世紀80年代前期)
譚其驤在前引《中國歷史上的七大首都》中指出:「30年代,又將杭州加入,列為『六大古都』。此後六大古都即成為普遍流行的、大多數學者認可的提法,一直沿襲到80年代,如1983年中國青年出版社還出版了《中國六大古都》一書。」也就是說,繼「五大古都」之後,「六大古都」的分類出現於30年代,並在之後相當長的時間內受到了學界的認同。「五大古都」之後加上杭州,成為「六大古都」,這種分類出現於20世紀30年代的說法,在葛劍雄、華林甫的《二十世紀的中國歷史地理研究》一文中也可以看到,似乎已為人們所熟知。(20)其實,能夠證明這種觀點的史料證據並不明確,有的學者認為應出現在40年代(21),有的主張是五六十年代。(22)總之,「六大古都」說出現於20世紀30年代的觀點絕非學術界的定論,從某種意義上而言,或許僅限於一部分學術主張相近的學者之中。與此相關聯,譚門高足葛劍雄對譚其驤提出「七大古都」論的經過有一個饒有趣味的回憶:
譚其驤思考這個問題已經有很多年了。他曾告訴我,他記得以前講中國歷史上的首都只是提「五大古都」,40年代後逐漸流行了「六大古都」說,不知道始作俑者是誰;「我懷疑是張曉峰(其昀),他長期在浙江大學,對杭州偏愛。但我一直沒有找到證據」。他認為五大古都的提法是合理的,從各方面看,北京、西安、洛陽、開封、南京都勝過其他古都,所以不贊成提六大古都。但既然六大古都說已經流行,而且杭州在中國的古都中也的確具有重要地位,講課時就不能迴避。但他將杭州與其他古都相比,覺得安陽的重要性實在不在杭州之下,所以就將安陽與杭州加上五大古都,稱之為七大政治中心。60年代在給復旦大學歷史系歷史地理專業學生上課時,譚其驤就採用了這一說法,用於區別當時通行的六大古都說。又經過多年的考慮,他逐漸形成了「七大古都」的想法,並在70年代後期的學術報告中正式提出了。1981年,譚其驤就以此為題向復旦大學歷史系的學生作了一次報告,我作了詳細的記錄。(23)
據此文,譚其驤認為「六大古都」乃20世紀40年代後期開始流行的,這與前述譚氏觀點有異,令人有些意外。不過更加值得關注的是,指出首先提「六大古都」說,並將杭州放入之中的有可能是張其昀(出生於浙江寧波)。至於譚氏的「七大古都」說,首先發表於《歷史教學問題》1982年第1期,其後圍繞此說的展開已見前述。按照葛劍雄的說法,《長水集續編》所收《中國歷史上的七大古都》一文,乃是譚氏去世以後,自己根據老師的觀點加以改訂和補充之作。(24)
再看譚其驤直點其名的張其昀「六大古都」說,在張氏所著地理教材《中國地理大綱》(《百科小叢書》,上海商務印書館1927年7月初版,1933年3月、1935年5月再版。後又作為《萬有文庫》本,於1930年4月初版,1935年再版)的第六章《中國之都市與交通》(甲)中,已經提出了「歷史上之六大都會」,並且按照(一)長安、(二)洛陽、(三)開封、(四)南京、(五)杭州、(六)北平的順序作了介紹。僅從此文就可以看出,張其昀將杭州作為六大古都之一的想法是非常明確的。除此以外,張氏所著《中國區域志》甲編(一)的導言中也可見到相同內容。此書由甲編(一)、(二)構成,全兩冊,由台北華岡出版有限公司於1957年1月出版。不過根據甲編(一)卷首的「重版自序」,可知原著題名《本國地理》,1928年由商務印書館出版。1957年重版時,說明「特就原著付印,稍加刪節,未加修改」(同書《重版自序》)。從這兩本著作的出版經過來看,張其昀的「歷史上之六大都會」亦即「六大古都」說,早在20年代末就已形成,經過上述教材的多次重版,到30年代已經為一部分人所知。不過,張氏的「六大古都」在那之後卻並沒有得到廣泛認知,這一點也是十分清楚的,以下略述其原因。
在譚其驤提到的《中國六大古都》(陳橋驛主編,中國青年出版社1983年版)一書中,有陳橋驛的序言(1981年10月撰寫),其中並沒有涉及杭州位列「六大古都」的經過,然而在正文關於「杭州」的解說詞(陳橋驛撰)中卻有如下說明:「杭州從九世紀末到十世紀初,曾經作為一個地方政權吳越國的首都,南宋躍升為一個朝代的首都(儘管已經喪失了半壁河山),而且持續達一百五十年之久。杭州就這樣地排入了我國古都的行列。」也就是說,杭州曾為吳越國和南宋政權的首都(南宋時已喪失半壁江山,杭州與其說是首都,不如稱作行都或行在所,或許更接近實際情況),因此得以加入「六大古都」之中。比較起來,8年後,1991年10月編輯出版的《中國七大古都》一書中譚其驤、陳橋驛兩人的文章在說明上更為詳細。首先看陳橋驛的文章(同書《後記》,1989年2月執筆),閱讀此文,可知書名乃是由時任杭州大學(現浙江大學)地理系教授的陳橋驛簡單決定的:「當時,我的考慮其實很簡單,由於我在杭州執教30年,深知這個都會在『古』字上的資歷實在頗淺,但由於西湖勝景和其他一些因素,冠以『大』字大概是不會引起非議的。」而對於杭州在「六大古都」中的特殊位置,譚其驤另有如下說明:「20年代之所以只提『五大古都』,是因為西安、洛陽、北京、南京、開封都曾經做過全國性的首都,而其他古都沒有。30年代之所以要加上一個杭州成為『六大古都』,是因為注意到了杭州儘管只做過半個中國的都城(所謂『半壁河山』是指金朝佔領了中國北部——木田注),其城市的繁雄昌盛程度,並不亞於甚或有過於全國性的五大古都,並且和五大古都一樣,到今天還是一個大城市。」(《中國歷史上的七大古都》)也就是說,儘管杭州在南宋時期並沒有成為全國性統治中心,但仍是南部中國的政治中樞所在,在以後的歷史中也維持著與「五大古都」相比肩的繁榮程度,這便是杭州能夠進入「六大古都」之列的原因。
實際上,1983年4月陳橋驛主編的《中國六大古都》出版之前,也有少數標榜杭州為「六大古都」的著作,如張福祥編著的《杭州的山水》(《中國名勝地質叢書》,地質出版社1982年版),在卷首就有「歷史悠久的杭州城」一類的語句。儘管如此,除二戰前張其昀的地理教材以外,其他還看不到類似的例子。鑒於此,筆者認為杭州作為「中國六大古都」之一被廣泛認知,客觀上來說應是1983年前後才開始的。對此我們還可以舉一個例子,陳橋驛撰寫《中國都城辭典》的「六大古都」詞條時,在引用譚其驤的觀點之後,接著說了這麼一段話:「按『六大古都』作為專著出版,首見於陳橋驛主編的《中國六大古都》(中國青年出版社1983年版)。此後又有台北錦繡出版社於1989年出版、陳橋驛作序的大型畫冊《雄都耀光華——中國六大古都》。」從這段文字中,看不到30年代說的資料依據。
對古都杭州冠以「大」字並不會引起非難,陳橋驛的這一判斷可以說相當準確。後來不要說沒有什麼非難,反而還出現了名為「中國六大古都」的電視節目。在這一過程中,「大古都」的分類又出現了變化,即從「六大古都」向「七大古都」發展。
1983年以後的十年左右,正是上述變化的過渡時期,「六大古都杭州」的語句見諸眾多論著和概論的頁面。劉德岑的《古都篇》(《中國歷史地理學叢書》,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1986年版)就是其中一例,儘管書名中沒有寫「中國六大古都」,實則為介紹「六大古都」亦即六座都城的論著。此外,陳橋驛主編的《中國歷史名城》(中國青年出版社1986年版),其中「序言」和「杭州」兩篇(皆為陳橋驛所撰);閻崇年等著《中國歷史名都》(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所收烏鵬廷的《南宋古都——杭州》一文;王育民著《中國歷史地理概論》上冊(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304頁以及下冊(1990年5月初版)第541頁等等,都採用了「六大古都」說,當然這些僅僅只是一部分例子而已。
(6)七大古都:西安、洛陽、北京、南京、開封、杭州、安陽(1988年8月中國古都學會在河南安陽)
如上文所述,譚其驤在1982年首次提出將河南省安陽市列為「七大古都」之一(首先發表在《歷史教學問題》1982年第1期、第3期,題為《中國歷史上的七大古都》,後收錄於《長水集續篇》增訂版)。其後經過數年探討,1988年8月在安陽召開的中國古都學會上,正式將安陽與此前的「六大古都」一起認定為「七大古都」,直至今日。後來介紹安陽的諸多著作中對這一過程都有重點描述。(25)
將安陽認定為「七大古都」有一個大前提,這就是1983年9月19日中國古都學會(第一任會長為史念海)在西安成立。作為母體組織,該學會對後來的中國古都研究產生了極大影響。對此,我們可以看看譚其驤的說明:
在1983年中國青年出版社《中國六大古都》一書出版之前一年,不佞已在《歷史教學問題》上發表了《中國歷史上的七大首都》一文,指出商代的殷和六朝的鄴,就象西周豐鎬、秦咸陽、漢唐長安一樣,應視為同一個古都,其在歷史上的重要性,至少不下於杭州,所以論述中國古都,應七大古都並舉,不應只提六大古都。經過近幾年來的討論,1988年8月,終於在安陽市召開的中國古都學會上,通過將半個世紀以來通行的六大古都的提法,改為七大古都(1991年10月發表的《中國七大古都》序文;《中國歷史上的七大古都》內容大致相同)。
對於這項決定,譚氏接著說:
七大古都提法通過的同時,也就作出了請《中國六大古都》原主編陳橋驛教授新編一本《中國七大古都》,並由北京、陝西、河南、江蘇、浙江五省電視台合作攝製一部同名電視片的決定。
這裡可以看到為「中國七大古都」的普及所做出的種種努力,與此同時,電視節目內容的文字版,如《從殷墟到紫禁城——電視系列片〈中國七大古都〉文學本》(《中國七大古都》攝製組主編,馮天瑜、周積明執筆,武漢出版社1989年版)以及大型圖冊《中國七大古都》(同書編輯委員會編,張帆主編,河北美術出版社1990年版)等在很短時間內便相繼出版,稍後的1991年10月,前述《中國七大古都》也出版問世。根據圖冊本的出版社後記,可知為紀念建國40周年,出版社一方面邀請國家旅遊局參與編輯,一方面還聘請中國古都學會顧問侯仁之教授(北京大學)、會長史念海教授(西北大學)、副會長陳橋驛教授(其時杭州大學)擔任編輯顧問。
那麼,安陽入選「七大古都」的理由何在呢?下面即以譚其驤對殷(殷墟)和鄴(鄴城)的介紹為基礎,概述其中緣由。
河南省安陽市以「殷墟」所在地而廣為人知。這裡的殷,乃地名,殷墟即指殷之廢墟。公元前14世紀,據說殷王盤庚遷都至此,後歷8代12王,延續了273年左右(公元前1384-公元前1112,另有253年說和275年說),公元前12世紀紂王在位時,為周所滅,真正成為一座廢墟。因其地在殷,所以稱其國名為殷,不過中國國內一般稱其為商。至於安陽之名,則要到戰國後期才出現。
公元前7世紀的春秋時期,齊桓公(?~公元前634)在安陽以北約20公里處(河南省臨漳縣西南約17公里)建造鄴城,即鄴都之始。戰國時期的魏文侯(公元前445?~公元前396)曾短期內在此建都,使鄴城首次具備了國都的性質。
隋代以前的安陽,其發展軌跡正是以鄴城(鄴都)為中心展開的。
秦漢400餘年中,鄴城作為地方都市,地位僅次於邯鄲。東漢末,為冀州治所,在河北平原佔據中心位置。不久,曹操(155-220)以此地為政權根本所在,並歷任丞相、魏公、魏王,鄴城由此超過了東漢名義上的首都許(許昌),成為華北政治文化的中心地,臻至繁榮。三國鼎立時期,左思(約250-約305)作《三都賦》,以華美的文字勾繪吳都建業、蜀都成都以及鄴都(魏都)的繁華之貌。
220年,曹操次子曹丕(187-226)建立魏國並遷都洛陽,鄴都成為五都之一。五胡十六國以及北朝時期,鄴城一直是後趙、冉魏、前燕、東魏、北齊的首都,其間共78年,580年,鄴城被楊堅(後來的隋文帝,541-604)的軍隊燒毀,化為廢墟。現在,鄴都遺址隸屬河北省臨漳縣,殷墟所在地安陽則屬河南省,儘管行政區劃不同,但作為承載鄴都與殷墟歷史的文化區域,人們把二者都視作「安陽」並列入「七大古都」之中。
20世紀90年代初出版的《中國大百科全書·中國地理》(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3年版)是反映當時中國地理學界標準認知的基礎讀物,在「安陽市」詞條中,第一句便是「中國七大古都之一」。「七大古都」的記述,在對其他六座都市的介紹中也能看到(關於北京的記載,見同書「中國旅遊地理」條)。在此書中,已經完全不見「六大古都」等以往的分類方法,由此可知在出版之時,「七大古都」已經為人們所認可。
蘇天鈞的《中國古都》(「神州文化集成叢書」,新華出版社1992年版)是較早依據「七大古都」的分類,介紹包括安陽在內的「大古都」的概說性書籍。朱玲玲的《文物與地理》(「中國文物與學科」叢書,東方出版社2000年版),在其中「三、統一多民族國家形成的地域概況(三)著名的七大古都」的部分舉出了安陽。吳曉亮的《中國七大古都名勝與文化》(雲南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是「七大古都」確定之後,作者將自己在雲南大學歷史系的講課內容整理出版的著作,從西安到最後的安陽,對這七大古都作了介紹。
臧維熙(安徽大學)主編的《中國旅遊文化大辭典》(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對全國各地能夠成為旅遊景點的名勝古迹、文化設施作了詳盡的介紹,當時任中國旅遊局局長的何光
還專門撰寫了序文。在安陽市的條目中,寫明為「中國七大古都之一」,然而在杭州市的條目里,卻依然作「我國六大古都之一」的說明,顯示出當時還存在著認識上的差別。
對於安陽能否列入「七大古都」,也不是完全沒有爭議。馬正林《論確定中國「大」古都的條件》(《陝西師大學報(哲社版)》1992年第2期),即是對安陽的加入抱有懷疑態度的代表性文章。(26)不過,論述安陽在中國古都史上的重要性的論文,卻是不斷出現,就結果而言,這些倒是加強了安陽作為「七大古都」的正當性。(27)
正如本文所述,到「六大古都」為止,政府、學術界或是某個特定的學會等權威機構並沒有參與進來。但是決定「七大古都」,顯然是由民政部認可的學術團體即中國古都學會負責領導的。
話說回來,如果看各座「大古都」的歷史,自安陽加入以後,從殷周開始,秦漢、三國六朝、隋唐、五代、兩宋,乃至元明清三代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上的主要王朝或國家的首都均已選入其中。一般認為,在之後就不會再無限制進行「大古都」的認定了。在這種情況下,突然進入人們視野的是鄭州。
(7)八大古都:西安、洛陽、北京、南京、開封、杭州、安陽、鄭州(2004年11月中國古都學會於河南鄭州)
2004年11月初,在鄭州市召開了為期5天的「鄭州商都3600年學術研討會暨中國古都學會2004年年會」。在這次會議上,河南省鄭州市被認定為「大古都」。也就是繼過去的「七大古都」之後,鄭州市被認定為第八座「大古都」,正式位列「八大古都」之一。關於其中經緯,在由鄭州市人民政府、中國古都學會編《鄭州商都3600年學術研討會暨中國古都學會2004年年會論文選編》(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所刊諸篇文章中皆有提及(28),其中附錄所載朱士光(陝西師範大學教授,繼史念海之後,自1999年起擔任中國古都學會第二任會長)等人的文章也作了簡潔的敘述。這裡引用11月5日彙編的《鄭州商都3600年學術研討會暨中國古都學會2004年年會紀要》:
經過50餘年的考古發掘和相關學科專家學者的深入研究,專家們認為,鄭州商城(鄭州商城是指位於鄭州商代遺址中部的商代早中期都城遺址。一般所說的殷,是指商王盤庚遷都於安陽之後的時代——木田注)作為商代早期建立的一座都城,至今已有3600年歷史,其建築規模之大,規劃布局之嚴整,文化內涵之豐富,堪稱當時世界之最。鄭州商城作為商代早期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的中心,是中國古都發展史上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在探索夏、商、周三代文明發展中具有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以商都為代表的鄭州地區還發現了西山、新砦、古城寨、大師姑、小雙橋等一批古代遺址,兩周時期的鄶國、虢國、鄭國、韓國等諸侯國也曾先後定都於此,這些都表明鄭州所在地域存在一個古都群,這更進一步確立了鄭州在中國古都發展史上的重要地位。與會代表一致贊同古都鄭州可與西安、北京、洛陽、開封、南京、杭州、安陽七大古都一起並稱為「中國八大古都」。
由「中國七大古都」到「中國八大古都」的發展是中國古都學與考古學、先秦史學等學科研究的新進展,是中國古都研究不斷深入的結果。將鄭州列入「中國八大古都」不僅可以促進鄭州商城及鄭州古都群遺址的保護和研究,推動鄭州市經濟建設與文化建設的發展,對今後我國古都學研究的發展也有著十分重要而積極的作用。(29)
正如《鄭州商都3600年學術研討會暨中國古都學會2004年年會論文選編》所載鄒衡教授(北京大學)和劉慶柱所長(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的文章所見(同書278、280頁),對於鄭州商城是否有長達3600年的歷史,當時也有不同的意見,但在認定鄭州商城為「八大古都」的時候,與會期間似乎覺得並沒有討論的必要。因為在此之前,有1993年8月召開的「鄭州商城與殷周文明國際研討會」和2003年11月召開的「鄭州商都3600年學術座談會」,已經對相關事宜做了討論和確認,對決定入選作了較為周到的準備。(30)應該說,最近的先秦史研究取得了飛速進展,尤其是夏商(殷)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這或許也是鄭州成為大古都之一的背景所在。
此後不久,中國的旅遊業界便開始著手編輯出版以「八大古都」為主要內容的書籍。如一般書店常見的香港中國旅遊出版社編《中國古都游》上下二卷(汕頭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即為一例。其中,卷一為「西安、洛陽、北京、南京」,卷二為「開封、杭州、安陽、鄭州」(下卷末尾還附載了曲阜、敦煌、揚州、蘇州等城市),簡潔概括了各都的歷史名勝、交通飲食等,並配有彩圖。下卷《前言》中,明確說明這八都乃是「八大古都」,但在上卷中,也把西安等四都冠以「四大古都」之名(《前言》)。從這一例子來看,將這四座城市稱為「四大古都」,至今仍然具有無可替代的完整性。
總結一下「八大古都」,儘管其中每個城市都在收集和整理有關資料,但基本上可以斷定,西安和北京的資料要明顯多於其他「大古都」。如果相互比較的話,西安、北京、南京、開封、杭州、鄭州這六都,都有專門從事古都研究的大學或研究機構,而安陽和洛陽則還需要進一步完善以古都研究為主的研究組織,其相關研究的積累也相對較少,希望這一狀況不會對未來的古都研究產生負面影響。
(8)九大古都:西安、洛陽、北京、南京、開封、杭州、安陽、鄭州、大同(2010年9月中國古都學會在山西大同)
「六大古都」之前的古都研究,基本上是在整理探討與古代首都(國都)有關的既存史料之上進行的。後來把安陽、鄭州分別列入「七大古都」和「八大古都」之中時,主要依靠了考古發掘的成果,同時也對史料中所見傳統王朝的首都重新排序並嘗試進行新的分類。
以上探討了與「大古都」有關的內容,如果嚴格按照入選都市必須是傳統王朝的首都這一認定「大古都」的大前提來看,將鄭州作為「八大古都」之後,對「大古都」進行排序分類的工作就應該結束了。可是,2010年9月下旬在山西大同召開「中國古都學會」之際,許多媒體事先紛紛報道將要認定大同為「大古都」的計劃,引起了各方關注,最後也果然得以入選。其中詳細雖尚未公開發表,不過可以想像,在大同召開的學會上肯定突出了與過去選定「大古都」所不同的理由,另一方面,據說也有質疑選定標準的一面。以下,就列舉幾點。
或許是考慮大同曾為北魏時期的首都,即所謂平城時代(31),所以才認定其為第九座「大古都」。但是,從北魏平城時期並沒有完成對中國全境的統治這一點來說,大同與杭州一樣,並不完全滿足作為「大古都」的基本條件。加上居於政權中樞的民族並非漢族,這一點與其他「大古都」也有著性質上的不同。不過,大同可以列入「九大古都」之中,或者說影響選定過程的發端,很有可能要追溯到譚其驤曾經說過的話。在前面多次引用的《中國歷史上的七大古都》中,譚其驤提到了平城(即今山西省大同市)和上京會寧府(今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阿城區)這兩座城市:
惟有平城做了北魏前期都城自398至493九十六年,上京會寧府做了金朝前期都城自1115年至1153年有三十八年,都統治過北半個中國數十年(平城自439年統一北方算起有五十五年,會寧自1126年滅北宋算起有二十七年),在建都史上地位應僅次於七大古都。
緊接著,又明確指出了它們作為「大古都」的弱點:
但由於平城原是建立北魏的鮮卑拓跋部的根據地,會寧府原是建立金朝的女真完顏部的根據地,這兩處成為半個中國的首都,乃是邊區民族政權向中原擴張的結果,不是經過選擇決定的(有所選擇也只限於本部族分布地區內,並且儘管歷時不很短),終究是一種暫局,後來為了加強對中原的統治,北魏首都還是遷到了洛陽,金朝首都還是遷到了中都。所以這兩處(與其他地方政權的諸都市相同)也不能與七大古都相提並論。(括弧部分據《中國七大古都》譚其驤序文附加——木田注)
一方面認為平城(大同)具有古都的重要性,但同時又指出,大同與會寧府(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一樣,還不能與「七大古都」相提並論。
有關大同入選「九大古都」的動向,各種媒體都競相做了報導,這裡對其中代表性的觀點略作介紹。
根據郭斌(《山西晚報》記者)《大同衝刺「中國大古都」》一文(《山西晚報》2010年8月5日)可知,早在2008年初,大同就已經開始著手入選「大古都」的計劃,並介紹了力高才(大同古城保護和修復研究會理事)的主張,即「根據考古發掘證實,大同自戰國築城以後,下迄秦漢魏晉南北朝,乃至唐遼金元明清,城的中軸線一直未變,也就是城址完全沒有移位」。而安大鈞(大同古城保護和修復研究會會長)也舉出諸如「北魏建都96年,作為北魏遷都洛陽後北京49年,作為遼金西京190年」;「後續城市」;「24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參見下文);「(北魏)由少數民族建立佔據半個中國的大政權」等理由,認為將大同列入「大古都」之中完全沒有問題。
朱士光曾經歸納出判定「大古都」的四大標準如下:
(一)應是中國歷史上主流(或主體,非正統)王朝或政權的都城。
(二)有著較長的作為都城的時間,一般而言應在200年以上。
(三)有著相當大的城址規模。
(四)在遺址上或其近旁存在後續城市,且應是國家級或較高級別規格的區域性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32)
前面提到的《山西晚報》的報道也轉載了這四項標準,不過並沒有直接依據這些標準來談論大同入選的問題,相反強調需要慎重進行研討,這與那些盲目樂觀的論調不同,值得肯定。儘管如此,大同是否符合四大標準中的前兩項,仍舊存在著問題。
安大鈞在古都學會召開前,接受了大同新聞記者鄧琳的採訪(33),強調指出歷史上的大同不僅符合朱士光所提出的四大標準,而且還屬於國務院指定的「歷史文化名城」和「較大城市」(34),完全滿足入選「大古都」的基本條件,這裡引用他的部分論述:
大同是主流(或主幹)王朝的都城,又是第一批歷史文化名城,還是第一批較大城市,作為北魏都城時,疆域面積大,都城規模大,文化貢獻大,國際影響大,後續城市也大,是遼金西京、明清重鎮、當代較大城市,而且歷史遺存多。大同號稱古都、佛都、藝都、軍都、融合之都、改革之都,還是舉世聞名的煤都。學術上承認了大同的古都地位,這也是名實相符、實至名歸。
整個語調充滿了信心,似乎大同成為「九大古都」之一已經是不爭的事實,令人感受到當地人們的強烈期待。(35)
既然大同已被認定為「九大古都」,那麼不難想像肯定會有其他城市緊隨其後。實際上,早在大同開始著手入選「大古都」的時候,雲南大理和河南商丘等城市也躍躍欲試。本文不擬討論這些古都是否具有成為「大古都」的資格,而是想介紹譚其驤對「七大古都」所作的排序,這當然也是與「大古都」之間的排列順序有關的(《中國歷史上的七大古都》)。根據他的觀點,可以將「七大古都」作以下排列(括弧內為其理由):
第一等:西安、北京、洛陽(長期作為多個統一政權的首都)
第二等:南京、開封(作為統一政權首都的時期較短)
第三等:安陽、杭州(僅作較大的地區政權的首都)
葛劍雄曾在分析「七大古都」的時候,依據上述譚其驤的觀點,進一步將「大古都」的排序要素總結為九條,並給出數值和點數,試圖讓客觀事實來說話。在該文的最後,列出了南京、安陽、杭州三座城市的分析結果。(36)葛劍雄所主張的古都等級區分,包括以下九條:
(一)建都時間
(二)都城性質
(三)都城所代表政權的疆域幅員
(四)首都對政權的控制程度
(五)遺址遺物的保留狀況
(六)今城市的政區等級
(七)古都與今城市的重合程度
(八)古都與今城市的繼承性
(九)綜合知名度
根據這些標準,南京在三者中占具絕對優勢,居於首位,然後依次是安陽和杭州。葛劍雄原本是想說明安陽加入「七大古都」的正當性,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文章內容具有很強的說服力,而關於「大古都」的排序,最終也得出了與譚其驤基本一致的結論。
對「大古都」排序,其意義到底如何?不得而知。儘管如此,如果按照上述標準判斷,鄭州和大同當屬第三等級。(37)大同現已被選入「大古都」之列,而對其他想要加入「大古都」行列的古都而言,這道關門愈發難以通過了。
結語——選定「十大古都」的可能性
認定大同為「九大古都」,之後是否還存在「十大古都」的可能性呢?這是一個誰都無法回答的問題。不過,題有「十大古都」之名的書籍已經問世。趙永復的《十大古都》(《「十大」系列叢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即是其中之一,它把瀋陽、大同、江陵(荊州)也放入「大古都」之列。作者趙永復為復旦大學的歷史地理學者,在撰寫此書時,曾問其師譚其驤。據說譚氏當時並不十分認同此說,但因為屬於「十大」系列叢書之一,所以也別無他法,只好在過去的「七大古都」之後加入瀋陽等城市,湊成十都出版。不過,最後三都中沒有包含鄭州,從出書的時間來看,這一點也似可理解。(38)
除此以外,還有在「七大古都」之中加入成都、廣州、銀川(來源於互聯網),或是在「六大古都」中加以成都、揚州、蘇州、太原等等說法。(39)而作為第十座「大古都」的候選城市,除前面的大理和商丘以外,還有人舉出了瀋陽、江陵等地。
從近三十年「大古都」排列的過程和現狀來看,認定「十大古都」的可能性相當低。能夠想到的古都大多不具備入選「大古都」的基本條件。除非「大古都」的選擇標準有根本性的改變,否則難以得到人們的支持。
最後必須注意的是,上述一系列古都與「九大古都」中的任何一座城市一樣,都被選入另外一個完全不同的古都分類之中,而且這種分類標準在今天受到了重視。這種與「大古都」不同的古都分類,即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其中詳情,當另外撰稿論述。
注釋:
(20)葛劍雄、華林甫:《二十世紀的中國歷史地理研究》(葛劍雄、華林甫編:《歷史地理研究》,《20世紀中國學術文存》導論,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除此之外還有,馮賢亮《「七大古都」說論辯始末》(《中國史研究動態》1997年第11期);鄒逸麟主編《中國歷史人文地理》(《中國人文地理叢書》,科學出版社2001年版)第四章第一節《從七大古都的更迭看歷史上定都的原則和變化》;朱士光主編《中國八大古都》(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所載朱氏《序言》;李民、岳紅琴、張興照《鄭州古代都城》(鄭州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鄭州市社會科學院編,河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一章緒論,等等。
(21)參見《鄭州商都3600年學術研討會暨中國古都學會2004年年會論文選編》(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所收張新斌《鄭州大古都的年代學研究》。
(22)參見劉慶柱《解讀中國古代都城》(中央電視台,《百家講壇》,2003年2月開講)。
(23)參見葛劍雄《悠悠長水譚其驤後傳》(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第三章《從沿革地理到歷史地理學》對譚其驤《創立「七大古都」說》的介紹。
(24)(38)葛劍雄:《悠悠長水譚其驤後傳》,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第187、188頁。
(25)與安陽相關的書籍有:《安陽市交通志》(編纂委員會編:《河南省交通志叢書》,人民交通出版社1990年版);李飛龍主編《中華第一都安陽》(《〈中國皇城·皇宮·皇陵〉系列叢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1年版);段艷紅、段長山、朱長安編著《安陽古都名勝》(《安陽旅遊系列叢書》,中國文聯出版社2001年版);任崇岳編著《安陽》(《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叢書》,旅遊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王迎喜著《安陽通史(原始社會—1949年)》(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等。
(26)除此之外還有鄒逸麟《也談安陽是否夠格列入中國歷史上的大古都》(載《中國古都研究》第11輯,山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此外也可參見記述其間經緯的前引馮賢亮《「七大古都」說論辯始末》。
(27)張之《歷史上安陽與鄴之關係》等文,見《中國古都研究》第12輯(山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所收諸篇。此外,王世恩《殷鄴安陽是中國的「大古都」》(《中國古都研究》第14輯,三秦出版社2000年版),陳文道、陳凱東《夏商周斷代工程與安陽古都》(《中國古都研究》第16輯,研究出版社、杭州出版社2003年版),華林甫《20世紀的中國古都研究》(《中國歷史地理論叢》第20卷第1輯,2005年1月)等。
(28)中國古都學會、鄭州古都學會編:《中國古都研究》第21輯(三秦出版社2007年版),是2004年11月在鄭州舉行的古都學會論文集。或許由於出版較遲的緣故,其中與鄭州相關的論文與注(21)所引中州古籍出版社本多有共通之處。
(29)參見同書《後記》及前引朱士光主編《中國八大故都》「鄭州」條。
(30)參見前引《鄭州古代都城》所載李學勤《總序》和《第一章緒論》,以及朱士光《在鄭州古都學會成立大會上的講話(2003年12月28日,河南省鄭州市)》(見前引朱士光《中國古都學的研究歷程》)。
(31)關於北魏時期的平城(大同),可以參閱陳新海《北魏初期的都城——平城》(《中國古都研究》第七輯,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李憑《北魏平城時代》(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年版);董瑞山主編《北魏平城研究文集》(《大同歷史文化研究叢書》,山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等。
(32)參見前引朱士光《在鄭州古都學會成立大會上的講話》。
(33)據《大同新聞網》刊《大同堪稱大古都——訪大同古都保護和修復研究會會長安大鈞》(2010年8月30日)。
(34)1984年國務院批准的13個地方都市。以山西省大同市、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遼寧省大連市等,人口超過百萬但並非省會或自治區首府的都市為對象,賦予一定的法規制定權。目前有近20個都市獲得了批准。
(35)或許得到了大同方面的協助,由中國古都學會編輯的「中國古都系列叢書」最近陸續出版,其中《古都大同》(杭州出版社2011年版)一書,主編為安大鈞,副主編為力高才。
(36)參見葛劍雄《論中國的大古都的等級及其量化分析——兼答安陽能否列為「七大古都」》(《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95年第1期),後收入葛劍雄《行路集》(山東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37)據前引大同的安大鈞會長所說:「論建都朝代和時間,論歷史性的貢獻,大同應該排在現有八大古都行列中的5至7位,只是現在已經有了八個古都,按人們習慣性的排序,把大同叫成了第九大古都。確切地說,大同應是中國大古都之一。」顯示出對大同排在「八大古都」之末的極大不滿。又據情報媒體關於「大古都」調查統計的不確切數據結果顯示(並非以中國歷史地理學圈內人士作為調查對象),「五大古都」的確是實至名歸,而對後面的杭州、安陽等四座都市的評價明顯不高。
(39)對於「大古都」,無論觀點或是論據都有著分歧,如劉志寬、繆克灃、胡俞越主編《十大古都商業史略》(《中國商業經濟學會叢書》,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90年版)即為其中一例。
原載:《江海學刊》,2013年第4期 第27-38頁
[日]木田知生(1949-),日本龍谷大學文學部教授
閱讀原文推薦閱讀:
※地理邊學邊聊3—15
※大洋板塊和大洋板塊會相撞嗎?會的話,形成什麼?
※地理答啦:使用地球儀對孩子學習地理知識有那些幫助?
※地理歌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