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結盟小米 家電三巨頭的智能硬體路線分化|經濟|投資|行業
熱點欄目資金流向千股千評個股診斷最新評級模擬交易客戶端
下載新浪財經客戶端:和牛市一起飛!
本報記者 侯繼勇 北京報道
小米科技[微博]投資了美的,格力電器(36.48, -0.27, -0.73%)董事長兼總裁董明珠發飆了。
12月14日晚,美的集團(25.92, -0.26, -0.99%)正式發布公告,確認與小米達成戰略合作。根據公告,美的將以每股23.01元價格向小米定向增發5500萬股,募資金額不超過12.66億元。發行完成後,小米科技將持有美的集團1.29%的股份,並可提名一名核心高管為美的董事。
公告聲稱:除資本層面外,小米與美的將在智能家居及其生態鏈、移動互聯網業務領域進行多種模式的戰略合作,包括雙方在智能家居、電商、物流和戰略投資等領域的對接。
小米科技和美的在一起,媒體最關注格力董明珠怎麼看。2013年,在某電視台的頒獎晚會上,董明珠與雷軍[微博]有一個10億賭約。此外,中國僅有三家營收過千億人民幣的家電企業——美的、格力、海爾,而美的與小米的結盟被視為中國家電巨頭對於未來的路徑選擇。
董明珠很快發表了自己的看法。12月14日,董明珠出席某雜誌論壇時,兩次登上論壇,向小米與美的發飆,內容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小米手機[微博]在印度因為專利被禁售的問題;二是說小米科技營收超過自己沒有多大意思,有本事在手機行業做到第一;三是美的因為專利問題被判向格力賠償200萬元。董明珠諷刺稱「兩個騙子走到一起,成了騙子集團」。
儘管批評小米與美的言辭如此激烈,董明珠卻稱自己並沒有憤怒,說「我急什麼」?
董明珠急什麼?
據公告披露,小米科技將以現金認購美的集團這次非公開發行的全部股票。但美的集團董秘江鵬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採訪時強調,目前美的集團對資金的需求並不大,與小米在資本層面的合作更多是為了給投資者信心,同時為雙方建立一個互信平台,攜手合作發展。「我們特意讓小米往美的派駐一個董事席位,目的就是為了讓互聯網思維更好地注入公司的日常經營。」江鵬說。
據記者了解,美的自今年3月正式發布智慧家居戰略以來,目前已實現單品牌內多類家電產品的互通互聯。根據該公司的規劃,到2018年,智慧家居產品銷售將佔美的整體銷售的50%以上,今年美的將完成25個智能家電品類的發布,未來三年美的還計劃提出累計投入150億元來推進智能家居。
江鵬表示,美的與小米的合作,雙方對合作內容也沒有限定範圍,美的與小米在共同打造智能家居平台、構建智能家居生態鏈方面有巨大潛力可以挖掘。
小米科技的優勢在四個方面,一是粉絲經濟樹立起來的品牌魅力;二是電商渠道,包括網站、倉、干、配一體的線下物流;三是軟體,目前主要是MIUI操作系統;四是互聯網生態圈,依託小米平台,有數目眾多的服務提供商。
未來所有的產品都會智能化,包括美的所有產品,這些產品都是格力的競爭產品,依託小米電商,小米軟體開發能力,小米的互聯網服務生態鏈,美的所有產品將具有小米產品具備的勢能。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家電圈分析人士認為,如果董明珠恐慌,那麼恐慌並非來自小米在營收上可能對格力的超越,而是美的插上了小米的翅膀之後,對於格力的全線超越。
美的選擇的是什麼?
小米為什麼選擇美的?這與雷軍對於小米生態鏈的圈層設計有關。
從智能手機開始,發展僅僅四年的小米科技開啟了自己的多元化之旅,電視,平板,路由器,在硬體領域開疆拓土,設計小米的硬體圈層。美的入駐,小米科技在硬體圈層的豐富性上前進了一大步。
小米硬體圈層的最核心圈層為三大硬體,包括小米手機、小米平板、小米電視,如果計入小米路由器,則為四大硬體。
第二個圈層是小米硬體產業鏈,包括小米電源、華米手環、智米空氣凈化器、小米攝像頭、智能血壓儀等。雷軍透露,小米智能硬體產業鏈已經投資了25家公司,首期目標是投資100家。
第三個圈層是小米電商,小米電商除了銷售小米自己的產品外,向第三方品牌開放平台,銷售他們的產品;四是MIUI操作系統,MIUI系統不僅提供給小米的產品使用,而且提供給第三方硬體廠商,目前一些智能手機廠商選擇使用MIUI。
美的屬於第二圈層,算次核心圈,除了獲得小米的投資外,也可在軟體授權、電商渠道、MIUI生態系統共享方面具有優先權。
投資美的,解決了小米生態鏈品類豐富性的問題。12月15日,小米科技聯合創始人王川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儘管未來小米、美的仍然獨立運營,但小米短期內不需要進入空調、冰箱、洗衣機等產品,這些產品正是美的核心產品,小米可以將更多精力投入到其他領域。
「小米跟我個人的價值觀一樣,都是把朋友弄得多多的,把敵人弄得少少的。」雷軍稱,小米是開放性的平台,不站隊,不控制,不排他,是一種開放性的態度。
作為平台,小米提供三方面資源:一是產品模式,即「軟體+硬體+互聯網」鐵人三項模式;二是銷售模式,即電商模式;三是營銷模式,即粉絲經濟,也可以理解為品牌輸出。
最終的小米模式是這樣的, 小米負責打通兩端,一端是消費者,他們獲得各種互聯網服務與應用;一端是軟體與服務提供商,他們通過小米硬體終端獲得用戶,獲得小米的各種支持,比如小米雲服務,各種SDK(軟體工具開發包)。
而美的作為一家營收超過1000億元的公司,加入小米生態鏈,將左右行業的路徑選擇。
路線之爭
關於與董明珠的豪賭,雷軍說,自己的信心來自小米是用互聯網的方式,而格力依然是傳統公司;而董明珠說,這場賭局的結局,不是雷軍贏,也不是我(董明珠)贏,是一個思維的博弈。她說:「你的思想,你的行為決定了你能贏,還是不能贏。」
雷軍與董明珠的鬥爭,其實是互聯網時代,在新的技術環境下,硬體產業的路線鬥爭。
雷軍的模式是平台的模式,以生態鏈的方式組織資源。雷軍稱其思維是「對稱」思維:互聯網時代,技術將為所有消費者賦能,每個人、每個廠商獲得的信息是均等的,獲得的資源僅與能力相關,與能力無關的交易成本變為零。對稱思維是互聯網思維的核心與基礎。
小米方面認為,美的接受小米的投資,其實並不是被小米收編,而是對小米路線的認可。美的選擇的路徑就是融入小米生態圈,等風來,跟風走。
格力的路線則是線上與線下渠道融合。線上與線下的融合,是蘇寧、國美走過的路線,在面對京東的競爭中,已經處於下風。
董明珠的信心是格力在傳統模式下強大的製造能力,傳統的製造產業鏈的模式是整機廠商,或者整機廠商壟斷供應鏈資源,以規模製造的能力影響產業鏈。這一思維發展的極端,就是1998年長虹[微博]在倪潤峰的帶領下企圖壟斷國產彩管的產能。
而小米模式則想證明:在互聯網技術環境,規模製造的壟斷力量不再存在,因為這樣的力量已經被互聯網去中心化的力量消解,隨著產業分工的細分,製造資源已經成為充分市場化的社會資源,任何一家廠商都可以市場價格購得。
在三家千億家電巨頭中,海爾走的是另外一條路線。儘管去年12月,阿里向海爾電器投資28.22億元,但主要用於與海爾日日順物流成立合資公司,非海爾的U+智慧生活系統。
對於海爾的未來發展,張瑞敏做了如下規劃:先是組織變革,然後內部創業,最後平台化。第一步是基礎,難度很大,等於把一家員工超過八萬人的公司拆成數百家百人小公司,海爾給予資金、渠道、技術等方面的資源,支持他們內部創業。完成這一變革,海爾也像小米生態一樣,成為一個平台。
明年1月8日海爾將舉行30周年慶典,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獲悉,整個大會就三個環節,其中一個環節是創客論壇。何謂創客,就是海爾平台上的產品、應用與服務提供商。
其他公司也在進行實驗,比如TCL[微博]曾經與愛奇異合作生產互聯網電視,聯想與上海文廣合作,阿里巴巴[微博]與海信等廠商合作,長虹在推行自己的家庭互聯網戰略。
很多人將雷軍與董明珠的賭約視為一場營收的數字比賽。若單純以營收比較,很像拿京東的營收與阿里巴巴集團的的營收進行比較,兩種完全不同的運營模式,沒有可比性。雷軍與董明珠兩人豪賭,賭的是路線,賭的是思維。
(本報記者葉碧華對此文也有貢獻)
進入【美的集團吧】討論
推薦閱讀:
※好美的根!
※天津最美的100個地方,帶你去過25個的男孩,就嫁給他吧!
※唯美的文字
※今年夏天我要陪你走最美的路
※青春俏美的拉丁舞,提升你的舞姿和氣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