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論干針療法是針灸學的一部分

論干針療法是針灸學的一部分

彭增福1,許能貴2,卞兆祥1,李燦輝3,陸衛東4,黃 濤5,王少白6*

(1.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中國香港;2.廣州中醫藥大學;3.加拿大漢博理工學院中醫部;4.哈佛大學醫學院達納法伯癌症研究所;5.中國中醫科學院針灸研究所;6.國際靳三針學會,美國紐約10019)

針刺阿是穴治療疾病,尤其是在痛證的治療中,是針灸較為常用的方法。近年來,以激痛點為刺激部位的干針療法(dry needing,DN)在西方開始出現。一些沒有進行針灸師註冊的其他醫學領域人士,如物理治療師、整脊師等,實施干針療法。無論是其使用的工具,還是所依據的理論基礎及應用範圍都未能超出針灸學領域,故干針療法仍屬於針灸範疇。可是,部分物理治療師們否認干針療法是針灸學中的一部分,並認為其可以不受針灸管理條例的監管。根據美國中醫師公會統計,至2016年底,美國至少已有5個州通過立法,將干針從針灸中切割出來,納入到其他醫療專業範圍[1]

本文試分析針灸與干針療法的基本定義、基礎理論、臨床實踐等內容,認為干針療法是針灸中的一部分,干針療法屬於針灸中的針刺療法。

1 從定義來看針灸與干針療法

針灸包括針刺與艾灸。很多情況下,英文中的針灸(acupuncture)一般既包含針刺,又包含艾灸。這裡,為了相互之間的可比性,我們先拋開灸的方法,只比較一下針刺與干針的定義。

1.1 針刺的定義

早在1952年,世界針灸學會聯合會前主席王雪苔2就指出 「針法就是以針的機械性刺激,施用於身體特定部位的皮表,或組織深部,以治病的方法。」趙爾康等3則明確指出針刺之定義是:「取金屬所制之針······在人身之經穴位置上,或適當之刺激點上,用一種刺激之方式,由皮膚而刺入肌肉之間,運用各種不同之手技,使筋肉、神經、血管,發生興奮、制止、誘導之作用,促進新陳代謝之功能,以收祛病及增進健康之效果,為治療中歷史最悠久之方法」。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NIH)將針刺定義為「使用毫針刺激皮膚上或皮膚內一定的解剖位置,有許多不同的診斷和治療方法。」這與美國國家替代與補充醫學中心有關針灸的定義基本相同[4]。此外,在各種醫學詞典里,針刺的定義都大同小異,都強調是一種用針刺入體內,防治疾病的治療方法。

1.2 干針的定義

根據美國物理治療協會(APTA)的定義[5],干針是指用毫針刺激入皮膚下的肌筋膜激痛點、肌肉、結締組織以治療神經肌肉性疼痛與運動損傷的一種治療方法。從而可以看出,干針使用的工具也是針灸常用的毫針,目的相同,只是對刺激部位的描述略有不同而已。顯然,從其內涵上看,干針屬於針刺。

干針是DN的中文譯稱。早在1959年,我國就發表了以「干針」為題名的臨床針灸論文[5]。《中國針灸辭典》將干針定義為:「指針刺麻醉中單純針刺的方法」[6],即用不帶液體的注射器針頭進行操作,而非穴位注射。在中文裡,穴位注射又被稱為水針,反喻單純使用毫針或針頭的方法為干或旱針。通過對針刺與干針定義的比較,不難發現,兩者均使用金屬合金作為針具,均以防治疾病為目的。針刺的定義還包括皮膚、神經、血管等刺激部位,而干針則局限於肌肉、結締組織,其刺激範圍明顯小於針刺的定義。因此,干針實質上只是針刺的一部分形式。

2 從基礎理論來看針刺與干針療法

2.1 針刺的基礎理論

「以痛為腧」是傳統針刺選穴的主要方法之一,同時也是經絡學說、經筋學說在遠古時期發展和形成的基礎。針刺的基本理論和臨床操作應用在此基礎上一直在不斷地豐富、發展與完善,從而產生了以經絡辨證為基本特色的理論,用來指導針刺臨床的操作。

由於針刺是一種侵入性治療方法,因此,需要對解剖相當熟悉,解剖是針刺的靈魂。包括牛津大學學者在內的科學家們通過對穴名的考察發現,在《內經》時代,中國古代的解剖就相當成熟了[7]。這說明,早在遠古時期,針刺的起源與形成,與古代相當成熟的解剖學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繫。經絡與經筋理論,就是建立在對古代人體生理病理的觀察與針灸實踐基礎上產生的。經絡理論認為,人體存在著十二經脈、奇經八脈、十二經筋、十二皮部、十五絡脈以及無數小的絡脈,溝通了體表與內臟,將肢體與軀幹、頭顱、肌肉骨骼之間相互聯繫起來。經絡辨證就是以經絡學說為理論依據,對病人所反映的癥狀、體征進行分析綜合,以判斷病位、病性的一種辨證方法。這是傳統針刺方法取穴治療的理論依據。

1899年,清代劉鍾衡所撰的《中西匯參銅人圖說》,才將西醫生理解剖引入了針灸教材[8]。1931年,中國現代針灸學的奠基人承淡安在其所著的《中國針灸治療學》中,運用人體骨骼圖、肌肉圖、血管分布圖、神經分布圖描述了每個腧穴的定位和解剖結構,正式掀開了現代針灸學發展史上的新篇章。在他的引導下,許多學者開始嘗試用現代生理學說解釋針灸的作用機制[9]。如1934年,羅兆琚[9]提出針灸之生理作用說。同年,唐世丞[10]在《針灸雜誌》上發表了「電針學之研究」,開啟了中國現代針灸研究之先河。1958年,針刺麻醉術在我國首先成功。結合現代科學技術知識,去認識和整理針灸學的理論、法則和臨床實踐等一系列的事實表明了現代針灸學的誕生[11]。袁其倫在總結現代針灸學特點的基礎之上,提出了現代針灸學的構想與模式。其中有關穴位問題,他認為,應從現代解剖、生理的角度對穴位作實質性分類,並嘗試將穴位分為皮神經穴、混合神經穴、血管神經穴、淋巴普(結)神經穴、壓敏穴、痛敏穴、一般穴等7類[12]。趙耀東[13]從治療範圍、治療原理、治療作用、治病基礎、經絡的實質、循經感傳等6個方面闡述了傳統針灸和現代針灸二者之間的區別與聯繫。陳少宗[14-16發表了一系列有關現代針灸學的論文,主張用現代科學理論來指導針灸。這些均說明現代醫學的解剖、生理知識早已是現代針灸學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部分。

其次,以現代醫學解剖為基礎的各種新針灸理論也相繼產生,如神經干刺激法、神經節刺激法、運動點針刺法、反阿是穴療法、神經節段取穴法等,都是在現代醫學解剖與生理的基礎上形成的。

2.2 干針的理論基礎

干針所依據的激痛點理論的主要基礎是肌肉的解剖與功能,實質是中國古代經筋刺法的一種。有人比較了基於肌肉生物力學結構的肌筋膜鏈,發現11條 肌筋膜鏈與傳統十二經絡的體表走行有著驚人的相似[17]。通過比較激痛點的疼痛模式與相關穴位的循經感傳,也發現二者高度一致。它們都與《靈樞·經筋》所記載的肢體十二經筋的分布區域和走向幾乎完全相同。因此,干針所依據的激痛點理論,本身就應該是現代針灸基礎理論的一部分。因此,有學者認為,干針實際上是一種去經絡化的針灸[18]

和任何其他學科一樣, 針灸學也不斷向前發展。這既是醫學的發展規律,也是針灸學本身的特徵所決定的。因為針灸是以體表物理刺激為治療手段,其效應和治療原理與基於人體形質認識的現代醫學更易相關聯。因此,針灸學的現代發展與現代醫學科學技術關係越來越密切,無論是在技術方法上,還是在理論上,都呈現明顯的現代科學化傾向。

因此,以肌肉筋膜等解剖知識和激痛點為理論依據的干針是用現代語言對針灸阿是穴療法的進一步描述,是針灸適應社會需求的自我完善,是針刺治療經筋病的現代發展和完善,完全應該屬於傳統針灸的針刺療法。

3 從針刺部位來看針刺與干針療法

3.1 針刺的部位

傳統針刺的部位,包括經穴、經外奇穴與阿是穴。對於不同類型的疾病,常選用不同的穴位,通常會多種穴位聯合應用。但總的來說,對於普通內臟相關性疾病,經穴相對比較重要,而對於「經筋病」則多採取以痛為腧的阿是穴。

阿是穴來源於《內經》的「以痛為輸」,其名稱首見於中國唐代的《千金要方》。原本是一種取穴方法,即如果病人有疼痛,檢查者便在局部按壓,如果正當病灶所在處,不管它是不是穴位,當按壓時病人感到舒暢痛快或疼痛加重,病人就會告訴檢查者說:啊,正是這一點。無論用灸法,還是用刺法,都有顯效。激痛點的判斷標準之一,也就是按壓或針刺以後,能否再現或減輕病人的癥狀。可見,阿是穴與激痛點的判斷標準也十分相似[19]

那麼,激痛點到底是與有固定位置的經穴相似?還是與無固定位置的阿是穴相似呢?其實,在臨床實踐中這兩者並沒有本質上的差異。因為在早期,古人治療經筋病,即肌筋膜疼痛之類病症,主要取穴原則是「以痛為腧」。如按壓天宗穴會出現手太陽經的循經感傳。這與岡下肌的激痛點引起前臂及上臂後側牽扯痛基本一致。其次,闌尾炎常在膝關節外下方的脛腓骨之間出現壓痛點,其位置接近足三里穴處。因此,阿是穴雖然位置不固定,但仍有規律可循。

再次,穴位的發展史表明,穴位經歷了從阿是穴到奇穴,再到經穴的發展過程,因此,可以說,經穴與經外奇穴、阿是穴在本質上沒有區別[20]。但是,為了臨床、教學與國際交流的方便,逐漸將刺激部位固定下來。當今世界衛生組織進行的腧穴標準化定位正是做的同一類的工作。Travell等[21]也認為,每個人的激痛點位置都不一樣,書中只是為了敘述方便,才標記出來。由此可見,激痛點與穴位,無論是腧穴,還是阿是穴,在本質上並沒有差異。因此,有人主張將激痛點合併入針灸的阿是穴範圍[22]

3.2 干針的刺激部位

干針的主要刺激部位是激痛點。在全身147塊肌肉中,已發現255個激痛點。其具體位置常因人而異,其面積通常小於1 cm2。首先,從數量上看,激痛點大約佔經穴的2/3稍多。其次,從部位上看,Dosher[23]則發現92%的激痛點與針灸穴位在解剖上相對應。Melzack[24]、Birch[25]、Hong[26]等認為,激痛點就是傳統針灸的阿是穴。

其次,激痛點常位於肌腹中央、肌肉肌腱交界處以及肌肉附著於骨骼處。每一塊肌肉都可以產生獨具特徵性的疼痛與感傳痛。而傳統針灸穴位的分布一般以肌腱附著處及肌肉肌腱交界處的關節周圍較多見,而上臂及大腿部等、小腿後部等大肌肉處反而穴位比較少[27]

由此可見,無論是從激痛點的具體位置、臨床特點,還是從其分布規律來看,它都與經穴及阿是穴基本一致。

4 從針刺方法來看傳統針刺與干針療法

4.1 針具的選擇

由於病變涉及的部位不同,因此,傳統針刺會根據軟組織病變所涉及的皮、脈、筋、肉、骨5個不同層次而使用不同的針具,古代的九針之說,即是指此。如《靈樞·官針》載:「病在皮膚無常處者,取以針於病所,膚白勿取。病在分肉間,取以圓針於病所。病在經絡痼痹者,取以鋒針。病在脈,氣少,當補之者,取以針於井滎分輸。病為大膿者,取以鈹針。病痹氣暴發者,取以圓利針。病痹氣痛而不去者,取以毫針。病在中者,取以長針。病水腫不能通關節者,取以大針。病在五臟固居者,取以鋒針,瀉於井滎分輸,取以四時。」這些充分說明,不同的針具用於不同的病症。同時,也說明傳統針灸所用的針具十分豐富。在此基礎之上,現代針灸工具則有毫針、圓利針、三棱針、梅花針、芒針、皮內針等不同針具。此外,還有電針、激光針灸、穴位按壓等。而干針以滅活位於肌肉中的激痛點為主要目的,所採用的針具,只是傳統針灸九針中最為普遍使用的毫針,而沒有其他針具。

由於干針是從激痛點注射發展而來,其早期的針具主要是皮下注射器的針頭,針具相對較粗,因此,常會引起明顯的針後疼痛感。後來,在針灸師的啟發下,才重新使用了傳統針灸的毫針。即便如此,「干針」的針刺工具也屬於傳統針刺針具的一種。

4.2 針刺的深度與進針方向

因病灶所處皮、脈、筋、肉、骨層次的不同,傳統針刺有相應的針刺深度。病在皮膚,針刺宜淺;病在淺表血絡,可刺絡放血;病在肌腱,則不宜出血,主要針在肌腱附著點上;病在肌肉,可採取像雞足樣針刺。病在骨骼,宜深刺入骨膜。更有趣的是,這五種不同進針深度的刺法中,其中的「合谷刺」,形如雞足,就是一個典型的扇形針刺,而且,主要用於治療肌痹,即肌肉疼痛類病症。

干針的操作主要在肌肉層進行,因此又稱之為肌內刺激療法。為了儘可能滅活所有激痛點,一般主張扇形針刺進行掃散,這與傳統針刺的「合谷刺」有許多相似之處。而這種散刺的方法,早在元代就有人主張對於阿是穴採用斜刺的方法。這說明,干針的具體刺法也屬於傳統針刺,只不過干針的刺法簡單,遠不如傳統刺法內容豐富。

4.3 從針感來看

在傳統針刺中,得氣是針刺取效的關鍵;「氣至病所」是基本原則。因此,術者針下有「如魚吞鉤餌之浮沉」的沉緊感;患者有酸麻脹重痛等感覺,有時還可能產生一些植物神經反應[28]。干針也強調能誘發特徵性感傳痛,認為局部的抽搐反應是刺中激痛點的重要標誌。相反,對於不同體質的人群及不同病症,傳統針刺有時可能會採用較溫和的針刺方法,或淺刺,或輕刺激,也就是說,有時並不十分強調得氣的針感。如王少白為了儘可能避免強刺激給病人帶來的痛苦,創立了舒適化針灸——「糖針」療法[29],同樣可取得滿意的療效。

5 從適應證來看針灸與干針療法

世界衛生組織先後於1979年、1996年公布了針灸的43種及64種針灸適應證[30-31。2002年,再次詳細分析了針灸治療病症的範圍及療效,共列舉了107種病症[32]。國內2008年杜元灝等的有關統計分析表明,針灸的優勢病種多達16大類,461種病症[33]。而干針則是以激痛點為針刺部位,其主要適應證只是肌筋膜疼痛綜合征。而且,對於頑固性肌筋膜疼痛,局部激痛點針刺滅活的療效並不十分滿意。相反,根據傳統針灸理論,循經遠端取穴反而療效會更好[34]。因此,傳統針刺對於這種肌肉疼痛的取穴方法,並不局限於病灶局部的激痛點。

由此可見,傳統針刺治療的範圍非常廣,而干針的適應證相對較窄,後者只是前者的一部分而已。

6 從針灸醫師的知識結構來看針灸與干針療法

一個合格的針灸醫師,除了要學習傳統的中醫理論以外,還必須在大學學習許多西醫課程,如人體解剖學、組織與胚胎學、生物化學、生理學、病理學、藥理學、西醫診斷學、西醫內科學、西醫外科學等。其次,中醫骨傷科學、中醫婦科學、中醫兒科學等中醫專業課程,也包含了必要的現代醫學內容。其中完全屬西醫的基礎課程有6門,西醫臨床專業課程有內科與外科2門。其他中醫專業課程也都包含了相關西醫專業課程。有關激痛點理論所涉及的內容,主要是肌肉的解剖與功能、肌肉的觸診與評估等。這些內容可以包含在解剖、骨傷等專業課程之中。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規定,所有高等院校醫學本科以上專業的人士,在執業醫師指導下,在醫療、預防、保健機構中試用期滿1年以上,才有報考執業醫師資格[35]。這些說明,目前的針灸醫師的知識結構、操作技能和日常臨床實踐中,可以包括激痛點針灸療法。

學者們一致認為,只有在教育部認可的針灸學校或課程班接受正規的針灸教育,才能從事針灸[36]。美國醫學協會也指出「干針作為一種侵入性治療,其操作必須由經過標準培訓與熟悉常規使用針具的醫師,如執照西醫師與執照針灸醫師來執行」[37]。由此可見,激痛點針刺療法更應該在針灸學的框架內發展與傳播。

7 小結

綜上所述,我們認為,干針只是在激痛點理論指導下的傳統針刺療法的發展,屬於針灸學的範疇。理論上,激痛點理論與阿是穴、經穴在部位分布上十分相似,干針並沒有一個完整的全新針灸理論體系。它只屬於傳統針灸五體刺法中的刺筋、刺肉。但不可否認,激痛點理論發展了阿是穴理論,使得針灸臨床尋找阿是穴更有規可循。刺激部位上,傳統針刺治療的部位非常廣泛,包括皮膚、血管、肌腱、肌肉、筋膜、骨膜等刺法;而干針的刺激部位,僅限於肌肉層,偶爾涉及肌腱等,而不包括皮膚與骨膜、血管等組織。操作方法上,傳統針刺根據不同的病情,會選用不同長度、粗細的針具,具體操作方法豐富、靈活;而干針針具較為單一,刺法簡單,針具較粗,更容易產生針刺後疼痛。正因為如此,干針主要用於肌筋膜疼痛綜合征及其相關病症,即中醫所稱的經筋病,不如傳統針刺療法的治療範圍廣泛。如果幹針操作者未經專業的訓練,更易導致醫療事故。因此,為了保證病人的權益,也應將干針保留在針灸監管的範圍而不應該單獨割離。

從干針迅速崛起的事實,我們可以清楚地體會到,流傳幾千年的針灸的科學性毋庸置疑,同時,針灸理論的現代重構刻不容緩。我們也不難預測,隨著針灸理論的發展,臨床針灸的療效也將勢必提高。


推薦閱讀:

杜志鵬針灸臨床講解
怎樣學習針灸
震後救助,推拿針灸不可少
第二十五章 平衡針灸穴位應用與驗案
急救針灸適宜手法

TAG:針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