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財商教育,寒門出「貴」子,豪門出敗家子
現在「熊孩子」成為全網媒體間隙性話題,大家時不時DISS一番。最新一次則是由某個「熊孩子」洗電腦、掰斷口紅等禍害東西行為引起的。現在的孩子不愛惜東西,除了物品豐富「不知匱乏」外,主要是人財物教育不足的結果。
財商教育比學位房更值得投資
————————
首先,財商並不是富家子弟的專利或者說稟賦。「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宜家創始人坎普拉德5歲時,發現周圍的人缺少火柴,他就拜託鄰居跑到斯德哥爾摩幫忙「帶貨」,低買高賣,掘得人生第一桶金。10歲時他已是「超級雜貨店」老闆,什麼聖誕裝飾用品、鉛筆,連自己捕到的魚都賣。到了17歲,用父親給的一筆獎學金創辦了宜家……
這就是坎普拉德「賣火柴小男孩」的逆襲人生。其實家境不是關鍵,關鍵是家裡和周圍人的引導和言傳身教。
騰訊金融科技智庫的研究指出,中外財商教育的差距與主要發達國家已形成由政府主導的家庭、學校及社會三位一體的教育系統有關。尤其是政策上,發達國家對財商教育的重視程度高於發展中國家,也已經形成較為完備的體系。
宜家創始人坎普拉德
對比坎普拉德從一個瑞典農村裡的小男孩白手起家,當下中國尷尬的則是「寒門出『貴』子」,越是普通人家,養出的孩子越「貨害」、越「貴」,因為家長是苦日子泡過來的,所以希望孩子能過得比自己好一點,結果卻苦了自己、害了「熊孩子」。例如經常看到大學新生一定要家裡備上蘋果「三件套」(即手機、PAD和電腦)上學的新聞,要知道這蘋果三套總價3萬多,相當於父母好幾個月的工資,而不買孩子就蹲在地上賴著不起,直到家長答應為止。還有不少「熊孩子」不認貧窮父母甚至打罵父母的鬧心視頻……對這些,指責很容易,找到問題的癥結然後做出改變則需要多方的反思和努力。
富人家孩子敗家,窮人家孩子也敗家。不少富家子弟還更努力。人家比你有錢,還比你努力,說明關鍵就在貫穿孩子每個成長階段的財商教育。
上海高級金融學院與嘉信理財聯合發布的「中國新富人群財富健康指數」顯示,在35歲至44歲的中產人群中,60%將子女教育作為首要支出(投資)目標;在45歲以上的人群中,40%將資助子女買房或創業作為重要支出(投資)目標。相信在年輕的新中產人群中,子女教育的支出更不在少數。只要一有孩子,一切圍著他轉。
為什麼家長捨得為孩子在學區房上投錢,卻不捨得教孩子「認錢」,在培養孩子財商上花功夫?實際上,如果不教會他量入為出、自立自強的節儉之道、理財之道,那麼家長在孩子身上投的錢財和時間將可能化為泡影,甚至把家敗光。
學區房成為很多家庭的焦慮。
勞動換錢應從娃娃抓起
————————
按當前情況,多數家長對養兒防老可能不指望了,但育兒成材總是要達到,其實這本質上是個「金融化」問題——教會孩子如何理財,首先明事理,「這世界沒人欠你的」,教會孩子有所付出才有所得的道理。
不管網友怎麼調侃,明白了這個道理,是過好這一生的基礎。讓孩子懂得「勞動可以換來金錢,金錢可以買來自己想要的東西」,應該從很小就開始。比如孩子因為看了動畫片《小豬佩奇》很久就想要和佩奇一樣的「豎笛」。可以,但請他用勞動所得的星星換,一顆星抵一元,買個豎笛22元,你就用22顆星星來換。怎樣獲得星星呢?讀書、說話算話、幫做家務、樂於助人。孩子再大點了可繼續實施積分獎賞制,作業按時做完,可以得分玩會遊戲;得到老師誇讚、主動整理房間、照顧弟弟妹妹都可以攢積分,分數可以用來換禮物,或換遊戲時間。這些作法都是專業的財商教育設計,核心理念是要享受,必先有付出,必須讓孩子明白延遲滿足、靠獎勵滿足的道理,他會受益終身的。
零散的財商教育在年輕父母中相對常見。「洗碗0.5元錢,拖地0.5元,倒垃圾兩次1元……現在商店裡的小東西漲價了,我在和媽媽談家務勞動漲價的事。」某報道中發現,超過六成小學生通過勞動來賺取零用錢,家長也樂意把零用錢與家務「掛鉤」,每項家務明碼標價,有意識地讓孩子們認識到勞動才能有收穫。但也有一些家長擔心:「長此以往,孩子會不會認為只有給錢才幹活,不給錢就不幹活呢?」
不會的。報道中某位小學三年級學生,一次看中了一款新玩具,摸摸口袋,這個月零花錢已經花光了,向家裡要被拒絕了,於是通過到同學家幫做家務活賺零花錢,通過「打工」買到自己心愛的玩具。現在還有替同學跑腿賺零花錢的現象,憑勞動憑本事掙錢沒什麼不好,這些都是必要的財商教育。當然替同學寫作業賺外快的作法就不提倡了。
很多人願意為孩子傾其所有,但卻沒有找好財商教育的方向。
財富能力是最有價值的資產
————————
財商教育宜早不宜遲,因為一旦孩子養成「這一切都是白來的」的想法,就會出現寒門出「貴」子、豪門出敗家子的教育結果。
財商教育有多種層次,鼓勵孩子用勞動來賺取零花錢,只要這個勞動是正當的就是財商教育。孩子有付出才會更加懂得珍惜。平時講再多要愛惜東西、不要浪費糧食都沒用,讓孩子辛苦勞動一次,他就什麼都明白了。
靠勞動賺取零花錢是未來他大學時勤工儉學的預演。要知道,在西方勤工儉學是年輕人的常態。李嘉誠還讓兩個孩子留學時勤工儉學呢。這是培養自立自強人格的關鍵過程,也屬於財商教育必要部分。
在富豪當中,李嘉誠算得上教子有方。
當然,很多家長自身對財商都處於懵懂狀態,了解和學習財商渠道也缺乏。從財商上打救「熊孩子」,需要包括政府、機構、企業各方從知識、工具、平台多個維度的支持才能有所改變。尤其連接海量用戶的互聯網企業可以負起更多的責任,比如騰訊理財通這樣的,就可以結合自身互聯網金融屬性,普及財商教育理念,研發應用型、場景式產品等等,幫助親子用戶提升財商。
又比如就可以利用六一期間向全民告知最核心的東西:財商是什麼?先教會掙錢的概念,有付出必有所得,不付出無所得,其次才是提升理財能力,讓錢生錢,前者是後者的基礎。
德國漢堡大學心理學教授邁爾思提出,現代父母應該教育孩子3大財富能力:正確運用金錢的能力、處理物質慾望的能力、了解匱乏與金錢極限的能力。這些能力背後最重要的思維,也就是為自己負責,自力解決問題。培養孩子這三大財富能力,才是留給他們最有價值的資產。
雖然普及兒童金融理財知識迫在眉睫,但親子財商教育依然是當前中國教育市場的缺口。瞄準這一空白,名目繁多的親子財商教育課程紛紛湧現。魚龍混雜的培訓機構組織,讓本來就對這方面不甚了解的家長如墜五里雲霧,不知所云。一些不正規的機構、平台趁機打著財商教育的幌子圈錢,讓財商教育流於形式,難見失效。
了解到財商教育的重要性,還要選好平台。
因此,選擇正規平台進行親子財商教育尤為重要。在財商教育領域走在前列的騰訊理財通,引起了不少家長的關注。近年來,騰訊理財通結合系列財商課程以及相關產品,形成了工具+知識類型的財商教育方案,不斷通過騰訊理財通大講堂、財商課等財商教育系列活動向大眾普及金融知識,提高用戶財商。騰訊金融科技智庫聯合深圳大學會計與財務研究所共同發布《親子財商教育:國際比較與中國啟示》報告,為親子財商教育背書。
資料鏈接:外國孩子怎麼掙零花錢
在不少發達國家,家長給孩子零花錢時,要求是非常「苛刻」的。
日本:許多學生利用課餘時間,在飯店洗碗,端盤子,在商店售貨或照顧老人,做家教等,掙錢零花。
加拿大:為了培養兒童的勞動興趣,絕大多數家庭不給兒童零花錢。因為他們認為給孩子零花錢會使孩子養成依賴父母、不勞而獲的習慣。所以從孩子6—7歲起,就有意識地讓兒童做一些打掃衛生、送報刊信件、為商店設小攤代售飲料或小商品等事,以養成他們通過勞動取得報酬的習慣。
英國:據報紙推銷站聯合會統計,全英約有50萬送報童。稍大一些的中學生打工也是尋常現象,而且都得到了家長支持。一位英國人說:「孩子打工掙零花錢,家長都不反對,甚至還鼓勵。一則可節約一些開支,更重要的是讓孩子知道錢必須用勞動去換取。」
資料鏈接:美國兒童理財教育目標
一、二年級:不僅認識到錢幣,知道錢幣的作用、學會錢幣之間的換算,還要知道現實生活中一個家庭的開支,家庭的投資儲蓄情況。
三年級的孩子:開始接觸錢,知道錢的消費、銀行的功能等。家長必須給孩子零花錢,讓他有自由支配的能力,只要在大的方面有限制,小的方面不必過細地了解。
四、五年級:是理財教育深化的年紀,這時可以讓孩子接觸更多的方面。
美國前任總統奧巴馬的女兒們也得靠自己做家務,才能獲得零花錢;新晉總統特朗普的美貌女兒伊萬卡也是小小年紀就做模特賺取零花錢;足球明星貝克漢姆的兒子也需要到麥當勞打工掙零花錢,這些家庭讓孩子們從小摒棄「不勞而獲」的依賴感,樹立靠自己的雙手獲得財富的觀念,這樣才讓孩子們更加懂得財富的可貴和創造財富的根本途徑。
在美國,很多家庭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教會他們記賬,並堅持讓孩子們每天記賬。通過簡單的記賬,孩子們會清楚的知道自己的錢花了哪裡,存在了哪裡,這對他們以後學會在生活中支配金錢有著很大的幫助。
推薦閱讀:
※孩子必備「3Q」:IQ、EQ,還有一個FQ!財商教育你會了嗎?
※如何有趣地提高財商
※停下手中的工作,你還有持續自動收入嗎?
※稅後收入與「睡後收入」,將貧富差距越拉越大
※【財商教育】引導孩子正確的金錢觀!10套世界優秀財商教育好書分齡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