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反華真正內幕曝光:這才是來龍去脈!

核心:澳大利亞「反華」潮愈演愈烈!這才是真正的來龍去脈!

伴隨澳洲外交白皮書在11月的公布,澳洲政府對華強硬姿態百出,澳洲媒體更是搖旗吶喊,相關中國的話題以前所未有的密度登上了澳洲各大媒體的頭條。

為什麼在中澳貿易快速增長人員交流密切的條件下這股寒流會出現?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原因複雜且源遠流長。

難於融合的中澳關係

在不少澳洲人眼中,中國如同黑洞正在吞噬澳洲。

2015年中澳簽署的自由貿易協定把中澳貿易推向了新台階。中國方面在進一步向澳洲開放乳製品,肉製品,糖類,服務業等市場的基礎上獲得了進一步在澳洲投資的保證。

2016年1—7月,中國對澳大利亞的投資增幅達到74.3%。雖然45%的中國投資是民間對澳洲房產的投資,中國企業包括國有企業對澳洲礦山,農場,基礎設施的投資也迅速增長。

最為影響的是中國路橋集團獲得99年達爾文港的租賃權,上海中房置業攜手澳洲女富豪萊茵哈特拿下澳大利亞基德曼資產;基德曼資產佔澳大利亞土地總面積的1.3%,畜養牛群185,000頭(上海中房置業占股33%)。

目前中國吸納了澳洲1/3的貨物出口。中國留學生佔全澳外國留學生總數的38%以上及全澳大學生的6%,每年向澳洲提供236億澳元國民收入,是西方國家裡比例最高的。根據澳中商會的數據中國人佔全澳外國旅遊者的比例從2005年的4.9%上升到2016 年的13%,預計2026年達到24%,人數3300萬。

當中國人對於這些數據暗暗自喜,認為不僅在經濟上而且最終能在政治和外交上把澳洲徹底吸進大中華勢力範圍時,很多澳洲人對此一直心懷疑惑,不滿和反對。

中資不斷的購買澳洲農場,礦山和基礎設施被認為是經濟入侵。城市中的老百姓也因為中國人把房價吵得越來越高而不滿。

澳洲有一個新興的極端保守和反移民政黨One Nation(可翻譯成一個國家黨或者一個民族黨),其創始人韓申(PaulineHanson),一個沒有多少文化而且因濫用選舉撥款而判過刑的中年女人,能夠東山再起形成氣候,就是因為她敢於違背「政治正確」喊出不少澳人的心裡話。她第一次當選議員的首次議會講話就拋出了「澳洲要被亞洲移民吞掉」的煽動言辭。

如果說澳洲民粹關注的是移民,是中國人的買房,買地,買農場,精英們則看得更遠更深。艾倫·杜邦是澳洲一個很有影響的政治和戰略風險諮詢公司的CEO,他在近來發表在《澳大利亞人報》上的「依賴中國使我們易受傷害」一文中說:澳洲對中國的經濟依賴已經達到不健康的比例,澳洲越來越難於反對中國的外交政策,澳洲的國家獨立已經受到威脅。

站在持保守和民族主義立場的澳洲人的立場上,這個判斷並非空穴來風。

澳洲是西方國家唯一一個在過去30年沒有經歷過經濟衰退的國家,搭上中國經濟發展快車是這一現象的極其重要的決定因素。

澳洲有一批政治家和學者,例如前總理基廷,前外長卡爾,澳洲國立大學戰略學家休·懷特,前駐中國大使傑夫·蘭彼等在各種場合論述澳洲要繼續成為幸運國家就一定要接受中國在東亞和西太平洋地區不斷擴大勢力範圍的現實。

這些政治家不僅在輿論上呼籲加強中澳關係而且直接參与了中國公司運作。基廷在中國開發銀行擔任董事,前澳洲貿易部長鮑勃在租賃達爾文港的中國路橋集團擔任顧問,前外長唐納曾擔任澳洲華為董事(這些行為全部合法)。

2015年左右,澳洲國立大學經濟研究所東亞部和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共同作出了一份加深中澳經濟關係的報告並提交給了澳洲總理。這份報告提出中澳要簽訂一個類似澳洲和日本於1976年簽訂的友好合作條約。

這個條約要保證兩國開放市場,保障能源和其他資源,糧食的供應和投資。報告要求澳洲放棄「國家利益」作為衡量中國投資的指標,放鬆對中國國有企業在澳洲投資的限制。

這份報告準備過程中澳洲歷屆政府總理,政府相關部門例如外交部,總理辦公室,貿易部,澳洲儲備銀行(中央銀行),若干大型企業都有程度不同的參與。

澳洲國內的確有和中國全面緊密結合的呼聲,中澳的緊密結合也必定有利於澳洲經濟發展。然而這種局面是在澳洲當道的盎格魯撒克遜人所不願看到的。

澳洲的盎格魯,撒克遜人有一種孤獨感。自稱身處西方的邊遠哨所(outpost),澳洲盎格魯,撒克遜人離歐美太遠了。環視澳洲四周,除了大海,就是亞洲人國家,而澳洲直至1970年代才事實上放棄白澳政策。這種孤獨感強化了澳洲盎格魯撒克遜人保持其在澳洲大陸主導地位的意願。與美國的結盟及支持美國為主導的世界次序被認為是維護澳洲盎格魯撒克遜人各方面利益和價值觀的基石。

過去為了享受中國帶來的經濟紅利,澳洲一直在中美之間玩平衡。一方面澳洲批評中國劃定東海防空識別區、推進南海島礁建設;另一方面參與亞投行,簽署中澳自由貿易協定,頂住美國壓力將達爾文港租給中國公司。

很長的一段時間,澳洲在中美之間玩平衡的基礎是中國的發展未達到挑戰美國主導的全球次序的程度。但自中國明確提出要參與國際次序的管理和建設,提出一帶一路戰略,設立亞投行和在南海大規模建島後情況有了變化。

中國南海的大規模建島打破了澳洲在中美之間玩平衡的基礎。澳洲保守派認為中國在南海的動作已經到了挑戰美國在西太平洋地位的地步。默認中國的行動,就是破壞美國主導的世界次序,破壞美澳聯盟的基礎。澳洲將不可避免地被納入北京的勢力範圍。以美澳聯盟為基礎的澳洲國家安全基石將被侵蝕,澳洲的價值觀將逐漸被拋棄。

顯然除了中澳政治體制和意識形態上的不同,澳洲對華態度轉變很大程度上來源於澳洲盎格魯薩克遜人擔心其在澳洲主導地位的喪失。下面幾段對中澳關係文章後的留言頗能說明問題:

「直到百萬澳洲白人,要求他們的政治家關閉面向亞洲人,阿拉伯人,非洲人和穆斯林(不論來自何處)的移民之門,我們將沉淪。不要以虛偽的「種族主義」口吻反擊我們。多元文化僅僅服務於兩個集團:

1

為了選票的工黨和他們的金主;

2

只會自嗨的「人權」理想主義者。」

「當前需要一點麥卡錫主義!」

這種民意基礎無疑推動了本屆自由黨聯盟政府在過去12個月里在政治和外交上與中國漸行漸遠。近來澳洲政府發布了外交白皮書,結合澳洲政府在2016年2月發布的國防白皮書,這兩個白皮書的要點是在美國特朗普政府有跡象退出亞洲的情況下如何平衡中國勢力在亞洲的擴張。

澳洲外交白皮書呼籲美國不應退出該地區,否則「該地區的秩序和自由將會受打擊。」澳洲必須做出更多努力「加強同臨近民主國家的聯繫,用以抗衡日益崛起的威脅性勢力」。澳洲竭力支持美國印太戰略,支持美,日,澳,印四國集團的形成以平衡中國的力量。

為了在這個戰略中加重澳洲的分量,澳洲國防開支將從佔國內生產總值的1.85% 提高到2%,從2016到2026十年間,澳國防總預算將高達4470億澳元,用於採購包括導彈驅逐艦、F-35隱身戰鬥機和新一代潛艇的新軍備。這對澳洲這樣一個財政赤字和政府債務高企的國家而言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至於中澳貿易,澳洲知名評論家GerardHenderson 的一篇文章多少反應了澳洲保守集團的立場:「澳洲經濟依賴中國,同樣中國經濟也依賴澳洲,中國人買我們的礦產和服務,並不是因為他們喜愛我們,而是我們的產品有競爭力,我們的教育水平高」。

大選,民粹和前景

西方社會重大政治調整歷來與大選密切相關,據報澳洲很可能在2018年6-7月間進行大選。當前自由黨聯盟總理特恩布爾執政泛善可陳,地位不穩,不僅受到在野黨工黨的挑戰,也受到其黨內不同派別取而代之的威脅。

在這種情況下,特恩布爾政府意識到,澳洲社會上很大一部分高能量的盎格魯撒克遜人對中國的不滿可以成為其對華政策調整的社會基礎;而因反華被調動起來的民族民粹意識又能為自由黨2018年大選選戰造勢。銜接這一連串政策的關鍵節點就是圍剿工黨議員Dastyari的戰役。

Dastyari曾是工黨一顆明日之星,33歲就成為工黨前排議員(影子部長級別)。南海仲裁案後,他在去年6月對澳大利亞華文媒體的新聞發布會上公開表示:「保持良好緊密的對華關係是工黨的一貫態度。南中國海問題是中國自己的事務,澳大利亞應該在這一事務上保持中立和對中國的尊重。」

將南海問題說成是中國內部事務顯然於澳洲政府政策和澳洲主流判斷大相庭徑,然而更讓澳大利亞輿論騷動的是媒體發掘到Dastyari的親華表現和華商對他的捐款相關。Dastyari曾要求華商黃向墨等以政治捐款的名義為他支付法律官司費用和飛機機票。

與北京關係密切的澳籍華商收買澳洲工黨議員為中國說話,證據鏈完整,一時間攻擊Dastyari,華裔商人和中國政府的輿論在澳洲媒體中風起雲湧。

媒體進一步揭出向Dastyari提供資金的黃向墨,玉湖集團(澳大利亞)董事長,也向澳洲工黨和自由黨分別大量捐款。特別是他出資上百萬澳元建立悉尼科技大學澳中關係研究院,而該院的院長是親華的前外長鮑勃·卡爾。按澳洲媒體說法這個研究院專為中國說好話。

進一步媒體爆料澳洲情報機構已經確定了十名與中國情報部門有關聯的地方和州政治候選人。澳洲情報機構和一些智庫宣稱北京操縱澳洲的中國留學生學生會,威脅在澳的中國異見人士,指派成立社區組織,控制絕大多數的中文媒體,澳洲情報機構說間諜活動和外國干涉在澳洲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近來多名自由黨首領又爆料Dastyari提醒黃向墨澳洲情報機構對黃手機監聽,他們指控Dastyari這種通風報信行為是叛國。在空前的壓力下,Dastyari被迫辭職。

如果說以前澳洲政府和媒體攻擊的重點是中國政府通過華裔富商出錢賄絡澳洲政客為中國說話,那麼現在澳洲政府的調門已經升高到要立反外國干涉法。一旦這個政府提案在議會通過最終立法成型,澳洲親華勢力和很多與中國關係密切的政治家將受影響,澳洲商界人士也是憂心忡忡,中澳關係將受實質性影響。

然而自由黨對華政策是一種冒險,後果難料。因為種種原因,澳洲議會需要補選。這種補選在大選之前常常具有風向標的作用。

澳洲悉尼Bennelong地區正上演這樣一個選舉。該地區20%的居民是華人,原來自由黨聯盟在該地領先工黨10多個百分點,但現在差距已大大縮小。Bennelong地區華人對自由黨聯盟對中國政策的反應成為影響地區補選結果的重要因素。該地工黨候選人公開指責自由黨聯盟政府患上了中國恐怖症。悉尼獨立議員華人何沈慧霞女士也指出當前的反華風潮可能導致華人投出不利於自由黨的票。

同時中國政府通過大使館,國務院發言人,人民日報,環球時報等對澳洲政府進行了有限可控但言辭激烈的抨擊。

面對中國的反擊和為了爭奪Bennelong地區華人選票,自由黨總理特恩布爾一會兒用普通話表白澳洲人「站起來了」一會兒又拿自己華人兒媳婦和混血孫子說事,表明自己不反華。這一切不僅矛盾而且有點滑稽。

無論如何種族牌已在澳洲政治中直接開打。澳洲媒體在談論Dastyari時,經常有意地挑明他是伊朗移民的後裔而何沈慧霞出身於中國。

其實充滿矛盾是澳洲許多評論家對澳洲對華外交的基本評價。知名評論家Paul Kelly認為特恩布爾政府假設美國仍然會在亞太地區保持主導地位。

然而中國將在不遠的將來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經濟體,如果一旦美國退出這個地區或美國有所力不能支,那澳洲的整個對華政策乃至亞太政策就要作根本性的修改。

墨爾本太陽報評論員認為澳洲對中澳貿易依賴太大,當這種貿易達到這個體量時,澳洲很難抗拒來自中國的影響。特恩布爾政府試圖在保持中國的經貿和抗拒中國的影響上尋求平衡,但具體方法實在不多。

反對和擔憂自由黨聯盟的對華政策的聲音在上升。前總理基廷公開批判自由黨的外交政策是美國的外交政策,澳中商會主席約翰·布倫比指出中澳關係處於惡化的臨界點上。各種文章中提及中國會用經貿作為武器還擊,例如對蒙古,對挪威,對菲律賓以及薩德事件後對韓國。

作為事件一個標誌點中國外交部召見了澳大利亞駐華大使,中國駐澳大使也正式面見了澳大利亞外交部代理副部長。這對事件的發展會起什麼作用有待觀察。迄今澳洲普通老百姓總體上對這些並不十分關心。華人日常生活未受影響。(任澤鋼)

12月25日報道 2017年是中國與澳大利亞建交45周年,但業已步入不惑之年的中澳關係卻總是風波不斷。

回首這一年,部分澳大利亞媒體捕風捉影,不斷鼓噪中國對澳大利亞的政治滲透。從指責中國商人「竊取澳國家機密」到炒作在澳中國留學生從事「間諜活動」,再到驚呼澳工黨議員被中國「收買」,澳媒的不實報道為不少反華政客攻擊中國找到了借口,更加肆意兜售「中國威脅論」。部分澳大利亞媒體與政治相互勾連,奏響了新一輪的反華大合唱。

面對毒化中澳關係的言行,澳大利亞總理特恩布爾非但沒有予以制止,反而親自上陣「賣力表演」,不自覺地成為了這一輪反華合唱的主角,為中澳關係的健康發展投下了巨大陰影。

事實上,炒作「中國威脅」在澳大利亞早已不是新鮮話題,澳國內部分媒體和政客時不時就會拿中國說事,刻意渲染中國對澳大利亞的滲透和影響。「恐華論」的周期性上演反映的是澳大利亞對中國的複雜心態。

對中國經濟又喜又憂

一方面,澳大利亞在經濟上離不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近年來,中國一直是澳大利亞最大貿易夥伴、最大出口市場和進口來源地。自中澳自貿協定實施以來,雙方的經貿互利合作提質增效,特別是澳對華出口大幅躍升,成為推動澳大利亞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據澳方統計,2016年中澳之間的雙邊貿易額達到1552億澳元,佔澳對外貿易總額的23.1%,超過了澳與美日貿易額的總和。在世界經濟形勢陰晴不定、逆全球化思潮暗流涌動的背景下,深化同中國的經貿合作是澳大利亞維持繁榮和發展的戰略選擇。

然而,澳大利亞在政治上對中國始終充滿著戒備,臆想中國會挾經濟優勢損害澳大利亞的國家安全和地區影響。伴隨著中澳經濟相互依存的加深,澳大利亞政客的「對華焦慮症」不斷加重。受此影響,中國企業在澳的正常投資屢屢遭遇阻撓,澳大利亞的華人和中國留學生頻繁成為被「重點關照」的對象,甚至連澳遭受的網路攻擊都遷怒到中國人頭上。

在地區層面,澳大利亞對中國在亞太地區日益拓展的影響感到莫名恐懼。反映在政策實踐中,澳大利亞多次對中國在南海的正常活動說三道四,積極聯合域內外國家應對所謂中國破壞「地區秩序」的行為。不僅如此,澳大利亞對中國加強與南太平洋國家的夥伴關係也憂心忡忡,大肆炒作中國「入侵」了澳大利亞的「後院」。

澳大利亞對華的複雜心態還受到美國因素的影響。美國和澳大利亞1940年建交,1951年簽署的《澳新美安全條約》宣告美澳同盟關係的正式締結。一直以來,澳大利亞視美國為維護其國家安全的可靠保障,美國則將澳大利亞當作謀求全球霸權和地區主導的鐵杆盟友。

特朗普執政以來,美澳關係嫌隙不斷,澳大利亞國內呼籲將外交重心轉向中國的聲音時有出現。然而,美澳同盟畢竟形成已久,主張繼續依靠美國的「現狀派」在澳國內勢力強大。每當中澳關係出現升溫,「現狀派」就會利用兩國之間的矛盾借題發揮,特別是通過渲染中國威脅來限制政府改善對華關係的努力。

「西方文明捍衛者」之路越走越窄

從更深層次看,澳大利亞對華政治過敏還折射出其長期以來的意識形態偏見和自我中心主義。中澳政治制度不同,價值觀念也存在差異,兩國存在分歧本屬正常。然而,澳大利亞一直自詡為西方文明的核心成員和自由主義國際秩序的重要維護者,始終以一種居高臨下的姿態來看待包括中國在內的非西方國家。

在不少澳大利亞人看來,中國的快速崛起正在挑戰西方主導的價值觀念和國際秩序。若不能及時制止和糾正,西方數百年建立起來的全面優勢將不復存在。在特朗普回歸「孤立主義」和淡化意識形態的背景下,澳大利亞更是將自己視為「西方文明的捍衛者」,「義不容辭」地扛起抵制中國影響的大旗。

然而,澳大利亞一廂情願的做法既高估了自己的分量,也曲解了中國的意圖。事實上,中國從未將澳大利亞當作戰略對手,更無意影響其國內政治進程。

中國一貫堅持在相互尊重和互不干涉原則的基礎上發展同所有國家的友好關係。在亞太地區,中國一直倡導同舟共濟精神,主張和平解決國家爭端,積極推進區域合作,是地區穩定和繁榮的重要貢獻者。

中澳同為亞太地區的重要國家,並無歷史積怨和戰略衝突。在世界不穩定不確定因素日益增加的總體形勢下,兩國在雙邊往來、地區事務和全球治理等各個層面的合作都大有可為。但前提是澳方在處理中澳關係時能夠把握正確方向,始終著眼大局和長遠,真正做到相互尊重、坦誠溝通、相向而行。

不過,如果澳方繼續堅持對華的偏見與執念,將兩國間的正常問題高度政治化,不斷加劇雙方的猜疑與對抗,那麼兩國全面戰略夥伴之路只會越走越窄。這對澳大利亞自身利益、中澳關係發展和亞太地區和諧都並非福音。

推薦閱讀:

星巴克最大丑聞曝光,全球媒體刷屏!我們喝進嘴裡的咖啡,竟然都是這種東西…
外電曝光:中國今年在寮國大動作,迅速超過越南
小米招股書公開:大量數據首次曝光
小花妹妹真容曝光,大額頭像孫儷,嘟嘟嘴像鄧超!也有人說她和甜馨長得像!
方中信三歲愛女萌照曝光 丹鳳眼似足父親

TAG:澳大利亞 | 內幕 | 曝光 | 反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