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到蘭州看黃河

----西行朝聖散記(之二)

從天水乘火車出發,四個多小時就到蘭州了。蘭州古稱金城,具有2000多年的悠久歷史,是古絲綢之路交通和商埠重鎮,在溝通中西經濟貿易、文化交流等方面,曾發揮過極其重要的作用。印象里的蘭州是一個典型的西部城市,但到了這裡才知道,蘭州原來是中國陸域版圖的幾何中心。打開地圖一看,果然不假。看來國家把陝西、寧夏、甘肅、甚至青海這些處於祖國腹地的省份劃為西北,絕對是個天大的錯誤。這不僅導致了我國東、西發展上的差距,也給西方反華勢力和分裂圖謀者以可乘之機啊!因此,為了國家的區域和諧發展,我們期待國家在區域劃分上早日走出誤區,做到實事求是,也就是將陝西、寧夏、甘肅、青海從西北劃歸中部。這也算是此行的一點收穫吧!

到蘭州看什麼呢?網路中有對蘭州很貼切的形容:一條路——絲綢之路,一本書——讀者,一碗面——牛肉麵,一條河——黃河。

這「四個一」中,當然是選擇看黃河了!

黃河發源於青藏高原,流經九個省區,最後流入渤海,全長5464多公里。在中國歷史上,黃河及沿岸流域給人類文明帶來了巨大的影響,是中華民族最主要的發源地之一,國人親切稱之為「母親河」。但在黃河流經的眾多城市中,沒有哪一座城市能像蘭州這樣親近黃河、擁抱黃河;也沒有哪一座城市能像蘭州人這樣,每天都能幸福的眺望黃河、觸摸黃河。蘭州是「黃河唯一一座穿城而過的城市「。是黃河誕生了蘭州、養育了蘭州,發展了蘭州。沒有黃河,就沒有蘭州。

一到蘭州,就聽說黃河上游剛下了一場大雨,上游龍羊峽、劉家峽水庫水位居高不下,正在開閘泄洪。安排好住宿,享用過熱騰騰、香噴噴的蘭州拉麵之後,我便和青島大學的劉玉石老師徒步去看黃河了。夜幕之下,我們沿天水路一直往北走,這是一段不遠也不近的路程,先過蘭州大學、再過蘭州飯店,又繞過雁灘公園,才走到金雁大橋下。茫茫夜幕中,一如發怒的黃河水氣勢磅礴、挾裹著黃沙浩浩蕩蕩奔涌而下。巨大的水流聲似乎在告訴人們,沉默已久的黃河不再沉默,她就要爆發了。只見上漲的河水不斷的衝擊著河岸,不斷吞沒著岸邊的石灘,使得我們不得不小心翼翼的後退著腳步。再看金雁大橋上,霓虹閃爍,車流如水,遠處的市區中心,則是高樓聳立、燈光閃亮。看慣了北方城市因缺水經由橡皮壩或人字壩改造而成的河流,夜幕下蘭州黃河的原生態著實給人以酣暢淋漓之感。

真正的看黃河是在第二天開始的。一大早我們先到甘肅省圖書館,向圖書館贈書了自己的書籍《堯都文脈》,這是我近年來養成的一個習慣,每到一地,總會尋找機會向圖書館贈書。甘肅省圖書館是西北地區最大的圖書館,我看到這裡的讀書學習的濃厚氣氛,是許多內地城市所不及的,采編部的同志很熱情的接待了我們,並且很快就為我印製出了精美的收藏證書。走出圖書館,沿著讀者大道,一路向西,黃河之水迎面而來。

蘭州有「水車之都」的美譽,早就聽聞過蘭州水車園的名聲,蘭州黃河大水車製作技藝還是國家級非遺項目,2005年,蘭州水車還走進了中荷聯合發行的《水車和風車》郵票。但因黃河水勢大漲,我們走到時,水車園已關閉,只能園外觀景。只見山字形的木架大門上,還掛著「2012泰國風情節」的大紅橫幅,看來,大水還讓我們錯失一了次泰國風情的演出。好在滿園春色關不住,巨大的水車高出園來,園內的風景也還是可以收入眼底的。

再往西行,只見大河漫溢,早已不見了河床,急流之中,有一棵大樹順流而下,引來一片唏噓之聲。不一會又有一台洗衣機漂流而下,只見又有勇敢者駕起橡皮舟沖向河中,費了不少力氣,才打撈上來。原來河床上的二層木屋早已變成一層,下邊的一層已全被河水淹沒;遮陽的帳篷也漂在水面上,巨大的水車也一半沉在水中,河灘的樹木只有樹冠還露出水面,小點的樹木則全被淹沒水中,原來供人休息飲茶的桌椅則全部浸泡水中。遇到電視台的同志一問,才得知這是蘭州城30多年未遇的一次洪水。

要看蘭州黃河,我覺得中山橋是最佳的選擇。中山橋是一座鋼鐵結構大橋,建於1907年,由時任甘肅總督升允動用國庫白銀30萬兩建成,是蘭州歷史最悠久的古橋,1942年,為紀念孫中山先生命名為「中山橋」。據說建橋材料全部進口,系由天津口岸運至河南焦作,再由牛車馬車拉到蘭州。由於其特殊的戰略地位,這座橋上曾幾次點燃戰火,但至今未然屹立,成為古城的一大景觀。也被稱為「萬里黃河第一橋」,凡到蘭州者,都會來這裡觀賞。站在鐵橋上,向上游遠望,只見黃河之水波濤洶湧,浩浩蕩蕩奔來眼底,不時還覺起巨大的漩渦。沒想到這種只有在黃河壺口和龍門才有的景象,竟會在蘭州城中得以看到,而且水量之大,遠遠出乎想像。站在橋邊,手扶鐵欄往下探看,滾滾洪流衝擊得橋身似乎在劇烈晃動,放眼洪流,只覺得頭暈目眩,整個大橋在急速向後移動,我急忙把視線轉向大橋並眺望遠方,感覺才恢復正常。此時此刻,毛澤東主席的那段名言似乎在耳邊響起:「你可以藐視一切,但不能藐視黃河,藐視黃河就是藐視我們這個民族。」是啊!多年來,我們對母親河的敬畏之感日漸其少,挖沙、建壩,為所欲為,如果不是親眼所見,真不敢想像在上游的蘭州城內會有如此巨大的水量。

拾級登上白塔山,俯瞰黃河,只見長河橫卧,如一條黃色巨龍。隨著觀看距離的變化,剛剛還是洶湧澎湃的黃河,現在看上去則多了幾分壯麗和美感。黃河兩岸綠樹成蔭、高樓環抱,對面五泉山、皋蘭山巍然屹立,幾座大橋將兩岸連在一起,蘭州古城「兩山夾一河」的雄偉氣勢盡收眼底。白塔山公園大門上一副氣勢宏大的楹聯:九曲自崑崙卷地而來毓秀鍾靈八郡人纔此薈萃,一畫當太昊開天之後經文緯武百王政教此淵源。憑欄眺望,山水城人,盡在我心。

中山橋往西不很遠的黃河南岸,有一座著名的雕塑「黃河母親」,這同中山橋一樣,是蘭州的標誌。這組長6米,寬2.2米,高2.6米的花崗岩圓雕,總重40餘噸,由「母親」和一「男嬰」組成構圖。母親秀髮飄拂,神態慈祥,身軀頎長勻稱,曲線優美,微微含笑,抬頭仰卧于波濤之上,右側依偎著一裸身男嬰,舉首憨笑,頑皮可愛。雕塑象徵著哺育中華民族生生不息、不屈不撓的黃河母親,和快樂幸福、茁壯成長的華夏子孫。雕塑下基座上刻有水波紋和魚紋圖案,這些源自甘肅古老彩陶的原始圖案,反映了甘肅悠遠的歷史文化。遊人到此都要站在這裡留影,我們也插空站在黃河母親的腳下,拍下了一張珍貴的照片。因為大家都知道,自己是黃河母親的兒女,是女媧先祖用黃河水和著黃土捏成的,是喝著黃河水長著黃皮膚的華夏兒女。


推薦閱讀:

史樂平:黃河之子告慰父親儲安平
他為黃河水清奉獻一生,如今卻鮮為人知
從黃河文明到一帶一路(二)49.萬曆三大征
【一眼千年】航拍黃河千年古鎮「一條城」 古絲綢之路水旱碼頭

TAG:夏季 | 蘭州 | 黃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