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讀他們】王小波余華蘇童王安憶共讀普魯斯特

[摘要]余華說,普魯斯特總是能夠綿延不絕地去感受,他這方面的天賦其實遠遠長於《追憶似水年華》的長度。他的感受是那樣的獨特,同時又是那樣的親切,讓人身臨其境。

【編者按】用「意識流小說的最高成就」來形容普魯斯特的《追憶似水年華》應該不算過分。法國文學的主題,表面看是情愛、性愛或者博愛,往深處看,始終有種平等欲求,圍繞的核心像雙黃蛋,一個是錢財、一個是地位,錢財是資產階級的多,地位是貴族階級的好。普魯斯特教給我們一種很少被提及的生活方式:別太快。仔細觀察生活,充滿想像,就可以找到那個普魯斯特的世界。今天,文化君再為讀者帶來一篇王小波、余華、蘇童和王安憶有關普魯斯特的讀書隨筆,看看這位影響世界的作家如何影響中國不同時代的作家們。

《追憶似水年華》, (法)馬塞爾·普魯斯特 著,李恆基等 譯,譯林出版社,2001年

王小波談普魯斯特

王小波在《似水流年》里寫道:

在似水流年裡,有件事叫我日夜不安。在此之前首先要解釋一下什麼叫似水流年。普魯斯特寫了一本書,談到自己身上發生過的事。這些事看起來就如一個人中了邪躺在河底,眼看潺潺流水,粼粼波光,落葉浮木,空玻璃瓶,一樣一樣從身上流過去。這個書名怎麼譯,翻譯家大費周章。最近的譯法是追憶似水年華。聽上去普魯斯特寫書時已經死了多時,又詐了屍。而且這也不好念。

照我看普魯斯特的書,譯作似水流年就對了。這是個好名字。現在這名字沒主,我先要了,將來普魯斯特來要,我再還給他,我尊敬死掉的老前輩。

似水流年是一個人所有的一切,只有這個東西,才真正歸你所有。其餘的一切,都是片刻的歡愉和不幸,轉眼間就已跑到那似水流年裡去了。我所認識的人,都不珍視自己的似水流年。他們甚至不知道,自己還有這麼一件東西,所以一個個像丟了魂一樣。

余華:普魯斯特是獨特親切的

普魯斯特總是能夠綿延不絕地去感受,他這方面的天賦其實遠遠長於《追憶似水年華》的長度。他的感受是那樣的獨特,同時又是那樣的親切,讓人身臨其境。他就是在自戀的時候也是非常可愛,當他寫到晚上靠在枕頭上睡覺時,就像是睡在自己童年的臉上,嬌嫩清新。推薦給廣大讀者,普魯斯特的《追憶似水年華》可以在每天晚上讀上一至兩段。

余華寫過一篇文章為《消失的意義》里提到普魯斯特及其作品,以下節選部分內容:

《追憶似水年華》里德·蓋爾芒特夫人的名字就像是一片可以預測秋天的樹葉。這個名字給普魯斯特帶來了七、八個迥然不同的形象,這些形象又勾起了無邊的往事。於是,一位女士的經歷和一個家族的經歷,在這個名字裡層層疊疊和色彩斑斕地生長出來。那個著名的有關小瑪德蘭點心的篇章也是同樣如此,對一塊點心的品嘗,會勾起很多散漫的記憶。普魯斯特在他那部漫長的小說里留下了很多有趣的段落,這些段落足以說明他是如何從此刻抵達以往的經歷,其實這也是人們共同的習慣。在其中的一個段落里,普魯斯特寫道:「只有通過鐘聲才能意識到中午的康勃雷,通過供暖裝置發出的哼聲才能意識到清早的堂西埃爾。」

蘇童:《追憶似水年華》是經典之作

每個作家寫作的時候都像虎,有一種撲出去的掠奪的飢餓感,但一個作家生活中是什麼樣子,其實無所謂注不注意。普魯斯特是一個弱不禁風、嬌里嬌氣的貴族,這就是他們的生活狀態。其實一個作家生活中是怎樣的並不重要,所有重要的東西都在文字中。我認為,無論是什麼樣的讀者,最好跟作家在文字上見,在距離中產生的思念、惦記、牽掛,更加美好。

普魯斯特是個不出門的人,因為他身體不好,從小到大關在家裡,但是他寫的《追憶似水年華》成為經典之作。不是為了反駁「深入生活」,我們的盲區,或者說陳規陋習,陳詞濫調太多,腐蝕了很多人的直覺。我特別喜歡對一個作品的評價:我說不來有多好,我的某個細胞在歡呼,文字特別好,比如我看了喜歡的作品,我覺得我很傷感,看完難受半天,我發現他所淡淡渲染的哀傷被我接受了,被打到了,打到了你的細胞,這是理想的作家與讀者之間的關係。作家與生活之間的關係沒有那麼多的陳規陋習,作家不必擔心生活不夠用,而是沒有好好利用。

王安憶:普魯斯特是一個用心的人

《追尋逝去的時光》是一部重要的作品,普魯斯特是一個用心的人,用無數細節和回憶重新塑造了另外一種生活:「原來我沒有耐心看這部書,是周先生的譯本讓我把它讀完。《追尋逝去的時光》是現代主義的小說,我本人比較欣賞古典主義。我對它談不上欣賞或不欣賞,主要是認為它有價值。現在那些模仿者沒有一個可以超過這部作品,雖然形式上很好學,但沒有人做到用這種形式容納如此大的量,而缺少了量,就無法達到質的相同。」

馬塞爾·普魯斯特簡介:

馬塞爾·普魯斯特(Marcel Proust,1871-1922)法國20世紀偉大的小說家,意識流小說大師。生於巴黎一資產階級家庭,父親是學者,母親是富有的猶太經紀人的女兒。普魯斯特自幼患哮喘病,大學畢業後,因健康原因,不能出戶,開始撰寫小說。1896年他出版了第一本小說《歡樂與時日》,1913年底出版了《追憶似水年華》的第一部《在斯萬家那邊》;隔年又出版了第二部《在少女們身旁》,獲法國龔古爾文學獎;直至普魯斯特去世後才完整的出版了七部。《追憶似水年華》改變了小說的傳統觀念,革新了小說的題材和寫作技巧,被譽為法國文學的代表作。1984年法國《讀書》雜誌公布了法國、西班牙、德國、英國、義大利報刊評選的歐洲十名「最偉大作家」,普魯斯特名列其中。


推薦閱讀:

拿起鐮刀,看見麥田——王安憶和陳丹青對話節選
雨夜讀王安憶的《長恨歌》
程乃珊與王安憶
王安憶和她的親人們
王安憶:英特納雄耐爾

TAG:王小波 | 蘇童 | 王安憶 | 余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