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語文九年級文言文總複習--好

人教版語文九年級文言文總複習

第一篇:《陳涉世家》---好

知人論世

司馬遷(約前145—前90年),西漢著名史學家、文學家和思想家。字子長,夏陽人。其父司馬談是漢朝太史令。司馬遷10歲「誦古文」,20歲開始遊歷,遊蹤遍及南北,到處考察風俗,採集傳說。在《史記》草創未就之時,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辯解,被捕入獄,受腐刑。出獄後任中書令,發憤著書,完成《史記》。

《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史書,記載了從傳說中的黃帝到漢武帝長達3000年的歷史。全書共130篇,包括本紀(帝王傳記)12篇,世家(記諸侯本系)30篇,列傳(序列人臣事迹)70篇,表10篇,書(記經濟、天文、曆法、禮樂等方面的情況)8篇。

內容主旨

本文以陳勝、吳廣的活動為線索,以可靠的歷史資料為依據,生動的再現了我國歷史上第一次農民起義—大澤鄉起義的發生、發展過程,鮮明的揭示了它的實質—一場得到廣大人民支持的、反對暴力統治的偉大革命運動。文中的主要人物形象是陳勝,作者通過對典型歷史環境的描寫和人物語言、行動的刻畫,栩栩如生的塑造出一位農民革命運動領導者和組織者的光輝形象。

〖通假字〗

發閭左適戍漁陽九百人適通「謫」,發配去守邊。

為天下唱唱通「倡」,倡導。

固以怪之矣以通「已」,已經。

卜者知其指意指通「旨」意圖。

將軍身被堅執銳被通「披」,穿著。

〖重點詞句〗

1、輟耕之壟上:停止2、悵恨久之:失望嘆恨3、苟富貴:倘使(如果)

4、若為佣耕:你是5、發閭左適戍漁陽九百人:徵發貧苦人民去駐守漁陽

6、屯(於)大澤鄉:停駐7、皆次當行:都(被)編入謫戍的隊伍8、會天大雨:恰巧(適逢)9、舉大計亦死:發動10、等死:同樣11、死國可乎:為國事而死12、天下苦秦久矣:苦於秦(的統治)13、今或聞無罪:有人14、今誠以吾眾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果真15、吳廣以為然:認為16、固以怪之矣:原來,本來

17、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陳勝)又暗中命令吳廣往駐地旁邊的叢林里的神廟中

18、吳廣素愛人:平常   19、令辱之:讓   20、召令徒屬:召集並號令所屬的人 (隨從)   21、借第令毋斬,而戍死者固十六七:即使僅能免於斬刑,戍守邊塞的人也得死十分之六七   22、死即舉大名耳:干出大名聲   23、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王侯將相難道有生來的貴種嗎   24、袒右:露出右臂(做為起義的標誌)  25、收而攻蘄:收集義軍   26、行收兵:行軍中   27、比至陳:等到  28、守丞死:郡守的副職

29、號令召三老:封建社會裡長官教化的鄉官    30、將軍身被堅執銳:指親自作戰

31、復立楚國之社稷:國家

〖詞類活用〗

1、大楚興,陳勝王王:名詞用作動詞,稱王,為王

2、天下苦秦久矣苦:形容詞意動用法,以……為苦

3、尉果笞廣笞:用鞭、杖打。

4、皆指目陳勝目:名詞用作動詞,看

5、夜篝火夜:名詞用作狀語,在夜間篝火:名詞用作動詞,燃起篝火

6、置人所罾魚腹中罾:名詞用作動詞,本義為捕魚用的網,這裡是「捕撈」的意思,與「所」一起作「魚」的定語

7、將軍身被堅執銳堅:形容詞用作名詞,堅硬的鎧甲

銳:形容詞用作名詞,銳利的武器

8、忿恚尉忿恚: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惱怒

〖重點語句翻譯〗

1、陳勝佐之,並殺兩尉

答:陳勝協助(幫助)吳廣.一同(一共)殺了兩個軍官

2、今誠以吾眾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為天下唱,宜多應者。如果我們這些人冒稱公子扶蘇,

答:項燕的隊伍,向全國發出號召,應該有許多人會響應。

3、且壯士不死即已,死即舉大名耳,王候將相寧有種乎!

答:何況大丈夫不死則已,死就要干一番大事業。王候將相難道有天生的貴種嗎?

4、為壇而盟,祭以尉首。

答:(用土)築台並(在台上)宣誓,用(兩)尉的頭祭天。

5、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答:王侯將相難道有天生的貴種么!

6、借第令毋斬,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答:即使僅能免於斬刑,戍守邊塞的人也得死去十分之六七。

〖課文理解〗

1、起義的直接原因:失期,法皆斬

2、起義的根本原因:天下苦秦久矣

3、為起義所做的輿論準備:

「為天下唱,宜多應者」與孟子所主張的觀點相似,用孟子的話來說是:得到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夜篝火,狐鳴呼曰「大楚興,陳勝王」。

4、陳勝、吳廣起義的策略是:今誠以吾眾詐稱公子扶蘇、項燕,為天下唱,宜多應者。

5、文中寫陳涉發動起義「召令徒屬」時,直接向封建統治者挑戰,以激勵眾人的一句話是:「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6、表明陳涉從小有遠大理想的一句是:「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7、陳涉揭竿起義,各地百姓紛紛響應的原因是:(諸郡縣)苦秦久矣

8、起義的導火線是:遇雨失期,失期當斬

9、「將尉醉」的「醉」在該段的情節發展中起什麼作用?

答:「醉」為該段情節的發展起鋪墊作用

10、人物欣賞

(1)從分析當時形勢和所提策略口號中和為起義做輿論準備及發動起義,可以看出陳勝具有什麼樣的品質?

答:表現了他卓越的組織才能和超人的膽略。

(2)文中「且壯士不死而已,死即舉大名耳,五候將相寧有種乎?」一句,表現陳涉叛逆的性格特點和出眾的宣傳鼓動才能。

11、吳廣是個有勇有謀的人,請你說說在殺死兩尉的過程中,他的智謀表現在哪裡。

答:(1)抓住時機  (2)故意使自己受辱(使用激將法)   (3)激怒眾人

12、出自本文的成語及名句

鴻鵠之志:比喻遠大志向

篝火狐鳴:假託鬼狐之事誘眾起事。

苟富貴,無相忘:有朝一日誰富貴了,別忘了咱們。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燕雀怎麼會知道鴻鵠的遠大志向呢。

王侯將相寧有種呼!王侯將相難道是天生的貴種嗎?

13、補充——史記文體:本紀(帝王、皇后)、世家(諸侯將相)、列傳(普通人)、書(奏章)、表(大事年表)

第二篇《唐雎不辱使命》

〖知人論世〗

作家作品:劉向(約前77~前6)本名更生,字子政,沛(今江蘇沛縣)人。西漢經學家、目錄學家、文學家。本文選自《戰國策?魏策》。《戰國策》是西漢末年劉向根據戰國時事的記錄整理編輯的一部國別體史書。共三十三篇,分東周、西周、秦、齊、楚、趙、魏、韓、燕、宋、衛、中山十二策。

背景資料: 公元前230年和前225年,靠近秦國的韓國、魏國相繼被秦國所滅,其餘山東六國中的趙、燕、齊、楚,在連年不斷的戰爭中,早已被秦國日削月割,奄奄待斃了,又過了幾年,秦就統一了天下。安陵國是魏國的附庸小國。安陵在它的宗主國魏國滅亡之後,一度還保持著獨立的地位。秦國想用詐騙手段吞併安陵,於是安陵君就派唐雎到秦國談判。

〖課文主旨〗

本文通過寫唐雎奉安陵君之命出使秦國和秦王進行針鋒相對的鬥爭,終於保全了國土的故事,表現了唐雎維護國土的嚴正立場和不畏強暴、敢於鬥爭的精神,從而揭示了弱國能夠在外交上戰勝強秦的原因。

〖注音〗

弗fú雎jū怫fú跣xi?n搶qiāng傀guī祲jìn縞g?o撓náo諭yù

〖通假字〗

1、說:(yuè)通「悅」,高興。2、錯意:注意,放在心上。錯,通「措」。3、倉鷹:倉通蒼,青色的4、寡人諭矣:諭:通喻,明白,

〖一詞多義〗

使:A、秦王使人謂安陵君(動詞,派,派遣)子B、安陵君因使唐雎使於秦(動詞,出使)

徒:A、免冠徒跣(動詞,光著)B、徒以有先生(僅僅,只)

夫:A、此庸夫妻之怒(名詞,指成年男子)B、夫專諸之刺王僚(發語詞,不譯)

怒:A、懷怒未發(形容詞,憤怒)B、秦王怫然怒(動詞,發怒)

雖:A、雖然,受地於先王(錶轉折,雖然)B、雖千里不敢易也(連詞,即使)

以:A、以頭搶地耳(用)B、而安陵以五十里地存者(憑藉)C、徒以有先生(因為)

與:A、輕寡人與(通「歟」,疑問語氣助詞,可譯作「嗎」)B、與臣而將四矣(連詞,和,同)

於:A、受地於先王(從)B、安陵君因使唐雎使於秦(到)

者:A、以君為長者(……的人)B、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的原因)

之: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助詞,的)B、專諸之刺王僚也(用在主謂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詞類活用〗

1.請廣於君(形容詞活用為動詞,擴充、擴大)2、輕寡人與(形容詞活用為動詞,輕視、看不起)3.天下縞素(名詞用作動詞,穿戴孝服)4、伏屍百萬,流血千里(伏,流都是動詞的使動用法,「使……伏」「使……流」)5.且秦滅韓亡魏(動詞的使動用法,意思是「使魏國亡」

〖古今異義〗

1.休降於天(吉祥/休息)2、雖然,受地於先王(雖然這樣/錶轉折的連詞)3.豈直五百里哉(只,只是/指不彎曲)

〖解釋重點字詞〗

1.唐雎不辱使命   辱沒 辜負

2.秦王使人謂安陵君曰  對……說

3.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交換

4.安陵君其許寡人    用來加強語氣的助詞  答應

5.願終守之,弗敢易   守護  不

6.大王加惠   給予恩惠

7.雖然,受地於先王   即使這樣   死去的國君

8、秦王不悅       高興

9.因使唐雎使於秦    因此  派遣  出使

10.請廣於君      擴充

11.而君逆寡人     違背

12.非若是也      您所說的這樣

13、若士必怒      這個   假如(倘若)

14.豈直五百里哉    難道  只(僅僅)

15.秦王怫然怒     盛怒的樣子

16.布衣之怒      平民

17.免冠徒跣,以頭搶地      光著腳   撞

18.此庸夫之怒,非士之怒也    平庸無能的人  有才能有膽識的人(志士)

19.休祲降於天          吉祥  不祥

20.天下縞素           穿喪服

21.秦王色撓           屈服

22.長跪而謝之          道歉

23.寡人諭矣           明白(懂得)

24.徒以有先生也         只是  因為

〖文言虛詞〗 

「以」字的用法

1、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用) 2、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憑藉) 3、以君為長者 (把)  4、徒以有先生也  (因為)  5、以頭搶地耳 (拿)

「於」字的用法

1、倉鷹擊於殿上 (在)  2、受地於先王 (從)  3、請廣於君 (給) 4、使唐雎使於秦 (到、往)

〖人物稱謂〗

1、公:相當於「先生」,古代對人的尊稱。  2、布衣:平民。  3、士:這裡指有才能有膽識的人。 4、庸夫:平庸無能的人。

〖疑難句子翻譯〗

①以大易小,甚善;雖然,受地於先王

答:用大換小,這非常好。即使這樣,但是,我從先王那裡繼承了這塊土地,

②唐雎不辱使命

答:唐雎完成了出使的使命

③而君逆寡人者,輕寡人與

答:但是他卻違背我的意願,是瞧不起我的實力嗎?

④長跪而謝之

答:跪直身子向唐雎道歉說

⑤安陵君不聽寡人,何也

答:安陵君不答應我,這是為什麼?

⑥豈直五百里哉

答:何況只是五百里呢?

⑦大王嘗聞布衣之怒乎

答:大王聽說過平民的發怒嗎?

⑧否,非若是也

答:不,不是像你說的這樣。

⑨夫專諸之刺王僚也,彗星襲月;聶政之刺韓傀也,白虹貫日;要離之刺慶忌也,倉鷹擊於殿

上。

答:從前,專諸刺殺吳王僚的時候,慧星的光芒衝擊了月亮,聶政刺殺韓傀的時候,一般白色的雲氣穿過太陽;要離刺殺慶忌的時候,蒼鷹突然撲擊到宮殿上。

⑩寡人慾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許寡人!

答:我要用方圓五百里的土地交換安陵,安陵君可要答應我!

〖理解探究〗

1、秦王派人對安陵君說的話是何居心?語氣是怎樣的?

—是以易地為借口設騙局,但秦國勢力強大、故語氣強硬,是命令式的。

2、安陵君是以怎樣的方式回答的?語氣是怎樣的?

—安陵君因為國勢衰微,所以說話語氣委婉,以退為進,據理守土

3、秦王對唐雎說話時語氣有怎樣的變化?唐雎的回答與安陵君有怎樣的不同?

—因為唐雎為臣,所以秦王說話盛氣凌人,有質問性的。唐雎的回答首先是直接否定,然後是反問,語氣比較硬朗。

4、遭到回絕後秦王的反應任何?唐雎是怎樣回應的?

—秦王佛然怒、以武力相威脅;唐雎不畏強暴、挺劍而起、針鋒相對。

5、本文的中心

本文通過唐雎面對暴秦展開鬥爭直至折服秦王的記述,讚揚了唐雎堅持正義、勇敢無畏的愛國精神。

6、人物性格

秦王:狡詐、驕橫狂妄、不可一世、貪生怕死、外強中乾

唐雎:堅持正義、維護尊嚴、忠於君主、不畏強暴、勇於犧牲

7、如何刻畫人物?

(1)、通過人物的語言、神態、動作來刻畫人物形象,其中最突出的是語言。

(2)、通過對比來刻畫人物形象。

先倨後恭:使人謂——不悅——怫然怒——色撓長跪而謝

虎狼之國的國君:盛氣凌人,質問威脅、奸詐狡猾、蠻橫無理——色撓內荏、外強中乾的紙老虎。

先恭後倨:臨危出使——沉著應對——針鋒相對——挺劍而起

弱小之邦的使臣:從容鎮定,據理力爭——臨危不懼、機智勇敢、能言善辯

的伏虎英雄。

8、你還了解外交史上哪些出使他國而「不辱使命」的人或故事。

晏子:出使楚國  藺相如:完璧歸趙  諸葛亮:舌戰群儒

9、唐雎的說話技巧

概括說:第一言之有「節」 第二言之有「據」 第三言之有「力」。

他善於抓住對方的弱點,從「道義」和「威力」兩個方面,針鋒相對,據理力爭,從而震懾對方,不辱使命。

第三篇《出師表》

〖文學常識〗

1作者:諸葛亮是三國蜀漢政治家、軍事家。

2、表:古代奏議的一種。用於向君主陳說作者的請求和願望。

〖通假字〗

1、必得裨補闕漏闕通缺,缺點、疏漏

2、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簡通檢,選拔

3、爾來二十有一年矣有通又,整數後的零頭

〖古今異義詞〗

1、先帝不以臣卑鄙卑鄙:身份低微,出身鄙野。今指品質低劣、下流。

2、由是感激感激:感動振奮。今意指激動感謝。

3、未嘗不嘆息痛恨於桓、靈也痛恨:痛心遺憾。今指十分憎恨。

4、誠宜開張聖聽開張:擴大。今指商店開始營業。

〖詞類活用〗

1、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秋:時,時期(時候,時刻)。

2、恢弘志士之氣恢弘:這裡指動詞,意思是發揚擴大。

3、猥自枉屈猥這裡指:降低身份

4、此皆良實良實:這裡指善良、誠實的人。

5、庶竭駑鈍駑(劣馬)鈍(刀鋒不鋒利)比喻才能平庸,是諸葛亮自謙的話。

〖一詞多義〗

1、遺

(1)是以先帝簡拔以遺(wèi)陛下。(給予)

(2)深追先帝遺(yí)詔(指死去的人留下的)

2、效

(1)恐託付不效。(成效)。

(2)不效(效果)則治臣之罪

〖重點解釋〗

1、遂許先帝以驅馳(奔走效勞)

2、當獎帥三軍(激勵)

3、臣本布衣:平民。

4、躬耕於南陽躬:親自。

5、後值傾覆值:遇,遇到。(恰逢,適逢,碰到)傾覆:兵敗。

6、以光先帝遺德光:發揚光大。

7、恢弘志士之氣恢弘:發揚擴大。

8、引喻失義義:適當,恰當。

9、宮中府中宮中:皇宮中。府中:朝廷中。

10、陟(獎)罰(懲罰)臧(善)否(惡)。

11、論其刑賞刑:罰。

12、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遺:給予。

14、夙夜憂嘆夙夜:早晚。

14、庶竭駑鈍駑鈍:比喻才能平庸。

15、攘除奸凶攘除:排除、剷除。

16、以彰其咎彰:表明。

17、則責攸之、依、允等之慢慢:怠慢、疏忽。

18、以咨諏善道咨諏:詢問

19、察納雅言雅言:正言

20、以昭陛下平明之理理:治。

〖重點翻譯〗

1、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

-----這是我用來報答先帝,並忠心於陛下的職責本分。

2、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這真是形勢危急,決定存亡的關鍵時刻啊

3、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先帝開創大業未完成一半,竟中途去世。如今天下分成三國,我們益州人力疲憊、民生凋敝,這真是處在形勢萬分危急、決定存亡的關頭。

4、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若有作*犯科及為忠善者,

-----宮裡的近臣和丞相府統領的官吏,本都是一個整體,獎懲功過、好壞,不應因在宮中或府中而異。

5、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

-----親近賢臣,疏遠小人,這是前漢能夠興盛的原因;親近小人,疏遠賢臣,這是後漢衰敗的原因。

6、此悉貞良死節之臣

------這些都是堅貞可靠,能夠以死報國的忠臣。

7、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動,遂許先帝以驅馳。

-----我本是個平民,在南陽郡務農親耕,在亂世間只求保全性命,不希求諸侯知道我而獲得顯貴。先帝不介意我身份低微,出身鄙野,委屈地自我降低身份,接連三次到草廬來訪看我,徵詢我對時局大事的意見,因此我深為感動,從而答應為先帝奔走效力。

8、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在戰事失敗的時候我接受了任命,在危機患難期間我受到委任。

9、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

------先帝知道我謹慎小心,所以在先帝臨死的時候,把國家大事託付給我。

10、願陛下托臣以討賊興復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在天之靈。

-----希望陛下把討伐*賊、興復漢室的任務託付給我,如果沒有成效就給我判罪,以告先帝在天之靈。

11、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

-----不應該隨意看輕自己,說話不恰當,以致堵塞忠言進諫的道路啊!

12、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於陛下也

----大概是(因為)追念先帝的特別厚待,想報答給陛下啊。

〖理解默寫〗

1、寫出文中與「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卑鄙」一詞相呼應的語句。

答: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

2、作者認為可以出師北伐的條件是什麼?

答: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3、作者在《出師表》中寫到了自己所受到的「先帝之殊遇」,把相關的文字默寫出來

答: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臨崩寄臣怪大事」

4、諸葛亮勸劉禪對宮中、府中官員的賞罰要堅持同一標準的句子是:陟罰臧否,不宜異同;

5、諸葛亮希望後主不要隨便看輕自己的句子是:不宜妄自菲薄;

6、諸葛亮向後主提出嚴明賞罰建議的語句是:若有作姦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

7、《諸葛亮集》中有這樣的話:"賞不可不平,罰不可不均"。這與《出師表》中的兩句「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一致。

8、《出師表》中敘述諸葛亮追隨先帝驅馳原因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

9、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是: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

10、指出出師戰略目標的句子是: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凶,興復漢室,還於舊都;

11、作者向後主提出的三條建議是:①開張聖聽;②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③親賢臣,遠小人。(或:廣開言路,嚴明賞罰,親賢遠佞。)

12、諸葛亮給劉禪建議中最重要的一條是:親賢臣,遠小人(或:親賢遠佞)。

13、在中國男子足球隊衝擊世界盃屢遭失敗的情況下,米盧出任了國家隊主教練,這是:「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

14、《出師表》中說明蜀國當時所處的政治形勢的句子是: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

15、表現作者無意於功名的句子是: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

16、作者是怎樣感激先帝的知遇之恩的?

答:遂許先帝以驅馳

17、作者受命以後,為什麼「夙夜憂嘆」?

答:恐託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

18、「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大事」在本段中具體指什麼?用原文中的4個四字短語回答。

答:北定中原攘除奸凶興復漢室還於舊都

19、諸葛亮認為「陛下親之信之」的具體做法應當是:①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然後施行;②營中之事,悉以咨之。

〖課文理解〗

1、「使內外異法」中,「內」指宮內,「外」指相府;文中與「內」「外」意思相同的兩個詞分別是宮中和府中。

2、你從文中可以看出諸葛亮是一位怎樣的賢臣?

答:諸葛亮是一位知恩圖報、忠誠堅貞、盡心盡職的賢臣

3、文中「先帝」指劉備,「陛下」指劉禪。「天下三分」是指天下分裂為魏、蜀、吳三國。

4、這兩段文字回顧了對作者人生有重大影響的三件往事,它們分別可以概括為三顧茅廬,臨危委重任和臨崩寄大事。作者回顧這些往事的目的是表達感念先帝的知遇之恩,忠於劉氏父子的真摯感情,並以先輩創業的艱難激勵劉禪。(意思對即可)。

5、結合《出師表》全文,說說諸葛亮為什麼要在出師之前竭力規勸劉禪任用賢能。

答案要點:①為了解除後顧之憂②為了漢室之隆

6、《出師表》情詞懇切,有不少膾炙人口的名句,請寫出你欣賞的一句。結合文章內容,說出諸葛亮是怎樣的一個人。

答:如;「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親賢臣,遠小人」。對人物的把握能從文中章中找到依據,如:忠君報國,深謀遠慮。

7、成語及名句:

答:妄自菲薄。三顧茅廬。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

8、下面是杜甫的一首七律《蜀相》,詩中哪些句子的意思與文章意思是一致的?請把它摘錄到橫線上。(2分)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答: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9、下面的一副對聯概括了諸葛亮一生的功績。參考示例,從列出的六項中任意選出兩項,寫出具體所指。(2分)收二川,排八陣,六齣七擒,五丈原前,點四十九盞明燈,一心只為酬三顧。取西蜀,定南蠻,東和北拒,中軍帳里,變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示例]三顧:三顧茅廬

答:(1)六齣:六出祁山(2)七擒:七擒孟獲(3)東和:東和孫吳(4)北拒:北拒曹魏

(5)收二川:收取東川、西川(6)排八陣:擺設八陣圖(任意答出其中兩個,意思對即可)

10、回憶全文內容,從諸葛亮對劉禪「宜開張聖聽」、「不宜偏私」、「宜自謀」、「不宜妄自菲薄」、「親賢臣,遠小人」的諄諄教導中,你悟出了哪些做人的道理?

答:虛心聽取別人意見,不自私,要自信、自立、自強,要審慎交友。(除此四點外,有新的感悟也可。)第四篇《公輸》

  墨子,(約公元前468年~前376年),中國戰國初期思想家,墨家學派的創始人。姓墨名翟。相傳為宋國人,後長期住在魯國,是春秋戰國之際墨學派的創始人。

[正音]

郢(y?ngj ī ng諾(nuò輿(犀(x ī)兕(

糜(m í鱉(bi ē黿(yu á n鼉(tu ó雉(zh ì

鮒(梓(zǐ)楩(piá n)牒(di é圉(y ù)詘(q ū

[詞語注釋]

  (1)公輸盤:春秋時魯國著名的巧匠,姓公輸,名盤(bān),又寫作公輸般或公輸班,有人說他就是傳說中的魯班。

  (2)雲梯:攻城用的器械,因其高而稱為雲梯。

  (3)子墨子:指墨翟。前一個「子」是指夫子(即先生,老師的意思),是弟子們對墨翟的尊稱。

  (4)起於魯:自魯國出發。起:起身,出發。

  (5)郢(yǐng):楚國都城,在今湖北省江陵縣東南。

  (6)夫子:古代對男子的尊稱,這裡是對墨子的尊稱。焉為:兩個字都是表達疑問語氣的句末助詞。

 (7)何命焉為:有什麼見教呢?「焉」與「為」合用,表示疑問語氣

  (8)侮:欺侮。臣:墨子的自我謙稱。

  (9)借:憑藉,依靠。

  (9)說:(同「悅」)高興,愉快。

  (10)金:量詞,前秦以二十兩為一金。

  (11)義:善良堅持正義。

  (12)固:本來,從來。

  (13)再拜:表示鄭重的禮節,一拜再拜。

  (14)請說之:解說這件事。

  (15)何罪之有:有什麼罪呢?

  (16)荊國:楚國的別名。

  (17)見:召見。

  (18)爭:同「諍」,直言相勸。

  (19)類:對事物作類比進而明白它的事理。

  (20)然:但是。

  (21)胡:為什麼。

  (22)已:停止。

  (23)見(xiàn):引見。

  (24)文軒:裝飾華美的車。

  (25)敝輿:破車。

  (26)褐:粗布衣服。

  (27)粱肉:指好飯好菜。

  (28)何若:什麼樣的。

  (29)猶……之與……也:好像……同……相比。

  (30)犀兕:犀,雄性的犀牛,兕,雌性的犀牛。

  (31)鼉:鱷魚。

  (32)文梓:梓樹。

  (33)豫章:樟樹。

  (34)長木:多餘的木材,形容宋國小而窮。

  (35)善哉:好呀。

  (36)雖然:雖然如此。

  (37)牒:木片。

  (38)九設攻城之機變:多次用了攻城的巧妙戰術。九,表示次數多,古代「三」,「九」常有這種用法。機變,巧妙的戰術。

  (39)詘(qū):通「屈」,意思是理屈。

  (40)所以:用來......的方法。和現代漢語里用來表達因果關係的連詞「所以」不同。

  (41)寇:入侵。

  (42)距:通「拒」守備。

  (43)守圉(yù):守衛,圉通「御」,抵擋。

  (44)禽滑(gǔ)厘:人名,魏國人。

  (45)雖殺臣,不能絕也:即使殺了我,也不能殺盡(宋國的抵抗者)。

[一詞多義]

  ①為:公輸盤為楚造雲梯之械替。

  夫子何命焉為?與「焉」合用,表示疑問語氣。

  必為有竊疾矣是。。

  公輸盤為我為雲梯製造。

  以牒為械當作。

  ②見:行十日十夜而至於郢,見公輸盤動詞,會見。

  胡不見我於王動詞,引見。

  於是見公輸盤動詞,入見。

  ③類:不知可謂知類動詞,類推,

  為與此同類名詞,種類,

  ④子:子墨子聞之子,先生,老師

  願借子殺之子,您

  ⑤說公輸盤不說說,通「悅」,高興。

  請說之說,解釋,陳說。

  ⑥然:雖然,公輸盤為我為雲梯這樣

  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但是

  ⑦之:為楚造雲梯之械這種

  子墨子聞之代詞,指代造雲梯攻宋這件事

  宋何罪之有賓語前置的標誌,結構助詞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用於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結構助詞

  吾知子之所以距我「的」,結構助詞

  ⑧起:出發、動身起於齊

  起身子墨子起,再拜

  ⑨以:將以攻宋憑藉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認為

  以牒為械用

  ⑩於:於胡不見我於王給

  今有人於此在

  起於齊從

  ⑾爭:爭有所余:動詞,爭奪

知而不爭:動詞,爭論

[通假字]

1、公輸盤不說    (通「悅」,高興)

2、子墨子九距之   (通「拒」,阻擋) 

3、公輸盤詘     (通「屈」,理屈)

4、子墨子之守圉有餘 (通「御」,抵擋)

]翻譯句子]

(1)殺所不足,而爭所有餘,不可謂智;宋無罪而攻之,不可謂仁。

答:如今卻犧牲本來就不多的人民去奪本來就多餘的土地,不能說是聰明。宋國並沒有罪而要去攻打它,不能說是仁愛。

(2)知而不爭,不可謂忠。爭而不得,不可謂強。

答:懂得這個道理,卻不勸阻楚王,不能說是忠誠。如果你勸阻他,失敗了卻放棄,只能不能說是強大。

(3)義不殺少而殺眾,不可謂知類。

答:你自己說講道義不殺一個人而卻要殺眾多的人,不能說是明白事理。

(4)「然,胡不已乎?」

答:但是,為什麼不停止(攻宋)呢?

(5)舍其文軒,鄰有敝輿而欲竊之。

答:捨棄自己華麗的車子,看到鄰人有破車子便想去偷

(6)舍其粱肉,鄰有穅糟,而欲竊之。此為何若人?

答:捨棄自己豐盛的食物,看見鄰人有糟糠便想去偷。這是什麼樣的人呢?」

(7)此猶文軒之與敝輿也。

答:這就好像華麗的車子和破車子相比

(8)荊有長松、文梓、楩、枬、豫章,宋元長木,此猶錦繡之與短褐也。

答:楚國有松、梓、楩、楠、樟這些大樹,宋國卻連過多的木材都沒有。這就好像錦繡衣裳和粗布衣服相比。

(9)夫子何命焉為?        答:先生(有)什麼見教呢?

(10)宋何罪之有?      答:宋國有什麼罪過呢?

(11)胡不見我於王?      答:何不向楚王引見我呢?

(12)此為何若人?      答:這是什麼樣的人呢?

(13)雖殺臣,不能絕也      答:即使殺了我,也不能殺盡(楚國的抵抗者)

(14)九設攻城之機變      答:多次用了攻城的巧妙戰術。

[整體把握]

  課文記敘了墨子勸阻楚國進攻宋國的故事。

  第1段交代事情的起因。「造雲梯之械」,表明一場大戰即將爆發,宋國形勢很危急;「行十日十夜」既表現出時間緊急、刻不容緩,又表現了墨子不辭勞苦的精神。

  課文主體部分詳細敘述了墨子同公輸盤、楚王作鬥爭的經過,可分為三個步驟:使公輸盤理屈詞窮;使楚王理屈詞窮;模擬攻守,說明楚國攻打宋國不會有好結果,促使楚王放棄攻宋。下面作具體分析。

  第一步:

  墨子先設下圈套,誘使公輸盤說出「吾義固不殺人」這句話。接著,墨子就抓住公輸盤這句話來做文章。「宋何罪之有」一句,輕描淡寫而又咄咄逼人,立刻將幫助楚國攻打宋國的公輸盤置於理虧的境地;接著,墨子用「不可謂智」「不可謂仁」「不可謂忠」「不可謂強」「不可謂知類」,從各個角度批判了公輸盤的行為,讓公輸盤無法為自己的行為作任何辯解,等於是斷了公輸盤的退路。「義不殺少而殺眾」一句,揭示出公輸盤所標榜的「義」的欺騙性。

  「公輸盤服」,一個「服」字,表明了墨子的論說有理有力,使公輸盤無話可說。可是侵略者不會輕易罷手的,當墨子進一步追問他為什麼不停止造雲梯時,公輸盤把責任推到楚王身上,然後在墨子的進一步逼問下,只好答應引墨子去見楚王。文章極自然地過渡到下文。

  第二步:

  對楚王,墨子採取了和對付公輸盤相同的策略,先讓他陷入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困境。不過,在楚王面前,墨子更注意勸說的婉轉和藝術性。他先用一個假設,說有這樣一個人,自己有華麗的車子不坐,而去偷鄰居的破車;自己有絲綢衣服不穿,而去偷鄰居的粗布衣服;自己有好飯好菜不吃,而去偷鄰居的粗劣食物。接著問:「此為何若人?」誘使楚王說出「必為有竊疾矣」,這正是墨子要楚王說出的話。墨子隨即一連用了頗有誇張意味的三個對比,極言楚國的物產豐富和宋國的物產貧乏,從而類推出楚國攻宋是和有「竊疾」「同類」的結論。此時,楚王像公輸盤一樣,陷入自己所否定的圈子中而無話可說,只得說「善哉」。但是,他仗著楚國的實力,仍不放棄攻宋的打算。

  第三步:

  寫墨子以實力迫使楚王放棄攻宋的企圖。

先簡要記述墨子與公輸盤演練的攻守戰。用「九攻」「九距」點明戰鬥之激烈,用「攻械盡」「守有餘」交代激戰結果,用「詘(屈)」點明公輸盤已經技窮。在意識到墨子將是攻宋的一個極大障礙時,公輸盤陡起殺機。墨子敏銳地加以揭穿,並明白告訴公輸盤與楚王,宋國已做好了充分準備,「雖殺臣,不能絕也」,這才使公輸盤與楚王不敢輕舉妄動,楚王不得不取消攻宋的打算。這一段記述,說明要制止侵略,單靠說理是不夠的,還得有足夠的實力做後盾。

[理解探究]

(1)提問:本文對應的雙方是誰?主要人物是哪一位?墨子前往楚國的目的是什麼?

明確:本文對應的雙方是墨子和楚國的公輸盤、楚王。主要人物是墨子。他前往楚國的目的是勸阻楚國攻打宋國,宣傳他的「非攻」思想。

(2)哪句話揭示了全文的主要事件?(公輸盤為楚造雲梯之械,成,將以攻宋。)

(3)公輸班何許人也?楚國攻打宋國的這場戰爭的性質如何?

明確:魯國人。能造奇巧的器械,民間稱他為魯班。此場戰爭是「不義之戰」(以大欺小、以強凌弱的侵略戰爭)

(4)哪句話表現了墨子見義勇為和不辭勞苦的品質?(子墨子聞之,起於魯,行十日十夜而至於郢,見公輸盤。)

(5)為什麼墨子從得到楚國攻宋的消息到見公輸盤,中間只用「起於魯,行十日十夜而至於郢」十二字來表達?(因為事情緊急,刻不容緩;墨子一路上的經歷,與文章主題關係不大。)

墨子為什麼如此不辭勞苦?(為了實現「兼愛」、「非攻」的思想)

(6)文中哪句話揭示了事件的結果?(楚王曰:「善哉。吾請無攻宋矣。」)

(7)請以「這篇課文敘述了________的故事,表現了________」概括課文的內容。

如:這篇課文敘述了墨子止楚攻宋的故事,表現了墨子的機智、勇敢和善辯。

(8)談談你對課文中的人物形象的看法

墨子:機智多謀、無所畏懼、鎮定自若

公輸:頑固、陰險、狡詐。在民間傳說中是能工巧匠,是正面形象,在本文中他既好名又好利,既要為楚國製造雲梯攻打宋國,爭取楚王寵信,又要標榜自己有「正義感」。

楚王:虛榮、愚蠢、陰險、狡詐。

問答題。

⑵文中交待墨子匆匆行程的幾個動詞是什麼?反映了墨子怎樣的心態和精神?

答:幾個動詞是「聞」「起」「行」「至」。這一連串的動詞反映了墨子焦急的心態和為了阻止楚宋之戰不辭勞苦的精神。

⑶墨子的前往勸阻,體現了墨子什麼思想?答:墨子的行動反映了他堅持正義、反對侵略戰爭的思想。

⑷公輸盤是一個怎樣的人?答:裝點自己又掩飾不住傲慢,心理發虛又仗勢欺人,陰險。

⑸墨子說:「北方有侮臣者,願借子殺之。」墨子真的是有仇人,要借公輸盤的手來報仇嗎?他這樣說的真正目的是什麼?

答:不是。真正的意圖在於步步激怒公輸盤,逼使他說出「吾義固不殺人」一類的話來。因為墨子料到公輸盤雖然在積極準備血腥的戰爭,但表面上必然會裝出堅持正義的樣子。公輸盤果然中計。

⑹墨子說「請獻十金」的用意是什麼?答:激怒公輸盤,使他說出「吾義固不殺人」的話。

⑺墨子抓住公輸盤「吾義固不殺人」一語,怎樣駁斥了他的「義」?

答:首先義正辭嚴地指出『宋何罪之有」,而後指責攻來的不智——「殺所不足而爭所有餘」。同時批評攻宋的不仁,因為宋本無罪。結論:公輸盤的「義」是「不殺少而殺眾」,是更大的不義。

⑻「知而不爭,不可謂忠。爭而不得,不可謂強」是在指責公輸盤的不義嗎?

答:不是,是為了防止公輸盤以種種理由搪塞推託責任。

(9)墨子在勸說公輸盤時,連用了五個「不可謂」,這裡所運用的是什麼修辭方法?其作用是什麼?

答:排比;增強語言氣勢,加強說理的力度。

⑽「公輸盤服」,此時公輸盤真的服了嗎?他取消了攻宋的計划了嗎?

  答:沒有真服,只是默認了攻宋的「不義」。他沒有取消攻宋計劃,只是狡猾地將責任推給了楚王。

⑾問題沒有真正解決,墨子善罷甘休了嗎?從文中哪一句可以看出來?

答:沒有善罷甘休。從「胡不見我於王」可以看出來。從此處我們可以感覺到墨子的勇敢和果決

⑿概括第1自然段的中心意思?並說出第一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麼?

答:寫墨子說服公輸盤的過程。交代事情的起因。

⒀墨子見到楚王,先舉了一個什麼例子?目的什麼?墨子巧設了三個生動的比喻,其目的是什麼?

答:「今有人於此…鄰有糠糟而欲竊之。」目的是誘使楚王自然而然地說出「必為有竊疾矣」之類的話來。

⒁墨子是怎樣借楚王的推斷說服楚王的?

答:通過對比和類比。首先拿楚國的土地、物產和宋國的土地、物產比較,然後把「王吏攻宋」的行為與「有人」的行為進行類比,說明楚之攻宋實在像患了偷竊一類的毛病,暗寓攻宋不智,實無必要之意。

⒂文中墨子勸阻楚王放棄攻宋這一情節採用了什麼論證方法?

答:類比的方法。

⒃楚王是否承認墨子的道理?是否因之取消了攻宋的計劃?

答:楚王承認墨子說的有理,這從「善哉」一語可以看出。但並未因此取消攻宋的計劃,反而把球又踢到了公輸盤及其所研製的雲梯面前,而且態度堅決地表示「必取宋」。

⒄楚王把攻宋的希望寄托在公輸盤及其所研製的新式武器上後,雙方又進行了怎樣的較量?結果怎樣呢?

答:公輸盤以新式武器及巧妙戰術與墨子進行較量,公輸盤「九設」機變,墨子「九距」,結果是「公輸盤之攻械盡,子墨子之守圉有餘」。

⒅「公輸盤詘(詘qū通屈)」說明了什麼?

答:說明不論是在道義較量上,還是在戰術較量上,公輸盤已告全面失敗。

⒆「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一句反映了公輸盤怎樣的心理狀態?

答:公輸盤兩戰皆敗,已然惱羞成怒,動了殺機。

⒇在危險關頭,墨子有什麼表現?

答:胸有成竹,鎮定、沉著,以「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針鋒相對。

(21)墨子是否徹底懾服了楚國君臣?為什麼?

答:是的。墨子最後向楚王攤牌:自己的弟子已經協助宋國加強了防備,已持「守圉之器」而待「楚寇』」。這就徹底打破了楚國君臣妄圖依仗新式武器攻取宋國的夢想,不得不取消攻宋的計劃。至此,墨子取得了全面的勝利,達到了止楚攻宋的目的。

(22)是什麼原因促使楚王最終放棄了攻打宋國的決定的?

答:楚王知道宋國已經做好了充分地抵禦準備,攻打宋國是沒有好結果的,於是放棄了進攻宋國的決定。

(23)體會全文,思考墨子止楚攻宋,是否僅靠鋒利巧妙的言辭?

答:不是,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靠墨子的技藝和宋國的戰備。由於有實力作後盾,墨子的話才更有力量,才更有取勝的把握。

(24)從墨子與公輸鬥智斗勇,最終取得勝利可以看出墨子比公輸強在那裡?

答:墨子比公輸更聰明,更有謀略,更具有膽識和實力。

(25)面對公輸盤的殺機,墨子表現了怎樣的性格特點?

答:從容而又有威懾力,充分顯示了他無所畏懼、鎮定自若。

(26)本文通過墨子的言語行動來刻畫人物形象鮮明,試對墨子語言、行動的語句各找例一二,並結合該句談一談你對墨子的評價。

答:墨子先生為了阻止這場非正義的戰爭,他不畏艱辛,不怕犧牲,孤身深入敵國,用巧妙、鋒利的言辭使戰爭發動者理屈詞窮,又憑著謀略使他們不敢輕舉妄動,是一個出色的思想家和社會活動家。從語言和行動體現了墨子的才智,勇敢與反對不義戰爭的精神。

(27)課文是如何增強語言說服力和感染力的?

答:(1)運用排比手法(2)善於運用比喻(3)採用對比和類比、誇張的手法(4)採用長短句交錯用法。

(28)墨子的勸說技巧表現在那些方面?

答:1.說理巧妙,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1)根據不同的對象,採用不同的方式.(2)邏輯性強。主要表現在勸阻楚王時,巧用類比、對比,環環相扣,無懈可擊。(3)先發制人,保持主動。2.語言富於表現力。

(29)本文在寫法上最吸引你的是什麼?

答:(1)情節方面:一波三折,懸念迭生(2)人物形象鮮明(3)語言:語言生動,運用比喻、排比、對比等修辭,增強了語言的表現力。

(30)墨子和公輸盤、楚王的這場鬥爭給予我們什麼啟示?

答:說明只有把道義和實力結合起來,才能迫使侵略者收斂其野心。

(31)學完本文後,你一定會有許多感受,請談一談。

答:(1)勸說他人要講究技巧,勸朋友要委婉,對敵人則可軟磨硬施,絕不可向對手屈服(2)做事前要認真調查研究,做到知己知彼,這樣才能百戰百勝。

(32)人們都盼望統一,然而當楚王有統一中國之心,攻打宋國時,卻受到墨子的反對,楚王的做法也被人們認為是不智之舉,對此請聯繫現實生活,談談你的看法。

答:統一中國是中華民族的神聖使命,收復台灣是完成祖國統一大業所必須的,是祖國人民賦予的責任,也可以和平發展是現今世界的兩大主題來談。

(33)墨子以自己的行動制止了一場侵略戰爭,你對戰爭持什麼樣的看法?

答:墨子以自己的智慧和勇敢及時地制止了一場毫無意義的戰爭,其告訴我們在強大的武力面前要善於與其鬥智斗勇,以爭取正義的勝利。

(34)請用「自相矛盾」的故事來解釋本文?答:墨子就是運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反駁方式,揭穿了公輸盤「義」的謊言,使楚王陷入「竊疾」的泥淖:通過紙上談兵式的模擬攻守,「九距」而「守有餘」,說明楚攻宋並不會有好結果,迫使楚王就範。

第五篇《孟子二章》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作者簡介]

孟子:名軻,思想家、教育家,是繼孔子以後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與孔子合稱「孔孟」,有「亞聖」之稱。

《孟子》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記述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張、哲學主張及個人修養。孟子的政治主張主要是「仁政」「兼愛」「非攻」,主張和平,反對戰爭。

孟子生活在社會動蕩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的戰國時代。當時,各大國之間「爭地以戰,殺人盈野;爭城以戰,殺人盈城」;統治者是「庖有肥肉,廄有肥馬」;人民是「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蓄妻子,樂歲終身苦,凶年不免於死亡」。面對這樣一個社會現實,孟子最早提出了「民貴君輕」的主張,呼籲各國諸侯重視人民的作用;提出殘暴之君是「獨夫」,人民可以推翻他;強烈反對不義戰爭,認為只有「不嗜殺人者」,才能統一天下。孟子嚮往著歷史上堯舜的功績,他到處遊說,宣揚他的「仁政」「王道」,並把這一希望寄托在封建統治者發「仁心」上,力圖維護西周的井田制度,從而使天下歸順,達到成就王業,「黎民不飢不寒」的目的。這些都反映著孟子繼承並發展了前代政治家提出的民本思想,對於恢復經濟,發展生產,使人民得以休養生息,有一定的作用。

孟子是繼孔子之後儒家學派的又一位大師,被推尊為「亞聖」。記錄他的言論、活動的《孟子》一書,是儒家經典之一,分《梁惠王》《公孫丑》《滕文公》《離婁》《萬章》《告子》《盡心》7篇,計261章,約3.5萬字,內容包括孟子的言行、政治學說以及哲學、倫理、教育思想等學術問題的論爭。《孟子》在先秦諸子散文中獨具風格,對後世散文的發展有著很大的影響

[通假字]

法家拂士:拂:bì 弼,輔弼。衡於慮:衡:héng 橫,梗塞,指不順。

【注釋】

1、[人和]人心所向,內部團結;2、[郭]外城;3、[池]護城河;4、[兵革]兵器甲胄;

5、[委]捨棄;6、[域]這裡是限制的意思;7、[山溪]山河;8、[畔]通「叛」:背叛;

9、[環]包圍10、[至]極點

[翻譯句子]

1、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答:有利於作戰的天氣、時令,比不上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比不上作戰中的人心所向、內部團結。

2、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也,米粟非不多也

答:城牆不是不高,護城河不是不深,武器裝備不是不精良,糧食不是不多

3、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答:使百姓定居下來,不能依靠疆域的界限,鞏固國防不能靠山河的險要,威懾天下不能靠武器裝備的強大。

4、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答:施行仁政的人,幫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人,幫助支持他的人就少。

[整體感知]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這篇短論,從決定戰爭勝負的因素這一角度出發,通過對「天時」、「地利」、「人和」三個條件的比較,闡述了「人和」對戰爭勝利的決定性作用。由此,再加引申,推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論斷,闡明了施行「仁政」的必要性。文章用層層推理的方法進行論證,開篇即提出論點,接著設例進行論證,再據此闡發引申,層層深入,最後得出斷語,邏輯性很強。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文章由歷史上六個著名人物從卑微到顯貴的事例,歸納出自己的觀點:人要擔負重任,有所作為,成就大業,必須先在思想、生活和行為等方面都經受一番艱苦甚至痛苦的磨鍊。其次從正反兩方面論證經過磨鍊的益處,說明人處困境能激發鬥志,國無憂患易遭滅亡的道理,進而得出全文的中心論點: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理解探究]

1、本文的論點是什麼?「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2、本文第一段為什麼要列舉一系列歷史人物?文中哪一句是從反面論證了這一點?

 列舉一系列歷史人物是為了說明逆境(困境)對造就人才的重要作用,選好人才尚且如此,推而廣之治理國家更應如此。「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這一句是從反面論證了這一點。

 3、從行文上看,文章中哪句話在結構上起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

 「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

 4、文章第三段主要闡述了作者的什麼觀點?

 論述了人常常處在困境,才能不斷奮發;國家常常沒有憂患,則往往會遭至滅亡。即精神上的潰滅必然會導致物質上的滅亡。在論證方法上則運用正反論證,一反一正,為推斷出中心論點打下基礎。

 5、比較《孟子二章》在論證方面的不同。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將中心論點置於開頭,先用概括性很強的事例加以證明,然後從理論上進行論證,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論斷,闡明了「人和」的實質,最後以得「人和」的君子「戰必勝矣」作結論,突出地說明了「人和」是決定戰爭勝負最主要的條件。《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將中心論點置於最後,先論證「生於憂患」後論證「死於安樂」。論證「生於憂患」,是全文的重點,方法是先舉同類事例,從個別到一般,歸納出作者的觀點,然後從理論上加以說明。論證「死於安樂」,只有「入則無法家拂士……國恆亡」一句,這是歷史上大量亡國事實的高度概括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注音]

1、畎畝之中(quǎn)2、法家拂士(bì)

3、傅說舉於版築之間(yùe)4、百里奚(xī)

[解釋詞語]

1、舜發於畎畝之中(發,指被任用)(田畝,田野)

2、人恆過常;犯過失

3、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被選拔)(夾板築強)

4、衡於慮同「橫」,不順

5、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所以;責任,擔子;這

6、而後作奮起,有所作為

7、苦其心志使┅┅痛苦

8、征於色(徵驗,顯露徵兆)(臉色)

9、勞其筋骨使┅┅勞累

10、發於聲吟詠嘆息之氣發於聲音

11、餓其體膚使┅┅飢餓

12、而後喻了解

13、空乏其身使┅┅貧困

14、法家拂士同「弼」,輔佐

15拂亂(違背,阻礙)(使……顛倒錯亂)

16、入則指國內

17、所以動心忍性用來;使┅┅驚動;使┅┅堅韌;

18、出則指國外

19、曾益其所不能(增加)

20、管夷吾舉於士(獄官)

[通假字]

曾同「增」,增加曾益其所不能。

衡同「橫」,梗塞,指不順衡於慮

拂同「弼」,輔弼入則無法家佛士

[翻譯句子]

1、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

答:所以,上天將要下達重大使命給這樣的人

2、必先苦其必志,勞其筋骨

答:一定要使他的內心痛苦,使他筋骨勞累

3、餓其體膚,空乏其身

答:使他受飢餓,以致肌膚消瘦,使他受到貧困之苦

4、行拂亂其所為

答:在他做事時,使他所做的事情顛倒錯亂

5、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答:用這些辦法來使他的心驚動,使他的性格堅忍起來,以不斷增長他的才幹。

6、人恆過,然後能改

答:人常犯過失,這樣以後才能改正

7、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

答:內心憂困,思慮堵塞,然後才能有所作為

8、征於色,發於聲,而後喻

答:(一個人的想法,只有)從臉色上顯露出來,在吟詠嘆息聲中表現出來,然後才能為人們所了解。

9、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

答:(一個國家)國內如果沒有堅持法度的世臣和輔佐君王的賢士,國外沒有敵國外患,這個國家就往往會導致滅亡。

10、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答:這樣,人們才會明白,憂患(能激勵人勤奮)使人生存發展,享受安樂使人委靡死亡。

[填空題]

①全文的中心句是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或: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作者認為國家長盛不衰,就需要有法家拂士和敵國外患。(用課文詞語回答)

②《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舉出古代六位聖君賢相為例,說明他們的共同點是都經受過艱苦環境的磨鍊,成就了不平凡的事業。文章以此為根據,說明了人要擔當重任,有所成就,必須先經受一番艱苦的,甚至是痛苦的磨鍊。

③聯繫全文,文中畫線句的作用是過渡(或:承上啟下)。

④選文中孟子主要講了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造就人才,二是治理國家;得出的結論是「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用現在的話說就是憂患可以使人和國家生存發展,安逸享樂使人和國家萎靡滅亡。文中由個人升華到國家,論證「死於安樂」的道理的句子是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

⑤在《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中,孟子認為造就人才的客觀條件是「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只有這樣,才能「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造就人才的主觀條件是「人恆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征於色發於聲而後喻。」。

⑥短文由個人說到國家,提出「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的論斷。

[問答題]

1.孟子在選文第①段中以六位歷史人物的經歷告訴人們:人要成大器,就必須經受磨練。請寫出與之意思相近的兩句名言?

古人大業成,皆自憂患始。自古雄才多磨難,從來紈絝少偉男。

2.孟子在文中列舉了六位歷史人物的經歷,強調了「逆境能成才;現在有人認為「順境也能成才」。對此,你有什麼看法,請舉例談談。

逆境能成才:司馬遷臏腿以成史記孫子臏腿以成兵法毛澤東向去北大教書卻分到北大圖書管理員,結果結識了當時共產主義先驅李大釗蘇武牧羊而得封侯岳飛抗旨才有風波亭一幕

順境也能成才:我們知道,農作物生長在肥沃的土壤里,給予水分,給予營養,它們就能茁壯成長,春花而秋實。如果它們生長在貧瘠乾旱的土地里,結果只能是一無所獲。再拿航行來說吧,如果我們乘船順風而去,那麼我們一定能平安的到達彼岸。如果我們迎逆風惡浪而上,也許還未到達彼岸,我們已葬身魚腹了。所以說,順境是成才最有利的條件。

「兵家兒早識刀槍」這句俗語,說明了良好的家庭環境可以造就人才。梅蘭芳是我國著名的京劇大師,他的兒子梅保久在父親的影響下,也成為現代京劇表演藝術家。居里夫婦是偉大的科學家,他們的女兒、女婿在他們的熏陶下,也成為傑出的物理學家,為科學事業做出了重大貢獻。

為什麼現在農村學生大批湧入城市名校來求學?就是因為城市的教學環境好,教學設備先進,教學水平高,使學生們能更好的接受良好的教育,打好成才的基礎。由此可見,良好的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在一個人的成才過程中起著何等重要的作用。

3、孟子說理散文善用排比、句式長短錯落,有怎樣的表達效果?請你以選文第②段為例加以具體分析。

這段文字以「必先」二字領起「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構成一組排比,讀起來一句緊似一句,非常有氣勢;且這組句子句式較整齊,以短句為主,和前後較長的句子搭配起來,使全段句式富於變化,讀來節奏感很強。

4.聯繫自身的實際,談談我們應該有怎樣的憂患意識。

在學習和生活中,我們不可以掉以輕心,要時時提醒自己勤奮學習,努力拚搏,積極進取,與是俱進,否則就會停滯不前,甚至落後落伍。

5.《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一開始就列舉了六個著名歷史人物的事例,這對闡明觀點有什麼作用?

這六個事例很好的支撐了其後的論證。 第五篇《孟子二章》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作者簡介]

孟子:名軻,思想家、教育家,是繼孔子以後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與孔子合稱「孔孟」,有「亞聖」之稱。

《孟子》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記述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張、哲學主張及個人修養。孟子的政治主張主要是「仁政」「兼愛」「非攻」,主張和平,反對戰爭。

孟子生活在社會動蕩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的戰國時代。當時,各大國之間「爭地以戰,殺人盈野;爭城以戰,殺人盈城」;統治者是「庖有肥肉,廄有肥馬」;人民是「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蓄妻子,樂歲終身苦,凶年不免於死亡」。面對這樣一個社會現實,孟子最早提出了「民貴君輕」的主張,呼籲各國諸侯重視人民的作用;提出殘暴之君是「獨夫」,人民可以推翻他;強烈反對不義戰爭,認為只有「不嗜殺人者」,才能統一天下。孟子嚮往著歷史上堯舜的功績,他到處遊說,宣揚他的「仁政」「王道」,並把這一希望寄托在封建統治者發「仁心」上,力圖維護西周的井田制度,從而使天下歸順,達到成就王業,「黎民不飢不寒」的目的。這些都反映著孟子繼承並發展了前代政治家提出的民本思想,對於恢復經濟,發展生產,使人民得以休養生息,有一定的作用。

孟子是繼孔子之後儒家學派的又一位大師,被推尊為「亞聖」。記錄他的言論、活動的《孟子》一書,是儒家經典之一,分《梁惠王》《公孫丑》《滕文公》《離婁》《萬章》《告子》《盡心》7篇,計261章,約3.5萬字,內容包括孟子的言行、政治學說以及哲學、倫理、教育思想等學術問題的論爭。《孟子》在先秦諸子散文中獨具風格,對後世散文的發展有著很大的影響

[通假字]

親戚畔之:通「叛」背叛

[重點詞語解釋]

1、天時不如地利天時:有利於作戰的天氣、時令。地利: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

2、地利不如人和人和:人心所向、上下團結

3、環而攻之而不勝環:圍

4、是天時不如地也是:這

5、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限制

6、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威:震懾

7、得道者多助得道:施行仁義

8、親戚畔之親戚:骨肉兄弟。

9、故(所以)君子(施行仁政的君主)有(要麼)不戰

10、兵革非不堅(堅硬)利(銳利)也:

11、寡助之至至:極點。

12、委(放棄)而去(離開)之

13、兵(兵器)革(甲衣)非不堅利也

14、池非不深也池:護城河

16、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固:鞏固。

朗讀節奏]

1、夫/環而攻之

2、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

3、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4、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重點語句翻譯]

1、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

*憑著天下人歸順他的(有利條件),去攻打連兄弟骨肉都背叛他的(寡助之君)。

2、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

*(這樣)都不能取勝.這是因為有利於作戰的天氣、時令比不上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呀)!

3、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使人民定居不遷到別處去,不能靠邊疆的限制;鞏固國防,不能靠山河的險要;震懾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強大。

[理解性默寫]

1、文章的中心論點是: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攻城一方不能取勝的原因是:天時不如地利。守城一方「委而去之」的原因是:地利不如人和。

3、日本某反華勢力,擅自篡改歷史教科書,結果招致了國內外有識之士的一致反對,弄得眾叛親離,正應了孟子的哪句話「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4、指出決定戰爭勝負的三要素及其關係的句子是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5、點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6、「戰必勝」的條件是;「得道者多助」。

[課文內容理解]

1、文中所論述的決定戰爭勝負的最重要因素是人和,從中可反映出孟子民貴君輕的政治思想。

2、作者在文中指出管理百姓、鞏固國防、威懾天下三個方面不能只「以封疆之界」、「以山溪之險」和「以兵革之利」。然後提示爭取「人和」的實質在於「得道」。   

3、從全文看得「人和」的實質是「得道」得「人和」的最佳局面是「天下順之」

4、文中「得道者多助」一句中的「道」是指的什麼?答:施行仁政

5、「得道者」的意思是施行仁政的人;文中與它意思相同的一個詞是「君子」。

6、本文闡述的主要觀點是什麼?為什麼說這一觀點是孟子「仁政」主張的具體體現?

*觀點: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在天時、地利、人和這三要素中,孟子認為「人和」是最重要的,也就是要贏得民心的前提是「得道」,而這個「道」就是他一貫主張的「仁政」。所以孟子從「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說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實際上就是在說明他的「仁政」主張。

 7、"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使用什麼論證方法:對比論證。

 8、"多助"與"寡助"的結果: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

 9、"多助"與"寡助"的結果不同作者相比照的目的:①、說明君子戰必勝的原因。②、強調人和、仁政。

 10、拓展:《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闡明人和的實質——仁政。與《曹劌論戰》中的"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意義相同。

11、文中用來警策激勵人的名句是: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注音]

1、畎畝之中(quǎn)2、法家拂士(bì)

3、傅說舉於版築之間(yùe)4、百里奚(xī)

[解釋詞語]

1、舜發於畎畝之中(發,指被任用)(田畝,田野)

2、人恆過常;犯過失

3、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被選拔)(夾板築強)

4、衡於慮同「橫」,不順

5、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所以;責任,擔子;這

6、而後作奮起,有所作為

7、苦其心志使┅┅痛苦

8、征於色(徵驗,顯露徵兆)(臉色)

9、勞其筋骨使┅┅勞累

10、發於聲吟詠嘆息之氣發於聲音

11、餓其體膚使┅┅飢餓

12、而後喻了解

13、空乏其身使┅┅貧困

14、法家拂士同「弼」,輔佐

15拂亂(違背,阻礙)(使……顛倒錯亂)

16、入則指國內

17、所以動心忍性用來;使┅┅驚動;使┅┅堅韌;

18、出則指國外

19、曾益其所不能(增加)

20、管夷吾舉於士(獄官)

[通假字]

曾同「增」,增加曾益其所不能。

衡同「橫」,梗塞,指不順衡於慮

拂同「弼」,輔弼入則無法家佛士

[翻譯句子]

1、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

答:所以,上天將要下達重大使命給這樣的人

2、必先苦其必志,勞其筋骨

答:一定要使他的內心痛苦,使他筋骨勞累

3、餓其體膚,空乏其身

答:使他受飢餓,以致肌膚消瘦,使他受到貧困之苦

4、行拂亂其所為

答:在他做事時,使他所做的事情顛倒錯亂

5、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答:用這些辦法來使他的心驚動,使他的性格堅忍起來,以不斷增長他的才幹。

6、人恆過,然後能改

答:人常犯過失,這樣以後才能改正

7、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

答:內心憂困,思慮堵塞,然後才能有所作為

8、征於色,發於聲,而後喻

答:(一個人的想法,只有)從臉色上顯露出來,在吟詠嘆息聲中表現出來,然後才能為人們所了解。

9、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

答:(一個國家)國內如果沒有堅持法度的世臣和輔佐君王的賢士,國外沒有敵國外患,這個國家就往往會導致滅亡。

10、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答:這樣,人們才會明白,憂患(能激勵人勤奮)使人生存發展,享受安樂使人委靡死亡。

[填空題]

①全文的中心句是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或: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作者認為國家長盛不衰,就需要有法家拂士和敵國外患。(用課文詞語回答)

②《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舉出古代六位聖君賢相為例,說明他們的共同點是都經受過艱苦環境的磨鍊,成就了不平凡的事業。文章以此為根據,說明了人要擔當重任,有所成就,必須先經受一番艱苦的,甚至是痛苦的磨鍊。

③聯繫全文,文中畫線句的作用是過渡(或:承上啟下)。

④選文中孟子主要講了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造就人才,二是治理國家;得出的結論是「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用現在的話說就是憂患可以使人和國家生存發展,安逸享樂使人和國家萎靡滅亡。文中由個人升華到國家,論證「死於安樂」的道理的句子是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

⑤在《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中,孟子認為造就人才的客觀條件是「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只有這樣,才能「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造就人才的主觀條件是「人恆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征於色發於聲而後喻。」。

⑥短文由個人說到國家,提出「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的論斷。

[問答題]

1.孟子在選文第①段中以六位歷史人物的經歷告訴人們:人要成大器,就必須經受磨練。請寫出與之意思相近的兩句名言?

古人大業成,皆自憂患始。自古雄才多磨難,從來紈絝少偉男。

2.孟子在文中列舉了六位歷史人物的經歷,強調了「逆境能成才;現在有人認為「順境也能成才」。對此,你有什麼看法,請舉例談談。

逆境能成才:司馬遷臏腿以成史記孫子臏腿以成兵法毛澤東向去北大教書卻分到北大圖書管理員,結果結識了當時共產主義先驅李大釗蘇武牧羊而得封侯岳飛抗旨才有風波亭一幕

順境也能成才:我們知道,農作物生長在肥沃的土壤里,給予水分,給予營養,它們就能茁壯成長,春花而秋實。如果它們生長在貧瘠乾旱的土地里,結果只能是一無所獲。再拿航行來說吧,如果我們乘船順風而去,那麼我們一定能平安的到達彼岸。如果我們迎逆風惡浪而上,也許還未到達彼岸,我們已葬身魚腹了。所以說,順境是成才最有利的條件。

「兵家兒早識刀槍」這句俗語,說明了良好的家庭環境可以造就人才。梅蘭芳是我國著名的京劇大師,他的兒子梅保久在父親的影響下,也成為現代京劇表演藝術家。居里夫婦是偉大的科學家,他們的女兒、女婿在他們的熏陶下,也成為傑出的物理學家,為科學事業做出了重大貢獻。

為什麼現在農村學生大批湧入城市名校來求學?就是因為城市的教學環境好,教學設備先進,教學水平高,使學生們能更好的接受良好的教育,打好成才的基礎。由此可見,良好的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在一個人的成才過程中起著何等重要的作用。

3、孟子說理散文善用排比、句式長短錯落,有怎樣的表達效果?請你以選文第②段為例加以具體分析。

這段文字以「必先」二字領起「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構成一組排比,讀起來一句緊似一句,非常有氣勢;且這組句子句式較整齊,以短句為主,和前後較長的句子搭配起來,使全段句式富於變化,讀來節奏感很強。

4.聯繫自身的實際,談談我們應該有怎樣的憂患意識。

在學習和生活中,我們不可以掉以輕心,要時時提醒自己勤奮學習,努力拚搏,積極進取,與是俱進,否則就會停滯不前,甚至落後落伍。

5.《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一開始就列舉了六個著名歷史人物的事例,這對闡明觀點有什麼作用?

這六個事例很好的支撐了其後的論證。

                   第六篇《魚我所欲也》

[作品簡介]《魚我所欲也》選自《孟子·告子上》。孟子主張人性善,他認為人生而具有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只要不使這些「善心」喪失,就在道德方面具備「仁義理智」。本文從這種理論出發,闡明了義重於生、義重於利和不義可恥的道理,提出捨生取義的主張。孟子認為如果把生命看得比義重就會做出不義的事來,讚揚了那些重義輕生、捨身取義的人,斥責了那些苟且偷生、見利忘義的人。告誡人們要辨別義和利.不要失去「本心」。

[注音]簞(dān)蹴(cù)羹(gēng)死亦我所惡(wù)

[通假字]

「辟」通「避」,躲避。

「辯」通「辨」,辨別。

「得」通「德」,恩惠,這裡是感激之意。

「與」通「歟」,語氣詞。

「鄉」通「向」,從前。

[重點詞解釋]

1、故不為苟得:苟且取得(這裡是「苟且偷生」,意思是只為求利益,不擇手段。)

2、故患有所不辟也:      禍患,災難   「辟」通「避」,躲避

3、賢者能勿喪耳:       有道德的人    不丟掉

4、一簞食:          古代盛飯用的圓竹器

5、蹴爾而與之:        用腳踢

6、乞人不屑也:        因輕視而不肯接受

7、萬鍾則不辯禮義而受之:   高位厚祿  「辯」通「辨」 辨別

8、萬鍾與我何加焉:      有什麼益處

9、所識窮乏者得我與:     「得」通「德」,恩惠,這裡是「感激」的意思 「與」通「歟」,語氣詞

10、鄉為身死而不受:      「鄉」通「向」,  從前

11、義,亦我所欲也:      正義或仁義。

12、兀亦我所惡:        厭惡。

13、此之謂失其本心:      天性,天良」

[翻譯句子]

1、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

答:如果這兩種東西不能同時得到,那麼我就捨棄生命而選取正義了

2、如使人之所欲莫甚於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答:假使人們追求的東西沒有比生命更寶貴的,那麼一切能夠用來逃避禍患的手段,有哪一種不能採用呢?

  3、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

答:採用某種手段就能夠活命,可是有的人卻不肯採用;採用某種辦法就能夠躲避災禍,可是有的人也不肯採用。

4、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爾。

答:不僅有道德的人有這種信念,而且人人都有,只是有道德的人能不喪失罷了。

  5、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

答:輕蔑地呵叱著給別人吃,過路的饑民也不肯接受;用腳踢著(或踩過)給別人吃。乞丐也不願意接受。

6、萬鍾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鍾於我何加焉。

答:對於優厚的俸祿如果不問他合不合禮義,就接受它,那麼優厚的俸祿對我來說有什麼益處呢?7、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

答:以前寧肯死亡,也不接受,今天卻為了我所認識的窮苦人感激自己而接受它。

8、此之謂失其本心。

答:這就叫喪失了人所固有的羞惡廉恥之心

 整體把握]

 1、本文出自《孟子?告子上》,作者孟子,戰國時期魯國人,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還學過他的文章有《得到多助,失道寡助》《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附「四書」:《孟子》《論語》《大學》《中庸》)

 2、歸納段意:

第一段:論述捨生取義是人的本性。

第二段:論述見利忘義是喪失本性的行為。(第一層(1-2句)從正面舉例,說明義的存在。第二層從反面舉例,接受萬鍾這是喪失人的本性。)

 [理解及背誦]

1、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麼?

答: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

 2、文中能概括全篇大意的句子是:生,亦無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開頭以"魚"和"熊掌"為喻,巧妙地回答了這個問題,請寫出原句: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

3、《魚我所欲也》中出現的成語有:捨生取義、嗟來之食;由此我們可聯想到與本文觀點相關的孟子曾說過的三句話: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4、《魚我所欲也》中體現「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5、孟子認為能做到捨生取義的人是;所欲有甚於生者,所惡有甚於死者

6、孟子認為失其本心的行為是:萬鍾則不辯禮義而受之(為宮室之美而受之;為妻妾之奉受之;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

7、在孟子看來,什麼情況下,即使遇到禍患也會挺身而出的?(所惡有甚於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8、不辯禮儀的接受萬鍾是為了:(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

9、文中與「嗟來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

[思考題]

(1)文中所指的比生命更可貴的東西是指道義,比死亡更可怕的東西是指喪失道義。

(2)人的本心是什麼?捨生取義

(3)本文使用了哪些論證方法,試舉例。

比喻論證、對比論證、舉例論證、道理論證。

(4)文章開端沒有直接進入議題,而是先從生活中人們可能遇到的事情寫起,這樣寫的好處是什麼?

給所要論述的問題增加了通俗性,為下文論議正題作好了鋪墊。

(5)文中多次使用對比這種手法,請舉例說明。

魚和熊掌對舉生與死對舉向與今天比較等

(6)寫「魚」和「熊掌」「不可得兼時?」取「熊掌『的用意是什麼?

意在說明在生活中經常會遇到需要選擇的事,在兩者不可兼得的情況下,人們會選取價值更高的東西,用此事情來比喻」捨生取義「的道理。

[聯想題]

本文觀點廣為後人所贊同,請找出本文觀點並寫出與之一致的兩句詩。

觀點:捨生取義詩句:(1)取義成仁今日事,人間遍種自由花(2)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應用題]

(1)本文孟子用「捨生而取義」來表現他的人生追求(選擇)文天祥《過零丁洋》中體現這種追求的詩句是:「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請寫出歷史上在人生中有正確選擇的人。例如:岳飛精忠報國,文天祥選擇忠義守節,布魯諾選擇堅定信念。

(2)本文所強調的「義」與市場經濟下的「利」有無矛盾,由此會引發一點什麼樣的啟示,請簡要談談。

不矛盾,在市場經濟下也要講誠信、講道德,不做違法亂紀的事。

(3)在現實生活中許多人用自己的青春熱血和寶貴的生命譜寫了一曲曲「捨生取義」的正氣歌,請概述一個這樣的例子:如抗洪英雄李向群為保一方群眾生命財產安全誓斗洪魔,以生身殉國。劉胡蘭,朱自清病危之際拒絕吃美國救濟糧等。

(4)列舉奉行「捨生取義」這一行為準者的事例,並簡要概述。如:南宋末年文天祥組織力量堅決抵抗外侵,失敗被捕後,面對元朝威逼利誘,竟毫不動搖,視死如歸,最終被殺,這種高尚的民族氣節和為正義而獻身的精神永遠值得後人學習。

(5)本文主要闡述了「捨生取義」的道理。作為21世紀的中學生,你怎樣理解這個「義」字?(能見義勇為、為正義事業而獻身、做與國與民與人有益的事等。社會上的哥們義氣是與小團體個人私利相關的江湖義氣與本文的「義」不同。)

(6)作者在文中讚揚的是怎樣的人:捨生取義的人(精神永存),批評的是怎樣的人:見利忘義的人(無生命價值)

第七篇《曹劌論戰》

[背景簡介]

本篇選文又題作「齊魯長勺之戰」或「長勺之戰」。這一戰事發生在魯庄公十年(前684),是齊桓公即位後向魯國發動的第二次戰爭。

前此兩年,齊桓公(公子小白)與其庶兄公子糾曾進行過激烈的爭奪君位的鬥爭。當時篡君奪位的公孫無知(齊襄公堂弟)已被殺,齊國一時無君,因此避難於魯國的公子糾和避難於莒國的公子小白都爭相趕回齊國。魯庄公支持公子糾主國,親自率軍護送公子糾返齊,並派管仲攔擊、刺殺公子小白。然而魯國的謀劃沒有成功,公子小白已出乎意料地搶先歸齊,取得了君位。齊桓公即位後當即反擊魯軍,兩軍交戰於乾時(齊地),齊勝魯敗。乘兵勝之威,齊桓公脅迫魯國殺掉了公子糾。齊桓公雖在其庶兄的血泊中鞏固了權位。但對魯國卻一直怨恨難平,因此轉年春便再次發兵攻魯,進行軍事報復和武力懲罰。本篇所記即是這次在魯地長勺展開的戰事。

曹劌論戰: 戰前:取信於民  戰時:後發制人  戰後:總結經驗

論戰勝原因: 彼竭我盈——敵疲我打   轍亂旗靡——敵退我追

[注音]

曹劌(guì)又何間焉(jiān)肉食者鄙(bǐ)犧牲玉帛(bó)小信未孚(fú)登軾而望之(shì)吾視其轍亂(zhé)夫戰,勇氣也(fú)望其旗靡(mǐ)

[詞語詮釋]

1、又何間焉:「間」,參與

2、肉食者鄙:「鄙」,鄙陋。這時指目光短淺。

3、何以戰:就是「以何戰」憑什麼作戰。「以」憑、靠。

4、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安」有「養」的意思。「弗」,不。

5、小惠未徧:「徧」通「遍」,普遍或遍及。

6、犧牲玉帛,弗敢加也:「犧牲」,祭祀用的豬牛羊等。「加」,虛報。

7、必以信:「信」,實情。(誠信,指對神說實話。)

8、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孚」,為人所信服。「福」,賜福,保佑。

9、大小之獄:「獄」,案件。

10、雖不能察,必以情:「雖」,「即使」。「察」明察。「情」,(以)實情判斷。

11、忠之屬也:「忠」,盡職儘力;「屬」,類

12、公將馳之:「馳」,驅車(追趕)

13、遂逐齊師:「逐」,追趕,追擊。

14、公問其故:「故」,原因,緣故。

15、一鼓作氣,再而衰:「鼓」,擊鼓。「再」,第二次。

16、彼竭我盈:「盈」,充滿。這裡指士氣旺盛。

17、望其旗靡:「靡」,倒下。

18、可以一戰:「以」,憑藉

[翻譯語句]

1、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答: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也一定按照情理處理。

2、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答:我細看他們的車轍亂了,望見他們的旗子倒了,所以追趕他們。

3、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

答:高官們會謀劃迎戰的事,你又何必參與呢?

4、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答:第一次擊鼓振奮士氣,第二次擊鼓士氣就衰弱了,第三次擊鼓士氣就枯竭了。

5、彼竭我盈,故克之

答:他們的士氣用盡了而我軍的士氣正旺盛,所以戰勝了他們。

6、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答:小的信用不能讓神信服,神靈是不會降福的。

7、小惠未徧,民弗從也。

答:小的恩惠不能普遍,百姓是不會聽從的。

8、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

答:衣食一類養生的東西,不敢獨自享受,一定把它分給別人。

[課文默寫]

1、曹劌論戰的背景是:十年春,齊師伐我。

2、表明曹劌積极參与精神的語句是:曹劌請見

3、曹劌請見的原因是:肉食者鄙,未能遠謀。

4、曹劌認為可以一戰的理由(忠之屬也的標準)是: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5、文中和毛澤東「敵疲我打」《孫子兵法》中「以逸待勞」戰術相近的句子是: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6、曹劌阻止魯庄公追擊的原因是: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曹劌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的原因),這表現了曹劌沉著、冷靜、謹慎的特點?

7、與「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相照應的句子是: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

8、曹劌兩次抓住戰機,一次是在彼竭我盈之時,第二次是在視其轍亂,望其旗靡之時。

9、本文主要通過語言描寫來刻畫人物形象的,在對話中,曹劌的「遠謀」和庄公的「鄙」都得到了鮮明的體現。

[理解探究]

1、一鼓作氣,是出自本文的成語,在文中的含義是:第一次擊鼓時士氣振作起來;今義是:比喻趁勁頭大的時候一下子把事情完成

2、「十年春,齊師伐我。」除了交代戰爭發生的時間外還指出了戰爭的雙方和戰爭的性質和。其中「我」指魯國

3、請分析「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一句在文中的作用

答:(1)是本文的線索(2)為下文寫庄公作鋪墊,襯託了曹劌的遠見卓識

4、曹劌認為作戰的先決條件是:政治上取信於民

5、作戰時,曹劌和庄公的表現形成了對比,其作用是什麼?

答:突出曹劌指揮作戰的軍事才能

6、曹劌的「遠謀」體現在哪裡?(智慧表現在哪裡?)用自己的話從政治和軍事兩方面說說。

答:政治上:認為取信於民是作戰的先決條件軍事上:善於把握進攻和追擊的時機

7、曹劌是如何幫助庄公選擇戰機的呢?

答:戰鬥剛開始,不待齊軍疲倦,庄公急於出戰;魯軍剛剛獲勝,庄公又急於追擊。曹劌阻止了庄公的過急行為,他懂得攻擊和追擊都必須把握有利時機,要根據雙方士氣和實力變化做出正確的判斷。

8、本文寫鄉人對戰爭的冷漠態度和魯庄公的見識淺陋是為了反襯曹劌的愛國熱情和

深謀遠慮

9、戰前魯庄公的「鄙」表現在哪裡?請用自己的話概括。

答:表現在把戰勝的希望寄托在貴族的擁護和神靈的保佑上

10、文章的主要寫作手法是:對比

[理解拓展]

1、你是否贊成「夫戰,勇氣也」這一觀點?談理由。

答:贊成:在實力相當的情況下,有勇氣的一方自然會取勝;不贊成:過於片面,戰勝不知靠勇氣

2、魯國獲勝給你啟示最深的一點是什麼?談一談看法。

答:政治上取信於民,戰略上善於把握戰機(後發制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3、曹劌的政治思想用孟子的名言來概括就是: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4、有人說「長勺之戰」的勝利,曹劌功不可沒,但從某種意義上說,魯庄公也有一定的功勞,你的看法呢?(魯庄公被認為是「肉食者鄙」的形象,其實他不鄙,表現在哪裡?)

答:我認為魯庄公也有一定的功勞,因為他知人善任,用人不疑,虛心聽取曹劌的意見,作為決策者有一定的功勞。

5、孟子認為決定戰爭勝負的主要條件是「人和」,曹劌以「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作為可以一戰的重要條件,他們的觀點有無矛盾之處?請作簡要分析。

答:孟子認為決定戰爭勝負的主要條件是「人和」,曹劌以「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作為可以一戰的重要條件,這沒有矛盾,二者共同強調了人心所向的重要性。

6、分析曹劌的人物形象

答:曹劌有愛國熱情,敢於負責任,有深謀遠慮,有遠見卓識,冷靜沉著,有卓越的軍事才能。

7、本文標題改為《長勺之戰》好嗎?結合內容說明理由

答:①全文重點是寫人物曹劌,而非事件長勺戰役②敘事時詳寫了「論戰」,略寫了作戰。③從記史文章的功能看,落筆的重心在於揭示戰爭取勝的原因,目的是提供治國方略,以鑒後人。

8.斷句: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答: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9、曹劌給你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什麼?請結合全文說明理由

答:(1)、有愛國心和責任感。祖國被侵犯時,立即「請見」,去參與「肉食者謀之」的事,並主動要求參戰(2)、對作戰的條件有深刻的見解。把國君「忠」其事,取信於民作為作戰的先決條件,有「遠謀」,其見解顯然高於「肉食者」(3)、有很高的說服他人的技巧。與地位相當的鄉人說話,直接解答題意,簡潔明快;與國君商討問題,循循善誘,啟發、分析,促其領悟

第八篇《鄒忌諷齊王納諫》

[正音]

昳麗(yì)朝服(zhāo)衣冠(guān)窺鏡(kuī)期年(jī)

朝於齊(cháo)間進(jiàn)

[詞語注釋]

1、鄒忌諷齊王納諫:【諷】 諷諫(委婉地規勸)

2、鄒忌修八尺有餘:【修】 身高

3、而形貌昳麗:【形】 體形。【貌】容貌。【昳麗】 光艷美麗。

4、朝服衣冠:【朝】早晨。 【服】穿戴。

5、窺鏡:【窺】照。

6、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孰】誰。

7、旦日:【旦日】第二天。

8、孰視之:【孰】 仔細、周詳。

9、吾妻之美我者:【美】 以……為美認為我美

10、暮寢而思之:【暮】 晚上。【寢】睡覺。

11、私我也:【私】 偏愛。

12、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誠】 確實。

13、皆以美於徐公:【以】 認為。【於】 比。

14、宮婦左右莫不私王:【宮婦】 宮裡的妃子。【左右】 左右的侍從

15、四境之內莫不有求於王:【四境之內】 全國範圍內的人。

16、王之蔽甚矣:【蔽】 受蒙蔽。這裡是因受蒙蔽而不明。

17、面刺寡人之過者:【面】 當面。【刺】 指責。

18、上書諫寡人者:【諫】 勸諫。

19、能謗譏於市朝:【謗譏】議論。【市朝】公共場合

20、聞寡人之耳者:【聞】使……聽到。

21、時時而間進:【時時】不時,有時候。【間進】偶然進諫

22、期年之後:【期年】滿一年。

23、皆朝於齊:【朝】朝見。

[一詞多義]

1、修

a.乃重修岳陽樓(興建,建造)

b.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整治)

c.雨村便急忙修書(撰寫)

d.鄒忌修八尺有餘(長,高)

2、朝

a.相如每朝時常稱病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上朝

b.燕、趙、韓、魏聞之,皆朝於齊 《戰國策?鄒忌諷齊王納諫》朝拜

c.於是入朝見威王 《戰國策?鄒忌諷齊王納諫》朝廷

d.朝服衣冠《戰國策?鄒忌諷齊王納諫》 早晨(zhāo)

3、孰

a.我與城北徐公孰美 代詞,誰

b.孰視之,自以為不如 同「熟」,仔細。

4、誠

a.臣誠知不如徐公美(確實,的確)

b.帝感其誠 《列子?愚公移山》 誠心、誠意

c.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諸葛亮:《出師表》確實、的確

d.今將軍誠能命猛將統兵數萬,與豫州協規同力,破曹軍必矣《資治通鑒?赤壁之戰》 表假設,如果、果真

[古今異義]

【鄒忌諷齊王納諫】古義:諷,委婉勸說今義:誹謗

【修七尺有餘】古義:長、高今義:修理

【今齊地方千里】古義:土地方圓今義:地方

【謗譏於市朝】古義:謗譏:指責今義::諷刺

【明日】古義:第二天今義:將要到來的下一天

【宮婦左右莫私王】古義:偏愛今義:自私

[翻譯句子]

1、我孰與城北徐公美。

答:我與城北徐公比誰漂亮?

2、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

答:城北徐公是齊國最漂亮的人。

3、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

答:命令剛下達,官員們紛紛進言上諫,宮門口和院子里好像鬧市一樣。

4、此所謂戰勝於朝廷。

答:這就是所謂在朝廷上戰爭(別國)。

5、今齊地方千里。

答:現在,齊國的土地方圓千里。

6、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

答: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夠當面指責我的過失的,授給上等獎賞。(「受」同「授」,授予。這句話表明了齊王納諫的措施、決心。)

7、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答:他的妻子說:「你漂亮多了,徐公哪能比得上你呢?」

8、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

答:妾說:「徐公哪能趕得上你呢!」

9、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答:客人說:「徐公不如你漂亮啊。」

10、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於王。

答:王宮裡的嬪妃以及左右近侍沒有誰不偏愛王的,朝廷的臣子沒有誰不怕王的,全國範圍內沒有誰不對王有所求。                                         

[課文內容填空]

1、鄒忌從妻、妾、客對鄒忌及徐公之美的評價中,悟出了一個什麼道理?

答:現實生活中,由於種種原因,人們往往不會說出事情真相,由此悟出治國道理,身居高位者,難以聽到反映客觀實際的話。因此要廣開言路,虛心納諫。

2、鄒忌認為「王之蔽甚矣」的原因是什麼?

答: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於王。

3、從文章來看,你認為鄒忌和齊王各是怎樣的人?

答:鄒忌是一個很有智慧,並善於觀察和思考的人。齊王是一個心胸寬廣,善聽忠言的明君。

4、鄒忌的「諷諫」藝術在現實生活中有何積極意義?

答:有積極意義,因為在現實中我們總要與人交流,使自己的見解被別人接受,達到交流的目的。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提出自己的見解和主張,如能像鄒忌那樣生動形象地說理,由小到大,由淺入深,委婉表明自己看法,定能達到預期效果。

5、中國歷史上不乏忠臣進諫的故事,但他們的命運各不相同,請舉例說明。如果想勸諫成功,需要什麼條件?

答:①比干勸諫紂王不要沉湎於酒色而被挖心。屈原勸諫懷王連齊抗秦而被放逐。吳子晉勸諫吳王夫差除掉勾踐而身殺戮沒。魏徵等直言勸諫唐太宗而有「貞觀之治」。

②如果想勸諫成功,不僅需要臣子以國家為己任,還需要臣子善於進諫,有高超的語言技巧,委婉說理,更需要君王有容人之量,察納雅言,從諫如流。

6、請寫出出自《戰國策》的成語至少三個。

答:狐假虎威、畫蛇添足、鷸蚌相爭。

[課文內容理解]

1、面對妻、妾、客的不同程度的讚美,鄒忌從「不自信」到「暮寢而思之」,反映出他怎樣的品質?

答:圍繞「有自知之明,善於思考」來答。示例:不盲目輕信,對別人的褒獎能理智判斷、冷靜思考,能正視自己。

2、威王一「善」,政局迥異,初時「門庭若市」,後來「無可進者」,請根據「無可進者」寫出「門庭若市」的反義成語「門可羅雀」或「門庭冷落」 。「門庭若市」體現了威王的「廣開言路」,在我們學過的古文中,《出師表》也提到了「廣開言路」的問題?

3、「王」下令是受了誰的啟發?他頒布了什麼命令?他為什麼要頒布這一道命令?

答:受了鄒忌的啟發;「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議於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讓人們敢於說真話,實現剤國治國安民、繁榮富強。

4、「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說明了什麼問題?

答:說明在此之前,齊國的朝政等方面確實存在著很多的問題。

5、「此所謂戰勝於朝廷」中的「此」指代什麼?「戰勝於朝廷」的意思是什麼?

答:「此」指代「燕、趙、韓、魏聞之,皆朝於齊」這種情況。「戰勝於朝廷」是指內政修明,不必用兵就能使別的國家畏服。

6、俗話說:「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本文中的鄒忌的忠言並不逆耳,齊威王痛快地接受了。請問那句俗語是不是錯了?你怎樣看待這一問題?

答:那句俗語沒有錯。我們可以有新的理解。勸誡別人要看對象,有人適合聽順耳之言,有人則非逆耳之言不起作用,但在多數情況下,我們一定要講究勸誡方式。既然是給別人提建議或意見,又希望被別人接受,最好選擇一種讓人愉快的方式,因而忠言未必逆耳。

7、鄒忌善於進諫,齊王虛心納諫。請借用《出師表》中一個四字詞語來概括齊王的行為。

答:察納雅言(開張聖聽咨諏善道)

8、鄒忌勸諫齊王的策略,高明在哪裡?

答:高明在用暗示、比喻的方法委婉地規勸齊王,使他樂於接受(或高明在現身說法,使齊王容易接受)。

9、請簡要分析文中兩個人物的形象特點。

A、鄒忌 :①關心國事,具有善於思考,有遠見卓識②實事求是,有自知之明③深諳ān(熟悉)君王心理,足智多謀。

B、齊威王:他是個明君,有改正缺點的勇氣,振興國家的決心。

第九篇《愚公移山》

[作品簡介]

列子,名寇,又名禦寇,鄭國人,戰國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

這是一個著名的故事。愚公為了排除險阻,打開通道,率領全家搬走太行、王屋兩座大山。這是一件大而又艱巨的工程,在有的人看來是難以想像的。但是,愚公胸懷大志,不被困難所嚇倒,他敢想敢說敢做,終於在別人幫助下把兩座大山搬走了。這就說明:凡是對人民有利的事,無論怎樣艱險,只要具有堅忍不拔的決心,充滿必勝的信心,踏踏實實、堅持不懈地努力做下去,就能夠戰勝一切困難,把理想變為現實。

[通假字]

指通豫南「指」通「直」始一反焉「反」通「返」

汝之不惠「惠」通「慧」亡以應「亡」通「無」

一厝朔東「厝」通「措」無隴斷焉「隴」通「壟」

[虛詞用法]

1、「而」的用法

表修飾:面山而居笑而止之

表順承:聚室而謀何苦而不平?

錶轉折: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

2、「其」的用法

(1)、代詞,「他的」:其妻獻疑曰帝感其誠「他」:懼其不已也

(2)、副詞,加強反問語氣:其如土石何?

3、「之」的用法

(1)、結構助詞,「的」:冀州之南,河陽之北以君之力渤海之尾,隱土之北京城氏之孀妻曾不能毀山之一毛操蛇之神

(2)、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汝之不惠;雖我之死;汝心之固

(3)、指示代詞,「這」:曾不能損魁父之丘「這件事」:操蛇之神聞之,告之於帝

(4)、人稱代詞,「他們」:跳往助之「他」: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4、特殊句式

(1)、被動句帝感其誠(天帝被他的誠心感動了)

(2)、主謂倒裝甚矣,(謂)汝之不惠(主)

(3)、賓語前置何苦而不平?且焉置土石?

(4)、定語後置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

(5)、省略句

①、省略主語:(愚公)聚室而謀曰(室人)雜然相許

②、省略介詞:帝感(於)其誠一厝(於)朔東一厝(於)雍南

[實詞詮釋]

1、【年且九十】「且」,將近。

2、【懲山北之塞】「懲」,戒。這裡是「苦於」的意思。「塞」,阻塞。

3、【出入之迂也】「迂」,曲折,繞遠。

4、【聚室而謀】「謀」,商量。

5、【指通豫南】「指」通「直」,一直。

6、【雜然相許】「雜然」,紛紛。「許」,贊同。

7、【曾不能損魁父之丘】「損」,消減。「丘」土堆。

8、【如太行、王屋何】「如……何」可譯成「把……怎麼樣」。

9、【且焉置土石】「且」,況且。「焉」,哪裡。「置」,安放。

10、【荷擔者三夫】三個能挑擔的人。「荷」,扛。

11、【箕畚運於渤海之尾】「箕畚」,就是簸箕。一種用竹片或柳條編成的器具。這裡是用箕畚裝土石的意思。

12、【孀妻有遺男】「孀妻」,寡婦。「遺男」,遺孤。

13、【始齔】「始齔」,剛剛換牙。

14、【寒暑易節,始一反焉】「易」,交換。「節」,季節。「反」通「返」,往返。

15、【河曲智叟】「叟」,老頭。

16、【甚矣,汝之不惠】你太不聰明了。這是「汝之不惠甚矣」的倒裝句,先說「甚矣」,有強調的意味。甚矣,太過分了。惠,通「慧」,聰明。

17、【其如土石何】「其」加在「如……何」前面,有加強反問語氣的作用。

18、【北山愚公長息】「長息」,長嘆。

19、【汝心之固,固不可徹】你思想頑固,頑固到了不可改變的地步。「徹」,通。

20、【雖我之死】即使我死了。「雖」,即使。

21、【無窮匱也】「窮匱」,窮盡。

22、【何苦而不平】 「苦」,愁。

23、【亡以應】沒有話來回答。「亡」通「無」,沒有。

24、【操蛇之神】神話中的山神,拿著蛇,所以叫操蛇之神。操,持、拿。

25、【懼其不已】怕他不停地幹下去。

26、【帝感其誠】天帝被他的誠心所感動。「帝」,神話中的天帝。

27、【命誇娥氏二子負二山】神話中力氣很大的神。「負」,背。

28、【一厝朔東】一座放在朔東。厝,同「措」,放置。朔東,朔方東部。現在山西省北部一帶。

29、【隴斷】山岡阻隔。「隴」通「壟」,高地。

[翻譯句子]

1、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答:(他)苦于山北交通阻塞,進出要繞遠道。

1、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於漢陰,可乎?

答:我要和你們盡全力挖平險峻的大山,一直通到豫州的南部,到達漢水的南岸,可以嗎?

3、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答:憑你的力氣,連像魁父那樣的小山都不能削減,又能把太行、王屋(兩座大山)怎麼樣呢?

4、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於渤海之尾

答:於是率領挑擔子的三個兒孫,敲鑿石頭,挖掘泥土,用箕畚搬運到渤海的邊上。

5、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齔,跳往助之

答:鄰居京城氏的寡婦有個孤兒,剛七八歲,也蹦蹦跳跳地去幫助他們。

6、寒暑易節,始一反焉

答:寒來暑往,季節交換,才往返一趟。

7、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餘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答:你太不聰明了。憑你在世上這最後的幾年,剩下的這麼點力氣,連山上的一棵草都剷除不了,又能把泥土石頭怎麼樣呢?

8、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

答:你思想頑固,頑固到了不能通達事理的地步,連孤兒寡婦都不如。

9、雖我之死,有子存焉

答:即使我死了,還有兒子在呀

10、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答:子子孫孫是沒有窮盡的啊。可是山卻不會再增高加大,還愁什麼挖不平呢?

11、操蛇之神聞之,懼其不已也,告之於帝

答:山神聽說愚公移山這件事,怕他不停地挖下去,就向天帝報告了這件事。

[理解探究]

1、愚公為什麼要移山?

答: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2、移山要達到什麼目的?

答:指通豫南,達於漢陰

3、愚公移山遇到哪些困難?

答:年老體弱山高且大人力微薄路途簡單

4、文中寫到了哪些人?參加移山的人有哪些?

答:愚公、其妻、子孫荷擔者三夫、鄰人京城氏之遺男和智叟。

參加移山的人有:愚公、荷擔者三夫、京城氏之遺男。

5、這些人對移山是什麼態度?

答:智叟的譏諷: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餘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妻子獻疑: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6、對愚公移山,其妻和智叟的態有什麼不同?

答:妻子:擔心、想辦法智叟:譏諷、嘲笑、阻止

7、愚公及其家人如何回答其妻獻疑?

答: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

8、愚公怎樣反駁智叟?

答: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9、移山的結果怎樣?

答:愚公的精神感動了天帝,派誇娥氏之子移走了兩座山。

10、文章中兩個人物的名字,以「愚公」和「智臾」對舉,有什麼深意?

答:愚公動員全家的力量,克服山高且大;年老力衰;人員少;工具簡陋,運土路程遠等這麼大困難,表面看來「愚不可及」。但愚公不被眼前的困難所嚇倒,在於他有遠大的抱負,從「指通豫南,達於漢陰」可以看出,他的移山是為了造福千千萬萬人和後代子孫。此外,他對移山的信心來自他在人和自然關係的問題上的正確認識,他懂得人的力量是「無窮匾」的,「而山不加增」。他的見識遠遠高過一般人之上,真是「大智若愚」。而「智臾」只是從靜止的眼光看問題,認為自然條件無法改變,而且只看到一代人的力量,從而斷定人在自然面前是無能為力的,真是「鼠目寸光」。以上分析說明愚者不愚,智者不智。這一顛倒不僅加重了對比的色調,而且具有諷刺的效果。

11.愚公是個什麼樣的人?作者塑造這一形象有什麼寓意?

答:愚公是一個有遠大理想,不懼怕任何困難,有堅強的意志和頑強的毅力,不怕吃苦,敢於鬥爭,敢於勝利的令人尊敬的老人形象。作者通過塑造這一形象,反映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改造自然的偉大氣魄和堅強毅力,也說明要克服困難就必須下定決心、堅持不懈地奮鬥的道理。

12、什麼是愚公精神?在我們今天的學習中要不要發揚這種精神?

理解:愚公精神就是不怕吃苦,不懼備任何困難的精神;就是敢於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精神;就是敢於鬥爭、敢於勝利的精神。在我們今天的學習中,需要大力發揚這種精神。因為我們的學習將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困難,將有千萬座「太行」、「王屋」擋住我們前進的道路,如果我們缺乏這種精神,那麼,我們的學習只能是紙上談兵,一事無成。

13、這篇寓言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答:無論面前的困難有多大,只要我們有決心,有勇氣,有毅力並用行動去面對它,就一定能夠勝利。人定勝天

14、這個寓言結尾為什麼不寫愚公率領子孫挖掉了大山,而要以神話結尾呢?

答:古代生產力水平低,人們只能通過幻想,藉助具有超人力量的神來實現征服自然的願望。本文結尾採用神話結尾,藉助神的力量來實現愚公的宏偉抱負,是解決人和自然矛盾的方式,反映了古代勞動人民的美好願望。以神話結尾更能突出愚公的精神驚天地,泣鬼神。

[深入探究]

1、文章是如何運用對比手法的?

二山高峻人少力微工具簡陋

智叟目光短淺安於現狀自作聰明愚公胸懷大志遠見卓識敢於鬥爭

遺男熱情幫助智叟頑固不化

2、中心:《愚公移山》一文著重塑造了愚公的形象,通過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改造自然的偉大氣魄和堅強毅力,也說明了要克服困難就必須下定決心,堅苦奮鬥的道理。在中國百廢待興的年代,毛澤東同志就曾經用這個故事教育全黨、全國人民:只要我們能團結一致,齊心協力,就沒有我們克服不了的困難,我們就一定能奪取革命的勝利。而今愚公的精神仍然在發揚光大著,1998年長江、嫩江洪水肆虐,我們的軍隊、我們的人民眾志成城,抵禦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災。現在我仍然相信愚公的精神,會激勵著我們克服人生一個又一個的困難。


推薦閱讀:

人教版文言文一詞多義
「的」這個字怎麼變成類似「之」這個字的意思的?
文言文功底不行,怎麼閱讀《資治通鑒》之類的文言文書籍?
《口技》這篇文章裡面的內容是真的么?
你可以用文言文寫個小文章嗎?

TAG:文言文 | 語文 | 複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