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VS歷史人物 今日早報
氣候VS歷史人物
氣候VS歷史人物 很久以前,人們就承認了氣候的重要性,只是,氣候對歷史的影響,尤其是和一些歷史人物的關係,就像河面下的水流,誰都說不清道不明。 就這樣,氣候含含糊糊地貫穿歷史始終,具體是一個怎樣的身份呢,只有天知道。 下面的這些歷史人物,或者歷史人物的重要歷史事件,我們從氣候這裡,切一個小口進去,僅從氣象的眼光,給大家多一個觀察的角度。 (張文華/文陳驍/製圖) 為風定級的氣象學家差點扼殺了武則天
關於唐朝,關於武則天,有太多的歷史傳奇,說一夜都說不完。
熱播電視劇《武媚娘傳奇》里,一個叫做李淳風的人,很早便預言武則天日後會執掌李唐江山,這一預言險些讓武媚娘被扼殺於「萌芽」之中。
而李淳風本人,最終被害。
歷史真是這樣嗎?李淳風到底是怎樣一個人?
李淳風預言「帝傳三世,武代李興」的事情,新舊兩《唐書》均有記載。
據《新唐書·列傳第一百九十五·方技》記載,李淳風儘管預言「武女代唐」,卻規勸李世民「天命難違」,不要枉殺無辜。
唐太宗並沒有完全相信李淳風,武官李君羨因乳名換做「五娘子」,又獲封「武連縣公」,最終被太宗下詔殺害,直到武則天稱帝後,「李君羨案」才得到平反。
至於李淳風本人,儘管他的預言對武則天不利,但在李治當朝、武后權傾朝野之際,他仍身居高位,結局遠比電視劇「戲說」的要好。
為什麼這樣一個大家基本沒聽說過的人物,能身居高位?
不知道了吧,李淳風可是史料記載中第一個為風定級的人,牛吧?
李淳風,岐州雍人,生於公元602年,卒於公元670年,是我國歷史上偉大的天文學家、數學家,精通易經、道學。
重點是,由於對氣象科學的貢獻,他也可以稱作是我國古代傑出的氣象學家。
17歲時,李淳風經推薦,成為李世民的謀士,因而成為「李世民團隊」早期成員之一。
李世民登基後,一起打江山的李淳風進入太史局,先後官拜太常博士、太史承、太史令、皇帝秘閣郎中。
所以,他的話,李世民多多少少會聽進去一些,譬如那個「武女代唐」的說法,就讓李世民甚為緊張,也幸虧有那麼個武官,替武媚娘背了黑鍋,不然……
扯了這麼多八卦,回到正事上,李淳風對氣象學作出了怎樣的貢獻呢?
這個貢獻主要體現在對風的觀測與定級上。
唐之前,先人已將風的4個方位發展到了8個方位,因之有八風之名,李淳風在觀測研究和總結前人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把風向明確定為24個。
在古代,特別是常在江湖河海上航行的人,若不知曉風力大小,會造成嚴重禍害。
李淳風決定為風定級,他選定地面上的樹作為評定風力的主要標誌,仔細察看大小不同的風吹來時,葉、枝、樹榦所發生的動態。
經過長時間觀測及歸納整理,李淳風將風力的大小劃分為十個等級:一級,葉動;二級,鳴條(風吹枝葉發出的聲音);三級,搖樹;四級,墮葉;五級,折小枝;六級,折大枝;七級,折木飛沙石;八級,拔樹及根;加上無風、和風(極輕微的風)共十級。
李淳風把所定的十級風力的劃分,收錄於其撰寫的《乙己占》中,也是有史記載首位為風定級的人。
1200年後,《乙己占》傳到歐洲,同樣有興趣研究風力的英國海軍上將薄福,以李淳風的風力劃分為依據,於1805年把風劃成零到十二級共十三個等級,這也是今天天氣預報中關於風力劃定的雛形。
溫潤氣候助力蒙古國擴張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
這句詩,簡單大氣,只是,裡頭的那個「天」字,大家注意到了嗎?
成吉思汗建立的蒙古帝國,在13世紀崛起,一項新研究表明,氣候變化在蒙古帝國崛起的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這份報告,或許能提供一些有力的支持: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尼爾·佩德森和西弗吉尼亞大學的艾米·赫斯爾發表報告說,13世紀初,通常寒冷而乾燥的中亞草原,迎來了該地區過去1000多年中最溫和、最濕潤的氣候。
這種氣候,真真是香饃饃,哪哪都歡迎,何況是寒苦太久的草原?
溫潤氣候刺激了草原的生產力,牧草資源大大豐富,馬匹和其他牲畜撒開蹄子吃得歡,數量急劇增加。
對游牧民族來說,誰有了足夠的馬匹和牲畜,誰就有發言權,這是一個建立在馬和其它牲畜基礎上的帝國擴張最充足的資源。
這篇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上的論文中寫道,一些觀點認為可能是惡劣的氣候條件迫使蒙古帝國向外擴張,但新研究發現事實恰恰相反。
研究人員利用來自現在蒙古國中部的西伯利亞松樹年輪,重建了900年至2011年的降水記錄。
結果表明,蒙古帝國建立前的1180年至1190年,中亞草原確實曾經歷大旱,但在蒙古帝國擴張初期的1211年至1225年,中亞草原經歷了此前和此後均沒有過的持續降雨和溫和氣候。
赫斯爾說,從極度乾旱變成極度濕潤,強烈表明氣候在當時發揮了重要作用,「氣候不是唯一發揮作用的因素,但它為一個有魄力的領袖從混亂中脫穎而出、發展軍隊、集中權力創造了理想條件。」
這段不尋常的高濕度時期「創造了不尋常的草原生產力,這導致馬匹數量增多,成吉思汗充分利用了這個機遇。」
歷史學家和考古學家往往認為,氣候變化對一個民族、一個帝國的衰落有很大影響,如瑪雅文明的消失、羅馬帝國的衰落乃至東南亞吳哥王朝的崩潰等,但此前少有研究將一個帝國的興起與有益的氣候條件聯繫到一起。
風寒不斷糧食不夠迫使北魏孝文帝遷都
南北朝時期,我想想,真是混亂時期。
410-530年,是寒冷時間持續最久的一段歷史,中國北方的大事,也就北魏孝文帝由平城遷都洛陽這件,可以說說了。
遷都是在494年,計劃卻早在409年就討論起來了。
那個時候,北魏在平城一帶已有相當規模的屯田,農業已部分取代畜牧,但是有一個問題,就是平城地區太偏北方,出產不多,戰爭開支卻很大。
《魏書·食貨志》說:「雖頻有年,猶未足以久贍矣」,具體說就是地太偏北,霜凍風寒,植物生長期太短,荒歉不斷。
先過掉中間那些年,反正也沒人關心,直接跳到487年。
雁門及代郡大飢,秦州也民飢,據《魏書·靈征志》記載,5世紀末葉,西北大風常常不斷。
大風以春季為多,即北方高氣壓造成了強勁氣流,乾旱寒冷均由此而起。
春夏隕霜的記載,常與大風記事相先後,即整個北方都為寒冷的高氣壓籠罩所致,平城一帶自然更比黃河流域干寒,北魏六鎮的情形也是如此。
《魏書·靈征志》記載了幾次異常的酷寒,如425年10月大雪數尺;447年5月北鎮寒雪,人畜凍死;458年9月平城大風,雪深三尺。
487-490年間,正是大風隕霜極為頻繁的幾年,孝文帝在493年確定遷都洛陽的計劃,很可能那時候由於氣候造成的饑荒,已到非南遷不可的情勢。
當然了,北魏遷都洛陽,自己是保全了,可塞上及塞外仍是寒冷不堪,北方的游牧民族只好不斷南侵,這是後話。
推薦閱讀:
※小人物胡惟庸緣何被朱元璋拜相?
※紅樓夢人物一覽表
※如何評價申時行?
※21國史-人物-宋慶齡
※《紅樓夢》中人物知多少?(組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