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健康問上醫

孩子做錯事只能打屁股?美國精英式教育有哪些值得借鑒的?

2017-05-16健康問上醫

1.積極樂觀,正向激勵。「棍棒式」教育可能會帶來很多問題,包括:反社會行為;傾略性強(性格缺陷);身體受傷;心理健康問題。此外,持反對意見的教育家認為這種教育方式起不到作用。所以,孩子表現好時用積極、正向的激勵方法強化好行為,多表揚,孩子會為了得到更多認可而更加努力。

2.改變環境,限制行為。如果孩子攪亂了家裡的紅酒櫃,鎖上柜子!如果孩子扭打玩具,將玩具拿走!簡而言之,就是改變環境,把孩子作亂的條件收起來。環境會改變行為,限制孩子的不良動作。

3.做好準備,預防問題。如果你知道孩子在車上會哭鬧,那麼長途旅行前就帶上能讓他安靜下來的玩具。如果你知道孩子會發困,那就小睡一會再出門。如果你知道孩子會哭鬧吃東西,那麼就提前給他準備好健康的小零食。在壞行為出現之前就遏制住,比在孩子哭鬧後大發脾氣、束手無策要好得多。

4.定好規矩,明確懲罰。有必要樹一些「家規」。給孩子講清楚哪些事情不能做,做了之後會有哪些懲罰,並且家庭里的每個成員都能很好的遵守它,會讓家裡更加和諧。執行的時候可以適當的做靈活調整,尤其是對年齡大點的孩子,但一定要明確規矩並進行合理的獎懲。可以將這些小規則貼到家裡醒目位置,做提醒和互相監督。

5.堅守規則,沒有例外。如果規定好飯前一定要洗手,那麼每次都要做到。如果有選擇性的執行某些規則,那麼等於沒有規則。你要讓孩子知道,規則一直沒有變過,隨之而來的懲罰也沒有變過。

6.用行動告訴孩子犯錯要付出代價!讓孩子明確不良的行為會造成哪些後果。不管是不準看電視、不準打電話還是要承擔更多的家務,一定要讓孩子知道做錯事後需要接受這些「懲罰」。從小就要明確,「犯錯是有代價的」!你沒有必要把這個道理一遍一遍的告訴孩子,通過懲罰來教會他們犯錯有代價!確定,並堅持保持!

7.裝「聾」,假裝沒看到。忽略掉孩子的不良行為也是應對辦法之一。這種辦法通常很有效,特別是對年幼的「求關注」的孩子更是如此。有的時候什麼都不做就是最有力的行動。如果孩子發脾氣沒有傷害到自己或他人,只是吵吵鬧鬧的很煩人,那麼別理他,讓他認識到「這沒有用」。

8.讓孩子坐會「冷板凳」。這種辦法很受美國媽媽們的歡迎,非常有效果。孩子吵鬧或是做錯事的時候,讓他一個人在家裡的角落裡或椅子上冷靜一會,根據孩子的年齡限定時間,如2歲的孩子冷靜2分鐘、大1歲加1分鐘。這種「冷處理」對孩子來說是種很大的懲罰,孩子可能會過來道歉。記住,冷處理完成後,這件事情就結束了,不要再過多提及這件事情。

9.讓自己冷靜下來。如果你覺得火冒三丈,控制不住脾氣,不要馬上處理!把孩子交給其他的成年人、給朋友打電話、數10個數、洗個澡……總之,先花時間讓自己冷靜下來,知道該怎麼處理後再行動!

10.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孩子有不好的舉動時,嘗試轉移他的注意力。想要其他孩子的玩具?給他個更好的玩具!如果孩子在放家裡摔摔打打,就帶他出去或是到另一個房間。

11.做好大人。孩子行為很過分的時候,你不能跟孩子一樣過分。控制住自己想大人的衝動,保持冷靜!這樣才能避免開篇所述的毆打會導致的可能破壞孩子一生的不良後果。

12.富有同理心。斯坦福大學的一項研究表明,使用富有同情心、理解的態度教導孩子的老師更能被孩子接受,孩子也會更加樂意改正。在家裡也是這樣。所以,有問題時,以平靜、理解的態度跟孩子溝通會更有效果。

13.給孩子一個擁抱。孩子做錯事情是正常的,教育和引導他們是家長的職責,這個教導的過程並一定是說教式的,也不要局限在消極的方面。可以以積極、正想的引導來改善孩子的行為,告訴他怎麼處理會更好。溝通完成之後,給孩子一個擁抱,讓孩子感受到你仍然是愛他的。

14.確保孩子能理解你的意思。教導孩子的時候,一定要說的很明白。直視孩子的雙眼,平靜的審視和觀察他是否明白接受。告訴孩子要做哪些事情(如要「吃完盤子里的青菜」),而不要說不要做哪些事情(如不要說「不要玩盤子里的青菜」)。如果孩子仍然調皮搗蛋,告訴他會有哪些後果!迅速、堅定地執行!

15.可以跟孩子「友好協商」。原則問題不容讓步,但具體執行時可以做適當妥協和讓步,對待大點的孩子更是這樣。讓孩子加入決策的過程能夠引導他思考和判斷,跟孩子商量的過程也是潛移默化影響孩子的過程。但記住,當孩子情緒不好、生氣的時候,跟他商量是沒有什麼用的。

本文來自騰訊新聞客戶端自媒體,不代表騰訊新聞的觀點和立場


推薦閱讀:

辦公室空氣污染已成為慢性的健康殺手
癌症的「剋星」終於被發現,常吃告別癌症,健康到老不得癌更長壽
八字測健康(8)
多少人還在吃「健康」的消化餅乾減肥| 史上最簡單的無糖燕麥餅乾
做了試管,流產風險居高不下,如何預防?

TAG: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