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三大汽車集團仍在「失血」?漲價難成救急良方

  按照慣例,在外資汽車企業工作的孫先生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打開電腦查新聞。7月4日,他很快就發現了「一汽單季虧損近6億」的新聞。  孫先生在和本報記者聊天時不以為然地表示:「虧損真的那麼嚴重嗎?即使有這種情況,也不完全是市場造成的,而且他們自己並沒有到山窮水盡的地步。」  大家都在失血  2005年一季度,一汽虧損5.7億元,這是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辦公室提供的數字。消息披露後,一汽惟一的一隻整車股票一汽轎車從6月末的每股2.8元左右跌到最近的2.33元,跌幅近20%。  一汽黨委宣傳部幹部對本報記者說:「一季度虧損5.7億元的數字是真實的,但是是局部的,主要是大眾虧得比較多。」據悉,一汽集團目前正在緊急開會研究二季度數字。一位一汽高層稱,認為一汽的虧損主要發生在紅旗和大眾的說法不全面。一個擁有數十萬職工的大集團,在今年企業社會職能剝離的過程中,成本代價占的比例很高。  上汽總裁辦則對中汽協會最近公布的一些企業利潤數字本身提出質疑。總裁辦一位工作人員對本報記者表示:「上汽集團並不是上市公司,沒有對外公布過利潤情況。中汽協會是依據各子公司的銷售收入來進行合併計算的,這一計算方法我們不太了解。」目前能夠反映其利潤下降的是上海大眾。在上汽三個支柱企業中,上海通用今年的銷量低開高走,上半年又以13.5萬的銷量恢復到全國第一的位置;上汽通用五菱的微車銷量全國第一;但上汽最大的企業上海大眾的盈利情況卻尚未走出困境,看看工人們的腰包就可以知道。據上海大眾內部人士透露,原來該公司工資水平在全國同業中最高,去年以來已經下調了兩次,並且輪崗上班。  東風汽車公司宣傳部稱:「今年二季度的數字不會在7月15日公布,而要到月底才出來。」但業內有目共睹,東風的虧損從去年市場大滑坡就開始了,利潤一路陰線下行到今年4月份才開始回潮。  東風的歷史包袱是三大集團中最重的,兩年來的「出山」和與「日產的整體合作」,使東風出現轉機,現在卻又要面臨考驗。「2004年的滑坡是大家都遇到的困難。」東風宣傳部工作人員表示,「在這種情況下,今年天籟和藍鳥的表現非常好,加上神龍也開始擺脫了虧損的困境,事實上都能說明我們的路還是對的,否則以老國企的包袱加上新環境的惡化,情況將難以預想。」  賺的錢到哪兒去了?  現在的問題是:三大集團賣車賺的錢到哪裡去了?  儘管上汽強調數字真實性有待考察,但國家發改委工業司車船處負責人明確表示:「具體到集團下屬企業的經濟效益肯定要向協會報的,這個數字也應該是準確的。」  因此,我們仍以中汽協會數字來分析:今年一季度,東風的銷售收入達到220億元,增幅超過30%,但利潤卻下降了70%,這一差額說明它的單車盈利率低。東風內部人士分析稱,神龍的進口KD零配件比例仍然較大,有的時候還可能出現退補貨的情況。加上留在十堰和襄樊的老配套商包袱重,包括發動機在內的一批總成件要在襄樊、武漢和廣州花都三地交叉運輸(東風有限在廣東和湖北各有一個基地),其物流成本也難以大幅下降。  一汽銷售收入不到200億元,同比降幅接近30%,其市場滑坡的影響更突出一些。據本報最新拿到的數字,今年1~6月,一汽的乘用車產品中,只有馬自達6、花冠和普拉多的銷量有所增長,皇冠拿到9800台訂單。而其他產品下降得厲害:一汽轎車的紅旗總共賣了4000台,各車型的銷量同比下滑30%~80%;一汽-大眾系列產品中,除奧迪有更換新款型,減產舊款型的因素外,捷達、寶來,同比分別下降了20%和近四成。這些都對一汽的整體盈利能力造成了影響。  上汽一季度實現230億元的銷售收入,同比下降35%,和它的利潤下滑倒是比較相符。上半年,上汽的盈利情況總體好轉,其中集團內最困難的整車企業上海大眾前6個月市場業績有所回升,只是和自己去年的業績相比仍有近五成的下滑。不過,從上汽今年對青島頤中、韓國雙龍和英國羅孚生產線的收購和投入行為上分析,上汽真金白銀的加大投資,在一定時期影響現金流還是有可能的。  漲價只是說說  雖然已是「風滿樓」,但「山雨」還沒有下來的意思。三大集團也在想盡辦法為自己輸血,縮小虧損面。  據接近國資委的專家透露,國家開發銀行最近又向包括一汽和華晨在內的重工業企業提供了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國家信貸,估計在200億元。  三大集團在市場上的表現也不是一片降聲——由於東風有限公司日產產品的增長和神龍的恢復性上升,東風利潤下降趨勢稍有緩和。特別是富康系列已經成為神龍公司主要的盈利品種。  上汽由於五菱的微車賣得好,其業績沒有因為上海大眾的巨降而整體垮下來,雖然幾萬元的五菱陽光系列微面單車利潤不高,但十餘萬的大銷量還是讓上汽進賬不少。  但利潤下降的事實不容置疑,中汽協會今年年初估算,中國汽車企業的整體利潤率在3.5%左右,其中轎車企業為9%,到前五個月的統計數字出來,轎車企業總體利潤率已經下挫到4%,接近發達國家平均汽車製造利潤2%~5%的水平。  但是在銷售利潤和維修、零配件利潤上,仍有較大空間。發改委專家形象地表示:「有人(整車廠)脫到只剩背心,有人(零部件配套商)還在穿棉衣。」  此外,利潤下降並不是鐵板一塊往下砸。卡車和MPV的市場就一直很火,一些靠商用車打天下的企業也因此大賺其錢,比如重汽一季度利潤比2003年同期多了1個億,江淮也同比多進賬6200萬元的盈餘。三大集團因為有解放、東風和五菱這些產品撐著,可以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其心態並不像外界傳言的岌岌可危,還沒到逼著轎車漲價的地步。  老闆們看得很清楚:一旦漲價,市場銷量極有可能下滑,從而導致現金流進一步受壓。中國由於今年宏觀調控銀根緊縮沒有明顯的放鬆跡象,市場資金回籠難,再加上短期借貸難,汽車廠將腹背受敵,沒有多少生產商願意麵對這種風險。

推薦閱讀:

奔富主流產品全線漲價!需求激增背後平行貨與假貨的隱憂
編年票中的漲價模範前五名
爆料!旺詮電阻再暴漲50%以上,6月1日開始執行!
哭暈!今年漲價最凶的 5 大旗艦都在這:這價格看完倒吸一口涼氣
盤點10餘年不漲價"良心景區":故宮八達嶺上榜

TAG:汽車 | 漲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