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格林斯潘「賣出期權」埋下危機種子?

格林斯潘「賣出期權」埋下危機種子?2008-09-24 07:11:33作者:殷潔來源:新京報今年4月份,當82歲的美聯儲前主席艾倫·格林斯潘斷言「美國次貸危機五十年一遇」時,他還沒有預料到5個月後雷曼兄弟的「倒下」。9月14日,這家美國第四大投行不得不面對破產的命運,格林斯潘的心情恐怕也不好過,他甚至認為「美國正經歷著百年一遇的危機」。格林斯潘很難撇清與這場危機的關係。曾被譽為「世上最偉大央行行長」的格林斯潘在退休兩年多後,沒有想到對他的「清算」來得如此猛烈。經濟圈傳出疑問:格林斯潘是次貸危機的罪魁禍首?低利率和放鬆管制這兩項原本被認為其功績的行為,亦瞬間成了「千夫所指」。  最偉大的中央銀行家  或許很少有人能夠清楚記得美國20年來的歷任總統,但艾倫·格林斯潘卻在人們的心中擔當了多年的「偶像」。  美國的一家媒體在1996年總統大選時甚至說道:「誰當總統都無所謂,只要讓艾倫當聯儲主席就行。」  在1987年到2006年初,戴著黑框眼鏡、少言寡語的格林斯潘執政美聯儲超過了18年,經歷了4任總統,為美聯儲歷史上第二長任期的主席。在他的履歷表裡,最顯赫的功績在於美國經濟出現了創紀錄的長達10年的持續增長。  在面對紐約股災、亞洲金融危機、科技股泡沫破滅以及「9·11」恐怖襲擊事件等一系列重大危機時,格林斯潘正是運用寬鬆貨幣政策使美國股市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大牛市。這段時期,失業率低至5.5%,通貨膨脹率在3%以下,傳統經濟學認為難以兩全的低失業率和低通貨膨脹率竟然同時出現,美國出現了所謂的「零通貨膨脹型經濟」。  「格林斯潘的貨幣政策,他在任的時候,受到各界一致好評,美國政府、美國老百姓、美國華爾街都說他是有始以來最偉大的中央銀行家。」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教授許小年評價說,但2007年的次貸危機最終把格林斯潘拉下了「神壇」。  兩項罪名被指「禍首」  金融界反思此次華爾街金融風暴時,格林斯潘被列入了次貸危機「罪魁禍首」。有金融人士認為,正是當年頗有成效的寬鬆貨幣政策可能導致了房地產泡沫以及次貸危機的爆發。  目前,對於格林斯潘的指責主要在兩方面,一是在2001年至2003年,美聯儲為了減輕互聯網泡沫破滅對經濟的影響而降息太多。隨後的加息步伐又太慢。低利率刺激了抵押貸款和過度消費,造成了房地產泡沫的膨脹。其二美聯儲監管太過鬆懈。央行降低了抵押貸款的標準,以至信用狀況不佳的貸款人以極低的成本通過貸款得以購買房屋,而在房產泡沫破滅時,這些人最終無法償還貸款而破產。  從這兩項「罪名」中也不難發現,引起較大爭議的還是格林斯潘任職的最後幾年。面對科技股泡沫,再加上恐怖襲擊事件,美聯儲充分動用了利率槓桿防止美國經濟衰退。經過一年多加息,美聯儲又大幅度減息,基準利率從3.5%降低到過去近50年來的最低點1%。而1%的低利率狀態一直持續了一年,直到2004年6月再度加息。格林斯潘也為自己辯解,「縱觀當時的情況,美聯儲作出的哪一次加息減息不是必要的呢?」  不過,格林斯潘在《華爾街日報》發表的文章中也承認,他任職期間實施的低利率政策可能助長了美國房價泡沫。但他卻認為次貸危機的真正根源在於全球經濟擴張,正是一段時期以來全球經濟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長導致投資者低估了風險。  放鬆監管:縱容過度金融創新?  事實上,一個更嚴重的情況或許在於美聯儲面對金融創新過度的「不作為」。房地產泡沫最終通過資產證券化等衍生金融產品把危機擴散到了全球。  格林斯潘曾在接受電視台採訪時表示,直到他任期快結束要退休的時候才意識到可能存在的危機。  放鬆金融監管不能不說是格林斯潘一直推行的信條,而在柯林頓政府時期經濟自由也難免為此埋下了危機的種子。2000年12月15日下午,一項解除了對許多複雜金融衍生品管制的法案獲得了通過,交易商可以利用衍生商品,不用實際買進股票、外匯、大宗商品或抵押債等資產,就可押注這些資產的未來走勢。  美國的金融衍生品在這幾年內也發展得「多姿多彩」,複雜程度甚至連「投資大師」巴菲特也弄不明白。  在巴菲特看來,衍生工具是金融界大規模毀滅性武器。而格林斯潘當時則並不同意。2003年他寫道,衍生商品分散了風險,因此緩和了網路泡沫破滅後2001年的經濟衰退。「規管難免會約束市場,自由的市場最清楚該怎麼做。」  很多貨幣經濟學家也提到了流動性問題。每逢金融市場震蕩,格林斯潘領導的美聯儲均通過公開市場操作、貼現率的調整或者減息,緩解市場上的短期流動性緊缺。危機時刻的干預成為常規,市場於是形成預期,並戲稱這樣的政策為「格林斯潘賣出期權」,也就是碰上價格下跌不必驚慌,等格林斯潘「放水」,市場反彈時再賣不遲。  放水必然會形成積水,長期寬鬆的貨幣政策終於造成流動性的泛濫。更為糟糕的是覆水難收,重新緊縮銀根也無法消除過剩的流動性。自2004年7月到2006年7月,美聯儲連續17次加息也難以挽回局面。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教授許小年質疑說,美聯儲為什麼放出了這麼多的衍生品?都是因為錢太多了,流動性過剩,銀行拿這麼多錢、保險公司拿這麼多錢,總要尋求回報,於是就進入了以前從未進入的領域,承擔更高的風險,獲得更高的回報。
推薦閱讀:

給IT看的歷史波動率計算
我的期權學習之路(一)——我能拿期權幹什麼?
如何計算希臘字母
股票期權引弓或驚起券商股
上證50ETF期權2月9日上市

TAG:期權 | 危機 |